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4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奥瑞金 食品饮料行业 2024-06-12 4.57 -- -- 4.56 -0.22% -- 4.56 -0.22%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公告,拟以每股要约股份7.21港元的要约价,向中粮包装全体股东发起自愿有条件全面要约,以现金方式收购中粮包装全部已发行股份。 截至预案签署日,公司共持有中粮包装24.4%的股份,预计本次交易将最高收购其75.56%的股权,现金代价总额为60.66亿港元。 下游需求稳健成长,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2023年,中国金属包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5.62亿元,行业市场规模占整体包装行业的比例约为13.05%,对标全球45~50%的水平具备较大提升空间。同时,啤酒罐化率稳步提升,持续贡献增量需求。据Euromonitor数据,截至2022年,中国的啤酒罐化率仅在30%左右,而英美等发达国家啤酒罐化率约65%,日本啤酒罐化率接近90%。 若收购落地,竞争改善将带动行业盈利向好,双方协同将实现效率提升。 中粮包装为中国金属包装龙头之一,铝制包装业务为百威英博、可口可乐、雪花啤酒等头部客户提供服务,马口铁包装在下游奶粉罐、旋开盖、气雾罐、钢桶等多个细分领域保持领先地位。2023年,中粮包装铝制包装、马口铁包装分别实现53.46、42.1亿元。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二片罐市场中,奥瑞金、宝钢包装、中粮包装及昇兴控股市占率分别为20%、18%、17%、12%。若公司成功实现收购,1)二片罐、三片罐市场集中度将得到明显提升,进而实现行业竞争格局的优化,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向好;2)双方将在产能布局、客户资源等方面实现协同,提升整体经营效率。 投资建议:公司为金属包装龙头,传统业务优势地位稳固,稳步扩大产能规模,积极拓展业务版图,若本次收购落地,有望带来规模及盈利能力提升,未来成长性显著,预计公司2024/25/26年能够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38/0.42/0.46元,对应PE为12X/10X/10X,维持“推荐”评级。风险提示:收购结果不确定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业务布局不及预期的风险、红牛诉讼结果不确定的风险。
昆药集团 医药生物 2024-06-12 20.99 -- -- 21.07 0.38% -- 21.07 0.38% -- 详细
事件: 2024.6.7 公司发布公告, 公司拟与关联方华润三九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以自有或自筹资金 17.91 亿元收购华润三九持有的华润圣火 51%股权(原华润三九持有 100%股权),华润圣火较其财务报表净资产账面价值 9.3 亿元增值率为 277.65%。 若本次交易完成,华润圣火将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收购华润圣火,加强公司在三七产业链的竞争力。 华润圣火成立于 1995 年, 2016 年成为华润三九全资子公司, 主要产品为“理洫王 ” 血塞通软胶囊、黄藤素软胶囊和磺胺嘧啶银乳膏。 华润圣火旗下 3 家控股子公司, 1) 昆明圣火医药有限公司(持股 100%)主要进行医药营销服务; 2) 云南圣火三七药业有限公司(持股 100%)主要进行口服用三七总皂苷提取、血塞通制剂及 GSP 物流; 3) 华润三九(云南)三七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持股 70%)主要进行三七全产业链上游业务拓展(种植、种子种苗等);三七中药材、三七皂苷、三七资源等三七产业链相关业务。 2023 年华润圣火实现营业收入 7.51 亿元,同比增长 1.61%;净利润 2.03 亿元,同比增长 0.88%。 经审计评估,华润圣火总资产账面价值为10.67 亿元;总负债账面价值为 1.37 亿元;净资产账面价值为 9.30 亿元,股东全部权益评估价值为 35.12 亿元,评估值增值 25.82 亿元,增值率 277.65%。本次收购有利于公司实现三七业务战略性整合,助力公司打造三七产业链标杆企业, 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心脑血管领域产品的市场份额,实现公司成为“银发健康产业引领者、精品国药领先者、老龄健康-慢病管理领导者”的战略目标, 同时解决血塞通软胶囊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 长期逻辑: 五年战略规划落地, 2028 年末工业收入达 100 亿元。 公司制定五年( 2024 年-2028 年)战略发展规划, 昆药集团聚焦精品国药、老龄健康-慢病管理两大核心业务领域,通过短期、中期、长期三步走的发展行动规划,以及内生发展加外延扩张方式,力争 2028 年末实现营业收入翻番,工业收入达到 100 亿元,致力于成为银发健康产业第一股。 投资建议: 五年战略规划落地, 2028 年末工业收入达 100 亿元, 口服产品在华润三九赋能下有望持续放量,注射剂在政策复苏和带量集采下逐步修复增速。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为 5.76/7.77/10.11 亿元, 当前股价对应 2024-2026 年 PE 为 27/20/15 倍, 维持“推荐 ”评级 。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产品毛利率的风险;汇率波动影响公司汇兑收益的风险;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上海医药 医药生物 2024-06-12 18.70 -- -- 19.44 3.96% -- 19.44 3.96% -- 详细
事件: 2024年 6月 8日,上海医药宣布终止四个研发项目的临床试验及后续开发,继一个月前终止三个研发项目后第二次调整新药开发管线。本次四个项目研发投入 1.15亿元,加上此前三个项目投入 3.22亿元,近期终止的七个项目累计投入 4.37亿元。 终止前景较弱管线,有利于聚焦资源投入核心项目,降低研发费用投入释放业绩。 公司 2023年研发投入 26.02亿元,其中研发费用 22.04亿元,同比增长 4.35%,占工业营收(262.57亿)的比重为 8.39%,占 2023年扣除一次性特殊损益影响的归母净利润(49.19亿)比重为 44.8%,研发投入对归母净利润影响较大。此次终止前景较弱的早期项目,为合理配置研发资源、聚焦优势管线,有利于提升研发费用效率、释放业绩。 此次终止项目以早期项目为主,主要包括 4个单抗和 3个小分子项目。 单抗项目研发投入 3.45亿元,占比 79%;其中针对乳腺癌的 B003处于Ⅱ期临床入组阶段,治疗 B 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 B001和针对乳腺癌的 B002处于Ⅰ期临床结束阶段,用于多发性硬化症的 B001-A 获批 IND 后未开展临床试验。 小分子项目研发投入 0.92亿元,占比 21%;其中用于乳腺癌/脂肪肉瘤的 I022处于Ⅱ期临床结束阶段,针对晚期实体瘤的 I022-K 和治疗 NSCLC 的 I010处于Ⅰ期临床结束阶段; I022和 I022-K 均为 1类创新药, I022本次仅终止针对乳腺癌一线适应症的临床开发,其他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及后续开发正常进行。 管理层换届完成,期待新管理层改革成果。 上海医药 2023年实现管理层换届,新董事长、总裁及管理团队均已就任,同时在执委会层面引入云南白药总裁董明先生作为执行董事,混改引入外部监督管理机制。新管理层聚焦工业园区整合、南北商业整合等一系列降本增效工作,有望提升经营活力、逐步释放业绩。 投资建议: 上海医药作为工商一体的综合性大型药企, 工商板块业务协同造就竞争优势, 创新发展战略引领企业转型。我们看好国企深化改革的潜力,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5.30/61.72/67.94亿元,同比增长46.76%/11.61%/10.08%, EPS 分别 1.49元、 1.67元、 1.83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 PE 12.6/11.3/10.2倍, 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药品集采降价高于预期的风险、混改整合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等。
联美控股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06-10 5.56 -- -- 5.82 4.68% -- 5.82 4.68% -- 详细
清洁供热和广告发布业务双轮驱动的现金奶牛 。 联美控股本质上是一家控股型公司,主要通过下属子公司分别从事清洁供暖和广告发布业务,其中广告发布业务经营主体兆讯传媒已于 2022 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得益于优秀的成本费用管控能力,公司盈利水平领先同行,同时居民供热业务的预收款性质使得公司的现金回收情况良好,在手资金充裕, 2023 年末货币资金达到 80 亿元,大幅领先可比公司。充足的在手资金助力公司连续 7 年进行现金分红,以 2024 年 6 月 6 日收盘价计算的 2023 年股息率达 3.61%,性价比突出。 煤价下行带来短期盈利改善,增量+存量替代需求助力长期成长。 供热价格相对稳定使得供热企业的成本传导能力有限,在煤价高位运行背景下盈利承压,代表性企业 2023 年毛利率相比 2020 年的降幅在 5%~35%不等。因此,短期来看, 随煤炭供需格局优化, 供热企业将受益于煤价中枢的进一步下移,盈利能力有望改善。而长期来看,城镇化率持续提升和工业园区的庞大基数奠定了城市集中供热的增量需求,而双碳政策导向下,以燃煤供热为主的供热结构优化也将释放可观的存量替代需求 。具体到联美控股核心经营区域沈阳市,其在“十四五 ”、“十五五”期间将分别新增供热面积 4000、 4000 万平方米,同时供热结构优化将产生 8900、 7500 万平方米清洁能源供热需求, 行业扩容助力相关企业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沈阳地区供热龙头,成本优势奠定核心竞争壁垒。 在供热价格较为稳定的情况下,供热企业的收入弹性主要来自供热面积的增加,而成本管控能力则成为与同行拉开盈利差距的胜负手 。从供热面积来看,作为沈阳地区供热龙头企业之一,公司 2022 年市占率接近 23%,因此将充分受益于沈阳市供热面积新增需求 。与此同时,公司也积极布局生物质热电联产、再生水源热泵等清洁能源供热技术,有望乘借沈阳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供热的东风 。从盈利能力来看,公司通过长协锁价+关联方采购+淡季储煤+精细化管理策略打造全方位成本优势,盈利水平持续领先同行。 高铁媒体业务阴霾褪去,商圈数字户外媒体业务静待花开。 公司子公司兆讯传媒为国内高铁传媒第一股,已形成布局全国铁路网的数字媒体网络,数字媒体资源数量排名全国前列 。短期来看,出行恢复带来短期高铁广告花费边际改善,兆讯传媒业绩有望迎来拐点。长期来看,预计到 2035 年,我国高速铁路将达到 7 万公里,相比 2023 年末的 4.5 万公里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促使高铁广告价值进一步凸显,公司高铁媒体业务大有可为 。与此同时,兆讯传媒于 2022 年进军商圈数字户外媒体领域,该业务目前仍处在前期投入阶段,预计进入经营期后,每年将为其贡献 0.75 亿元净利润,相对 2023 年的弹性达到 56%,有望成为兆讯传媒的第二增长极。 投资建议: 预计 2024-2026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12、 9.72、 10.42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3.89x、 13.03x、 12.16x。 公司是区域供热龙头,管理、 财务质量优异,清洁供热潜力大,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煤炭价格超预期上涨的风险,高铁站点资源流失的风险,户外裸眼 3D 高清大屏业务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九丰能源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06-07 27.20 -- -- 31.52 15.88% -- 31.52 15.88%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公司同时发布《未来三年(2024-2026年)现金分红规划》。 股权激励+员工持股双管齐下,业绩稳健增长方向确定: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授予权益总计565.70万股/份,激励对象137人,其中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24.35万股、授予价格13.17元/股;股票期权首次授予24.35万份,授予价格21.07元/份。激励计划业绩考核指标为:2024~2026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5.00亿元、17.25亿元、19.84亿元。公司同时发布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规模不超过9877.50万元、不超过750万股,股票来源为回购账户股票,授予价格13.17元/股,业绩考核指标为2025~2027年分别为17.25亿元、19.84亿元、22.81亿元。本次发布的激励计划及员工持股计划激励充分,同时给出了一个增长较快、跨度较长的业绩考核指标,彰显公司对业绩持续增长的信心和决心。 推出固定现金分红+特别现金分红计划,高分红、高股息增强投资价值:公司同时发布《未来三年(2024-2026年)现金分红规划》。固定现金分红:2024~2026年分别为7.5亿元、8.5亿元、10亿元,按照2024年6月5日收盘价,股息率分别为4.54%、5.15%、6.06%;按照公司激励计划业绩考核指标,年分红率在50%左右。规划同时叠加了特别现金分红计划,2024~2026年,如公司年度归母净利同比增长超过18%,当年将启动不低于2000万元的特别现金分红,该计划使得公司股息率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 一主两翼发展格局兼具稳定性和成长性,持续稳健增长可期:公司定位为“有价值创造力的清洁能源服务商”,目前已涵盖清洁能源、能源服务、特种气体三大业务板块,以LNG/LPG为主的清洁能源业务具有盈利稳定、现金流优异的特征,受益于全球低碳发展需求,未来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公司近年快速布局能源服务、特种气体等业务,展现了较强的执行力;能源服务业务在能源物流服务以及能源作业这两大增长点推动下,迎来快速增长期;以氦气资源为核心的特种气体业务,也将助力公司在航空航天这一巨大特种气体需求领域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26亿元、17.53亿元、20.47亿元,对应PE分别为10.82倍、9.42倍、8.07倍,公司经营稳健,能服及特气业务打开成长性,本次激励计划及现金分红计划也进一步明确了公司稳健增长、高分红的特征,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LNG/LPG价格波动的风险,公司能源服务、特种气体业务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
长城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6-06 24.98 -- -- 26.28 5.20% -- 26.28 5.20% -- 详细
三十年整车制造经验铸就自主品牌龙头, 产品结构优化助力业绩高景气。 公司成立于 1984 年, 最早以 轻型客货汽车起家 , 后逐渐拓展至皮 卡、 SUV、 轿车等产品品类, 具备丰厚的整车制造经验, 并广泛布局动力系统、 底盘系统、 车身结构件、 车规级半导体、 智能化系统等汽车核心零部件。 公司目前布局有哈弗、坦克、 WEY、 皮卡、 欧拉、 机甲龙六大品牌, 在国内储备了充足产能, 并在泰国、巴基斯坦、 俄罗斯、 巴西等多地建厂, 引领国内主机厂“ 生态出海” 。 得益于以坦克为代表的豪华品牌销量占比提升和出口的高速增长, 公司产品结构优化, 助力 业绩 高 景 气, 2023 年 /2024 年 Q1 公 司分 别 实 现营 业 收 入 1732.12 亿 元 /428.60亿元, 同比分别+26.12%/+47.60%,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48.34 亿元/20.24 亿元,同比分别+7.98%/大幅扭亏, 产品结构优化带动产品均价和毛利率增长。 扬长: 科技研发反哺产品, 巩固坦克品牌与出口领先优势。 公司构建了以资源层-工具层-应用层为架构的森林生态技术体系, 广泛布局新能源智能汽车核心零部件, 依靠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积累, 公司进入成果收获期, 技术成果赋能产品走向新能源+智能化第一梯队, 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 助力公司优势品牌进一步提升产品实力。 当前坦克品牌 实现对 20-70 万元越野 SUV 市场的全覆盖, 具备了较为成熟的产品矩阵, 并依靠专为越野产品打造的 Hi4-T 混动系统快速实现新能源转型, 产品销量稳居细分市场首位, 未来品牌还将发布高端产品 800, 继续提升品牌豪华属性, 有望为销量带来新增长动能。 出海方面, 公司拥有二十余年的产品出海历史, 目前已完成旗下全部品牌的出海布局, 坦克品牌出口量快速提升, 国内品牌优势开始向全球辐射, 当前公司主要布局的出口市场如巴西、 墨西哥、 俄罗斯、 泰国等地中国自主品牌渗透率仍有广阔提升空间, 且在“ ONE GWM”的战略统筹下, 公司快速深化全品牌海外布局, 因地制宜推出适合当地市场特征的产品, 预计海外销量将继续成为全年业务亮点, 推动盈利能力的继续提升。 补短: 产品焕新+技术升级+渠道调整再次拥抱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 由于产品定价、 技术、 渠道、 品牌定位等方面的不足, 公司首代新能源产品的市场拓展有所失利, 新能源转型落后于整体市场, 但公司及时调整产品策略, 叠加研发成果进入收获期带来的智能化技术的明显进步, 公司正快速补齐过去短板, 推动新能源转型的再次启航。 哈弗: 利用 Hi4 系统的性能优势深挖细分市场, 带来定价高但性能、 尺寸等具备显著差异性优势的猛龙等紧凑型产品, 提升品牌辨识度与知名度; WEY: 全新正向研发产品蓝山市场拓展取得初步成效, 智驾版于北京车展首发, 智能驾驶、 智能座舱全面升级, 智能化性能有望跃居行业第一梯队, 有望驱动销量再增长。 同 时公司试水直营模式, 计划于年底实现 200+零售中心开业, 适配高端品牌销售特性, 提升销售效能; 欧拉: 纯电动市场扩容速度放缓,产品迭代加速推动市场竞争程度上升, 公司放缓纯电品牌新品推出节奏, 稳固纯电产品盈利能力, 公司全品类优势以及平台化技术工具有望平滑纯电品牌暂时缺位带来的弊端, 在前沿智能化技术成果在高端品牌的率先应用达到提升公司品牌形象的效果后, 智能化技术的平行迁移有望为经过产品与技术沉淀后的欧拉品牌带来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进而激发销量增长潜力。 投资建议: 预计 2024~2026 年公司将分别实现营收 2235.03 亿元、 2599.79 亿元、2841.97 亿元, 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102.51 亿元、 131.52 亿元、 157.98 亿元, 对应 EPS 分别为 1.20 元、 1.54 元、 1.85 元。 基于公司新能源销量低基数下的增长潜力和“ 生态出海” 的布局优势, 综合考虑绝对估值与相对估值, 公司合理每股价值区间为 29.97 元-40.31 元, 对应市值区间为 2560.02 亿元-3443.25 亿元, 维持公司“ 推荐” 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智能化技术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
飞凯材料 石油化工业 2024-06-04 12.00 -- -- 14.66 22.17% -- 14.66 22.17% -- 详细
车联网业务提振公司盈利水平,车联网 +智算有望拓展 公司利润边界。 公司自 ODN 及机柜业务 ,不断 外延拓展医疗 、车联网领域 。 2019年开始受益于5G 及数据中心建设,营收质 量稳步增长; 2021年外延拓展车联网业务 ,预计随着车联网业务的 快速放量,公司将实现营业收 入的不断 增长。利润方面 ,我们 认 为 增 长 主 要 逻 辑 为 高 毛 利 车 联 网 业 务 的 有 望 快 速 放 量 。 公 司 车 联 网 业 务外延发展能力较强,预 计随着 传统汽车向智能网 联汽车的 升级,智能化需求将逐步提升,公司 同一汽富晟 、吉利汽车等车企在 智算方面 联手布局,提供 软件及算力层面支持 ,与朗歌科 技签署《战略 合作框架协议 》,未来三年提 供不少于 6000P 的总算力,其中第一阶段至少具备 2000P 的支撑能力,业务不断 拓展带来发展空间。 公司具备自研智驾工具链先发优势, 车内流量提升叠加联网率增长,公司有望优先受益。 乘用车销量 方面,我国 乘用车 销量在 2021年后逐步企稳回升,2024年 1-4月亦呈现增长态势,车联网连接管 理平台方 面,根据 IHS Markit数据显示,截至 2020年,我国乘用车市场联网 功能渗透 率约为 48%,联网车数量约为 948万;我国智能 网联汽车市场将不 断增长至 2000万量级,渗透率将超过 75%;同时,未来单月 单车联网数据流量 将迎来数 量级的跃迁,具体来看,车联车控数据 流量基本 持平;智能座舱信 息娱乐/FOTA 将从当前的 10GB左右提升至 30-60GB,智能驾驶数据更将大幅 提升约为 200-300GB。公司子公司优咔科技作为 车联网连 接管理行业细分龙 头,具备 先发态势。 投 资 建 议 : 公 司 凭 借 自 身 智 驾 工 具 链 服 务 商 稀 缺 性 +专 有 云 平 台 服 务 商 的 角色,细分领域国内领 先地位 稳固,智算 +车联网融合 有望 成为公司未来营收 及利润的增长重点, 我们预计 公司 2024-2026年将实现营收 6.09/8.31/13.18亿元,同增 17.04%/36.41%/58.58%, EPS 分别为 0.96/1.51/2.34元,对应 PE 分别为 37.55x/24.04x/15.48x,首次覆盖,给予 “推荐” 评级 。 风险提示: 技术 人才 流失 的 风险 ;材 料及 产品 价 格波 动 的风 险; 同行 业竞 品替代风险;相关业 务利润率 降低风险等。
万马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4-06-04 36.34 -- -- 39.53 8.78% -- 39.53 8.78% -- 详细
车联网业务提振公司盈利水平,车联网 +智算有望拓展 公司利润边界。 公司自 ODN 及机柜业务 ,不断 外延拓展医疗 、车联网领域 。 2019年开始受益于5G 及数据中心建设,营收质 量稳步增长; 2021年外延拓展车联网业务 ,预计随着车联网业务的 快速放量,公司将实现营业收 入的不断 增长。利润方面 ,我们 认 为 增 长 主 要 逻 辑 为 高 毛 利 车 联 网 业 务 的 有 望 快 速 放 量 。 公 司 车 联 网 业 务外延发展能力较强,预 计随着 传统汽车向智能网 联汽车的 升级,智能化需求将逐步提升,公司 同一汽富晟 、吉利汽车等车企在 智算方面 联手布局,提供 软件及算力层面支持 ,与朗歌科 技签署《战略 合作框架协议 》,未来三年提 供不少于 6000P 的总算力,其中第一阶段至少具备 2000P 的支撑能力,业务不断 拓展带来发展空间。 公司具备自研智驾工具链先发优势, 车内流量提升叠加联网率增长,公司有望优先受益。 乘用车销量 方面,我国 乘用车 销量在 2021年后逐步企稳回升,2024年 1-4月亦呈现增长态势,车联网连接管 理平台方 面,根据 IHS Markit数据显示,截至 2020年,我国乘用车市场联网 功能渗透 率约为 48%,联网车数量约为 948万;我国智能 网联汽车市场将不 断增长至 2000万量级,渗透率将超过 75%;同时,未来单月 单车联网数据流量 将迎来数 量级的跃迁,具体来看,车联车控数据 流量基本 持平;智能座舱信 息娱乐/FOTA 将从当前的 10GB左右提升至 30-60GB,智能驾驶数据更将大幅 提升约为 200-300GB。公司子公司优咔科技作为 车联网连 接管理行业细分龙 头,具备 先发态势。 投 资 建 议 : 公 司 凭 借 自 身 智 驾 工 具 链 服 务 商 稀 缺 性 +专 有 云 平 台 服 务 商 的 角色,细分领域国内领 先地位 稳固,智算 +车联网融合 有望 成为公司未来营收 及利润的增长重点, 我们预计 公司 2024-2026年将实现营收 6.09/8.31/13.18亿元,同增 17.04%/36.41%/58.58%, EPS 分别为 0.96/1.51/2.34元,对应 PE 分别为 37.55x/24.04x/15.48x,首次覆盖,给予 “推荐” 评级 。 风险提示: 技术 人才 流失 的 风险 ;材 料及 产品 价 格波 动 的风 险; 同行 业竞 品替代风险;相关业 务利润率 降低风险等。
创世纪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6-03 6.26 -- -- 7.09 13.26% -- 7.09 13.26% -- 详细
国产数控机床领军者,业务整合实现蝶变。公司前身深圳创世纪深耕数控机床领域,2011年推出第一代钻铣攻牙加工中心。2015年上市公司劲胜智能为进行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收购创世纪100%股权。2018-2020年上市公司针对市场变化实施了业务整合,剥离了亏损的精密结构件业务,确立重点发展高端智能装备业务的战略,并更名为创世纪。公司定位中高端数控机床,已逐步成为国内机床产业中技术宽度最广、产品宽度最全的企业之一,3C钻攻机领跑行业,通用机床持续拓展。近年来公司持续深化事业部改革,推进降本增效举措,经营质量得到显著改善。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6亿元,同比-24.27%;实现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比-51.46%。2023年下半年起消费电子周期复苏,叠加宏观经济的持续改善,2024年公司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3C钻攻机:消费电子底部复苏,钻攻机龙头受益存量更新+增量需求。2023年9月以来,华为Mate60系列、苹果iPhone15系列、小米14系列等新机型集中发布,卫星通话等新技术加速运用到智能手机中,技术迭代频繁,驱动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速回升。2023Q4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速转正,24Q1全球手机出货量2.89亿部,同比增长7.80%。同时,AI技术快速渗透智能手机及PC,商业化产品相继落地,新一轮创新周期有望驱动换机潮。3C是公司传统优势领域,2012-2014年公司与比亚迪电子、长盈精密、富士康、领益智造等国内主要代工厂商建立了合作;2020年开始成为高端消费电子产业链上游供应商。截至2023年底,公司钻攻机全球累计销售超过9万台,基本已实现3C领域核心客户覆盖,市场占有率领跑行业。此外,手机钛材化趋势下,加工时长和加工难度大幅提升,有望催生钻攻机市场增量需求。公司是3C钻攻机龙头,存量设备更新+增量市场需求有望带动公司业绩释放。 通用机床:国产机床市场广阔,通用产品注入增长动能。机床行业是一个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当前大周期(更新周期)向上,小周期(库存周期)逐步见底回升。中央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配套政策陆续落地,有望拉动机床需求释放。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机床生产和消费国,但行业整体大而不强,进出口价格差距明显。目前中高端机床及核心零部件仍依赖进口,政策引领下自主可控大势所趋。公司自2017年起加快在通用机床领域的多元化布局,产品矩阵不断完善。凭借较强的产品竞争力和性价比,实现通用领域市占率的快速提升,2023年核心产品立式加工中心累计销售40000台。公司聚焦中高端数控机床持续发力,在高端五轴和核心零部件取得快速突破,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同时,公司积极推进全球化布局,海外市场增长明显,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3C钻攻机将受益消费电子周期向上带动的下游需求复苏,中高端通用机床产品持续拓展,国产机床进口替代+出海加速将为公司打开成长空间。预计公司2024-2026年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94亿元、6.21亿元、7.63亿元,对应EPS为0.29、0.37、0.45元,对应PE为21倍、17倍、14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核心技术迭代迅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等。
三只松鼠 食品饮料行业 2024-05-31 24.07 -- -- 25.12 4.36%
25.12 4.36% -- 详细
事件: 5 月 29 日,公司在上海举行全域生态大会。董事长复盘行业与公司穿越周期要素, 再次明确未来三年两百亿目标。 两大品类、四大渠道与子品牌小鹿蓝蓝分别提出战略规划。 渠道端,“知识”积淀实现线上长青,线下能力打磨将补齐全渠道拼图。公司形成 D+N 全渠道经营能力, 1) 短视频: 以爆品为导向赋能供应链快反,通过建造品销矩阵组织、供应链工厂与品类品牌强化壁垒。 2)综合电商: 以适配为原则, 持续推进核心渠道货盘重塑, 24 年将在店铺数量、链接点位等完成更强渗透。 3) 松鼠线下具备广阔增长空间,公司政策助力拓展。 线下分销: 董事长亲自领衔, 计划三年打造为最核心渠道之一, 将扩充常态化日销品、全品类零食,逐渐从现代渠道转向全渠道。组织模式上,精简为三级扁平化结构,决策前移至省区,以动销为核心,有效激发区域合伙人潜能,铺市终端有望迅速拓展。 4)门店: 社区店型与加盟政策优化。此次推出的五种店型实现差异化的货盘供给,突破市场同质竞争。新加盟政策降低投资门槛与风险,有助于强化合作商信心,加快加盟招商拓展速度。 产品端, 坚果/零食共同发力百亿目标,货盘/价盘适配渠道。 公司三年两百亿目标明确(含税营收口径),坚果品类与零食均衡发展,其中坚果品类将以坚果为主、果干为辅, 零食重回战略重心,通过品类品牌延展心智和边界。 打法上从货盘和价格切入, 1) 强调品类、渠道与市场平衡, 围绕渠道打造适配新品, 线下分销新 SKU 中,同步覆盖公司热销+市场热点品类,包含坚果、 果脯、肉类零食等;新门店均配有现制炒货区域,“百年非遗传承老奶奶花生”等百大“ 爆品” 精准满足客户需求,且依据社区特性入驻不同产品。 2) 价格端,坚果与全球原料合作,零食强单品也将深度参与供应链, 实现成本节约与品质提升,全要素合力实现高端性价比,线下分销单价低于市场同类品牌。 品销合一+高端性价比构建优势,有望打造为全域协同的生态平台。 短期看, 预计 24Q2-Q3 业绩延续较快增长,主要系: 1)分销渠道终端快速建设,社区门店单店模型优化、展店加速, 预计 6 月 30 日前开出 133 家全新店型。2)短视频红利持续释放,综合电商新渠道有望突破, 3)端午、中秋双节来临,礼盒装或延续年货节景气。 长期看, 公司积极为全渠道适配可运营的全品类产品,多年知识沉淀构筑成为竞争壁垒,三年增长动能充沛。线上优势地位维持,触达能力与布局广度提升显著; 线下通过店型差异化、货盘丰富化,渗透新市场, 超百亿目标可期。子品牌小鹿蓝蓝已实现扭亏为盈,全新定位为儿童高端健康零食品牌,进入全品类布局阶段,在全渠道协同下有望成为全新增长曲线。 成本端,供应链全要素提效有助于实现总成本领先,“高端性价比”战略赋能长远立足。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5/4.9/6.8 亿元,同比+59.3%/39.1%/39.0%, EPS 为 0.87/1.21/1.69 元,对应 PE 为 28/20/14X,考虑到线下拓展节奏存在不确定,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渠道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食品安全的风险。
海尔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5-28 39.26 -- -- 40.59 3.39%
40.59 3.39% -- 详细
事件: 5月 23日,海尔生物宣布拟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实现对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的控股收购,持有上海元析 70%股权。 分析仪器行业规模稳步增长,政策推动国产替代商机释放。 据 SDI 统计,2022年全球分析仪器市场规模预计 75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约 12-15%,且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 有机元素分析类仪器作为化工、电子、食品等行业中的重要设备,光谱分析仪器作为科学研究、环境监测、农业和食品安全制品及医疗等领域不可或缺的高端设备,近年来国内市场需求快速上升。 此外,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 2022年行业整体规模超 80亿元,预计 2025年国内光谱仪市场规模将达 101.65亿元。 我国光谱仪行业起步较晚,进口产品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未来随着鼓励创新及消费品更新换代等一系列政策的逐步推进,叠加国内厂商产品打磨趋于成熟,行业国产替代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并购切入分析仪器领域,有望发挥协同并实现优势互补。 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8年,从事科学分析仪器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拥有光谱类、有机元素分析类、前处理类等丰富细分市场产品线,具备持续研发创新能力, 且产品技术应用方向具备良好市场影响力,光谱类、有机元素分析类设备在国产仪器中位列第一梯队,并销往全球 90多个国家/地区。 此次并购完成后, 预计双方将发挥各自研发、市场及品牌优势协同发展。在技术方面,依托海尔生物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平台与上海元析齐全的产品阵容,双方将搭建分析仪器互联互通平台,完善智慧实验室应用场景,并拓展环境、化工等实验室新场景;市场方面,双方将借助海尔生物在海外的本地化布局,整合在不同类型、层级客户资源,进一步增强面向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品牌方面,凭借海尔生物的口碑效应及丰富的生态资源,双方将持续拓展业务边界,实现科学仪器产业链纵深发展。 投资建议: 海尔生物依托领先的低温存储技术和物联网解决方案,发展实验室装备及医疗自动化产品,长期增长前景良好。我们预计公司 2024年-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51/6.85/8.36亿元,同比增长 35.68%/24.29%/22.12%,EPS 分别为 1.73/2.15/2.63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4-2026年 PE 为 23/19/15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新品研发与上市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经营环境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海外贸易环境不确定的风险。
赛力斯 机械行业 2024-05-13 85.00 111.25 22.09% 92.42 8.73%
102.95 21.12% -- 详细
深耕整车制造二十余年, 赛力斯双轮驱动成长为国内新能源主机厂龙头。 公司自 2003 年开始涉足汽车业务, 时至今日已积累了二十余年的整车制造经验,并于 2017 年获得全国第八张新能源生产资质, 较早开启新能源转型。 目前公司形成赛力斯( 含问界) +东风小康( 含蓝电、 风光) 的乘用车产品矩阵, 其中问界定位全球豪华新能源品牌, 借力华为智选模式合作, 智能化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赛力斯、 蓝电、 风光定位经济型的出海品牌, 不断开拓全球市场, 自 2005年 以 来 , 公 司整 车 远 销 全 球 70 多 个 国 家 和 地区 , 累 计 出 海 超 过 50 万 辆 , 2023年赛力斯品 牌出口量大增至 0.77 万辆, 带动 出口均价增长, 助力公 司国外营收同比增长 23.5%至 39.13 亿元。 公司通过双品牌战略构建完备产品布局, 成长为一流的新能源主机厂龙头。 问界改款焕新销量领跑细分市场, 跃居豪华车市场头部新势力。 问界首款产品 M5 最早于 2022 年发布上市, 后又发布问界 M7, 但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及首代产品的技术成熟度问题, 销量曾陷入短期低谷, 2023 年 9 月问界 M7 焕新, 依托行业领先的智能化水平快速成为现象级爆款, 上市 7 个月订单突破 17 万辆, 12月公司发布旗舰豪华新品 M9, 再次取得成功, 上市 86 天大定突破 6 万辆, 今年4 月, 公司再次推出新款 M5, 沿用公司领先的智能化技术, 首日大定突破 4000台。 在销量低谷期公司始终明确问界的豪华品牌定位, 依靠技术与市场积累于新款产品取得成功, 跃居豪华车市场头部新势力, 助力公司扭转业绩困境。 受益于豪 华 产 品 高 价 值 量 与 销 量 快 速 增 长 带 来 的 规 模 效 应 , 2024 年 Q1 公 司 实 现 营 收265.61 亿元, 同比+421.72%, 毛利率环比 2023 年 Q4 上升 7.97pct 至 21.51%, 实现归母净利 润 2.20 亿元, 成功 实现扭亏。 当前问界系 列产品取得显著市场竞 争优势地位, 产品性能全面超越外资豪华品牌, 一季度 M7 销量在中大型 SUV 市场仅次于 Model Y, 明显领先其他混动产品, M9 连续两周位列 40 万以上豪华 SUV销量冠军, 品牌声誉快速扩大, 有望推动公司业绩景气度的继续提升。 华为赋能问界走向智电未来。 公司与华为采用合作最为紧密的智选模式, 产品应用华为智能化技术范围最广, 华为技术赋能为问界品牌带来了卓越的产品竞争力。 智能驾驶方面, 华为城市 ADS 目前已率先普及全国所有城市, 技术经过多次迭代逐步完善, 4 月 24 日, 华为发布全新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华为乾崑, 带来基于端到端架构的 ADS 3.0, 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再进化; 智能座舱方面, 华为基于智能终端的完备布局打造以手机为核心的“ 1+8+N” 的智能生态体系, 车机成为智能生态体系的重要一环, 另外, 乾崑品牌带动智能座舱向全场景设备协同进化; 动力系统方面, 问界系列的混动产品的动力系统集成了华为的电驱系统和公司的动力增程系统, 技术实力行业领先。 另外, 问界 M9 还率先采用了玄武车身、一体化压铸、 途灵底盘等华为最新技术, 全方位巩固了产品的技术实力, 助力问界系列以技术引领市场, 销量节节攀升。 华为技术赋能带来的产品差异化竞争力将持续驱动问界系列销量保持高增态势, 预计 2024 年问界系列产品有望实现销量 40 万辆。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292.14 亿元、 1605.66 亿元、2143.10 亿元, 同比分别为+260.51%、 +24.26%、 +33.47%,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67亿元、 57.00 亿元、 97.15 亿, 对应 EPS 分别为 1.70 元、 3.78 元、 6.43 元。 综合考虑绝对估值与相对估值法, 给予公司目标价区间 111.25-120.96 元, 对应市值区间 1679.64-1826.24 亿元, 首次覆盖, 给予“ 推荐” 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智能化技术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
法拉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09 96.12 -- -- 99.86 1.48%
97.54 1.48%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度及 2024年一季度报告, 2023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8.80亿元, 同比+1.14%, 实现归母净利润 10.24亿元, 同比+1.72%,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9.99亿元, 同比+2.47%。 2024年 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80亿元, 同比+5.48%, 实现归母净利润 2.16亿元, 同比-6.76%,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03亿元, 同比-11.64%。 我们的分析和判断: 新能源汽车业务高增助力营收稳步增长, 产品结构调整扰动毛利率。 公司电容 器产品 广泛应 用于新 能源 汽车、 光伏、 储能、 工控、 家电等 领域, 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全年销量同比+37.88%, 受益于行业扩张 , 公司汽 车业务出 货量提升 , 叠加光 伏业务的 稳步发展 , 营收取 得稳健增长。 2024年 Q1, 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扩大, 一季度销量同比+31.82%,助力公司汽车板块业务取得亮眼表现, 当前公司汽车板块业务占比已超 50%,是 驱 动 公 司 业 绩 向 好 的 主 要 力 量 。 毛 利 率 方 面 , 2023年 全 年 公 司 毛 利 率 为38.58%, 同比+0.27pct, 2024年 Q1公司单季毛利率为 33.12%, 同比-4.54pct,环比-5.14pct, 毛利率下滑主要是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及下游市场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 降价压力 传导所致 , 当前降 价压力基 本出清, 预计后续 毛利率有 望维持稳定。 费用率管控良好, 研发投入继续提升。 2023年, 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36%/3.99%/-0.19%, 同比分别-0.04pct/-0.31pct/+1.14pct, 2024年 Q1,公 司 销 售 / 管 理 / 财 务 费 用 率 分 别 为 1.52%/3.70%/0.19% , 同 比 分 别+0.24pct/-0.28pct/+0.84pct, 公司 对销售及管 理费用的管控 较为良好, 财务费用率的上涨主要来源于汇兑收益的减少。 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为 1.41亿元,同比+6.02%, 研发费用率同比+0.17pct 至 3.64%, 2024年 Q1, 公司研发费用率达 3.81%, 同比+0.16pct, 环比+0.67pct, 研发费用率保持上涨态势, 助力公司维持技术竞争优势。 稳步推进产能扩建, 积极应对市场竞争。 2023年初, 公司审议通过《关于法拉电子南海路厂区项目投资议案》 , 拟于厦门市海沧区南海路投资 26亿元新建 电容器产 线, 预计 将于 3年内 完成基础 设施建设 。 新能源 领域薄膜 电容器行业竞争较为充分, 公司面临如 Panasonic、 TDK 等国际知名企业与国内中小企业 的市场竞 争, 在保 持较为谨 慎的资本 开支节奏 下, 公司 将继续通 过研发、 精 益生产、 自动化生 产等手段 降本增效 , 增强竞 争优势, 公司技术 及品牌积淀深厚, 预计将凭借规模与技术优势继续扩大全球市场份额。 投资 建议: 我 们 预 计 公 司 2024~2026年 营 业 收 入 分别 为 47.48/54.84/60.43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84/14.16/16.21亿元, 对应摊薄 EPS 分别为 5.26元、6.29元、 7.20元, 维持“推荐” 评级。 风险提示: 1、 下游客户 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2、 全球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3、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中熔电气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08 90.13 -- -- 93.66 3.92%
93.66 3.92%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度及2024年一季度报告,2023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0亿元,同比+40.41%,实现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23.7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22.32%。2024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9亿元,同比+16.10%,实现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比-17.3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19.39%。 我们的分析和判断:新能源市场高景气度助力公司营收高增长,新品上量及海外拓展进展顺利。受益于新能源车和风光储市场的高速发展,公司营业收入在2023年取得显著增长,并在2024年Q1延续高景气度。2023年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风光储、通信、工控、轨交领域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96/3.45/0.41/0.59/0.18亿元,同比分别+54.66%/+23.66%/+10.92%/+51.48%/+29.35%,全业务领域取得业绩增长,新能源汽车领域增速最高,公司产品覆盖宁德时代、比亚迪、特斯拉、蔚小理、广汽、极氪等头部企业,充分受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扩张。2023年公司新产品取得快速放量,激励熔断器实现营收0.47亿元,同比大增213.29%,激励熔断器单价可达百元以上,远超公司传统产品,有望为公司业绩贡献显著额外增量,另外,公司的智能熔断器产品也于2023年开始批量供货,引领熔断器产业升级趋势。2023年公司在境外市场拓展也取得亮眼成绩,全年境外实现营收0.60亿元,同比+102.01%,特斯拉、戴姆勒等海外头部车企贡献营收增量,后续泰国工厂量产有望带动境外营收规模进一步扩大。 毛利率受原材料价格影响,股份支付造成费用率短期波动。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40.89%,同比-1.04pct,2024年Q1,公司毛利率为38.04%,同比-2.83pct,环比-3.25pct,Q1毛利率下行主要受到铜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及产品年降影响,伴随收入体量的继续增长,规模效应有望对冲毛利率下滑影响。 费用率方面,2023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6.97%/7.77%/0.41%,同比分别+2.46pct/+1.98pct/+0.58pct,其中股份支付费用分别影响销售和管理费用0.17亿元和0.23亿元,剔除股份支付影响,销售费用率同比+0.86pct,主要系公司开拓海外市场带来的费用增加,管理费用率同比-0.20pct,有所优化,财务费用率的上涨主要是由于公司短期借款增加带来的利息费用增长。 2024年Q1,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41%/8.86%/0.44%,同比分别+1.02pct/+0.62pct/-0.05pct,环比分别+0.20pct/+0.95pct/-0.15pct,继续受到股份支付费用增加影响,财务费用增长压力明显减弱。 保持高强度研发,引领熔断器产业升级趋势。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21亿元,同比+120.53%,其中股份支付费用影响0.29亿元,剔除后研发费用率同比+1.37pct至8.64%,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23年公司研发人员同比增长13.45%至253人,继续扩充研发团队实力。公司在研有包括1000V智能熔断器、1000V激励熔断器、防雷熔断器、储能熔断器、新型光伏熔断器等多个新兴产品项目,领先技术实力助力公司维持行业龙头竞争地位,引领熔断器产业升级趋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96/17.47/21.5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9/2.45/3.42亿元,对应摊薄EPS分别为2.25元、3.70元、5.16元,维持“推荐”评级。风险提示:1、下游客户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2、全球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3、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中国核建 建筑和工程 2024-05-08 7.86 -- -- 8.21 4.45%
8.52 8.40%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 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 业绩稳步提升, 核电建设增速快。 公司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 1093.85亿元,同比增长 10.34%;实现归母净利润 20.63亿元,同比增长 16.07%; 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7.08亿元,同比增长 3.85%。 2023年,公司实现新签合同额1506.37亿元,同比增长 8.34%。分业务板块看,核电工程建设完成营业收入239.26亿元,同比增长 42.86%,实现新签合同额 384.00亿元,同比增长 1.00%; 工业与民用工程建设完成营业收入 751.23亿元,同比下降 0.14%,实现新签合同额 1122.37亿元,同比增长 11.10%。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0.36亿元,同比上升 0.37%;实现归母净利润 5.57亿元,同比增长 9.60%; 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5.40亿元,同比增长 7.96%。 毛利率有所提升, 经营现金流改善。 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 11.35%,比上年同期增加 1.28pct。其中,核电工程、工业与民用工程、其他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13.49%、 9.52%、 19.53%,毛利率较上年分别-0.31pct、 +1.31pct、 -1.20pct。 2023年公司净利率为 27.83%,比上年同期增加 3.28pct。 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 3.15亿元,同比少流出 40.87亿元,主要由于公司工程收款增加所致;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 24.70亿元,同比少流出 28.04亿元,主要由于投资支出减少所致。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2023年研发费用达到 28.75亿元,同比增长 76.53%, 主要原因是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在核电等重点施工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所致。 市场布局与业务结构多元化。 公司紧密围绕国家战略,深化市场布局,实现业务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在国内市场,公司聚焦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重点城市群,通过制定民用市场开发作战地图,不断提升在新基建、新能源领域的市场份额。公司在核电工程建设领域继续保持其行业领先地位,同时积极向工业与民用工程建设等领域拓展,承揽了石油化工、能源、冶金、建材、房屋建筑、市政和基础设施等多个行业领域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积累了丰富的超高层、大体量、 高精度工程业绩。 在 “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导下, 公司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坚持属地化实体化经营,深耕厚植巴基斯坦、东帝汶、阿联酋、乌兹别克斯坦等核心市场以及中东、东南亚等区域市场。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 1192.52亿元、 1311.99亿元、1456.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9.02%、 10.02%、 11.0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3.79亿元、 26.54亿元、 29.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5.33%、 11.54%、 12.19%, EPS分别为 0.79元/股、 0.88元/股、 0.99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 PE 分别为 9.99倍、8.95倍、 7.98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订单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 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4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