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 关于有研粉末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保荐”或“保荐机构”)作为 有研粉末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研粉材”或“公司”)首次公开发 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保荐机构,根据中国证监会《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 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负责 有研粉材上市后的持续督导工作,并出具本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序号 工作内容 持续督导情况 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 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并针对 1 行了持续督导制度,并制定了相 具体的持续督导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 应的工作计划 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在持续督导工作开始 保荐机构已与有研粉材签订《保 前,与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签署持续督导协 荐协议》,该协议明确了双方在 2 议,明确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义务,并报 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和义务,并 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保荐机构通过日常沟通、定期或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尽职调查 不定期回访等方式,了解有研粉 3 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材的业务发展情况,对有研粉材 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持续督导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对上市公司违法违 有研粉材在本持续督导期间未 规事项公开发表声明的,应于披露前向上海证券 4 发生按有关规定须保荐机构公 交易所报告,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后在指定 开发表声明的违法违规情形 媒体上公告 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法 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应自发现或应当发现 有研粉材在本持续督导期间未 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报 5 发生违法违规或违背承诺等事 告内容包括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法违 项 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具体情况,保荐人采取的 督导措施等 1 在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机构督 督导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遵 导有研粉材及其董事、监事、高 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 级管理人员遵守法律、法规、部 6 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并切实履行其所 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 做出的各项承诺 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切实履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诺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司治理制 保荐机构督促有研粉材依照相 度,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议 关规定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制 7 事规则以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规 度,并严格执行,督导董事、监 范等 事、高级管理人员遵守行为规范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控制度,包 括但不限于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和内部 公司已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体 8 审计制度,以及募集资金使用、关联交易、对外 系,该等内控制度符合相关法规 担保、对外投资、衍生品交易、对子公司的控制 要求并得到了有效执行 等重大经营决策的程序与规则等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信息披露制 保荐机构督促有研粉材严格执 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并有充 9 行信息披露制度,审阅信息披露 分理由确信上市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 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 文件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及向中国证监会、上 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其他文件进行事前审阅,对 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及时督促公司予以更 正或补充,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 保荐机构对有研粉材的信息披 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 露文件进行了审阅,不存在应及 10 未进行事前审阅的,应在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 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的情 义务后五个交易日内,完成对有关文件的审阅工 况 作,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应及时督促上市 公司更正或补充,上市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 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关注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 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 2021 年度,有研粉材及其控股股 11 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或者被上海证券交易 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 所出具监管关注函的情况,并督促其完善内部控 级管理人员未发生该等事项 制制度,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2 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履 2021 年度,有研粉材及其控股股 行承诺的情况,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 12 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未履行承 人等未履行承诺事项的,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 诺的情况 报告 关注公共传媒关于上市公司的报道,及时针对市 场传闻进行核查。经核查后发现上市公司存在应 2021 年度,经保荐机构核查,不 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披露的信息与事实不 13 存在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 符的,及时督促上市公司如实披露或予以澄清; 报告的情况 上市公司不予披露或澄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 交易所报告 发现以下情形之一的,督促上市公司做出说明并 限期改正,同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一)涉嫌违反《上市规则》等相关业务规则; (二)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签名人员出具的专业意 2021 年度,有研粉材未发生前述 14 见可能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等 情况 违法违规情形或其他不当情形;(三)公司出现 《保荐办法》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二条规定的情 形;(四)公司不配合持续督导工作;(五)上海 证券交易所或保荐人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情形 制定对上市公司的现场检查工作计划,明确现场 检查工作要求,确保现场检查工作质量。上市公 司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保荐人应自知道或应当 知道之日起十五日内或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的 期限内,对上市公司进行专项现场检查:(一)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 有研粉材不存在需要进行专项 15 用上市公司资金;(二)违规为他人提供担保; 现场检查的情形 (三)违规使用募集资金;(四)违规进行证券 投资、套期保值业务等;(五)关联交易显失公 允或未履行审批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六)业 绩出现亏损或营业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 50%以 上;(七)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的其他情形 二、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在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未发现有研粉材存在重大问题。 三、重大风险事项 公司目前面临的风险因素主要如下: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风险 3 有色金属粉体材料的品质直接影响到下游终端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随着应用 领域的扩展和终端产品的迭代升级,客户对公司产品的质量及工艺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公司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工艺改进、应用拓展,才能持续满足市场竞 争发展的要求。如果在研发竞争中,公司的技术研发效果未达预期,将导致公司 面临技术创新带来的风险。 2、技术人才流失风险 公司建立了一支涵盖有色金属粉体材料设计、粉体材料制备、产业化技术和 粉体材料应用评价等环节的研发队伍。随着公司上市、产能扩大后,公司对于懂 技术、善应用的高素质技术人员需求将进一步提高。若未来不能采取有效方法管 理增长的技术团队,可能会导致核心技术人员流失,进而导致核心技术泄露,不 利于公司维持核心竞争力。 3、核心技术泄密风险 在研发设计过程中,公司可能会发生研发完成后未对研发成果进行有效保护, 导致研发成果内部泄密、被他人抄袭、自身被他人授权专利限制使用的风险。如 果公司的知识产权受到侵害,将对公司产品的品牌形象和竞争力造成不利影响, 从而可能影响公司业绩的稳定增长。同时,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还积累了许多尚 未公开的设计、生产技术以及生产工艺经验,如果这些工艺、技术发生泄密并被 行业内竞争企业掌握,将会削弱公司的核心技术优势。 (二)经营风险 1、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存货跌价风险 公司主要原材料为铜、锡、银、镍等,受到俄乌战争等国际环境影响,上述 原材料金属价格剧烈波动是公司主营业务成本波动的主要因素,“原材料价格+ 加工费”的定价模式进而影响订单节奏,带来一连串生产运营连锁反应,运营风 险随之加大。 2、新冠疫情影响导致的经营风险 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供应链体系受到冲击,从原材料供应到市场销售均受到 4 不同程度的影响,原材料供应商停产停运、市场端物流运输受限等都对经营产生 不利的影响,同时,下游客户需求疲软导致订单不足,特别是铜基粉体材料下游 超硬材料领域影响为甚,经营风险较之以前有所增加。 3、国际市场需求增加带来的汇率风险 受到俄乌战争影响,欧洲客户需求增长,订单量持续增长,国内出口量的增 长,将会导致汇兑损失的波动风险。 (三)宏观环境风险 1、国际贸易摩擦带来的经营风险 公司产品远销欧洲、北美洲、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多数国家对铜 基金属粉体材料、微电子锡基焊粉材料的进口无特别的限制性贸易政策,但是近 几年全球经济的低迷促使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可能会对公司产品的出口带来 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出口产品不属于美国加征关税的范围,因此美国出台的加征 关税政策目前对公司经营业绩无直接影响。但如果美国及其他国家或境外地区针 对公司主要产品实施进口政策、关税及其他方面的贸易保护措施,公司的经营业 绩可能将会受到不利影响。 2、新冠疫情影响的风险 报告期内,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经济持续改善,以国内大循环为 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逐步形成,公司各方面生产经营 已恢复正常。 伴随着欧美国家陆续复工复产,公司全资子公司英国 Makin Metal Powders (UK)ltd 的大部分客户、供应商已恢复正常经营状态。 但受全球疫情蔓延影响,全球海运业混乱,运费疯狂上涨,大宗商品价格高 位波动,主要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增加,对公司生产经营带来 了不利影响。同时,我国及部分海外多国继续出台限制物品与人员流动的举措、 减少日常活动与经济活动等疫情防控措施,导致泰国生产基地建设进度未及预期。 5 四、重大违规事项 2021 年度,公司不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021 年度,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如下所示: 单位:元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 主要会计数据 2021 年度 2020 年度 减(%) 营业收入 2,780,806,538.15 1,736,306,083.59 60.1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81,230,063.46 132,168,608.37 -38.54 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55,082,804.66 37,215,409.45 48.01 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35,676,585.97 7,191,974.51 -596.06 流量净额 本期末比上年同期 主要会计数据 2021 年 12 月 31 日 2020 年 12 月 31 日 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1,091,720,275.34 746,249,435.37 46.29 的净资产 总资产 1,421,225,984.04 994,091,101.87 42.97 2021 年度,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如下所示: 主要财务指标 2021 年度 2020 年度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84 1.79 -53.07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84 1.79 -53.07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 0.57 0.51 11.76 本每股收益(元/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8.25 18.94 减少 10.69 个百分点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 5.60 5.33 增加 0.27 个百分点 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6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 3.64 3.72 减少 0.08 个百分点 例(%) 上述主要财务数据的变动原因如下: 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加 60.16%,一方面得益于销量增加,同时受 主要原材料铜、锡、银等采购价格上涨导致产品销售价格上涨影响。 2021 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 38.54%,基本每股收 益(元/股)及稀释每股收益(元/股)同比减少 53.07%,主要由于上期归属 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含搬迁收益 7,154.97 万元,扣除该非经常性损益影响,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 34%,销量增加带来经营性利润增加。 2021 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加 48.01%,一方面销量增加带来经营性利润增加,另一方面本期政府补助同比减少。 2021 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 596.06%,主要系原材 料铜、锡、银等采购价格上涨,导致应收账款、存货等资金占用增加,以及有研 合肥全线投产,产能扩大,在产品大幅增加所致。 2021 年,公司总资产同比增加 42.97%,系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 市募集资金、流动资金贷款增加以及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收益所致。 2021 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增加 46.29%,系首次公开发行 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增加股本及资本公积以及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收益所致。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一)行业领先优势 有研粉材在先进有色金属粉体材料领域深耕多年,现已发展成为国际领先的 先进有色金属粉体材料生产企业之一,公司铜基金属粉体材料产品、微电子锡基 焊粉材料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国内第一。凭借行业领先优势,公司已积累 了世界知名的国内外客户群,市场认可度高,铜基金属粉体材料的客户包括全球 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辉门集团、世界知名粉末冶金企业赫格纳斯集团、国内 粉末冶金行业领先企业东睦股份(600114.SH)、国内超硬工具行业领先企业博深 股份(002282.SZ)、国内领先的高铁动车组用粉末冶金闸片供应商天宜上佳 7 (688033.SH)、国内电碳制品行业规模最大企业之一神奇电碳集团等,微电子锡 基焊粉材料主要客户包括确信爱法、铟泰科技、弘辉电子等世界知名锡焊料生产 商。公司与客户积累了深厚且紧密的合作关系,潜在竞争者很难在短期内与公司 在同一层面上进行竞争。 (二)产业布局优势 有研粉材在国内的北京、重庆、安徽、山东等区域推进产业布局,充分发挥 区位优势,贴近客户,快速响应,进一步提升产品供应能力,降低运输成本。同 时,公司通过所属英国 Makin 公司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和市场渠道,成功进入 欧洲粉末冶金零部件市场,同客户加强产品技术及工艺交流融合,开启了公司国 际化经营的进程。2019 年公司设立有研泰国,拟通过泰国产业基地建设募投项 目的实施,进一步拓展公司海外市场,提升公司海外竞争力。经过多年的市场开 拓,公司形成了以北京、重庆、安徽、山东为主的国内区域性产业基地以及以英 国、泰国为主的国际产业基地,并建立起覆盖全球的市场销售网络,产品销往欧 洲、北美、拉美、中东、东南亚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 相比国内同行业企业具有产业布局优势,在国内外有色金属粉体材料市场皆具有 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三)科技创新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进行新产品开发和技术迭代,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首 次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并启动项目立项工作,投入经费预算 500 万元,在新布局方 向开展研发攻关。多项关键技术得到突破,电解铜粉自动化生产工艺优化升级, 电解铜粉生产效率稳步提高;铜铁复合材料绿色环保制备工艺取得关键性进展, 成形性、含油率得到明显提升,烧结性能达到市场现有水平;有机硅单体合成铜 基催化剂粉体材料产业化制备达到规模化,形成稳定供货;增材制造高流动性铝 合金粉末材料已在航空航天、汽车交通等领域获得批量应用,粉末球形度高、流 动性好。 报告期内,开展工信部金属粉体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级平台建设工作, 与唐山三友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化工领域催化剂粉体材料共性技术示范平 台”;与有研重冶签订合作协议,共建“超硬金属粉体材料产业技术研究中心”。 8 公司加大科研争项力度,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 3 项、省 部级科技计划项目 2 项。公司创新成果不断丰富,新增申请专利 24 项,新增授 权专利 17 项(国外发明专利 1 项,国内发明专利 13 项,实用新型专利 3 项)。 公司专注于创新与质量提升,先进铜基金属粉体材料入选工信部第六批制造业单 项冠军产品。 经过长期的自主研发和技术工艺积累过程,掌握了球形金属粉体材料制备技 术、高品质电解铜粉绿色制备技术、系列无铅环保微电子焊粉制备及材料设计技 术、扩散/复合粉体材料均匀化制备技术、超细金属粉体材料制备技术、3D 打印 粉体材料制备技术和高性能粉末冶金中空凸轮轴制备技术等众多有色金属粉体 制备和应用方面的核心技术,不断推动产品端、工艺端和应用端的创新突破,多 项技术和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报告期内,新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 协会技术成果鉴定 3 项,其中《铜粉绿色自动化制备技术及产业化》和《新型微 电子互连用高可靠无铅焊料的研发及应用》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 奖。截至报告期末,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等权威机构 对发行人部分技术成果的鉴定结果如下: 序 技术成果 涉及的核心 鉴定 鉴定 鉴定意见 号 名称 技术 单位 时间 中国有 铜粉绿色自 高品质电解 色金属 2021 年 电解铜粉绿色自动化产业技术和 1 动化制备技 铜粉绿色制 工业协 9月 高性能铜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术及产业化 备技术 会 新型微电子 系列无铅环 中国有 互连用高可 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含 B 保微电子焊 色金属 2021 年 2 靠无铅焊料 无铅焊料微合金化核心技术具有 粉制备及材 工业协 9月 的研发及应 显著的创新性特征。 料设计技术 会 用 9 高可靠轻量 高性能粉末 中国有 化粉末冶金 冶金中空凸 色金属 2021 年 3 中空凸轮轴 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轮轴制备技 工业协 9月 制备技术及 术 会 产业化 增材制造用 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备 中国有 低成本球形 3D 打印粉体 球形钛粉的新方法,总体技术达到 色金属 2018 年 4 钛粉制备技 材料制备技 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细粉收得率、 工业协 9月 术研究及应 术 气液比等重要技术指标居国际领 会 用 先 项目突破了国内外无铅焊料的技 术瓶颈,开发出了其有自主知识产 节能环保型 系列无铅环 中国有 权的系列新型低温无铅焊料,满足 低温无铅焊 保微电子焊 色金属 2016 年 5 了焊料工艺的差异化需求以及电 料的研究及 粉制备及材 工业协 9月 子组装的低温化需求,促进了电子 产业化应用 料设计技术 会 组装行业的低温化进程,该项目技 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实现了采用扩散法制备新型含强 新型含 Ti 的 中国有 碳化物形成元素 Ti 的铜基金刚石 铜基金刚石 扩散/复合粉 色金属 2016 年 胎体复合材料,并实现了产业化, 6 胎体复合材 体材料均匀 工业协 9月 明显提高了金刚石工具的使用寿 料的研制及 化制备技术 会 命和性能,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 产业化 水平 开发了新型电解槽及其进液装置, 铜粉电解高 高品质电解 解决了铜粉电解过程的浓差极化 重庆科 2016 年 7 效节能关键 铜粉绿色制 问题,实现了新型电解槽内铜粉电 技学院 8月 技术及应用 备技术 解过程节能和铜粉性能的匹配,项 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项目攻克了曲轴再制造用热喷 涂涂层结合强度低的关键技术,形 发动机曲轴 中国有 扩散/复合粉 成了发动机曲轴再制造用粉芯丝 再制造用材 色金属 2014 年 8 体材料均匀 材的成套产业化技术,在曲轴再制 料及再制造 工业协 8月 化制备技术 造用粉芯丝材产业化生产方面取 工艺的研究 会 得了重要突破,整体水平居国内领 先水平。 10 系列无铅环 微电子互连 保微电子焊 该项目针对电子产品微型化的发 中国有 用锡基合金 粉制备及材 展趋势,成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 色金属 2012 年 9 焊粉成套制 料设计技术、 产权的微电子互连用锡基合金焊 工业协 8月 备技术及产 球形金属粉 粉成套制备技术并实现产业化,项 会 业化 体材料制备 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技术 该项目自主设计并制造出国内首 金属粉体高 套 200 公斤金属粉体高效气雾化成 中国有 效气雾化成 球形金属粉 套生产技术装备,该技术装备已成 色金属 2012 年 10 套生产技术 体材料制备 功在生产中应用,产品球形度高, 工业协 8月 装备及产业 技术 杂质含量低,性能稳定,性价比高, 会 化应用 完全满足用户使用要求,整体技术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离心雾化制 中国有 球形金属粉 本课题完成了高速离心雾化制粉 备微细粉体 色金属 2011 年 11 体材料制备 一体化产业化技术,生产的产品质 关键技术研 工业协 3月 技术 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究 会 研制的“Cu-2Zn-2Fe”渗铜剂粉末 中国有 一步法渗铜 扩散/复合粉 具有熔渗效率高、无侵蚀、无/低 色金属 2009 年 12 烧结钢用高 体材料均匀 残留、显著提高烧结钢零部件力学 工业协 1月 性能渗铜剂 化制备技术 性能、成本低等优点,达到国外同 会 类产品先进水平。 11 无铅锡合金 自主研制成功谐振频率为 25kz 和 中国有 焊粉分级用 球形金属粉 35kz 两个频率范围的微细粉体超 色金属 2007 年 13 超声波筛分 体材料制备 声-旋振筛分设备,整体性能和使 工业协 12 月 机的开发与 技术 用效果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 会 产业化 平 以含铜废液 北京市 生产的铜铁复合粉,包覆均匀完 扩散/复合粉 为原料制备 科学技 2006 年 整,质量稳定,成分可调,性能优 14 体材料均匀 铜铁复合粉 术委员 12 月 良。生产工艺技术居国内领先,国 化制备技术 工艺研究 会 际先进水平。 系列无铅环 超声雾化法 保微电子焊 中国有 采用该技术的生产效率和制造成 制备 SMT 粉制备及材 色金属 2006 年 本明显优于国外技术,并且自主开 15 用合金焊粉 料设计技术、 工业协 1月 发形成了工业化生产成套技术,实 技术及其产 球形金属粉 会 现了工业化生产。 业化应用 体材料制备 技术 研制的“含稀土超细 FeCoCu 预合 含稀土超细 中国有 超细金属粉 金粉末”性能稳定,是替代钴粉生 FeCoCu 预 色金属 2005 年 16 体材料制备 产高档金刚石锯片理想的粉末原 合金粉末的 工业协 12 月 技术 材料,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 研制和开发 会 的先进水平。 (四)人才团队优势 公司一贯重视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公司创始人及其管理团队均在有色金 属行业具有长时间科研或从业经验,并逐步汇聚了一批国内优秀的有色金属粉体 材料专家,建立了完善的科研体系和高素质的研发团队,承担了多项国家及省部 级科研任务,在有色金属粉体材料制备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研发经验,有效支 撑公司产品和技术的不断创新。 公司注重完善内部培训机制,为员工提供国内高校、研究机构和国外培训机 会,并形成了完善的员工评价标准、监督机制、薪酬体系和人才激励机制;坚持 内部选拔与市场化选聘相结合,不断从年轻队伍中挖掘后备力量,增加人才储备, 形成了合理的优秀人才梯队。 公司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4 人,博士生导师 3 名,硕士生导师 6 名,正高级工程师 15 名,高级工程师 23 名,其中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 1 名, 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 1 名,北京市科技新星 2 名,北京市优秀人才 1 名,北 京市优秀青年工程师 4 名,组建了国内有色金属粉体领域极具竞争力的研发团队。 12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进展 (一)研发支出变化情况 为适应市场及公司战略需求,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用于开辟新领域,开 发新产品,同时,继续加大对现有产品及技术升级改造,调整产品工艺、降低生 产成本、优化性能参数,不断提高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提高公司竞争力。2021 年度,公司研发投入 10,130.36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56.81%;研发投入占收入 比例达到 3.64%。 (二)研发进展 报告期内,公司创新成果不断丰富,新增申请专利 24 项,新增授权专利 17 项(国外发明专利 1 项,国内发明专利 13 项,实用新型专利 3 项),新增中国有 色金属工业协会技术成果鉴定 3 项,《铜粉绿色自动化制备技术及产业化》和《新 型微电子互连用高可靠无铅焊料的研发及应用》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 3 项、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 2 项。报告期末,公司合计拥有授权专利 142 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 118 项,国外 发明专利 1 项;主持或参与起草国家标准 11 项,制定修订行业标准 13 项、团体 标准 4 项;参与编写学术专著 4 部;累计承担或参与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 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 15 项,省部级科技计划 项目 25 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 18 项。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 不适用。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截 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 , 公 司 本 年 度 使 用 募 集 资 金 金 额 为 人 民 币 56,804,596.02 元,累计已使用募集资金金额为人民币 56,804,596.02 元,本年度 收到募集资金利息扣除手续费净额为 5,410,398.05 元,累计收到募集资金利息收 入扣减手续费净额为 5,410,398.05 元,募集资金余额为人民币 248,996,368.07 元, 其中用于现金管理金额为 200,000,000.00 元。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元 13 项目 金额 实际收到的募集资金金额 300,390,566.04 减:本年度直接投入募投项目 18,087,277.44 置换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自筹资金 23,767,639.30 置换以自筹资金预先支付的发行费用 4,930,811.32 本年度支付发行费用及增值税税金 10,018,867.96 加:募集资金利息收入扣减手续费净额 5,410,398.05 减:用于现金管理金额 203,948,496.74 募集资金专户期末余额 45,047,871.33 注 1:用于现金管理的余额包含存储于理财专户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怀柔支行 (账号:10249000000687974)理财孳息 271,063.03 元,理财专户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 京世纪城支行(账号:110907822910802)理财孳息 1,677,433.71 元;截至本核查意见出具 之日上述资金已全部转回募集资金专户; 注 2:募集资金专户期末余额包含 7 天通知存款 3300 万元,存储于华夏银行股份有限 公司北京怀柔支行募集资金专户下设的虚拟子账户(账号:10249000000707550)。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有 4 个募集资金专户,募集资金存放情况如 下: 单位:元 开户主 募集资金存放金 开户银行 银行账号 备注 体 额 有研粉 募集资金 10249000000696706 730,538.40 材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 专户 有研粉 司北京怀柔支行 7 天通知 10249000000707550 33,000,000.00 材 存款户 有研粉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 募集资金 10249000000696693 9,030,000.00 材 司北京怀柔支行 专户 有研粉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 募集资金 10249000000696717 0.00 材 司北京怀柔支行 专户 重庆有 研重冶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 募集资金 新材料 3100083429100049920 2,287,332.93 限公司重庆綦江支行 专户 有限公 司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募集资金存放和使用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 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2 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 使用的监管要求》以及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办法》等法规和制度文件的规定,对 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储和专项使用,并及时履行了相关信息披露义务,募集资 金具体使用情况与披露情况一致,不存在变相改变资金用途和损害股东利益的情 14 况,不存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 冻结及减持情况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研集团”) 直接持有公司 36.31%股权,有研集团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有研鼎盛投资发展有限 公司间接持有公司 1.56%股权,直接及间接合计持有公司 37.87%的股权,系公 司控股股东。国务院国资委持有有研集团 100%股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及其近亲属的持股情况如下: 姓名/名 直接持股数量 间接持股数 合计持股数 合计持股占 本公司职务 称 (股) 量(股) 量(股) 比(%) 汪礼敏 董事长、核心技术人员 - 226,001 226,001 0.22 董事、总经理、核心技术 贺会军 - 120,005 120,005 0.12 人员 董事、董事会秘书、财务 薛玉檩 - 143,805 143,805 0.14 总监、总法律顾问 胡 强 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 - 120,005 120,005 0.12 李占荣 副总经理 - 102,400 102,400 0.10 付东兴 核心技术人员 - 99,997 99,997 0.10 刘祥庆 核心技术人员 - 102,793 102,793 0.10 朱学新 核心技术人员 - 75,001 75,001 0.07 王林山 核心技术人员 - 82,196 82,196 0.08 张敬国 核心技术人员 - 61,600 61,600 0.06 赵新明 核心技术人员 - 75,001 75,001 0.07 董事长汪礼敏之弟、生产 汪 玉 - 123,407 123,407 0.12 部主管 监事郭征之夫、市场营销 张 彬 - 102,793 102,793 0.10 部副经理 副总经理李占荣之妻、质 白 洁 - 51,396 51,396 0.05 量管理部主管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 管理人员持有的股份均不存在质押、冻结及减持的情形。 十一、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无。 15 (以下无正文)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