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62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苑东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3-12 51.14 75.10 40.98% 55.91 9.33% -- 55.91 9.33% -- 详细
国际化与精麻管线兑现,经营发展迎新周期。苑东生物作为一家以研发创新为驱动,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制药平台,公司内在积淀深厚。过去五年间,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始终保持在15-20%的高水平。经过多年高强度研发投入,公司除能够保持每年较多产品上市外,在国际化和精麻领域也实现突破,业绩加速增长的同时公司经营质量也有望不断提升。 国内制剂:存量风险出清,仿制新品和精麻产品具备较好放量潜力。 1)高端仿制药:随着伊班膦酸钠和枸橼酸咖啡因集采落地,公司存量品种集采风险已基本出清。在存量风险释放的基础上,公司增量品种也具备较好的放量潜力,2020-2023年公司新批制剂品种数量分别为6、5、6和10个,并且2024年公司新获批产品数量有望达到14个,将表现为纯增量。以此为依托,我们预计至少制剂收入每年20-30%的基准增长可期。 2)精麻药品:公司逐步切入政策壁垒更高、竞争格局更优异的麻醉镇痛领域,而当下也成为公司精麻布局的重要转折节点。根据审评审批和临床推进节奏,我们预计2024年公司纳布啡和布托啡诺有望获批上市,两款红处方2类新药氨酚羟考酮缓释片和硫酸吗啡盐酸纳曲酮缓释胶囊也有望年内报产,4款麻醉镇痛品种有望成为未来业绩重要增量。 3)创新药:公司创新药积极试水,立项多个差异化的创新品种。根据2023年半年报披露,公司已有10余个1类创新药在研,创新管线涵盖精麻、糖尿病、心血管、肿瘤等多个领域,进入临床的有优格列汀和EP-9001A单抗注射液两款产品。其中优格列汀进展较快,目前已经完成III期单药临床试验,产品有望于2026年获批上市。 制剂国际化:差异化布局潜力大品种,2024年迎来收获。制剂的国际化是公司中期战略中极为重要的一环,2023年11月盐酸纳美芬注射液获得FDA批准上市,成为公司首个出海的制剂品种,标志着公司国际化迎来从0到1的实质性突破。并且公司正不断加快纳洛酮鼻喷、纳美芬鼻喷等有特色和技术壁垒剂型的开发进度,有望带来公司利润、估值双击。 推进销售改革,保障未来业绩增长。公司积极推进销售改革,一方面,公司调整营销架构,新增麻痛事业部和零售事业部,根据产品特性充分开发各类产品市场潜力。另一方面,公司组建专门针对麻痛产品的自营队伍,并在重点区域试点自营,快速推进新产品商业化进程。 盈利预测:由于国内集采以及政府补助递延对业绩有所扰动,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6、2.83、3.56亿元(2023-2025年原预测值为2.48、2.96、3.67亿元),同比增长-8.2%、25.2%和25.6%,EPS分别为1.88、2.36、2.96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年PE分别为27、21、17倍。公司国内制剂拥有明确较快的增长前景,以及精麻产品较好的竞争格局和制剂出口占比的持续提升,根据DCF估值,公司合理估值90亿元,对应股价75.1元。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因素::1、公司产品获批时间晚于预期;2、公司产品集采丢标风险;3、美国市场竞争加剧。
南方传媒 传播与文化 2024-03-12 16.03 21.60 28.49% 17.77 10.85% -- 17.77 10.85% -- 详细
公司主业增长逻辑并未改变,分红率仍有提升空间。1)我们预测广东地区未来在校学生数仍保持增长+人均消费水平较高+教育刚性需求,主业量增逻辑并未因所得税而改变。2)外延并购驱动增长。公司22年并购广州教育书店,23年收购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及地图出版社,皆为公司贡献一定利润增量。 展望未来,一方面广东发行渠道与出版社整合仍有空间,或可继续贡献业绩增量;另一方面,渠道与出版社的整合有望形成规模效应,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3)公司近年来分红水平持续提升,展望后续,公司账上现金充沛,相较头部公司而言,公司后续分红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AI+教育持续推进,验证公司新业务兑现能力。复盘公司此前AI+教育产品布局,发现公司具备新业务持续迭代兑现的优质能力。1)产品持续推出:从粤教AI听说、花城艺测到后续的粤教E听说学习机、AI围棋等,公司具备产品持续上新能力;2)产品持续迭代:AI听说、花城艺测等功能及版本不断迭代,且已有收入产生。我们认为公司布局新业务逻辑清晰,主要是基于公司主业【教育】及已有优势【进校渠道/学生流量资源】展开,且整体兑现度较高。基于此我们也更看好公司后续新业务拓展表现。 拓展教培,多点开花,未来可期。K12监管趋于常态化,课后服务、素质教育皆为政策鼓励方向。1)课后服务:公司基于教育社和新华发行集团积极布局校内外课后服务,其中校内提供教学内容及一站式课堂教学管理解决方案,校外以“新华乐育学堂”为空间面向K12提供付费素质托管等。当前已有收入产生,23H1公司课后服务学生达46万多人次,营收合计超1.3亿,展望后续公司将加快全省布局(全省销售网点共631家),积极开拓省外市场。我们认为该业务商业模式可行性高,市场大利润率高。对公司而言:本质是进校渠道及已有资源(新华书店空间&人员&AI产品等)的再变现;对学生&家长而言:“新华乐育”从校内延展到校外,学生家长天生信任度更高,且书店贴近学校有地理位置优势,更易实现用户付费转化。2)布局少儿编程:公司23年与点猫科技(编程猫)合资成立“广东南传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持有51%股权,或将基于编程猫课程体系布局少儿编程业务。此外,公司去年成立的粤科普集团也将持续提供科普类课后服务等,皆有望贡献增量收入。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主业稳健性及股息价值,长期看好公司积极拥抱AI及教培等新业务,有望打开收入与估值天花板。但受所得税影响,短期业绩或有所下滑,我们将小幅调整此前业绩预期,预计公司2023/24/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2/10.73/12.11亿元(原23/24/25年预测值为12.33/14.29/16.4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12/14/12倍PE,参考可比公司估值(凤凰传媒、中南传媒、山东出版、新华文轩),由于公司主业稳健+新业务布局积极,给予公司24年18xPE,目标市值193亿元,对应目标价21.6元,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纸张成本上涨,教育政策变化,在校学生数变化,并购进展不及预期,新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南华期货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4-03-12 10.69 13.50 25.46% 11.26 5.33% -- 11.26 5.33% -- 详细
事项:南华期货发布2023年度报告,Q4以净额法计算(扣减其他业务成本)营业收入3.47亿元(同比+25.11%,环比-1.15%),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9.38%,环比-20.50%)。 全年合计:以净额法计算营业收入12.78亿元(同比+34.69%),归母净利润4.02亿元(同比+63.31%),ROE提升至11.45%(同比+3.70pct)。 评论:高利率环境下,境外业务贡献主要增量。公司依托全资子公司横华国际及其子公司开展境外业务,已形成完善的期货经纪业务服务体系和清算体系。以合并报表口径减母公司报表口径,Q4境外利息净收入0.87亿元(同比+7.32%,环比-20.80%/占总利息净收入66.89%),全年合计3.94亿元(同比+211.59%/占总利息净收入72.30%)。海外业务放量得益于量价齐升:境外客户权益增加带动保证金利息收入增加,叠加美联储加息提高利率水平。利息净收入环比有所放缓,可能是因为下半年美联储加息放缓,自6月本轮加息周期中第一次暂停加息后,下半年9、10、12月连续三轮暂停加息。Q4有效联邦基金利率5.33%(同比+1.67pct/环比+0.07pct),全年平均5.02%(同比+3.33pct)。 境内主要业务表现分化。23年期货市场双边成交额1137.02亿元(同比+6.28%),母公司口径期货经纪手续费净收入4.04亿元(同比+15.40%),增速高于市场成交额;母公司口径利息净收入1.51亿元(同比-24.47%),截至23年末境内客户权益212.48亿元(较期初+11.32%),利息净收入降低可能是保证金存款利率降低导致。 投资建议::公司境外业务的护城河在于牌照等业务资质以及早期布局的先发优势。在高利率环境下,23年业绩达到预期内的高增长。尽管本轮加息周期或已经到达尾声,预计24年利率水平仍将总体处于高位,贡献重要利润增长点。 考虑美联储加息节奏,下调盈利预测。2024/2025/2026年EPS预期:0.80/0.94/1.06元(2024/2025前值1.02/1.17元),BPS预期:6.80/7.66/8.62元,ROE:11.7%/12.3%/12.2%。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3.4/11.3/10.1倍。展望公司全年表现以及海外,给予公司2024年业绩17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13.5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美联储超预期进入降息周期,公司利率预期具备不确定性;交易所减收手续费存在不确定性;监管政策变动风险;期货市场交易额波动风险。
金橙子 计算机行业 2024-03-12 20.90 27.20 20.14% 22.97 9.90% -- 22.97 9.90% -- 详细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激光加工控制系统厂商之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公司是国内少有的同时掌握激光振镜和激光伺服这两条主流控制系统技术路线的公司,2022年公司振镜控制系统产品总发货数约占市场总量三分之一,在国内细分应用领域市场占有率保持第一。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激光加工控制系统、激光系统集成硬件、激光精密加工设备,下游涵盖 3D 打印、消费电子、新能源、半导体、汽车等领域。2018-2022年,公司营收从 0.70亿元增长至 1.98亿元,CAGR 为 29.84%;2018-2022年,归母净利润从 0.17亿元增长至 0.39亿元,GAGR 为 22.70%。 激光加工控制系统是激光设备控制环节,主要分为激光振镜控制系统和激光伺服控制系统。激光振镜控制系统主要用于高精度、高速度、微加工等高精密微加工领域,而激光伺服控制系统主要用于大功率、大幅面等宏加工领域。在激光振镜控制系统领域,公司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20年市占率达到 32.29%。 在中低功率激光伺服控制系统领域,柏楚电子和维宏股份占据国内主要份额,公司将持续布局伺服控制领域,中长期来看有望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发力中高端激光振镜控制系统,国产替代打开成长空间。激光振镜控制系统主要适用于小幅面、精密加工领域,除激光焊接、清洗等需要大功率激光器外,主要适用的激光功率集中在 1.5KW 以内,而在高端应用领域,目前主要由德国 Scaps、德国 Scanlab 等国际厂商主导,公司研发高投入驱动,高端市场市占率有望稳步提升,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大力布局高端振镜业务,软硬件结合提升市场竞争力。公司激光系统集成硬件产品包括振镜、激光器、场镜及其他主要配备于激光加工设备上的各类硬件,该类产品客户为激光加工设备厂商,通常为公司控制系统客户。公司将重点投入振镜硬件研发,不断提升产品竞争优势,有望成为公司未来重要增长点。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实现营收分别为 2.20亿元、2.73亿元、3.3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44亿元、0.69亿元、0.94亿元,对应 EPS分别为 0.43元、0.68元、0.91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考虑到公司作为国内激光加工控制系统领先企业,积极拓展高端振镜硬件业务及伺服控制系统业务,并取得积极进展,凭借自身技术优势,市场份额有望逐步提升,首次覆盖,给予 2024年 40倍 PE,目标价为 27.20元,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中高端振镜系统拓展不达预期、高端振镜硬件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激光伺服控制系统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芯朋微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03-06 38.27 50.40 31.39% 39.15 2.30% -- 39.15 2.30% -- 详细
2024 年 2 月 28 日,公司发布 2023 年度业绩快报公告:1)2023 年:营业收入 7.80 亿元,同比增长 8.40%;归母净利润 0.59 亿元,同比减少 34.5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0.33 亿元,同比减少 43.86%;2)2023Q4:营业收入 2.00 亿元,同比增长 4.18%,环比增长 2.26%;归母净利润-0.01 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08 亿元。 评论:收入稳健增长,需求回暖叠加新品放量有望带动公司业绩持续提升。2023 年终端需求疲软,公司积极扩大家电领域市占率并开拓“光储充”业务,带动收入稳健增长。分业务看,2023 年公司持续提升白&黑电市占率,家电业务营收同比+25%以上;“光储充”、服务器业务快速放量,但通信业务下降导致公司工控类业务营收同比约-4%;受消费类市场需求低迷影响,公司标准电源类业务营收同比约-16%,但自 2023Q3 以来行业已出现需求回暖迹象,H2 环比 H1约+18%。未来随着需求复苏叠加新业务快速拓展,公司业绩有望不断增长。 行业周期复苏叠加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国内 PMIC 厂商有望迎来新一轮成长。 参考行业周期现状,我们认为半导体行业景气周期已开始逐步回暖。目前国内模拟芯片行业公司的去库存阶段或接近尾声,家电等行业已出现需求反弹迹象,手机、PC 新机型的发布有望带动相关泛消费类芯片需求逐步回升。竞争格局方面,目前我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仍由 TI、PI 等欧美企业占据主要份额,国内厂商正加速布局追赶,以芯朋微为代表的一系列公司在部分细分赛道已打破海外垄断,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下游市场需求复苏及国产替代加速进程。 公司保持高水平研发投入,积极布局工业及车规领域,打开远期成长空间。公司内生外延拓展产品品类及应用领域,截至 2023H1 报告期,有效产品型号已超过 1700 个。目前公司正积极布局工业、汽车等领域,其中在光储领域布局的工业类芯片已于 2023 年实现量产;在服务器领域布局的 DrMOS 和多相控制器研发进展顺利;在汽车领域已有多款产品通过 AEC-Q100 可靠性认证,车规级高压 DC-DC、Gate Driver 正在客户端测试。未来公司有望依托过往在家电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快速实现新业务及新客户的突破。 投资建议:下游需求逐渐回暖,国产替代持续推进,公司不断拓展产品品类及应用领域,未来成长可期。考虑到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我们将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由 0.82/1.64/2.74 亿元调整为 0.59/1.38/2.00 亿元,对应EPS 为 0.45/1.05/1.53 元。参考行业可比公司估值及公司历史估值水平,我们给予公司 2024 年 48 倍 PE,对应目标价 50.4 元/股,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新产品开发进度不及预期;下游客户认证不及预期
中微公司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3-05 147.10 203.30 32.37% 157.88 7.33% -- 157.88 7.33% -- 详细
事项: 2024年 2月 28日,公司发布 2023年度业绩快报: 1)2023年:营业收入 62.64亿元,同比增长 32.15%;归母净利润 17.86亿元,同比增长 52.6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1.91亿元,同比增长 29.58%; 2)2023Q4:营业收入 22.22亿元,同比增长 30.97%,环比增长 46.71%;归母净利润 6.26亿元,同比增长 66.14%,环比增长 299.1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58亿元,同比增长 66.13%,环比增长 113.18%。 评论: 刻蚀设备业务保持高增态势,规模效应下公司盈利能力不断提高。公司刻蚀设备市占率快速提升且持续获得领先客户的批量订单,带动业绩持续高增长。公司 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 32.15%至 62.64亿元,其中刻蚀设备收入约 47.03亿元,同比+49.43%;利润方面,规模效应下公司盈利能力加速释放,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率 28.51%,同比+3.83pct。订单维度,公司 2023年新增订单金额约为 83.6亿元,同比增长 32.3%,其中刻蚀设备订单约同比增长 60.1%至 69.5亿元。晶圆厂扩产叠加国产替代加速,公司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 国际贸易形势变化加速设备国产化,公司刻蚀设备将持续受益。外部贸易环境变化推动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加速,以中微公司为代表的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将持续受益。公司 CCP 和 ICP 设备正快速突破,在逻辑产线中,公司基本实现刻蚀工艺全覆盖,相关设备已在 65nm 到 5nm 的各个技术结点实现量产; 在 3D NAND 中,公司用于超高深宽比掩膜刻蚀的 ICP 设备和用于超高深宽比介质刻蚀的 CCP 设备均已开展现场验证,目前进展顺利。展望未来,在高端存储和刻蚀产线的国产化过程中,公司设备有望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新产品开发成效显著,平台化布局打开公司远期成长空间。公司在新品研发方面进展顺利,近两年新开发的 LPCVD 和 ALD 设备,目前已有四款设备进入市场,其中三款设备已得到重复性订单;新开发的硅和锗硅外延 EPI 设备、晶圆边缘 Bevel 刻蚀设备等多个新产品,将于近期投入市场验证;SiC/GaN 功率器件、Micro-LED 等器件所需的 MOCVD 设备也会在 2024年陆续进入市场。 随着新产品的陆续推出,公司所处赛道天花板正快速提升,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投资建议:晶圆厂扩产叠加替代加速,公司将显著受益于刻蚀设备需求增长; 同时公司薄膜沉积设备有望加速放量。根据公司业绩快报,我们将公司 2023年收入预测由 62.62亿元上调至 62.64亿元,维持 2024-2025年收入预测83.95/108.42亿元,结合公司历史估值区间及行业平均估值水平,给予公司 2024年 15倍 PS,对应目标价为 203.3元,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贸易形势变化;下游扩产不及预期;上游零部件供应短缺;行业竞争加剧。
芯源微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3-01 104.51 159.70 37.07% 123.66 18.32% -- 123.66 18.32% -- 详细
事项:2024年2月26日,公司发布2023年度业绩快报:1)2023年:营业收入17.17亿元,同比增长23.98%;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增长25.1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87亿元,同比增长36.31%;2)2023Q4:营业收入5.10亿元,同比增长4.57%,环比减少0.08%;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减少46.95%,环比减少64.1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05亿元,同比减少86.03%,环比减少93.17%。评论:业绩保持稳步,增长,规模效应下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高。公司前道track等产品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业绩保持稳健增长,盈利能力同步提升。2023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3.98%至17.17亿元,其中:光刻工序涂胶显影设备收入约10.66亿元,同比约+40.80%,前道track收入创历史新高;单片式湿法设备收入约6.00亿元,同比约+9.09%。盈利能力方面,公司实现归母/扣非归母净利率14.59%/10.90%,同比+0.14pct/+0.99pct。未来随着后道市场逐步复苏,叠加前道track放量带来的规模效应,公司业绩和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贸易形势变化加速设备国产化,公司有望凭借卡位优势迎来份额快速提升。 目前国内前道涂胶显影设备市场仍被日本东京电子高度垄断,外部贸易环境变化加速国产替代,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能提供中高端量产型涂胶显影设备的厂商,未来有望凭卡位优势迎来份额快速提升。在前道清洗设备领域,公司单片物理清洗设备SpinScrubber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成为国内知名晶圆厂的主流机型,前道单片化学清洗机进展顺利并成功获得国内知名客户验证性订单。此外,公司在后道先进封装及化合物等小尺寸领域的布局全面、竞争优势显著,有望深度受益需求回暖叠加先进封装技术变革带来的产业机遇。道公司持续优化前道track性能并拓宽产品矩阵,新机台客户端导入进展顺利。公司保持高水平研发投入,依托过往在offline、I-line、KrF等方面积累的技术经验,快速实现了第三代浸没式高产能涂胶显影设备平台架构的研发,未来该平台架构有望全面向下兼容ArF、KrF、I-line、offline等工艺。新产品方面,公司超高温Barc设备已实现客户重复订单,应用于其他旋涂类工艺的SOC设备在客户端表现良好,可应用于chiplet领域的临时键合、解键合设备也实现了国内多家客户订单,新产品正加速导入,公司可触及市场空间不断提升。投资建议: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公司作为国内涂胶显影设备龙头,卡位优势明显,同时单片化学清洗设备有望快速放量。考虑到下游晶圆厂扩产情况尚有不确定性,我们将公司2023-2025年收入预测由18.02/25.71/35.80亿元调整至17.17/22.02/28.23亿元,参考公司历史估值及行业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24年10倍PS,对应目标价为159.7元,维持“强推”评级。风险提示:国际贸易形势变化;下游客户扩产不及预期;上游零部件供应短缺。
中科飞测 机械行业 2024-02-29 62.86 91.70 45.95% 64.88 3.21% -- 64.88 3.21% -- 详细
事项:2024年2月25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快报:1)2023年:营业收入8.91亿元,同比增长74.95%;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1090.2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3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2023Q4:营业收入3.03亿元,同比增长20.55%,环比增长36.32%;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增长85.90%,环比增长90.9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16亿元,同比增长685.61%,环比减少2.56%。 评论:业绩实现高增长,规模效应下公司盈利能力正加速释放。受益于国内半导体量检测设备市场高速发展叠加国产替代浪潮,公司把握机遇积极拓展产品系列和客户群体,业绩实现快速增长。根据公司公告,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4.95%至8.91亿元;随着经营规模的增长,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助力公司在保持高水平研发投入的同时盈利能力快速提高,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率达到15.99%,同比+13.69pct。展望未来,随着下游晶圆厂开启新一轮扩产周期叠加公司新产品陆续放量,公司业绩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行业周期复苏+终端创新驱动晶圆厂扩产,量检测设备市场有望持续高增长。 行业周期回暖叠加AI、新能源汽车等终端应用持续创新,有望带动晶圆厂资本开支重回增长轨道,提振半导体设备市场需求。与此同时,随着半导体产业链向先进制程演进,对过程质量控制设备的用量和需求不断提高,半导体检测和量测设备市场有望实现量价齐升。竞争格局方面,目前市场仍由KLA、应用材料等海外厂商主导,近年来国内半导体检测和量测厂商中科飞测、上海精测正加速布局追赶,但整体市场份额仍比较小,未来仍有广阔提升空间。 公司研发实力强劲+客户资源优质,持续拓宽产品系列打开远期成长空间。公司研发团队在董事长&核心技术人员陈鲁先生的带领下持续创新突破,现有产品已获得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士兰集科、长电科技和华天科技等国内知名晶圆厂、先进封装厂商的认可。新品布局方面,目前公司正在积极研发前道纳米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套刻精度量测设备等新产品,未来公司有望凭借在无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和先进封装领域积累的经验快速实现新品的突破。 投资建议:需求复苏叠加科技创新有望带动下游晶圆厂积极扩产,量检测设备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公司作为国内量检测设备领军厂商有望深度受益。考虑到公司量检测设备业务加速放量,我们将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预测由8.76/12.76/17.17亿元上调至8.91/13.20/18.09亿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及公司业绩的成长性,给予公司2024年0.6倍PSG,对应目标价为91.7元,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贸易形势变化;下游晶圆厂扩产不及预期;技术迭代或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新五丰 农林牧渔类行业 2024-01-29 10.27 14.74 48.44% 11.06 7.69%
11.06 7.69% -- 详细
公司是湖南省国资委下辖的生猪养殖业务上市平台,作为“国猪队”,新五丰储备了充足的扩张资源, 2022年实现出栏增速超 100%,未来在新一轮周期中有望实现高质量快速扩张,成长为“湖南第一,国内领先”的生猪全产业链区域龙头。 低猪价下产能有望加速去化,周期反转可期。未来半年在供给偏多需求较差的背景下,猪价或持续在低位徘徊,并且春节后的需求淡季不排除价格进一步下探。与此同时,长期持续的亏损或已经导致行业现金流紧张,我们认为在现金流逐步恶化的背景下,持续低迷的猪价将导致产能加速去化且持续性较强, 2024年下半年或迎来新一轮上涨周期,25年全年高景气。对应到投资层面,2023年证明了资产价格底部、行业周期底部的投资布局可取得相对不错的收益,当下生猪产能去化速度比 2023年更快,方向更明确并且距离去化足够的时间点越来越近,而板块估值仍然处于历史低位,我们认为猪周期已经迎来重点布局期,未来半年行情可期。 扩张要素充足,公司踏上高成长之路:公司作为“国猪队”全产业链经营,“钱人地猪”四要素准备充裕,将成为集团“十四五”1200万头生猪产能目标的重要力量。1)资金方面,新五丰作为湖南省国资委下辖唯一以生猪产业为主业的“国猪队”,背靠湖南省农业集团,扩张资金有保障,集团股东多次参与定增给予资金支持;2)人才方面,公司以董事长万其见为代表的管理层一直深耕于行业,对行业有深刻认知,公司产业数字化转型持续助力生产运营效率的提升,第三代猪场人均饲养母猪头数提升 50头,同时公司激励机制与人才梯队建设较为完善,22年末公司生产人员已达 2300余人,同比增速约 80%,且目前仍在快速增长中;3)猪场方面,自建场持续增长,租赁场快速扩张,截至 23年上半年底租赁场仔猪产能规模已达 550万头,23年公司将新增交付租赁场 36个,母猪场存栏规模提升至 30万头,可达到 700万仔猪产能及 400万左右肥猪产能;4)种猪方面,在非瘟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养母猪的能力愈发重要,公司 20年来在种猪繁育环节持续投入、自建繁育体系,收购天心种业后种猪体系将进一步强化,预计公司能繁母猪存栏 23年底达到 25万头以上。公司已经牢牢掌握生猪养殖最重要的环节,这将支撑其出栏规模快速增长以及成本的持续优化,公司已踏上高成长之路。 投资建议:新五丰作为“国猪队”全产业链经营,种猪繁育体系优势明显、管理机制完善、数字化转型提升效率,我们预计公司生猪出栏规模将快速增长,预计 23-25年实现出栏量 320万、500万、800万头的跨越式发展。预计公司 23-25年分别实现营收 60.62亿元,96.25亿元、157.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2.9%、58.8%、63.1%,实现归母净利-11.05亿元、0.74亿元、16.95亿元,同比分别-1353.3%、+106.7%、+2194.9%,对应 EPS 分别为-0.88元、0.06元、1.34元,参考公司历史估值和同类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快速成长期猪企 25年 11XPE,对应目标价 14.74元,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去化不及预期,生猪价格大幅波动,突发大规模不可控疫病,极端气候灾害导致农作物大规模减产推升粮价,公司出栏规模增长不及预期,公司养殖成本大幅波动。
拓普集团 机械行业 2024-01-15 63.60 87.70 42.56% 64.29 1.08%
64.29 1.08% -- 详细
公司近期股价表现弱势,综合短期下游项目量产情况,以及中长期公司成长脉络及核心竞争力,我们认为公司再次步入值得布局的阶段。 2024年全球特斯拉增速虽放缓,但国内自主新能源尤其中高端车型保持高增速,有望为公司今年业绩提供较强支撑。去年年底以来,市场对特斯拉尤其特斯拉上海工厂 2024年产销增速放缓有所预期,因而对 T 链公司 2024年业绩实现度有所担忧。我们预计 2024年特斯拉全球销量 211万辆/+16%,对公司的营收拉动约 5%。 与此同时,我们预计今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1100万辆/+25%,其中增量主要来自于自主电动车尤其中高端车企车型,这些增量销量将构成拓普 2024年营收和业绩继续快速增长的来源,包括华为-金康、理想、比亚迪、小米、吉利、上汽等,且部分项目随配套产品品类增多而获得更大 ASP,对营收进一步形成支撑。预计这类非特斯拉的增量收入有望达到接近 60亿元,为公司2024年增速贡献 29个百分点。 最终预计公司 2024年营收有望达到 274亿元/+35%,业绩 31.4亿元/+40%,受益于配套国内其它中高端新能源车的配套提升,增速反而进一步提升。 此外,公司中长期成长空间与潜力依然较大,有望在较长时间内支撑公司估值和投资回报表现。 其一,全球化成长,打开汽车主业空间。伴随特斯拉,公司布局欧洲的波兰工厂已投产,墨西哥工厂也持续加快规划建设进度,以匹配重要客户量产需求,并有望以此为据点进一步深耕欧、美两地汽车产业新机会,目前已与海外巨头或新势力如福特、通用、Rivian、Lucid 等展开了新能源领域的全面合作。 其二,机器人零部件,开辟全新主业空间。目前公司在汽车产品品类端已实现扩增,拥有八大系列产品,成就最高可达 3万元的 ASP。在汽车之外,依托公司已有的 1)电机自研能力,2)电机、减速机构、控制器等系统整合能力,3)精密机械加工能力等,公司积极布局了机器人相关业务,包括执行器等在内的核心部件,整体 ASP 也有望实现较高水平,并为其单独设立机器人事业部以把握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今年 1月 8日,公司宣布 2条机器人电驱系统生产线正式投产,其设计产能为 30万套,新增产能也已启动规划设计。 未来,公司有望拥有汽车和机器人双主业,为其更进一步的成长再次打开新空间。 投资建议:经过过去几年发展,市场对拓普的核心竞争力已有充分认知,然而短期由于市场对 2024年行业销量展望不明朗、价格战担忧上升,以及特斯拉增幅放缓,公司近期股价表现依然跟随行业而弱势,现阶段我们认为公司再次步入值得布局的阶段。短期而言,虽然市场担忧特斯拉增速放缓对公司的影响,但国内自主新能源尤其中高端车型保持高增速,结合公司较高的单车配套量,有望为公司今年业绩提供较强支撑。中长期来说,全球化的战略开拓,与机器人零部件的着力布局,有望为公司在国内综合零部件供应商的成长路径之外,打开全新成长空间,支撑公司未来投资回报与当期估值。 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 22.4亿、31.4亿、39.6亿元,同比增速+32%、+40%、+26%,对应当前 PE 31倍、22倍、18倍。结合公司过去 5年估值水平、未来汽车和机器人业务的成长状态,我们给予公司 2024年目标 PE 30.8倍-34.4倍,对应目标价 87.7元-98.0元,不考虑近期定增等,空间 39%-55%,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重要增量客户车型销量不及预期、机器人产业发展进度低于预期、汽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特斯拉新车节奏低于预期等。
中远海控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4-01-12 9.37 13.10 27.68% 10.32 10.14%
11.10 18.46% -- 详细
公司公告2023年年业绩预告:1)归母净利润:2023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238.6亿,同比-78.3%;测算Q4预计实现归母净利18.0亿,同比-85.5%、环比-67.3%。 2)扣非归母净利:2023年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237.5亿,同比-78.2%;Q4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17.7亿,同比-85.6%、环比-67.5%。3)息税前利润EBIT:2023年预计实现EBIT为366.4亿,同比-78.5%;Q4预计实现34.4亿,同比-87.3%、环比-59.5%。4)经营数据:2023年CCFI均值937点,同比-66.4%;其中四季度CCFI均值854点,同比-47.1%、环比-2.8%;2023年SCFI均值1006点,同比-70.5%;其中四季度SCFI均值1089点,同比-20.8%、环比+10.4%。 23年集运市场面临诸多挑战,公司四季度业绩承压。2023年,集装箱运价较疫情期间的高点大幅回落,23Q4SCFI均值为1089点,较22Q1的均值4851点同比下滑近78%,同时,集运行业运力供给增速有所上升,运输需求则相对走弱。根据Clarksons数据显示,截至24年1月,集装箱船在手订单占比总运力的24.7%,2023年供给端增速为8.0%,需求端增速仅为1.4%,这也是导致市场运价水平较去年显著下降的因素之一。 建议持续关注红海事件影响。我们此前发布三篇跟踪报告分析红海事件或有的影响。1)我们建议重点关注绕行对有效运力的消耗及市场存在的强学习效应。根据Clarksons测算,船舶避开苏伊士运河,绕行好望角将显著提升集装箱船的成本及航行时间,使得航距拉长约29%(远东-欧洲航线),航行时间由28天增加至36天,燃油成本增加约65万美元。2)我们理解主流货主、船公司应为风险厌恶型角色,一旦海上运输出现重大损失,难以弥补。红海冲突导致船只遭袭,是强不确定性事件,对货主与船公司均难以提前预判,因此绕行(部分绕行)在一段时间内是最有可能的选项。3)短期集运运价跳涨。截至1月7日,SCFI收于1897点,周环比+7.8%,SCFI欧洲航线收于2871美元/TEU,而疫情前2017~2019年SCFI欧线平均值仅为820美元/TEU,目前较涨该均值水平已同比上涨250.1%,若红海事件持续影响,则公司在24年业绩有望受益。 投资建议:1)盈利预测::根据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238.6亿元,基于Clarksons统计集装箱船在24-25年的交付情况,预期供给增速或高于需求增速,CCFI运价均值较23年或进一步下行,我们调整2024~2025年归母净利分别为实现140.1、150.6亿(调整前为200、210亿),对应EPS为1.48/0.87/0.94元,对应PE为7/11/10倍。2))目标价:我们认为作为全球领先的央企集运龙头,公司稳健抗压能力不断增强,长期看好公司盈利中枢验证与“船到链”端到端转型后的央企周期价值跃升。同时,公司推动股份回购,有效提振投资者信心。我们以周期成长股定价方式,给予2024年预期利润15倍PE,对应目标市值2102亿,对应股价13.1元,预期较现价35%空间,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欧美进口需求大幅下滑,即期运价低于长协价,运力大规模扩张等。
银轮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1-12 17.06 22.82 25.59% 17.64 3.40%
19.08 11.84% -- 详细
事项: 2023年 12月,公司获得美国某电动车厂商、欧洲某汽零厂商定点。 评论: 2023年海外工厂投产,公司处于承接海外项目高速期。2023年,公司墨西哥及波兰工厂于 2-3季度相继投产,不仅配套北美客户,还将持续开拓新客户。 公司 2023年 10月、12月分别公告获得国际客户定点:1)10月获得汉格斯特定点,计划 24Q3配套奔驰车型,生命周期内预计销售额 7,085万元人民币; 2)12月获得美国某电动车厂商定点,计划 24Q3配套空调箱,生命周期内预计销售额 4,176万美元;3)12月获得欧洲某汽零厂商定点,计划 26Q2配套空调箱,生命周期内预计销售额 8,210万欧元。近些年,国际疫情、地缘冲突致使整车厂青睐“本地化”以确保供应安全,公司正处于承接海外项目高速期。 2023年业绩预告:全年归母 5.9-6.4亿元、Q4估计 1.5-2.0亿元。公司 2023年12月发布年度业绩预告,预计 2023年归母净利 5.9-6.4亿元,同比+54%至+67%;扣非归母 5.6-5.8亿元,同比+84%至+90%。考虑前三季度业绩,Q4归母净利估计 1.5-2.0亿元,同比-4%至+29%、环比-7%至+24%。自 22Q3以来公司业绩持续同比增长,降本增效成果显著,预计将完成 2022年股票激励方案中 2023年的业绩考核目标:收入不低于 108亿元、归母不低于 5.4亿元。 市场对超额年降担忧高,应相信优质汽零厂商的缓释/对冲能力。2023年乘用车价格竞争激烈,2024年预计竞争烈度将延续。投资者担心下游价格压力向中上游过度传导(超额年降)。我们认为应相信优质汽零厂商的缓释/对冲能力: 1)下游客户对汽零厂商利润率的负面影响或主要来自:负规模效应、新项目递延、超额年降。当下电动车供给繁荣则对部分汽零厂商有正规模效应、新项目加速的正向影响,能够对冲部分超额年降。年末年初的产业链谈判,不仅包括年降内容,还包括新一年的销量规划和新项目计划,双方均有博弈空间。 2)放眼海外,欧洲/北美电动车市场潜力广阔,随着海外客户对国内优质供应商认可提高,海外市场将成为汽零厂商的重要新增点。 银轮是国内行业布局均衡(商用/乘用/民用工业)、客户覆盖广(新能源领域客户广泛)的优质热管理供应商,缓释/对冲客户价格压力的能力更全面。 投资建议:看好公司热管理业务均衡发展,中长期稳健兑现经营目标。考虑新项目、海外经营节奏,我们调整 24-25年盈利预测: 1)营收:109/135/163亿元,同比+29%/+23%/+21%,原值 109/132/159亿元; 2)归母:6.1/8.2/10.9亿元,同比+60%/+34%/+33%,原值 6.1/8.0/11.1亿元; 3)EPS:0.76/1.02/1.36元,原值 0.76/1.00/1.38元。 考虑公司过去 PE 中枢及各块业务 24-25年成长性,进行分部估值及汇总,上修目标市值至 184亿元。目标市值对应 2024年整体 PE 约 22倍,对应目标价上修至 22.82元,对应当前股价空间约 32%,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利润率不及预期、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数字与能源业务不及预期。
艾迪药业 医药生物 2024-01-12 12.59 18.50 21.07% 13.66 8.50%
17.40 38.20% -- 详细
公司经营稳健,HIV 药物初步起量。依托稳健的人源蛋白业务,2020年公司营收 2.89亿元,净利润 3977万元。抗 HIV 创新药艾诺韦林和艾诺米替上市后,公司加大了销售、管理、研发费用投入,导致亏损。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 HIV 新药销售初步起量,同比亏损大幅收窄。 艾迪药业:抗 HIV 靶点机制全面布局。公司研发管线聚焦艾滋病、炎症、脑卒中等疾病领域,现有在研项目 19项,核心包括 8个 1类新药和 2个 2类新药。 核心产品艾诺韦林是全新结构的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相比传统非核苷方案可降低血脂代谢、中枢神经、肝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免疫重建;已获批上市并被纳入医保。 复方制剂艾诺米替片为三联单片复方 HIV 新药,是在艾诺韦林基础上加入两个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和拉米夫定(3TC)所组成的复方制剂。艾诺米替于 2022年 12月获批上市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3年)》,患者仅需每天服用一片而无需再服用其他药物,显著减轻用药负担。此外,艾诺韦林和艾诺米替用于经治患者的新增适应症均已于 2023年 11月被纳入优先审评。 公司还布局了新一代抗 HIV 病毒整合酶抑制剂 ACC017及 HIV 长效治疗药物ACC027。 海外 HIV 用药市场广阔,国内放量苗头初显。海外 HIV 药物市场巨大,其中吉利德的 biktarvy(比克恩丙诺)因疗效好、安全性高、耐药率低已经成为超100亿美元重磅品种,市占率近半。近年来,国内 HIV 感染者持续增加,在治疗 HIV 人数已经超过 100万,防控形势严峻。过去国内 HIV 药物多为免费或低价药物,随着比克恩丙诺国内上市后快速放量,国内 HIV 用药市场迎来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看好公司 HIV 创新药市场潜力。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4.55、5.84和 8.40亿元,同比增长 86.4%、28.2%和 44.0%;归母净利润为-0.44、-0.13和 0.97亿元。根据创新药产品管线估值方法(基于风险调整的现金流折现法)测算,给予公司整体估值 77.82亿元,对应目标价为18.5元。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HIV 新药销售不达预期、竞争格局变动、传统业务经营风险。
小商品城 综合类 2024-01-12 7.17 9.90 9.76% 8.39 17.02%
9.38 30.82% --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 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26.5亿元到27.5亿元,同比增长 140%~149%;实现扣非净利润 24亿元到 25亿元,同比增长 36%~42%。预计 Q4实现归母净利润 3.3亿元到 4.3亿,扭亏为盈(去年同期受疫情影响,减免租金);扣非净利润为 2.5亿元到 3.5亿元,同比增长23~73%。 评论: 小商品城出口景气度高企,市场经营业务稳固。据义乌海关数据,义乌市 1-11月进出口总值 5221.2亿元,首次突破 5000亿元,同比增长 18.1%,跑赢全国进出口额大盘,市场需求旺盛。 Chinagoods 数字化贸易能力提升,贡献利润超 8000万。2023年 Chinagoods平台实现 GMV 超 650亿元,同比增长 80%以上,超额完成股权激励目标(目标 500亿),且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大数据有限公司(Chinagoods 运营主体)全年净利润超 8千万元。公司持续迭代线上平台功能,强化服务能力,带动主营业务毛利率有效提升。 “Yiwu Pay”展业顺利,已实现盈利。“义支付 Yiwu Pay”自 23年 2月正式上线以来,累计为近 2万个商户开通跨境人民币账户,跨境清算资金超人民币 85亿元,且母公司快捷通支付服务公司已经实现盈利,跨境支付板块实现从 0到1的飞跃式发展。 投资建议:我们持续看好公司,预期其 2024年市场经营业务收入稳中有升(新市场建设招商+预计租金费仍存上调空间),Chinagoods 和跨境人民币支付“Yiwu Pay”业务变现能力增强,维持 24-25年营业收入预测 137/166亿元,24-25年归母净利润 28.3/33.0亿元。采用分部估值法,给予线下业务 24年18xPE,给予 Chinagoods 平台 24年 30xPE,目标市值 545亿元,对应目标价9.9元/股,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新业务展业不及预期
海信家电 家用电器行业 2024-01-11 22.46 30.00 8.30% 26.88 19.68%
31.34 39.54% -- 详细
公司推出 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拟以每股 10.78元的受让价格涵盖董监高及核心骨干不超过 279人,受让股份总数不超过 1,391.60万股,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 1.00%。考核目标以 2022年业绩为基期,24-26年业绩增速若不低于122%/155%/194% , 解 锁 比 例 为 100% , 24-26年 业 绩 增 速 若 不 低 于98%/124%/155%,解锁比例为 80%,分三年分别解除限售 40%/30%/30%,激励费用约 1.46亿元,24-27年分别摊销 6343.84/5411.86/2195.94/487.99万元。 评论: 再推员工持股计划,公司活力加速释放。公司拟以 10.78元/股的受让价格对不超过 279名高管及核心骨干进行持股激励,其中董监高 8人拟认购份额占比约 10.92%(152.0万股),其余 1239.6万股覆盖不超过 271名核心骨干。本次员工持股计划激励力度较强,按公告当日收盘价每股 21.30元计算对应人均可获得约 106万元股票市值,我们认为不仅有利于吸引与留住核心人才,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与高管忠诚度,同时也将进一步激发公司内部活力,提高整体经营效率。 锚定业绩增长预期,彰显公司经营信心。本次员工持股计划考核以 2022年业绩为基期,若 24-26年公司业绩增速不低于 98%/124%/155%,受让股票解锁比例为 80%;业绩增速不低于 122%/155%/194%,则可全部解锁,同时预计 24-27年摊销费用分别为 6343.84/5411.86/2195.94/487.99万元。若以目标值(解锁比例 100%)计算,24-26年公司业绩分别为 31.9/36.6/42.2亿元,显著高于上轮股权激励目标(24-25年仅 18.1/20.3亿元),假设 23年归母净利润 28亿,则对应 24-26年公司业绩增速为 13.8%/14.9%/15.3%。我们认为在 23年公司经营持续向好背景下本次考虑目标设定相对合理,锚定中期业绩增长预期,助力公司实现长期发展目标。 业绩弹性有望延续,估值性价比凸显。我们认为在内部治理优化与经营业务改善共驱下公司增长动力仍足。一是白电业务产品结构持续升级,且近期已在东盟区成立合资公司,外销渠道逐步收归上市公司有望增厚利润;二是尽管当前地产需求相对疲软,但海信日立通过新风、热泵、单元机等多元化业务布局谋求增量,同时亦积极拓展外销业务保证后续稳定增长。三是日本三电新能源订单已在逐步兑现,伴随后续新能源业务占比扩大,公司收入与盈利能力有望同步提升,叠加本次员工持股计划落地,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公司整体经营积极性,当前时点仍然具备较高投资价值。 投资建议:员工持股计划助力公司高质发展,公司成长逻辑清晰,业绩弹性有望延续。考虑到激励费用摊销,我们略微调整公司 23/24/25年 EPS 预测为2.02/2.34/2.70元(前值 2.09/2.46/2.83元),对应 PE 为 11/9/8倍。参考 DCF 估值法,我们维持目标价 30元,对应 24年 13倍 PE,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竞争加剧,三电整合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62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