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君正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5-03-03
|
92.00
|
--
|
--
|
95.67
|
3.99% |
-- |
95.67
|
3.99% |
-- |
详细
CUBE助力变革边缘AI计算。华邦电子开发的创新型CUBE(CustomizedUtraBandwidthEement,定制化超高带宽元件)技术,作为客制化的高宽带存储芯片3DTSVDRAM,专门为边缘AI运算装置所设计的存储架构,利用3D堆叠技术并结合异质键合技术以提供高带宽、低功耗、单颗256Mb至8Gb的存储芯片,并且可供模组制造商和SoC厂商直接部署。CUBE的主要特性包括:1)CUBE提供卓越的电源效率,功耗低于1pJ/bit,能够确保延长运行时间并优化能源使用。2)凭借32GB/s至256GB/s的带宽,CUBE可提供远高于行业标准的性能提升。3)CUBE拥有更小的外形尺寸。目前基于20nm标准,可以提供每顆晶片256Mb-8Gb容量,2025年将有16nm标准。引入硅通孔(TSV)可进一步增强性能,改善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以9umpitch缩小IO的面积和较佳的散热(CUBE置下、SoC置上时)。4)CUBE的IO速度于1KIO可高达2Gbps,当与28nm和22nm等成熟工艺的SoC集成,CUBE则可到达32GB/s至256GB/s带宽,相当于HBM2带宽,也相当于4至32个LP-DDR4x4266Mbpsx16IO。华邦电子19日召开法说会,总经理陈沛铭表示,CUBE已与多家客户合作开发中,目标于2026年贡献营收。 NPU助力定制化存储。公司有算法、NPU等AI技术,应用在公司部分计算芯片产品中。公司的SOC芯片集成了公司自研的关键模块,包括CPU、VPU、NPU、ISP等,不同计算芯片产品有不同的配置。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芯片对AI算法提供算力支持在智能IOT领域的需求越来越普及,公司近些年来一直在神经网络处理器的研究上持续投入。公司结合自身在CPU技术上自主研发的优势,把CPU技术和神经网络处理器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公司独特的AI算力引擎。公司的AI算力引擎兼顾计算效能与灵活性,在高算力的基础上衍伸了可编程能力,在保证充分的灵活性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对卷积、池化等高强度计算进行加速,低比特量化技术则进一步强化了公司AI算力引擎的低功耗与低带宽AI计算能力,可以在不同的计算精度下提供不同的算力,以应对不同的计算需求与场景。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分别实现收入43.5/48/5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4.8/5.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103/93/82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产品开发风险;市场拓展风险;新技术研发风险;毛利率下降的风险;技术人员人力成本增加的风险;供应商风险;存货风险;经营管理风险;募投项目实施的风险;外汇风险;税务风险;商誉减值风险。
|
|
|
北京君正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5-02-27
|
89.49
|
--
|
--
|
95.67
|
6.91% |
|
95.67
|
6.91% |
-- |
详细
营收水平有所减弱, 盈利能力短期承压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32.01亿元,同比减少6.39%;实现归母净利润 3.04亿元,同比减少 17.37%。 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 10.94亿元,同比减少 8.7%。 利润方面,受市场需求和竞争影响较大,公司的毛利率有所下降, 盈利能力短期承压。 公司专注集成电路领域, 产品矩阵布局丰富公司芯片产品涵盖了处理器、存储器和模拟电路等,公司根据芯片功能特性将产品具体分为计算芯片、存储芯片、模拟与互联芯片三个主要类别。从市场应用上,公司的芯片产品主要面向汽车、工业、医疗、通讯和消费等几大市场领域,其中计算芯片产品线主要应用于生物识别、二维码识别、 安防监控、智能门铃等领域;存储芯片主要产品有高集成密度、高性能品质、高经济价值的 SRAM、 DRAM、 Flash 等,主要面向汽车、工业、医疗等行业市场; 模拟与互联芯片产品线包括各类 LED 驱动、 DC/DC、 GreenPHY、以及 G.vn、 LIN、 CAN等芯片产品,可面向汽车领域、工规领域、家居家电及消费等领域提供多种型号的模拟芯片和互联芯片产品。 核心技术研发投入持续,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公司持续进行各项核心技术的研发,推动公司在各领域中的技术创新与迭代,提高公司技术储备,并将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应用在公司产品中,推动公司综合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公司在嵌入式 CPU 技术、视频编解码技术、影像信号处理技术、神经网络处理器技术、 AI 算法技术、高性能存储器技术、模拟技术、互联技术、车规级芯片设计技术等多个领域中拥有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 盈利预测2025年 2月 25日晚公司发布减持公告,可能造成短期股价波动的风险。 预测公司 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 45.26、54.26、 63.14亿元, EPS 分别为 1.01、 1.28、 1.55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85.0、 66.9、 55.4倍。随着市场需求的恢复以及公司新客户的导入,公司将受益实现营收和利润的持续提升,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的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减持计划可能造成公司股价短期波动的风险。
|
|
|
北京君正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5-02-18
|
78.50
|
84.49
|
15.90%
|
95.67
|
21.87% |
|
95.67
|
21.87% |
-- |
详细
计算芯片持续拓展产品布局,自主研发 AI 算法和 NPU。 公司计算芯片主要面向消费类市场,其中 80%以上面向安防监控类产品;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公司持续拓展产品布局, 把握市场新需求, T 系列芯片已应用于 AI 眼镜、 AI 耳机等可穿戴产品,X2600、 T41等芯片在扫地机器人、斗宠机器人等新领域也得到了应用。 公司计算芯片核心 IP 持续自主研发和优化迭代, 自主研发的 NPU 具有一定端级 AI 能力, AI 算法也已被很多客户采用; 公司积极布局 RISC-V 架构,自研 RISC-V CPU 核已应用于部分芯片产品中。 针对安防市场双摄需求的普及,公司研发了更具性价比优势的T32产品,已于 24年实现投片; 着力中高端市场,预计 25年将推出 T42芯片。 存储芯片价格趋稳, DRAM 新工艺进展顺利。 公司存储芯片主要应用在汽车、工业、医疗等行业市场, 按收入占比划分, 24年汽车市场占比约 40%以上。 尽管目前行业市场需求仍处于相对低位, 行业市场相比消费市场稳定性较高,公司存储芯片的毛利率较为稳定。 SRAM 产品方面, 公司持续进行产品推广,努力提高市场份额; Flash 产品方面, 公司产品线涵盖目前全球主流的 NORFlash 存储芯片,大容量 NORFlash 布局持续推进; DRAM 产品方面, 21nm、 20nm 工艺 DRAM 产品将于 2025年推出, 其中 21nm 工艺将首先用于提升 DDR3性能,后续更新工艺将用于 DDR4和 LPDDR4产品。 模拟互联产品竞争优势明显,利润率持续维持较高水平。 公司模拟产品下游包括车规、办公设备、白色家电、工业、部分消费, 其中面向汽车市场的销售占比超过50%。公司竞品以 TI、英飞凌相关产品为主,国内竞争优势明显, 成长空间广阔,毛利率维持在 50%以上。 互联产品 Green PHY 继续进行产品推广,并持续有新客户进行设计导入,公司支持部分 Tier1厂商进行了方案设计,部分客户的产品逐渐落地。 我们预测公司 24-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0.90、 1.19、 1.38元(原 24-25年预测为1.58、 1.94元,主要因行业景气度低迷,下调了各项主营业务的营收),根据可比公司 25年平均 71倍 PE 估值,给予 84.49元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新产品进展不及预期; 代工成本降低不及预期;市场波动可能带来的估值风险。
|
|
|
北京君正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11-28
|
65.62
|
--
|
--
|
77.34
|
17.86% |
|
94.80
|
44.47% |
|
详细
事件2024年三季度收入10.9亿元,同比-8.7%。 投资要点安防IPC静待复苏。从需求来看,今年和去年的需求差不多,三季度比去年要稍差一些,公司从技术、产品、市场三个方面保持竞争力。从技术上讲,公司坚持核心IP自主研发并不断优化迭代,比如VPU、ISP等,尤其是AI技术,有大量的算法已经有很多客户采用。另外,公司的NPU自主研发,公司的产品会根据不同的定位来配置不同算力水平的NPU。从产品上讲,公司不断推出新品,优化产品布局,像T31是前两年公司根据双摄的市场需求推出的一个产品,去年发挥了良好的市场推广作用,同时驱动公司亮眼的增长;T23是公司去年为今年规划的一个产品,今年还会推出T32,针对双摄需求的普及进一步优化了性能和性价比。目前公司在中低端的产品布局已经基本到位,未来中高端将是公司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明年公司会推出T42的产品,C200也会逐步到位。 存储芯片静待拐点。DRAM和Flash表现存在差异,三季度来看,DRAM环比二季度有一点下降,但降幅不大,Flash是增长的。DRAM市场中工业占比较大,所以工业市场需求疲软对DRAM的影响比较大,Flash方面,硬盘等消费类市场占比较多,所以和DRAM呈现不同的趋势,价格来看环比均有一点下降。存储芯片每个季度的毛利率差别不大,2022年毛利率是高点,2022年底开始降价,这两年呈现非常缓慢的下降趋势。公司预计21nm的产品产生大规模销售的收入应该在后年或者更靠后,明年预计会有少量收入。国内和国外客户对公司而言同样重要,先进制程的产品国内外的客户均会送样。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分别实现收入43.5/48/5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4.8/5.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75倍、67倍、6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开发风险;市场拓展风险;新技术研发风险;毛利率下降的风险;技术人员人力成本增加的风险;供应商风险;存货风险;经营管理风险;募投项目实施的风险;外汇风险;税务风险;商誉减值风险。
|
|
|
北京君正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10-29
|
72.00
|
--
|
--
|
83.77
|
16.35% |
|
83.77
|
16.35%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1)前三季度:收入32.0亿元,同比-6.4%;归母净利3.0亿元,同比-17.4%;扣非归母净利3.2亿元,同比-8.3%。毛利率37.4%,同比+0.8pct;净利率9.5%,同比-1.0pct。 2)24Q3:收入10.9亿元,同比-8.7%,环比-0.5%;归母净利1.1亿元,同比-26.9%,环比-3.0%;扣非归母净利1.2亿元,同比-15.2%,环比+1.8%。毛利率37.2%,同比+0.09pct,环比-0.48pct;净利率9.7%,同比-2.3pct,环比-0.3pct。 行业市场需求仍未复苏,Q3表现有所承压。24Q1-Q3计算芯片/存储芯片/模拟与互联芯片分别实现收入8.1/19.9/3.5亿元,同比分别-0.3%/-10.5%/+16.5%。虽然安防监控等消费类市场未呈现旺季需求特点,计算芯片环比仍实现小幅增长,前三季度同比基本持平;存储芯片受汽车、工业医疗等行业市场仍较为低迷影响,前三季度营收同比有所下降;车规模拟芯片受益新品不断推出和市场推广,前三季度营收同比有所增长。 存储芯片新工艺更具性价比,计算芯片拓新品&新市场。公司持续推动DRAM/Flash存储芯片新品研发,首颗21mDRAM产品预计24H2推出样品,同时已展开20m工艺的DRAM产品研发,并加大对大容量NORFlash产品的研发,新工艺制程下产品将更具性价比。计算芯片推出T23、T31和T41等主力芯片满足不同等级的双摄产品的市场需求,持续拓展泛视频、智能家居家电、打印机等领域,并加强海外市场的产品推广。 投资建议:考虑行业市场需求仍较为低迷,我们适当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4-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2/5.5/7.2亿元(此前为5.1/6.4/8.2亿元),对应PE为84/63/4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存储国产替代速度不及预期,终端需求不及预期,研报使用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
|
|
北京君正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10-29
|
72.00
|
--
|
--
|
83.77
|
16.35% |
|
83.77
|
16.35% |
|
详细
事件2024年10月28日,北京君正公告2024年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收入32.0亿元,同比下降6.4%,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0亿元,同比下降17.4%,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下降8.3%。对应3Q24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亿元,同比下降8.7%,环比下降0.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下降26.9%,环比下降3.0%,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降15.2%,环比增长1.8%。 公司经营韧性十足,行业市场复苏渐行渐近公司前三季度收入32.0亿元,同比下降6.4%,综合毛利率37.4%,同比增长0.7pct;3Q24单季度收入10.9亿元,同比下降8.7%,环比下降0.5%,单季度毛利率37.2%,同比增长0.1pct,环比下降0.5pct。分产品线来看。其中:计算芯片,2024前三季度收入8.13亿元,同比下降0.3%。分季度来看,1Q24收入2.40亿元(YoY+13.3%),2Q24收入2.83亿元(YoY+8.3%,QoQ+17.6%),3Q24收入2.90亿元(YoY-15.3%,QoQ+2.4%)。安防监控等消费类市场未呈现旺季需求特点,公司计算芯片营业收入环比仅实现小幅增长,从而计算芯片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基本持平。存储芯片,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19.87亿元,同比下降10.5%。分季度来看,1Q24收入6.41亿元(YoY-13.0%),2Q24收入6.76亿元(YoY-11.6%,QoQ+5.5%),3Q24收入6.71亿元(YoY-6.9%,QoQ-0.8%)。汽车、工业医疗等行业市场仍较为低迷,行业尚处于调整阶段,总体需求尚未明显复苏,公司存储芯片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有所下降。 模拟与互联芯片,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3.47亿元,同比增长16.5%。分季度来看,1Q24收入1.06亿元(YoY+16.9%),2Q24收入1.26亿元(YoY+29.4%,QoQ+18.6%),3Q24收入1.15亿元(YoY+4.7%,QoQ-8.7%)。公司车规模拟芯片持续进行市场推广,新的产品型号不断推出,前三季度模拟与互联芯片营业收入同比有所增长。北京君正3Q24的业绩表现仍未感受到下游市场的复苏,但是从国际模拟大厂TI的业绩情况看,非工业市场陆续出现周期性复苏迹象,我们预计北京君正的核心下游市场也有望在未来几个季度中触底回升。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4.4、5.7、6.9亿元(原预测为5.0亿、6.4亿、8.1亿),对应EPS为0.92、1.19、1.43元/股,对应PE为80.1、62.0、51.4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复苏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不及预期;费用端控制不及预期。
|
|
|
北京君正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08-30
|
44.10
|
--
|
--
|
65.00
|
47.39% |
|
89.14
|
102.13% |
|
详细
受行业市场低迷影响, 2024年 H1公司营收小幅下滑公司发布 2024年半年报, 2024年 H1实现营收 21.07亿元,同比下降 5.15%;归母净利润 1.97亿元,同比下降 11.10%。其中 2024年 Q2实现营收 11.00亿元,同比下降 4.55%, 环比增长 9.20%;归母净利润 1.10亿元,同比增长 2.55%,环比增长 26.33%。 尽管行业市场持续处于景气度低谷,公司业务基础扎实,经营稳健,受益于公司技术、产品、市场等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公司仍然保持了较好的盈利能力。未来随着行业市场渠道库存自然去化,以及行业景气度的逐渐修复,公司或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我们维持此前的盈利预测,预计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22/8.84/10.04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50/1.84/2.08元/股,当前股价对应 2024-2026年的 PE 分别为 29.4/24.0/21.2倍,维持“买入”评级。 持续进行核心业务研发,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持续进行各项核心技术的研发,推动公司综合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2024年H1公司进行了不同种类和容量的 SRAM 产品的研发,并对部分产品进行了客户送样; 进行了各类不同工艺、不同种类、面向汽车和非汽车市场领域的矩阵式和高亮型 LED 驱动芯片的研发和投片等工作,并推出低功耗矩阵 LED 驱动芯片、高边恒流驱动芯片、同步降压恒压 LED 驱动芯片等不同电压、多路驱动的 LED驱动芯片等多款产品; 继续进行面向汽车应用的 LIN、 CAN、 GreenPHY、 G.vn等网络传输产品的研发和测试等工作,其中 GreenPHY 首款产品已可量产。 积极进行客户开拓及市场推广,提供发展新动力在安防监控市场,针对消费类安防监控市场对消费降级的需求,公司加大对 T23的产品推广并规划了更具性价比优势的 T32产品,以满足市场新的需求点;在汽车、工业、医疗等行业市场公司积极进行产品推广,加大 DDR4和 LPDDR4等各类产品的送样,汽车、工业医疗等领域持续有客户成功完成产品的设计导入; 在 Flash 产品市场,公司加强 Flash 产品在各领域的推广,并持续向客户进行送样,推动客户进行产品的评估和设计导入。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
|
|
北京君正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08-30
|
44.10
|
--
|
--
|
65.00
|
47.39% |
|
89.14
|
102.13%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1)24H1:收入21.1亿元,同比-5.2%;归母净利润2.0亿元,同比-11.1%;扣非归母净利润2.0亿元,同比-3.5%。毛利率37.6%,同比+1.1pct;净利率9.4%,同比-0.3pct。 2)24Q2:收入11.0亿元,同比-4.6%,环比+9.2%;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2.6%,环比+26.3%;扣非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22.6%,环比+43.2%。毛利率37.7%,同比+1.8pct,环比+0.2pct;净利率10.0%,同比+1.0pct,环比+1.3pct。 24H1计算芯片保持增长,存储芯片仍有所承压。24H1公司计算芯片/存储芯片/模拟与互联芯片分别实现收入5.2/13.2/2.3亿元,同比+10.6%/-12.3%/+23.4%,占总收入24.8%/62.5%/11.0%;毛利率分别为32.6%/35.4%/52.1%,同比+9.1/-0.7/-0.4pct。 存储芯片新工艺更具性价比,计算芯片拓新品&新市场。公司持续推动DRAM/Flash存储芯片新品研发,首颗21nmDRAM产品预计24H2推出样品,同时已展开20nm工艺的DRAM产品研发,并加大对大容量NORFlash产品的研发。计算芯片推出T23、T31和T41等主力芯片满足不同等级的双摄产品的市场需求,持续拓展泛视频、智能家居家电、打印机等领域,并加强海外市场的产品推广。 消费市场预计持续向好,行业市场静待复。24H2一般为消费电子市场旺季,预计消费类市场需求将持续向好;汽车、工业等行业类市场景气度仍相对低迷,且有一定库存压力,但随着库存的持续去化,需求有望缓慢复苏,预计24H2存储芯片业务有望环比改善,24Q4有望实现同比增长。 投资建议:考虑公司面向的行业类芯片市场复苏速度较慢,我们适当调低盈利预测,预计2024-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5.1/6.4/8.2亿元(此前为6.5/8.8/11.9亿元),对应PE为43/34/2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存储国产替代速度不及预期,终端需求不及预期,研报使用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
|
|
北京君正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05-21
|
60.24
|
--
|
--
|
61.60
|
2.26% |
|
62.26
|
3.35% |
|
详细
北京君正是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主要从事集成电路芯片产品的研发与销售等业务,公司主要产品线包括计算芯片、存储芯片、模拟与互联芯片,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与医疗、通讯设备及消费电子等领域。 公司已经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和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取得营业收入45.31亿元,同比下降16.28%;归母净利润5.37亿元,同比下降31.93%。2024年一季度,公司取得营业收入10.07亿元,同比下降5.80%;归母净利润0.87亿元,同比下降23.90%。 23年行业类市场低迷,24年需求有望触底反弹:汽车、工业等行业类市场2023年需求低迷,产能过剩、产业链库存压力等情况也进一步影响了行业市场的客户需求,从而导致面向行业市场的芯片产品市场销售承压,公司2023年整体业绩下滑。2024年,随着行业市场中产业链各环节产品库存的逐渐去化,以及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预计行业市场需求有望在2024年逐步回暖。 2023年,部分消费类市场需求回暖,库存去化趋势良好,推动了市场需求的进一步复苏,使部分消费类市场呈现出良性需求发展趋势,预计2024年随着产业链库存的进一步去化,更多消费类市场领域将进入上行通道,市场有望逐渐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坚持“计算+存储+模拟”的产品战略,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针对行业市场,公司存储芯片产品线和模拟与互联芯片产品线可提供丰富的产品品类,充分满足行业市场对该类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公司主力产品DRAM主要针对具有较高技术壁垒的专业级应用领域,能够满足工业、医疗、主干通讯和车规等级产品的要求,具备在极端环境下稳定工作、节能降耗等特点。公司开发的新一代工艺可支持更大容量的DRAM产品,以满足汽车智能化不断发展带来的对更高容量DRAM产品的需求。 计算芯片方面,公司计算芯片2023年在安防监控、生物识别、打印机、智能家电、智能门锁等领域的市场销售呈逐步恢复趋势。公司继续推进RISC-VCPU的产品化进程,根据市场对产品性能的需求进行了相关CPU核的修改和优化,并继续推进RISC-VCPU核新版本的研发;完成了X2600芯片产品的各项功能和性能测试,并完成了X2600的量产工作;在视频监控领域,公司T20、T30、T40产品系列形成了高中低端全系列覆盖的格局,满足了不同类型的市场需求。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受到行业类市场需求不足的影响,公司在2023年以及2024年一季度业绩下滑,我们下调公司2024年和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7.55亿元(-31.6%)与9.30亿元(-35.7%),并新增2026年业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4.10、64.81、76.0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5、9.30、11.22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38、31、26倍。考虑到公司产品在行业市场仍然具备较强的竞争实力,同时2024年行业市场需求有望触底反弹,推动公司业绩恢复增长,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消费类市场竞争加剧;利基型存储产品价格上涨不及预期。
|
|
|
北京君正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05-13
|
64.51
|
--
|
--
|
63.52
|
-1.53% |
|
63.52
|
-1.53% |
|
详细
1Q24年消费类市场恢复增长, 行业市场尚未明显复苏。 1Q24年实现营收10.07亿元(YoY -5.8%, QoQ -9.4%) , 归母净利润 0.87亿元(YoY -23.9%,QoQ -48.3%) , 扣非归母净利润 0.82亿元(YoY -26.05%, QoQ -43.6%) 。 计算芯片受益于产品扩张和消费类需求复苏, 收入增长至 2.40亿元(YoY+13.3%) ; 模拟芯片受益于办公设备、 白色家电、 部分消费市场的需求回暖以及国内汽车客户的需求增长, 收入增长至 1.06亿元(YoY +16.9%) ; 但受工业、 医疗等领域客户持续的库存压力和全球行业市场需求尚未明显复苏等因素影响, 面向行业市场的存储芯片收入下降至 6.41亿元(YoY -13.0%)。 2023年业绩因行业市场需求低迷承压, 计算芯片逆势增收。 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 45.31亿元(YoY -16.3%) , 归母净利润 5.37亿元(YoY -31.9%) ,扣非归母净利润 4.91亿元(YoY -34.2%) , 毛利率 37.1%(YoY -1.5pct) 。 由于汽车、 工业、 医疗等行业市场需求较为低迷, 产业链库存压力进一步影响了客户的采购需求, 公司面向行业市场的存储芯片和模拟与互联芯片产品线销售收入均出现同比下降, 分别实现收入 29.11亿元(YoY -28.2%)和 4.09亿元(YoY -14.6%) , 造成公司总体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下降。 计算芯片所面向的部分消费类市场呈复苏趋势, 实现收入 11.08亿元(YoY +43.9%) 。 强化计算+存储+模拟布局, 夯实长期成长能力。 公司的 AI 芯片向医疗、 工业、 USB Camera 等泛视频类市场扩展, 未来将面向智能视觉 IOT 领域进行更多应用市场的拓展; 公司在存储业务方面不断积累高容量、 高性能和低功耗方面的技术开发能力, 根据市场定位和业务规划需求, 推进更先进的工艺制程的新产品研发, 持续致力于产品质量的提升和成本的优化。 在模拟与互联业务方面, 公司在高亮度、 高电流、 高精度和灯效 LED 方面持续投入, 在先进的汽车内部连接技术方面不断进行技术与产品的更新迭代, 引领行业的需求趋势。 投资建议: 国内计算+存储+模拟芯片设计龙头, 维持“买入” 评级。 公司主要面向行业市场的存储芯片、 模拟与互联芯片当前面临市场需求尚不明朗, 下游库存调整周期长于我们之前预期, 下调 2024-2025年营收至52.18/64.67亿元(前值 69.8/86.3亿元) , 净利润至 6.54/8.99亿元(前值 11.8/15.3亿元) , 预计 2026年营收 76.71亿元, 归母净利润 12.04亿元; 当前股价对应 2024-2026年 47.2/34.4/25.7倍 PE,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 国际关系恶化等。
|
|
|
北京君正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04-18
|
61.66
|
--
|
--
|
65.50
|
5.85% |
|
65.27
|
5.85%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 1)2023:营收 45.3亿元,同比-16.3%;归母净利润 5.4亿元,同比-31.9%;扣非归母净利润 4.9亿元,同比-34.2%。毛利率 37.1%,同比-1.46pct。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5.6亿元,同比+839.2%。 2)23Q4:营收 11.1亿元,同比-6.9%,环比-7.3%;归母净利润 1.7亿元,同比+193.6%,环比+15.4%;扣非 1.5亿元,同比+377.5%,环比+3.1%。毛利率 38.4%,同比+0.14pct,环比+1.27pct。 23年计算芯片增长明显,行业类芯片承压下滑:2023年部分消费类产品市场开始复苏,公司把握双摄、多摄市场需求趋势,且积极推广微处理器新品 X2600,在打印机市场获得突破,推动公司 23年计算芯片收入同比+43.9%。但公司目前收入主要来自行业类市场,23年市场需求低迷、客户去库压力较大,存储/模拟与互联收入同比-28.2%和-14.6%,导致公司整体收入和利润下滑。 24年消费类市场趋势上行,行业类市场逐步回暖:随着产业链库存进一步去化,预计24年消费类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复苏,且更多消费类产品市场将进入上行通道,而汽车、工业等行业类市场也将逐步回暖。公司目前是国内安防监控市场的主流供应商,是全球车载存储的头部供应商,已实现 8G LPDDR4、GreenPHY 等新品的量产出货,同时展开下一代工艺的 DRAM 技术与产品研发,以支持更大容量 DRAM 产品开发。公司把握行业趋势+积极推出新品,24年有望受益行业复苏实现向上增长。 投资建议:考虑公司面向的行业类芯片市场仍处于逐渐复苏阶段,我们适当调低盈利预测,预计 2024-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6.5/8.8/11.9亿元(此前 2024-25年为 8.5/13.5亿元),对应 PE 为 46/34/2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存储国产替代速度不及预期,终端需求不及预期,研报使用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
|
|
北京君正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04-16
|
61.26
|
79.02
|
8.20%
|
65.55
|
6.64% |
|
65.32
|
6.63% |
|
详细
事件:4月13日公司发布2023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5.31亿,同比-16.28%,归母净利润5.37亿,同比-31.93%;2023年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11亿,Q4毛利率38.38%。2023年累计研发投入7.08亿元。 三条产品线深化布局,新品看点较多: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计算芯片、存储芯片、模拟芯片和互联芯片,23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08亿、29.11亿、4.08亿,分别占比约25%、64%、9%。计算芯片产品线主要应用于生物识别、二维码识别、商业设备、智能家居、教育电子等智能硬件产品领域和安防监控、智能门铃、人脸识别设备等智能视觉相关领域;存储芯片主要产品有高集成密度、高性能品质、高经济价值的SRAM、DRAM、Flash等,主要面向汽车、工业医疗等行业市场;模拟芯片与互联芯片产品线包括各类LED驱动、DC/DC、GreenPHY、以及G.vn、LIN、CAN等芯片产品,可提供面向汽车领域、工规领域、家居家电及消费领域等多种型号的产品。我们认为,国产半导体下行期已超2年,随着渠道库存出清、供给日趋改善,叠加公司三大领域新品持续导入,公司营收和利润水平均有望持续改善。 全球存储有望进入上行周期,汽车智能化有望推动DRAM量价齐升:公司存储芯片分为SRAM、DRAM和Flash三大类别,主要面向汽车、工业、医疗等行业市场及高端消费类市场。根据年报,为满足汽车智能化不断发展带来的对更高容量DRAM产品的需求,公司开展下一代工艺的DRAM技术与产品研发,新一代工艺可支持公司开发更大容量的DRAM产品,公司DRAM产品面向专业级应用领域,产品涵盖16M-16G等多种容量规格。我们认为,随着三星、海力士、美光等国际龙头厂商控制产能、减少供给,存储芯片的价格上涨前半程靠“供给收缩”;随着AI训练推理的逐步规模化,云端训练推理、手机/PC推理、汽车智能化和自动驾驶会显著提升DRAM的需求,存储芯片的价格上涨后半程有望靠“需求拉动”。公司作为国产存储龙头,且深化布局车用DRAM市场,有望持续受益。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2026年收入分别为53.92亿元、62.01亿元、71.3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9亿元、11.24亿元、12.95亿元。 采用PE估值法,考虑到公司新品的成长性,且有望受益存储行业进入上行周期,24、25年盈利能力有望持续稳健提升。给予2024年45倍PE,对应目标价79.3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推出不及预期。
|
|
|
北京君正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02-29
|
65.77
|
--
|
--
|
71.14
|
7.79% |
|
70.89
|
7.78% |
|
详细
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净利润同比下降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4.65-5.57亿,同比减少29.47%-41.13%;预计扣非归母净利为4.23-5.15亿元,同比下降31.02-43.34%。 报告期内消费类市场逐步复苏,公司计算芯片实现了较好增长;但存储芯片和模拟互联芯片受车规级和工业市场去库存影响,公司相关产品收入同比下降,因此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3(-1.76)/7.58(-2.51)/10.30(-2.8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04(-0.37)/1.57(-0.52)/2.14(-0.58)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63.3/42.0/30.9倍,随着公司存储类产品库存改善和消费类市场需求逐步复苏,公司业绩有望持续修复,维持“买入”评级。 制定“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提振投资者信心公司积极践行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及国常会指出的“要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的指导思想,将继续围绕“聚焦主业”、“坚持自主创新”、“强化投资回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等五大举措,把企业的发展愿景融入到国家的发展大局,不断提升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为稳市场、稳信心积极贡献力量。 围绕“计算+存储+模拟”方向,受益国产替代大势公司坚持“计算+存储+模拟”的产品战略和全球化发展的市场战略,持续丰富芯片料号和客户数量。计算芯片主要面向消费市场,公司提早布局,把握了安防监控智能视频芯片市场双摄、多摄等机会;存储芯片、模拟芯片业务聚焦汽车类和工业类市场,8GLPDDR4、GreenPHY产品已开始量产;下一代车规级DRAM,不同电压、多路驱动的LED驱动芯片研发正在有序推进。公司在存储芯片赛道优势显著,DDR4和LPDDR4新品研发与量产进展顺利,公司长期重视国内市场,有望充分受益国产替代。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激烈、芯片供需格局剧烈变化、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
|
|
北京君正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02-06
|
45.50
|
--
|
--
|
72.33
|
58.97% |
|
72.33
|
58.97% |
|
详细
2024年1月26日,公司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告》。 计算芯片全年营收预计实现增长,23Q4利润端预计同比明显改善2023年公司营收预计同比有所下滑,其中计算芯片营收预计同比实现较好增长,存储芯片和模拟互联芯片营收预计同比有所下滑。利润端,公司预计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65~5.57亿元,同比减少29.47%~41.13%;扣非归母净利润4.23~5.15亿元,同比减少31.02%~43.34%,非经常性损益约为0.41亿元。 单季度看,23Q4公司利润端预计同比明显改善,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96~1.88亿元,同比增长67.27%~227.34%,环比增长-34.23%~28.71%;扣非归母净利润0.77~1.69亿元,同比增长153.05%~456.44%,环比增长-45.37%~20.12%。 新品研发稳步推进,静候行业市场需求回暖公司成功打造“计算芯片+存储芯片+模拟互联芯片”三大系列产品线。 1)计算芯片:公司计算芯片包括微处理器芯片和智能视频芯片两大类,主要应用于安防监控、智能穿戴等消费类智能物联网市场。公司已完成X2600芯片产品的各项功能和性能测试,并进行了X2600系列Halley平台的开发;面向H.264双摄平台的升级产品T23也已实现投片。2023年智能视频市场等部分消费类市场需求有所复苏,公司紧抓市场机遇,提前布局双摄、多摄等市场,在安防监控、二维码、生物识别等领域的销售趋势良好,成功实现计算芯片全年营收增长。 2))存储芯片::公司存储芯片分为SRAM、DRAM和Flash三大类别,主要面向汽车、工业等行业市场及高端消费类市场。DRAM方面,公司已实现8GLPDDR4的量产;根据公司2024年1月投资者调研纪要,公司DDR4/LPDDR4营收体量逐步提升,21nm产品在研。NORFlash方面,公司NORFlash容量规格涵盖256K至1G。根据台湾经济日报,旺宏电子在1月30日法说会上表示,24Q1预计为旺宏营运谷底,部分产品已出现复苏现象,其中NORFlash价格已经企稳。 3))模拟互联芯片::公司模拟互联芯片包括LED驱动芯片、DC/DC芯片、LIN、CAN、GreenPHY等网络传输芯片,同样面向汽车、工业等行业市场及高端消费类市场。 公司进行了多款矩阵式和高亮型LED驱动芯片的研发和投片等工作,GreenPHY产品已在量产中。根据公司2024年1月投资者调研纪要,公司预计2024年模拟产品营收有望恢复增长。 受汽车、工业等行业市场需求下降、库存消化压力较大等情况影响,公司存储芯片和模拟互联芯片销售收入同比下降。根据公司2024年1月投资者调研纪要,2023年汽车和工业市场处于底部波动阶段,预计2024年中市场将开始恢复。我们认为,随着行业市场需求逐步恢复,加之库存进一步去化,公司存储芯片和模拟互联芯片有望重回增长赛道。 投资建议:鉴于行业市场需求复苏缓慢,我们调整对公司原有的业绩预测。预计2023年至2025年营业收入由原来的60.54/70.41/80.40亿元调整为46.49/58.76/70.62亿元,增速分别为-14.1%/26.4%/20.2%;归母净利润由原来的9.45/12.04/13.27亿元调整为5.04/8.02/10.78亿元,增速分别为-36.1%/59.0%/34.5%;对应PE分别为43.6/27.4/20.4倍。公司三条产品线日趋成熟,计算芯片持续放量,随着行业市场需求复苏,存储芯片和模拟互联芯片有望重回增长赛道。持续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终端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无法如期产业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系统性风险等。
|
|
|
北京君正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3-11-17
|
76.40
|
--
|
--
|
75.50
|
-1.18% |
|
75.50
|
-1.18% |
|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2023 年三季度报告》。 消费复苏拉动计算芯片同环比增长,存储芯片受宏观影响有所承压。 2023 年 1-9 月公司收入 34.20 亿元,同比-18.94%;归母净利润 3.68 亿元,同比-49.65%。其中,计算芯片收入 8.15 亿元,同比+45.87%;存储芯片收入 22.20 亿元,同比-31.20%;模拟与互联芯片收入 2.98 亿元,同比-17.88%。单季度看,2023Q3公司实现收入11.99亿元,同比-15.28%,环比+4.03%;实现归母净利润 1.46 亿元,同比-33.74%,环比+36.07%。 公司下游以工业、车规、医疗等领域为主,毛利率较为稳定。2023 年 1-9 月公司实现毛利率 36.68%,同比-1.97pct;净利率为 10.47%,同比-6.72pct。单季度看,2023Q3 公司毛利率为 37.11%,同比-0.57pct,环比+1.24pct;公司净利率为 11.97%,同比-3.37pct,环比+2.95pct。 持续投入研发,提高公司技术储备。公司持续推进 RISC-V CPU 产品化进程;优化可支持 H.265、H.264 的 VPU 模块,并进行了 H.266 的算法研发;进一步优化 AI ISP 的算法并对部分 AI 算法进行了模型升级。存储方面不断积累高容量、高性能和低功耗方面的技术开发能力;模拟与互联业务方面,公司在高亮度、高电流、高精度和灯效 LED 方面持续投入。 深耕行业市场,产品系列不断丰富。公司存储芯片分为 SRAM、DRAM和 Flash 三大类别,主要面向汽车、工业、医疗等行业市场及高端消费类市场。2023 年,公司进行了不同容量、不同类别的高速 DRAM、MobileDRAM等存储芯片的产品研发,包括了从SDR、DDR1、DDR2、LPDDR2、DDR3 到 DDR4、LPDDR4 等各类产品,其中 8G LPDDR4 已开始量产。 公司多产品线布局,看好平台型公司产品协同发展。公司坚持“计算+存储+模拟”的产品战略和全球化发展的市场战略,积极布局与拓展汽车电子、工业、医疗、安防监控、智能物联网等重点应用领域。2023 年1-9 月,公司车规模拟芯片在国内市场持续推广,客户需求显著提高,使公司模拟与互联芯片营业收入环比有所增长。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4/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5/8.23/12.01 亿元,对应 11 月 14 日股价 PE 分别为 67/45/31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研发不及预期、下游需求持续疲软、行业竞争加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