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远锂科: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2022-03-12
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证券代码:688779 证券简称:长远锂科
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二〇二二年三月
1
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本次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
325,000.00 万元(含本数),募集资金总额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以下项目:
单位:万元
序 其中:建设投资 拟投入募集资金
项目名称 投资总额
号 金额 数额
湖南长远锂科新能源有限公司车用
1 226,244.12 175,149.80 145,000.00
锂电池正极材料扩产二期项目
湖南长远锂科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
2 134,600.42 100,490.44 90,000.00
6 万吨磷酸铁锂项目
3 补充流动资金 90,000.00 - 90,000.00
合计 450,844.54 275,640.24 325,000.00
在本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到位之前,公司将根据募集资金投资项
目实施进度的实际情况通过自有或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后按照
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予以置换。如本次发行实际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
后)少于拟投入本次募集资金总额,公司董事会将根据募集资金用途的重要性和
紧迫性安排募集资金的具体使用,不足部分将以自有资金或自筹方式解决。在不
改变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前提下,公司董事会可根据项目实际需求,对上述
项目的募集资金投入顺序和金额进行适当调整。
二、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背景
(一)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将助推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1、我国政策助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我国“十三五”规划将新能源汽车行业作为坚定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
家政策的鼓励下,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发展呈现产
品及配套设施不断完善、销量快速增长的趋势。我国政策导向将长期引领行业稳
步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明确了到 2025 年我
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销量的比例达到 20%以上、到 203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核
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展目标。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预期将带动锂电池
需求持续增长。
2
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2、各国纷纷出台燃油车禁售时间表,新能源汽车推广势在必行
“柴油危机”对经济发展带来的风险,以及碳排放节能减排的迫切要求,让各
国都在思考以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汽车,全球多国正竞相淘汰汽油和柴油车,以
更加清洁的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取代,中国也已经开始研究制定禁售燃油车的时
间表。《中国传统燃油车退出时间表研究》中提出,中国有望于 2050 年以前实现
传统燃油车的全面退出,尤其在特大型城市,公交车、物流车、出租车以及网约
车市场或将提前实现全面新能源化,私家车领域则将在 2030 年前后完成这一目
标。
随着保护环境的全球性协议,以及禁售燃油车等政府政策的出台,汽车产业
研发、生产、供应链和销售的重心从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转移,传统燃油车的逐
步替代与退出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全球性趋势。长远来看,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在必
行。
3、传统燃油车企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不仅为各国经济增长注入强劲新
动能,也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全球生态环境。全球各大车企均将新能
源汽车作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并提出全面电动化战略规划。自 2016 年以来,
全球传统燃油汽车巨头纷纷出台新能源汽车发展计划。
凭借传统汽车巨头的号召力,未来新能源汽车认可度将大大提升,全球新能
源汽车市场将步入千万辆级别,整个产业链规模效应尽显,从而加快新能源汽车
成本的下降以及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来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发展,从而驱动锂电池正极材料行
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呈现以三元正极材料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为主导、多
种材料共存的格局
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在 2014 年前以钴酸锂为主导。随着 3C 产品市场爆发
导致钴金属供不应求、钴价攀升。随后,磷酸铁锂以其成本低、高循环次数、安
全性好、环境友好的优势异军突起,抢占主要市场份额。2015 年之后三元正极材
3
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料开始发展起步,以其高能量密度的优势借助政府补贴政策的东风迅速席卷汽车
动力电池市场。随着补贴政策的逐步退坡,消费者价格敏感性使得磷酸铁锂正极
材料在低端乘用车市场的份额逐步提升,与三元正极材料形成互补。两者未来将
共同主导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发展。
但与此同时,钴酸锂、锰酸锂等材料由于各有优点,在所属细分领域仍有比
较优势。例如钴酸锂振实密度大、充放电稳定、工作电压高的特点适用于 3C 领
域;锰酸锂成本低、安全性能好的特点适用于专用车、两轮电动车领域。未来,
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多种材料共存的格局仍将持续。
(三)公司现有产能限制自身发展
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需求不断增大,
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面临供需紧平衡局面。在此背景下,产能成为锂电池正极材
料企业的业绩瓶颈,公司当前也面临产能制约的情形。为进一步满足客户需求,
扩大经营规模,提升盈利能力,公司亟待进一步提升产能规模以适应市场发展。
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提升公司产能规模并新增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为
进一步巩固与下游优质客户的深入合作关系提供坚实保障,同时也为公司开拓新
客户、促进客户结构多元化、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提供产能保障。
三、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情况
(一)车用锂电池正极材料扩产二期项目
1、项目概况
本项目的实施主体为湖南长远锂科新能源有限公司,实施地点为湖南省长沙
市。项目规划新建年产 4 万吨三元正极材料产能。本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提高锂电
池正极材料产能,巩固公司的市场地位,进一步强化公司在新能源正极材料领域
的战略布局。
2、建设内容及投资概算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多元正极材料厂房、制氧站(含空压站)、仓库及相应
的公用辅助设施等建(构)筑物,如锅炉房、废水站等增加部分设备、检测楼增
4
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加部分检测设备等。
项目投资总额为 226,244.12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金额 175,149.80 万元,项目
投资概算如下:
序号 名称 合计 投资比例
1 建设投资 175,149.80 77.42%
1.1 工程费用 153,746.61 67.96%
1.1.1 建筑工程费 45,621.79 20.16%
1.1.2 安装工程费 6,724.60 2.97%
1.1.3 设备购置费 101,400.23 44.82%
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3,062.72 5.77%
1.3 预备费用 8,340.47 3.69%
1.3.1 基本预备费 8,340.47 3.69%
1.3.2 涨价预备费 0.00 0.00%
2 建设期利息 4,976.56 2.20%
3 铺底流动资金 46,117.76 20.38%
4 项目总投资(1+2+3) 226,244.12 100.00%
3、项目实施进度
2021 年 2022 年 2023 年
序号 项目名称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 前期准备阶段
2 土建施工与装修
3 设备采购与安装
4 人员招募与培训
5 调试、试车
4、项目审批核准情况
本项目已完成备案立项和环评批复程序。
5、项目必要性分析
(1)本项目是顺应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及产业加速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发布了若干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文件。
《中国制造 2025》针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任务和重点中提出:继续
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提升动力电池、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
5
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
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35 年)》提出,2025 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将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
量的 20%左右。根据工信部的有关分析,2025 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将达 500 万
辆。未来,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加速发展,
无疑将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推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的发展。而
开展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膜电极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加强高强度、轻
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的动力电池技术攻关无疑是新能源汽车实现产业
加速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三元电池在能量密度、低温性能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故三元正极材料在
动力电池行业备受青睐。近年来,三元电池爆发式的增长,使得三元正极材料的
市场需求也不断攀升。长远锂科经过多年积累,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已成为三
元正极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自 2020 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疫
情中逐步恢复,使得公司主要产品的产销量大幅增长,并持续处于饱和状态。然
而,公司当前的产能仍然无法完全满足下游客户的实际需要。随着公司现有客户
的持续放量,潜在客户供应关系的逐步确立,公司将出现一定的产能缺口。本次
扩产项目是顺应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及产业加速发展的需要。
(2)本项目是强化与优势产业集团战略协作、形成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产
业联盟的需要
长远锂科的直接下游为锂电池生产制造企业,锂电池又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
车、3C、储能等终端应用领域,形成前景广阔的万亿级市场。下游市场已经形成
了一系列强大的优势产业集团。比如锂电池领域的宁德时代、LG 化学、三星 SDI、
松下和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特斯拉、大众、丰田、奔驰、宝马、上汽、
北汽等;3C 领域的诸多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厂商;储能领域的大型通信设
备集团、大型发电集团等。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与客户积累,长远锂科目前已拥
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与国内的优势电池产业集团形成了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并
以股权纽带的方式争取到了上汽、北汽、华能、三峡等一众产业协同企业的战略
支持。未来,公司将继续推进与国内国际一流电池产业集团的合作。
6
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公司产线自 2021 年初以来几乎持续处于满产状态。目前,公司订单饱满,
且其需求仍在持续增加。公司现有产能无法完全满足下游客户需求,亟需加快推
进本项目的建设。本项目新增产能将主要供应龙头客户,有利于强化公司与产业
链下游优势产业集团的战略协作,形成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联盟。
(3)本项目是保持竞争优势、稳固企业市场地位的需要
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业务侧重点不一,在不同细分产品领域竞争。三元
正极材料因其能量密度高、寿命长等优势,成为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主流产品之
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长远锂科经过多年积累,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成为三
元正极材料龙头企业,目前拥有麓谷基地、铜官基地和高新基地三个生产基地。
尽管长远锂科三元正极材料市占率连续多年处于市场第一梯队,但其市场份额尚
处于波动状态。此外,面对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同行业各主要正极材料供应商
均在相继进行产能扩张,积极抢占市场。预计未来三元正极材料乃至整个正极材
料领域的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需不断深化技术创新,开发并生产具有市场竞争
力的产品,稳固与下游龙头企业的合作关系。本项目在原有产线的基础上,进一
步提高智能制造水平。加快推进产能扩充将有利于公司市场份额的提升,巩固公
司在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
6、项目可行性分析
(1)下游动力电池行业增长迅速,对三元正极材料的需求上升
从下游应用来看,三元正极材料应用最广的市场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21 年,我
国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94.2 万辆和 291.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66.2%和
161.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60.1 万辆和 60.3 万辆,同比分别增
长 231.2%和 240.2%。当前新能源汽车正加速放量,带动动力电池行业规模整体
增长,进而拉动三元正极材料需求上升。从长远来看,受益于国内车用动力电池、
3C 电池、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等应用市场的综合驱动,我国三元正极材料的
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速,本项目具备市场可行性。
7
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2)公司现有客户渠道稳固,海外市场逐步打开
正极材料企业与下游电池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往往要经过需求对接、送样、验
证、调试等一系列复杂的步骤,这一过程短则一年,长则两三年。且一旦客户确
定了合格供应商之后,不会轻易改变。因此,稳固的客户渠道对于正极材料企业
至关重要。长远锂科以优秀的产品质量赢得了一流的客户渠道,目前已经成功进
入了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欣旺达、孚能科技、塔菲尔等主流锂电池生
产企业的供应商体系。长远锂科与其长期深度的业务合作保证了正极材料出货量
的稳定增长。
此外,随着欧美各国对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支持力度持续加码,海外动力电
池企业加速扩张。公司以国际市场开发和量产为推进目标,已与丰田、松下、村
田、三星 SDI 和 LG 化学等电池客户进行了技术交流和认证导入工作,未来有望
进一步抢占海外市场份额。随着公司海内外客户的积极拓展,三元需求空间将进
一步打开。本项目在市场与客户方面具备可行性。
(3)公司拥有三元正极材料领域核心技术与研发人员基础
公司在三元正极材料领域具有多年的技术积累,技术水平业内领先,掌握了
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高电压 NCM 制备技术、材料表面包覆技术、高镍
材料制备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在三元正极材料领域,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相关
研发、生产的企业之一,也是国内最早具备三元正极材料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
具备多年的技术积累与产业化经验。本项目所采用的生产技术先进可靠,工艺成
熟稳定,具备技术可行性。研发团队方面,公司汇聚并培养了业内一流的研发团
队。同时公司建立并完善了全方位、多层次、系统化的可持续研发体系与创新机
制,重视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有效调动了员工工作积极性,夯实了公司的技
术优势基础。项目依托现有成熟的工艺技术、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以及可持续的
研发体系,在技术与人才方面具备可行性。
(4)项目建设具备优良的内外部基础条件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水、电力、电信、道路等基础设
施规划完善,投资政策优惠。本项目将在车用锂电池正极材料扩产一期项目的基
础上实施,能够与其共享技术、生产、质保人员和共享用地。车用锂电池正极材
8
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料扩产一期项目外部供电设计已充分考虑了本项目需求;蒸汽、压缩空气、氧气
等制备及废水处理系统等也统筹兼顾了本项目需求,能够有效节约本项目总体建
设投资。综合来看,本项目预计将从管理成本、投资强度、运营成本和建设周期
等层面实现降本增效,具备优良的建设条件。
(二)年产 6 万吨磷酸铁锂项目
1、项目概况
本项目的实施主体为湖南长远锂科新能源有限公司,实施地点为湖南省长沙
市。项目规划新建年产 6 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公司
新增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品,进一步扩大在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的布局,与原有
核心产品三元正极材料充分发挥协同效应与优势互补效应,有效提升公司抗风险
能力与可持续经营能力。
2、建设内容及投资概算
本项目建设内容为满足年产 6 万吨/年的磷酸铁锂基本工艺而配置生产设施
及相应的配套设施。
项目投资总额为 134,600.42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金额 100,490.44 万元,项目
投资概算如下:
序号 名称 合计 投资比例
1 建设投资 100,490.44 74.66%
1.1 工程费用 90,063.00 66.91%
1.1.1 建筑工程费 23,161.27 17.21%
1.1.2 安装工程费 3,528.15 2.62%
1.1.3 设备购置费 63,373.59 47.08%
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5,642.18 4.19%
1.3 预备费用 4,785.26 3.56%
1.3.1 基本预备费 4,785.26 3.56%
1.3.2 涨价预备费 0.00 0.00%
2 建设期利息 2,315.01 1.72%
3 铺底流动资金 31,794.97 23.62%
4 项目总投资(1+2+3) 134,600.42 100.00%
9
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3、项目实施进度
2021 年 2022 年 2023 年
序号 项目名称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1 前期准备阶段
2 土建施工与装修
3 设备采购与安装
4 人员招募与培训
5 调试、试车
4、项目审批核准情况
本项目已完成备案立项和环评批复程序。
5、项目必要性分析
(1)本项目是积极响应国家新能源产业政策的需要
2020 年,我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和愿景。作为碳少减排放的重
要领域,交通运输行业、发电行业以及工业生产领域向新能源转型是大势所趋。
2020 年 10 月,国家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
提出:到 202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
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车新车销
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 20%左右。
在储能领域,2021 年 7 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
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 2025 年,实现锂电池等新型储能从商
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 3,000 万千瓦以上;到 2030 年,实现
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新型储能成为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支撑之
一。
公司是国内主要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产品的下游客户主要为锂电池厂
商,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3C、储能领域等。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是对国家环
保和新能源产业政策的响应。项目实施后,公司正极材料综合供给能力将进一步
提升,从而为新能源产业链更多客户提供优质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为我国实现“碳
中和”的目标贡献力量。
10
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2)本项目是公司适应市场发展、巩固和提高市场地位的需要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强势发展、5G 商用化加速以及政府对于节能环保要求的
提高,锂电池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新能源汽车方面,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
补贴的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逐渐由政策驱动转变为市场驱动。磷酸铁锂
电池以其成本低、安全性高的优势成为众多整车企业的重要选择之一。储能市场
方面,储能市场是一个处于快速商业化的、规模巨大的市场。储能锂电池在 5G
通信基站等领域广泛应用。此外,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配套储能也是储能领域未
来的高潜力增长方向。
综上所述,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储能领域等市场的快速发展,磷酸铁锂正极
材料行业市场需求将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公司亟需布局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
品,以满足市场需求,抓住市场机遇,巩固和提高公司在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中
的地位。
(3)本项目是公司充分利用现有客户资源,深化与现有客户战略合作的需
要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具有高比容量、高安全性、较好的充放电性能和循环性,
同时较低的价格使其越来越得到市场的青睐。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在动力电池市场、
储能、低速车和船舶电池等市场优势明显,发展和应用前景广阔,成为现阶段最
具发展潜力的正极材料之一。
公司经过多年积累,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已经成为三元正极材料领域的主
要供应商,客户结构和客户资质优异。公司核心客户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均同
时拥有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业务。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与三元正极材料客户高
度重合,协同效应显著。为提升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及综合竞争力,公司亟需丰富
公司正极材料综合布局,扩大公司正极材料产能规模,积极推进本项目建设并尽
快投产,满足核心客户对产品供应的需求。本项目的实施是公司充分利用现有客
户资源、深化与现有客户战略合作的需要。
6、项目可行性分析
11
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1)国家产业鼓励政策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近年来,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亟待解决,发展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我国从汽车大
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
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20〕593 号)、《新能源汽车产业
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国办发〔2020〕39 号,以下简称“《规划》”)等多
项引导、支持、鼓励和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规划和管理政策。《规划》鼓
励企业开展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膜电极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加强高强
度、轻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的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系统短板技术攻关,
加快固态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2020 年,我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发电行业是碳达峰、碳中和
目标下实现碳减排的核心,以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革命正在加
速到来。然而,风电、光伏固有的波动性会对电网系统的稳定性产生较大负面影
响。储能可以有效缓解风电、光伏的波动性,对于保障电网安全、提高可再生能
源比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2021
年 7 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
导意见》提出:到 2025 年,实现锂电池等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
转变,装机规模达 3,000 万千瓦以上;到 2030 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
展,新型储能成为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支撑之一。
本项目生产的磷酸铁锂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船舶市场等领域。
国家相关政策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储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也为
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保障。
(2)下游电池行业增长迅速、需求旺盛,为本项目新增产能消化提供了良
好的市场基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1 年我国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约 354.5 万
辆,较 2016 年的 51.7 万辆上升了 585.7%,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47.0%。得益于下
游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市场规模迅速增长。随着动力电池技术
12
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和性能提升、成本下降和新能源汽车及其配套设施的普及度提高,预计未来动力
电池的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储能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根据高工锂电统计,2016 年至 2021 年,
储能锂电池的出货量由 3.1GWh 增长到 34.0GWh,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82.0%。随
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电力清洁化加速带来储能需求持续增长、国内外对储
能领域政策实施力度的加大,以及锂电池成本的下降与循环寿命的提高等因素叠
加,储能市场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循环寿命和良好的安全性等优势,适合作为动
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正极材料。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与储能行业的迅速发展,将
有效拉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上升。因此,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具有广阔的市场
前景,为本项目新增产能消化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3)依托三元正极材料的累积优势,公司具备高质量协同推进本项目的能
力
公司在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深耕多年,尤其在三元正极材料的开发、量产、
生产、品质管控及工程建设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公司拥有大批生产、技术和管
理人才。公司前瞻性的人才和技术储备,对本项目的实施开发具备正向促进效果。
目前,公司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方面已提前进行了人才和技术储备,技术团队已
多次与下游客户进行技术交流,了解市场与客户需求。同时,部分三元正极材料
工艺设备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工艺设备相似度较高,设备与工艺壁垒较低。目前,
公司已建立了相应的中试线,完成了磷酸铁前驱体及磷酸铁锂的制备,磷酸铁锂
产品已送下游客户进行评测。公司工程项目建设团队也已充分调研相关装备,确
保产线设备先进性、自动化和智能化,以降低投资、制造以及运营成本。
此外,公司依靠良好的品牌建设、稳定的产品质量、出色的管理团队在行业
内积累了优质的客户资源。目前已经成功进入了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
欣旺达、孚能科技、塔菲尔等主流锂电池生产企业的供应商体系。公司与其长期
深度的业务合作保证了正极材料出货量的稳定增长。公司较多三元正极材料核心
客户同时具备磷酸铁锂电池业务,具有大量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为公司在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领域的布局提供良好的产能消化渠道。同时,与行业内知名客
13
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户的长期合作为公司产品提供了品牌效应,有助于公司开拓海外市场,优化客户
结构。
综上,公司在三元正极材料领域的技术积淀以及与下游客户良好的合作关系,
有助于公司牢牢把握协同优势,推动本项目高质量实施。
(三)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1、项目概况
公司综合考虑自身经营及财务状况、业务发展规划、行业发展趋势等情况,
拟使用募集资金 90,000.00 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以优化财务结构、降低流动
性风险、满足公司后续生产经营发展的资金需求。
2、项目必要性及可行性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高效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近年来,公司业务
规模不断扩张。与此同时,公司通常会给予下游客户一定的信用期,随着公司业
务规模的持续增长,公司对营运资金的需求随之增长。本次募集资金部分用于补
充公司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有利于适当降低负债水平,减少公司财务费用,从
而优化公司的财务结构,保障公司对研发和创新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本次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情况符合《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
管理办法(试行)》《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
求(修订版)》中关于募集资金运用的相关规定,方案切实可行。
四、本次发行对公司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一)本次发行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顺应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符合公司战
略发展方向,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扩大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巩固自身市场地位,
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是在公司现有业务及核心技术基础上,结合公司发展
规划和行业发展趋势,一方面加大对公司核心业务领域重点产品的投资力度,另
14
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方面扩展核心业务领域协同产品布局。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拟新建年产 4 万
吨三元正极材料产能、年产 6 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上述项目建成后将缓
解公司产能瓶颈问题,提高公司生产能力,强化产品多元化布局,从而扩大公司
产品市场份额,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整体竞争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本次发行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本次发行将进一步扩大公司的资产规模和业务规模,进一步增强公司资本实
力,有利于提升公司抗风险能力。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前,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的
财务成本较低,利息偿付风险较小。随着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陆续转股,公司
的资产负债率将逐步降低,有利于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提升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到位后,由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建设并产生综合效益需要一
定时间,短期内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及每股收益可能有所下降;但随着募投项目建
设完毕并逐步实现预设目标,公司的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进
一步增强公司综合实力,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为公司股东贡献回报。
五、可行性分析结论
综上所述,本次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是公司紧抓行业发展机遇,
加强和扩大核心技术及业务优势,实现公司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公司本次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募集资金投向紧密围绕科技创新领域开展,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以及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投资项目具有良好的效益,有利于
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巩固公司的市场地位,增强经营业绩,符合公司长期发展
需求及股东利益。公司本次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具有
必要性及可行性。
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2 年 3 月 11 日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