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盛炜

华创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360522100003...>>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聚和材料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4-15 59.22 71.04 28.60% 57.78 -2.43% -- 57.78 -2.43% -- 详细
聚和材料是光伏银浆行业龙头,营收利润持续高速增长。公司主要产品为太阳能电池用正面银浆,主要包括P型PERC电池的主副栅银浆,N型TOPCon、HJT电池正、背面的主副栅银浆等。2023年聚和材料实现营收102.90亿元,同比+58.21%;实现归母净利4.42亿元,同比+13.00%。 N型电池加速迭代,有望驱动银浆环节量利齐升。(1)TOPCon等N型电池快速渗透,驱动银浆用量高增。由于TOPCon和HJT电池的双面结构均需要使用银浆,相较于PERC电池银浆消耗更大。据CPIA,2023年p型电池片正银消耗量降低至约59mg/片,背银消耗量约25mg/片;n型TOPCon电池双面银浆(95%银)平均消耗量约109mg/片;异质结电池双面低温银浆消耗量约115mg/片。(2)N型银浆加工费高于P型,有望拔高银浆盈利中枢。光伏银浆产品的定价通常由银点价格+加工费构成,加工费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2023上半年PERC银浆加工费约450-500元/kg,TOPCon银浆加工费比PERC银浆加工费高200元/kg以上,HJT银浆加工费约800-1000元/kg。(3)国产化进程基本完成,行业竞争格局集中。随着杜邦、三星等海外银浆企业被收购,目前正面银浆市场基本完成国产化替代,2023年国产份额或超95%。竞争格局方面,据测算,2022/2023年聚和、帝科、晶银三家国内企业全球正银市场合计份额达76%/82%。行业进入N型迭代期,头部企业凭借技术领先优势快速实现N型浆料出货,头部企业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银浆龙头产能扩张加速布局,向上一体化助力降本。(1)公司银浆出货量高速增长,N型银浆占比持续提升。2023年公司银浆出货2002.96吨,同比增长45.8%,成为行业历史上首家年光伏导电银浆出货量超过2,000吨的企业。(2)银粉国产化助力降本,国产粉导入领先。公司PERC浆料国产粉使用比例近100%,TOPCon浆料国产粉占比50%左右,有助于降低银浆产品生产成本,提升盈利能力。(3)积极推进上游布局,助力产品提质降本。2023年,公司收购江苏连银(现更名为聚有银),其盐城基地于2023年9月开始实现吨级的银粉自供,此外公司在常州建设高端光伏电子材料基地项目,规划年产能3000吨。2024年,公司粉体自供出货量预计达500吨,产能爬坡至千吨级时,据公司预计可带来每吨银浆10万元左右的利润增益。品质方面,由于银浆产品的性能直接受到上游银粉的品质影响,上游银粉自制加强上下游联系,进行匹配研发,可以更好的把握银浆产品的品质。 投资建议:公司是光伏银浆龙头,产能及出货规模持续高增,同时布局上游进一步降本提质,随着N型浆料出货占比提升,有望驱动业绩高增。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8.2/9.4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14/12/10倍。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24年17xPE,对应目标价71.04元,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需求不及预期、公司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竞争加剧风险。
大全能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4-08 26.41 30.98 26.76% 26.68 1.02% -- 26.68 1.02% --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63.29亿元,同比-47.22%;归母净利润57.63亿元,同比-69.86%;扣非归母净利润57.76亿元,同比-69.84%;综合毛利率40.35%,同比-34.48pct。2023Q4实现营业收入34.51亿元,同比-44.90%,环比-2.88%;归母净利润6.48亿元,同比-83.95%,环比-6.00%;扣非归母净利润9.34亿元,同比-76.88%,环比+124.16%;综合毛利率19.70%,同比-58.44pct,环比+4.76pct。 评论:多晶硅出货延续增长,产能扩张巩固龙头地位。2023年,公司内蒙古一期10万吨多晶硅项目如期建成并顺利达产,2023年公司多晶硅产量达19.78万吨,同比+47.84%。受益于产能持续释放以及产品良好的认可度,2023年多晶硅业务产销两旺。2023年公司多晶硅销量达20.00万吨,同比+50.48%;其中2023Q4销量5.99万吨,环比-5%。2024年公司多晶硅产能预计进一步释放,内蒙古二期10万吨多晶硅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二季度投产,届时公司名义产能将达30.5万吨,2024全年多晶硅产出预计达28-30万吨。 技术实力领先,N型硅料占比快速提升。随着下游N型电池技术的广泛应用,公司敏锐感知市场变化并提前布局,在本轮产品迭代中N型硅料产品快速放量。2023年公司N型硅料销量5.32万吨,销售占比26.61%;其中12月份N型硅料销售占比达59.11%。公司内蒙产线已具备100%生产N型硅料的能力,新疆产线目前N型料占比为60-70%,未来通过技术改造后,N型料产能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降本增效持续推进,完善产业布局增强综合竞争力。得益于公司多晶硅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良,同时数字化转型也极大提升了公司的生产效率,2023年公司单位成本呈现持续下降趋势。2023Q4公司多晶硅单位成本降至46.25元/kg,现金成本降至40.68元/kg。产业链布局方面,公司向上游布局工业硅项目,保证供应链安全的同时,有望进一步助力降本。公司持续降本增效,在手现金充足,低成本优势以及良好的财务状况有望助力公司穿越周期。 投资建议:公司持续降本增效,在手资金充足,有望顺利穿越此轮硅料行业周期。考虑硅料价格快速回落,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20/35.43/40.39亿元(前值35.76/46.39/-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19/16/14倍。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4年22xPE,对应目标价30.98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装机需求不及预期、公司产能释放不及预期、产品价格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