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321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华依科技 机械行业 2024-03-05 33.00 51.33 65.79% 32.00 -3.03% -- 32.00 -3.03% -- 详细
2023年年公司收入稳步增长,归母净利同比下滑幅度较大,主要是新产能处在爬升周期。2024年随着。新产能利用率提升以及惯导业务放量,公司业绩有望迎来爆发增长。 投资要点:[Table_Summary]下调目标价至至51.33元,维持增持评级。考虑到产能爬坡周期盈利能力有压力,下调公司2023/2024/2025年的EPS为0.11(-0.64)/1.29(-0.47)/2.57(-0.59)元,参考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025年20倍PE,下调目标价至51.33元(原为61.30元)2023,年收入稳步增长,归母净利润略低于预期。公司发布业绩快报,2023年实现营收3.82亿元,同增13.33%;归母净利920万元,同减74.7%;扣非净利144.3万元,同减95.17%。归母净利略低于预期,低于业绩预告下限(业绩预告归母净利1500-2200万元),主要原因是公司增值税进项税抵扣上有调整导致。 2023年新产能尚在爬坡期、新业务费用先行,影响公司盈利能力。2023年公司测试服务产能扩充明显,测试台架数量接近翻倍,而新产能爬升周期超过6个月,导致实际产能利用率不足;费用方面,有息负债增长下财务费用持续增长,惯导等新业务投入下公司研发费用也在快速增长,费用率较2022年有所提升。 2024年新产能规模化量产,惯导业务开始放量,公司业绩有望迎来爆发增长。2024年公司新增产能放缓,2023年达产的测试服务产能将逐步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毛利率水平有望迎来明显提升;同时随着高阶智能驾驶渗透率的提升,公司惯导业务也将在2024年开始放量,公司有望迎来收入和归母净利的爆发式增长。 风险提示:测试服务毛利率低于预期的风险,惯导业务竞争加剧的风险
双环传动 机械行业 2024-03-05 24.60 32.99 37.46% 24.74 0.57% -- 24.74 0.57% -- 详细
事件:2024年3月4日,双环传动发布2024Q1业绩预告。公司2024Q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1-2.3亿元,同比增长22.75%-34.44%。扣非后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增长28.66%-41.53%。 投资要点:海外业务驱动开启,公司属出海低风险品种公司2024Q1利润预计2.1-2.3亿元。Q1业绩增长驱动因素之一为海外业务落地推动。近年来,公司相继获得包括丰田、欧洲知名豪华品牌在内的海外客户定点,并实现与舍弗勒签署深度合作意向书、投建匈牙利生产基地等多个海外业务。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逐渐赢得海外客户的肯定,已定点项目分阶段进入批量生产,业绩推动作用显现。同时公司作为工艺技术壁垒高,与数据信息安全性关联度低,油/电区分影响小的品类,在出海过程中遭遇海外贸易壁垒的风险相对低,属于出海低风险品种。 民生齿轮持续提升,新业务快速成长公司业绩另一驱动因素为民生齿轮业务的快速成长。2022年,公司投资设立子公司浙江环驱科技有限公司并成功收购深圳市三多乐,积极布局民生齿轮及其相关零部件业务,同时不断进行内部业务整合、企业文化融合以及市场开拓,凭借着积累多年的设计能力、运营与制造能力,公司在智能家居和汽车领域的业务份额得到持续提升,进一步助力公司业绩稳步增长。 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公司,受益工业与人型机器人双向催化公司是国内机器人精密减速机领先企业,RV已成功布局6-1000KG负载机器人,谐波减速器也已实现多型号稳定供货。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有望受益设备更换政策;同时人型机器人发展渐行渐近,催化公司相关业务。2024年3月1日,公司董事会通过机器人子公司环动科技拆分上市议案。本次上市不会导致公司丧失对环动科技的控制权。预计随着独立上市,子公司获得更加强劲的资本市场支持,有利于围绕机器人业务进一步做大做强。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公司作为国内领先车用驱动齿轮供应商和机器人减速器供应商,以低风险姿态持续开拓海外市场,并受益于商用车自动变以及民生齿轮业务,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8.16\10.43\12.85亿元,同比增长40.20%\27.75%\23.28%,对应EPS0.96\1.23\1.51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销量不及预期,海外拓展不及预期,机器人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等。
溯联股份 机械行业 2024-03-05 36.20 -- -- 35.47 -2.02% -- 35.47 -2.02% -- 详细
投资摘要汽车尼龙管路行业的领跑者。 溯联股份自 1999 年成立以来, 专注于汽车用塑料流体管路产品及零部件的生产和销售,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逐年递增,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汽车管路行业格局变动。 相比于金属管路和橡胶管路,尼龙管路轻量化、成本低、更加环保及回收性高的优点更加契合新能源时代汽车发展的趋势。 我们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逐步提升, 尼龙管路行业有望迎来发展浪潮, 公司作为尼龙管路行业的领跑者大有可为。 公司在行业内竞争中具备众多优势。 1.公司是国内少有掌握快速接头的核心技术并可自主生产相关产品的厂商,无需受制于外资专业插接紧固件供应商, 公司快速接头获得客户认可,部分竞争对手向公司采购快速接头等零部件。 2.积极布局下游产业链,是国内少数对新能源产业链下游市场进行全面业务布局的汽车管路企业。通过与新能源产业链客户的全面深度的合作,进一步扩大了公司产品的市场空间。 3.开辟储能业务,具备领先技术,市场前景较好。公司的电网储能电池模组冷却管路开发成功,能广泛应用在野外、社区、工地、通讯及能源设施中的储能模块中。 投资建议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尼龙管路市场价值有望持续增长。 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1.59/1.94/2.44 亿元,同比分别+3.65%、 +22.24%、 +25.76%。 2024 年 3 月 1 日收盘价对应 PE 分别为 23.06X、 18.87X、 15.00X。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周期性波动及汽车整车产业下行的风险; 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上游原材料供应及价格波动的风险; 募投项目实施效果未达预期的风险。
海能技术 机械行业 2024-03-05 11.89 -- -- 11.70 -1.60% -- 11.70 -1.60% -- 详细
公司主营有机元素分析系列、色谱光谱系列、样品前处理系列、通用仪器系列四大类仪器,毛利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有机元素分析系列/色谱光谱系列/样品前处理系列/通用仪器系列产品营业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比38.73%/19.94%/19.63%/12.14%。实验分析仪器产品具有多品种、小批量、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公司下游客户较为分散,主要为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政府机构以及企业等。 公司毛利率水平维持在60%以上的高位,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实验分析仪器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国外厂商占据主要份额,国内实验仪器市场主要由中小企业构成,呈现出竞争激烈且分散的格局。实验分析仪器的种类繁多、单一品种市场规模较小,产品涉及多学科和多领域技术,关键部件工艺精度要求高,技术壁垒较高,市场对品牌的信任度需逐步建立和巩固。2020年国内高效液相色谱仪市场规模在50亿-55亿元之间,气相色谱仪市场规模在20亿-25亿元之间,预计到2025年,中国色谱仪市场规模将达到157.5亿元,其中高效液相色谱仪市场规模约为80.8亿元,气相色谱仪市场规模约为36.7亿元。科学仪器行业一直是我国被发达国家所制约的关键领域,国产品牌市占率较低。许多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随着政策持续落地,科学仪器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 公司竞争优势显著。 (1)公司采用“全产业链生产运营模式”,核心产品非标件自产率平均达到了近60%,解决上游零件供应商加工水平不一、交货周期难以控制的问题,有效提升了产品可靠性、稳定性,降低成本。 (2)公司坚持“多品牌、多品种”发展战略,持续扩充产品矩阵,不断拓展其产品线和应用领域,完成五大品牌和四大产品系列的布局。 (3)公司早期布局元素分析和样品前处理两大业务领域,其中凯氏定氮仪和微波消解仪在国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是公司基本盘。公司将重点加大在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仪等产品的研发、市场投入,高效液相色谱仪增速可期。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53元和0.66元,对应估值分别为20倍和16倍。公司是国内科学仪器领军企业,全产业链模式打造产品高可靠性,高自研率增强市场竞争力,持续扩充产品矩阵,自研+控股+参股完善业务布局,未来成长可期,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技术未能实现产业化、市场开拓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圣湘生物 机械行业 2024-03-05 21.62 -- -- 21.89 1.25% -- 21.89 1.25% -- 详细
扣除新冠业务,常规业务快速增长2023 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均大幅下降主要系新冠核酸检测试剂及仪器需求下降,公司常规试剂 2023 年销售收入达到7.84 亿元,同比增长超 150%。从季度看,公司 Q1 开始新冠试剂业务已大幅下降, 2023 年 Q4 公司营业收入 3.74 亿元, 环比增长 82.54%, 常规检测试剂业务支撑起业绩成长。 呼吸道检测强力支撑业绩成长公司在新冠疫情期间已开始强化布局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在 2021-2022 年先后获批六联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试剂。 2023 年公司呼吸道检测收入超过 4 亿元, 同比增长680%。流程方面,公司优化提取试剂和 PCR 仪,缩短检测等待时间,推动核酸检测进一步向门急诊覆盖。 家庭检测需求提供增长弹性公司也为美团京东等上门检测呼吸道检测服务提供试剂,并定制化设计符合家庭自检需求,其定价也切合目前互联网推广。自 2023 年 Q4 开始试水以来,美团已在一线城市上线服务,我们预计经过 2-3 个季度的探索,服务的运行将更为流畅, 2024 年覆盖面将持续铺开。呼吸道疾病是常见的高发疾病,上门检测服务提供了方便性,我们认为家庭检测有较大的增长弹性,有望带动公司检测试剂需求的增长。 盈利预测除呼吸道检测处于高增长外,公司生殖道感染检测、血筛等核酸检测业务也实现快速增长, 预测公司 2023-2025 年收入分别为 10.06、 14.71、 18.38 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0、 3.08、 4.11 亿元, EPS 分别为 0.61、 0.52、 0.70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35.3、 41.2、 30.9 倍, 我们认为呼吸道检测业务可为公司带来长期业绩增长弹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 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呼吸道感染检测试剂销售不及预期、城市拓展进度不及预期、家庭检测需求增长不及预期、生殖道感染检测业务销售不及预期等风险。
科德数控 机械行业 2024-03-05 81.36 -- -- 84.37 3.70% -- 84.37 3.70% -- 详细
2024年2月29日公司发布公告,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定增拟融资不超过6亿元,用于进行高端五轴机床及核心功能部件扩产。 募投资金到位后,公司产能建设有望进一步加速:根据公司公告信息,公司定增三个募投项目已在有序推进,其中,大连工厂侧重于五轴立式加工中心、五轴卧式铣车复合加工中心、五轴龙门加工中心、五轴叶片铣削加工中心、五轴工具磨削中心、高速叶尖磨削中心等系列产品的生产,预计达产后,可实现整机产能约950台/年;银川工厂侧重于以德创系列五轴卧式铣车复合加工中心为代表的创新型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以及电主轴产品的规模化生产,预计达产后,可实现德创机型产能约90台/年,电主轴1295支/年;沈阳工厂侧重于实现五轴卧式加工中心、五轴卧式翻板铣加工中心两类产品的规模化生产,预计达产后,可实现整机产能约60台/年。募投资金到位后,产能建设有望进一步加速。 2244年公司预计产能44050台,为业绩增长打下良好基础:根据公司公告信息,24年依照立式加工中心KMC800参照测算,预计2024年产能为450台/年,均价按照公司2023年新签订单均价213万元/台(不含税)进行计算,测算24年产能为9.59亿元,即使考虑仅有80%-90%为当年有效产能(能在当年确认收入),有效产能也有望达到7.67-8.63亿元,为业绩增长打下良好基础。 产品盈利能力较强,2244年利润弹性有望继续释放:公司23年利润高增长,我们认为高增长主要由于公司产品盈利能力较强,1Q-3Q23整机毛利率为45.81%,考虑当前公司产品销售均价有增长,预计24年公司有望继续保持高毛利率,伴随产能释放收入规模扩张公司将有较强利润弹性释放。 根据公司业绩快报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3至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02/1.71/2.36亿元,对应当前PE70X/42X/30X。公司一体化布局高壁垒,成长空间广阔,维持“买入”评级。 限售股解禁、股东减持、产能提升不及预期、存货余额较大。
中控技术 机械行业 2024-03-05 48.37 -- -- 48.07 -0.62% -- 48.07 -0.62% -- 详细
业绩稳步增长,新兴业务快速发展。根据公司 2023 年业绩快报,2023 年,公司取得营业收入 86.19 亿元,同比增长 30%;归母净利润 11.00 亿元,同比增长 3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9.45 亿元,同比增长 38%。业绩变化的主要原因:(1)公司在化工、石化传统优势行业继续保持领先并不断扩大市场份额;(2)公司在冶金、电池、海外、PLC 等业务的市场拓展取得显著成效,营收及利润均取得较大幅度的增长;(3)公司进一步提升内部数字化治理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持续增强,整体费用率同比下降。 即将推出首个生成式工业 AI 大模型。根据证券时报网消息,公司将推出首个面向流程工业运行优化与设计的 AI 大模型,运用海量的生产运行、工艺、设备及质量数据,自主研发生成式 AI 算法架构(AIGC),基于工业多源数据进行融合训练,建立流程工业高泛化、高可靠的大模型,为客户提供 AI+安全、AI+质量、AI+效益、AI+低碳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或有望在流程工业的效率上实现革命性的突破。我们认为,公司在流程工业积累了大量数据,产业经验丰富,AI 大模型在工业场景的落地具有广泛的前景,生成式大模型有望充分赋能流程工业,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斩获沙特阿美总部智能机器人项目,布局人形机器人,“AI+机器人”战略加速落地。根据公司微信公众号,近期公司成功斩获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CentraWarehouse 的 AMR 智能机器人项目大单。公司全力加码“AI+机器人”,特别在人形机器人的战略布局方向已全面发力,日前已投资入股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结合工业场景需求,实现人形机器人及其衍生智能机器人、核心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培育全行业场景下人形机器人方向的新业务、新技术,助力流程工业打造“PA+BA 架构无人工厂”新未来。未来将形成满足全流程、多场景工业应用需求的、具有竞争力的整体机器人解决方案,在工厂生产制造、物流搬运、智慧实验室和危险作业等领域。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 23 年业务实现稳健增长,在传统业务领域不断巩固优势地位,新兴业务拓展顺利,大模型、机器人等赛道发展前景广阔,有望给公司带来新的增长动力。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86.19/114.80/151.45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00/14.38/16.39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39/1.82/2.08 元。结合目前行业阶段和公司增速及壁垒,给予公司 2024 年动态 PE30-35 倍,6 个月合理价值区间为 54.62-63.73元,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业务推进不及预期,行业政策风险。
中控技术 机械行业 2024-03-05 48.37 -- -- 48.07 -0.62% -- 48.07 -0.62% -- 详细
2月 26日公司发布 2023年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 86.19亿元, 同比增长 30.12%,实现归母净利润 10.996亿元,同比上涨 37.8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9.45亿元,同比增长 38.43%。 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投资要点 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有所提升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 86.19亿元, 同比增长 30.12%,实现归母净利润达到 10.996亿元,同比上涨 37.81%,处于此前业绩预告区间内,符合市场预期。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有以下原因: (1) 深入拓展已有市场:公司积极在已处于优势地位的化工、石化等传统行业保持领先地位并不断深入扩大市场份额; (2) 新市场开辟效果良好:在冶金、电池、海外、 PLC等业务的市场拓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3) 利用数字化提升治理经营效率:公司进一步提升内部数字化治理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持续增强,整体费用率同比下降, 2023年公司净利率为 12.76%,同比提高 0.71pct,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流程工业智能制造行业龙头,业绩稳步增长公司成立于 1999年,主营业务是以自动化控制系统为基础,涵盖工业软件、自动化仪表及运维服务等, 深耕流程工业二十多年,已经成长为国内领先、全球化布局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根据睿工业、工控网统计数据, 公司集散控制系统(DCS) 连续 12年位于国内市占率第一, 其中化工领域/石化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 54.8%/ 44.8%;安全仪表系统(SIS)以 29%的国内市占率首次位居流程工业第一。 先进过程控制软件(APC) 国内市场占有率 33.2%,排名第一; 制造执行系统(MES) 2022年位居国内流程工业市占率第一。 受益于国内制造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公司营收从 2018年的 21.33亿元增长到 2022年的66.24亿元, CAGR 为 32.74%,归母净利润也从 2.85亿元增长到 7.98亿元, CAGR 为 29.38%,业绩稳步增长。 中东东南亚等市场持续突破,出海业务进展顺利公司于 2023年 3月收购荷兰 Hobré International BV; 6月成功中标沙特国际海事工业(IMI)千万人民币大单,以及中国铁建-阿美学院建设项目 4S 方案; 8月公司 DCS 成功中标金光纸业印尼 IKPP 工厂 RCLK8项目; 10月海外首家 5S 店在沙特落成开业; 11月 22日成功斩获印尼金光纸业新建 PD4工厂碱回收 DCS+APC+OTS 控制系统解决方案项目; 以上诸多项目成功帮助公司拓展了国际高端市场、强化了全球化布局,彰显了在产品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全球化服务的强大能力。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新签海外合同 3.04亿元,同比大增 109.6%,海外业务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工业 AI 大模型即将推出,带动流程工业大幅提效公司即将推出首个面向流程工业运行优化与设计的 AI 大模型 , 该 模 型 采 用 公 司 自 主 研 发的 生 成式 AI 算 法 架 构(AIGC),并利用大量的生产运行、工艺、设备及质量数据进行融合训练,是高泛化、高可靠的大模型,为客户提供AI+安全、 AI+质量、 AI+效益、 AI+低碳在内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我们认为,该模型是中控技术在工业智能化领域的创新突破,有望带来流程工业效率方面的革命,提升产业竞争力。 盈利预测我们看好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的行业地位以及未来的增长潜力。 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净利润分别为 10.99、 13.18、15.85亿元, EPS 分别为 1.39、 1.67、 2.01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35、 29、 24倍,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足的风险、技术升级与产品迭代的风险、国际业绩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
同力股份 机械行业 2024-03-05 10.22 -- -- 10.22 0.00% -- 10.22 0.00% -- 详细
2023:年业绩快报:收预计营收59.22亿元(+14%)、归母净利润5.98亿亿元(+28%))据2023年业绩快报,公司预计营收59.22亿元(+13.85%)、归母净利润59778.22万元(+28.20%)、扣非归母净利润55425.84万元(+19.69%)。营利齐增主要来源于两个市场协同发展:一是国内市场,国内主力市场露天煤矿市场需求增速平稳,公司在露天煤矿市占率也有所提升;二是海外市场,公司海外市场布局日臻完善,销售额实现了快速增长。同时公司不断推出的大型化、新能源等新产品的毛利较高,有效提升了公司盈利能力。根据公司快报,我们上调2023-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8/6.56/7.09(原5.38/6.03/6.5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32/1.45/1.57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7.6/6.9/6.4倍,我们看好公司大型矿车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国内市场具备长期增长逻辑,国外方面公司计划新增经销商进行业务拓展国内市场:长期看国内露天煤矿开采占煤炭总产量目前仅23%左右,离国家“十五五”末30%的目标有很大空间,离澳大利亚、印尼等其他主要产煤国露天煤炭开采占比70%-90%以上差距更大,因此市场存在较大增长空间。国外市场:公司海外代理商有20多家,目标在未来2-3年发展50家以上的大规模经销商。2023年公司通过举办海外经销商大会,成功吸引多个国家地区的经销商参会,为未来公司进一步壮大海外经销商团队奠定基础。 自动化、大型化及新能源方向加紧研发,125吨级以上车型处于研发试制阶段大型化:2023年公司主流宽体车领域产品为90吨级,105吨产品已经在试制,而且准备进入刚性矿卡领域,以适应未来大型化以及海外高端市场需求。新能源:电车的推动主要是环保政策驱动,对于绿色矿山、智能化矿山等要求会推动新能源早日全面推广。未来,公司的发展目标依然会针对自动化、大型化以及新能源的方向进行研发,大型化125吨级以上车型同样处于研发和试制阶段,随着新品的不断技术突破,公司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有望持续提升。 风险提示:行业波动风险、应收账款余额较大风险、产业政策变动风险
德马科技 机械行业 2024-03-04 17.43 30.02 77.32% 17.49 0.34% -- 17.49 0.34% -- 详细
公司是国内领先智能物流装备企业,深耕全产业链、业务遍布全球。 公司于1997年浙江省湖州市成立,拥有20多年的历史,长期致力于智能物流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上海总部和湖州中央工厂辐射全球。 与大部分同行不同,公司积累国际先进的输送分拣技术、驱动技术等,形成了核心部件设计、关键设备制造以及系统集成的完成解决方案。 此外,公司在电商、快递、消费等领域经验更丰富,核心用户包括SHEIN、京东、亚马逊、e-bay、LAZADA等标杆企业。 全球市场空间广阔集中度低,海外市场潜力大、跨境电商带动新需求。 2022年全球物流设备制造市场规模达2,000亿法郎,头部企业在其产品领域市占率仍不足10%,行业整合空间大,国内情况类似。相比于国内智能物流(尤其是智能分拣),海外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全球人均快递使用量为24件/年,仅为中国人均快递的30%,这也意味着海外物流基础设施潜力巨大。此外,国内跨境电商平台发展迅速,海外智能物流需求激增。以SHEIN、Temu、Tiktok为代表的跨境电商平台加速扩张,海外仓储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时效性,成为其未来重要规划。 海外成为公司重要增长驱动力,国内整合并购规模优势显现。海外方面,公司营收高增、占比持续提升且利润率高于国内,成为重要增长驱动。其一,技术快速进步以及成本优势使得公司海外核心部件及关键设备拓展顺利;其二,公司具有丰富的电商物流系统集成经验,充分满足跨境电商业务需求,携手海外电商平台积极扩张。国内方面,公司与莫安迪实现技术产品和市场等方面协同,凭借规模效应,公司市占率持续提升。 全产业链覆盖、海外占比持续提升、跨境电商景气度提升,公司合理估值应为20--30X。传统智能物流企业估值较低,我们从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不同企业估值差异:1)部件设备估值高于系统企业,部件设备企业业绩稳定性更好;2)下游客户景气度高的物流企业估值高,高景气度下游增长确定性越高;3)海外企业/海外业务占比高估值更高,海外竞争缓和、利润率更高。2013年至2023年,英特诺(与公司产品结构类似)历史市盈率位于20-30X,近五年平均市盈率为32X,可以作为公司估值参考。【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海外业务拓展,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45/20.34/22.57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0/1.62/1.96亿,EPS分别为0.67/1.20/1.45元,对应PE分别为27/15/12倍。我们认为公司商业模式、客户结构、下游景气度以及带来的业绩稳定性优于国内同行,合理估值区间20-30X,给予公司2024年25倍PE,对应12个月内目标价30.02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海外成为公司重要增长驱动力,如果受到外部政策、下游企业资本支出放缓等因素影响,可能导致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从而影响公司业绩。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目前国内仍然是公司收入主要构成,尤其是新能源和电商等领域,宏观经济下行将影响相关企业资本支出意愿,从而影响公司业绩。
宇晶股份 机械行业 2024-03-04 25.29 46.00 70.69% 28.00 10.72% -- 28.00 10.72% -- 详细
超超25年行业打磨沉淀,切磨抛装备小巨人持续开拓。“设备+耗材+切片加工”一体化发展战略宇晶股份成立于1998年,2018年上市,主要产品及服务为高硬脆材料切、磨、抛设备、高硬脆材料切割耗材、硅片及切片加工服务、热场系统系列产品、光伏电站五大类,产品主要服务于光伏、半导体和消费电子等行业。2023受益于全球光伏装机总量持续增长,叠加公司“设备+耗材+切片加工”一体化发展战略逐步成型,根据公司23年业绩预告,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1.3亿,yoy+13%-3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1.2亿,yoy+107%-149%。在手订单充足,为公司业绩释放和未来成长提供有力支撑,消费电子业务有望受益于VisionPro拉动的新一轮消费电子创新周期和设备创新升级需求。 国内稀缺8英寸SiC切磨抛装备供应商,有望受益于国内8英寸SiC扩产。 SiC具备优秀物理特性,有望对于第一代/第二代半导体实现一定程度替代。 受益于汽车中SiC渗透率提升和工业应用,yole预计2028年SiC功率器件市场规模接近90亿美元,主要下游应用结构为汽车和工业应用,占比分别为74%和14%。国内SiC厂商积极扩产、SiC6英寸向8英寸转移带动SiC加工设备需求,公司为国内稀缺8英寸SiC切磨抛装备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包括包括南砂晶圆、山东大学、中电化合物、东尼电子、合盛硅业、中电二所、三安光电,有望受益于国内8英寸碳化硅扩产和国产设备替代。 :投资建议:看好公司在切磨抛装备领域的行业竞争力和SiC领域行业拓展,预计公司23/24/25年营收为13.67/21.29/25.75亿元,yoy+70%/56%/21%,预计公司23/24/25年归母净利润为1.2/2.4/3.2亿元,yoy+23%/100%/33%。 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30倍PE,目标价为46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SiC应用渗透率不及预期、客户导入进展不及预期、订单收入确认不及预期风险、23年业绩预告为初步核算,以正式年报为准、股价波动较大风险
克莱特 机械行业 2024-03-04 13.69 -- -- 13.30 -2.85% -- 13.30 -2.85% -- 详细
2023 年业绩快报:预计营收 5.08 亿元(+20%)、归母净利润 6071 万元(+21%)据 2023 年业绩快报,公司预计实现营收 5.08 亿元(+20%)、归母净利润 6071.19万元(+21%);扣非归母净利润 5496.75 万元(+20%)。业绩增长主要原因为公司受益于新增汽车运输船业务,集装箱船和汽车运输船订单同比增加;同时,依托地理位置优势,公司更多参与山东半岛项目带来能源通风机销售收入同比增加。我们上调 2023 年、维持 2024-2025 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61(原 0.58)/0.69/0.83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83/0.95/1.13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 PE 分别为 16.3/14.2/11.9 倍。我们看好中国新能源及海洋工程等高景气度领域为公司带来的业务机遇,维持“增持”评级。 中国船企大型 LNG 船市占率预期上升,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新增运输船业务中国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发展迅猛,公司已与中船重工、中国船舶、哈尔滨电气等国内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我国海洋工程新增项目随着中国海洋工程装备需求量增加而增加。据《2021 年中国海洋工程年报》数据,2021 年中国海洋工程新增项目为 854 项,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 2023 年中国海洋工程新增项目将达 868项。随着国内造船业突破 LNG 船核心技术,中国船企大型 LNG 船的市占率在30%左右基础上存在继续上升预期。我们认为,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新增运输船业务,未来海洋工程风机等产品有望持续放量。 与四大核集团均有合作项目,2023 年首次中标核岛风机项目呈现领域新突破公司于 2021 年取得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和制造许可证以来,积极加大研发和制造的投入、扩大在核电板块的市场规模,目前与四大核集团均有合作项目。根据公司 2023 年 10 月 9 日公告,克莱特与中核能源、中广核工程分别签订核岛风机设备、核岛 HVAC 系统风机设备采购合同,合同金额总计 4032.7 万元。在 2023年中标的三个核电项目(包括非安全级、核岛非安全级和核岛核级风机、空调项目)中,上述两个核电风机项目合同签订是公司首次中标的核岛风机项目,我们认为其对公司后续开发核电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波动风险、重要客户占比高风险、国外市场政策风险
科润智控 机械行业 2024-03-04 6.57 -- -- 7.96 21.16% -- 7.96 21.16% -- 详细
业绩快报公布,营收突破1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1%输配电及新能源设备“小巨人”科润智控公布业绩快报,2023年实现营收10.1亿元(+15.85%),归母净利润7565万元(+31%),归母扣非净利润5058万元(+5.78%)。充分发挥集中采购优势,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投资设立科润供应链管理(江山)有限公司,体现出运营管理效率的提升。据此,我们下调2023-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为0.76(原0.85)/0.91(原1.13)/1.15(原1.4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6.5/13.8/10.9倍,但仍看好“双碳”背景下国家对电网、新能源发电市场的大力拓展,维持“买入”评级。 深挖现有客户需求,计不同省市、产品、项目累计1.9亿元中标2023年11月以来不断中标国网各省电力公司以及隶属国网产业单位相关项目,3次公告合计中标金额总和约1.9亿元,地域上:采购方覆盖湖南省、福建省、江苏省、浙江省、湖北省、上海市、重庆市等5省2直辖市;项目及产品上:包含10kV干式/油浸式变压器、变电成套设备、低压开关柜、箱式变电站等众多类型,满足客户需求。 开发客户:国家电投、横店东磁,大力推进新能源建设(1)与国家电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包括新增光伏、新增风电、储能项目、光伏项目四大方面,如江山大光尖分散式风电项目(50MW风电+储能)、科润新能源制造未来产业园绿色零碳电厂示范项目(储能)、国家电投金华浦江100MW农光互补光伏项目、国家电投温州文成县60MW农光互补光伏项目等地面集中式项目等。(2)与横店东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做好其上海紫江、江苏斯迪克、宁波兴业等项目服务,集中式、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共同合作推进浙江江山、安徽黄山范围内光伏项目落地。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
中联重科 机械行业 2024-03-04 8.02 -- -- 8.34 3.99% -- 8.34 3.99%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公告,为践行“以投资者为本”发展理念,增强全体股东信心,公司发布“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具体措施包括全球化、高端研发及智造升级、投资者关系及股东回报等。 投资要点发布“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纵深推进全球化,重视股东回报公司纵深推进全球化战略,将中国的优质产能推向世界市场。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海外收入130.29亿元,同比增长100.53%,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36.69%。公司构建起基于端对端的直销网络,中联智慧产业城10个智能工厂建成投产,助力全球业务跨越式发展。在股东回报方面,近三年公司累计现金分红超83亿元,占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52%,股息率长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近5年公司合计回购金额近48亿元,高度重视股东回报,通过现金分红及回购股份等方式与投资者分享发展成果。 海外市场+新兴板块增长弹性大,行业阿尔法属性彰显根据公司2023年业绩预告,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计34-36亿元,同比增长46%-57%。公司业绩增速位于行业前列,主要系海外拓展及新兴板块增长。①从海外市场看,公司全年出口增速预计翻倍,显著高于行业平均。 展望未来,2023年中报公司海外收入占比达35%,2023年底预计达到40%,但基数仍相对较低,2024年增长具有较大持续性。②从新兴板块看,公司挖掘机、高机矿机高速增长,公司挖机国内份额仅个位数,提升弹性较大,2023年挖机板块逆势大幅提升,我们预计2024年仍显著高于行业增长。 整体来看,公司海外市场+新兴板块增长弹性持续,阿尔法属性彰显。 工程机械:CME预估2月挖机销量同比-36%,内销更新周期渐近CME预估2024年2月挖掘机(含出口)销量13700台左右,同比下降36%左右。分市场来看,国内市场预估销量5400台,同比下降53%,主要系春节期间基数波动;出口市场预估销量8300台,同比下降17%。剔除春节因素,前两个月国内挖机销量降幅缩窄,2024年1-2月挖机国内销量10821台,同比下降27.5%,2023年1-2月挖机国内销量14929万台,同比下降41%。目前国内工程机械销量基数已降至较低水位,2021-2023年挖机国内销量累计降幅近70%,而根据八年使用寿命,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有望迎来新一轮更新周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看好挖机、高机、高端农机等新兴板块持续增长,全球化拓展公司业绩及估值弹性,我们维持公司2023-2025归母净利润预测35/45/56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20/15/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周期波动、全球化拓展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
中泰股份 机械行业 2024-03-04 14.22 -- -- 13.82 -2.81% -- 13.82 -2.81% -- 详细
中泰股份是国内先进的深冷技术工艺与设备供应商,近年换热器产能进入快速放量期,目前公司当前在手订单饱满+海外需求快速增长,高毛利的设备板块有望加速释放业绩;电子气下游晶圆厂扩产明确+国产替代空间广,公司投产的特气项目预计将在今明年贡献业绩;海外市场布局厚积薄发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海外毛利更高,后续落地有望增厚业绩。公司 24 年动态 PE 仅为 9.1 倍,25 年动态 PE 仅为 6.9 倍,估值较低,安全边际较为充足。由此,我们对中泰股份首次覆盖, 并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中泰股份是国内先进的深冷技术工艺与设备供应商,拓展气体运营。在各种工业气体如氧氮氩氢大宗气体以及氪氖氙氦等稀有气体制备提纯工艺技术装置制造等领域具备尖端技术。公司近年积极投资扩产气体运营:2019 年设立中泰氢能子公司,成为行业内较早开拓氢能源业务公司;2022 年在唐山自主投资新建精制氪氙气体装置,布局稀有气体。近年来,公司自收购山东中邑燃气运营板块稳定扩张,实现业绩换挡提升,营收结构优化下(高毛利深冷设备占比提升+出口占比 2023 年大幅提升),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换热器产能进入放量期,燃气运营仍具有一定增长弹性。板翅式换热器是深冷核心工艺系统冷箱的核心部机,进入壁垒高、毛利率水平高且稳定,我们测算了目前中泰股份板翅式换热器的市占率在 8%-11%之间。新规划产能将扩大 2-3 倍+在手订单充足的支撑下,预计未来业绩贡献可观。工业领域 LNG需求潜力大+城市用气稳定增长+船舶 LNG 动力切换需求,燃气业务仍然具有一定的增长弹性。此外,公司新签 7 万等级的深冷制氮空分,已完全具备承接 6 万等级大空分订单的能力。我们根据炼钢、化工等下游行业拆分测算,2022 年下游市场对应 5650.6 万空分设备需求,至 2024 年预计将有 1007.1万新增需求。 下游晶圆厂扩产明确+国产替代空间广,公司目前电子气扩产节奏快。半导体行业用气持续增长,高技术壁垒打造护城河。电子特气是半导体材料制造的关键材料,需求端看目前下游晶圆厂扩产计划明确、但电子特气国产率低,未来替代空间广阔。其中,氪氙等稀有气体提取难度极大、技术壁垒高、毛利率较高,公司取得多套氖氪氙装置销售合同、在唐山投资建厂自主销售运营;2023 年 12 月与 POSCO 在韩国合资建设浦项中泰空气解决方案股份公司,在韩国芯片产值高但稀有气体高度依赖进口的背景下,预计项目将满足韩国芯片制造所需稀有气体的 52%。 氢能量密度大、未来发展空间大,公司制取端+储运端技术储备丰富。公司煤制氢国内领先、工业副产氢已有成熟技术工艺,并在绿氢也有布局,“碳中和”支持下技术成熟有望助力持续产生经济效益。氢能产业链中游储运端看,液氢储运能量密度比现有长管拖车有很大提升,或成未来发展方向,公司研发的板翅式换热器已成功应用于国家大型低温制氢装置,目前承担中科院大型氢液化装置中关键系统的研发,同时已完成整套氢液化流程设计。未来市场成熟有望快速切入、抢占份额。 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的评级。我们预计 23~25 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为 3%/28%/7%,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45 亿元/5.46 亿元/7.16 亿元。我们认为,对于中泰股份,我们需要把握四点核心逻辑:1、换热器产能进入快速放量期,叠加公司当前在手订单饱满,海外需求快速增长,近两年的业绩有保证;2、燃气运营业务的毛利率在 22、23 年逐步滑落到底部区域,在液化 LNG 价格缓慢回落的背景下,后续反转弹性较大;3、大宗气、稀有气业务将在今明年贡献业绩,公司在手资金充裕,仍有余力进行新兴业务的资本扩张;4、公司 24 年动态 PE 仅为 9.1 倍,25 年动态 PE 仅为 6.9 倍,估值较低,安全边际较为充足。我们对中泰股份进行分部估值,综合多个业务的利润和目标 PE,我们赋予中泰股份 2024 年目标市值 61.1~66.8 亿元,相比当下仍有 23~34%的增长空间。由此,我们对中泰股份首次覆盖,并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在手订单交付不及预期、稀有气体项目建设爬产慢、燃气运营业务政府指导的价差较低;钢材铝材 24 年价格上涨影响毛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321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