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手机随时随地看行情
  • 公司公告

公司公告

昭衍新药:昭衍新药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回复公告2024-05-29  

证券代码:603127            证券简称:昭衍新药          公告编号:2024-028

               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
                   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回复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昭衍新药”)于近
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下发的《关于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上证公函【2024】0375 号)(以下简称
“《监管工作函》”),经公司及年审会计师核查,现对《监管工作函》内容回复
如下:


    1.关于业务及业绩表现。公司 2023 年实现营业收入 23.76 亿元,同比增长
4.78%,归母净利润 3.97 亿元,同比下滑 63.04%,扣非净利润 3.38 亿元,同比
下滑 66.9%,主营业务毛利率 42.62%,同比减少 5.28 个百分点。细分业务中,
药物非临床研究服务实现营收 23.09 亿元,毛利率 43.22%,同比减少 5.09 个百
分点;临床服务及其他实现营收 6,342 万元,毛利率 21.18%,同比减少 10.52 个
百分点;实验模型供应实现营收 406 万元,毛利率 36.06%,同比增加 10.39 个百
分点。年报及相关公告披露公司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为,一是行业竞争加剧导致
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降低,本期公司实验室服务业务贡献净利润 4.73 亿元,同
比下降 17.9%;二是本期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带来净损失 2.67 亿元。分季度
看,公司 1-4 季度营收分别为 3.7 亿元、6.4 亿元、5.8 亿元、7.9 亿元,分季度营
业收入波动较大。请公司:(1)结合公司主营业务及核心竞争力、行业政策、同
行业可比公司业绩情况,说明公司各细分业务毛利率变化的具体原因,并结合主
营业务毛利率下滑情况,提示可能存在的风险(如有),说明公司为应对相关情
况拟采取的针对性措施;(2)结合公司业务模式、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说明公
司分季度营业收入波动较大的具体原因。请年审会计师发表意见。
    公司回复
    (1)结合公司主营业务及核心竞争力、行业政策、同行业可比公司业绩情
况,说明公司各细分业务毛利率变化的具体原因,并结合主营业务毛利率下滑情
况,提示可能存在的风险(如有),说明公司为应对相关情况拟采取的针对性措
施;


    公司各细分业务毛利率变化的具体原因:
    公司主营业务聚焦于药物非临床研究服务,以生物大分子药物安全性评价领
域为主,生物大分子药物安全性评价涉及多学科、多部门,过程复杂。公司在细
分领域通过近 30 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药物评价经验,拥有较好的运营效率
和客户粘性,具备较高的竞争力。
    2023 年度药物非临床研究服务实现营业收入为人民币 23.09 亿元,占公司全
年总收入 97.16%,毛利率 43.22%,同比下降 5.09 个百分点,该业务毛利率变化
的原因: 1)实验模型成本上涨:公司药物非临床研究服务以大分子生物药为主,
该类研究主要使用非人灵长类实验模型开展实验,自 2019 年到 2023 年第一季
度,非人灵长类实验模型资源紧张,实验模型市场价格始终处于上涨态势,并于
2022 年到 2023 年一季度期间达到历史峰值,而公司该类实验的周期通常在 6 至
12 个月,且该业务是在专题完成及服务成果的控制权转移给客户时确认收入,
故公司实验开展至完结确认收入会有较为固定的周期性,2023 年度业绩主要源
于 2022 年度和 2023 年上半年开始执行的专题,该期间实验模型价格处于高位;
2)人力成本上涨:基于前几年医药行业的发展,人力成本占收入比呈现上涨趋
势;3)营业收入承压:2023 年度受行业投融资热度减弱以及医药市场需求增速
放缓等影响,同业竞争加剧,签单压力增大,销售订单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实验
模型价格和人力成本上涨不能完全传导给客户。
    2023 年度临床服务及其他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 6,342 万元,占公司全年总收
入 2.67%,临床服务及其他包含注册申报、临床运营、药物警戒、临床样品的生
物分析及生物标志物研究等服务,各类业务的毛利率差异较大,由于该板块业务
规模尚小,各项业务的占比不稳定,毛利率更易随收入结构变化而波动。
    2023 年度实验模型供应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 406 万元,占公司全年总
收入 0.17%,该业务规模较小,毛利率波动不具备代表性。


    同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情况:
  可比公司    股票代码                      主营业务
                         小分子药物发现、工艺研发及生产;实验室分析
                         及测试;临床 CRO 及 SMO;一体化药物发现及
  药明康德     603259
                         研究业务;高端治疗 CTDMO;国内新药研发服
                         务
                         实验室服务业务;小分子 CDMO 服务;临床研究
  康龙化成     300759
                         服务;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

   美迪西      688202    药物发现与药学研究;临床前研究

    同业可比上市公司中,药明康德与康龙化成的非临床研究服务与公司核心业
务相似,但因其公开披露信息中未单独设置该业务板块,该业务收入规模在总体
收入中占比较小,未单独披露毛利率,因此选取同业上市公司美迪西进行比较。
2022 年度美迪西的临床前研究业务毛利率 47.03%,低于公司毛利率 1.28 个百分
点,2023 年度美迪西临床前研究业务的毛利率 30.53%,同比下降 16.50 个百分
点,其年报显示业绩下滑主要源于其报告期内受医药行业竞争加剧,订单价格下
降,部分订单延迟执行,导致营业收入规模同比减少。与此同时,报告期内实验
室运营费用、固定资产折旧,以及人力成本等相关费用有所增加,导致营业成本
同比增加,故其毛利率降幅明显。美迪西同公司均受到行业竞争加剧、签单价格
下降和相关成本上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毛利率下降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综上所述,行业竞争态势导致的订单价格下降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对公司毛利
率产生不利影响,当前实验模型的市场价格虽呈现下降趋势,但业务开展具有周
期性,体现到公司业绩上存在滞后性,预估未来一段期间内,公司的毛利率进一
步下降的可能性较大。
    在未来一段时间,公司将继续:1)依托运营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能力,发
挥现有的竞争优势,为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建立新技术、新方法,为提高服务效率
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体系,优化人员队伍,不断巩固和提高公司在药物非临床研究
服务领域的市场份额和领先地位;2)以现有的药理毒理学技术体系为基础,不
断丰富与完善评价平台及技术体系,以满足新靶点、新技术药物的非临床评价需
求。完善药物筛选服务能力,提供全方位生物学服务和解决方案,跟随国内外新
药研发趋势和热点,提供高通量筛选和客户专属定制化服务,紧密伴随客户研发
进程,建立快速高效筛选平台;3)加强国际化建设,通过 BIOMERE 现有的良
好声誉和稳定客户群,拓展海外设施产能,加强 BD 团队建设并提高市场推广力
度,提升美国本地业务的服务通量。公司将通过上述等方式提高服务能力和行业
竞争力,以应对未来可能的毛利率下降。
    以上是公司基于当前行业和市场变化,以及公司经营情况做出的初步判断和
应对举措,不构成本公司对投资者的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2)结合公司业务模式、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说明公司分季度营业收入
波动较大的具体原因。
    2023 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 23.76 亿元,主要为药物非临床研究服务实
现营业收入人民币 23.09 亿元,占公司全年总收入 97.16%,该业务是在专题完成
及服务成果的控制权转移给客户时确认收入。
    公司的药物非临床研究服务以大分子生物药为主,该类研究主要是使用非人
灵长类实验模型开展实验,公司该类实验周期通常在 6 至 12 个月,考虑到业务
开展科学性、项目管理效率以及员工春节休假等因素,实验项目通常会尽可能地
安排在春节后开展,故导致一季度结题量较小,且长周期项目的结题时间更多落
在第四季度。所以,综合公司收入确认政策、项目周期性及项目管理惯例,呈现
出较为固定的周期性。


    年审会计师核查意见
    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对昭衍新药 2023 年度财务报表执
行了相关审计工作,旨在对昭衍新药 2023 年度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我
们未对昭衍新药季度及半年度财务报表信息执行审计工作。在 2023 年年报审计
过程中,就上述事项,我们执行的主要审计程序如下:
    1、收入的审计程序主要包括:
    (1)了解并评价与收入确认相关的关键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有效性;
    (2)选取合同,检查主要合同条款,评价收入确认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
的规定;
    (3)查询主要客户的工商信息,识别未披露的关联方关系;
    (4)选取样本检查收入确认的相关支持性文件,包括与客户签订的药物非
临床研究服务合同、相应专题的结题报告等;
    (5)执行截止性测试以评价相关收入是否记录于恰当的会计期间;
    (6)选取项目对应收账款余额执行函证程序,对于未收回的函证执行替代
程序;
    (7)选取本年度符合特定风险标准的与收入确认有关的会计分录,检查相
关支持性文件。
    2、成本的审计程序主要包括:
    (1)聘用毕马威 IT 审计专家对成本分摊及结转相关的关键内部控制的设计
和运行有效性进行测试;
    (2)选取样本检查生产成本的相关支持性文件;
    (3)选取样本检查成本分摊及结转的准确性,并对使用的信息进行测试;
    (4)对人工成本进行实质性分析程序并选取样本检查实际支付凭证;
    (5)对折旧摊销成本进行重新测算。
    针对毛利率的变动,我们通过分析该公司业务模式,比较合同单价以及成本
的变化,与同行业公司的毛利率进行对比,执行合理性分析;
    针对收入的季节波动,我们通过分析专题签订时间及专题完成所需时间,与
以前年度收入季节波动情况以及公司业务模式进行对比,执行合理性分析。
    基于上述工作,我们认为,上述公司对毛利率下降以及营业收入的季节波动
的原因分析等相关回复,与我们在 2023 年度审计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及了解的
情况在所有重大方面一致。


    2.关于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年报及相关公告披露,公司生物资产在总资
产中占比较大,且其公允价值变动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大。报告期末,公司存货中
消耗性生物资产 9.06 亿元,占总资产的 9.04%,较期初减少 1.65 亿元;生产性
生物资产期末 5.59 亿元,占总资产的 5.57%,较期初减少 2.28 亿元。本期生物
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带来净损失 2.67 亿元,而上年度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带来
净收益 3.33 亿元。请公司:(1)结合公司生物资产的会计政策、消耗性生物资产
与生产性生物资产涉及的实验模型类型、期末公允价值的取得依据,说明上述公
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具体计算过程;(2)请公司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同行业情况,
说明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具体考虑;(3)结合市场供需情况、
创新药行业变化、说明相关生物资产的价格是否可能出现进一步下跌风险,并进
行提示。请年审会计师对问题(1)(2)发表意见,并说明对生物资产履行的审
计程序及获取的审计证据。


    公司回复
    (1)结合公司生物资产的会计政策、消耗性生物资产与生产性生物资产涉
及的实验模型类型、期末公允价值的取得依据,说明上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具
体计算过程;


    公司生物资产类型及会计政策:
    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生物资产主要为非人灵长类实验模型,公司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5 号——生物资产》确认、计量和披露要求,按生物资产
持有目的不同,将其区分为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消耗性生物资产:1)以出售为目
的,养殖在繁育基地,未达到实验条件且尚未办理相关销售许可的实验模型,计
入消耗性生物资产,属于流动资产;2)以繁殖为目的,养殖在繁育基地的实验
模型,计入生产性生物资产,属于非流动资产。
    公司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5 号——生物资产》第六条“生物资产应当按照
历史成本进行初始计量”;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5 号——生物资产》第二十二
条“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应当对生物资产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第 41 号——农业》“生物资产初始确
认及于各报告期末按其公允价值减出售成本计量”对生物资产采用了公允价值进
行后续计量。


    生物资产期末公允价值的取得依据:
    公司生物资产由仲量联行企业评估及咨询有限公司独立估值(下文简称“仲
量联行”),该公司是一家独立的专业评估机构,拥有丰富的生物资产估值经验,
公司相信其有能力对公司生物资产进行估值。
    ① 估值方法
    非人灵长类实验模型的公允价值采用市场法和重置成本法确定,并基于生物
资产特征(包括猴群种类、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繁殖有用年限等)进行调整。
对 5 岁及以下的非人灵长类实验模型采用市场方法进行估值,并通过合理调整以
反映年龄差异。对于 5 岁以上的非人灵长类实验模型,没有活跃的交易市场,采
用重置成本法进行估值,该年龄组既可用于繁殖也可用于销售,根据市场惯例,
主要用于繁殖,该年龄组的估值是在非人灵长类实验模型在 5 岁时的市场价格基
础上,根据非人灵长类实验模型繁殖有用寿命的减少或消耗进行了调整,并通过
合理调整以反映性别差异后得出的。
    ② 关键假设和输入值
    评估公司非人灵长类实验模型的关键假设和输入值包括:
    根据生物资产的年龄和性别进行分类;
    在每个估值日,公司每一类生物资产的数量;
    选取主流交易年龄的实验模型单位市场价作为每个估值日关键估值输入的
单位市场价格;
    非人灵长类实验模型的饲养成本;
    非人灵长类实验模型剩余有用繁殖年限;
    不存在与我们的业务相关的可能对估值产生不利影响的隐藏或意外情况。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计算过程: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期末公允价值-(期初公允价值+本期购买成本+本期自行
繁育-本期销售)
                                                                人民币/万元

项目                          生产性生物资产   消耗性生物资产         合计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允价值           78,740          107,103      185,843

本期购买成本                               -            1,742        1,742
 本期自行繁育                             1,487               305          1,792

 本期销售                                      -          -14,035        -14,035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4,340           -4,541        -28,881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公允价值             55,887            90,574        146,461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人民币-28,881 万元,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7.5%,考虑

企业所得税后对净利润的影响为人民币-26,715 万元。



    以上为公司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算相关依据和过程。


    (2)请公司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同行业情况,说明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
进行后续计量的具体考虑;


    企业会计准则方面,公司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5 号——生物资产》第二十
二条“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应当对生物资
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第 41 号——农业》“生物资产初始
确认及于各报告期末按其公允价值减出售成本计量”对生物资产采用了公允价值
进行后续计量。
    同行业方面,公开数据显示,药明康德和康龙化成与公司同为 A+H 上市公
司,均持有生物资产,药明康德于 2018 年在香港上市,2019 首次计量生物资产
开始采用公允价值法;康龙化成于 2019 年在香港上市,从 2021 年首次计量生物
资产开始采用公允价值法。
    公司于 2021 年 2 月在香港上市,自 2020 年年度报告开始,公司管理层决定
将生物资产的会计政策由成本法变更为公允价值法。主要考虑如下:
        生物资产作为公司的主要资产,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能够向市场传
达公司主要资产的自然生长、价格波动情况;
        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
        按照《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 2 号>的通知》的要求,对于同一
交易事项,在 A 股和 H 股财务报告中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公司依据政策要求
调整会计政策,亦是为 2021 年 2 月的港股上市做准备。
    (3)结合市场供需情况、创新药行业变化、说明相关生物资产的价格是否
可能出现进一步下跌风险,并进行提示。
    生物资产的市场价格主要受供需关系的影响,而供需关系由多方面因素决定,
如科研和药物研究需求量、产业链端的供给量,以及实验模型进出口政策等等。
从 2024 年一季度来看,其市场价格已呈现回落的态势,但由于非人灵长类生物
资产繁殖周期长,整体上仍呈现出供给不足的态势,目前市场价格与 2018-2019
年间水平相比仍处于高位,需求端大多采取观望的态势,所以市场价格存在下跌
的风险,但下跌幅度可能会有所放缓。
    以上是公司基于当前行业和市场变化,以及公司经营情况做出的初步判断,
不构成本公司对投资者的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年审会计师核查意见
    在 2023 年年报审计过程中,我们就生物资产执行的主要审计程序以及获取
的审计证据如下:
    (1)了解并评价与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评估相关的关键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
行有效性;
    (2)评价管理层聘请的外部评估师的胜任能力、专业素质和客观性;
    (3)利用毕马威估值专家的工作,评价管理层聘请的外部评估师对生物资
产公允价值的评估中所使用关键假设、参数的合理性,同比检查了市场活跃报价
的询价单、生物资产繁育记录、年度饲养成本等相关支持性文件,评价市场价格、
饲养成本、剩余的繁殖有用寿命等关键假设的合理性;
    (4)将关键参数或假设(包括近期交易价格、特定年龄段的重置成本及年
度饲养成本等)与市场数据及其他支持性证据进行核对,以考虑其合理性;
    (5)对生物资产实施监盘程序,并检查估值模型中的生物资产数量,执行
监盘程序的生物资产占比为 100%;
    (6)评价财务报表中与生物资产估值相关的披露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
要求。
    基于上述工作,我们认为,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司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
益的计算过程合理,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3.关于其他存货情况。年报及相关公告披露,近两年公司存货增幅较大,除
消耗性生物资产外,主要是原材料及未完工专题成本。2021-2023 年末,公司存
货中原材料账面余额分别为 1.06 亿元、3.5 亿元、1.91 亿元,波动较大;未完工
专题成本账面余额分别为 4.4 亿元、7.82 亿元、8.06 亿元,近两年持续增加。报
告期末,原材料、未完工专题成本分别计提跌价准备 692 万元、3324 万元。请公
司:(1)说明原材料和未完工专题成本的具体内容,并结合公司经营规划和在手
订单情况,说明近三年原材料和未完工专题成本波动较大的原因;(2)原材料中
是否涉及实验模型,如有,对比同行业公司说明其与计入生物资产的实验模型的
区别及会计处理依据;(3)结合原材料和未完工专题成本的价格变化和未来变动
趋势,并结合在手订单和业务推进情况,说明 2023 年末相关存货跌价准备的计
算过程、跌价准备计提是否充分,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请年审会计
师发表意见。


    公司回复
    (1)说明原材料和未完工专题成本的具体内容,并结合公司经营规划和在
手订单情况,说明近三年原材料和未完工专题成本波动较大的原因;


    原材料账面余额波动原因:
    公司原材料的主要内容为储备实验模型、试剂耗材及其他,明细如下:
                                                                    人民币/万元

      项目        2021 年度     占比   2022 年度     占比   2023 年度     占比

 储备实验模型         9,792   92.38%      33,526   95.90%      17,422   91.41%

 试剂耗材及其他        808    7.62%        1,434   4.10%        1,637   8.59%

 原材料小计          10,600    100%       34,960    100%       19,059    100%



    公司储备实验模型主要为非人灵长类实验模型,2022 年非人灵长类实验模
型资源紧缺,公司综合考虑在手订单及项目安排,为保证药物非临床研究实验的
顺利进行,增加了相关储备,且 2022 年底该实验模型价格处于历史高点,故而
叠加实验模型数量和价格影响后的原材料账面余额较高。2023 年度 CRO 市场竞
争激烈,竞争加剧导致公司新签订单有所减少,公司当期的实验模型外部需求量
放缓,期末实验模型储备数量减少,且自二季度起,非人灵长类实验模型市场价
格呈现下跌态势,实验模型储备量和价格共同下降导致原材料账面余额下降,故
形成 2022 年末原材料余额大幅增长,2023 年末原材料余额有所下降,但余额仍
较高的情况。


    未完工专题成本账面余额波动原因:
    未完工专题成本核算内容主要为尚未交付成果的服务成本,公司按照专题归
集所发生的实际成本,其中包含动物成本、人工成本、试剂耗材及其他间接成本
等,专题成本在出具正式结题报告时,按照各专题实际账面价值结转成本。报告
期末,公司未完工专题成本账面余额为人民币 8.06 亿元,同比增长 3.04%。
    未完工专题成本账面余额波动主要原因:1)业务规模影响:随着收入规模
扩大,开展中的业务增多,尚未交付成果的未完工专题成本规模相应地随之增长;
2)成本市价影响:实验模型成本及人力成本等成本的市价普遍上涨,促使未完
工专题成本增加。


    (2)原材料中是否涉及实验模型,如有,对比同行业公司说明其与计入生
物资产的实验模型的区别及会计处理依据;


    原材料中主要内容为实验模型。


    原材料中的实验模型与计入生物资产的实验模型的区别及会计处理依据:
    公司实验模型核算根据持有目的不同,区分为原材料、消耗性生物资产、生
产性生物资产三个科目,不同科目核算旨在遵守会计准则要求的同时合理反映公
司的主要资产状况,具体如下:
    1)以满足实验需求为目的,运抵公司实验室并经检疫合格的实验模型计入
原材料核算,该部分实验模型仅能够被领用于药物非临床研究项目,不可以再用
于繁殖或再次销售;
    2)以出售为目的,养殖在繁育基地,未达到实验条件且尚未办理相关销售
许可的实验模型,计入消耗性生物资产核算;
    3)以繁殖为目的,养殖在繁育基地的实验模型,计入生产性生物资产核算。
    原材料中的实验模型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1 号——存货》规定,按照历
史成本进行初始计量;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消耗性生物资产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5 号——生物资产》第六条“生物资产应当按照历史成本进行初始计量”、第二十
二条“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应当对生物资
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第 41 号——农业》“生物资产初始
确认及于各报告期末按其公允价值减出售成本计量”对生物资产采用了公允价值
进行后续计量,具体如下:
   项目              原材料         消耗性生物资产     生产性生物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第 1     《企业会计准则第 5 号——生物资产》
适用准则
            号——存货》             《国际会计准则第 41 号——农业》
            按历史成本进行计量,
                                   按照成本进行初始 按照成本进行初始
初始计量    实际采购入库成本包
                                   计量               计量
            括采购的必要支出

                                   生物资产各报告期 生物资产各报告期
            于资产负债表日,按
                                   末均按其公允价值 末均按其公允价值
后续计量    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
                                   计量;公允价值的变 计量;公允价值的
            孰低计量
                                   动计入当期损益     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公司持有实验模型在各科目之间的转化情形如下:
   科目转化                        转化情形                    转化限制
原 材 料 转 为 生 因动物保护及林业部门对实验模型的使用和处
产性生物资产    置方式有严格的要求,符合使用条件的实验模型
                                                               禁止转化
原 材 料 转 为 消 运抵试验设施后不得随意变更用途,故原材料不
耗性生物资产    得转化为消耗性生物资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

生 产 性 生 物 资 当繁殖用实验模型不再用于繁殖用途,且符合试 正常转化
产 转 为 消 耗 性 验条件的,经相应内部审批程序,转入消耗性生
生物资产         物资产进行管理,并按账面价值转入消耗性生物
                 资产核算
                 当公司实验室因实验需求,从繁育基地采购符合
消耗性生物资
                 条件的实验模型,在取得相关部门销售许可,运
产转为原材料
                 抵公司实验室后转入原材料核算
消 耗 性 生 物 资 繁育基地的实验模型满足年龄要求后如拟用作
产 转 为 生 产 性 繁殖用途,经相应内部审批程序,转入繁殖群管
生物资产         理,并按账面价值转入生产性生物资产核算


    报告期内,涉及转化的实验模型金额如下:
    项目       生产性生物资产转     消耗性生物资产转    消耗性生物资产转
 (万元)      入消耗性生物资产         入原材料        入生产性生物资产
    金额                    3,733              13,812               5,285


    公司自公开披露信息中未查询到前述同行业公司计入原材料实验模型的会
计处理方式。


    (3)结合原材料和未完工专题成本的价格变化和未来变动趋势,并结合在
手订单和业务推进情况,说明 2023 年末相关存货跌价准备的计算过程、跌价准
备计提是否充分,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


    公司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1 号——存货》第十五条及第十六条,对存货按
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未完工专题成本存货跌价准备计算过程:
    依据存货准则第十五条“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
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
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公司预估每个未完工专题的收
入与成本,并结合已发生成本费用估计至完工时将要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而用预
估收入减去至完工时将要发生的成本费用测算出每个未完工专题可变现净值,并
与其账面成本进行比较,若账面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计入当期损益。
    原材料存货跌价准备计算过程:
    依据存货准则第十六条“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
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为生
产而持有的材料等,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应
当按照成本计量;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该材料
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公司综合考虑原材料中实验模型的采购成本和计划
领用实验模型的订单情况,通过预估专题结题收入减去至完工时将要发生的成本
费用测算出原材料中实验模型的可变现净值,若实验模型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
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原材料和未完工专题成本存货跌价准备计算表:
                                                               人民币/万元

                           原材料                   未完工专题成本
      项目
                   未减值部分       减值部分    未减值部分     减值部分
估计售价                 30,251         2,935       167,967          12,417

减:至完工将要发          5,494          103         34,970            673

生的成本费用
可变现净值               24,757         2,832       132,997          11,744

存货成本                 15,535         3,524        65,530          15,068

存货跌价准备                  -         -692              -          -3,324



    综上所述,公司认为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充分,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


    年审会计师核查意见


    在 2023 年年报审计过程中,就上述事项,我们执行的主要审计程序如下:
    (1)了解并评价与存货管理相关的关键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有
效性;
    (2)评价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政策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并基于该
存货跌价准备政策,检查本年末存货跌价准备的计算;
    (3)对年末存货中的原材料盘点执行监盘程序,基于审计抽样,检查原材
料的盘点数量,查看存货中实验模型的状态,同时关注是否有残疾、抱病的实验
模型,以评价资产负债表日的原材料数量和状况;
    (4)对管理层计算的可变现净值所涉及的重要假设进行评价,检查管理层
对原材料
    比例,复核管理层估计的至完工时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
及预计专题收入,对可变现净值计算过程中相关估计的合理性进行评估;
    (5)评价存货跌价准备在财务报表的披露是否充分。
    基于上述工作,我们认为,在所有重大方面,上述公司对近三年原材料和未
完工专题成本波动较大原因的回复与我们在 2023 年度审计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
及了解的情况一致,实验模型区分不同用途分别计入原材料和生物资产的会计处
理依据合理,2023 年末相关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充分,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
定。


       4.关于预付款。报告期末,预付款 1.1 亿元,较期初 0.37 亿元增幅较大。明
细显示,前五名交易对方金额合计 0.88 亿元,占比 80%。请公司:说明预付款
项的核算内容明细、对应金额、支付对象是否涉及关联方,并结合公司业务推进
情况,说明本期预付款增幅较大的原因,是否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请年
审会计师发表意见。


       公司回复
    报告期末,公司预付账款核算内容、交易金额、支付对象明细如下:
                                                                人民币/万元
       项目                金额           占比          关联方情况

  实验模型款               9,329        84.70%           非关联方
    能源费                 366        3.33%            非关联方

  试验项目款               354        3.21%            非关联方

  软件开发费               239        2.17%            非关联方

                                              其中支付关联方 82 万,款项性

     其他                  727        6.59%   质为预付房租费,余下交易对

                                                    象均为非关联方

     合计                11,015     100.00%



    报告期末,公司预付账款主要内容为预付实验模型款人民币 9,329 万元,占
预付账款金额比重为 84.70%,预付款是实验模型交易的常规商业模式,交易约
定供应商根据公司书面通知的发货计划进行供货(发货计划包括数量、规格、时
间),预付款陆续用于抵充后续货款的部分金额,由于 2023 年初实验模型资源的
紧缺性和价格较高,预付金额较大。2023 年度医药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公司新签
订单有所减少,公司当期的实验模型外部需求量放缓,且自 2023 年第二季度开
始,实验模型市场价格发生持续波动,外部需求量变化和实验模型价格波动导致
公司减少了外部采购计划,预付款尚未完全抵充后续货款金额,故预付账款金额
的增幅较大。
    预付账款中涉及关联方的内容有且仅有预付关联方次月房租费人民币 82 万
元,该交易对价符合市场公允价格,所有核算项目均为日常经营支付,不存在非
经营性资金占用。


    年审会计师核查意见


    在 2023 年年报审计过程中,就上述事项,我们执行的主要审计程序如下:
    (1)选取项目对预付账款余额执行函证程序,对于未收回的函证执行替代
程序;
    (2)选取样本检查预付账款对应的合同、付款等支持性文件;
    (3)结合对采购与付款流程的相关审计程序,检查相关采购业务是否具备
商业实质,以及相关交易的业务单据流转、资金流转和实物流转是否匹配;
    (4)对大额预付账款供应商进行重点核查,包括通过相关信息平台查询其
背景信息,核实其真实性以及是否与控股股东存在关联关系;
    (5)结合采购付款流程和市场惯例考虑预付款项支付的合理性,包括预付
时间、预付比例等是否远超同类交易;
    (6)检查是否存在变更交易、取消交易等情形。
    我们已阅读上述公司对预付款的相关回复,基于我们对公司 2023 年度财务
报表所执行的审计程序,我们认为预付账款大幅增加的原因和我们了解的情况一
致,未发现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




    特此公告。


                               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4 年 5 月 2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