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石金漫

中国银河

研究方向: 汽车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130522030002。曾就职于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汽车行业分析师,香港理工大学理学硕士、工学学士。7年汽车、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研究经验。2016-2019年多次新财富、水晶球、II 上榜核心组员。2022年1月加入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目前主要负责汽车行业小组研究。...>>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长城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6-06 24.98 -- -- 26.28 5.20% -- 26.28 5.20% -- 详细
三十年整车制造经验铸就自主品牌龙头, 产品结构优化助力业绩高景气。 公司成立于 1984 年, 最早以 轻型客货汽车起家 , 后逐渐拓展至皮 卡、 SUV、 轿车等产品品类, 具备丰厚的整车制造经验, 并广泛布局动力系统、 底盘系统、 车身结构件、 车规级半导体、 智能化系统等汽车核心零部件。 公司目前布局有哈弗、坦克、 WEY、 皮卡、 欧拉、 机甲龙六大品牌, 在国内储备了充足产能, 并在泰国、巴基斯坦、 俄罗斯、 巴西等多地建厂, 引领国内主机厂“ 生态出海” 。 得益于以坦克为代表的豪华品牌销量占比提升和出口的高速增长, 公司产品结构优化, 助力 业绩 高 景 气, 2023 年 /2024 年 Q1 公 司分 别 实 现营 业 收 入 1732.12 亿 元 /428.60亿元, 同比分别+26.12%/+47.60%,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48.34 亿元/20.24 亿元,同比分别+7.98%/大幅扭亏, 产品结构优化带动产品均价和毛利率增长。 扬长: 科技研发反哺产品, 巩固坦克品牌与出口领先优势。 公司构建了以资源层-工具层-应用层为架构的森林生态技术体系, 广泛布局新能源智能汽车核心零部件, 依靠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积累, 公司进入成果收获期, 技术成果赋能产品走向新能源+智能化第一梯队, 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 助力公司优势品牌进一步提升产品实力。 当前坦克品牌 实现对 20-70 万元越野 SUV 市场的全覆盖, 具备了较为成熟的产品矩阵, 并依靠专为越野产品打造的 Hi4-T 混动系统快速实现新能源转型, 产品销量稳居细分市场首位, 未来品牌还将发布高端产品 800, 继续提升品牌豪华属性, 有望为销量带来新增长动能。 出海方面, 公司拥有二十余年的产品出海历史, 目前已完成旗下全部品牌的出海布局, 坦克品牌出口量快速提升, 国内品牌优势开始向全球辐射, 当前公司主要布局的出口市场如巴西、 墨西哥、 俄罗斯、 泰国等地中国自主品牌渗透率仍有广阔提升空间, 且在“ ONE GWM”的战略统筹下, 公司快速深化全品牌海外布局, 因地制宜推出适合当地市场特征的产品, 预计海外销量将继续成为全年业务亮点, 推动盈利能力的继续提升。 补短: 产品焕新+技术升级+渠道调整再次拥抱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 由于产品定价、 技术、 渠道、 品牌定位等方面的不足, 公司首代新能源产品的市场拓展有所失利, 新能源转型落后于整体市场, 但公司及时调整产品策略, 叠加研发成果进入收获期带来的智能化技术的明显进步, 公司正快速补齐过去短板, 推动新能源转型的再次启航。 哈弗: 利用 Hi4 系统的性能优势深挖细分市场, 带来定价高但性能、 尺寸等具备显著差异性优势的猛龙等紧凑型产品, 提升品牌辨识度与知名度; WEY: 全新正向研发产品蓝山市场拓展取得初步成效, 智驾版于北京车展首发, 智能驾驶、 智能座舱全面升级, 智能化性能有望跃居行业第一梯队, 有望驱动销量再增长。 同 时公司试水直营模式, 计划于年底实现 200+零售中心开业, 适配高端品牌销售特性, 提升销售效能; 欧拉: 纯电动市场扩容速度放缓,产品迭代加速推动市场竞争程度上升, 公司放缓纯电品牌新品推出节奏, 稳固纯电产品盈利能力, 公司全品类优势以及平台化技术工具有望平滑纯电品牌暂时缺位带来的弊端, 在前沿智能化技术成果在高端品牌的率先应用达到提升公司品牌形象的效果后, 智能化技术的平行迁移有望为经过产品与技术沉淀后的欧拉品牌带来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进而激发销量增长潜力。 投资建议: 预计 2024~2026 年公司将分别实现营收 2235.03 亿元、 2599.79 亿元、2841.97 亿元, 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102.51 亿元、 131.52 亿元、 157.98 亿元, 对应 EPS 分别为 1.20 元、 1.54 元、 1.85 元。 基于公司新能源销量低基数下的增长潜力和“ 生态出海” 的布局优势, 综合考虑绝对估值与相对估值, 公司合理每股价值区间为 29.97 元-40.31 元, 对应市值区间为 2560.02 亿元-3443.25 亿元, 维持公司“ 推荐” 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智能化技术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
赛力斯 机械行业 2024-05-13 85.00 111.25 22.09% 92.42 8.73%
102.95 21.12% -- 详细
深耕整车制造二十余年, 赛力斯双轮驱动成长为国内新能源主机厂龙头。 公司自 2003 年开始涉足汽车业务, 时至今日已积累了二十余年的整车制造经验,并于 2017 年获得全国第八张新能源生产资质, 较早开启新能源转型。 目前公司形成赛力斯( 含问界) +东风小康( 含蓝电、 风光) 的乘用车产品矩阵, 其中问界定位全球豪华新能源品牌, 借力华为智选模式合作, 智能化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赛力斯、 蓝电、 风光定位经济型的出海品牌, 不断开拓全球市场, 自 2005年 以 来 , 公 司整 车 远 销 全 球 70 多 个 国 家 和 地区 , 累 计 出 海 超 过 50 万 辆 , 2023年赛力斯品 牌出口量大增至 0.77 万辆, 带动 出口均价增长, 助力公 司国外营收同比增长 23.5%至 39.13 亿元。 公司通过双品牌战略构建完备产品布局, 成长为一流的新能源主机厂龙头。 问界改款焕新销量领跑细分市场, 跃居豪华车市场头部新势力。 问界首款产品 M5 最早于 2022 年发布上市, 后又发布问界 M7, 但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及首代产品的技术成熟度问题, 销量曾陷入短期低谷, 2023 年 9 月问界 M7 焕新, 依托行业领先的智能化水平快速成为现象级爆款, 上市 7 个月订单突破 17 万辆, 12月公司发布旗舰豪华新品 M9, 再次取得成功, 上市 86 天大定突破 6 万辆, 今年4 月, 公司再次推出新款 M5, 沿用公司领先的智能化技术, 首日大定突破 4000台。 在销量低谷期公司始终明确问界的豪华品牌定位, 依靠技术与市场积累于新款产品取得成功, 跃居豪华车市场头部新势力, 助力公司扭转业绩困境。 受益于豪 华 产 品 高 价 值 量 与 销 量 快 速 增 长 带 来 的 规 模 效 应 , 2024 年 Q1 公 司 实 现 营 收265.61 亿元, 同比+421.72%, 毛利率环比 2023 年 Q4 上升 7.97pct 至 21.51%, 实现归母净利 润 2.20 亿元, 成功 实现扭亏。 当前问界系 列产品取得显著市场竞 争优势地位, 产品性能全面超越外资豪华品牌, 一季度 M7 销量在中大型 SUV 市场仅次于 Model Y, 明显领先其他混动产品, M9 连续两周位列 40 万以上豪华 SUV销量冠军, 品牌声誉快速扩大, 有望推动公司业绩景气度的继续提升。 华为赋能问界走向智电未来。 公司与华为采用合作最为紧密的智选模式, 产品应用华为智能化技术范围最广, 华为技术赋能为问界品牌带来了卓越的产品竞争力。 智能驾驶方面, 华为城市 ADS 目前已率先普及全国所有城市, 技术经过多次迭代逐步完善, 4 月 24 日, 华为发布全新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华为乾崑, 带来基于端到端架构的 ADS 3.0, 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再进化; 智能座舱方面, 华为基于智能终端的完备布局打造以手机为核心的“ 1+8+N” 的智能生态体系, 车机成为智能生态体系的重要一环, 另外, 乾崑品牌带动智能座舱向全场景设备协同进化; 动力系统方面, 问界系列的混动产品的动力系统集成了华为的电驱系统和公司的动力增程系统, 技术实力行业领先。 另外, 问界 M9 还率先采用了玄武车身、一体化压铸、 途灵底盘等华为最新技术, 全方位巩固了产品的技术实力, 助力问界系列以技术引领市场, 销量节节攀升。 华为技术赋能带来的产品差异化竞争力将持续驱动问界系列销量保持高增态势, 预计 2024 年问界系列产品有望实现销量 40 万辆。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292.14 亿元、 1605.66 亿元、2143.10 亿元, 同比分别为+260.51%、 +24.26%、 +33.47%,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67亿元、 57.00 亿元、 97.15 亿, 对应 EPS 分别为 1.70 元、 3.78 元、 6.43 元。 综合考虑绝对估值与相对估值法, 给予公司目标价区间 111.25-120.96 元, 对应市值区间 1679.64-1826.24 亿元, 首次覆盖, 给予“ 推荐” 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智能化技术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
法拉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09 96.12 -- -- 99.86 1.48%
97.54 1.48%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度及 2024年一季度报告, 2023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8.80亿元, 同比+1.14%, 实现归母净利润 10.24亿元, 同比+1.72%,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9.99亿元, 同比+2.47%。 2024年 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80亿元, 同比+5.48%, 实现归母净利润 2.16亿元, 同比-6.76%,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03亿元, 同比-11.64%。 我们的分析和判断: 新能源汽车业务高增助力营收稳步增长, 产品结构调整扰动毛利率。 公司电容 器产品 广泛应 用于新 能源 汽车、 光伏、 储能、 工控、 家电等 领域, 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全年销量同比+37.88%, 受益于行业扩张 , 公司汽 车业务出 货量提升 , 叠加光 伏业务的 稳步发展 , 营收取 得稳健增长。 2024年 Q1, 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扩大, 一季度销量同比+31.82%,助力公司汽车板块业务取得亮眼表现, 当前公司汽车板块业务占比已超 50%,是 驱 动 公 司 业 绩 向 好 的 主 要 力 量 。 毛 利 率 方 面 , 2023年 全 年 公 司 毛 利 率 为38.58%, 同比+0.27pct, 2024年 Q1公司单季毛利率为 33.12%, 同比-4.54pct,环比-5.14pct, 毛利率下滑主要是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及下游市场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 降价压力 传导所致 , 当前降 价压力基 本出清, 预计后续 毛利率有 望维持稳定。 费用率管控良好, 研发投入继续提升。 2023年, 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36%/3.99%/-0.19%, 同比分别-0.04pct/-0.31pct/+1.14pct, 2024年 Q1,公 司 销 售 / 管 理 / 财 务 费 用 率 分 别 为 1.52%/3.70%/0.19% , 同 比 分 别+0.24pct/-0.28pct/+0.84pct, 公司 对销售及管 理费用的管控 较为良好, 财务费用率的上涨主要来源于汇兑收益的减少。 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为 1.41亿元,同比+6.02%, 研发费用率同比+0.17pct 至 3.64%, 2024年 Q1, 公司研发费用率达 3.81%, 同比+0.16pct, 环比+0.67pct, 研发费用率保持上涨态势, 助力公司维持技术竞争优势。 稳步推进产能扩建, 积极应对市场竞争。 2023年初, 公司审议通过《关于法拉电子南海路厂区项目投资议案》 , 拟于厦门市海沧区南海路投资 26亿元新建 电容器产 线, 预计 将于 3年内 完成基础 设施建设 。 新能源 领域薄膜 电容器行业竞争较为充分, 公司面临如 Panasonic、 TDK 等国际知名企业与国内中小企业 的市场竞 争, 在保 持较为谨 慎的资本 开支节奏 下, 公司 将继续通 过研发、 精 益生产、 自动化生 产等手段 降本增效 , 增强竞 争优势, 公司技术 及品牌积淀深厚, 预计将凭借规模与技术优势继续扩大全球市场份额。 投资 建议: 我 们 预 计 公 司 2024~2026年 营 业 收 入 分别 为 47.48/54.84/60.43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84/14.16/16.21亿元, 对应摊薄 EPS 分别为 5.26元、6.29元、 7.20元, 维持“推荐” 评级。 风险提示: 1、 下游客户 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2、 全球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3、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中熔电气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08 90.13 -- -- 93.66 3.92%
93.66 3.92%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度及2024年一季度报告,2023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0亿元,同比+40.41%,实现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23.7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22.32%。2024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9亿元,同比+16.10%,实现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比-17.3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19.39%。 我们的分析和判断:新能源市场高景气度助力公司营收高增长,新品上量及海外拓展进展顺利。受益于新能源车和风光储市场的高速发展,公司营业收入在2023年取得显著增长,并在2024年Q1延续高景气度。2023年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风光储、通信、工控、轨交领域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96/3.45/0.41/0.59/0.18亿元,同比分别+54.66%/+23.66%/+10.92%/+51.48%/+29.35%,全业务领域取得业绩增长,新能源汽车领域增速最高,公司产品覆盖宁德时代、比亚迪、特斯拉、蔚小理、广汽、极氪等头部企业,充分受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扩张。2023年公司新产品取得快速放量,激励熔断器实现营收0.47亿元,同比大增213.29%,激励熔断器单价可达百元以上,远超公司传统产品,有望为公司业绩贡献显著额外增量,另外,公司的智能熔断器产品也于2023年开始批量供货,引领熔断器产业升级趋势。2023年公司在境外市场拓展也取得亮眼成绩,全年境外实现营收0.60亿元,同比+102.01%,特斯拉、戴姆勒等海外头部车企贡献营收增量,后续泰国工厂量产有望带动境外营收规模进一步扩大。 毛利率受原材料价格影响,股份支付造成费用率短期波动。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40.89%,同比-1.04pct,2024年Q1,公司毛利率为38.04%,同比-2.83pct,环比-3.25pct,Q1毛利率下行主要受到铜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及产品年降影响,伴随收入体量的继续增长,规模效应有望对冲毛利率下滑影响。 费用率方面,2023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6.97%/7.77%/0.41%,同比分别+2.46pct/+1.98pct/+0.58pct,其中股份支付费用分别影响销售和管理费用0.17亿元和0.23亿元,剔除股份支付影响,销售费用率同比+0.86pct,主要系公司开拓海外市场带来的费用增加,管理费用率同比-0.20pct,有所优化,财务费用率的上涨主要是由于公司短期借款增加带来的利息费用增长。 2024年Q1,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41%/8.86%/0.44%,同比分别+1.02pct/+0.62pct/-0.05pct,环比分别+0.20pct/+0.95pct/-0.15pct,继续受到股份支付费用增加影响,财务费用增长压力明显减弱。 保持高强度研发,引领熔断器产业升级趋势。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21亿元,同比+120.53%,其中股份支付费用影响0.29亿元,剔除后研发费用率同比+1.37pct至8.64%,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23年公司研发人员同比增长13.45%至253人,继续扩充研发团队实力。公司在研有包括1000V智能熔断器、1000V激励熔断器、防雷熔断器、储能熔断器、新型光伏熔断器等多个新兴产品项目,领先技术实力助力公司维持行业龙头竞争地位,引领熔断器产业升级趋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96/17.47/21.5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9/2.45/3.42亿元,对应摊薄EPS分别为2.25元、3.70元、5.16元,维持“推荐”评级。风险提示:1、下游客户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2、全球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3、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4-22 16.66 -- -- 17.07 0.06%
16.67 0.06%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度财务报告,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12.98亿元,同比+24.78%,实现归母净利润113.27亿元,同比+45.2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7.82亿元,同比+16.21%。 我们的分析和判断:新能源车与出口增长带动ASP上升,助力自主品牌燃油车盈利能力稳中向好。2023年公司共销售整车255.3万辆,同比+8.8%,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159.7万辆,同比+14.9%,自主品牌海外销售23.6万辆,同比+39.2%,自主品牌新能源销售47.4万辆,同比+74.8%,出口与新能源是销量的主要增量来源,并带动公司ASP由6.1万元上升至6.9万元,增幅13.8%。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年初收购深蓝汽车后并表,剔除深蓝汽车并表影响,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254.15亿元,同比+3.4%,出口的高速增长对冲了车市“价格战”影响,营收保持稳定。同时,出口的高毛利提升了公司自主品牌燃油车的盈利能力,2023年公司境外业务毛利率为24.8%,明显高于整体汽车销售业务的18.0%,助力公司自主品牌燃油车净利润增长。剔除深蓝汽车归母净利润、阿维塔、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带来的投资收益以及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我们测算得到2023年公司调整后的自主品牌燃油车产品的归母净利润水平为80.9亿元,同比2022年的65.6亿元增加23.4%。 合资品牌亏损影响持续减弱,新能源品牌营收规模快速提升。分子品牌来看,合资品牌方面,2023年末长安福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归零,且公司不负有对长安福特的额外损失承担义务,长安马自达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降低至8.8亿元,长安马自达发动机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为8.0亿元,预计合资品牌后续对公司利润影响将不断减弱;新能源品牌方面,受益于销量的快速增长,公司新能源品牌营收规模快速提升,2023年深蓝汽车实现营收258.8亿元,同比+65.1%,净利润为-30.0亿元,同比缩窄6.2%,规模效应逐渐显现,阿维塔实现营收56.5亿元,较2022年的0.28亿元大幅增长,净利润为-36.9亿元,同比+83.2%,亏损扩大主因销量较低,规模效应尚不明显,且高端品牌存在较大金额的前置研发投入,预计伴随阿维塔销量的继续提升,其利润走势有望复刻深蓝品牌,亏损逐渐企稳回落。合资品牌亏损影响持续减弱与新能源品牌亏损企稳回落有望助力公司维持稳中有升的盈利能力。 2024进入新能源产品周期大年,深度合作华为打造智电产品矩阵。2023年,公司初步构建起启源+深蓝+阿维塔的新能源品牌矩阵,覆盖低、中、高端的纯电动、插电式混动产品,推出启源A07、A05、Q05、深蓝SL03i、S7、阿维塔12等新品,市场影响力快速扩大。2024年公司还将推出启源E07、深蓝G318、阿维塔新品等,继续丰富产品矩阵,产品布局完备度的进一步提升有望继续贡献销售增量。智能化方面,公司与华为形成深度合作,2023年8月,深蓝宣布携手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2023年11月公司与华为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公司有意投资华为拟成立的聚焦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新公司,依托于行业领先的智能驾驶系统供应商,公司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有望得到进一步丰富,助力公司成长为智电产品龙头企业。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67.97/2,278.78/2,448.1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34/114.93/132.25亿元,对应摊薄EPS分别为0.91元、1.16元、1.33元,维持“推荐”评级。风险提示:1、新能源产品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2、技术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3、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华纬科技 机械行业 2024-04-11 20.88 -- -- 30.24 0.97%
21.13 1.20%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度财务报告,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3亿元,同比+39.63%,实现归母净利润1.64亿元,同比+45.5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53.43%。 我们的分析和判断:归母净利润接近预告上限,稳定杆产能爬升贡献业绩新增量。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64亿元,接近前期发布的业绩预告上限(1.42亿元-1.68亿元),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主要得益于营收与毛利率增长的双轮驱动。营收方面,公司主营的悬架弹簧实现营收7.52亿元,同比+37.82%,国内市场占有率上升4.47pct至22.25%,市场地位进一步稳固;稳定杆实现营收2.64亿元,同比+101.28%,占营收比重上升6.51pct至21.26%,产能爬升加速兑现在手订单,为营收贡献新增量。毛利率方面,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27.38%,同比+3.47pct,其中悬架弹簧毛利率为30.51%,同比+4.87pct,稳定杆毛利率为17.32%,同比+5.70%,毛利率的上涨主要是由于公司产品原材料钢材的价格走低带来的成本改善以及产品销量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提升,当前公司稳定杆毛利率相较悬架弹簧仍有较大差距,产线产能尚未得到充分利用,预计伴随后续稳定杆产能利用率的进一步提升,公司毛利率有望延续向上趋势。 贯彻“大客户”经营战略,实现海外客户新突破。公司继续贯彻“大客户”经营战略,通过与头部自主品牌进行深度绑定合作,分享自主品牌销量增长红利。2023年公司的客户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前两大客户比亚迪、吉利分别实现销售3.66亿元和1.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1.68%和38.7%,占公司营收比重分别为29.43%和13.35%,比亚迪占比同比增长5.50pct。公司与包括比亚迪、吉利、长城、长安、奇瑞、理想等在内的自主品牌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自主品牌依靠新能源产品实现国产替代的趋势明确,公司进入头部自主品牌供应链将充分受益于自主品牌国产替代机遇,实现业绩的可持续增长。同时,公司开始依靠可靠的产品质量开拓国际化市场,打开业绩第二增长空间,2023年获得了Steantis的定点项目,实现了海外客户新的突破,为公司的国际化道路奠定了基础。 费用率结构优化,研发投入增长助力提质增效。2023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12%/2.99%/-0.26%,同比分别+0.54pct/-0.21pct/+0.40pct,销售费用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业务增长带来的包装租赁费和仓储费增加,管理费用率下降受益于业绩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财务费用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汇兑收益的减少。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为0.62亿元,同比+51.35%,研发费用率同比增长0.38pct至4.96%,公司研发费用投向主要为提升弹簧强度、韧性、疲劳寿命等性能以及生产效率的工艺,目前项目基本完成产品验证并进入小批量试制阶段,有望带动公司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的继续提升,从而提升客户黏性,推动公司业绩的稳中向上。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93/19.35/22.4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3/2.63/3.07亿元,对应摊薄EPS分别为1.65元、2.04元、2.38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客户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2、新产线产能爬坡不及预期的风险;3、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华域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4-03 17.69 -- -- 18.25 3.17%
18.25 3.17%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度财务报告,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5.94亿元,同比+6.52%,实现归母净利润72.14亿元,同比+0.1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5.03亿元,同比+0.62%。 我们的分析和判断:上汽系占比不断下降,多元化客户、多产品策略带动公司经营稳步有升。 客户结构多元化:公司近年上汽体系收入占比不断下滑,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三大客户合计占公司总营收在2021~2023年分别为46.1%/43.8%/41%,下降趋势显著,客户结构呈现多元化。单一客户依赖度继续降低,业务结构稳步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产品结构多元化:2023年公司营收构成中,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分别为317.9亿元、212.8亿元,同比2022年的334.8亿元及219.4亿元,分别下降5.04%、3.01%,而2023年上汽大众销量121.5万辆,同比下降8.01%,上汽通用销量100.1万辆,同比下降14.45%,公司营收端收入略微下降,远高于销量下降幅度,侧面彰显公司供应产品多样化,单车价值量不断提升,奠定了超强稳定性。我们认为,一方面,随着上汽大众及上汽通用新能源汽车占比不断提升,公司所供新能源零部件种类增多,另一方面,公司在制动系统、新能源核心零部件、智能化产品等不断突破,获得了更多定点,打开了收入增长空间。 2023年在电动化、智能化零部件拓展中:智能座舱领域,模块化、系统化解决方案实现客户项目的量产配套;智能照明领域,实现最新数字全彩交互照地灯产品的配套量产;智能驾驶辅助领域,自主研发的前雷达、角雷达、舱内生命体征检测雷达、电动门避撞雷达等新产品均实现量产,并已初步建立纯固态激光雷达的整机设计、测试验证研发能力;电驱动系统领域,新获上汽通用、零跑汽车的电控和高压电机项目定点,并顺利推进长城中高功率电驱动系统总成项目、800V碳化硅自研控制器项目的开发工作。电动化、智能化零部件业务的有序拓展为公司带来业绩增长新动能。 产品结构调整造成毛利率短期波动。2023年公司五大业务内外饰件/金属成型和模具/功能件/电子电器件/热加工件分别实现营收1130.70亿元/100.78亿元/285.40亿元/72.52亿元/5.79亿元,其中电子电器件营收同比上涨18.68%,快于整体营收增速,占营收比重同比上升0.46pct至4.55%。在规模效应的带动下,电子电器件业务毛利率同比上涨3.26pct至13.76%,但公司传统产品营收增速放缓叠加国外人工、物料、能源等成本的上涨造成毛利率有所下滑,影响整体毛利率,2023年公司内外饰件、金属成型和模具毛利率分别为12.99%和10.05%,同比分别-1.85pct和-1.44pct,影响公司毛利率整体下滑0.90pct至13.32%。公司处于业务结构转型期,毛利率短期有所波动,但新兴业务电子电器件毛利率明显高于传统业务,我们认为伴随电动化、智能化零部件收入占比的不断上升,公司毛利率在长期有望保持稳中有升态势。 费用率管控良好,盈利能力维持稳定。2023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69%/4.74%/0.05%/4.22%,同比分别+0.04pct/-0.40pct/+0.19pct/-0.30pct,销售费用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新产品业务拓展带来的三包损失费用增加,财务费用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借款利息的增加,研发费用率的降低主要是由于前期主要研发项目陆续进入量产交付期,新项目研发需求有所降低,公司对费用率的有效管控对冲了部分毛利率下滑影响,维持了稳定的盈利能力。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67.33/1829.74/1871.3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93/80.54/83.43亿元,对应摊薄EPS分别为2.38元、2.55元、2.65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客户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2、新产品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3、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伯特利 机械行业 2024-04-01 38.88 -- -- 58.20 6.24%
42.21 8.56% -- 详细
公司发布2023年度财务报告,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74亿元,同比+34.93%,实现归母净利润8.91亿元,同比+27.5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55亿元,同比+36.78%,EPS为2.15元。 我们的分析和判断:业务多元化进程顺利推进,新产品产能爬坡带动毛利率稳中有升。2023年公司继续推进由机械制动产品向智能电控、机械转向、轻量化等产品拓展的业务多元化进程,机械制动产品/智能电控产品/机械转向产品/其他产品分别实现营收33.68亿元/32.96亿元/4.83亿元/0.74亿元,同比分别+26.55%/+38.81%/+74.29%/+45.23%,新产品业务增速快于机械制动,为公司业绩增长带来新动能。伴随公司新产品交付加速,产能爬坡带动毛利率增长,2023年公司四大板块产品毛利率分别为21.22%/20.14%/13.67%/20.24%,同比分别-0.82pct/+0.11pct/+4.19pct/3.01pct,新产品业务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带动整体毛利率回升。 期间费用率管控良好,研发费用平稳增长。2023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12%/2.34%/-0.49%,同比分别+0.06pct/+0.05pct/+0.23pct,期间费用小幅增长,销售费用率的增长来源于公司业务加速拓展带来的质保费用增长,公司产品是零部件国产替代的核心领域,质量保证在公司与外资厂商的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管理费用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职工薪酬,整体管控较为良好。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为4.50亿元,同比+18.97%,研发费用率为6.02%,同比-0.81pct,伴随公司新产品陆续进入量产交付期,叠加前期新技术研发不断积累成果,研发费用增速放缓,利于公司继续提升产品盈利能力。 在手订单不断累计,加快产能扩建释放业绩增长潜力。公司已形成良好的市场声誉,引领底盘产品国产替代进程,新增定点进程快于量产交付进程,产品“供不应求”。2023年,公司EPB产品新增定点项目47项,新增量产项目33项,WCBS产品新增定点项目50项,新增量产项目25项,ADAS产品新增定点项目17项,新增量产项目11项,机械转向管柱产品新增定点项目10项,新增量产项目4项,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新增定点量产需求,公司积累可观在手订单。为释放业绩增长潜力,公司在2023年继续加速推进产能扩建,针对当前紧缺的新产品产能,新增50万套/年EPB卡钳组装产能、35万套/年WCBS阀体机加产能、60万套/年AC6执行机构组装产能、36万套/年WCBS总成组装产能、1条EPB后钳体机加生产线、15条转向节机加产线、7条转向节机加生产线等,配合公司日趋成熟的新产品研发技术,新增产能将加速满足公司客户订单需求,助力公司业绩保持高增态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1.53/126.45/147.4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7/15.96/19.5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85元、3.68元、4.52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客户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2、新技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3、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3-28 219.61 -- -- 217.30 -1.05%
259.87 18.3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 年度财务报告, 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023.15 亿元,同比+42.04%, 实现归母净利润 300.41 亿元, 同比+80.72%,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84.62 亿元, 同比+82.01%, EPS 为 10.32 元。 我们的分析和判断:乘用车销量高增驱动营收增长, 碳酸锂成本下行叠加规模效应助力单车利润再提升。 公司营收增量主要来源于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的高速增长, 2023 年全年公司乘用车销售 301.29 万辆, 同比+69.07%, 贡献营业收入 4066.28 亿元,同比+49.37%, 单车均价为 13.5 万元( 剔除增值税) , 同比-11.66%, 单车均价的下滑主要是由于公司 2023 年初推出旗下主力产品的冠军版改款, 依托行业领先 的新能源 产品制造 技术, 以 更低的产 品售价引 领新能源 车对燃油 车的替代, 但公司不 断升级产 品性能, 做到“ 降价不 降配” , 驱动 自主品牌 新能源产品 的持续升 级。 公司 销量高增 和技术升 级带来的 规模效应 叠加碳酸 锂价格回落带动公司盈利能力的继续提升, 2023 年全年汽车、 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毛利率同比上升 2.63pct 至 23.02%, 对冲了公司产品降价影响, 驱动单车利润 上升。 剔 除比亚迪 电子盈利 , 在光伏 及储能业 务盈亏平 衡的假设 下,2023 年公司单车利润为 0.91 万元, 同比+5.11%, 其中下半年单车利润为 0.99万元, 环比上半年提升 23.79%, 领先的新能源车制造与技术优势是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保持龙头地位的核心竞争壁垒。 期间费用结构继续优化, 渠道建设加速为全产品矩阵夯实基础。 2023 年,公 司 销 售 / 管 理 / 财 务 费 用 率 分 别 为 4.19%/2.23%/-0.24% , 同 比 分 别+0.63pct/-0.12pct/+0.14pct, 期间 费用结构继 续优化, 一方 面, 销售费 用率的上涨主要来源于渠道扩张带来的费用增长, 类比大众的“ 高尔夫+帕萨特+奥迪+保时捷” 的 5-100 万元产品价格带, 公司已形成“ 王朝+海洋+腾势+仰望+方程豹” 的完备产品矩阵, 覆盖低-中-高端全价格带, 渠道建设加速将为销量的继 续增长夯 实基础; 另一方面 , 管理费 用率在营 收高增带 来的规模 效应下继续优化, 管理效能不断提升。 高强度研发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新技术继续扩大规模与成本优势。 2023 年公 司 研 发 费 用 为 395.75 亿 元 , 同 比 +112.15% , 研 发 费 用 率 为 6.57% , 同 比+2.17pct, 截止 2023 年底,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 10.28 万人, 同比+47.56%,研发人员占比上升至 14.62%, 公司将继续以研发为驱动, 巩固规模与成本优势。 规模优势方面, 2023 年公司相继发布易四方、 云辇、 DMO 超级混动越野平台等颠覆性技术, 为高端产品带来差异化竞争力, 高端品牌销量节节攀升。 2024 年初, 公司发布璇玑架构, 实现电动化与智能化高效融合, 有望继续引领行业 技术进步 , 依托新 兴技术成 果带来的 产品差异 化竞争优 势推动新 能源车对燃油车的持续替代; 成本优势方面, 2024 年初, 公司推出主力产品改款-荣耀版 , 在提升 配置的同 时进一步 降低产品 售价, 电 动化技术 的迭代进 步为产品价 格的持续 下探打下 坚实基础 , 助力公 司在引领 新能源车 对燃油车 的加速替代 的过程中 维持稳定 的盈利水 平。 展望 后续, 公 司还将在 今年发布 新一代插混系统平台, 有望应用于秦 L、 海豹 06 等新车型, 带来产品的进一步降本增效 , 助力公 司在新能 源车市场 格局重塑 的进程中 稳中有进 。 我们认 为公司在电 动化、 智能 化的技术领 先优势将 持续带动公 司销量增长, 因此 维持 对公司全年销售 380 万辆, 出口 50 万辆的销量预期不变。 投 资 建 议 : 我 们 预 计 公 司 2024~2026 年 营 业 收 入 分 别 为7502.12/9029.17/10156.81 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73.08/472.62/561.13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2.82 元、 16.23 元、 19.27 元, 维持“ 推荐” 评级。 风险提示: 1、 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2、 海外市场拓展面临政策不确定性的风险; 3、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新泉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3-27 41.87 -- -- 44.58 6.47%
48.25 15.2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度财务报告,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72亿元,同比+52.19%,实现归母净利润8.06亿元,同比+71.1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04亿元,同比+73.70%,EPS为1.65元。 我们的分析和判断:优质客户资源驱动产品量价齐升,规模效应带动毛利率回升。公司在内外饰件领域积累了多年的研发制造经验,成长为国内汽车饰件龙头企业,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拓展了头部新能源主机厂客户资源,如特斯拉、理想、比亚迪、蔚来等,并与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深度绑定,2023年,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同比上涨2.27pct至70.73%,为公司业绩增长贡献主要增量,绑定头部客户并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是公司取得亮眼业绩的核心驱动力。在头部客户销量攀升的带动下,公司主要产品销量快速增长,并依靠产品升级稳步提升产品单价,2023年,公司仪表板总成/门板总成/顶柜总成/内饰附件/保险杠总成/外饰附件六大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分别+47.13%/+50.43%/+131.57%/+32.24%/+57.46%/+158.49%,单价同比分别+4.08%/-8.88%/+7.36%/+6.41%/+35.01%/+16.84%,量价齐升进一步激发规模效应,带动毛利率回升,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0.36pct至20.55%,其中保险杠总成与门板总成毛利率提升幅度较大,同比+10.61pct/+1.77pct。 期间费用率持续优化,研发费用稳定增长。2023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68%/4.28%/-0.06%,同比分别-0.23pct/-0.21pct/-0.06pct,期间费用率继续优化,其中销售费用率与管理费用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司营收高增带来的规模效应显现,叠加公司依靠高质量产品深度绑定头部客户,销售费用投入力度较小,财务费用率降低主要是由于汇兑损益。公司内外饰产品与汽车美观度紧密相关,在汽车市场竞争程度加剧的背景下,主机厂愈发重视通过差异化的外观、内饰等吸引消费者,因此对公司产品设计提出较高要求。为满足客户需要,公司保持了稳定的研发投入以推动产品升级和为客户提供定制化开发业务,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为4.57亿元,研发费用率4.32%,同比-0.08pct,研发费用增速与营收基本保持一致。 积极推进海内外产能扩建。助力业绩可持续发展。2023年公司继续推动产能扩建,并开始积极向海外市场拓展。国内产能方面,公司于2023年8月11日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全部用于上海智能制造基地升级扩建项目(一期)、汽车饰件智能制造合肥基地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预计可形成80万套仪表板总成和20万套门内护板总成的新增产能,满足头部新能源客户新增需求;海外产能方面,公司于2023年2月和9月分别向墨西哥子公司增加5000万美元和9500万美元投资,以满足新增定点项目的产能扩充,墨西哥工厂将成为公司满足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北美主机厂客户新增需求的核心制造基地,国内外产能扩建的稳步推进为公司业绩的可持续增长打下良好基础。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7.87/168.26/194.7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5/14.10/16.9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27元、2.89元、3.48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新能源车产品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2、海外市场拓展面临政策不确定性的风险;3、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
长城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1-09 23.64 -- -- 23.70 0.25%
25.39 7.40%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 12月产销数据, 12月公司实现汽车销售 11.25万辆,同 比 +45.3%, 其 中 , 新 能 源 车 销 售 2.99万 辆 , 同比 +169.0%, 海 外 销售 3.35万辆, 同比+64.9%。 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汽车销售 123.07万辆, 同比+15.29%,其中新能源车销售 26.20万辆,同比+98.7%,海外销售 31.60万辆,同比+82.5%。 点评: 2023年全年销售达 123.07万辆, 同比增长 15.29%, 坦克延续亮眼表现,哈弗稳步推进新能源转型。 从结构上来看, 哈弗/魏牌/坦克/欧拉/皮卡五大子品 牌 在 2023年 分 别 累 计 销 售 71.52/4.16/16.25/10.85/20.23万 辆 , 同 比 分 别+16.0%/+14.4%/+31.2%/+4.4%/+16.9% , 坦 克 品 牌 连 续 36个 月 蝉 联 中 国 越 野SUV 销量第一,并在 2023年开启新能源转型,打造以越野超级混动架构 Hi4-T为基础的技 术路线, 满足更多 消费者的差异化使 用需求, 全年坦克 Hi4-T 车型累计销售 3.4万辆。 哈弗品牌新能源转型稳步推进, 哈弗枭龙、 猛龙系列、二代 大狗 PHEV 等搭 载 Hi4智能 四驱 电混 技术 的产 品陆 续推出 , 助 力公 司顺应新 能源车市 场发展 趋势, 取 得销量 新增量, 全年哈弗 新能源 产品销售 7.75万辆, 同比+648.56%。 坚持品牌向上战略, 进军高端化市场, 预计 2024年全年销量 160万辆,同比+30%。 2023年公司继续坚持品牌向上战略, 年内发布高山、 蓝山、 坦克400PHEV、 坦克 500改款及 PHEV 等多款中高端产品, 布局潜力细分市场,2023年全年公司 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累计 22.58万辆, 占总销量的 18.34%,同比提升 3.07pct, 高端化战略成果显著。 2024年公司将继续践行品牌向上战略, 包括坦克 700、 魏牌全尺寸 SUV、 轿车等高端产品有望陆续亮相, 助力公司产品结构继续改善, 推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2023年全年海外销售达 31.6万辆, 五大品牌全部实现出海。 2023年全年公司 实现海外 销售 31.6万辆 , 同比增 长 82.5%, 自 8月以 来连续 5个月 海外销售维持在 3万辆以上, 取得亮眼表现。 2023年公司在全球启动“ONE GWM”品牌战 略, 全面 整合优势 资源, 从 产品规划 、 传播效 率、 渠道 效能、 用 户服务等维度, 全面提升品牌势能, 实现旗下五大子品牌全部出海, 推动哈弗 H6新能 源、 坦克 500新能 源、 欧拉 好猫 、 魏 牌摩 卡 PHEV 等多 款高 价值 智能 新能源产品出口。 公司在海外的本地化生产布局领先, 已经实现巴基斯坦 KD 工厂、 厄瓜多尔 KD 工厂, 马来西亚 KD 工厂的新项目签约投产, 并在乌兹别克斯坦积 极推进本 土化生产 , 有效提 升品牌海 外影响力 。 海外本 地化生产 进一步提升产品出海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预计出口将在 2024年继续为公司贡献销量增长动能, 助力公司全球化战略的加速推进。 投 资 建 议 : 我 们 预 计 公 司 2023~2025年 营 业 收 入 分 别 为 1814.38/2164.60/2418.27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7.94/79.18/93.01亿元, 对应 EPS分别为 0.80元、 0.93元、 1.09元, 维持“推荐” 评级。 风险提示: 1、 产品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2、 海外市场拓展面临政策不确定性的风险; 3、 行业竞争格局加剧的风险。
伯特利 机械行业 2024-01-09 62.54 -- -- 61.78 -1.22%
64.00 2.33%
详细
事S件: 公司发布《向 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 司债券预案》 , 拟发行可 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 28.32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 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 1)墨西哥年产 720万件轻量化零部件及 200万件制动钳项目(10.3亿元); 2) 补充流动资金(8.5亿元) ; 3) 高强度铝合金铸件项目(3.1亿元) ; 4)年产 100万套线控底盘制动系统产业化项目(2.26亿元) ; 5) 年产 100万套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 建设项目(2.26亿元) ; 6) 年产 60万套电子机械制动(EMB) 研发及产业化项目(1.89亿元) 。 点评: 轻量化+线控底盘扩产, 新产能带动公司业绩保持较快增速。 轻量化方面, 多内+海外, 多项目多地扩产在即。 除本次募资投产外, 公司 2023年 11月发布公告将 2021年可转债募投项目由“原有 1万吨汽车配件铸铁件生产线升级改造” 变更为“威海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底盘结构件轻量化升级改造项目” , 并将剩余募集资金 9,420.81万元用于新设项目建设, 补充额外产能支撑订单量产交付。 另外, 公司本次可转债募资拟扩建墨西哥轻量化工厂产能, 以满足包括通用、 沃尔沃、 Stellantis、 福特等在内的北美及欧洲客户需求。 2022年美国汽车制造商生产的车型油耗水平达到历史新低:平均每加仑行驶里程达26英里 , 但 距离美 国 “企业 平均 燃料经 济性 标准(CAFE) ” 要求 的 2026年52英里目标值仍有显著差距, 北美客户对轻量化部件具有显著长期需求, 公司北美客户覆盖面广, 2023年继续积累在手订单, 墨西哥产能扩建有望激发公司轻量化业务增长潜力。 线控底盘方面, 公司 EPB 与 WCBS 两款制动产品的性能与销量位居国内龙头地位, 截止 2023年 9月末, 公司 WCBS 产品在研项目 70项, EPB 产品在研项目 54项, 1-9月, WCBS 产品新增定点项目 42项, EPB 产品新增定点项目 27项, 在手订单充裕, 客户认可度逐渐提升, 获取订单能力强, 公司新一代线控制动产品 WCBS2.0将于今年上半年量产, 有望继续支撑公司项目拓展, 充裕在手订单有望支撑新产能继续贡献业绩增量。 横向&纵向市场拓展, 客户黏性有效提升。 根据公司公告, 2023年公司与奇瑞发 生的 关联 交易 额预 计为 31.2亿元 , 预 计 2024年将 增长 至 41.7亿元 , 公司深度绑定奇瑞, 并在传统制动产品之外持续导入 EPB、 WCBS、 ADAS 等新产品, 单车价值量显著提升。 公司大客户奇瑞 2023年销售汽车 188.13万辆,同比增长 52.6%, 出口 93.7万辆, 同比增长 101.1%, 取得亮眼表现。 2024年奇瑞将 在保持出 口竞争力 的同时以 高端产品 进军新能 源市场, 近期发布 星纪元 ES、 智界 S7等产品, 国内外双引擎有望推动 2024年销量继续增长, 带动公司业 绩向上。 基于“大客户 ” 战略取 得的市场 声誉, 公 司近年来 与吉利、长安、 上汽、 北汽、 东风、 广汽、 江淮、 长城、 比亚迪、 理想、 蔚来、 小鹏、赛力斯等国内头部主机厂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 客户质量与结构持续优化,并依托 包括传统 制动产品 、 线控制 动产品、 转向产品 、 轻量化 产品等在 内的多产品 线绑定核 心客户, 伴随自主 品牌市场 份额继续 上涨, 新 能源市场 头部效应凸显, 公司有望受益于自身的优质客户结构, 取得业绩良好表现。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78.40/102.59/130.35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02/11.50/14.60亿元, 对应摊薄 EPS 分别为 2.08元、2.65元、 3.37元, 维持“推荐” 评级。 风险提示: 1、 产品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2、 新技术、 新产品研发量产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3、 行业竞争格局加剧的风险。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1-08 192.47 -- -- 198.70 3.24%
220.78 14.7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12月产销数据,12月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4.10万辆,同比+45.0%,其中乘用车销量为34.02万辆,同比+45.0%。全年公司实现新能源汽车销售302.44万辆,同比+61.9%,其中乘用车实现销售301.29万辆,同比+62.2%。 点评:单月销量再创新高,32023全年销售4302.44万辆,同比+45%计,预计20244年公司销量达0380万辆,同比+25%。公司单月销量再创历史新高水平,助力全年销售突破300万辆,从结构来看,全年纯电动乘用车销售157.48万辆,同比+72.84%,增速远超行业均值,纯电动占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的52.3%,插混乘用车销售143.81万辆,同比+51.98%,占比47.7%。我们预计的2023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接近900万辆,公司市占率超过1/3,稳居行业领头羊地位。展望2024年,公司有望凭借完备的产品布局与稳固的品牌声誉继续引领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增长,海外市场加速布局为公司销量带来新增量,国内外市场并举助力公司销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24年公司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380万辆,其中出口销量有望达50万辆。 高端化战略成效初现,“腾势++方程豹++仰望”产品矩阵表现亮眼。从销售结构来看,2023年公司重点发力的高端领域取得显著成果,腾势品牌全年实现销售12.78万辆,月均销量突破万辆,腾势D9上市后快速成为MPV市场销量冠军。12月,仰望U8产能快速爬升,销量达到1593辆,方程豹首款车型豹5交付首月销量达5086辆,高端产品布局成效初显,伴随产品矩阵继续完善,“腾势+方程豹+仰望”有望助力公司继续打开高端细分市场,贡献销售及盈利增量。 全价格带布局优势日益彰显,新老产品更迭有效平滑销量波动。依托产能优势与出色的产品设计能力,公司已形成从微型车到大型车的全价格带产品布局,助力公司在全市场取得品牌声誉优势。品牌优势带动公司销量稳中向上,一方面,公司老款产品改款后延续强势表现,2023年全年,汉/唐/宋/秦家族分别销售22.84/13.72/48.21/64.23万辆,年初冠军版车型成功接力老款产品,销量继续稳居细分市场第一梯队,海豚全年销售36.74万辆,品牌效应助力公司延续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公司新品上市快速取得市场关注,销量节节攀升,除豹5外,海鸥、宋L等产品上市后订单与销量均取得快速增长,12月单月海鸥销量突破5万辆,宋L上市首月销量突破1万辆,得益于公司头部市场地位的背书,新品持续为公司贡献销量增长动能。 全球化布局加速推进,出口成为销量第三增长点,预计42024年出口量达050万辆,同比+106%。在中低端市场龙头地位稳固、高端产品布局日趋完善的双重动力之外,出口为公司销量贡献第三大增长动能。2023年全年公司出口24.28万辆,同比+334.2%,其中12月单月出口达3.61万辆,创历史新高。 12月22日,公司宣布将在匈牙利赛格德市新建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海外布局进一步深化,公司海外市场影响力有望进一步扩大,推动产品加速走向以欧洲、东南亚等地区为代表的主力消费市场,推动公司出口持续取得亮眼表现,我们预计2024年公司出口有望达到50万辆,同比增速超过100%。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240.77/9452.44/11567.4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8.60/421.25/561.5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0.26元、14.47元、19.29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新能源车产品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2、海外市场拓展面临政策不确定性的风险;3、行业竞争格局加剧的风险。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3-10-31 239.51 -- -- 244.30 2.00%
244.30 2.0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三季度财务报告,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222.75亿元, 同比+57.75%, 实现归母净利润 213.67亿元, 同比+129.47%,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93.49亿元, 同比+131.32%, EPS 为 7.35元。 我们的分析和判断: 销量高增态势延续, 毛利率改善明显。 第三季度,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621.51亿元, 同比+38.49%, 环比+15.86%, 销量强势表现继续推动业绩保持增长势能。 Q3公司实现销量 82.40万辆, 同比+52.96%, 假设公司手机相关业务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 15%, 我们测算公司前三季度汽车销售单价约为 16.4万元,其中 Q3单季销售单价约为 16.1万元, 较上半年 16.6万元有所下滑, 主要原因系公司明星单品海鸥、 宋 Pro 于 Q3快速上量, 产品售价较低, 产品结构变化拉低了公司的产品均价。 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 19.79%, 同比+3.89pct, 其中 Q3单季毛利率 22.12%, 同比+3.16pct, 环比+3.40pct。 Q3公司单车归母净利 1.17万元, 环比提升 2909元, 借助持续扩大的规模优势和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出口占比(Q3出口 7.1万辆, 环比+99%) 提升, 公司盈利能力同比、 环比都继续提升, 预计 Q4及全年单车盈利仍维持 1万元以上。 费用端支出增速放缓, 研发投入继续提升。 前三季度, 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 用率 分 别 为 4.08%/2.43%/-0.30%, 同比 分 别+0.58pct/+0.04pct/+0.20pct, 销售费用 率的提升 主要是由 于公司大 力扩张腾 势、 方程 豹、 仰望 等新品牌 渠道以及优化王朝网和海洋网现有渠道, 以提升门店经营效率。 Q3单季, 公司销售 / 管 理 / 财 务 费 用 率 分 别 为 3.94%/2.13%/-0.10% , 同 比 分 别+0.02pct/-0.20pct/+0.27pct, 销售及管理费用率环比分别-0.48pct 和-0.33pct,改善明显。 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为 249.38亿元, 同比+129.42%, 研发费用率 5.91%, 同比+1.85pct, 保持高速增长, 公司专注研发投入以支撑产品以出色的技术实力向高端豪华市场布局。 海外人气火爆, 销量节节攀升, 新工厂投产在即, 海外突破可期。 预计 2023年出口 20万辆, 2024年 40万辆。 9月公 司海外销 售 2.80万辆 , 前三季 度实现出口 14.55万辆, 预计全年实现 20万辆出口。 公司在国内市场所积累的声誉能 够辐射海 外市场, 助力公司 快速打开 市场知名 度, 预计 公司海外 销量将继续维持高速增长态势。 在新工厂建设方面, 泰国工厂预计将于 2024年开始运营, 年产能约 15万辆,将投放 到泰国本 土市场, 同时辐射 周边东盟 国家及其 他地区。 此外, 公 司将在巴西设立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 总投资额达 30亿雷亚尔(折合人民币约 45亿元) , 建立客车工厂+乘用车工厂+电池工厂的生产基地, 进一步推动全球化进程。 产品线齐全, 高端品牌不断突破, 腾势销量维稳在第一梯队。 随着仰望 U8产品的 上市发布 , 由海洋 、 王朝、 方程豹、 仰望、 腾 势组成的 比亚迪品 牌矩阵已经 基本形成 , 覆盖从 家用到豪 华、 从大 众到个性 化, 全面 满足用户 多方位全场 景的用车 需求。 今年以 来, 公司 先后发布 高端品牌 仰望和方 程豹, 腾势品牌产品矩阵持续扩充, 2023年前三季度, 腾势品牌累计销量 9.26万辆。 预计公司 2023年销量有望达到 300万辆, Q4月均销量将达到 30.68万辆。 投 资 建 议 : 我 们 预 计 公 司 2023~2025年 营 业 收 入 分 别 为 7240.77/9452.44/11567.43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98.60/421.25/561.53亿元, 对应EPS 分别为 10.26元、 14.47元、 19.29元, 维持“推荐” 评级。 风险提示: 1、 新能源车产品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2、 海外市场拓展面临政策不确定性的风险; 3、 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
新泉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8-31 52.39 -- -- 54.85 4.70%
54.85 4.7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Q2公司实现营收24.59亿元人民币,同/环比增速分别为86%/13%,归母净利润2.24亿元,同/环比增速分别为166%/48%。Q2公司毛利率为19.92%,净利率为9.09%。上半年公司总营收46.32亿元,同比增长64.7%;归母净利润3.75亿元,同比增长124.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75亿元,同比增长130.9%,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77元。 我们的分析与判断(一)乘用车、商用车复苏双重催化,核心产品仪表板总成量价齐升。新能源汽车下游客户收入占比超50%。产品、客户结构持续优化。上半年公司仪表板总成销售23.25万件,同比增长58.5%,单价同比增增3.7%至1295.23元/件,实现营收30.16亿元,同比增长64.3%,占总营收比重同比增长2.08pct至73.60%。公司客户覆盖乘用车与商用车头部企业,包括特斯拉、吉利、奇瑞、比亚迪、理想、蔚来、长城等国内外头部乘用车企业与一汽解放、北汽福田、陕西重汽、中国重汽、东风汽车等重型卡车企业。公司仪表板总成产品在中、重型卡车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在20%以上,市场地位稳固,乘用车与商用车优质客户为公司业绩持续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二)毛利率环比继续回升,汇兑收益贡献显著盈利。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9.86%,同比+0.64pct,其中Q2单季毛利率为19.92%,同比+0.98pct,环比+0.13pct,连续两个季度环比改善,主要系产品结构优化与规模效应作用。 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为1.93%,同比-0.06pct,其中Q2单季销售费用率为.94%,同比-0.10pct,环比+0.02pct;上半年管理费用率为4.57%,同比0.27pct,其中Q2单季管理费用率为4.39%,同比-0.37pct,环比-0.38pct上半年财务费用为-0.61亿元,相比于上年同期的0.01亿元显著下行,主要系汇兑收益增加所致。为公司贡献超6000万元超额利润。 (三)产能扩建紧跟大客户节奏,维持业绩增长潜力。今年公司在上海特斯拉工厂ModelY仪表板、中控盘基础上,新拓展了Model3改款后的中控台、轻量化CTB等产品。3月比亚迪合肥工厂投产,预计今年比亚迪收入贡献8亿元,相比2022年的2亿元将有大幅提升。此外,墨西哥工厂达产顺利,今年收入贡献有望达到1亿美元,实现扭亏盈利。 8月15日,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11.6亿元,拟投向上海智能制造基地升级扩建项目(一期)(拟投入募集资金5.08亿元,建成后新增50万套座舱系统一体化集成产品年产能,预计贡献年均收入10亿元,年均净利润1.02亿元)、汽车饰件智能制造合肥基地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3.04亿元,建成后新增30万套仪表板总成和20万套门内护板总成年产能,预计贡献年均收入6亿元,年均净利润0.44亿元),公司同步扩展墨西哥与上海工厂对特斯拉的供应能力,有望充分收益特斯拉扩产后的销量增长带来的业绩增长机遇。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收109.02/152.41/195.33亿元,归母净利润9.76/13.29/17.33亿元,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2.00/2.73/3.56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出口面临政策、贸易等不确定性的风险;2、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3、产能扩张不及预期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