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5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迪安诊断 医药生物 2022-10-28 29.77 36.00 24.57% 29.68 -0.30%
29.68 -0.30%
详细
事件:2022年10月26日晚,公司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6.30亿元,同比增长67.37%;归母净利润24.28亿元,同比增长96.94%;扣非净利润24.13亿元,同比增长107.00%。经营性现金流0.53亿元,同比下降88.90%。 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76亿元,同比增长37.48%;归母净利润5.48亿元,同比增长8.37%;扣非净利润5.34亿元,同比增长0.4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24亿元,同比增长76.09%。截至第三季度末,公司应收账款107.54亿元,较第二季度末仅增加0.81亿元,单三季度回款情况良好。 传统诊断服务保持20%的常态化增速,自产产品快速放量(1)诊断服务业务:公司前三季度诊断服务业务快速增长,实现收入98.75亿元,同比增长117%,剔除新冠业务后,传统诊断服务收入为34.85亿元,同比增长20%。 其中,第三季度诊断服务业务实现收入29.23亿元,同比增长61%,剔除新冠业务后,传统诊断服务收入为12.81亿元,同比增长23%。 (2)诊断产品业务:借助全国布局的渠道网络,公司前三季度自产产品业务高速增长,实现收入12.10亿元,同比增长213%;渠道产品业务稳定增长,实现收入58.65亿元,同比增长20%。 其中,第三季度自产产品业务实现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84%;渠道产品业务实现收入20.24亿元,同比增长15%。 受新冠核酸检测价格下降的影响,单三季度毛利率略有下滑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综合毛利率为41.13%,同比提升2.53pct;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19pct至7.16%,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58pct至6.31%,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0.08pct至3.09%,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17pct至1.43%;综合影响下,整体净利率提升2.34pct至18.35%。 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36.50%、7.16%、6.27%、3.99%、1.52%、14.03%,分别变动-5.59pct、-1.54pct、-0.35pct、+0.75pct、+0.26pct、-3.26pct;其中综合毛利率降幅较大,我们预计主要系终端新冠核酸检测价格下降所致。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上调业绩预期,预计2022-2024营业收入分别为200.32亿/178.55亿/182.04亿,同比增速分别为53.11%/-10.87%/1.9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14亿/20.36亿/21.00亿,分别增长133.41%/-25.00%/3.17%;EPS分别为4.37/3.28/3.39,按照2022年10月26日收盘价对应2022年7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商誉减值风险;监管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检验项目价格下降风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波动性风险。
迪安诊断 医药生物 2022-07-20 31.29 -- -- 33.23 6.20%
33.23 6.20%
详细
事件:2022年7月15日,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2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6-19亿元,同比增长120.06%-161.32%。常规ICL业务稳定增长,核酸检测业务贡献良好现金流。根据公告计算,2022年单二季度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46-11.46亿元,同比增长117.8%-195.0%,在新冠疫情持续反复、国内诊疗活动尚未完全复苏的条件下实现亮眼业绩,超出我们预期。公司常规ICL业务顺应国家医改降本控费的政策趋势,具备较强的抗疫情干扰能力,结合公司历史业绩及一季度经营情况,我们预计22H1常规ICL业务或将保持10-20%的增长。新冠检测方面,国内部分地区防控形势依旧严峻,常态化核酸政策陆续扩面,我们预计公司22Q2核酸检测业务收入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但政府检测指导价的持续下调可能影响公司新冠检验价格,进而导致新冠利润率降低,我们预计核酸检测未来或将贡献稳定现金流。首款类固醇激素质谱联检二类证获批,自产产品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2022年7月,公司子公司迪赛思诊断研发的五种类固醇激素检测试剂盒(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脂溶性维生素检测试剂盒(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获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其中五种类固醇激素检测试剂盒为国内首个上市的多种类固醇激素质谱联检二类试剂盒产品,实现了在类固醇激素检测领域新的突破,有望带动公司质谱产品业务快速放量。目前公司已完成质谱诊断、分子诊断、细胞病理自主产品线布局,其中特色质谱业务已形成高端仪器+试剂的全面布局,未来有希望保持快速增长。长期向好趋势不变,龙头ICL有望持续快速增长。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顺应国家政策导向以及行业未来趋势,有望帮助医院检验科降本控费,实现外包率提升,龙头ICL的规模效应和综合服务能力优势将越发凸显,公司有望在中长期内保持快速增长。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业绩预告,预计2022Q2新冠核酸检测业务显著超出此前预期,后续新冠核酸检测需求有望持续旺盛,相应调高收入和利润预测。 预计2022年-2024年公司收入172.79、163.51、169.45亿元,同比增长32%、-5%、4%(调整前159.61154.09、165.17亿元,同比增长22%、-3%、7%);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4.90、20.5021.47亿元,同比增长114%、-18%、5%(调整前17.20、16.50、17.85亿元,同比增长48%、-4%、8%);对应EPS为3.99、3.04、3.18元。目前公司股价对应22年7.5倍PE,考虑到疫情反复爆发,预计新冠检测收入有望持续维持高位,同时常规业务有望继续快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事件:实验室盈利时间不确定风险,产品开发风险,应收账款管理风险,新冠疫情持续时间不确定风险。
迪安诊断 医药生物 2021-08-27 32.27 -- -- 31.41 -2.67%
35.78 10.88%
详细
2021H1公司营业收入57.91亿元,同比增长29.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7亿元,同比增长45.02%;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6.3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4.96%;经营性现金流实现1.1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77.31%。研发费用1.67亿元,同比增长33.47%。2021Q2,公司营业收入29.23亿元,同比下降0.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89亿元,同比下降21.46%;扣非归母净利润3.03亿元,同比下降35.25%。2021H1,公司诊断服务业务实现收入27.36亿元,同比增长21.39%。其中,剔除新冠业务后收入18.7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1.67%,较2019年同期增长38.46%。2021H1,公司诊断产品业务实现收入33.54亿元,同比增长38.89%。其中,渠道代理业务收入31.37亿元,同比增长37.69%,较2019年同期增长19.64%;自产产品业务实现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58.99%。 2021H1传统诊断服务收入18.75亿元,同比增长51.67%,相比2019年增长38.46%;传统ICL 业务收入17.03亿元,同比增长54.85%,相比2019年增长34.33%;特检业务收入6.64亿元,同比增长54.84%,占传统ICL 收入39%。 支撑评级的要点战略稳步推进,驱动内核发展。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打造具有综合壁垒的多疾病的一体化服务产业链。2021H1,公司特检业务持续快速增长;以“三好模式”,稳步推进“两弹一星”卡脖子产品布局,借助全国营销和实验室网络布局,实现快速的市场化上量;切实推行金啄木鸟质量项目,改进和提升整体质量;不断优化组织和人才体系,改善经营效率;积极探索TOC 业务模式,打通医疗与健康的“最后一公里”。 技术产品创新,开拓市场空间。2021H1,公司新增可检测项目87项,可开展检验项目超2700项;在研国家级项目7项,省市级项目32项;助力30+家三甲医院建质谱实验室;国内首创临床质谱实验室质量管理智能质控系统;首次采用三代测序技术-纳米孔单分子测序技术参评通过NCCL 下呼吸道感染宏基因组测序室间质评;肿瘤靶向用药EGFR,、KRAS、 BRAF、PIK3CA 基因突变检测项目,应用核酸质谱法首次参评并满分通过NCCL 室间质评。 商业模式创新,深挖市场潜力。公司对行业政策、格局变化有着独特深刻的理解,率先在行业内引领商业模式创新,从单一检验外包,进阶到覆盖各级医疗机构各生命周期的“服务+产品”双轮驱动,再进阶到以临床和疾病为导向的整体化解决方案合作模式,不断增强客户粘性,持续助力客户降本增效和提升医学价值。 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10.08、10.77、13.50亿元,对应EPS1.62、1.74、2.18元,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管理风险;行业政策风险;质量控制风险;市场竞争风险等。
迪安诊断 医药生物 2021-04-29 39.56 -- -- 41.58 4.74%
41.53 4.98%
详细
公司21年Q1营业收入 28.68亿元,同比增长 87.1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9亿元,同比增长4989.85%;扣非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31亿元,同比增长15354.74%;基本每股收益为0.546元。报告期内,因医疗机构诊疗秩序恢复公司传统诊断服务和诊断产品业务相较于2020年和2019年同期均增长明显;同时新冠核酸检测业务进一步贡献业绩增量。 支撑评级的要点n 传统诊断服务和诊断产品业务恢复且增长明显。21年Q1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医疗机构诊疗秩序恢复如常,公司以技术驱动,持续扩大“医学诊断整体化解 决方案”的独特竞争优势,传统诊断服务和诊断产品业务相较于2020年同期及2019年同期均增长明显。另外,根据平均店龄法计算公司独立实验室业务集中盈利期已经到来,叠加公司精准实验室、合作共建区检中心业务进一步推进、产品自产检测升级等多方面因素,公司主营非新冠业务更值得期待。 新冠疫情核酸检测业务进一步贡献增量。公司依托“技术研发及产品生产+医学诊断服务+健康管理”三位一体的战略优势,公司为国内首家推出包含10大创新技术和产品的“新冠病毒感染整体化诊断解决方案”。 依托6年To C 健康管理经验,公司线上通过天猫、支付宝、百度、微信等渠道入口,覆盖全国100个城市,21年Q1受春节返乡新冠疫情防控的政策影响,公司继续积极开展核酸检测业务,进一步贡献业绩增量。 新冠检测产品获证公司研发能力彰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公司声誉度提升。21年3月23日迪安全资子公司杭州迪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产品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并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该《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效期五年,丰富了公司自有 产品种类,将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公司拓展国内外市场。公司积极落实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物资的生产供应工作,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声誉度进一步提升。 估值n 我们维持原预测,预计2021-2023年公司净利润为:10.1亿/10.8亿/13.5亿元,对应市盈率23倍/21倍/17倍,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n 质量控制风险;管理风险;政策风险;人力资源风险;营收账款管理风险等。
迪安诊断 医药生物 2021-04-28 36.91 -- -- 41.36 12.06%
41.53 12.52%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2021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28.68亿元,同比增长87.13%,归母净利润3.39亿元,同比增长4989.85%,扣非净利润3.31亿元,同比增长15354.74%。 新冠持续贡献增量,产品+常规ICL实现较快速增长。2021Q1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医疗机构诊疗秩序恢复如常,公司实现了较快速的业绩增长,业绩落在业绩预告近上限,主要是新冠核酸检测服务受春节返乡新冠疫情防控的政策影响继续贡献增量(2021Q1预计新冠检测量约2500万人份),同时产品和常规ICL业务实现了较快速的恢复性增长。盈利能力上,由于高毛利的服务业务占比较往年有明显提升,公司综合毛利率38.02%,同比提高9.04pp,费用端因为收入规模大幅提升,整体期间费用率20.24%,同比下降4.50pp,带来净利率14.38%,同比提升12.47pp(比2020年底提升4.33pp),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ICL服务业务进入盈利能力快速提升阶段,2020年拐点已现。根据2020年年报,公司38家综合实验室中已有34家实现盈利,ICL服务业务净利率水平有望较往年有显著提升,此外公司持续推进特检业务,围绕着肿瘤、妇幼、慢病、感染、病理等学科,2020年剔除新冠检测后特检占比超过35%,20家共建精准中心已有7家实现盈利,在盈利能力和经营质量上都呈现加速向上的趋势,2021年我们预计有望继续延续。 自产产品集中在质谱、病理等高端产品,有望提升产品业务利润率水平,同时进一步促进ICL特检业务的拓展。公司自产产品主要集中在液相质谱、核酸质谱(国内首台获批的临床通用型核酸质谱)和病理、分子诊断等高端领域,利润率水平高于代理产品,公司有望通过引入海外先进诊断技术并在国内产业化的方式,进一步带来相关检测项目在国内临床的渗透率,从而带动公司ICL特检业务的发展。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公司收入125.09、130.31、146.79亿元,同比增长17.46%、4.17%、12.65%,归母净利润13.16、13.04、13.79亿元,同比增长63.95%、-0.93%、5.70%,对应EPS为2.12、2.10、2.22,目前公司股价对应2021年18倍PE,考虑到公司实验室经营趋势向好,自产产品加速放量,综合服务竞争能力持续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实验室盈利时间不确定风险,产品开发风险,应收账款管理风险,新冠疫情持续时间不确定风险。
迪安诊断 医药生物 2021-04-15 33.58 -- -- 40.66 20.65%
41.53 23.67%
详细
2020年收入增长稳健,利润高速增长 2020年营收 106.49亿元( +25.98%),归母净利润 8.03亿元 ( +131.20%)。商誉减值 4.46亿元,剔除商誉影响后净利润 12.5亿元, 同口径下增长 138%。 实验室扭亏加快, 特检比例提升,现金流充裕 诊断服务 50.82亿元( +61.99%);渠道产品 56.56亿( +5.61%), 自 产产品 3.76亿元( +214.54%)。 38家实验室 2020年有 13家扭亏, 累计 34家盈利,预计余下 5家 2021年有望扭亏, 实验室利润率将持 续提升。 毛利率 38.22%( +6.07pp),分业务来看,代理产品毛利率下 滑 1.53pp 至 25.06%,但随着自产产品比例提升,产品业务毛利将改 善。 诊断服务毛利率提升 8.88pp 至 48.95%, 受益于特检比例提升。 销售费用率 9.07%( -0.07pp),管理费用率 7.19%( -0.70pp),财务费 用率 1.84%( -0.63pp);研发费用率 3.00%( +0.51pp)。期间费用率 合计 21.10%( -0.77pp)。 现金流/净利润达到 1.93,资金充裕。 研产销检一体两翼, 研发持续投入,自产产品高速增长 特检收入超过 10亿元( +200%),受益于精准医学中心,占 ICL 比例 约 35%(不含新冠)。新增 5家省外精准医学中心,累计 20家,已有 7家盈利。 子公司凯莱谱、迪谱、迪安生物等聚焦核酸质谱、液相质谱、 病理、分子诊断等方向,围绕肿瘤、慢病、感染、妇幼四大领域, 年内 新开发项目 116项,新增 2个三类、 4个二类、 16个一类证书,新增 3个 CE 认证,后续自产试剂将借助渠道快速放量。 风险提示: IVD 降价、新产品开发和推广不及预期,商誉减值风险等。 投资建议: 上调盈利预测, 维持“买入”评级 上调 21-22年、新增 23年盈利预测,预计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 12.18/12.86/14.72亿元(原 9.90/9.09亿元),三年 CAGR22%,当前 股价对应 PE17/16/14X。公司作为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龙头企业, 实验室扭亏, 迎来利润释放期, 现金流改善明显。布局质谱和分子诊断 等领域,持续研发,自产产品借助渠道优势放量,特检依托精准医学中 心占比均迅速提升, 维持前期合理估值 51.1-58.4元,对应 2023年 PE22-25X,维持“买入”评级
迪安诊断 医药生物 2021-04-15 33.58 -- -- 40.66 20.65%
41.53 23.67%
详细
实验室 ICL 检验业务集中盈利期到来,内生外延不断发展,质控提升,合作共建网络下沉+特检升级,检验业务实现双驱动。2020年公司 ICL 检验服务总收入 48.2亿元(未剔除商誉减值),较去年同期增长 62.31%,其中,13家 ICL 实验室实现扭亏为盈。截止目前, 公司已有 38家 ICL 实验室,34家实现盈利,集中盈利期已经到来。2020年公司加速推动“中心实验室+区域实验室+合作共建实验室”三级联动的服务网络模式,由点控线,不断下沉织 密覆盖范围,以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扩大区域市场份额;精准中心携手三甲医院共建,公司围绕四大学科,八大科室,重点打造临床专业诊断品牌,不断开发以疾病为中心的全病程诊断检测方案;2020年公司对内全面提升实验室质量,对外多维整合优质资源,不断提升实验室服务水平。 科技战疫先进典型单位代表,疫情期间公司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公司投入 8支研发团队,600名 PCR 技术人员,2000多名配送人员,全国日均最高可检测 量达 60万例,累计核酸检测量超 2500万人份。 依托 “技术研发及产品生产+医学诊断服务+健康管理”三位一体的战略优势,公司为国内首家推出包含 10大创新技术和产品的“新冠病毒感染整体化诊断解决方案”。依托 6年 TO C 健康管理经验,公司线上通过天猫、支付宝、百度、微信等渠道入口,截至目前,公司线 下设 382个采样点,覆盖全国 100个城市,完成超过近 40万人份的预约量检测。 IVD 产品业务取得突破,渠道服务转型升级持续推进,精益管理提升运营效率。 2020年公司自有产品新增 2个 3类证书,4个二类证和 16个一类证书。产品业务实现 总收入 60.3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10.17%,其中,自有产品业务收入 3.7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14.54%,渠道产品业务收 入 56.5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5.6%。液相质谱领域公司控股子公司凯莱谱、核酸质谱领域参股子公司迪谱诊断、病理诊断产品和分子诊断产品领域的全资子公司迪安生物研发工作均进展顺利,蓄势待发。借力于自主研发进展公司渠道业务转型升级——产品化和服务化,目前公司渠道网络已覆盖 16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共计代理国内外近千个产品,客户多为各省市龙头医院,三级医院占 比达 60%以上。另外,公司精益管理持续提升运营效率。 估值我们预计 21-23年公司净利润为:10.1亿/10.8亿/13.5亿元,对应市盈率 21倍/20倍/16倍,维持买入评级。
迪安诊断 医药生物 2021-04-13 33.34 50.60 75.09% 39.75 18.80%
41.53 24.57%
详细
一季度受到疫情影响严重,后续随着疫情控制,恢复较快。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2021-2023营业收入分别为112.04亿/101.13亿/123.04亿,同比增速分别为5%/-10%/2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9亿/8.56亿/10.53亿,分别增长19%/-11%/23%;EPS分别为1.55/1.38/1.70,按照2021年4月9日收盘价对应2021年23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商誉减值风险;监管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检验项目价格下降风险。
迪安诊断 医药生物 2021-04-13 33.34 -- -- 39.75 18.80%
41.53 24.57%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2020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06.49亿元,同比增长25.98%,归母净利润8.03亿元,同比增长131.20%,扣非净利润7.40亿元,同比增长171.97%。 业绩超预期,新冠疫情推动下实验室业务全面提速。2020年公司整体受益疫情实现较快速的增长,全年业绩落在业绩预告上限,超市场预期,其中Q4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77亿元,同比增长41.62%,归母净利润-9642万元,扣非净利润-1.04亿元,主要是公司计提商誉减值4.5亿元,剔除商誉减值影响,单季度扣非净利润增速161%,全年扣非净利润增速164%,业绩表现靓丽,主要是新冠核酸检测服务贡献较大增量,实验室业务全面提速。 38家实验室中34家实现盈利,ICL净利率达18%,特检占比超过35%。2020年公司诊断服务业务实现收入50.82亿元,同比增长61.99%,其中ICL检验服务总收入48.2亿元,同比增长62.31%,51%收入来自二级及以上医院,新增13家盈利实验室,公司38家综合实验室中已有34家实现盈利,实验室合并口径利润9.14亿元,同比增长387.71%,新冠检测贡献较大,全年完成2500+万例检测。与此同时,公司持续推进特检业务,围绕着肿瘤、妇幼、慢病、感染、病理等学科,2020年剔除新冠检测后特检占比超过35%,20家共建精准中心已有7家实现盈利。 自产产品进入放量阶段,带动产品业务加速恢复。 2020年公司产品业务实现收入60.32亿元,同比增长10.17%,其中自产产品在液相质谱、核酸质谱(国内首台获批的临床通用型核酸质谱)和病理、分子诊断多点开花,2020年新增2个III类证书、4个II类证和16个I类证书,借助公司多年积累的深厚渠道网络,实现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214.54%,带动公司产品业务快速从疫情影响中恢复。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公司收入125.09、130.31、146.79亿元,同比增长17.46%、4.17%、12.65%,归母净利润13.16、13.03、13.78亿元,同比增长63.86%、-0.98%、5.74%,对应EPS为2.12、2.10、2.22,目前公司股价对应2021年16倍PE,考虑到公司实验室经营趋势向好,自产产品加速放量,综合服务竞争能力持续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实验室盈利时间不确定风险,产品开发风险,应收账款管理风险,新冠疫情持续时间不确定风险。
迪安诊断 医药生物 2021-02-05 39.77 -- -- 42.38 6.56%
42.38 6.56%
详细
2020年剔除商誉减值影响业绩超预期,新冠检测贡献大2020年预告归母净利润 7.12元~8.16亿元(+105%~305%),预计计提商誉减值约 4.2亿~4.5亿元,剔除商誉减值影响,净利润为 11.3-12.7亿元(+115%~142%,2019年剔除商誉减值为 5.4亿净利润)。Q4单季度盈利在 2.3~3.7亿。预计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约 15亿,大幅改善。 我们估计单 Q4常规检测服务和代理业务均实现正增长。 助力抗疫,核酸检测持续,实验室扭亏节点提前旗下 36家实验室为第三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指定机构,覆盖 30个省/市/自治区,投入近 600名 PCR 技术人员、2000多名配送人员,助力各地隔离、复工、复学、就医、入境等各类人群筛查,截止 1月 22日,累计检测超过 3200万人份,公司每日检测产能可达 60万例。我们估计 2020年可能超过 2500万人份,1月超过 1000万人份。随着冬季疫情反复,公司在沈阳、石家庄、黑龙江等多个重点抗疫战中承担重要工作,并且联合天猫、支付宝、钉钉、百度健康等平台,提供“线上预约、就近采样、线上查报告”的服务,已覆盖全国 23个城市。截止 2020Q3,公司 38家验室中 32家已实现盈利,经营拐点提前到来,估计 2021年余下 6家实验室也有望扭亏。 布局质谱和综合性分子诊断两大平台,提升特检服务能力涉及妇幼、肿瘤、感染、慢病四大学科,旗下质谱业务子公司凯莱谱 1月引入高瓴等战投。与省内三甲医院合作运营 10家精准诊断中心,特检业务占比提升,迅速达到扭亏节点。启动省外连锁化复制,上海、北京等地开设 7家,未来五年计划达到 70家。 风险提示:疫情不确定性、新产品开发推广不及预期,商誉减值风险等。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考虑商誉减值和新冠检测,下调 2020、上调 2021-22年盈利,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 7.27/9.90/9.09(原 10.00/7.20/8.5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PE34/25/27X。公司作为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龙头企业,随着新冠检测增厚业绩,实验室扭亏加快,精准医学中心促使特检业务快速发展,未来三年 CAGR38%,按照 2022年 PE35-40x,上调合理估值至 51.1-58.4元(原 46.9-53.6元),维持“买入”评级。
迪安诊断 医药生物 2021-01-29 42.99 -- -- 42.77 -0.51%
42.77 -0.51%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2020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7.12-8.16亿元,同比增长105-135%,扣非净利润6.50-7.66亿元,同比增长139-182%。 经营性业绩持续高增长,非新冠业务快速恢复。根据业绩预告取中值,公司2020年归母净利润增速约120%,扣非净利润增速约161%,其中出于谨慎性原则预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4.2-4.5亿元,若以中值4.3亿来算,不考虑商誉减值全年扣非净利润约在11-12亿元,略超市场预期,我们认为一方面是新冠检测量继续贡献业绩增量,另一方面传统外包业务和产品代理业务随着门诊量恢复进一步恢复增长;此外,公司持续加强精益管理,优化运营效率,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约15亿,同比大幅增长,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呈现健康强劲增长态势。 疫情常态化防疫政策+多点偶发病例筛查+春运返乡检测,新冠检测服务量有望持续保持高位。国内新冠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状态,除了医院住院病人及陪护、入境人员必须进行核酸检测外,部分区域新增病例情况下也要进行严格筛查,同时卫健委提出春节返乡人员需持有7日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一步提高了核酸检测需求,根据公司官网,截止2021年1月下旬,公司新冠检测量已突破3200万人次,有望持续公司业绩增量。 核酸实验室共建+自产高端新品上市有望带动产品业务持续快速增长。全国范围医院积极推进核酸实验室建设为公司产品业务带来较大的发展机遇,公司积极开展与医院共建核酸实验室业务,2020Q2开始公司产品业务已恢复增长;与此同时,公司重磅新产品国内首款核酸质谱已于2020年12月获批上市,有望带来新的增量。 盈利预测与估值:考虑商誉减值和新冠防疫政策变化,我们更新了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公司收入107.37、134.99、139.61亿元,同比增长27.02%、25.73%、3.42%,归母净利润7.57、13.42、12.26亿元,同比增长117.99%、77.26%、-8.62%(调整前为同比增长256.83%、-2.27%、6.94%),对应EPS为1.22、2.16、1.98,目前公司股价对应2021年21倍PE,考虑到公司实验室经营趋势向好,新冠检测有望持续带来业绩增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实验室盈利时间不确定风险,产品开发风险,应收账款管理风险,新冠疫情持续时间不确定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5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