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兆易创新
|
计算机行业
|
2024-10-29
|
89.14
|
116.90
|
7.94%
|
101.26
|
13.60% |
|
137.80
|
54.59% |
|
详细
事件: 10月 26日, 公司发布 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 第三季度营收 20.41亿元,同比增长42.83%;归母净利润3.15亿元,同比增长222.55%; 归母扣非净利润 3.04亿元,同比增长 367.35%。 需求回温推动营收增长,多元化布局助力稳健经营根据季报内容, 2024年消费、网通市场出现需求回暖, 驱动营收增长。根据半年度报告, 公司坚持多元化布局。 产品线规划方面,公司业务是多赛道多产品线的组合布局,目前主要是存储器、微控制器和传感器三大类,包含 SPI NOR、 DRAM、 ARM 核和触控和指纹识别芯片等多种产品; 下游应用领域扩展方面, 公司前瞻性地识别高潜力产品方向,战略性建立先发优势,打好产品基础和客户基础,不断开拓新的应用领域; 市场区域开发方面, 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实现多元化市场区域布局。 公司注重技术创新, 技术和产品优势不断增强1) 公司存储器产品分为三个部分, NOR Flash、 SLC Nand Flash和 DRAM。 根据公司半年度报告, 公司是全球排名第二的 SPINOR Flash 公司,可提供多达 13种容量选择、 4种不同电压范围、 20多种产品系列、 6款温度规格以及 20多种不同的封装选项。公司车规级 GD25/55SPI NOR Flash 和 GD5F SPI NANDFlash 产品,实现 2Mb-8Gb 全容量覆盖,被广泛认证通过。公司 DRAM 产品可广泛应用在网络通信、机顶盒、智慧家庭、工业等领域。 根据机构调研,公司新推出 DRAM8Gb 容量产品已进入样品和小批量生产的阶段,预计明年实现大批量的量产。 2) 微控制器方面, 公司 MCU 产品已成功量产 51大产品系列、超过 600款 MCU 产品供市场选择。 2024年,公司持续丰富产品线, 推出 GD32F5系列高性能 MCU、 GD32E235系列超值型 MCU和 GD32L235系列低功耗 MCU。 3) 公司传感器业务目前在 LCD 触控、电容指纹、光学指纹市场有广泛的应用。 2024年, 公司推出 GSL6186MoC 和 GSL6150H0MoH 两款 PC 指纹识别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快速、安全地登录Windows PC 设备。其中, GSL6186MoC 方案已通过多重认证,进入微软 AVL 准入供应商名单。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4年~2026年收入分别为 74.89亿元、 93.61亿元、112.34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43亿元、 16.21亿元、 21.92亿元。 采用 PE 估值法, 考虑到公司作为国产存储、 MCU 芯片的优质稀缺标的,在多领域已与品牌客户建立深入合作,随着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研发能力平台化、 规模效应日趋明显, 有望充分受益国产替代及存储周期上行的趋势。 25、 26年盈利能力有望持续稳健提升, 给予 2025年 45倍 PE, 对应目标价 116.9元, 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导入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上游代工成本上涨挤压利润空间风险。
|
|
|
恒玄科技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4-10-28
|
237.02
|
266.92
|
--
|
271.61
|
14.59% |
|
378.66
|
59.76% |
|
详细
事件:10月25日,公司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营收9.42亿元,同比增长44.01%;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106.45%;归母扣非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165.86%。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保持并扩大各领域技术优势根据第三季度报告内容,公司本季度研发费用为1.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35%。根据公司半年度报告,仅上半年,公司申请发明专利23项,获得发明专利批准21项。同时,公司在多项核心技术领域中取得进步并保持行业领先,包括:1)超低功耗高性能SoC技术、2)双频低功耗Wi-Fi技术、3)蓝牙和星闪技术、4)先进的声学系统、5)智能手表平台解决方案技术、6)可穿戴平台智能检测和健康监测技术、7)先进工艺下全集成射频技术、8)全集成音视频存储高速接口技术。根据公司报告与机构调研,我们认为,公司运营、研发能力卓越,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强大的研发团队、丰富的研发成果、多元化的营收结构、不断提升的毛利率,持续提高公司竞争力。公司芯片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智能可穿戴和智能家居的各类终端产品,并成为主控芯片的主要供应商,品牌影响力较强。 智能可穿戴及智能家居市场需求上升,驱动公司营收高速增长据第三季度报告内容,年初以来,公司下游智能可穿戴及智能家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驱动公司营收高速增长,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42亿元,同比增长44.01%,创单季度营收新高。据2024年半年报显示,2024年一季度全球可穿戴出货量1.1亿台,同比增长8.8%。国内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3,367万台,同比增长36.2%。其中,智能手表市场2024年第一季度出货量910万台,同比增长54.1%;手环市场2024年第一季度出货量370万台,同比增长29.6%。报告期内,公司智能手表/手环类芯片市场份额快速提升、新一代可穿戴芯片BES2800量产上市,符合市场需求,客户遍布全球及各行业,包括主流安卓手机品牌、专业音频厂商、互联网公司以及家电厂商等。我们认为,公司在品牌客户的深度及广度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和商业壁垒,未来公司可以持续保持领先优势,并有望持续受益于AR眼镜、AI耳机等产业趋势。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2026年收入分别为33.73亿元、42.84亿元、53.5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2亿元、5.84亿元、8.06亿元。考虑到公司作为智能穿戴终端AI的核心受益标的,给予25年55倍PE,目标价267.6,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导入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
|
|
兆易创新
|
计算机行业
|
2024-08-23
|
74.38
|
103.00
|
--
|
73.50
|
-1.18% |
|
101.26
|
36.14%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营收36.09亿元,同比增长21.69%;归母净利润5.17亿元,同比增长53.88%;归母扣非净利润4.73亿元,同比增长71.87%。 存储产品能力平台化,汽车、网通、VTV等多领域均有看点根据公告内容,上半年存储产品线:1)FLASH:围绕大容量、高性能、低功耗/低电压、小封装、高安全、高可靠、车规级等技术需求,持续丰富产品矩阵、提升技术能级;SPINOR车规产品2Mb~2Gb容量全线铺齐,55nm工艺节点全系量产并迭代制程;NAND38nm和24nm全面量产,24nm为主,覆盖1Gb~8Gb;2)DRAM:DDR4、DDR3L产品,在网络通信、电视、机顶盒、工业、智慧家庭等领域广泛应用,已覆盖网络通信、TV等主要客户群。汽车市场方面,公司车规闪存产品出货量保持良好增长。 UMCU产品矩阵持续丰富,光伏、工控、光模块等需求较好根据公告,MCU产品及研发方面,量产51个产品系列、超600款,实现高性能、主流性、入门级、低功耗、无线、车规、专用产品全覆盖,内核覆盖ARMM3、M4、M23、M33、M7及RISC-V,与多家国内、国际头部Tier1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车规MCU方面,GD32A系列MCU目前提供4种封装共10个型号供市场选择,满足车身控制、车用照明、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及电机电源等需求。需求方面,得益于光伏、工控、光模块等需求的拉动,工业领域收入贡献提升,在消费、汽车、网络通信和存储计算领域实现出货量增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2026年收入分别为74.89亿元、93.61亿元、112.3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43亿元、17.57亿元、23.44亿元。采用PE估值法,考虑到公司作为国产存储、MCU芯片的优质稀缺标的,在多领域已与品牌客户建立深入合作,随着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研发能力平台化、规模效应日趋明显,有望充分受益国产替代及存储周期上行的趋势。25、26年盈利能力有望持续稳健提升,给予2024年60倍PE,对应目标价103.0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导入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上游代工成本上涨挤压利润空间风险。
|
|
|
北京君正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04-16
|
61.26
|
79.02
|
16.70%
|
65.55
|
6.64% |
|
65.32
|
6.63% |
|
详细
事件:4月13日公司发布2023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5.31亿,同比-16.28%,归母净利润5.37亿,同比-31.93%;2023年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11亿,Q4毛利率38.38%。2023年累计研发投入7.08亿元。 三条产品线深化布局,新品看点较多: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计算芯片、存储芯片、模拟芯片和互联芯片,23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08亿、29.11亿、4.08亿,分别占比约25%、64%、9%。计算芯片产品线主要应用于生物识别、二维码识别、商业设备、智能家居、教育电子等智能硬件产品领域和安防监控、智能门铃、人脸识别设备等智能视觉相关领域;存储芯片主要产品有高集成密度、高性能品质、高经济价值的SRAM、DRAM、Flash等,主要面向汽车、工业医疗等行业市场;模拟芯片与互联芯片产品线包括各类LED驱动、DC/DC、GreenPHY、以及G.vn、LIN、CAN等芯片产品,可提供面向汽车领域、工规领域、家居家电及消费领域等多种型号的产品。我们认为,国产半导体下行期已超2年,随着渠道库存出清、供给日趋改善,叠加公司三大领域新品持续导入,公司营收和利润水平均有望持续改善。 全球存储有望进入上行周期,汽车智能化有望推动DRAM量价齐升:公司存储芯片分为SRAM、DRAM和Flash三大类别,主要面向汽车、工业、医疗等行业市场及高端消费类市场。根据年报,为满足汽车智能化不断发展带来的对更高容量DRAM产品的需求,公司开展下一代工艺的DRAM技术与产品研发,新一代工艺可支持公司开发更大容量的DRAM产品,公司DRAM产品面向专业级应用领域,产品涵盖16M-16G等多种容量规格。我们认为,随着三星、海力士、美光等国际龙头厂商控制产能、减少供给,存储芯片的价格上涨前半程靠“供给收缩”;随着AI训练推理的逐步规模化,云端训练推理、手机/PC推理、汽车智能化和自动驾驶会显著提升DRAM的需求,存储芯片的价格上涨后半程有望靠“需求拉动”。公司作为国产存储龙头,且深化布局车用DRAM市场,有望持续受益。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2026年收入分别为53.92亿元、62.01亿元、71.3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9亿元、11.24亿元、12.95亿元。 采用PE估值法,考虑到公司新品的成长性,且有望受益存储行业进入上行周期,24、25年盈利能力有望持续稳健提升。给予2024年45倍PE,对应目标价79.3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推出不及预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