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547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飞凯材料 石油化工业 2024-06-04 11.92 -- -- 14.66 22.17%
14.56 22.15% -- 详细
车联网业务提振公司盈利水平,车联网 +智算有望拓展 公司利润边界。 公司自 ODN 及机柜业务 ,不断 外延拓展医疗 、车联网领域 。 2019年开始受益于5G 及数据中心建设,营收质 量稳步增长; 2021年外延拓展车联网业务 ,预计随着车联网业务的 快速放量,公司将实现营业收 入的不断 增长。利润方面 ,我们 认 为 增 长 主 要 逻 辑 为 高 毛 利 车 联 网 业 务 的 有 望 快 速 放 量 。 公 司 车 联 网 业 务外延发展能力较强,预 计随着 传统汽车向智能网 联汽车的 升级,智能化需求将逐步提升,公司 同一汽富晟 、吉利汽车等车企在 智算方面 联手布局,提供 软件及算力层面支持 ,与朗歌科 技签署《战略 合作框架协议 》,未来三年提 供不少于 6000P 的总算力,其中第一阶段至少具备 2000P 的支撑能力,业务不断 拓展带来发展空间。 公司具备自研智驾工具链先发优势, 车内流量提升叠加联网率增长,公司有望优先受益。 乘用车销量 方面,我国 乘用车 销量在 2021年后逐步企稳回升,2024年 1-4月亦呈现增长态势,车联网连接管 理平台方 面,根据 IHS Markit数据显示,截至 2020年,我国乘用车市场联网 功能渗透 率约为 48%,联网车数量约为 948万;我国智能 网联汽车市场将不 断增长至 2000万量级,渗透率将超过 75%;同时,未来单月 单车联网数据流量 将迎来数 量级的跃迁,具体来看,车联车控数据 流量基本 持平;智能座舱信 息娱乐/FOTA 将从当前的 10GB左右提升至 30-60GB,智能驾驶数据更将大幅 提升约为 200-300GB。公司子公司优咔科技作为 车联网连 接管理行业细分龙 头,具备 先发态势。 投 资 建 议 : 公 司 凭 借 自 身 智 驾 工 具 链 服 务 商 稀 缺 性 +专 有 云 平 台 服 务 商 的 角色,细分领域国内领 先地位 稳固,智算 +车联网融合 有望 成为公司未来营收 及利润的增长重点, 我们预计 公司 2024-2026年将实现营收 6.09/8.31/13.18亿元,同增 17.04%/36.41%/58.58%, EPS 分别为 0.96/1.51/2.34元,对应 PE 分别为 37.55x/24.04x/15.48x,首次覆盖,给予 “推荐” 评级 。 风险提示: 技术 人才 流失 的 风险 ;材 料及 产品 价 格波 动 的风 险; 同行 业竞 品替代风险;相关业 务利润率 降低风险等。
万马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4-06-04 36.34 -- -- 39.53 8.78%
39.53 8.78% -- 详细
车联网业务提振公司盈利水平,车联网 +智算有望拓展 公司利润边界。 公司自 ODN 及机柜业务 ,不断 外延拓展医疗 、车联网领域 。 2019年开始受益于5G 及数据中心建设,营收质 量稳步增长; 2021年外延拓展车联网业务 ,预计随着车联网业务的 快速放量,公司将实现营业收 入的不断 增长。利润方面 ,我们 认 为 增 长 主 要 逻 辑 为 高 毛 利 车 联 网 业 务 的 有 望 快 速 放 量 。 公 司 车 联 网 业 务外延发展能力较强,预 计随着 传统汽车向智能网 联汽车的 升级,智能化需求将逐步提升,公司 同一汽富晟 、吉利汽车等车企在 智算方面 联手布局,提供 软件及算力层面支持 ,与朗歌科 技签署《战略 合作框架协议 》,未来三年提 供不少于 6000P 的总算力,其中第一阶段至少具备 2000P 的支撑能力,业务不断 拓展带来发展空间。 公司具备自研智驾工具链先发优势, 车内流量提升叠加联网率增长,公司有望优先受益。 乘用车销量 方面,我国 乘用车 销量在 2021年后逐步企稳回升,2024年 1-4月亦呈现增长态势,车联网连接管 理平台方 面,根据 IHS Markit数据显示,截至 2020年,我国乘用车市场联网 功能渗透 率约为 48%,联网车数量约为 948万;我国智能 网联汽车市场将不 断增长至 2000万量级,渗透率将超过 75%;同时,未来单月 单车联网数据流量 将迎来数 量级的跃迁,具体来看,车联车控数据 流量基本 持平;智能座舱信 息娱乐/FOTA 将从当前的 10GB左右提升至 30-60GB,智能驾驶数据更将大幅 提升约为 200-300GB。公司子公司优咔科技作为 车联网连 接管理行业细分龙 头,具备 先发态势。 投 资 建 议 : 公 司 凭 借 自 身 智 驾 工 具 链 服 务 商 稀 缺 性 +专 有 云 平 台 服 务 商 的 角色,细分领域国内领 先地位 稳固,智算 +车联网融合 有望 成为公司未来营收 及利润的增长重点, 我们预计 公司 2024-2026年将实现营收 6.09/8.31/13.18亿元,同增 17.04%/36.41%/58.58%, EPS 分别为 0.96/1.51/2.34元,对应 PE 分别为 37.55x/24.04x/15.48x,首次覆盖,给予 “推荐” 评级 。 风险提示: 技术 人才 流失 的 风险 ;材 料及 产品 价 格波 动 的风 险; 同行 业竞 品替代风险;相关业 务利润率 降低风险等。
创世纪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6-03 6.26 -- -- 7.09 13.26%
7.09 13.26% -- 详细
国产数控机床领军者,业务整合实现蝶变。公司前身深圳创世纪深耕数控机床领域,2011年推出第一代钻铣攻牙加工中心。2015年上市公司劲胜智能为进行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收购创世纪100%股权。2018-2020年上市公司针对市场变化实施了业务整合,剥离了亏损的精密结构件业务,确立重点发展高端智能装备业务的战略,并更名为创世纪。公司定位中高端数控机床,已逐步成为国内机床产业中技术宽度最广、产品宽度最全的企业之一,3C钻攻机领跑行业,通用机床持续拓展。近年来公司持续深化事业部改革,推进降本增效举措,经营质量得到显著改善。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6亿元,同比-24.27%;实现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比-51.46%。2023年下半年起消费电子周期复苏,叠加宏观经济的持续改善,2024年公司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3C钻攻机:消费电子底部复苏,钻攻机龙头受益存量更新+增量需求。2023年9月以来,华为Mate60系列、苹果iPhone15系列、小米14系列等新机型集中发布,卫星通话等新技术加速运用到智能手机中,技术迭代频繁,驱动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速回升。2023Q4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速转正,24Q1全球手机出货量2.89亿部,同比增长7.80%。同时,AI技术快速渗透智能手机及PC,商业化产品相继落地,新一轮创新周期有望驱动换机潮。3C是公司传统优势领域,2012-2014年公司与比亚迪电子、长盈精密、富士康、领益智造等国内主要代工厂商建立了合作;2020年开始成为高端消费电子产业链上游供应商。截至2023年底,公司钻攻机全球累计销售超过9万台,基本已实现3C领域核心客户覆盖,市场占有率领跑行业。此外,手机钛材化趋势下,加工时长和加工难度大幅提升,有望催生钻攻机市场增量需求。公司是3C钻攻机龙头,存量设备更新+增量市场需求有望带动公司业绩释放。 通用机床:国产机床市场广阔,通用产品注入增长动能。机床行业是一个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当前大周期(更新周期)向上,小周期(库存周期)逐步见底回升。中央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配套政策陆续落地,有望拉动机床需求释放。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机床生产和消费国,但行业整体大而不强,进出口价格差距明显。目前中高端机床及核心零部件仍依赖进口,政策引领下自主可控大势所趋。公司自2017年起加快在通用机床领域的多元化布局,产品矩阵不断完善。凭借较强的产品竞争力和性价比,实现通用领域市占率的快速提升,2023年核心产品立式加工中心累计销售40000台。公司聚焦中高端数控机床持续发力,在高端五轴和核心零部件取得快速突破,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同时,公司积极推进全球化布局,海外市场增长明显,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3C钻攻机将受益消费电子周期向上带动的下游需求复苏,中高端通用机床产品持续拓展,国产机床进口替代+出海加速将为公司打开成长空间。预计公司2024-2026年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94亿元、6.21亿元、7.63亿元,对应EPS为0.29、0.37、0.45元,对应PE为21倍、17倍、14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核心技术迭代迅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等。
三只松鼠 食品饮料行业 2024-05-31 24.07 -- -- 25.12 4.36%
25.12 4.36% -- 详细
事件: 5 月 29 日,公司在上海举行全域生态大会。董事长复盘行业与公司穿越周期要素, 再次明确未来三年两百亿目标。 两大品类、四大渠道与子品牌小鹿蓝蓝分别提出战略规划。 渠道端,“知识”积淀实现线上长青,线下能力打磨将补齐全渠道拼图。公司形成 D+N 全渠道经营能力, 1) 短视频: 以爆品为导向赋能供应链快反,通过建造品销矩阵组织、供应链工厂与品类品牌强化壁垒。 2)综合电商: 以适配为原则, 持续推进核心渠道货盘重塑, 24 年将在店铺数量、链接点位等完成更强渗透。 3) 松鼠线下具备广阔增长空间,公司政策助力拓展。 线下分销: 董事长亲自领衔, 计划三年打造为最核心渠道之一, 将扩充常态化日销品、全品类零食,逐渐从现代渠道转向全渠道。组织模式上,精简为三级扁平化结构,决策前移至省区,以动销为核心,有效激发区域合伙人潜能,铺市终端有望迅速拓展。 4)门店: 社区店型与加盟政策优化。此次推出的五种店型实现差异化的货盘供给,突破市场同质竞争。新加盟政策降低投资门槛与风险,有助于强化合作商信心,加快加盟招商拓展速度。 产品端, 坚果/零食共同发力百亿目标,货盘/价盘适配渠道。 公司三年两百亿目标明确(含税营收口径),坚果品类与零食均衡发展,其中坚果品类将以坚果为主、果干为辅, 零食重回战略重心,通过品类品牌延展心智和边界。 打法上从货盘和价格切入, 1) 强调品类、渠道与市场平衡, 围绕渠道打造适配新品, 线下分销新 SKU 中,同步覆盖公司热销+市场热点品类,包含坚果、 果脯、肉类零食等;新门店均配有现制炒货区域,“百年非遗传承老奶奶花生”等百大“ 爆品” 精准满足客户需求,且依据社区特性入驻不同产品。 2) 价格端,坚果与全球原料合作,零食强单品也将深度参与供应链, 实现成本节约与品质提升,全要素合力实现高端性价比,线下分销单价低于市场同类品牌。 品销合一+高端性价比构建优势,有望打造为全域协同的生态平台。 短期看, 预计 24Q2-Q3 业绩延续较快增长,主要系: 1)分销渠道终端快速建设,社区门店单店模型优化、展店加速, 预计 6 月 30 日前开出 133 家全新店型。2)短视频红利持续释放,综合电商新渠道有望突破, 3)端午、中秋双节来临,礼盒装或延续年货节景气。 长期看, 公司积极为全渠道适配可运营的全品类产品,多年知识沉淀构筑成为竞争壁垒,三年增长动能充沛。线上优势地位维持,触达能力与布局广度提升显著; 线下通过店型差异化、货盘丰富化,渗透新市场, 超百亿目标可期。子品牌小鹿蓝蓝已实现扭亏为盈,全新定位为儿童高端健康零食品牌,进入全品类布局阶段,在全渠道协同下有望成为全新增长曲线。 成本端,供应链全要素提效有助于实现总成本领先,“高端性价比”战略赋能长远立足。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5/4.9/6.8 亿元,同比+59.3%/39.1%/39.0%, EPS 为 0.87/1.21/1.69 元,对应 PE 为 28/20/14X,考虑到线下拓展节奏存在不确定,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渠道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食品安全的风险。
海尔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5-28 39.26 -- -- 40.59 3.39%
40.59 3.39% -- 详细
事件: 5月 23日,海尔生物宣布拟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实现对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的控股收购,持有上海元析 70%股权。 分析仪器行业规模稳步增长,政策推动国产替代商机释放。 据 SDI 统计,2022年全球分析仪器市场规模预计 75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约 12-15%,且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 有机元素分析类仪器作为化工、电子、食品等行业中的重要设备,光谱分析仪器作为科学研究、环境监测、农业和食品安全制品及医疗等领域不可或缺的高端设备,近年来国内市场需求快速上升。 此外,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 2022年行业整体规模超 80亿元,预计 2025年国内光谱仪市场规模将达 101.65亿元。 我国光谱仪行业起步较晚,进口产品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未来随着鼓励创新及消费品更新换代等一系列政策的逐步推进,叠加国内厂商产品打磨趋于成熟,行业国产替代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并购切入分析仪器领域,有望发挥协同并实现优势互补。 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8年,从事科学分析仪器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拥有光谱类、有机元素分析类、前处理类等丰富细分市场产品线,具备持续研发创新能力, 且产品技术应用方向具备良好市场影响力,光谱类、有机元素分析类设备在国产仪器中位列第一梯队,并销往全球 90多个国家/地区。 此次并购完成后, 预计双方将发挥各自研发、市场及品牌优势协同发展。在技术方面,依托海尔生物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平台与上海元析齐全的产品阵容,双方将搭建分析仪器互联互通平台,完善智慧实验室应用场景,并拓展环境、化工等实验室新场景;市场方面,双方将借助海尔生物在海外的本地化布局,整合在不同类型、层级客户资源,进一步增强面向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品牌方面,凭借海尔生物的口碑效应及丰富的生态资源,双方将持续拓展业务边界,实现科学仪器产业链纵深发展。 投资建议: 海尔生物依托领先的低温存储技术和物联网解决方案,发展实验室装备及医疗自动化产品,长期增长前景良好。我们预计公司 2024年-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51/6.85/8.36亿元,同比增长 35.68%/24.29%/22.12%,EPS 分别为 1.73/2.15/2.63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4-2026年 PE 为 23/19/15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新品研发与上市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经营环境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海外贸易环境不确定的风险。
赛力斯 机械行业 2024-05-13 85.00 111.25 46.54% 92.42 8.73%
102.95 21.12% -- 详细
深耕整车制造二十余年, 赛力斯双轮驱动成长为国内新能源主机厂龙头。 公司自 2003 年开始涉足汽车业务, 时至今日已积累了二十余年的整车制造经验,并于 2017 年获得全国第八张新能源生产资质, 较早开启新能源转型。 目前公司形成赛力斯( 含问界) +东风小康( 含蓝电、 风光) 的乘用车产品矩阵, 其中问界定位全球豪华新能源品牌, 借力华为智选模式合作, 智能化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赛力斯、 蓝电、 风光定位经济型的出海品牌, 不断开拓全球市场, 自 2005年 以 来 , 公 司整 车 远 销 全 球 70 多 个 国 家 和 地区 , 累 计 出 海 超 过 50 万 辆 , 2023年赛力斯品 牌出口量大增至 0.77 万辆, 带动 出口均价增长, 助力公 司国外营收同比增长 23.5%至 39.13 亿元。 公司通过双品牌战略构建完备产品布局, 成长为一流的新能源主机厂龙头。 问界改款焕新销量领跑细分市场, 跃居豪华车市场头部新势力。 问界首款产品 M5 最早于 2022 年发布上市, 后又发布问界 M7, 但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及首代产品的技术成熟度问题, 销量曾陷入短期低谷, 2023 年 9 月问界 M7 焕新, 依托行业领先的智能化水平快速成为现象级爆款, 上市 7 个月订单突破 17 万辆, 12月公司发布旗舰豪华新品 M9, 再次取得成功, 上市 86 天大定突破 6 万辆, 今年4 月, 公司再次推出新款 M5, 沿用公司领先的智能化技术, 首日大定突破 4000台。 在销量低谷期公司始终明确问界的豪华品牌定位, 依靠技术与市场积累于新款产品取得成功, 跃居豪华车市场头部新势力, 助力公司扭转业绩困境。 受益于豪 华 产 品 高 价 值 量 与 销 量 快 速 增 长 带 来 的 规 模 效 应 , 2024 年 Q1 公 司 实 现 营 收265.61 亿元, 同比+421.72%, 毛利率环比 2023 年 Q4 上升 7.97pct 至 21.51%, 实现归母净利 润 2.20 亿元, 成功 实现扭亏。 当前问界系 列产品取得显著市场竞 争优势地位, 产品性能全面超越外资豪华品牌, 一季度 M7 销量在中大型 SUV 市场仅次于 Model Y, 明显领先其他混动产品, M9 连续两周位列 40 万以上豪华 SUV销量冠军, 品牌声誉快速扩大, 有望推动公司业绩景气度的继续提升。 华为赋能问界走向智电未来。 公司与华为采用合作最为紧密的智选模式, 产品应用华为智能化技术范围最广, 华为技术赋能为问界品牌带来了卓越的产品竞争力。 智能驾驶方面, 华为城市 ADS 目前已率先普及全国所有城市, 技术经过多次迭代逐步完善, 4 月 24 日, 华为发布全新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华为乾崑, 带来基于端到端架构的 ADS 3.0, 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再进化; 智能座舱方面, 华为基于智能终端的完备布局打造以手机为核心的“ 1+8+N” 的智能生态体系, 车机成为智能生态体系的重要一环, 另外, 乾崑品牌带动智能座舱向全场景设备协同进化; 动力系统方面, 问界系列的混动产品的动力系统集成了华为的电驱系统和公司的动力增程系统, 技术实力行业领先。 另外, 问界 M9 还率先采用了玄武车身、一体化压铸、 途灵底盘等华为最新技术, 全方位巩固了产品的技术实力, 助力问界系列以技术引领市场, 销量节节攀升。 华为技术赋能带来的产品差异化竞争力将持续驱动问界系列销量保持高增态势, 预计 2024 年问界系列产品有望实现销量 40 万辆。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292.14 亿元、 1605.66 亿元、2143.10 亿元, 同比分别为+260.51%、 +24.26%、 +33.47%,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67亿元、 57.00 亿元、 97.15 亿, 对应 EPS 分别为 1.70 元、 3.78 元、 6.43 元。 综合考虑绝对估值与相对估值法, 给予公司目标价区间 111.25-120.96 元, 对应市值区间 1679.64-1826.24 亿元, 首次覆盖, 给予“ 推荐” 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智能化技术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
法拉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09 96.12 -- -- 99.86 1.48%
97.54 1.48%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度及 2024年一季度报告, 2023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8.80亿元, 同比+1.14%, 实现归母净利润 10.24亿元, 同比+1.72%,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9.99亿元, 同比+2.47%。 2024年 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80亿元, 同比+5.48%, 实现归母净利润 2.16亿元, 同比-6.76%,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03亿元, 同比-11.64%。 我们的分析和判断: 新能源汽车业务高增助力营收稳步增长, 产品结构调整扰动毛利率。 公司电容 器产品 广泛应 用于新 能源 汽车、 光伏、 储能、 工控、 家电等 领域, 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全年销量同比+37.88%, 受益于行业扩张 , 公司汽 车业务出 货量提升 , 叠加光 伏业务的 稳步发展 , 营收取 得稳健增长。 2024年 Q1, 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扩大, 一季度销量同比+31.82%,助力公司汽车板块业务取得亮眼表现, 当前公司汽车板块业务占比已超 50%,是 驱 动 公 司 业 绩 向 好 的 主 要 力 量 。 毛 利 率 方 面 , 2023年 全 年 公 司 毛 利 率 为38.58%, 同比+0.27pct, 2024年 Q1公司单季毛利率为 33.12%, 同比-4.54pct,环比-5.14pct, 毛利率下滑主要是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及下游市场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 降价压力 传导所致 , 当前降 价压力基 本出清, 预计后续 毛利率有 望维持稳定。 费用率管控良好, 研发投入继续提升。 2023年, 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36%/3.99%/-0.19%, 同比分别-0.04pct/-0.31pct/+1.14pct, 2024年 Q1,公 司 销 售 / 管 理 / 财 务 费 用 率 分 别 为 1.52%/3.70%/0.19% , 同 比 分 别+0.24pct/-0.28pct/+0.84pct, 公司 对销售及管 理费用的管控 较为良好, 财务费用率的上涨主要来源于汇兑收益的减少。 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为 1.41亿元,同比+6.02%, 研发费用率同比+0.17pct 至 3.64%, 2024年 Q1, 公司研发费用率达 3.81%, 同比+0.16pct, 环比+0.67pct, 研发费用率保持上涨态势, 助力公司维持技术竞争优势。 稳步推进产能扩建, 积极应对市场竞争。 2023年初, 公司审议通过《关于法拉电子南海路厂区项目投资议案》 , 拟于厦门市海沧区南海路投资 26亿元新建 电容器产 线, 预计 将于 3年内 完成基础 设施建设 。 新能源 领域薄膜 电容器行业竞争较为充分, 公司面临如 Panasonic、 TDK 等国际知名企业与国内中小企业 的市场竞 争, 在保 持较为谨 慎的资本 开支节奏 下, 公司 将继续通 过研发、 精 益生产、 自动化生 产等手段 降本增效 , 增强竞 争优势, 公司技术 及品牌积淀深厚, 预计将凭借规模与技术优势继续扩大全球市场份额。 投资 建议: 我 们 预 计 公 司 2024~2026年 营 业 收 入 分别 为 47.48/54.84/60.43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84/14.16/16.21亿元, 对应摊薄 EPS 分别为 5.26元、6.29元、 7.20元, 维持“推荐” 评级。 风险提示: 1、 下游客户 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2、 全球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3、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中熔电气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08 90.13 -- -- 93.66 3.92%
93.66 3.92%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度及2024年一季度报告,2023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0亿元,同比+40.41%,实现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23.7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22.32%。2024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9亿元,同比+16.10%,实现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比-17.3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19.39%。 我们的分析和判断:新能源市场高景气度助力公司营收高增长,新品上量及海外拓展进展顺利。受益于新能源车和风光储市场的高速发展,公司营业收入在2023年取得显著增长,并在2024年Q1延续高景气度。2023年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风光储、通信、工控、轨交领域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96/3.45/0.41/0.59/0.18亿元,同比分别+54.66%/+23.66%/+10.92%/+51.48%/+29.35%,全业务领域取得业绩增长,新能源汽车领域增速最高,公司产品覆盖宁德时代、比亚迪、特斯拉、蔚小理、广汽、极氪等头部企业,充分受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扩张。2023年公司新产品取得快速放量,激励熔断器实现营收0.47亿元,同比大增213.29%,激励熔断器单价可达百元以上,远超公司传统产品,有望为公司业绩贡献显著额外增量,另外,公司的智能熔断器产品也于2023年开始批量供货,引领熔断器产业升级趋势。2023年公司在境外市场拓展也取得亮眼成绩,全年境外实现营收0.60亿元,同比+102.01%,特斯拉、戴姆勒等海外头部车企贡献营收增量,后续泰国工厂量产有望带动境外营收规模进一步扩大。 毛利率受原材料价格影响,股份支付造成费用率短期波动。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40.89%,同比-1.04pct,2024年Q1,公司毛利率为38.04%,同比-2.83pct,环比-3.25pct,Q1毛利率下行主要受到铜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及产品年降影响,伴随收入体量的继续增长,规模效应有望对冲毛利率下滑影响。 费用率方面,2023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6.97%/7.77%/0.41%,同比分别+2.46pct/+1.98pct/+0.58pct,其中股份支付费用分别影响销售和管理费用0.17亿元和0.23亿元,剔除股份支付影响,销售费用率同比+0.86pct,主要系公司开拓海外市场带来的费用增加,管理费用率同比-0.20pct,有所优化,财务费用率的上涨主要是由于公司短期借款增加带来的利息费用增长。 2024年Q1,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41%/8.86%/0.44%,同比分别+1.02pct/+0.62pct/-0.05pct,环比分别+0.20pct/+0.95pct/-0.15pct,继续受到股份支付费用增加影响,财务费用增长压力明显减弱。 保持高强度研发,引领熔断器产业升级趋势。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21亿元,同比+120.53%,其中股份支付费用影响0.29亿元,剔除后研发费用率同比+1.37pct至8.64%,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23年公司研发人员同比增长13.45%至253人,继续扩充研发团队实力。公司在研有包括1000V智能熔断器、1000V激励熔断器、防雷熔断器、储能熔断器、新型光伏熔断器等多个新兴产品项目,领先技术实力助力公司维持行业龙头竞争地位,引领熔断器产业升级趋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96/17.47/21.5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9/2.45/3.42亿元,对应摊薄EPS分别为2.25元、3.70元、5.16元,维持“推荐”评级。风险提示:1、下游客户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2、全球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3、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中国核建 建筑和工程 2024-05-08 7.86 -- -- 8.21 4.45%
8.53 8.52%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 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 业绩稳步提升, 核电建设增速快。 公司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 1093.85亿元,同比增长 10.34%;实现归母净利润 20.63亿元,同比增长 16.07%; 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7.08亿元,同比增长 3.85%。 2023年,公司实现新签合同额1506.37亿元,同比增长 8.34%。分业务板块看,核电工程建设完成营业收入239.26亿元,同比增长 42.86%,实现新签合同额 384.00亿元,同比增长 1.00%; 工业与民用工程建设完成营业收入 751.23亿元,同比下降 0.14%,实现新签合同额 1122.37亿元,同比增长 11.10%。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0.36亿元,同比上升 0.37%;实现归母净利润 5.57亿元,同比增长 9.60%; 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5.40亿元,同比增长 7.96%。 毛利率有所提升, 经营现金流改善。 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 11.35%,比上年同期增加 1.28pct。其中,核电工程、工业与民用工程、其他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13.49%、 9.52%、 19.53%,毛利率较上年分别-0.31pct、 +1.31pct、 -1.20pct。 2023年公司净利率为 27.83%,比上年同期增加 3.28pct。 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 3.15亿元,同比少流出 40.87亿元,主要由于公司工程收款增加所致;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 24.70亿元,同比少流出 28.04亿元,主要由于投资支出减少所致。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2023年研发费用达到 28.75亿元,同比增长 76.53%, 主要原因是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在核电等重点施工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所致。 市场布局与业务结构多元化。 公司紧密围绕国家战略,深化市场布局,实现业务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在国内市场,公司聚焦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重点城市群,通过制定民用市场开发作战地图,不断提升在新基建、新能源领域的市场份额。公司在核电工程建设领域继续保持其行业领先地位,同时积极向工业与民用工程建设等领域拓展,承揽了石油化工、能源、冶金、建材、房屋建筑、市政和基础设施等多个行业领域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积累了丰富的超高层、大体量、 高精度工程业绩。 在 “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导下, 公司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坚持属地化实体化经营,深耕厚植巴基斯坦、东帝汶、阿联酋、乌兹别克斯坦等核心市场以及中东、东南亚等区域市场。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 1192.52亿元、 1311.99亿元、1456.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9.02%、 10.02%、 11.0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3.79亿元、 26.54亿元、 29.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5.33%、 11.54%、 12.19%, EPS分别为 0.79元/股、 0.88元/股、 0.99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 PE 分别为 9.99倍、8.95倍、 7.98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订单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 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的风险。
邦彦技术 计算机行业 2024-05-06 18.00 -- -- 19.45 8.06%
19.45 8.06% -- 详细
事件: 公司披露年报和一季报, 2023年实现营收 1.81亿元(yy-51.18%) ; 归母净利润-0.52亿元,由盈转亏; 2024Q1实现营收 1.28亿(yy+125.86%)。 归母净利润 0.35亿元(yy+200.02%)。 23年度业绩偏弱, 24Q1实现开门红。 公司 2023年归母净利-0.52亿,由盈转亏, Q4单季净利润-0.68亿, 业绩增速不及预期; 24Q1归母净利润 0.35亿元(yy+200.02%) ,实现开门红,业绩拐点已现。 收入端: 23年收入增长低于预期,主要受客户交付节奏及验收延迟等因素影响,公司 23Q4大部分产品订单都延期交付及验收。 24Q1收入端的大幅增长,源于 23年订单的结转确认叠加 24Q1新增订单 164%的增长。 利润端: 23年净利增长低于预期, 主要源于三个方面原因。首要原因是公司收入端大幅下滑 51.2%;其次, 本期毛利率 58.4%,同比下滑近 10pct,其中舰船通信业务因产品交付结构的变化,毛利率同比下行近 24pct,但并非常态, 预计 24年有望恢复至 60%以上;再次,公司期间费用绝对额虽然大幅下行 24%,但费用率约为 59.4%,同比上行逾 21pct。 24Q1归母净利 0.35亿元,接近 22年全年水平,超市场预期, 业绩拐点已现。 现金流&订单&经营预测: 23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 2.97亿,同比期初大幅下滑 28%,回款情况好于预期,经营性现金流明显改善 。 截至 24Q1,公司尚有在手订单及备产通知书 2.55亿元,较 23年末的 3.06亿元环比虽有所下滑, 但在手订单仍较为充足。 进入“十四五”末期,新增订单落地有望加速, 我们预计 2024年公司收入约为 5.42亿元 ,同比增长 203%。 信息支援部队成立,军队信息化建设加速。 信息支援部队于 4月份成立 ,成为独立新兵种 ,彰显高层对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高度关注 ,指挥协同 、武器协同以及信息安全有望成为重点发力方向 。 公司已构建符合全军信息体系架构标准的基于“云网端 ”的完整产品体系, 随着该兵种相关人员逐步到位以及未来需求订单的落地,公司融合通信业务和信息安全业务有望深度受益 。 优化重构业务结构,加快开辟民品业务赛道。 23年公司民品业务的应收占比约为 18.51%,同比 22年提升 16.3pct,民品业务开始崭露头角。公司在电力专网产品基础上 , 最新规划了三个民品方向,分别是 AI Agent、 邦彦云 PC和分布式音视频控制系统。 目前, 桌面上云市场份额不及传统 PC 市场的十分之一 ,尚处于发展早期阶段。 邦彦云 PC 采用独特的技术路线,解决了目前主流 PC/桌面上云所存在的问题,有望促进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随着大模型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基于大模型的人工智能体(AI Agent)迎 来 快 速 发 展 阶 段 。 公 司 将 从 自 主 智 能 体 入 手 , 打 造 多 模 态 自 主 助 手Agent 框架,实现 t C 和 t B 应用任务的自主规划和自动执行。 投资建议: 公司计划回购 2800至 4800万元,近期已回购 2376万元 ,均价15.2元/股,发展信心彰显。 公司产能未来 5年无忧,需求侧明朗。 预计公司2024至 2026归母净利分别为 1.10/1.45/2.07亿元, EPS 为 0.72/0.95/1.36元,PE 为 25x/19x/13x。 目前市值仅 28亿,弹性较大,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融合通信订单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 ;毛利率下滑的风险。
开立医疗 机械行业 2024-05-06 41.20 -- -- 43.70 6.07%
43.70 6.07%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4 年一季度报告, 2024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4.79 亿元( +1.33%),归母净利润 1.00 亿元( -27.65%),扣非净利润 0.92 亿元( -26.55%),经营性现金流-0.29 亿元( -159.07%)。 短期因素影响表观业绩, 一季度收入及利润端承压。 2024Q1 公司收入端微增,利润端明显下滑。一方面主要受到同期较高基数影响( 2023Q1 院端诊疗量复苏等因素驱动公司实现较好销售表现),另一方面,预计 2024Q1 部分招投标活动仍受行业整顿影响,设备采购有所推迟。此外, 2024Q1 公司毛利率稳中有升( 69.40%, +0.80pct),预计主要受营收结构优化驱动; 2024Q1 公司期间费用率有所提升,其中销售费用率 25.64%( +3.30pct),管理费用率7.21%( +1.89pct),研发费用率 21.20%( +4.29pct),进而使得净利率水平下降 8.37pct 至 20.90%。随着设备换新相关政策等逐步推进,此前院端推迟的医疗设备招投标需求有望陆续释放,叠加公司营销管理持续强化、中高端新品逐步放量,我们看好公司业绩企稳并恢复较好增长。 多产线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技术创新夯实产品竞争力。 基于公司在超声、内镜业务领域的持续深耕,及外科与心血管业务的切入与不断成长,公司多元发展的格局正逐步形成: 1) 超声:产品已覆盖高/中/低端多层次用户需求,应用于全身、妇产及介入等领域临床,实现线阵、凸阵、相控阵、容积、经食道、术中、腹腔镜等类型探头的自主研发,并已成为全球排名前十、国内市占率第四的头部超声产品供应商; 2) 内镜:公司在国内消化内镜领域市占率排名第三(仅次于奥斯巴林和富士),且鉴于产品综合竞争实力,其市场份额仍有望进一步提升; 3) 微创外科:产品系列不断丰富(先后推出单晶片/三晶片/四晶片 4K 超高清内窥镜系统),系列组合潜力可观,有望实现快速发展并占据领先地位; 4) 心血管介入: 血管内超声诊断设备及配套产品成功中标国内省际联盟集采项目,为终端渗透提速打造良好基础,未来公司在该业务领域拓展空间较为广阔。 投资建议: 开立医疗是国产超声和内镜头部企业,中高端产线持续丰富,海外业务拓展有序推进。 考虑到招投标节奏放缓影响短期业务节奏, 我们下调公司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 5.46/6.97/8.83 亿元,同比增长 20.20%、27.53%、 26.75%, EPS 分别为 1.27、 1.62、 2.05 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4-2026年 PE 为 33/26/20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新品研发与上市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海外贸易环境不确定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美年健康 医药生物 2024-05-03 4.46 -- -- 4.70 4.91%
4.68 4.93%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 年报和 2024 一季报,公司 2023 年实现营业收入 108.9亿元,同比增长 26.4%; 归母净利润 5.1 亿元,同比增长 190.5%; 扣非净利润4.6 亿元,同比增长 181.6%。 2023Q4 单季实现营业收入 36.8 亿元,同比增长29.8%; 归母净利润 2.8 亿元,同比增长 264.0%,扣非净利润 2.4 亿元,同比增长 263.2%。 2024Q1 单季实现营业收入 18.0 亿元,同比下降 14.9%; 归母净亏损 2.9 亿元, 去年同期亏损 1.7 亿元,亏损同比扩大 71.9%,扣非净亏损 3.0亿元, 去年同期亏损 1.8 亿元,亏损同比扩大 71.6%。 23 年度业绩超过预期, 体检业务量价齐升。 公司 2023 年营业收入增长26.4%, 归母净利润较去年增加 10.7 亿元。 2023 年体检行业复苏势头强劲, 公司业务进入需求推动、量价齐升的良性发展通道。截至 2023 年底,公司旗下体检中心数量达 596 家,其中控股体检中心 306 家,参股体检中心 290 家。2023 年公司共接待 2834 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 13.0%,其中控股体检中心接待 1755 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 13.7%。团体客户和个人客户收入占比为4:1, 个人客户收入占比较去年同期上升 2.8pct,综合客单价为 620.8 元,较2022 年 558.4 元增长 11.2%。 24Q1 行业周期性波动,业绩阶段性承压。 公司 2024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下降14.9%, 主要系 2023 年一季度外部环境影响导致收入基数偏高, 同时 2024 年一季度各企业年会比过去两年显著增加, 叠加春节期间个人出行出游人次创历史新高,导致已签单客户一季度延迟到检所致。 2024 年一季度归母净亏损2.9 亿元, 因公司所处体检行业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特征,依照惯例机构或个人在春节前后较少安排体检计划,但公司房租和人员工资等固定支出并未减少,导致一季度季节性亏损。 推动 AI 健管应用落地, 打造行业新质生产力。 2024 年 4 月 15 日,公司与华为云、润达医疗合作开发的医疗 AI 健康管理机器人“健康小美”内测版正式上线, 在体检档案和健康大数据的基础上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档案,并与公立医院深度合作,为客户评估健康风险并提供健康管理的解决方案。 同时公司进一步整合数据资源, 基于累计过亿人次的影像数据和 2 亿人次的结构化数据流量, 打造体检行业“ 新质生产力”。 通过团检业务持续推进政企大客引领的 B 端业务升级, 着重拓展“银行、通讯、公安、能源、电力、教育 ”六大系统大客;通过个检业务快速推进面向 C 端的客户数字化运营体系,深耕个检市场。 投资建议: 美年健康经过多年的投入和积淀,在精细化管理上开始初见成效,品质提升、口碑回升。 当前体检行业复苏势头强劲, 整体进入依靠品质提升来推动价格上涨的良性循环周期。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26/12.01/14.53 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63.38%/45.35%/21.05% , EPS 为0.21/0.31/0.37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21/14/12 倍, 维持“推荐 ”评级。 风险提示: 体检质量事件影响对公司品牌的风险、经济波动使得企业体检福利收缩的风险、并购门店经营不达预期致商誉减值的风险。
迪安诊断 医药生物 2024-05-03 14.19 -- -- 15.36 7.79%
15.29 7.75%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4年一季度报告, 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9.73亿元(-8.01%),归母净利润 0.23亿元(-85.54%),扣非净利润 0.24亿元(-83.01%),经营性现金流-2.67亿元(-16.71%)。 减值计提影响表观业绩, Q1业绩低于此前预期。 2024Q1公司收入端略有下降,其中:①诊断服务:实现收入 11.49亿元(-5.97%),其中 ICL 收入10.71亿元(较 2023Q1同口径增长 10.41%),在较高基数和行业经营情况变化下仍实现双位数增长,展现公司经营具有一定韧性;②产品业务: 渠道产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8.57亿元(-7.06%), 自有产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0.76亿元(-38.71%)。 2024Q1公司利润端大幅下滑, 主要是季节性因素及行业环境等影响应收账款回款速度,进而长账龄账款计提比例提升增加减值计提绝对额,使得信用减值计提对公司利润端影响仍较为明显(2024Q1公司信用减值损失为 0.93亿元)。 学科能力持续强化,创新及出海开辟增量空间。 公司不断将技术平台拓展与疾病解决方案紧密结合,完善血液病综合诊断服务解决方案,不断补充流式、 ddPCR、 NGS 等新项目,并开展髓系肿瘤 NGS-MRD 等独家项目,以客户需求及临床为导向,夯实“研产销检”一体化产业链价值,有效抵御医疗政策及市场竞争的阶段性波动,并加速提升学科建设及创新商业模式在高价值医院群的市场业务份额,保障长期可持续发展。公司持续强化降本增效,成本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积极加大研发投入,围绕 LDT、 IVD 和数智化方向布局重点疾病领域和业务模式的产品解决方案。此外,公司进一步加快国际化业务布局,为自有产品及服务业务开拓海外增量市场。 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头部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提供商,“产品+服务”一体化发展,随着全国布局完善、运营效率持续增高、特检占比持续提升,常规业 务 有 望 长 期 稳 健 成 长 。 我 们 预 计 公 司 2024-2026年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7.74/9.74/12.10亿元,同比增长 151.85%/25.72%/24.34%, EPS 分别为 1.24、1.55、 1.93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4-2026年 11/9/7倍 PE,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常规业务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款不及预期的风险、检验服务价格大幅下降的风险。
心脉医疗 机械行业 2024-05-03 124.33 -- -- 131.75 5.97%
131.75 5.97%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4 年一季度报告, 2024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58 亿元( +25.38%), 归 母 净 利 润 1.84 亿 元 ( +47.62%), 扣 非 净 利 润 1.78 亿 元( +48.91%),经营性现金流 2.12 亿元( +77.53%)。 一季度利润增长超预期, 新品销售及费用优化促盈利提升。 2024Q1 公司收入端保持稳定增长,利润端增速显著提升, 除因公司主要产品受广泛认可促进产销量稳步提升以外, 预计主要是高端新品销售占比扩大驱动毛利率进一步改善( 76.52%, +0.79pct),以及期间费用率优化使得整体净利率跃至更高水平。 2024Q1 公司销售费用率为 7.42%( -1.36pct),管理费用率为 3.52%( -1.10pct),研发费用率为 6.48%( -6.21pct),其中研发费用率的大幅下降主要由于公司优化研发团队结构,评估优化项目商业化潜力,进一步提高研发投入产出比。 主动脉/外周血管形成优质管线,新品研发进展符合预期。 经多年深耕,公司在主动脉切入治疗市场具备绝对优势份额,并获国内首个外周动脉支架CROWNUS,开发了 Reewarm PTX 药物球囊扩张导管等一系列相关产品,已发展成为我国主动脉血管介入医疗器械龙头企业。 公司已有 13 款产品获证,5 款产品取得 CE 证书,逐步形成了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领域较为齐全的产品线。新品方面,自研阻断球囊、 Cratos、 Vflower 已提交注册资料, Aegis II 处上市前临床试验阶段, Vewatch 腔静脉滤器及 Fishhawk 机械血栓切除导管已完成上市前临床植入, HepaFlow TIPS 覆膜支架系统已获批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临床随访阶段),新一代外周裸球囊导管及带纤维毛栓塞弹簧圈均处注册阶段,膝下药物球囊扩张导管处上市前临床试验阶段。 深化国内下沉市场渠道布局,海外创新产品顺利导入。 1) 国内: 公司持续加大对二/三/四线城市及部分人口大县的营销渠道布局, 产品市场覆盖率进一步提高, Castor 已覆盖累计终端医院超 1,000 家, Minos 覆盖累计超 800家, Reewarm PTX 覆盖累计超 900 家; 2) 海外: 目前销售已覆盖 31 个国家,Castor 在新加坡及多个欧洲国家实现首例植入(累计进入 16 个国家); Minos在土耳其等国实现首例植入(累计进入 19 个国家); Hercules Low Profile 在新加坡及多个欧洲国家实现首例植入(累计进入 21 个国家); Reewarm PTX在巴西实现首例植入。 投资建议: 心脉医疗是国内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领域的龙头企业,自主核心产品性能已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外市场持续顺利拓展,未来有望逐步成长为全球心血管领域领先企业。我们预计公司 2024 年-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67/9.00/12.11 亿元,同比增长 35.37%/35.07%/34.48%, EPS 分别为 8.06/10.88/14.64 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4-2026 年 PE 为 23/17/13 倍, 维持“推荐 ”评级。 风险提示: 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研发进展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新品推广效果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降价超预期的风险、集采政策超预期的风险。
百润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24-05-02 20.65 -- -- 24.00 16.22%
24.00 16.22%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报和 20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收入 32.6亿元,同比+25.9%; 归母净利 8.1亿元, 同比+55.3%。 24Q1实现收入 8亿元,同比+5.5%; 归母净利 1.7亿元, 同比-9.8%。 预调鸡尾酒业务季度收入环比走平, 但我们对其未来发展仍抱有信心: 公司预调鸡尾酒业务 2023年收入 28.8亿元, 同比+27.8%; 24Q1收入 7.1亿元, 同比+5.7%。 从季度节奏看, 自 22Q4强爽爆发式增长带动实现季度高峰收入 8.6亿元后,23Q3-24Q1的 3个季度收入稳定在 7.1-7.2亿元水平。 收入未见持续攀升因受到消费环境影响, 但我们认为强爽未来仍有较大市场空间, 当前仅处于第一波消费人群触达的阶段。 公司在24Q1加 大 了 销 售 费 用 投 入 , 进 一 步 扩 展 强 爽 系 列 的 消 费 人 群 和 消 费 场景、 提高消费黏性, 将有助于推动强爽销量增长。 清爽今年也更新了包装以加强与微醺的差异化区分。 公司持续打造“358” 品类矩阵, 我们看好预调鸡尾酒业务规模继续增长。 24Q1盈利能力走弱, 但我们认为全年角度费用投放可控: 2023年归母 净 利率 24.8%, 同 比 +4.7pcts。 其 中毛 利 率 同比 +2.9pcts, 销 售费 用 率同比-2.4pcts。 得益于强爽销量爆发, 产品结构优化, 以及规模效应显现。 24Q1归母净利率 同比-3.6pcts, 主要因单 季度销售费用投放加 大, 公司借助春节契机以强爽“龙罐” 为抓手加大了品牌营销。 但公司同时表示全年广告费用合理规划, 优化了年度广告费用投放节奏。 我们认为适度加大费用投放助推强爽等产品销售进一步上台阶是应有之义, 同时根据公司管理风格我们判断全年角度费用仍然可控。 威士忌陈酿量已初具规模, 成品酒蓄势待发: 我们对公司威士忌业务进展保持关注。 年报中提到“2023年 12月 14日崃州蒸馏厂正式灌注第三十万 只陈酿桶”, 2024年 “将重点 做好麦芽 威士忌、 调和威士忌 的品牌孵化和产品开发, 确保威士忌成品酒按计划推出”。 投 资 建 议 : 根 据 最 新 业 绩 情 况 调 整 盈 利 预 测 , 预 计 2024-2026年 收 入37.8/44.3/52.9亿 元 , 归 母 净 利 9.4/11.4/14亿 元 , EPS 0.9/1.09/1.33元 。 2024/4/30收盘价 20.4元对应 P/E 分别为 23/19/15倍。 我们认为预调鸡尾酒业务整体稳健, 我们期待威士忌业务打开公司价值空间, 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威士忌新品市场接受度低于预期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547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