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手机随时随地看行情

业绩预告预计2023-12-31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193.28%

  • 预告报告期:2023-12-31
  • 财报预告类型:预亏
  • 幅度:-193.28%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883.56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193.28%。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7,618.69万元,同比增长16.2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883.56万元,同比降低193.2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8,294.72万元,同比降低336.22%。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934,214.29万元,较期初增长5.36%;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496,013.79万元,较期初降低6.42%。汽车电子行业技术加速更迭,为保持自身的技术先进性并更好地贴合市场需求,公司持续加大在智能驾驶、车身域控、新能源和动力、底盘域控、自研工具、L4业务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注重人才的储备和培养。报告期内公司人数较去年有较大增长,其中研发和技术人员增加一千余人,研发费用金额同期增长超过3亿元,对报告期净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业绩预告预计2023-12-31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193.28%

  • 预告报告期:2023-12-31
  • 财报预告类型:预亏
  • 幅度:-193.28%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883.56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193.28%。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7,618.69万元,同比增长16.2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883.56万元,同比降低193.2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8,294.72万元,同比降低336.22%。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934,214.29万元,较期初增长5.36%;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496,013.79万元,较期初降低6.42%。汽车电子行业技术加速更迭,为保持自身的技术先进性并更好地贴合市场需求,公司持续加大在智能驾驶、车身域控、新能源和动力、底盘域控、自研工具、L4业务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注重人才的储备和培养。报告期内公司人数较去年有较大增长,其中研发和技术人员增加一千余人,研发费用金额同期增长超过3亿元,对报告期净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业绩预告预计2022-12-31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63.26%

  • 预告报告期:2022-12-31
  • 财报预告类型:预增
  • 幅度:+63.26%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866.18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63.26%。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报告期内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2,908.26万元,同比增长23.5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3,866.18万元,同比增长63.2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335.31万元,同比增长10.75%。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889,683.20万元,较期初增长97.50%;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530,425.88万元,较期初增长249.15%。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变化,并克服芯片供应紧张和商用车市场总体销量下滑的不利影响,销售订单持续增加,营业收入保持增长态势。同时,公司贯彻自主研发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实现产品技术升级,提升公司在电子系统领域的技术优势。(二)主要数据及指标增减变动幅度达30%以上的主要原因说明1、报告期内营业利润增长49.62%,利润总额增长49.8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长63.26%,主要系公司营业收入和毛利较上年同期增长、现金管理的利息收入及汇兑损益增加、以及公司所持有的上下游企业的股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所致;2、报告期内基本每股收益增长33.93%,主要系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3、报告期末总资产增长97.50%,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增加249.15%,股本增加33.3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增加185.66%,主要系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成功和当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增加所致。

业绩预告预计2022-12-31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63.26%

  • 预告报告期:2022-12-31
  • 财报预告类型:预增
  • 幅度:+63.26%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866.18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63.26%。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报告期内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2,908.26万元,同比增长23.5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3,866.18万元,同比增长63.2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335.31万元,同比增长10.75%。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889,683.20万元,较期初增长97.50%;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530,425.88万元,较期初增长249.15%。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变化,并克服芯片供应紧张和商用车市场总体销量下滑的不利影响,销售订单持续增加,营业收入保持增长态势。同时,公司贯彻自主研发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实现产品技术升级,提升公司在电子系统领域的技术优势。(二)主要数据及指标增减变动幅度达30%以上的主要原因说明1、报告期内营业利润增长49.62%,利润总额增长49.8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长63.26%,主要系公司营业收入和毛利较上年同期增长、现金管理的利息收入及汇兑损益增加、以及公司所持有的上下游企业的股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所致;2、报告期内基本每股收益增长33.93%,主要系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3、报告期末总资产增长97.50%,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增加249.15%,股本增加33.3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增加185.66%,主要系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成功和当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增加所致。

业绩预告预计2022-03-31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223.74%

  • 预告报告期:2022-03-31
  • 财报预告类型:预亏
  • 幅度:-223.74%

预计2022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00万元至-4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161.87%至-223.74%。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2022年1-3月预计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可能下滑的原因为:1、下游商用车行业销量规模同期下降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1年1-3月,我国商用车销量为140.8万辆,同比增长77.3%;2022年1月,商用车销量为34.4万辆,同比下降25.0%。根据第一商用车网,2021年1-3月重卡销量为53.2万辆,同比增长94.0%,占全年重卡销量比例为38.2%;2022年2月,重卡销量为5.4万辆,同比下降54.0%;2022年1-2月,重卡销量为14.9万辆,同比下降50.0%。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2021年1-3月,我国乘用车零售销量为509.2万辆,同比增长68.8%;2022年2月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24.6万辆,同比增长4.2%;2022年1-2月乘用车零售销量为332.4万辆,同比下降1.8%。考虑到2022年春节较早的不利影响因素,乘用车市场销量总体走势较好。基于下游商用车、乘用车市场的宏观态势,结合在手订单情况,预计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会出现微降情况。2、人员规模增长导致研发费用大幅增加为了保持领先的研发创新实力、提升公司的行业技术地位,公司加大人才招聘、引进及培训力度,加强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导致研发费用大幅增加。截至2021年末公司在职员工总数达到3,570人,相较于2020年末的2,734人增加了836人,增幅达30.58%,其中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合计增加669人,占新增人数的80%以上。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预计约14,500万元至16,500万元,同比增长63.07%至85.56%,对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造成较大不利影响。3、公司生产经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2年第一季度,天津、北京、江苏等公司主要生产经营所在地及周边地区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供应链及公司生产、验收交付的效率及成本带来不利影响,对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收入及净利润造成不利影响。4、公司生产经营受到车规级芯片短缺影响自2021年以来,全球范围内车规级芯片短缺问题持续存在,导致公司客户的整车产量有所下滑,也影响了公司部分产品的交付,对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收入造成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包括芯片在内的电子元器件价格相较于去年同期存在一定幅度上升,公司生产成本有所上涨,对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造成不利影响。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充分,即使来自商用车客户的收入短期内受到一定影响,但来自乘用车客户、高端装备领域客户的收入预计将保持稳步增长,公司整体生产经营状况将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同时,公司将积极把握汽车市场整体需求增加、芯片短缺逐渐缓解等利好因素,加大客户与订单的开拓,并进一步优化成本费用管控、提升经营效益。公司2022年一季度经营情况较上年同期的变化,不会对公司持续经营构成重大不利影响。但是,当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宏观经济或下游行业景气度显著下降、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及断供等情形出现时,公司经营业绩会受到影响,可能出现收入或者净利润下滑的情况;若上述风险因素叠加且出现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公司将有可能出现上市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滑50%以上甚至亏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