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谭国超

华安证券

研究方向: 医药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010521120002。华安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

20日
短线
33.33%
(第431名)
60日
中线
24.24%
(第626名)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34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诺思格 医药生物 2024-12-03 60.53 -- -- 61.00 0.78% -- 61.00 0.78% -- 详细
临床CRO领先企业,全流程一体化布局完善公司已具备临床试验全链条服务能力,主营业务包括临床试验运营服务、临床试验现场管理服务、生物样本检测服务、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服务、临床试验咨询服务、临床药理学服务。公司可在中、美、欧及部分亚太区域内为药品及医疗器械提供策略咨询及注册申报的完整注册服务体系。 新药研发需求依旧强劲,静待行业回暖1)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整体趋势向好。根据动脉橙,2024Q1-3全球生物医药领域投融资同比增长7.84%。其中2024年Q3较Q2环比下降21.78%。2)中国创新药BD授权交易持续活跃,拓宽资金来源。根据泰格医药业绩演示材料,中国创新药对外BD授权交易首付款在逐年增加,同时对外BD交易的潜在总规模也实现了快速的增长。3)临床试验需求依旧强劲,药品注册申请申报量持续增长。同时近期推出多项医药创新支持政策,产业创新活力有望逐步释放。 深耕CRO全链条服务,持续提升服务效率内生外延并进,数统、BA加速成长:1)临床试验运营服务,受行业竞争影响,业务短期承压。CO服务为公司最早成立、最核心的业务板块之一。随行业需求端的逐步回暖,该业务板块有望进一步修复。2)临床试验现场管理服务,业务布局完善,有望持续保持稳健增长。3)生物样本检测,随着对上海衡领的收购整合,公司BA业务将加速成长。4)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服务业务,公司近年来重点发力的业务之一,盈利能力较强,同时随海外市场开拓实现进一步发展。订单逐步恢复,人效持续提升。 在行业竞争加剧和市场需求面临新的挑战下,公司积极开拓业务,2023年实现新增合同金额9.76亿元,同比增长20.01%。随着公司合同数量的增加以及管理效率的不断优化,人效也在持续提升。2023年公司人均创收达35.33万元,同比提升10.17%;人均创利7.96万元,同比提升39.40%。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1亿元、8.98亿元、10.47亿元(同比+8.3%/+14.9%/16.6%);实现归母净利润1.40亿元、1.96亿元、2.55亿元(同比-13.9%/+40.2%/+30.0%)。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回款不及预期风险、汇兑损益风险、商誉减值风险、客户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风险等。
健康元 医药生物 2024-11-25 11.65 -- -- 11.61 -0.34% -- 11.61 -0.34% -- 详细
事件: 健康元发布 2024年三季度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8.99亿元,同比-5.95%;归母净利润 11.12亿元,同比+2.58%,其中健康元(不含丽珠集团、丽珠单抗)实现归母净利润约 4.79亿元,同比下降约21.65%,丽珠单抗对归母净利润影响金额约为-1.64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10.73亿元,同比+2.30%。 分析点评三季度利润端稳定提升,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单季度来看,公司 2024Q3收入为 36.64亿元,同比-6.80%;归母净利润为 3.35亿元,同比+24.9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3.11亿元,同比+16.45%。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为 63.07%,同比+1.30个百分点; 销售费用率 24.80%,同比-2.30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 5.96%,同比+0.58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89%,同比+1.60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 8.71%,同比-0.87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 26.14亿元, 同比增长 6.25%。 制剂板块收入短期波动,原料药与保健品多元发展分板块来看, 24年前三季度公司化学制剂收入 58.79亿元,同比-10.55%,其中,促性激素产品收入 23.08亿元,同比+5.46%;消化道产品收入 18.54亿元,同比-18.66%;呼吸制剂产品收入 7.99亿元,同比-28.18%;精神产品收入 4.43亿元,同比+3.11%;抗感染产品收入3.22亿元,同比-19.46%。公司持续推动多项创新药与高壁垒复杂制剂的研发,如抗流感新药 TG-1000胶囊 III 期临床推进顺利, 24年 8月份顺利报产。原料药及中间体收入 38.57亿元,同比-2.83%。中药制剂收入 10.84亿元,同比-16.06%。诊断试剂及设备收入 5.66亿元,同比+21.03%。保健食品收入 2.62亿元,同比+97.67%。生物制品收入 1.31亿元,同比+15.98%。 投资建议根据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我们下调了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 162.1/176.2/192.5亿元(2024~2026年前预测值为 172.6/190.6/212.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8.7%/9.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7/16.2/18.2亿元(2024~2026年前预测值为15.6/17.8/20.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9%/10.0%/12.7%,对应估值为15X/14X/12X。 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桂林三金 医药生物 2024-11-22 15.01 -- -- 15.07 0.40% -- 15.07 0.40% -- 详细
事件:桂林三金发布2024年三季度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75亿元,同比-3.49%;归母净利润3.84亿元,同比-3.28%;扣非归母净利润3.47亿元,同比-7.78%。 事件点评24Q3业绩稳步提升,盈利能力逐步改善单季度来看,24Q3收入为5.06亿元,同比15.71%;归母净利润为0.83亿元,同比377.7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73亿元,同比657.38%。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为74.84%,同比+1.27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31.84%,同比+3.78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6.95%,同比-2.39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30%,同比+0.06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7.29%,同比+0.83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2.34亿元,同比+1.46%。 公司药品批文丰富、行业领先地位凸显,生物制药发展稳健,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公司与下属子公司拥有217个药品批文,其中有47个独家特色产品,69个品规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119个品规进入国家医保目录,22个产品被认定为第一批广西民族药。 目前在咽喉、口腔用药和泌尿系统用药方面已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根据米内网数据,在2023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咽喉中成药产品TOP20中,桂林西瓜霜、西瓜霜润喉片、西瓜霜清咽含片分别位于第3位、第4位和第14位。 生物制药稳步前行。宝船生物积极加强平台工艺开发,截至2023年,宝船在研项目共计18个,其中7项临床试验进行中,新药发现阶段项目5个,平台建设项目6个。白帆生物CDMO项目开展有序开发,布局单抗全产业链,2023年完成了7个项目交付、8个项目启动。公司保持了较高的研发投入,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1.15亿元,同比增长9.04%,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29%。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根据公司三季报披露业绩,我们下调了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22.4/24.4/26.8亿元(前预测值为23.9/26.3/29.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3%/8.7%/10.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5.1/5.8亿元(前预测值为5.0/5.8/6.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5%/13.5%/13.0%,对应估值为20X/18X/16X。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风险;产品质量控制风险;研发风险
心脉医疗 机械行业 2024-11-22 108.87 -- -- 108.60 -0.25% -- 108.60 -0.25% -- 详细
事件:2024年10月30日,公司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2024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0亿元(同比+9.13%),归母净利润5.53亿元(同比+42.46%),扣非净利润5.02亿元(同比+37.37%);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亿元(同比-31.65%),归母净利润1.50亿元(同比+37.57%),扣非净利润1.15亿元(同比+9.56%)。 点评:覆膜支架受调价影响,国内市场24H2承压明显公司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2亿元,同比下滑31.65%,主要系受到政策影响。2024年9月,公司腹主动脉覆膜支架产品国家医保局指导下进行了价格调整,目前挂网价格调整完毕。公司胸主动脉覆膜支架产品终端价下调约40%及以上,腹主动脉覆膜支架产品终端价下调约20%-35%。行业受到调价影响,国内市场24Q3发货端承压明显。我们预计此次调价事件、10月河南联盟集采以及外周血管国采影响,公司现有及在研产品如覆膜支架、栓塞微球、外周血管球囊扩张导管、外周血管介入导引通路及外周血管支架等产品均会受到影响,公司24H2承压明显。 海外市场高速增长,持续回购彰显信心公司全球化进展加速。2024年1-9月,公司海外收入同比增长75%,销售占比首次超过10%,海外新获批注册证11张,累计海外注册证60+张;报告期内,公司全资收购欧洲医疗器械公司OMD,进一步助力产品在欧洲、日本和美国市场的拓展。短期业绩调整不影响管理层的长期信心,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股份894,027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73%;针对国内价格调整和集采政策,公司将积极参与集采工作,通过集采实现快速入院、扩大市场份额。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有望分别实现12.47/13.54/15.99亿元(调整前15.37/19.79/25.25亿元),同比增长5.1%/8.5%/18.1%;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4.89/5.47/6.26亿元(调整前6.50/8.32/10.59亿元),同比增长-0.7%/11.8%/14.5%;对应EPS为3.97/4.44/5.08元;对应PE倍数为27/25/21x。公司为国内血管介入器械的领军企业,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价格调整导致收入下滑,高值耗材集采影响,海外收入不及预期。
三星医疗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11-21 32.68 -- -- 33.75 3.27% -- 33.75 3.27% --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度业绩报告,24Q1~Q3公司实现营收104.34亿元,同比+25.14%;实现归母净利润18.16亿元,同比+21.9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48亿元,同比+31.32%。 点评:业绩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提升24Q3公司实现营收34.36亿,同比+23.21%;归母净利润6.66亿,同比+7.43%;扣非归母净利润6.70亿,同比+30.03%。 业绩符合预期。 从盈利能力角度看,24Q1~Q3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36.21%,同比+2.59pct;销售净利率17.47%,同比-0.51pct,净利率略有波动主要系公司公允价值有所变化。 康复医疗业务稳定增长,电表订单持续维持高增长,海外版图持续扩张24Q1~Q3公司智能配用电收入同比增长26.54%。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在手订单156.20亿元,同比+35.18%。其中,国内累计在手订单93.74亿元,同比+35.10%;海外累计在手订单62.46亿元,同比增长35.30%;其中海外配电累计在手订单9.62亿元,同比增长272.51%,海外业务持续突破。 24Q1~Q3医疗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1.73%,医院家数及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投资建议公司康复医疗+智能配用电双轮业务驱动发展,业绩增长亮眼,预计公司2024~2026年将实现营业收入144.75/181.92/225.17亿元,同比+26.3%/25.7%/23.8%;实现净利润22.95/27.52/32.93亿元,同比+20.6%/19.9%/19.7%;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体内康复医院单床爬坡不及预期,电表订单增长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
三星医疗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11-21 32.68 -- -- 33.75 3.27% -- 33.75 3.27% -- 详细
事件: 近日公司发布 2024年三季度业绩报告, 24Q1~Q3公司实现营收104.34亿元,同比+25.14%; 实现归母净利润 18.16亿元,同比+21.91%;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7.48亿元,同比+31.32%。 点评: 业绩快速增长, 盈利能力提升24Q3公司实现营收 34.36亿,同比+23.21%;归母净利润6.66亿, 同比+7.43%;扣非归母净利润 6.70亿,同比+30.03%。 业绩符合预期。 从盈利能力角度看, 24Q1~Q3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 36.21%,同比+2.59pct; 销售净利率 17.47%,同比-0.51pct,净利率略有波动主要系公司公允价值有所变化。 康复医疗业务稳定增长,电表订单持续维持高增长, 海外版图持续扩张24Q1~Q3公司智能配用电收入同比增长 26.54%。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在手订单 156.20亿元,同比+35.18%。其中, 国内累计在手订单 93.74亿元,同比+35.10%; 海外累计在手订单 62.46亿元,同比增长 35.30%;其中海外配电累计在手订单 9.62亿元,同比增长 272.51%,海外业务持续突破。 24Q1~Q3医疗服务收入同比增长 21.73%,医院家数及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投资建议公司康复医疗+智能配用电双轮业务驱动发展,业绩增长亮眼,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将实现营业收入 144.75/181.92/225.17亿元, 同比+26.3%/25.7%/23.8%;实现净利润 22.95/27.52/32.93亿元,同比+20.6%/19.9%/19.7%;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体内康复医院单床爬坡不及预期, 电表订单增长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
春立医疗 机械行业 2024-11-20 13.91 -- -- 14.50 4.24% -- 14.50 4.24%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5.08亿元(yoy-35.84%),归母净利润0.61亿元(yoy-66.14%),扣非净利润0.44亿元(yoy-72.82%)。 其中,2024Q3,公司营业收入1.28亿元(yoy-49.03%),归母净利润-0.18亿元,扣非净利润-0.22亿元。 点评:集采政策影响公司出厂价,24Q3毛利率下降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的关节(膝关节、髋关节)执行新一轮的集采价格,我们预计公司产品的出厂价有所下调,对渠道存货的补差价处理影响了公司的收入水平和毛利率水平。2024Q3公司销售毛利率约为62.70%,较前几个季度均有明显下降。公司毛利率水平一方面取决于产品结构的变化,一方面取决于公司降本增效的效果。公司通过集采产品可以扩大空白医院的覆盖,预计能够带动公司非集采产品快速入院,同时公司已逐步布局上游原材料,实现自给自足,通过降低原材料成本等方式来控制成本,毛利率预计未来不会再继续下降。 公司持续增强研发,拓展新领域和新产品2024Q3公司研发费用0.32亿元,连续13个季度研发费用在3000万元以上,2024Q3的研发费用率高达24.98%(同比+9.00pct)。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在国内持有174项产品的注册证或备案凭证,其中第三季度取得将近20项注册证或备案凭证,丰富了公司骨科、齿科等产品的多元化布局,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提供了动力。 另外,公司积极拓展骨科前沿领域。2024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公布“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揭榜优胜单位”名单,公司的骨科手术导航系统长江INS-1项目成功上榜。 投资建议我们调整了业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7.75亿元、10.19亿元和13.02亿元(前值为12.85亿元、15.77亿元和19.70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35.9%、31.5%和27.8%,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1.17亿元、2.04亿元和2.74亿元(前值为2.62亿元、3.52亿元和4.51亿元),增速分别为-57.7%、73.9%和34.0%,2024-2026年EPS预计分别为0.31元、0.53元和0.71元,对应2024-2026年的PE分别为45x、26x和1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手术量增长不及预期风险。 公司行业竞争格局恶化风险。 公司非集采产品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润达医疗 医药生物 2024-11-13 21.56 -- -- 23.76 10.20% -- 23.76 10.20% --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24Q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76亿元,同比-10.36%;实现归母净利润50.42百万元,同比-82.21%。 点评:单Q3略承压,受消费疲软等因素影响较大单Q3公司实现营收20.41亿元,同比-13.85%;实现归母净利润-40.88百万元,同比-137.6%,业绩承压主要系行业经历反腐、试剂耗材集采、医保支付政策改革等因素,叠加院端还款压力大,公司三季度信用减值较多,导致表观影响较大。 B&C&G端多领域推进AI医疗的应用,长期空间可期24年9月10日,公司医疗大模型全场景应用“CDx良医小慧”在华为云与润达医疗联合主办的“至则通达·大模型赋能医疗健康行业创新大会”重磅发布,并在多个医疗健康应用场景实现应用。体检领域,公司与华为云合作美年健康打造国内首款AI机器人“健康小美”,并已在杭州等地部分门店进行试点;药房场景方面,公司与柳药合作,并在现场正式启动桂中大药房智慧升级计划;智慧检验方面,公司与生物梅里埃达成合作,聚焦脓毒症打造智慧微生物检测和管理体系;全周期健康管理方面,公司与太平金服启动“粉红丝带传递女性关爱计划”,帮助女性远离乳腺癌,基于AI进行管理式医疗模式创新,在C端实现广泛的触达。24年11月11日,公司旗下黑龙江龙卫精准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黑龙江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各自技术和网络优势,共同推进哈尔滨区域智慧医疗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加速医疗机构数字化转型进程。 投资建议考虑公司依旧面临回款压力,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将实现营业总收入93.20/102.89/115.68亿元(前值106.36/123.31/140.08亿元),同比+1.9%/+10.4%/+12.4%(前值+16.3%/15.9%/13.6%);实现归母净利润2.59/4.08/5.91亿元(前值3.71/4.71/5.65亿元),同比-5.3%/+57.8%/+44.8%(前值+35.6%/27.0%/20.0%),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风险;竞争加剧风险等。
通策医疗 医药生物 2024-11-11 55.68 -- -- 57.88 3.95% -- 57.88 3.95% -- 详细
事件: 近日公司发布 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 2024Q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2.33亿元,同比+2.21%; 实现归母净利润 4.98亿元,同比-2.63%;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4.94亿元,同比-0.47%。 点评: 业绩稳健, 静待消费恢复公司单 Q3实现营业收入 8.23亿元, 同比+0.04%; 实现归母净利润 1.88亿元,同比-9.10%;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89亿元,同比-7.37%。 从盈利能力角度看, 2024Q1~Q3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 41.82%, 同比-0.76pct; 实现销售净利率 26.95%, 同比-1.06pct; 实现管理费用率 8.97%, 同比+0.15pct; 实现销售费用率 1.15%, 同比+0.22pct; 实现研发费用率 1.84%, 同比-0.17pct; 实现财务费用率 1.61%, 同比+0.52pct, 整体经营指标较为健康,盈利能力略有波动,主要系公司体内部分医疗机构新开或在建, 导致成本有所上升。 各业务稳健发展,新医院建设爬坡顺利根据公司 24年 10月 29日发布的投资者调研纪要,公司各业务板块稳健发展, 24Q1~Q3种植 3.84亿元,同比+11.7%;正畸 3.95亿元,同比下降;儿科 3.86亿元,同比持平略有下降;修复 3.31亿,同比持平;综合 5.93亿元,同比+1.1%。 蒲公英医院方面, 4Q1~Q3蒲公英医院营收 5.23亿元, 同比+19%, 毛利率 21%,净利率 12.9%, 门诊量 70.8万人次,同比+26%。 扩张方面, 公司 2024年计划新开 8家, 2025年新开 5-8家。 截至目前,公司已交付 3家,剩余 5家(丽水、天台、平湖,宁波文化广场和滨江)预计年底前交付。 公司新开医院爬坡进展顺利, 短期由于成本投入较大而毛净利率表现略有承压,展望后续,公司毛净利率提升趋势可期,即将步入业绩收获期。 投资建议公司是浙江省内口腔医疗服务老牌企业,区域总院+分院的经营模式助力公司扎根浙江、辐射省外。短期维度看,种植牙集采落地一年有余,公司业务企稳回升,短期业绩有望稳定提升;中长期维度看,口腔医疗服务行业人工成本占比高&固定且对医生依赖度高,公司通过人才培养、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等多维度的探索,初步实现了对人才、科研和获客的管理,长期良性发展确定性高。 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将实现营业收入 29.49/33.22/36.76亿元( +3.6%/12.7%/10.7%)将实现归母净利润 5.68/6.65/7.62亿元( +13.4%/17.2%/14.6%),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医疗安全事件风险;低端口腔医疗市场的竞争风险;品牌声誉风险。
华润三九 医药生物 2024-11-08 44.81 -- -- 49.68 10.87% -- 49.68 10.87% -- 详细
事件:_公司发布 2024年三季报,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97.40亿元, 同比+6.08%; 归母净利润 29.60亿元, 同比+23.19%; 扣非归母净利润 27.52亿元, 同比+19.48%。 分析点评三季度业绩稳中向好, 费用率持续优化三季度业绩稳定。 公司 2024Q3收入为 56.34亿元, 同比+3.16%; 归母净利润为 5.61亿元, 同比+6.85%; 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4.44亿元, 同比-6.83%。 费用率持续优化, 24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 24.07%, 同比-1.55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 5.44%, 同比-0.15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2.59%, 同比 0.13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0.07%, 同比+0.04个百分点;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 32.04亿元, 同比+5.05%。 研发创新驱动发展, 后续业绩值得期待2024年前三季度, 公司研发投入 5.12亿元, 同比+11.72%。 公司围绕抗肿瘤、 骨科、 皮肤、 呼吸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 重点项目如CR999C1905L1、 CR999C2016L1等已进入临床阶段, 昆药集团的多个项目也进展顺利, 进一步丰富了公司产品线。 公司获得 2个药品注册证书, 并推出温经汤颗粒和苓桂术甘颗粒, 扩展中药产品管线。 中药领域持续创新, 公司在经典名方、 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和药材资源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参与的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同时, 公司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 成立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 推动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昆药集团的整合进展持续推进, 公司计划收购天士力集团 28%的股份 公司持续推进与昆药集团的融合变革工作。 为助力昆药集团实现“银发健康产业的引领者” 这一战略目标, 公司推出了全新“777” 品牌,旨在代表三七产业, 聚焦三七全产业链发展, 并强化消费者对血塞通软胶囊中主要有效成分——三七总皂苷的认知。 在精品中药平台的打造方面, 公司围绕“昆中药 1381” 企业品牌, 聚焦昆中药参苓健脾胃、 舒肝颗粒等核心大单品, 并通过渠道赋能进一步推动市场拓展。 2024年 8月 4日, 华润三九发布公告, 拟通过现金支付方式收购天士力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有的天士力 28%的股份, 此举有望进一步增强公司在中药创新领域的实力。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收入分别279.20/313.66/349.97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 12.9%/12.3%/11.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3.0/38.1/43.8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15.8%/15.2%/15.1%, 对应估值为 18X/16X/14X。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风险; 药品研发风险等。
美年健康 医药生物 2024-11-07 4.94 -- -- 5.24 6.07%
5.24 6.07% -- 详细
事件:2024年10月30日公司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24Q1~Q3公司实现营收71.41亿元,同比-1.96%;实现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88.9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08亿元,同比96.43%。 点评:符合预期,单Q3增速亮眼24单Q3公司实现营收29.35亿元,同比+3.63%;实现归母净利润2.40亿元,同比+10.3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4.05%。Q3营收净利双增,净利润同比增长10%+,业绩亮眼。 从盈利能力看,24Q1~Q3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39.67%,环比24H1+4.02pct;实现销售净利率1.13%,环比24H1+6.10pct;实现销售费用率24.06%,环比24H1-1.53pct;实现管理费用率8.95%,环比24H1-0.96pct;实现财务费用率3.27%,环比24H1-0.36pct,整体控费收效良好。 经营实力持续夯实,AI业务推陈出新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分院总数608家,覆盖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控股分院312家,在覆盖城市、分院、年体检人次总量上均稳居行业第一位。 从业务看,公司坚持创新发展战略,AI+体检项目融合创新,报告期内公司与华为、润达医疗合作发布的国内首个健康管理机器人“健康小美”已在杭州、南京、宁波、苏州等地开展了试运营工作,已有26家分院开启了重点功能的使用,为公司提升业务竞争力、客单价提升提供支持。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民营体检领域领先集团,体检大数据叠加AI技术持续赋能业务创新,体检下半年旺季来临,业绩有望保持良性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将实现营业收入114.70/128.66/142.60亿元,同比+5.3%/12.2%/10.8%;将实现归母净利润4.50/7.33/10.80亿元,同比-11.0%/+62.9%/47.2%,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风险;区域运营风险;参转控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等。
药康生物 医药生物 2024-11-06 13.25 -- -- 15.32 15.62%
15.32 15.62% -- 详细
事件概述2024年 10月,药康生物发布 2024年三季报:公司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5.10亿元,同比增长 12.13%;实现归母净利润 0.98亿元,同比减少 16.57%。其中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69亿元,同比增加 6.70%;实现归母净利润 0.22亿元,同比减少 45.51%。 事件点评 收入端稳健增长, 费用投放加大等因素影响利润表现2024单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45.51%,主要系公司目前仍处扩张期,生产规模扩大成本增加,持续加大海外市场开发力度销售费用上涨等原因,使公司利润短期承压。同时本年度取得政府补助金额较上年同期减少,导致利润下降。 海外市场积极拓展, 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国内产能方面,截至 1H24公司在江苏南京、江苏常州、广东佛山、四川成都、北京大兴、上海宝山运营七个大型生产设施,合计产能约 28万笼。北京药康大兴设施、上海药康宝山设施、广东药康二期设施均于2023年下半年陆续建成投产,合计产能约 8万笼, 2024上半年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对华北市场、上海区域、粤港澳大湾区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海外产能方面,公司首个海外设施落地 San Diego,美国药康作为运营主体,设施已于 2024Q1启用,随着美国设施投产,公司对海外客户的响应速度与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充分满足海外客户现场审计等要求。 投资建议考虑到行业需求仍待回暖,公司利润端承压,我们下调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 7.44/8.80/10.28亿元,同比增长19.7%/18.2%/16.8%( 前值为 7.70/9.34/11.1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6/1.98/2.36亿元,同比-1.5%/26.6%/19.2%( 前值为1.96/2.41/2.8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基因编辑通用技术升级迭代风险;实验动物管理风险;新产品动物模型研发风险;市场放量不及预期风险;工业端恢复不及预期风险。
乐普医疗 医药生物 2024-11-05 11.82 -- -- 13.68 15.74%
13.68 15.74%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85亿元,同比下降23.55%,归母净利润8.03亿元,同比下降40.70%,扣非净利润7.34亿元,同比下降42.91%。 其中,公司2024年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02亿元,同比下降28.41%,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降73.12%,扣非净利润0.87亿元,同比下降77.19%。 点评:业绩增速继续放缓,费用率有所提升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02亿元,同比下降28.41%,2024Q1/Q2公司收入增速分别为-21.14%和-21.58%,第三季度的增速继续放缓,主要系公司加快业务结构调整,导致人员重置和业务再造产生大额支出,同时也与部分业务渠道库存清理、医疗整顿等因素有关。 从业务结构看,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器械收入25.63亿元,同比下降10.48%。核心的心血管植介入业务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16.69亿元,同比增长16.10%,其中冠脉植介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13亿元,同比增长9.47%;结构性心脏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85亿元,同比增长54.89%。药品板块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76亿元,同比下降38.90%,其中原料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85亿元,同比下降11.51%;制剂业务实现营收11.92亿元,同比下降43.11%。 费用端,公司前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为9.74亿元、4.76亿元、5.57亿元,同比增长约-18.42%、-15.64%、-17.45%,销售费用率约20.35%(同比提升1.28pp),管理费用率9.95%(同比提升0.93pp),研发费用率11.64%(同比提升0.86pp)。尽管费用端随收入有所收缩,但公司期间费用率有所升高,主要因公司加快业务结构调整,短期费用端支出较大导致。 组织架构重塑,聚焦优势主业2024年以来,公司在内部进行了调整整顿,着重在以下三方面:(1)组织架构重构:将原先分散于各职能部门的职能进行集中整合,成立集团运营中心;同时,强化总部干部的管理效能,重组集团组织人事部。 (2)选拔年富力强的干部走向核心执行层面;(3)各种手段关停并转无竞争优势的赛道和公司。预计随着公司内部管理效率的改善,公司在业务层面上也会迎来新的转机。 投资建议我们调整了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68.75亿元、77.65亿元和88.82亿元(前值为72.41亿元、82.37亿元和94.98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13.8%、12.9%和14.4%,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11.03亿元、15.29亿元和19.53亿元(前值为13.96亿元、17.81亿元和21.25亿元),增速分别为-12.3%、38.7%和27.7%,2024-2026年EPS预计分别为0.59元、0.81元和1.04元,对应2024-2026年的PE分别为20x、15x和11x,公司是心血管领域的平台型企业,心血管领域综合竞争优势大,孵化的创新器械管线成长性强,短期内受到公司管理调整、费用支出、库存波动等因素影响业务,但公司潜在改善空间大,也考虑到公司估值绝对水平适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创新器械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开立医疗 机械行业 2024-11-04 35.81 -- -- 41.85 16.87%
41.85 16.87%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98亿元(yoy-4.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9亿元(yoy-66.01%),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0.86亿元(yoy73.21%)。 2024年单Q3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86亿元(yoy-9.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62亿元(同比转亏)。 点评:终端采购节奏受政策节奏影响,收入端短期承压2024年单Q3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86亿元,同比下降9.18%,第三季度同比下降幅度增大,我们预计国内市场超声采购放缓、装机放慢、渠道库存调整等因素是主要原因。 短期来看,公司业绩受国内招标采购节奏影响,尤其受设备更新政策推进程度影响,展望2024Q4,预计2024年5-6月大量批复的设备更新项目会进入到招采流程中,这将有利于公司终止收入继续下降的趋势。长期来看,中国的医疗设备人均保有量仍与世界发达国家相差较大,而且逐渐进入到重度老龄化社会进程中对影像检查的诊疗需求会进一步加强,政府及医疗机构对设备的投入会是长期性的。 2024年持续扩张,利润短期受到影响2024年公司继续坚持加大战略投入,引进各类研发、销售人才,为公司未来发展进行人才储备,继续保持对微创外科、心血管介入等新产品线的投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来看,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为4.59、1.01、3.38亿元,占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2.81%、7.22%和24.20%,同比分别+8.78、+1.44、+6.24个百分点。 从公司员工数量看,2024上半年,公司新增员工约300人,员工总数预计突破3,000人。综上一方面公司收入上短期承压,另一方面公司坚持加大投入,逆行业周期扩张,公司的利润也在第三季度出现亏损。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端有望分别实现21.15亿元、25.25亿元和29.72亿元(前值为24.14亿元、29.27亿元和35.03亿元),对应收入端增速分别为-0.3%、19.4%和17.7%,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有望分别实现2.04亿元、4.17亿元和5.97亿元(前值为5.11亿元、6.56亿元和8.19亿元),利润端增速分别为-55.0%、104.0%和43.1%。2024-2026年对应的EPS分别约0.47元、0.96元和1.38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76倍、37倍和26倍,考虑到公司是国产内镜和超声领域的头部优秀公司,公司内镜进入快速成长期,超声保持稳定增长,微创外科和血管介入业务正在培育期,产品线丰富,尽管短期遇到国内招采压力,但展望中长期,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强、成长性高,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 设备采购需求下滑风险。
新华医疗 医药生物 2024-11-04 17.33 -- -- 19.25 11.08%
19.25 11.08% -- 详细
事件:2024年10月30日,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23亿元(同比+1.45%),归母净利润6.17亿元(同比+6.63%),扣非净利润6.07亿元(同比+9.36%);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37亿元(同比-0.32%),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10.65%),扣非净利润1.33亿元(同比-7.10%)。 点评:聚焦“医疗器械+制药装备”,前三季度控费良好公司继续坚持“调结构、强主业、提效益、防风险”的发展方针,聚焦主业,集中优势重点发展医疗器械和制药装备。截至2024年10月30日,公司年内总计获批二类/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0余个,其中包括可吸收外科缝线、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荧光内窥镜冷光源、复合疝修补补片等高端设备及高值耗材产品,表明公司坚定聚焦主业的发展思路不变。2024Q1-3公司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维持26.31%/8.54%,同比变化-1.37pct/0.26pct;毛利率下降主要系公司制药装备板块行业承压及毛利率下降所致,净利率提升主要系公司落实降本增效措施。 看好医疗设备更新落地带来增收放利预期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随后各地陆续制定发布具体实施方案。我们认为,随着2023年医疗反腐叠加2024年《行动方案》下形成的“采购观望”,国内公立医疗机构积压了大量未满足的采购需求亟待释放。 我们认为随着9月以来采购需求回暖,公司的放疗及影像设备(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大孔径螺旋CT、数字化X射线影像系统)将直接受益于医疗设备更新政策落地,看好公司24Q4/25Q1增收和放利预期。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有望分别实现106/113/120亿元(调整前110/120/130亿元),同比增长5.4%/7.1%/6.4%;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7.7/8.6/9.5亿元(调整前8.3/10.5/12.7亿元),同比增长17.5%/12.4%/9.7%;对应EPS为1.27/1.42/1.56元;对应PE倍数为14/12/1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采购政策带来的波动,设备更新不及预期,制药装备行业竞争加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34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