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刘熹

国海证券

研究方向: 计算机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350523040001。曾任职于新时代证券、浙商证券、华西证券。计算机行业分析师。上海交通大学硕士,...>>

20日
短线
7.69%
(--)
60日
中线
3.85%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7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网宿科技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09-16 6.73 -- -- 6.75 0.30% -- 6.75 0.30% -- 详细
核心要点:AI、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持续发展,预期公司CDN主业高质量增长,并拓展液冷/算力云/MSP等第二增长曲线。 一、公司概况:CDN龙头受益全球需求增长,AI芯片散热驱动液冷业务公司成立于2000年,为全球领先信息基础设施平台服务提供商,发展“2+3”业务布局,在CDN、IDC等成熟业务上,探索算力云、MSP、液冷等业务。 2023年,公司营收47.05亿元、同比-7.45%,主要系CDN行业价格战趋缓,海外高毛利业务进展顺利。公司股权激励要求2023年-2024年累计净利润合计≥6.1亿,彰显公司对中长期成长信心。 二、CDN+安全业务:CDN全球需求持续提升,边缘计算+出海驱动成长1)CDN:内容分发网络,上游为运营商,下游互联网客户为主。据前瞻网,2024E-2029E,全球CDN市场CAGR为18%,中国CDN市场CAGR约25%、高于全球。公司深耕CDN行业近20年,2023年CDN营收43.76亿元、同比-8.13%,未来有望受益于全球化布局、边缘计算发展、增值服务拓展等。 2)安全业务:据IDC,2022E-2027E,中国网安市场规模CAGR为13.5%、高于全球平均,2022年CR8为44.91%、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公司致力于提供包括基础设施及应用防护、企业安全访问的全栈安全服务,有望受益于网安需求提升。 三、创新业务:液冷+算力云+MSP构建第二增长曲线1)液冷:未来随着芯片性能提升与AI大模型逐渐发展,推动CPU\GPU等芯片功耗不断提升,带来广阔的先进散热器件需求。公司子公司绿色云图自主研发的液冷技术,能够为企业提供更节能、高效的液冷数据中心建设及改造方案。此外,公司提供托管空间租用、托管带宽租用等解决方案。 2)云业务:2023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为5864亿美元,同比增长19.4%。2023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6165亿元,同比增长35.5%,高于全球增速。 算力云:2023年,公司子公司爱捷云瞄定算力云定位,以统一架构为客户提供从轻量超融合云到大规模全栈企业云产品及服务。 MSP:控股子公司Clodsway与全球主流公有云合作,提供全栈云MSP服务。公司MSP业务提供“云咨询、云迁移、云管理、云运维”为一体的云上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分别实现营收50.60/56.82/61.6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1/7.63/8.84亿元,对应PE分别为25.06/21.38/18.45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影响下游需求、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新业务/新领域开拓风险、技术更新风险、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等。
中望软件 计算机行业 2024-09-16 68.13 -- -- 70.09 2.88% -- 70.09 2.88% -- 详细
2024年 9月 11日, 公司发布 2024-2026年股权激励计划: 拟向激励对象授予占股本总额 0.88%的限制性股票, 首次拟授予的激励对象总人数为 162人, 约占员工总人数的 8.15%, 包括董事、 高级管理人员、 核心技术人员以及骨干员工,激励目标为: 2024年、2024-2025年、2024-2026年累计营收目标值分别为 10.34/23.28/39.44亿元; 3D CAD 产品累计营收分别为 2.44/5.61/9.73亿元。 投资要点: 2024年激励营收目标值同比+25%, 2024-2026年 CAGR 约 25%2024H1公司营收 3.08亿元, 同比+11.79%, 若 2024年完成 10.34亿元激励目标, 则 2024H2营收将为 7.26亿元, 同比+31.52%, 当前营收增长目标将显著提振市场信心。 预计 2024年 3D CAD 营收目标值同比增长 30%+, 2024-2026年复合增长率为 30%。 3D CAD 为公司未来发展战略规划方向, 是公司业务的重要抓手和增长点。 凭借对关键技术点的突破, 中望 3D CAD 产品在通用机械、 高科技电子、 模具设计、 家电等领域的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并开始逐步拓展至汽车、 汽车零配件以及船舶等高端制造业当中。 未来公司将着力在 3D CAD 领域扩大市场份额、 为公司业绩成长奠定有力基础。 积极引入行业领军人才, 各产品线持续突破公司研发团队已从 2021年初的 458人, 提升至 2024年中的 1032人, 并实现中/美/英/日跨国协同。 2023年 H2开始, 公司积极引进了数名行业领军人才, 包括引入工业软件巨擎傅天雄博士加盟, 肩负起中望3D 产品研发的工作。 傅天雄博士于 1998年-2023年在西门子工作, 担任核心建模技术开发部高级经理, 负责 CAD 系统的架构设计和核心建模功能的研发。 我们认为领军人才的加入将助力公司产品的综合性能和整体水平在未来取得更大跨度的提升。 公司各产品持续突破: ①三维 CAD: 2025新版本提升了复杂场景参数化设计能力、 万级大装配设计能力, 并实现复杂工程图投影效率成倍突破。 ②二维 CAD: 公司技术和应用方面已日趋成熟, 并逐步向行业 应用方向进行扩张, 加速生态协同建设; ③CAE: 公司顺利推进对于收购英国 CHAM 获得的流体仿真技术的消化与吸收, 9月 5日发布中望流体仿真 2025。 ④信创: 2024H1公司来自 Linux 版本产品的收入规模已接近千万, 增速超过 200%。 海外业务表现亮眼, 全球化营销体系持续完善2024H1境内商业/境内教育/境外市场营收 1.87/0.33/0.88亿元, 分别同比+19.53%/-35.46%/+29.91%; 公司的境内商业业务营业收入增速相对稳定, 并在第二季度持续回升; 教育业务上因客户经费普遍承压,公司业务面临阻碍, 但 2024Q2教育业务营业收入下滑有所改善。 海外业务在公司营销体系升级与渠道网络建设两大举措的助力下,表现相对良好。 公司自 2004年开始首开中国工业软件海外出口先河, 截至当前系列软件产品已经畅销全球 9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正版用户突破140万, 广泛应用于机械、 电子、 汽车、 建筑、 交通、 能源等制造业和工程建设领域。 海外营销体系上, 公司自有团队在欧洲、 亚洲及中东等地区重点布局; 同时公司进一步强化了全球本土渠道经销网络, 通过终端客户、 代理商、 公司三方的有机链接, 赋能不同国家地区市场渠道合作伙伴的商机挖掘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公司 CAD 产品加速迭代, 产品矩阵不断完善; 且境内商业、 海外市场稳步增长。 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0.42/13.00/16.24亿元, yoy 分别为 26%/25%/25%;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3/1.66/2.48亿元,yoy 分别为 68%/62%/49%; EPS 分别为 0.85/1.37/2.05元/股, 当前股价对应 2024-2026年 PE分别为 74/46/31X,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研发风险、 产品规划不符合市场需求风险、 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宏观经济不景气影响下游需求、 行业竞争加剧。
中国长城 计算机行业 2024-09-05 7.97 -- -- 8.43 5.77% -- 8.43 5.77% -- 详细
事件:2024年8月30日,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2024H1,公司营业收入约60.76亿元,同比增长21.23%,归母净利润为-4.22亿元,同比改善33.37%;扣非归母净利润-4.24亿元,同比改善41.20%。2024Q2,实现营收34.13亿元,同比增长21.30%;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改善47.56%;扣非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改善55.02%。 投资要点:2024H1归母净利润同比改善,降本增效效果较好据公司半年报,受部分业务市场竞争加剧、行业相关政策调整等因素共同影响,公司综合毛利率下降;同时受联营企业经营效益亏损影响,公司投资收益亏损。公司持续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推进改革举措,着力加强经营管理,保持科技创新投入强度,营业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改善,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 2024H1,公司销售毛利率为17.18%,同比下降4.66ct;销售净利率为-6.44%,同比减亏。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60%、7.00%、9.05%,分别同比-2.23pct、-1.49pct、-4.67pct,费用率显著下降,或主要系公司聚焦主业,实施降本控费增效。 上半年计算产业营收增速较高,系统装备新兴业务订单同比增长计算产业:2024H1,业务营收46.96亿元、同比增长37.04%,毛利率为14.41%、同比下降3.04pct。主要是计算产业行业市场逐渐加速落地,市场需求不断释放,公司及时抓住细分市场商机,加强投标管理,订单同比大幅增长;细分业务领域实现新突破,在金融、保险、交通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绩;把握服务器市场增长机会,AI服务器电源居国内领先地位;消费终端积极拓展大客户,与多家国外知名品牌商建立合作。 系统装备:2024H1,业务营收9.85亿元、同比下降18.02%,毛利率为22.33%、同比下降7.67pct。受审价、免税政策变动等因素持续影响,传统业务订单下降;海洋信息化、特种计算等新兴业务订单同比大幅增长,将有望带来收入新增量。 飞腾打造CPU+XPU组合拳,或受益信创产业深入发展飞腾:2024H1,实现营收6.08亿元、同比增长约23%,净利润为-2.96亿元。2014-2024年,飞腾研制10余款高性能CPU,累计应用超过850万片,新一代服务器CPU飞腾腾云S5000C、新一代桌面CPU飞腾腾锐D3000等新产品面市以来,在众多关键行业实现落地应用。此外,飞腾正在加速布局研发智算处理器,打造“CPU+XPU”组合拳。截至2024年8月,飞腾生态伙伴数量已经突破6500家,支撑了4900多款飞腾平台设备上市,已经和正在适配的软件超过66000多款。 信创产业发展迈入深水区。据IDC,预计2024年中国通用服务器市场将呈增长态势,截至2023年底,我国服务器市场芯片国产化率不到20%,仍有很大发展空间。5月20日,飞腾腾云S5000C、腾珑E2000、腾锐D3000等三款CPU产品入选信创国测二期名单《安全可靠测评结果公告(2024年第1号)》。7月16日,《中央国家机关2024年度台式计算机单独主机框架协议联合征集采购项目》正式启动。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为中国电子旗下计算产业主力军,将长期受益于自主智算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55.49/187.88/216.5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3.29/5.50亿元,EPS分别为0.03/0.10/0.17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S分别为1.67/1.38/1.2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影响下游需求,信创推进速度不及预期,技术迭代升级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中美博弈加剧等。
华勤技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9-02 44.62 -- -- 47.35 6.12% -- 47.35 6.12% -- 详细
事件:8月27日,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H1,公司实现营收393.97亿元,同比下降0.76%;归母净利润12.91亿元,同比增长0.73%;扣非归母净利润10.20亿元,同比增长5.75%。 投资要点:2024H1公司营收稳健增长,期间费用控制较好2024Q2,公司营收232亿元、同比+1.27%,保持稳健增长;归母净利润6.86亿元、同比-0.87%;扣非归母净利润4.90亿元,同比下降17.53%。 2024H1,公司毛利率11.74%、同比+0.06pct,净利率3.24%、同比+0.08pct,保持相对稳健。公司持续管控期间费用率,上半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27%/2.64%/5.78%/-0.46%,同比分别为-0.03pct/-0.05pct/+0.22pct/+0.26pct。其中,管理费用下滑主要系股份支付费用摊销减少,研发费用提升主要系研发材料领用增加。 AI服务器新平台发货,多款AIPC量产出货1)高性能计算:2024H1,业务营收222亿元,占比60%。①服务器:2024H1,业务收入同比+150%,AI服务器新平台行业率先发货,面向AI大集群的高性能网络交换机上量交付核心客户。②笔电:公司为2023年笔电ODM全球销量前四。2024H1,公司实现多款AIPC量产出货,并且平板电脑突破教培新赛道,丰富了平板定制化的智能应用场景。 2)智能终端:2024H1,营收124亿元,占比33%;智能穿戴增速迅速,智能手机出货量由于产品节奏和产品代际更新换代的周期同比小幅下滑,但市场占有率较高,客户合作稳固。 3)汽车电子:2024H1,营收6.4亿元,占比1.73%,同比+102%。 2024H1,公司突破海外车企,智能座舱主流车厂大批量出货,L4级自动驾驶控制单元量产。 4)AIoT:2024H1,营收18.4亿元,占比5%,同比+316%;公司游戏掌机产品发货超百万,主流XR产品年底量产。 战略扩张并购提速,增强产品竞争力与盈利空间7月30日,春秋电子发布公告,表示与上海摩勤(华勤技术全资控股)签订协议,拟向上海摩勤转让控股子公司南昌春秋65%的股权,交易金额为34750万元。南昌春秋是笔记本电脑机构件的专业制造与服务供应商,此举或加强公司笔电业务的零部件研发和整机研发能力,更好满足AIPC对金属、轻薄、散热材料及设计等方面的更高要求,提升产品竞争力与笔电盈利空间。 7月11日,公司公告计划收购易路达80%股份,其拥有超过20年的音频产品研发和制造经验,从而优化公司在智能穿戴、声学类领域的产品和客户结构。购买价格初步确定为港币28.5亿元,并且易路达承诺,在2024-2026年累计实现净利润之和将不低于7.5亿港元,体现其未来发展信心。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为在全球智能终端ODM领域拥有领先市场份额和独特产业链地位的全球智能硬件平台型企业,有望受益AI硬件发展与智能硬件回暖,从量、价两方面打开成长空间。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00.54/1148.01/1296.5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70/36.16/40.95亿元,EPS分别为3.12/3.56/4.03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4/13/1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智算中心建设不及预期,大模型发展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影响下游需求,市场竞争加剧,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等。
飞荣达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8-23 14.96 -- -- 16.15 7.95% -- 16.15 7.95% -- 详细
2024年 8月 19日, 飞荣达发布 2024年半年报: 2024H1营收 21.69亿元, 同比增长 22.00%; 归母净利润 5,655万元, 同比增长 1,307.13%; 扣非归母净利润 4,910万元, 同比增长 560.52%。 投资要点: 2024Q2净利润高速成长,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2024Q2, 公司实现营收 11.87亿元, 同比增长 18.11%; 归母净利润 3,292万元, 同比增长 12.95%; 扣非归母净利润 2,873万元, 同比增长 20.41%。 公司营收增长主要系消费类电子出货量提升, 手机及笔记本电脑等终端产品的市场份额提升, 订单量增加, 新能源业务增长。 2024H1, 公司销售毛利率为 17.86%, 同比-0.13pct; 销售净利率为2.21%, 同比转正; 公司销售、 管理、 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2.48%、 5.96%、5.55%, 分别同比-0.65pct、 -1.44pct、 -1.22pct, 控费能力持续提升。 1)规模效应: 伴随公司收入规模不断增长, 生产成本降低, 部分子公司产能得到释放, 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2)ASP 提升: 手机及电脑等终端产品的更新换代, 液冷技术渗透率提升, 有望促单价提升。 服务器散热新品进入小批量, 终端业务毛利率持续提升1) 通信: 公司服务器散热新品进入小批量。 公司在通信领域市场份额增加, 产能得到释放, 毛利率有较大提升, 盈利能力同比上涨。 公司服务器业务开展较为顺利, 研制风冷、 液冷等产品, 最新研发的 3DVC、LTS 均已通过客户验证, 进入小批量; 服务器液冷产品满足单点 800W以上散热冷板, 公司产品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2) 消费电子: 公司盈利能力增强。 2024H1, 公司消费电子营收同比较大增长, 毛利率提升。 由于部分手机项目延缓, 公司 Q2手机业务环比 Q1下降, 但相关业务订单已逐步恢复交付。 8月 19日公司表示, 产品应用于 AI/VR/AR/MR 等产品, 主要客户是微软和 Meta。 3) 新能源业务订单量增长: 2024H1, 公司推进新能源汽车业务,订单量增长, 但受原材料价格上涨、 新客户导入、 部分新项目打样等因素影响, 毛利率下降。 具备研发/制造/客户资源等优势, 受益“AI 服务器+AI 终端” 发展公司具备研发、 制造、 客户资源等竞争优势。 1) 研发: 公司掌握了丰富的电磁屏蔽及导热技术, 包括液冷板的吹胀和钎焊技术、 超薄 VC 研发生产技术等。 2024Q2, 公司研发费用 6,565万元、 同比+6.10%; 2)制造: 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制造优势, 坚持柔性化和批量化生产模式,在深圳、 常州、 越南建设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制造基地; 3) 客户: 公司积累丰富的优质客户群体, 如华为、 微软、 荣耀等终端客户, 华为、 中兴、微软、 思科等数据中心/通讯客户等。 公司未来有望受益于 AI 浪潮下, 服务器液冷与 AI 终端需求提升。 1)服务器液冷: AI 芯片功耗提升, 带来服务器市场从风冷向液冷转型, 液冷散热组件需求有望得到快速释放。 IDC 预计 2023-2028年, 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 CAGR 将达 45.8%。 2) AI 终端: 随着 AI 技术渗透, 消费电子开始复苏, 有望提升电磁屏蔽及热管理需求。 2024Q2,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 12%, 连续三个季度同比增长; 2024Q2, 全球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同比增长 3.4%。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公司是我国散热和电磁屏蔽领域的领先企业,下游 AI 服务器、 AI 终端等行业景气提升, 公司市占率和新品价值双提升, 或将驱动公司业绩超预期。 我们预测 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55.68/72.18/87.47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14/4.82/6.57亿元, EPS 分别为 0.54/0.83/1.13元/股, 当前股价对应 2024-2026年 PE 为 27.69/18.05/13.24X,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行业需求复苏不及预期, 大模型发展不及预期, 新能源发展不及预期, 原材料价格波动, 市场竞争加剧等。
海光信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8-21 77.30 -- -- 80.33 3.92%
80.33 3.92% -- 详细
2024年 8月 14日, 公司发布 2024年中报: 2024H1, 实现营收 37.63亿元, 同比增长 44.08%; 归母净利润 8.53亿元, 同比增长 25.97%; 扣非归母净利润 8.18亿元, 同比增长 32.09%。 2024Q2, 实现营收 21.71亿元, 同比增长 49.67%; 归母净利润 5.65亿元, 同比增长 28.95%; 扣非归母净利润 5.46亿元, 同比增长 27.37%。 投资要点: 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研发投向新一代 CPU+DCU 项目2024H1, 公司销售毛利率为 63.43%, 同比+0.56pct; 销售净利率为 32.58%, 同比-1.56pct, 我们认为, 主要系公司 CPU、 DCU 等新产品逐步放量, 带来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024H1, 公司销售、 管理、 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9%、 1.8%、 30.06%、 -2.9%, 分别同比+0.2、 -0.8、-2.0、 +2.1pct。 2024H1, 公司研发投入 13.72亿元, 同比增长 11.54%, 研发资本化率 19.42%, 同比下降 12.56pct, 主要系新一代海光协处理器产品工程技术等资本化项目验收结项, 新一代海光通用处理器芯片设计等费用化项目的研发进度加快等。 2024H1,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 1855人, 同比+34.2%, 公司产品性能持续提升, 研发项目进展顺利, 在高端处理器设计、 验证等关键技术实现突破。 存货+预付款高增反映增长信心, DCU+CPU 产品持续领先截至 2024H1, 海光信息预付款 30.9亿元, 环比 Q1末增加 4.76亿元; 存货 24.55亿元, 环比 Q1末增加 7.46亿元, 主要系原材料备货增多。 存货和预付款高增长, 在高端处理器供应链紧张背景下, 反映公司订单较为充足, 展现公司较高增长信心。 公司 DCU+CPU 产品国内领先, 商业化进程加速发展。 海光 DCU可用于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 客户覆盖智算中心、 互联网、 金融、 运营商等行业; 海光 CPU 已经应用到了电信、 金融、 互联网、 教育、 交通等行业。 此外, 公司紧密合作上下游, 上游方面加强在 IP、 EDA 设计工具、芯片制造和封装等方面的合作, 下游逐步拓展了浪潮、 联想、 新华三、同方等国内服务器厂商, 有效地推动了海光高端处理器的产业化。 AI 芯片下游需求高增, 国产化替代走入深水区国内智算+互联网+运营商需求提升, 国产渗透率加速增长。 据数智前线, 2024年 1-7月, 国内智算中心相关项目中标公告已发布超 140个,相关招投标项目逐月递增; 据 IDC, 2023H2, 中国智算服务市场规模 114.1亿元, 同比+85.8%。 据财联社, 互联网厂商已试用国产 AI 芯片, 且金融、政企等客户均采用国产芯片, 满足其自主可控与安全需要。 通用处理器国产化替代持续深入发展。 据 IDC, 2023年, 中国 x86服务器市场出货量 362万台, 预期 2024年将增长 5.7%。 8月 6日, 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规范中央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 表示在卫星导航、 芯片等科技创新重点领域, 充分发挥中央企业采购使用的主力军作用, 带头使用创新产品。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公司 CPU 与 DCU 产品不断迭代, 我们认为,随着国产芯片性能提升、 产业链成熟, 国产化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我们预计 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83.09/111.98/149.56亿元,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 17.35/23.43/31.49亿 元 , EPS 分 别 为0.75/1.01/1.35元 /股, 当前股价对应 2024-2026年 PE 分别为102.97/76.24/56.71X,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不及预期, 国际局势风险, 市场竞争风险, 大模型发展不及预期, 新品迭代不及预期, 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等。
中望软件 计算机行业 2024-08-21 63.60 -- -- 70.00 10.06%
70.09 10.20% -- 详细
2024年 8月 16日, 公司发布 2024年半年报: 2024H1, 公司实现营收3.08亿元, 同比+11.79%; 归母净利润 0.06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84亿元, 上年同期为-0.57亿元。 2024Q2, 公司实现营收 1.88亿元, 同比+17.54%; 归母净利润 0.32亿元, 同比+92.82%; 扣非归母净利润-0.06亿元, 上年同期为-0.06亿元,同比持平。 投资要点: KA 大客户增长高于公司平均水平, 海外市场同比增速 30%2024H1境内商业/境内教育/境外市场营收 1.87/0.33/0.88亿元, 分别同比+19.53%/-35.46%/+29.91%, 分市场看: 境内商业市场方面, 公司与东华机械、 邦德激光、 保利长大等客户合作, 提升公司在注塑设备、 激光加工、 交通基础设施等行业中的使用效果; 同时凭借与哈尔滨锅炉、 山水比德、 高佳科技、 中国天辰等行业龙头合作, 打磨形成了面向锅炉、 景观、 流程工厂等领域的优秀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 KA 客户业务增长高于公司平均水平。 教育市场方面, 当前虽仍受客户经费预算压力影响, 但公司持续加强产学研结合, 携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华南理工等双一流高校, 基于公司自主三维几何建模引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海外市场方面, 公司在欧洲、 亚洲及中东等地区重点布局, 在全球范围内推进年度产品发布会宣传工作, 在全球最大的软件测评第三方平台榜单中名列第一, 出海成效持续体现。 3D 产品收入同比增速 30%+, 新品加速生态开拓及性能提升2024H1公 司 2DCAD/3DCAD/CAE 产 品 分 别 实 现 收 入1.92/0.89/0.03亿元, 分别同比+8.33%/+30.15%/+21.04%。 公司 2D 产品目前在技术和应用方面已日趋成熟, 并逐步向行业应用方向进行扩张,公司当前主要加速 2D 产品的生态协同建设, 提升二次开发接口兼容性。 3D 产品方面性能突破则是重中之重, 公司持续加大对三维产品的研发投入和技术攻关力度, 新版本提升了复杂场景参数化设计能力、 万级大装配设计能力, 并实现复杂工程图投影效率成倍突破。 CAE 方面, 公司发布了第一款中望流体仿真软件, 并初步实现在商业市场推广。 营销&研发&智能架构全面优化, 渠道建设加速完善2024H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为 56.82%/19.14%/64.86%, 分别同比-3.31/+6.12/+6.38pct。 管理费用上升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公司进行战略升级, 在营销、 研发、 职能架构方面进行全方面探索优化, 薪酬福利费较上年同期增加 1570万元, 同比+75.89%, 此外北京博超并表管理费用 1175万元。 研发费用上升主要原因系公司招聘大量优秀人才, 并引进业内领军人物。 公司大力推广渠道经销网络建设完善工作, 经销团队业绩增长一定程度上优于直销团队; 2024H1直销/经销收入分别为 1.67/1.41亿元, 同比+9.68%/+14.86%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公司 CAD 产品加速迭代, 产品矩阵不断完善; 且境内商业、 海外市场稳步增长。 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0.23/12.77/15.97亿元, yoy 分别为 24%/25%/25%;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0/1.62/2.43亿元,yoy 分别为 63%/62%/49%; EPS 分别为 0.83/1.34/2.00元/股, 当前股价对应 2024-2026年 PE分别为 76/47/32X,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研发风险、 产品规划不符合市场需求风险、 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宏观经济不景气影响下游需求、 行业竞争加剧。
工业富联 计算机行业 2024-08-19 21.01 -- -- 21.18 0.81%
21.18 0.81% -- 详细
2024年 8月 13日, 公司发布 2024年中报: 2024H1, 公司实现营收2660.91亿元, 同比增长 28.69%; 归母净利润 87.39亿元, 同比增长22.04%。 2024Q2, 公司实现营收 1474.03亿元, 同比增长 46.11%; 归母净利润 45.54亿元, 同比增长 12.93%。 投资要点: 剔除汇兑损益 Q2利润总额同比+25%, Blackwell 系列量产有望带动毛利率企稳回升2024H1, 公司毛利率为 6.73%、 同比-0.44pct, 净利率 3.28%、 同比-0.18pct; 2024Q2,公司毛利率为 6.00%、同比-0.97pct,净利率 3.08%、同比-0.92pct。 我们认为, 毛利率下行或主要系 AI 大模型的发展推动云计算业务占比持续提升, 导致公司收入结构变化所致。 未来随着公司Blackwell 系列产品、液冷等零组件量产出货,公司毛利率有望企稳回升。 2024H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85.33亿元,同比增长 13.23%; 2024Q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42.61亿元, 同比下降 1.58%。 我们认为, 主要系2024H1, 财务收入同比减少约 6.48亿元, 其中汇兑损益减少约 5.44亿元。 公司表示, 扣非净利润若扣除完整汇兑损益影响后, 二季度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25%。 二季度 AI 服务器同比/环比高增, 400G/800G 高速交换机同比+70%云计算: 2024H1, 云计算收入同比+60%, 其中云服务商收入占比47%, 较去年同期提升 5pct; 2024Q2, 云计算营收占比 55%, 同比增长超 70%, 环比增长超 30%。 ①AI 服务器: 2024H1, 营收同比增长 230%+,占服务器营收比重 43%。 2024Q2, 营收同比增长超 270%, 环比增长超60%, 占服务器营收比重升至 46%, 占比逐季提升。 公司表示: 针对客户的新一代 AI 服务器产能已充足到位, 下游订单能见度高。 ②通用服务器: 2024H1, 营收同比增长至 16%, 复苏力道强劲。 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 2024H1, 实现同比高单位数增长, Q2单季同比增长高达 20%。 2024Q2, 400G、 800G 高速交换机营收同比增长 70%。 公司 800G 高速交换机已陆续出货, 预计 2024年下半年开始上量并贡献显著的营业收入, 促进公司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Blackwell 短期延迟不改需求增长, 持续加大 AI 研发投入北美 CSP 厂资本开支增长,英伟达推出 B200A 面向中低端 AI 市场。 我们认为, 虽然英伟达 B 系列产品出现延后, 但随着技术、 产能等问题陆续解决, 2025年 Blackwell GPU 有望放量, 推出 B200A GPU 产品满足低端和中端 AI 系统的需求, 且 Hopper 架构产品需求仍旺盛。 同时, 北美 CSP 厂商资本开支持续增长, 微软、 Meta、 亚马逊、 Google 等厂商资本开支指引提升, AI 算力板块仍具高景气度。 公司加大 AI 技术研发投入力度。 2024H1, 公司研发投入达 48.76亿元, 并且调整增加 1亿元至下世代通讯产品研发中心项目(深圳富桂)的研发费用中, 进而扩大其对 AI 基础建设相关产品的研发投入。 此外,公司正通过 AI 服务器、 半导体、 机器人、 新能源、 医疗器械等领域的产业并购业务, 进一步拓展“大数据+机器人” 的场景广度, 助力其在工业AI 领域打造多场景、 广应用的新竞争优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和通信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将受益于全球 AI 算力的需求增长。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5539.51/6772.12/7829.5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45.02/305.03/354.52亿元, EPS 分别为 1.23/1.54/1.78元/股,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7.34/13.93/11.98X,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大模型发展不及预期、 宏观经济影响下游需求、 市场竞争加剧、 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 中美博弈加剧等。
莱斯信息 计算机行业 2024-08-02 63.75 -- -- 70.19 10.10%
70.19 10.10% -- 详细
2024年 7月 3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进现代边海空防建设进行第十六次集体学习, 习总书记指出, 要做好国家空中交通管理工作, 促进低空经济健康发展; 要优化人民防空建设模式, 构建现代人民防空体系。 投资要点: 中共中央政治局学习强调促进低空经济发展, 低空战略再次升级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推进现代边海空防建设, 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是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同时强调: “要强化科技赋能, 加强边海空防新型手段和条件建设, 构建边海空防立体智能管控体系” , “要做好国家空中交通管理工作, 促进低空经济健康发展” 。 我们认为, 自 2023年 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提升至战略新兴产业新高度以来, 我国低空经济战略持续升级、 重要政策频出,本次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进现代边海空防建设集体学习或意味着低空经济对于国家战略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将加速低空经济相关规划落地。 公司以低空运行平台为抓手, 加速标杆项目落地公司立足民用指挥控制核心技术, 聚焦未来城市立体空间构建, 正融合空中交通、 地面交通、 城市治理三大领域业务与技术优势, 形成综合交通与低空治理解决方案和产品阵列。 公司以低空运行管理平台为抓手, 研制飞行保障和运营服务为核心的关键产品, 从空域规划、 航线管理、 飞行管理、 有人/无人协同运行管理各维度出发, 构建各类场景下的开放应用, 加快推动标杆项目落地。 2024年以来, 公司在低空经济领域合作较多: 2024年 5月 15日,公司与秦淮区人民政府、 南京市交通局等签订共建协议。 共谋秦淮区低空发展总体方案, 建设南京市低空产业发展先导区; 5月 21日, 公司与扬州市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 共谋扬州市低空发展总体方案; 6月 27日, 公司合作珠海交通控股集团, 实现低空飞行管理服务平台部署并上线; 7月 30日, 公司与上海市宝山区签订低空经济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同时莱斯信息、 空管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宝山区政府共建低空联合创新中心揭牌。 公司在低空领域具备实践、 技术、 人才多重领先优势公司从军-民-地有效协同, 高-中低空贯通一体、 贯穿干线-支线-低空飞行、 衔接综合交通网络等方面, 提出了“全空域、 多模式下, 高密度、高安全低空飞行” 的运行愿景。 公司为安徽、 江苏等地区提供通航飞行服务系统; 就城市内无人飞行服务开展前沿的低空运行概念和四维轨迹预测等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低空飞行服务仿真验证平台研制; 在城市级低空飞行管控领域, 正联合多方力量共同推进低空运行项目谋划, 对即时配送、 物流快递、 市内载客、 城际载客等城市智慧空中出行场景运行概念进行验证, 为低空活动和经济发展所需“一站式” 的智能融合低空系统提供运行实例参考。 在通航飞行服务、 无人飞行等方面积累了实践经验、 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未来在低空经济产业领域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低空战略持续推进, 低空保障与低空飞行即将迎来高速增长, 无人机管理将被纳入到现有空中交通管理体系。 公司作为深耕民航业务的信息化建设服务商, 对于将飞行器管理更有效融合到现有空中交通管理体系中、 保障无人机/有人机运行模式下的飞行安全将更具优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公司是中国电科 28所体系内的唯一上市公司, 三大业务稳定增长, 低空经济有望打造新增长曲线。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公司收入 19.96/24.72/31.05亿元, 归母净利润为1.61/2.01/2.49亿元, EPS 分别为 0.98/1.23/1.53, 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 PE 分别为 66/53/43X, 维持“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研发风险、 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 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不及预期。
寒武纪 计算机行业 2024-07-23 268.00 -- -- 271.99 1.49%
271.99 1.49% -- 详细
事件:2024年7月18日公司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董事长、总经理陈天石博士提议公司以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已发行的部分A股股票,回购资金总额2,000万元~4,000万元,回购期间为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 投资要点:实控人提议回购公司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与股权激励本次回购股份的原因和目的:陈天石博士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为了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信心,同时促进公司稳定健康发展,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员工个人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提议公司以自有资金回购部分股份,并将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持续专注通用型AI芯片研发,针对训练推理场景重点优化公司持续推动智能处理器微架构及指令集的迭代优化工作。新一代智能处理器微架构及指令集将对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视频图像生成大模型及推荐系统大模型的训练推理等场景进行重点优化。同时,公司持续推进训练和推理软件平台研发:(1)训练软件平台:公司持续增加框架算子的支持数量,完善大模型的训练软件栈研发,进行了多个大模型的微调及预训练支持工作,在大模型训练的性能和精度方面都取得了较强的竞争力,且计算效率达到了业界领先水平。 (2)推理软件平台:公司开发了支持大语言模型和多模态AIGC推理业务的基础软件,并对传统模型和生成式大模型进行了持续性能优化,加速了实际应用部署。公司研发了分布式推理加速库BagTrasformer,大模型推理达到了业界领先的模型计算效率。 持续强化软件生态平台建设,国产AI算力需求加速提升2024年7月3日,中国信通院等正式启动“智能计算芯片应用生态构建”工作。来自智能计算芯片、整机、应用领域的40余家企业,围绕智能计算芯片应用生态构建工作等方面展开交流研讨。中科寒武纪等企业代表进行分享,围绕智能计算芯片与大模型应用、国产智能计算芯片落地挑战、全功能GPU加速人工智能产业应用等内容。 国产AI算力需求加速提升。据6月27日财联社,互联网厂商已试用国产AI芯片,且金融、政企等对安全要求较高的客户,均采用国产芯片。7月,中国电信发布服务器集采公告,其中G系列(国产系列)数量达10.53万台,占比达67.5%,国产化比例创历史新高。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为我国智能芯片领域领先企业,可提供云边端一体、软硬件协同、训练推理融合、具备统一生态的系列化智能芯片产品和平台化基础系统软件,有望受益于大模型发展带来的算力需求,以及公司产品不断迭代。我们预测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14.00/24.93/34.84亿元,对应PS为75.59/42.45/30.37X,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1/0.18/2.5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影响下游需求,大模型产业发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中美博弈加剧,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公司新品研发不及预期等。
飞荣达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7-22 14.24 -- -- 14.68 3.09%
16.15 13.41% -- 详细
事件:2024年7月15日,飞荣达发布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2024H1营收约21.70亿元,同比增长约22.05%;归母净利润5,400万元-6,400万元,同比增长约1243.65%-1492.4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700万元-5,700万元,同比增长约540.78%-634.56%。 投资要点:预计2024Q2净利润持续高增,盈利能力有望改善2024H1,公司非主业经营层面的业绩贡献同比有所下降。①公司对参股公司博纬通信确认投资亏损约1,700万元(未经审计),同比增加投资亏损1,459万元;②所得税费同比增加约1,800万元;③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减少约768万元。若还原以上三项影响,我们认为公司业绩增速将更为可观。 2024Q2,预计公司实现营收11.88亿元,同比增长18.21%;归母净利润3037~4037万元,同比增长4.2%~38.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662~3662万元,同比增长11.6%~53.5%。 交换机、AI服务器散热持续突破,驱动业绩长期增长公司在通信领域市场份额增加,产能得到释放,毛利率有较大提升,盈利能力同比上涨,且公司一直积极配合客户需求开展通信相关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储备,并不断有迭代产品已提供给通信类客户,公司通信类客户包括H公司、中兴、诺基亚、思科、新华三等。 公司服务器相关业务开展较为顺利,已配合客户开发了多款液冷散热产品、3D-VC/VCE等特种散热器,并有部分产品小批量交付,公司产品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服务器客户包括H公司、微软、浪潮、新华三、超聚变及Facebook、google等。 “手机+PC”产品市占率提升,AI终端驱动增强1)2024H1,公司消费电子营收同比较大增长,毛利率提升,盈利能力增强。主要客户业务回暖、出货量提升,公司手机、PC等终端市场份额提升,订单量增加。2024Q2,由于部分手机项目延缓影响,公司手机业务环比Q1下降,但7月相关业务订单已逐步恢复交付。 2)2024H1,公司继续推进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发展,并进行新能源产品结构调整,订单量持续增长,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新客户导入、部分新项目打样等导致新能源业务毛利率下降。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是我国散热和电磁屏蔽领域的领先企业,下游AI服务器、交换机、AI终端等行业景气提升,公司市占率和新品价值双提升,或将驱动公司业绩超预期。根据公司业绩预告,我们调整2024-2026年营业收入预测分别为55.68/72.18/87.4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4/4.90/6.55亿元,EPS分别为0.54/0.85/1.13元/股,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26.26/16.84/12.6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需求复苏不及预期,大模型发展不及预期,新能源发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加剧等。
海光信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7-22 75.01 -- -- 81.30 8.39%
81.30 8.39% -- 详细
事件: 2024年 7月 15日, 海光信息发布 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 2024H1,公司预计实现营收 35.80~39.20亿元、 同比+37.08%~50.09%, 归母净利润达 7.88~8.86亿元、 同比+16.32%~30.78%。 投资要点: 2024Q2营收同比+37~61%, 公司业绩有望持续释放2024Q2, 公司营收约 19.88~23.28亿元、 同比+37%~61%。 公司营收增速较高, 主要系公司围绕通用计算市场, 持续提供高性能、 高可靠、 低功耗的产品以及优质的服务。 2024Q2, 公司归母净利润 4.99-5.97亿元, 同比+14%~36%, 增速低于收入增速。 我们认为, 主要系公司保持较高研发投入, 发展 AI算力与通用算力; 公司供给端改善, 2024Q1存货相比 2023年末增长约 59%。 国产 AI 算力需求加速提升, 信创产业渗透率持续增高互联网/政企/运营商等客户的国产 AI 算力需求加速提升: 据 6月 27日财联社, 互联网厂商已试用国产 AI 芯片, 且金融、 政企等对安全要求较高的客户, 均采用国产芯片。 7月, 中国电信发布服务器集采公告, 其中 G 系列(国产系列)数量达 10.53万台, 占比达 67.5%,国产化比例创历史新高。 通用市场国产率有望提升, 信创产业持续渗透。 据 IDC, 预计 2024年中国通用服务器市场将呈增长态势, 截至 2023年底, 我国服务器市场芯片国产化率不到 20%, 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5月 29日, 网信办、 市场监管总局、 工信部印发《信息化标准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7年) 》 , 到 2027年, 信息化标准工作协调机制更加健全。 国产 DCU+CPU 领军者, 产品具备通用性与生态优势海光 DCU 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海光 DCU 兼容通用“类 CUDA” 环境, 具有全精度浮点数据, 适配 LLaMa、 GPT、 文心一言等大模型。 基于海光 CPU 及 DCU 系列产品, 正支持各行业构建数据中心和算力平台, 助力 AI 在智慧城市、 生物医药、 科学计算等领域规模应用。 海光 CPU 在国产处理器中具有非常广泛的通用性和产业生态: 大规模应用于电信、 金融、 互联网、 教育、 交通等领域。 海光 CPU 既支持面向数据中心、 云计算等复杂应用领域的高端服务器, 也可用于支持面向政务、 企业和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中的中低端服务器以及工作站和边缘计算服务器。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公司 CPU 与 DCU 产品不断迭代, 我们认为,随着国产芯片性能提升、 产业链成熟, 国产化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根据公司业绩预告, 我们调整 2024-2026年营业收入预测分别为83.09/111.98/149.56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35/23.43/31.49亿元, EPS 分别为 0.75/1.01/1.35元/股, 当前股价对应 2024-2026年 PS 分别为 21.78/16.16/12.10X,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不及预期, 国际局势风险, 市场竞争风险, 大模型发展不及预期, 新品迭代不及预期, 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等。
浪潮信息 计算机行业 2024-07-12 39.95 -- -- 39.86 -0.23%
39.86 -0.23% -- 详细
事件:2024年7月,Garter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报告》显示:浪潮信息蝉联全球前二,中国第一,2024年第一季度,服务器出货量全球市场占比11.3%,同比增长50.4%,TOP5厂商增速第一。 投资要点:2024Q1大中华地区服务器出货量增速30%,长期增长动能强劲2024Q1服务器产业持续高景气。根据Garter数据,2024Q1,全球服务器市场销售额407.5亿美元,同比增长59.9%,出货量282.0万台,同比增长5.9%。从地域来看,随着宏观经济的复苏,Q1出货量上,成熟亚太地区、新兴亚太地区、拉丁美洲、大中华地区同比增速分别为12.5%、6.5%、3.9%、30.3%。Garter预计至2027年AI服务器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CAGR达30%。 AIGC扩散到多个垂直行业,将持续驱动AI和通用算力需求。根据英伟达2024Q1财报交流:生成式AI已经扩展到消费互联网公司、企业、主权AI、汽车和医疗保健客户,开辟了多个数十亿美元的垂直市场。 2024Q1,云厂商在英伟达数据中心收入中占比45%,高达102亿美元。 2024年“主权AI”业务将带来接近100亿美元营收。我们认为,长期趋势上看,随着大模型与云、大数据、数据库等通用场景的融合发展,更智能的通用服务器需求也将迎来持续高速增长。 2024Q1公司服务器出货量同比增长50%、TOP5厂商增速第一根据Garter数据,2024Q1,浪潮信息市占率蝉联全球前二、中国第一,服务器出货量全球市场占比11.3%,同比增长50.4%,TOP5厂商增速第一。面向人工智能算力范式不断革新,浪潮信息全面拥抱智慧时代,升级元脑品牌。 ①AIStatio:浪潮信息AIStatio是面向企业级训练与推理场景开发的人工智能开发平台,实现从模型开发、训练、部署、测试、发布、服务的全流程一站式高效交付。AIStatio能够为企业用户提供敏捷高效的一体化AI平台,加快AI开发应用创新落地。2024年7月,浪潮信息发布AIStatio人工智能开发平台全新V5版本。 ②大模型训推场景:公司拥有全系领先的AI服务器,支持国内外主流的AI加速芯片,可面向应用优化,实现AI计算系统超过80%的实际算力利用率,并通过计算策略优化可实现性能99%线性扩展。公司面向“多元算力”和“多模算法”打造新一代模块化液冷智算中心,从算效、能效、调度管理、交付等方面,实现了整体性能的优化。 ③大模型与通用场景融合场景:公司发布具备AI功能的通用服务器,通用服务器支持具有AI加速功能的处理器,采用张量并行策略提升服务器计算效率,并通过NF4量化、嵌套量化等技术压缩模型权重参数,在业界首次实现服务器基于通用处理器支持千亿参数大模型的运行。 全球化布局不断加快,AI出海打造新的成长曲线公司不断加快全球化布局,提升海外本地化经营能力,抢抓市场机遇,在欧洲、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树立了大体量的行业典型客户,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稳固市场格局并形成持续的规模产出。目前,公司拥有8个全球研发中心、14个全球制造中心及50多个业务分支机构。2023年,公司海外业务实现总收入95.47亿元(海外交付口径),占比14.49%,同比增长4.17%,2024年,公司还将继续深耕老客户、开拓新客户,力争实现海外业务平稳、持续增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是全球领先的IT基础架构产品、方案及服务提供商,将长期受益于全球化、数字化、智能化产业发展。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10/33.18/43.23亿元,EPS分别为1.64/2.25/2.94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4/17/1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智算中心建设不及预期、大模型发展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影响下游需求、市场竞争加剧、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等。
寒武纪 计算机行业 2024-06-07 185.00 -- -- 222.20 20.11%
278.59 50.59%
详细
公司是全球智能芯片的先行者,将迎来大模型产业快速发展、AI芯片国产化以及公司新品迭代等多重成长驱动。 公司概况:云边端一体智能芯片厂商,股权激励彰显成长信心公司为智能芯片领域全球知名的新兴公司,能提供云边端一体、软硬件协同、训练推理融合系列化智能芯片产品和平台化基础系统软件。2023年,公司营收7.09亿元,其中智能计算集群营收6.05亿元、同比+31.85%,主要参与台州、沈阳算力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公司制定股权激励计划,目标值为2024年收入≥11亿元,2024-2025年累计营收≥26亿元,2024-2026年累计营收≥46亿元,彰显公司中长期成长信心。 AI芯片行业:海内外大模型持续发展,AI芯片国产化进程加快1)需求端:海内外大模迭代,CSP与运营商投入力度加大。2024年5月,OpenAI官宣GPT-4o多模态大模型,相同硬件条件下GPT-4o推理速度是GPT-4Trbo两倍;OpenAIGPT-4o输入价格约0.035元/千Tokens,输出约0.1元/千Tokens。大模型价格降低,或推动大模型厂商头部集中与AI应用加速发展。CSP与运营商需求较高:2024年,预期微软、谷歌、AWS、Meta的AI服务器量分别占全球采购量的20%、17%、16%、11%;2024年,中国移动启动7994台AI服务器集采招标。 2)供给端:全球AI芯片出货量提升,国产化进程提速。2024年,预期全球AI芯片市场规模671亿美元,同比+26%。2023年,中国加速芯片市场规模达到近140万张,推理芯片占比67%;中国本土品牌出货量超20万张,占比14%。 公司产品:云端芯片为智能计算核心,边+端侧丰富产品矩阵1)云端:为核心智能计算能力的来源,芯片包括思元290、思元370等,2022年9月公司表示思元590芯片在研待发布;公司也纵向扩展品类到训练整机(玄思1000与1001)及智能计算系统。 2)边缘侧:主要为思元220芯片,截至2023年底,累计出货百万片;2020年边缘芯片量产后与行业头部客户A合作,主要收入来源于公司A。 3)IP授权及软件:IP授权是将公司研发的智能处理器IP等知识产权授权给客户,公司也为云边端全系列智能芯片与处理器产品提供统一的平台级基础系统软件CambriconNeware。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分别实现营收14.00/24.93/34.84亿元,归母净利润-4.41/0.18/2.50亿元,EPS为-1.06/0.04/0.60元,对应PS为53.59/30.10/21.53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影响下游需求、大模型产业发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中美博弈加剧、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公司新品研发不及预期。
软通动力 计算机行业 2024-05-06 42.47 -- -- 44.56 4.45%
44.36 4.45%
详细
2024 年 4 月 26 日, 软通动力发布 2023 年年报&2024 年一季报:2023 年公司实现营收 175.81 亿元, 同比-7.97%; 归母净利润 5.34 亿元,同比-45.15%;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4.62 亿元, 同比-44.89%; 2024Q1 公司实现营收 54.49 亿元, 同比+29.65%; 归母净利润-2.77 亿元, 同比-557.51%;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84 亿元, 同比-885.28%。 投资要点:加大海内外市场布局, 2024Q1 亏损系并购等因素影响2023 年公司销售毛利率 19.26%, 同比-2pct; 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为 3.29%/7.82%/5.44%, 同比+0.18/+0.18/-0.1pct; 销售和管理费用小幅上升的主要原因系公司完成了全国六大区域 40 余个重要城市的营销能力布局, 同时启动了东南亚和中东发展战略。 2024Q1 公司完成并表同方计算机及同方国际, 驱动收入高增; 但硬件业务对整体毛利率造成影响, 2024Q1 销售毛利率为 10.7%, 同比-7.56pct ; 销 售 / 管 理 / 研 发 费 用 率 为 4.04%/6.69%/4.53% , 同 比+1.07/-1.59/-1.74pct。 利润端承压的主要原因系并购整合初期业务融合及组织拉通等成本费用增加+春节期间市场需求波动+核心大客户价格竞争+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到期等多重因素影响。 重构新增长战略, 咨询、 金融科技业务表现突出2023 年通讯行业收入 70.54 亿元, 同比-18.35%; 互联网服务行业收入 32.87 亿元, 同比-9.34%, 对公司收入造成影响。 2023 年公司明确了新时期业务发展的路径, 布局并实施咨询与数字技术服务+计算产品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能源与智算服务+国际化四大业务增长战略; 数字化创新业务和战略新兴行业作为公司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 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其中咨询、 金融科技业务表现突出;1) 数字化创新业务: 2023 年营收 83.48 亿元, 其中咨询与解决方案业务收入 13.19 亿元, 同比+24.08%; 公司构建了从数字化转型咨询诊断、 轻咨询到深度咨询的多种服务模式, 签约多个千万级咨询项目,发布《以数字化建设助力国企科技创新》 白皮书。 2) 战略新兴行业客户: 2023 年营收 64.11 亿元, 其中金融科技业务收入 40.42 亿元, 同比+6.31%。 在银行领域公司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平台已经接入多家二层银行, 数字人民币权益交易额不断扩大; 保险领域率先推出保险行业 AI 大模型, 赋能某知名险企车险生态业务数据。 华为链全栈布局, 收购同方加强硬件能力布局公司深入参与云、 鸿蒙、 欧拉、 高斯、 鲲鹏、 昇腾、 数字能源、 盘古等生态领域的构建, 2023 年收购同方计算机/同方国际加强硬件能力:( 1) 软件生态: ① 开源鸿蒙: 2024 年子公司鸿湖万联升级OpenHarmony 项目群 A 类成员, 鸿鹄万联打造业内首个具备跨指令集的操作系统 SwanLinkOS, 搭载 SwanLinkOS 的矿用高压/低压等保护器已商业化, 与伙伴联合发布多个电力行业开源鸿蒙产品, 发布了包括燃气抄表和报警、 社保卡制卡读卡等多个城市开源鸿蒙解决方案, 已在雄安打造标杆样板, 并积极推进操作系统标准化工作。 ②开源欧拉: 企业版服务器操作系统天鹤 OS 完成与主流国产服务器 CPU/数据库/中间件厂商的兼容性适配, 成功中标中国移动“云智能中心 2023-2024 年省专公司操作系统迁移技术服务项目” 第二标段。 ③开源高斯: 自研基于openGauss 内核的数据库商业发行版天鹤数据库, 推出天鹤多数据库管理平台等产品和基于天鹤数据库的保险、 资金管理等多个联合解决方案。 ( 2) 硬件布局: ①软通计算( 同方计算机): 软通计算在教育、 党政行业保持领先地位, 斩获中移动 2024 年 PC 服务器集采超预期份额,同时, 截至当前清华同方的昇腾合作伙伴级别已升级为优选级。 公司将以软通计算为业务主体深化技术创新, 同时与公司软件开发能力共融互联打造软硬一体化智算方案加快业务拓展。 ②智通国际( 同方国际): 智通国际拥有直面 C 端的机械革命品牌; 公司将继续加大在智能电子产品领域的研发投入,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加强面向智能电子产品领域上下游资源整合; 增强机械革命品牌建设; 研发 AI 智能体助理, 发展 AIPC。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商,考虑同方计算机以及同方国际并表收入, 预计 2024-2026 年营业收入 300.78/339.30/381.91 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51/9.99/13.06亿元, EPS 分别为 0.68/1.05/1.37 元/股, 对应 2024-2026 年 PE 分别为 62/40/31X, 维持“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影响下游需求、 市场竞争加剧、 中美博弈加剧、物联网行业发展不及预期、 国产替代不及预期、 收购落地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7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