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王欢

信达证券

研究方向: 汽车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500522100003。信达证券汽车行业研究员,吉林大学汽车服务工程学士、上海外国语大学金融硕士。曾就职于丰田汽车技术中心和华金证券,一年车企工作经验+两年汽车行业研究经验。主要覆盖整车、特斯拉产业链、电动智能化等相关领域。...>>

20日
短线
66.67%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5-08 251.90 -- -- 269.80 6.64%
276.58 9.8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 023年一季报及4月产销公告。公司23Q1实现营收1201.7亿元,同比+79.8%;实现归母净利润41.3 亿元,同比+410.9%;扣非净利润35.7 亿元,同比+593.7%。公司2023 年4 月实现销量21.0 万辆,同比+98.3%;实现产量20.9 万辆,同比+94.9%。 点评: 一季度销量高增,业绩亮眼。公司23Q1 共实现销量55.2 万辆,同比+89.5%。其中纯电动车型销量26.5 万辆,同比+84.8%;插混车型销量28.3 万辆,同比+100.2%。公司23Q1 销量高增带动业绩高增,23Q1公司实现营收1201.7 亿元,同比+79.8%;实现归母净利润41.3 亿元,同比+410.9%,业绩高增。 一季度受价格战及补贴退坡影响,单车盈利环比略有下滑。23Q1 公司毛利率为17.86%,同比+5.46pct,环比-1.14pct;23Q1 净利率为3.64%,同比+2.27pct,环比-1.30pct。23Q1 公司单车毛利为3.89 万元,同比+37%,环比-11%;我们认为公司23Q1 单车毛利环比略有下滑主要系公司部分车型降价所致。23Q1 公司单车归母净利润为0.75 万元,同比+170%,环比-30%。我们认为公司一季度单车净利润环比下滑主要系新能源补贴退出,2022 年的部分未交付订单补贴费用由公司自己承担所致。 4 月销量继续同比高增,看好后续规模化效应下单车盈利修复。公司4月销量继续高增,同比+98%。其中4 月纯电乘用车销量为10.4 万辆,同比+81.8%,插混车型销量10.5 万辆,同比+118.6%。2023 年1-4 月公司共实现销量76.2 万辆,同比+94.3%;其中纯电乘用车销量36.9 万辆,同比+83.9%;插混乘用车销量38.9 万辆,同比+104.9%。继秦PlusDM-i 冠军版上市后,唐DM-i、驱逐舰05 冠军版陆续上市,且全新车型海鸥于4 月上市,看好公司今年的新品周期,以及后续规模化效应持续释放,带动公司单车盈利修复回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279亿元、381 亿元、526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9.59 元、13.10 元、18.08元,对应PE 分别为26 倍、19 倍和14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高端品牌车型上市进程不及预期;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等。
博俊科技 机械行业 2023-04-04 18.51 -- -- 34.11 2.10%
25.94 40.14%
详细
汽车线缆行业扩容,较高壁垒下新厂商难以进入。电动智能化趋势下新增高压线、数据线需求,使得汽车线缆单车价值量从传统燃油车1000元,大幅提升至电动车1500-2000元的水平,行业规模倍增。我们预计到2025年乘用车线缆市场规模为323.7亿元,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线缆市场规模为191.1亿元,新能源车线缆CAGR为51%;在行业扩容的背景下,“认证、技术、资金”三维因素构筑汽车线缆行业壁垒,新厂商进入难度较高。 汽车线缆是安全件,遍布车体全身,犹如人类血管和神经,汽车内部存在震动、摩擦、油污、高热、电磁辐射等复杂工作环境,线缆测试严苛、技术要求较高,供应商认证复杂。从资金角度来看,线缆主要原材料铜材购买时需以现金采购,占用流动资金较多,故为资金密集型行业。综合以上来看,在行业扩容的背景下,因为线缆行业的较高壁垒属性,新厂商进入难度较高。 格局松动下本土企业崛起正当时,卡倍亿有望凭借先发优势率先跑出。1)合资车企或寻求国产供应商以求成本递减:自主品牌销量强势,日德等合资车在国内市场走弱,矢崎等日系线缆厂或在国内加速出清,德美系等合资品牌在经营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或需切换国内供应商以求成本递减;2)合资线缆厂战略收缩利润率较低的线缆业务:国内车用线缆厂大部分份额被外资线束厂占据,但以目前情况来看,由于低压线缆的利润率水平较低,外资厂商在华几无新产能布局。且以莱尼为代表的线束厂,迫于现金周转压力,在陆续出售其下属线缆产能。我们认为在此背景下,快速扩大的市场蛋糕有望被成本更低、响应更快的本土企业攫取。国内汽车线缆市场规模较大的本土企业仅卡倍亿、北京福斯等少数几家,卡倍亿通过IPO、转债募得资金均用于扩产,并大举投入新能源领域,产品、客户、产能均已具备较强先发优势,有望充分享受行业红利并凭借先发优势率先跑出。 卡倍亿--公司层面的“三个优化”。1)产品结构优化:高价值量特殊线缆增长明显,营收占比快速提升,带来技术壁垒提升、毛利率改善。2)客户结构优化:终端客户从合资燃油车快速拓展至极氪、比亚迪、特斯拉、等新能源品牌,增量确定性高。公司原有终端客户主要围绕合资品牌大众、奔驰等燃油车为主,直接客户以安波福、矢崎等外资线束厂为主。从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情况来看,2021年相比2020年下降4.2pct,可见新客户拓展成效已现。3)成本结构优化:高毛利率产品占比提升叠加原材料铜材价格回落企稳,Q3利润率拐点已现。新能源车用高压线毛利率相比于低压线明显提升,提升约5pct,随着其占比的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向上。综合以上三点来看,公司层面从量、价、利的角度来看都已经出现了明显优化现象,我们认为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确定性较高。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2年-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6亿元、2.4亿元、3.5亿元,同比增长90.4%、46.1%、44.5%,对应EPS为2.98、4.35、6.29元,PE为29.8/20.4/14.1倍。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23年30倍目标PE,对应目标价130.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特殊线缆占比提升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涨价风险。 [T事ab件le:_S公u司m发ma布ry]2022年年报,2022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91亿元,同比+72.68%;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75.61%。其中,22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3亿元,同比+86.4%,环比+64.09%;归母净利润0.67亿元,同比+177.47%,环比+59.5%,业绩超预期。 点评:品类拓展成效显现,2022年业绩高增。公司2022年实现营收13.91亿,同比+72.7%;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75.6%。公司产品品类由冲压零部件拓展至白车身结构件,单车价值量大幅提升,22年全年业绩高增。 拆分季度看,公司2022Q4实现营收5.53亿,同比+86.4%,环比+49.5%;22Q4实现归母净利润0.67亿元,同比+177.5%,环比+57.8%。公司白车身业务配套吉利、比亚迪、理想、长安等自主品牌,看好后续自主品牌增长带动公司白车身业务放量。 规模化效应显现,毛利率逐季环比改善。白车身业务放量,规模化效应显现下毛利率明显提升。公司2022年毛利率为25.10%,同比+0.87pct;净利率10.63%,同比+0.17pct。2022年公司冲压业务毛利率为19.46%,同比+3.27pct。拆分季度来看,2022Q4毛利率为30.73%,同比+10.14pct,环比+9.29pct;净利率12.16%,同比+3.99pct,环比+0.68pct。 费用管控能力较好,公司2022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公司2022年期间费用率为9.22%,同比-0.80pct。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46/4.30/0.80/3.66%,同比分别-0.16/-0.28/-0.17/-0.19pct。拆分季度来看,公司2022Q4期间费用率为8.54%,同比+0.21pct,环比+0.49pct,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15/3.35/-0.07/5.11%,同比分别-0.26/-0.33/-0.86/+1.66pct,环比变动-0.41/-0.79/-1.35/+3.04pct。 持续研发投入,继续夯实白车身业务优势。2017年以来,公司研发费用逐年上涨,2022年达到0.51亿元,同比增加64.03%,主要系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增多、相关直接材料等投入增多所致。在研发人员数量方面,子公司在手新项目增加,不断引进研发技术人才,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占比达23.90%,相比于2021年提升1.09pct。 布局一体压铸,打开长期成长空间。特斯拉率先采用一体压铸工艺,其他主机厂如蔚来、小鹏等陆续跟进。应用部件逐步由底盘向车身拓展,轻量化趋势下,一体压铸市场空间广阔,我们预计一体压铸部件2025年、2030年市场空间有望分别达到476.4、2021.1亿元,年复合增速分别为258%、225%。公司布局一体压铸技术,已购买5台3500T-9000T大型压铸机,有望打开公司长期的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2022年业绩超出我们预期,公司白车身业务进入业绩贡献期,同时从冲压领域切入一体压铸大赛道,有望打开公司长期成长空间,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测公司2023年-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2.3亿元、4.0亿元、5.5亿元,同比增长58.4%、65.1%、35.5%,对应EPS为1.51、2.60、3.57元,PE为23/13/10倍。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4年20XPE,目标市值80亿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新客户拓展不及预期;一体化压铸推进速度不及预期;产能推进不及预期等。
博俊科技 机械行业 2023-03-07 17.27 -- -- 34.86 11.80%
21.74 25.88%
详细
聚焦冲压业务,产品、客户持续突破。公司成立于2011年,主要从事汽车精密零部件和精密模具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2021年于深交所上市。产品覆盖整车上下车体,车身模块化产品,仪表台骨架总成等;零部件产品种类覆盖转向系统、动力系统、车门系统、天窗系统等。公司主要客户为蒂森克虏伯、伟巴斯特、德尔福等国际优秀汽车零部件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吉利、比亚迪、理想、特斯拉等主机厂中。近几年公司营收稳步增长,盈利能力稳健。2022Q1-Q3公司实现营收8.37亿元,同比+64.7%;实现归母净利润0.81亿元,同比+34.4%。 冲压件行业格局较分散,供应体系重构下集中度有望提升。我们测算得出2021年汽车冲压件市场规模约1060亿元,根据代表性的冲压件公司营收测算得出,各个公司的市占率较小,约2%或者3%以内,行业集中度较低。以往冲压业务零部件厂商格局分散的原因主要在于,主业聚焦在汽车传动、框架等小零部件业务上,难以获得规模化优势。而随着车企竞争逐步激烈,车型研发周期缩短,车企更有意愿将白车身结构件交给零部件厂商研发、生产,在此供应体系变化的基础上,具有先发优势的冲压件厂商有望跑出,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公司产品+客户+技术+产能迎来四重突破,有望率先跑出。1)产品突破:公司原有冲压件产品主要应用在转向、动力系统等,单价在2-10元不等。 近两年产品逐步升级至白车身总成件,单车价值量大幅提升。2)客户拓展:公司供应身份逐步由Tier2转变至Tier1,公司2020年前五大客户均为外资零部件集团,2022年前三季度吉利/理想/赛力斯/长安均进入公司前五大客户名单,营收占比分别为19%/9%/8%/6%。3)技术突破:公司“热冲压设备+热成型工艺+激光焊接技术”布局完善,公司于2018年开始布局轻量化业务,2019年新增产线和设备主要围绕热冲压产线、自动化焊接产线、激光焊接产线等新技术布局。目前汽车轻量化量产技术主要围绕热成型高强度钢进行,公司在较早布局的情况下,热成型工艺进入收获期。4)产能突破:公司通过IPO,拟发可转债募投扩产,产能的扩张可以较好支撑现在的充沛订单需求。而且公司目前六大生产基地可做到就近配套附近主机厂,巩固和主机厂的稳定配套关系。公司在四方面迎来重要突破,有望在格局重塑的情况下率先跑出。 布局一体压铸,打开长期成长空间。特斯拉率先采用一体压铸工艺,其他主机厂如蔚来、小鹏等陆续跟进。应用部件逐步由底盘向车身拓展,轻量化趋势下,一体压铸市场空间广阔,我们预计一体压铸部件2025年、2030年市场空间有望分别达到476.4、2021.1亿元,年复合增速分别为258%、225%。公司布局一体压铸技术,已购买5台3500T-9000T大型压铸机,有望打开公司长期的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主业迎来产品、客户、技术、产能四重突破,业绩有望高速增长。同时布局一体压铸,打开长期成长空间,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发展。我们预测公司2022年-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3亿元、2.2亿元、3.8亿元,同比增长56.1%、70.1%、69.5%,对应EPS为0.85、1.44、2.45元,PE为36.1/21.2/12.5倍。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24年17倍目标PE,对应目标市值65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风险因素:新客户拓展不及预期;一体压铸推进速度不及预期;产能推进不及预期等。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2-15 284.00 -- -- 283.90 -0.04%
283.90 -0.04%
详细
2023年2月10日,秦PlusDM-i2023冠军版上市,开启油电同价新时代。该版本有5款细分车型(含55KM和120KM两种续航版本),官方指导价9.98万元-14.58万元,比亚迪DM-i车型首次价格下探至10万元以内。 秦PlusDM-i冠军版:比亚迪将颠覆燃油进行到底。该款车型为比亚迪首款下探至10万元以内的DM-i车型。原有王朝网DM-i产品矩阵以中汉、唐定位偏高端,均价约25万元左右,宋MAX、宋PRO定价偏低,约15万元左右。海洋网三款DM-i车型产品价格带覆盖14-25万元价格带区间。 秦PlusDM-i冠军版的到来,打开了油电同价新时代,并通过“快、省、静、顺、绿”五大颠覆性驾乘体验&“颜值焕新、舒享升级、智联进化、影音进阶”四大焕新促产品力再升级,重新定义A轿新标准,降维打击合资油车,表明了比亚迪将颠覆燃油进行到底的决心。 纵横对比,秦PlusDM-i冠军版加量降价,油电同价或击穿合资车防线:纵向对比,加量降价性价比再次提升:相比于2021款车型,冠军版平均售价下降1.64万元,但功能及硬件配置上均有所增加,如增加座椅加热功能、8.8英寸悬浮仪表为标配、搭载DiLink4.0(4G)智能网联系统等,加量降价性价比提升。横向对比,油电同价或击穿合资车防线:秦PlusDM-I2023冠军版以较优的性价比降维打击合资油车市场。合资品牌在10-15万元的A级轿车市场布局中主要以燃油车为主,我们选取了几个代表车型:德系朗逸和速腾、日系轩逸、美系威朗和秦PlusDM-I2023冠军版进行对比。对比发现:无论从价格、油耗、系统功能、硬件配件来看,秦PlusDM-I2023冠军版都有着明显的领先性。 秦PlusDM-i有望快速抢占国内A级车市场合资份额。2022年国内A级轿车市场销量共677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占比33%,主要份额被合资车占据。主要原因系:1)以日系为代表的该价格带车型具有较好的燃油经济性;2)以德系为代表的该价格带车型具有较好的操控稳定性等动力性能;3)在以往消费者的观念中该价格带中合资品牌有较好口碑。但随着近两年自主品牌车企在产品力的不断追赶,也在逐渐被消费者认可。秦PlusDM-i冠军版有望凭借较优的产品性价比快速抢占该市场份额,参考该细分市场表现较好的车型速腾、朗逸等月销情况,我们认为秦PlusDM-i冠军版每月有望贡献2万辆增量,稳态月销有望达到4万辆。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2年-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65亿元、307亿元、468亿元,同比增长440.4%、86.7%、52.3%,对应EPS为5.65、10.55、16.07元,PE为49.9/26.8/17.6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高端品牌车型上市进程不及预期;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涨价风险等。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2-06 299.95 -- -- 292.48 -2.49%
292.48 -2.4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ummary] 2023年 1月产销数据。2023年 1月公司新能源汽车产量154,188辆,同比+68.1%,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产量 152,933辆,同比+67.2%,商用车产量 1,255辆,同比+418.6%;1月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 151,341辆,同比+62.4%,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150,164辆,同比+61.6%,商用车销量 1,177辆,同比+386.4%。 点评: 1月销量表现亮眼,逆势增长。乘联会预计 1月乘用车行业零售销量同比-34.6%,比亚迪凭借较强的产品力在行业下滑背景下逆势增长,增幅达到 61.6%。分品牌来看,1月比亚迪品牌(王朝网&海洋网)实现销量 14.4万辆,同比+51%;腾势品牌实现销量 6,439辆,环比+7.3%,高端品牌销量稳步爬坡。产品结构来看,插混车型占比提升。1月公司插混车型实现销量 7.9万辆,同比+69%,插混车型销量占比达 52.5%,比去年同期提高 3.7pct;纯电车型实现销量 7.1万辆,同比+46%,EV占比达 47.5%。 海外布局卓有成效,出口继续贡献增量。1月比亚迪乘用车出口销量10409辆,同比+3123%。比亚迪加快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出口布局,22年 8月,比亚迪联合泰国合作伙伴 RêVER 在曼谷召开品牌发布会,宣布正式进入泰国乘用车市场;222年 12比亚迪正式宣布进入马来西亚乘用车市场,并发布首款车型 BYD ATTO 3。公司国际化进程加速,海外市场有望打开新增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 165亿元、307亿元、468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5.65元、10.55元、16.07元,对应 PE 分别为 53.5倍、28.7倍和 18.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高端品牌车型上市进程不及预期;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等。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2-02 287.98 -- -- 306.13 6.30%
306.13 6.3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 年业绩预告,公司 2022 年预计实现营收突破人民币4200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60-170 亿元,同比+425.4.8%~458.3%;实现扣非净利润151-163 亿元,同比+1103.6%~1199.2%;基本每股收益5.50-5.84 元/股,较2021 年1.06 元/股增长超五倍。 点评: 规模化效应显现,盈利能力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2 年实现营收4202亿,同比+94%,归母净利润165 亿,同比+443%,净利率3.9%,同比+2.5pct;我们预计公司Q4 实现营收1526 亿元,同比+115%;归母净利润72 亿元,同比+1096%,净利率4.7%,同比+3.77pct。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主要来源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增长,公司勇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实现盈利大幅提升,并有效缓解上游原材料价格压力与诸多外界挑战;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因消费电子需求低迷导致盈利承压,受益于海外大客户份额提升及业务结构优化,该业务保持稳定发展。 汽车业务业绩亮眼,22 年单车利润大幅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2 年汽车业务实现营收3034 亿元,同比+169.7%,净利润约153 亿元,同比+1983%;单车盈利大幅提升,全年单车净利润约8200 元,同比+725%。 我们预计Q4 汽车业务实现营收约1100 亿元,环比+30%,Q4 终端销量68 万辆,环比+27%,Q4 ASP 约16.2 万元,环比+0.7 万元;Q4 单车净利10200 元,实现环比微增。 产品矩阵丰富&品牌溢价提升,看好未来量价齐升趋势。公司已经形成王朝、海洋、腾势、仰望四大产品矩阵,且各品牌车型价格梯度明显,上至百万级豪华车型,下至10 万元车型。在丰富的产品矩阵基础上,公司凭借领先的电池、电机、电控核心技术,夯实稳定产品力。随着高端车型销量的提升,公司单车营收及净利润中枢有望上移。且在易四方超级技术加持下打造的仰望高端品牌,有望提升公司的品牌溢价能力,长期看好公司未来的量价齐升趋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规模化效应显现,22 年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超出我们此前预期,看好未来量价齐升趋势,上调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165 亿元、307 亿元、468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5.65 元、10.55 元、16.07 元,对应PE 分别为50.6倍、27.1 倍和17.8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高端品牌车型上市进程不及预期;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等。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1-16 277.41 -- -- 306.13 10.35%
306.13 10.35%
详细
2023 年1 月5 日,比亚迪举行了仰望品牌暨技术发布会。会上正式发布了全新高端汽车品牌仰望及其核心技术“易四方”。百万级新能源硬派越野U8 和百万级纯电动性能超跑U9 也同步亮相。未来,“易四方”技术将标配搭载于仰望品牌全系车型。 易四方:超级技术造就高端品牌。易四方技术是围绕四电机独立驱动,结合整车深度融合感知,基于车身稳定矢量控制,实现极致安全的技术平台。 该技术的核心动力基础是四个可以单独驱动车轮的轮边电机,其可以分别对车轮施加不同的扭矩。我们可以通过理解轮边电机技术的优点及难点来理解易四方的技术领先性。轮边电机技术产生于四轮分布式驱动系统下,该系统下可以独立分配各车轮动力和扭矩,提升车辆行驶的稳定性。但因轮边电机在结构布置、热管理、电磁兼容以及振动控制等多方面的技术难题,目前只有采埃孚、比亚迪客车等少量商用车上有应用。在乘用车领域,该项技术仅由多家车企发布相应的概念车型,并无量产先例。但随着易四方技术的发布,仰望品牌车型将其带入乘用车量产领域,走在世界首发位置。纵观以往汽车品牌发展史,高端汽车品牌的诞生往往伴随着顶级核心技术的成熟,超级技术造就高端品牌。 中低端市场夯实牢固,开启品牌向上路径:公司凭借仰望及腾势品牌开启品牌向上路径,仰望品牌新发布两款车型,其中U8 定位百万级新能源硬派越野,承载式车身配合易四方技术,可达三秒百公里加速;U9 定位百万级纯电动性能超跑搭载易四方的动力系统,零百加速达到了两秒级,采用智能电动蝴蝶门的设计。腾势品牌补充40 万元价格带产品空白,首发车型腾势D9 月销量快速爬升。公司凭借王朝、海洋网已稳固中低端市场龙头位置,以仰望、腾势品牌冲击高端市场,开启品牌向上路径。 产品矩阵丰富&品牌溢价提升,看好未来量价齐升趋势:公司已经形成王朝、海洋、腾势、仰望四大产品矩阵,且各品牌车型价格梯度明显,上至百万级豪华车型,下至10 万元车型。在丰富的产品矩阵基础上,公司凭借领先的电池、电机、电控核心技术,夯实稳定产品力。2022 年全年销量达到187 万辆,稳坐国内新能源车龙头地位。我们认为在公司新技术、新品牌的加持下,销量有望继续攀升。随着高端车型销量的提升,公司单车营收及净利润中枢有望上移。且在易四方超级技术加持下打造的仰望高端品牌,有望提升公司的品牌溢价能力,长期看好公司未来的量价齐升趋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2 年-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153亿元、296 亿元、372 亿元,同比增长402.4%、93.3%、25.9%,对应EPS为 5.25、10.16、12.79 元,PE 为52.8/27.3/21.7 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高端品牌车型上市进程不及预期;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涨价风险等。
卡倍亿 机械行业 2023-01-10 103.10 -- -- 109.88 6.58%
109.88 6.5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公司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1.7亿元,同比增长73.7%~96.9%;2022年实现扣非净利润1.5~1.7亿元,同比增长99.3%~125.9%。 点评:行业扩容+格局优化,Q4利润同比高增。公司22Q4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49~0.69亿元,同比+250%~393%。公司业绩的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1)电动智能化升级下线缆单车价值量提升带来的行业扩容:电动智能化趋势下新增高压线、数据线需求,使得汽车线缆单车价值量从传统燃油车1000元,大幅提升至电动车1500-2000元的水平,行业规模倍增;2)外资线束厂下属线缆产能逐步出清,国产替代进程加速:由于低压线缆的利润率水平较低,外资厂商在华几无新产能布局。以莱尼为代表的外资线束厂商在陆续出售其下属线缆产能。在此背景下,快速扩大的市场蛋糕有望被成本更低、响应更快的本土企业攫取,加速国产替代步伐。 公司层面呈现“三个优化”,迎来利润率拐点:1)产品结构优化:高价值量特殊线缆增长明显,营收占比快速提升,带来技术壁垒提升、毛利率改善;2)客户结构优化:终端客户从合资燃油车快速拓展至极氪、比亚迪、特斯拉等新能源品牌,增量确定性高。公司原有终端客户主要围绕合资品牌大众、奔驰等燃油车为主,直接客户以安波福、矢崎等外资线束厂为主。从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情况来看,2021年相比2020年下降4.2pct,可见新客户拓展成效已现;3)成本结构优化:原材料成本回落叠加高毛利率产品占比提升,利润率拐点趋势确立。公司层面从量、价、利的角度来看都已经出现了明显优化现象,我们认为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确定性较高。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22Q4业绩大幅增长,“行业扩容+格局优化+公司突破”三重拐点向上,看好公司未来的业绩高增。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6亿元、2.4亿元、3.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96、4.32、6.25元,对应PE分别为33.4倍、22.8倍和15.8倍。 风险因素: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特殊线缆提升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涨价风险。
卡倍亿 机械行业 2022-12-21 89.02 86.53 95.68% 111.00 24.69%
111.00 24.69%
详细
汽车线缆行业扩 容,较高壁垒下新厂商难以进入。电动智能化趋势下新增高压线、数据线需求,使得汽车线缆单车价值量从传统燃油车1000 元,大幅提升至电动车1500-2000 元的水平,行业规模倍增。我们预计到2025年乘用车线缆市场规模为323.7 亿元,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线缆市场规模为191.1 亿元,新能源车线缆CAGR 为51%;在行业扩容的背景下,“认证、技术、资金”三维因素构筑汽车线缆行业壁垒,新厂商进入难度较高。 汽车线缆是安全件,遍布车体全身,犹如人类血管和神经,汽车内部存在震动、摩擦、油污、高热、电磁辐射等复杂工作环境,线缆测试严苛、技术要求较高,供应商认证复杂。从资金角度来看,线缆主要原材料铜材购买时需以现金采购,占用流动资金较多,故为资金密集型行业。综合以上来看,在行业扩容的背景下,因为线缆行业的较高壁垒属性,新厂商进入难度较高。 格局松动下本土企业崛起正当时,卡倍亿有望凭借先发优势率先跑出。1)合资车企或寻求国产供应商以求成本递减:自主品牌销量强势,日德等合资车在国内市场走弱,矢崎等日系线缆厂或在国内加速出清,德美系等合资品牌在经营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或需切换国内供应商以求成本递减;2)合资线缆厂战略收缩利润率较低的线缆业务:国内车用线缆厂大部分份额被外资线束厂占据,但以目前情况来看,由于低压线缆的利润率水平较低,外资厂商在华几无新产能布局。且以莱尼为代表的线束厂,迫于现金周转压力,在陆续出售其下属线缆产能。我们认为在此背景下,快速扩大的市场蛋糕有望被成本更低、响应更快的本土企业攫取。国内汽车线缆市场规模较大的本土企业仅卡倍亿、北京福斯等少数几家,卡倍亿通过IPO、转债募得资金均用于扩产,并大举投入新能源领域,产品、客户、产能均已具备较强先发优势,有望充分享受行业红利并凭借先发优势率先跑出。 卡倍亿--公司层面的“三个优化”。1)产品结构优化:高价值量特殊线缆增长明显,营收占比快速提升,带来技术壁垒提升、毛利率改善。2)客户结构优化:终端客户从合资燃油车快速拓展至极氪、比亚迪、特斯拉、等新能源品牌,增量确定性高。公司原有终端客户主要围绕合资品牌大众、奔驰等燃油车为主,直接客户以安波福、矢崎等外资线束厂为主。从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情况来看,2021 年相比2020 年下降4.2pct,可见新客户拓展成效已现。3)成本结构优化:高毛利率产品占比提升叠加原材料铜材价格回落企稳,Q3 利润率拐点已现。新能源车用高压线毛利率相比于低压线明显提升,提升约5pct,随着其占比的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向上。综合以上三点来看,公司层面从量、价、利的角度来看都已经出现了明显优化现象,我们认为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确定性较高。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2 年-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1.6亿元、2.4 亿元、3.5 亿元,同比增长90.4%、46.1%、44.5%,对应EPS为 2.98、4.35、6.29 元,PE 为29.8/20.4/14.1 倍。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给予公司 2023 年30 倍目标 PE,对应目标价130.5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特殊线缆占比提升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涨价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