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谭国超

华安证券

研究方向: 医药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010521120002。华安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

20日
短线
4.82%
(第90名)
60日
中线
8.43%
(第178名)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3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九典制药 医药生物 2024-08-28 22.00 -- -- 22.39 1.77% -- 22.39 1.77% -- 详细
事件2024年8月24日,九典制药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66亿元,同比增长12.19%;归母净利润2.84亿元,同比增长43.77%;扣非归母净利润2.55亿元,同比增长43.24%;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4.18亿元,同比增长111.71%。 事件点评利润端维持高速增长24Q2公司营业收入为7.75亿元,同比增长5.00%,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增长31.24%,扣非归母净利润1.49亿元,同比增长36.52%。24H1公司利润端增速超预期,Q2维持稳定增长。 24H1销售费用率逐步优化,净利率稳步提升24H1公司销售毛利率为73.14%,同比下降4.60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20.80%,同比增长4.57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39.98%,同比下降8.74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持续优化主要是由于1)洛索集采陆续执标,销售费用有所降低;2)营销模式持续转型;3)院外市场占比逐步提升,预计未来随着销售效率提升,销售费用率有望持续优化;管理费用率2.99%,同比下降0.61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8.34%,同比增长0.87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56%,同比+0.56个百分点,费用率持续优化。 洛索稳步放量,院内市场集采陆续执标,院外市场高速发展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24年上半年实现销售6.86亿元,收入同比下降1.85%,整体(院内+院外)销售数量同比增长40.81%,洛索整体收入下降主要受集采执标范围逐步扩大的影响,截至24年7月,洛索共执标19个省份。 洛索院内:多次参加集采,价格逐步趋于稳定,该产品在广东联盟地区、京津冀“3+N”联盟地区、甘肃省集采的中标价格是18.19元/贴,浙江省、云南省集采的中标价格是17.37元/贴。 洛索院外:公司持续加大建设,院外市场维持高速发展,24年上半年,洛索院外收入达到1.06亿元,同比增长330%。公司未来将继续加大在零售端的投入力度。随着新品的陆续推出,将构建起产品矩阵,并通过共享渠道进行推广,持续增强新品在零售市场的销售优势。 新产品预计持续推出,逐步扩大局部镇痛贴膏剂领域布局23年3月酮洛芬凝胶贴膏上市,24-25年预计镇痛化学贴膏剂领域产品陆续落地,逐步形成产品群。24年10月份预计消炎解痛巴布膏有望在连锁药房和诊所端开始销售,同时24年预计利多卡因凝胶贴膏获批上市;25年预计吲哚美辛凝胶贴膏和氟比洛芬凝胶贴膏获批上市。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核心产品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持续放量,院外市场快速发展,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发展。我们调整了此前盈利预测,收入端,公司持续推进营销转型,洛索集采执标范围逐步扩大,以价换量,公司收入逐步稳定,我们下调了收入预期,并新增26年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收入分别为31.06/36.15/42.43亿元(24-25年前预测值为34.03/41.7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16%/17%,利润端,公司净利率稳步提升,销售费用率持续优化,利润端维持增长,我们维持此前利润预期,并新增26年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6/6.42/8.6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32%/35%,对应估值为22X/17X/12X。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风险;产品质量控制风险;研发风险
澳华内镜 医药生物 2024-08-27 38.59 -- -- 43.15 11.82% -- 43.15 11.82% -- 详细
主要观点: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54亿元(yoy+22.29%),归母净利润0.06亿元(yoy-85.13%),销售毛利率71.46%(yoy-4.82pp)。其中,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84亿元(yoy+12.61%);归母净利润0.03亿元,环比增速5.17%,销售毛利率66.91%(yoy-9.45pp)。 事件点评国内外均稳健增长,预计下半年国内市场有望招标提速2024年上半年,公司国内收入约2.86亿元(yoy+22.26%),国外收入6781万元(yoy+22.40%)。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国内收入增速较公司以往季度30-50%左右的高增长而言,增速有所放缓,我们认为主是是受到行业整顿及设备更新政策尚未落地导致的招标放缓所致,预计随下半年招标逐步改善,收入增速有望提升。 公司近几年也重点拓展海外市场,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市场准入方面也取得了多项进展,在欧盟地区、巴西、韩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或地区,一系列有竞争力的机型获批上市。公司对研发高度重视,新产品不断推出。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约8,733.68万元,同比增长25.48%,占营业收入比例24.70%。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研发人员268人,占公司总人数21.46%。2024年3月公司相继推出电子经皮胆道镜以及电子膀胱镜,从消化科、呼吸科领域迈入了肝胆外科以及泌尿领域,可以确保镜体进入更细的自然腔道,为临床检查和探索发现提供了更多的选择。2024年5月公司发布了电子输尿管肾盂镜,超细外径的镜体可以进入狭窄的输尿管,助力泌尿结石的治疗。 费用率提升较多,短期影响公司利润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1.23亿元(yoy+44.93%),销售费用率34.69%(yoy+0.52pp),主要系职工薪酬、差旅费等增长较多,且公司市场样机投入较多折旧摊销增长,相关修理费跟着上涨所致;公司管理费用约0.59亿元(yoy+45.89%),管理费用率16.6%(yoy+2.69pp),主要系职工薪酬、股份支付及差旅增长所致;公司研发费用约0.87亿元(yoy+25.48%),研发费用率24.7%(yoy+0.62pp),主要系职工薪酬及差旅费等费用增长所致。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端有望分别实现9.97亿元、14.01亿元、20.04亿元(前值为10.48亿元、14.53亿元、20.0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7.0%、40.5%和43.1%,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有望实现0.45亿元、1.67亿元、2.79亿元(前值为1.07亿元、1.76亿元、2.8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2.4%、272.6%和66.5%。2024-2026年对应的EPS分别约0.33元、1.24元和2.07元,对应的PE估值分别为117倍、31倍和19倍,考虑到公司是国产软镜设备的头部公司,品牌价值已经凸显,AQ-300等高端设备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及推广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圣湘生物 机械行业 2024-08-21 19.25 -- -- 18.78 -2.44% -- 18.78 -2.44%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4年中报, 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7.17亿元(yoy+67.63%),实现归母净利润 1.57亿元(yoy+70.93%),扣非归母净利润 1.21亿元(yoy+288.48%)。 其中, 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26亿元(yoy+40.21%),归母净利润 0.76亿元(yoy+139.02%),扣非归母净利润 0.47亿元(yoy+71.62%),和公司此前公告的业绩预告相符合。 事件点评 呼吸道产品需求提升, 上半年已与去年全年水平相当呼吸道疾病高发,病原体种类多样,精准检测和精准用药的理念越来越普及, 临床对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需求越来越高。 公司在呼吸道疾病领域,从产品、服务到销售模式全面创新,探索生态打造实施路径,取得重大突破。门、急诊精准诊疗以及“互联网+医疗”到家自检需求增长持续拉动, 2024年上半年呼吸道类产品营业收入已与去年全年总额基本持平。 公司在呼吸道领域深耕多年,在产品方面,公司有上下呼吸道六联检、单检、 免疫抗原、耐药基因筛查、病原体二代测序等多种组合方案; 在技术领域,公司自主研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高精度“磁珠法”、“一步法”和通用型“全自动统一样本处理”、“POCT 移动分子诊断”等一系列核心技术, 引领生命科技从疾病解决方案到智能健康管理、从三甲医院到基层医疗机构、从 B 端到 C 端的全方位升级,实现覆盖全人群、全医疗机构、全渠道的变革。 服务全民健康主题,匠心打造精准医学整体化解决方案公司搭建了覆盖全生命周期不同人群的全方位产品线,自主研发了传染病防控、妇幼健康、血液安全、癌症防控、伴随诊断等一系列性能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的产品 1,000余种,可提供各类检测服务 2,200余项,形成了集试剂、仪器、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分子实验室共建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在妇幼健康领域,公司产品矩阵进一步完善,柯萨奇病毒 A6型/A10型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人 MTHFR 基因多态性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获批上市。圣湘“HPV 快速检测法”是以快速核酸释放技术平台开发的 HPV 核酸检测产品和即时检测 POCT 系统 iPonatic 为基础开发的创新方案, 40min 即可完成全流程检测,该方案可作为一种宫颈癌筛查/临床管理的创新、高效、精准的新模式。 在血源感染性疾病领域,公司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BV RNA)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获批上市,肝炎全场景解决方案进一步完善。血清 HBV RNA 是近年发展起来的 HBV 病毒学指标,业内认为 HBVRNA 有力弥补了现有乙肝临床诊疗指标的不足。 在基因测序领域,公司推出的病原超多重靶向测序(tNGS)、病原宏基因组测序(mNGS)和病原全基因组(WGS)等多种检测技术,已运用于结核诊断及耐药防控、呼吸道感染、血流感染、中枢系统感染等多个临床重点及难点领域。 期间费用率下降,销售毛利率改善,盈利能力提升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达 77.27%(yoy+10.53pp), 毛利率提升主要与公司高毛利的试剂收入占比提升有关;期间费用方面,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31.18%(yoy-4.92pp)、 16.57%(yoy-1.15pp)、 16.41%(yoy-4.75pp), 各项费用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2024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率达16.88%(yoy+9.73pp)。 预计随着公司规模进一步提升,平均成本逐渐下行,期间费用率仍有继续下行空间,盈利能力未来还会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收入有望分别实现 15.43亿元、 20.52亿元和 26.6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约 53.2%、 33.0%和 29.9%,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 3.33亿元、 5.00亿元和 6.9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约-8.5%、 50.2%和 38.8%。 2024-2026年的 EPS 分别为 0.57元、0.86元和 1.19元,对应 PE 估值分别为 34x、 23x 和 16x。 综合来看,公司通过多元化布局,打造平台型 IVD 企业, 在呼吸道感染和生殖道感染多个领域竞争优势显著,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呼吸道感染检测试剂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卫光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8-19 27.21 -- -- 27.87 2.43%
27.87 2.43% -- 详细
国资入主,助力卫光生物腾飞卫光生物创建于 1985年,始终专注于血液制品领域,已发展成为国内血浆综合利用率高、产品种类齐全、研发实力雄厚的血液制品领先企业。 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分为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三大类,包括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等共 11个品种 23个规格的产品,涵盖了广泛的临床需求;各类产品收入比例基本稳定,人血白蛋白与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占公司营收 70%以上。 国药集团将成为卫光生物的实际控制人。 2023年 6月 2日, 深圳市光明区国资局与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共同设立合资公司,持有卫光生物的大部分股份。 国药集团入主后,卫光生物有望获得更多资源和支持,进一步提升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随着国资的介入,公司在研发、生产和市场拓展等方面的能力有望显著增强。 业绩持续增长,发展态势喜人公司营收由 2017年的 6.23亿元增长至 2023年的 10.48亿元, CAGR为 9.05%, 公司营收增长显著;归母净利润由 2017年的 1.55亿元增长至 2023年的 2.18亿元, CAGR 为 5.85%。 2024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0.47亿元,同比增长 2.40%, 一季度净利润的增长有所放缓, 扣非归母净利润 0.46亿元,同比增长 1.23%, 扣非净利润的增幅较小,公司在非经常性收益方面的依赖度降低。 公司血液制品业务营收占总营收的 80%左右,由 2017年的 6.14亿元增长至 2023年的 9.85亿元, CAGR 为 8.20%, 2023年, 公司吨浆收入达 190.5万元/吨, 血液制品业务营收增长迅速;毛利由 2017年的 2.69亿元增长至 2023年的 4.01亿元, CAGR 为 6.88%,吨浆毛利为 77.66万元/吨, 公司在成本控制和利润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长期来看,公司血液制品业务仍有发展空间,前景向好。 2023年,人血白蛋白营业收入为 3.98亿元,同比增长 54.52%, 营收大幅增长;毛利为 1.46亿元,同比增长 79.08%;毛利率为 36.67%。 2023年,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营业收入为 3.75亿元,同比增长 56.76%,营业收入增长迅速;毛利为 1.33亿元,同比增长为 125.57%, 毛利的翻倍增长显示了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高盈利潜力和市场受欢迎程度,毛利率为 35.58%。 内生与外延并举,持续注入发展动能公司目前拥有 9个全资或控股单采血浆站,浆站平均采浆量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2023年,公司采浆量约 517吨,同比增长 10.71%。 平果浆站是卫光生物旗下最大的浆站,具有优良的献浆文化和高水平的运营管理,公司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献浆员的认可度和献浆频率,并采用先进管理系统和优质服务,使采浆量和频率显著提升,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血浆资源。 公司重视产品研发, 2023年公司人凝血因子Ⅷ顺利取得《药品注册证书》, 2024年 5月,人凝血酶原复合物获得《药品注册证书》, 其他在研项目也在稳步推进。新型静注人免疫球蛋白预计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入组;人纤维蛋白粘合剂预计启动临床试验研究。新产品项目有望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种类,产品上市后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 11.49/13.08/14.7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9.6%/13.9%/13.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36/2.67/3.0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7.8%/13.2%/14.0%,对应估值为 26X/23X/20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血浆供应不足风险;新产品研发风险;产品潜在的安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羚锐制药 医药生物 2024-08-15 23.61 -- -- 24.68 4.53%
24.68 4.53% -- 详细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06亿元,同比增长12.07%;实现净利润4.13亿元,同比增长30.3%;基本每股收益0.732元。 分析点评二季度持续增长,净利率达三年最高值公司2024Q2收入为9.97亿元,同比+9.31%;归母净利润为2.23亿元,同比+28.9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13亿元,同比+30.20%。 值得一提的是,单二季度公司净利率为22.35%,较一季度提升1.4个百分点,为近三年季度净利率最高值。 毛利率提升+费用控制带来净利率持续提升,财务质量提升明显24年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76.04%,同比+0.72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51.06%,同比-2.09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44.85%,同比-1.69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含研发费用)6.86%,同比-0.64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65%,同比+0.24个百分点。得益于销售规模的扩大、产品结构的优化、费用控制的有效实施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公司财务质量持续优化提升。 双轮驱动厚积薄发,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凸显公司拥有一系列独家产品,如通络祛痛膏和壮骨麝香止痛膏,这些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用户忠诚度。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品牌建设,公司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推出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巩固了在骨科和慢性病管理领域的优势地位。 公司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方面持续发力,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成本管理水平。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生产技术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公司优化了生产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时,通过供应链的精细化管理,公司在原材料采购和库存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投资建议羚锐制药依托在中成药和贴膏剂领域的深厚积累,继续深化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根据公司上半年整体业绩,我们下调了收入预计,并新增了26年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37.88/42.79/48.05亿元(2024-2025年前预测值为39.56/44.9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4%/13.0%/12.3%;利润端,考虑到公司有效推进降本增效和费用率持续优化,因此我们维持此前利润预测,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6/7.90/9.3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3%/18.6%/18.2%,对应估值为20X/17X/14X。我们看好公司未来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风险;药品研发风险等。
三鑫医疗 医药生物 2024-08-14 6.29 -- -- 6.61 3.44%
6.50 3.34%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4年中报,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8,645.2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0,624.7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8.74%。 血液净化类: 2024年上半年,血液净化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52,250.5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25.55%,该类产品营业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为 76.11%。公司国内外市场开拓成效显著,优势产品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液(粉)、血液透析管路经营业绩快速增长,血液透析设备出口订单放量增长。 输注类: 2024年上半年,输注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 9,702.54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13.16%,该类产品营业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为14.13%。 心胸外科类: 2024年上半年,心胸外科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472.2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4.86%,该类产品营业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为 5.05%。 点评: 血液净化业务线 2024年上半年实现快速增长,行业刚需特点显著2024年上半年, 公司血液净化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 52,250.55万元, 同比增长 25.55%,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为 76.11%,是公司的核心业务。 血透板块销售毛利率 33.89%,较 2023年同期提升 2.03pct,我们预计公司整体规模越来越大,规模效应增强,同时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移动,带动了整体的毛利率提升。 公司在血透领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布局,耗材+设备并行,而且也布局了一些有创新疗法属性的新产品,如针对早中期肾病的肠道无创介入治疗装置(结肠透析机)。 2024年上半年,公司海外市场实现收入 1.12亿元,同比增长约 38%,我们预计是公司血液透析设备出口订单大增所致。 公司的血液透析产品已累计为国内外5000余家医院及透析中心提供了超过3亿人次的血液透析服务,营销网络覆盖国内 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透析需求极其刚性,即使在新冠疫情期间医院也正常开展, 以保障血透病人的生命底线, 因此血透行业呈现出持续稳健增长的特性,增长来源来自每年血透病人数的增加以及病人全生命周期中透析时间的延长。 根据国家肾脏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统计的数据,2012年国内医保覆盖血液透析后,我国大陆地区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人数从 24.8万人快速增加至 2023年的 91.7万人,透析患者数量增长 3.7倍。根据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 2024年学术年会数据,截止到 2023年底,血液透析患者的平均透析龄达 53.8个月,相比2011年增加了 22个月;透析龄超过 5年的患者数量比例为 33.4%,超过 10年的患者数量比例为 10.2%。 进口替代空间仍大,集采政策落地有望加速进程血液透析设备及透析器因其较高的技术壁垒,国内市场份额仍然由进口产品占据主导。 2023年 1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明确提出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定点医院设置独立的血液透析中心,血液透析中心配备至少 30台血液透析机,为国产透析机提供国产替代新空间。根据二十三省和京津冀“3+N”血透产品集采政策,将国产企业与进口企业产品安排同组招标,国产透析器竞争优势凸显,国产替代速度有望加快。 2021年,我国血透透析器的国产份额约为 45%, 血液透析机的国产份额约为 19%,还有大量的市场份额由外资品牌占据,尤其是透析器作为直接关系血液透析效果的核心产品,且为一次性使用耗材,具有刚需、高频特征,高额的材料费用也带给血透病人或医保资金较大的费用负担。 集采政策的执行,一方面有利于满足更多血透病人的透析需求、降低费用负担,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国产血透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关键耗材、设备领域的自主可控。 业务线不断拓展延伸, 肾脏病患者全周期医疗器械产业布局成型近年来,公司在深耕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治疗领域的基础上,加速向早中期肾脏病干预和治疗、晚期肾脏病透析患者内瘘保护方面延伸产业链,正逐步形成“糖尿病-早中期肾病-终末期肾病”的肾脏病患者全周期医疗器械产业布局。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治疗方面,围绕拓展治疗模式、针对不同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及现有产品的迭代升级,不断丰富产品群,陆续获得血液透析设备、血液透析器(PP,高通)、 一次性使用血液透析器(PP,低通)、 连续性血液净化管路及附件(CRRT) 等产品。 在早中期肾脏病干预和治疗、晚期肾脏病透析患者内瘘保护方面,公司正积极开展对糖尿病、早中期肾脏病及血管介入器械等领域的布局,陆续获得医用无针注射器、一次性使用无菌直肠导管、肠道水疗机、PTA 高压球囊扩张导管等产品,尤其是一次性使用透析用留置针为我国第一张该产品注册证,打破了进口垄断,具备市场领先优势。 目前公司血管介入产品在研项目 10余项,随着注册证的陆续获取,公司将进一步丰富针对内瘘狭窄、堵塞及病变治疗的介入/植入产品群。 另外,公司子公司成都威力生自主研发的血液透析制水系统为我国首台三级反渗透血液透析制水系统,通过了四川省省级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认定。公司的血液透析机、血液透析滤过机、血液透析制水系统入选由国家卫健委委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组织专家遴选的“第八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 14.97亿元、 17.09亿元和20.13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 15.1%、 14.2%和 17.7%,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 2.34亿元、 2.65亿元和 3.11亿元,增速分别为13.2%、 13.5%和 17.1%,对应 2024-2026年的 PE 分别为 15x、 13x和 11x。考虑到血透行业尤其是透析机和透析器还存在较大的进口替代空间, 行业增长稳健,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血透设备海外市场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集采以量换价不及预期风险。
圣诺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8-09 23.89 -- -- 31.31 31.06%
31.72 32.78% -- 详细
事件概述圣诺生物发布 2024年半年报:公司 1H24实现营业收入 1.99亿元,同比增长 14.44%;归母净利润 0.22亿元,同比增长 8.14%。单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0.95亿元。同比增长 2.78%;归母净利润 0.05亿元,同比下降 13.08%;扣非归母净利润 0.04亿元,同比增长 28.71%。 事件点评 产能建设稳步推进, 新产能落地有望打开增长新空间截至 1H24, 公司募投项目“工程技术中心升级项目”已顺利结项,公司研发实力将实现进一步提升,有效确保公司未来 3-5年研发工作的顺利开展。“年产 395千克多肽原料药生产线项目”、“制剂产业化技术改造项目”和“多肽创新药 CDMO、原料药产业化项目” 的主体建设已完成并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随着新产能的逐步投产,有望进一步推动业绩增长。 原料药与制剂业务稳健增长, 全产业链生产服务优势显著1H24公司制剂销售同比增长 48.27%,主要系注射用生长抑素、注射用阿托西班 2023年 6月集采中标。 其次,原料药境外销售比去年同期增加 97.51%。 CDMO 业务, 目前公司为国内众多企业和机构提供了 40余个项目的多肽创新药药学 CDMO 服务,其中 2个多肽创新药已获批上市进入商业化阶段, 1个多肽创新药进入申报生产阶段,另有 20个多肽创新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99亿元、 7.83亿元、 8.82亿元(同比+37.6%/+30.8%/+12.6%);实现归母净利润 1.21亿元、 1.50亿元、 1.84亿元(同比+71.4%/+24.6%/+22.3%)。 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风险, 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环保政策风险, 汇兑损益风险等。
博雅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7-25 33.01 -- -- 33.80 2.39%
34.19 3.57% -- 详细
事件事件 1: 2024年 7月 17日,博雅生物发布公告, 公司与华润医药和GCCorp.(以下简称 GC)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事件 2: 2024年 7月 17日, 公司发布公告拟以自有资金 18.2亿元收购绿十字(香港) 100%股权, 从而间接收购境内血液制品主体绿十字(中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十字(中国))。 事件 3: 2024年 7月 17日, 公司旗下泰和浆站、乐平浆站获得江西省卫健委颁发的《单采血浆许可证》。 点评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双方业务发展,实现合作共赢此次战略合作业务主要包括绿十字(中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业务整合、GC 与格林克医药的药品进出口销售、双方在血液制品、疫苗、细胞与基因治疗和诊断业务等领域的产品技术引进合作。 公司收购绿十字(香港) 事件, 交易对方包括 GC(持股 77.35%)、 韩国私募股权基金 Synaptic(持股 15.33%)以及 46名韩国籍自然人(持股 7.32%)。 绿十字(中国)是 GC 通过绿十字(香港)在中国境内设立的血液制品公司,成立于 1995年,目前拥有白蛋白、静丙、 VIII 因子、纤原、乙免及破免 6个品种 16个品规,现有 4个浆站, 2023年采浆量 104吨, 2017至 2023年采浆量复合增长率 13%;公司通过安徽格林克代理进口白蛋白、重组 VIII 因子及医美产品在中国地区销售。 2023Q1-Q3,绿十字(香港)实现营收 2.39亿元,归母净利润-0.12亿元。 战略收购绿十字,整合行业资源,加速提升公司规模与核心竞争力血制品行业自 2001年 5月起不再有新玩家进入, 目前国内正常经营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不足 30家,行业壁垒较高,生产企业牌照资源非常稀缺。绿十字(中国)是 GC 通过绿十字(香港)在中国境内设立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是国内少数同时拥有人源 VIII 因子及重组 VIII 因子销售权的血液制品企业,是稀缺的标的资源。 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持有绿十字(香港) 100%的股权, 绿十字(中国)的 VIII 因子产品生产能力卓越、市场网络广泛、品牌影响力巨大,将与公司现有资源形成协同互补。此外,公司将新增一张生产牌照,新增 4个在营单采血浆站,新增 2个省份区域的浆站布局,为公司整合行业资源、拓展新浆站开辟新的路径,从而加速提升公司的规模与核心竞争力。 公司与 GC 签署相关战略合作协议,以及绿十字(中国)全资子公司格林克与 GC 及相关方签署相关产品代理销售协议,进一步奠定了长期合作基石,从而加速公司“走出去、引进来”的国际化业务布局。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 公司战略收购绿十字后,公司采浆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 19.71/21.36/22.8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7%/8.3%/7.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57/6.18/6.8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34.7%/11.0%/10.0%,对应估值为 31X/28X/25X。 我们看好公司未来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采浆情况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同和药业 医药生物 2024-07-24 8.96 -- -- 9.10 1.56%
9.10 1.56% -- 详细
公司以高端市场起家,以技术驱动发展公司专注特色原料药,主要从事原料药、中间体的生产,产品多集中于抗凝血、抗高血糖、抗高血压、抗痛风、镇痛类、抗癫痫、抗抑郁、消化系统类用药等领域,现已形成丰富的系列品种。公司以高端市场起家,长期重点推动欧盟、北美、日本及韩国等国外规范市场的拓展,与国际大客户合作经验丰富,多年来主营业务出口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在80%左右,其中来自欧盟、北美、日本及韩国等主要规范市场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0%左右。 专利悬崖催生原料药新需求,抢仿布局企业占据先发优势众多重磅产品在未来10年内面临专利悬崖,为仿制药及相关原料药行业带来新机遇。根据EvaluatePharma数据,目前许多BigPharma正面临重磅产品的专利到期,自2023年至2028年,全球合计有超2000亿美元的药品销售额面临专利到期风险。重磅药品的专利到期为仿制药企带来新的机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更多竞争者的加入,价格红利逐步减弱,因而抢仿布局至关重要。 成熟品种客户需求有望恢复,新品种放量在即公司成熟品种下游去库存接近尾声,采购需求逐步恢复。2023年公司的成熟品种因下游客户去库存,导致销量及价格下降。自2023年第二季度至2023年底下游客户一直在消化超额库存的成熟品种,2024年一季度成熟品种去库存结束,开始逐步恢复正常采购量。 公司新品种在全球范围内专利陆续到期,进入快速放量期。公司已形成成熟、合理的产品代际结构。公司已储备17个品种,目前处于完成报批或正在报批阶段,近两年将陆续开始放量。 定增落地,产能进一步提升,助力新产品放量。2023年7月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8.0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7.89亿元。公司本次募集资金将投向江西同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二厂区部分车间、装置新、改、扩项目二期工程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1亿元、11.35亿元、13.85亿元(同比+26.2%/+24.5%/+22.0%);实现归母净利润1.64亿元、2.24亿元、2.86亿元(同比+55.1%/+36.4%/+27.7%),对应PE为23x、17x、13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环保政策风险,汇兑损益风险等。
佐力药业 医药生物 2024-07-15 15.40 -- -- 15.11 -1.88%
15.26 -0.91% -- 详细
事件:佐力药业发布 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 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95亿元~3.1亿元,同比增长49.24%~56.8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2.91亿元-3.06亿元,同比增长 50.23%-57.97%。 分析点评2024上半年业绩超预期,收入利润持续高增长经计算,24Q2归母净利润约为 1.53-1.68亿元,同比增长53%~6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1.47~1.62亿元,同比增长50.05%~65.36%。 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约 41%,对应收入体量约为14.26亿元,经计算 24Q2收入约为 7.53亿元,增长约 45.84%,增速持续提升(24Q1收入增长为 35.75%)。 核心品种趋势持续向好,产品优势逐步凸显分产品来看,上半年公司基于乌灵胶囊、灵泽片、百令片三个核心产品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产品的优势,持续加强市场拓展。 乌灵系列:乌灵胶囊、灵泽片的销售收入延续了较好的市场增长,预计乌灵胶囊在江苏、京津冀 3+N 联盟集采持续落地,价格维持的情况下,将进一步加速盒数放量;灵泽片推广加速带来增长。 百令片系列:自 2024年 1月起,百令片医保适应症范围放宽,可广泛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提供新的增量。 同时百令胶囊作为国内首个获批的同名同方药,于 2023年 12月29日获批,24年持续推进上市带来新增量。 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因 6月份中药净制饮片在医院互联网端销售大幅增加,中药饮片系列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明显增长;中药配方颗粒随着备案品种增加,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显著。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24上半年公司利润快速增长,核心产品乌灵胶囊快速放量,盈利能力增长势头凸显,我们预计公司 24-26年收入分别为 23.37/28.51/34.3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3%/22.0%/20.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05/6.36/8.0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31.9%/26.0%/25.9%,对应估值为 20X/16X/12X。我们看好公司未来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风险;药品研发风险等。
中关村 医药生物 2024-07-12 3.53 -- -- 4.28 21.25%
4.33 22.66% -- 详细
中关村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500万元至4000万元,同比增长35.86%-55.27%;扣非净利润预计2500万元至3000万元,同比增长30.07%-56.08%分析点评2024年上半年业绩亮眼,生物医药业务持续向好经测算,2024Q2归母净利润为2300-2800万元,同比增长43.75%-75.0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800-2300万元,同比增长38.46%-76.92%。增长数据亮眼。 主要是公司报告期内主营生物医药业务持续向好,收入、净利润同向增长,公司其他各板块收入同比均有所增长,各项生产经营业务正常开展。 2023年三大板块稳步增长,核心产品元治和博苏持续放量2023年生物医药板块收入17.27亿元,同比增长15.35%,生物医药板块业绩稳步提升,其中心脑血管领域核心产品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商品名:博苏)集采后以价换量,23年销量同比增长19%,同时盐酸贝尼地平片(元治)继续加大推广,持续提高基层市场覆盖率和业务规模,23年“元治”累计开发医院已达到1.1万家,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超过24%,两款核心产品元治和博苏稳步放量;养老医疗板块收入1.30亿元,同比增长8.25%;商砼板块收入3.49亿元,同比增长3.76%。 公司调整发展战略,立足医药大健康产业,三大板块协同发展公司在当前医药大健康产业的有利环境下,进行了发展战略的调整,目的是在全球医药市场增长和中国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升其在医药、康养和口腔业务的竞争力。公司旗下三大板块将协同发展:创新型医药集团公司:以创新为驱动,整合资源,以现有医药业务为基础,通过激活沉淀品种、产品线自研扩充,构建原料药到制剂一体化的有竞争力的生产模式,稳步提升现有业务规模,强化在心血管、口腔、消化、妇科和麻精等多个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国内有影响力的康养产业集团:以“久久泰和”品牌为本,通过品牌和多重赋能快速进入市场,成立康养产业大联盟,拓展三、四线城市机构、旅居、康养服务,实现标准化连锁运营,联合康养社区、养老用品、医疗服务链路,形成康养新生态。 国内领先的口腔诊所专业服务供应商:通过整合渠道、终端、供应链资源,依托品牌影响力,成立口腔诊所联盟,为合作伙伴赋能数字化运营系统,提供高性价比的齿科器械耗材和全方位的精准获客引流,以集群效应实现供应链降本增效。 投资建议公司2024年上半年业绩亮眼,元治和博苏持续放量拉动收入规模加速增长,我们维持此前收入预测,并新增26年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25.59/28.77/32.5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4%/12.4%/13.0%;同时,公司利润表现亮眼,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工作,实现扭亏为盈,因此我们调整了公司利润预测,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7/1.01/1.34亿元(24-25年前预测值为0.45/1.1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8.0%/31.2%/32.2%,2024~2026年对应估值为33X/25X/19X。我们看好公司未来长期发展,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风险;药品研发风险;商誉减值风险等。
新华医疗 医药生物 2024-07-04 15.48 -- -- 17.46 12.79%
17.80 14.99% -- 详细
公司是国内老牌国企,大股东高比例定增彰显信心公司成立于1943年,是我国老牌医疗器械国企,实控人为山东省国资委。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医疗器械、制药装备、医疗商贸、医疗服务四大板块,是我国医疗行业中资历最久、品类最全的医疗器械平台型企业之一。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推进,公司实控人山东省国资委全面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2023年2月公司定增落地,大股东山东颐养健康高比例认购1796.4万股(占比32.72%),定增后山东颐养持股比例增至28.91%,充分彰显了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54亿元,现金分红2.33亿元,股利支付率35.7%。 聚焦主业、降本增利,重点发展医疗器械和制药装备业务公司坚持“调结构、强主业、提效益、防风险”的发展方针,聚焦主业,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发展医疗器械、制药装备等板块。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维度:1)巩固设备主业。持续发挥公司在感控、放疗和实验室等大型设备上的优势,积极响应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2)提高耗材占比。 公司十分重视高端手术器械、骨科、IVD、口腔、制药装备等高值耗材的收入占比,预计会带来产品结构优化和毛利率提升。3)降本增效放利。 公司多个事业部开展降本增效专项行动,落实在降低成本、改进工艺、优化管理等具体环节,看好公司控制费用、释放利润。4)海外逐渐突破。 公司已成立海外五大销售中心,积极响应“一带一路”,高端项目在海外陆续落地,包括BFS吹灌封一体机、非PVC膜基础输液生产线、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等。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有望分别实现110/120/130亿元,同比增长9.5%/9.2%/8.5%;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8.3/10.5/12.7亿元,同比增长27.0%/26.8%/20.2%;对应EPS为1.37/1.74/2.09元;对应PE倍数为11/9/7X。公司利润释放主要来自大股东主导下的结构调整和降本增效,看好公司国内高毛利耗材类产品的持续放量和占比提升,看好公司医疗器械和制药装备出海。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采购政策带来的波动,医疗器械、制药装备销售不及预期。
爱博医疗 医药生物 2024-07-03 72.62 -- -- 80.24 10.49%
83.83 15.44% -- 详细
公司是国内比较稀缺的眼科耗材技术研发平台,横向拓展品类能力强:短期内看人工晶体(包括国内外市场)、角膜塑形镜、离焦镜及美瞳产品收入的快速放量;中期内看多焦点人工晶体、屈光晶体、自有消费品牌产品(包括自有彩瞳产品、医美类产品)等产品放量;长期看公司产品迭代能力和品类拓展能力,包括向眼科诊断及治疗设备、其他眼内植入物、再生材料(如宫腔补片等)等领域的拓展。 三大核心业务,保持快速增长 (1)双焦点人工晶状体,国产第一家,集采放量可期公司手术治疗领域包括多款“普诺明”“普诺特”系列的基础及功能性人工晶状体以及“利尔美”系列的辅助手术产品, 在研的国内 EDoF、非球面三焦散光矫正人工晶状体等先进设计的产品临床进展顺利。 2023年公司人工晶体实现收入约 5.0亿元,同比增长约41.66%。 其中, 公司双焦点人工晶状体全视是国产第一个多焦点且有视力改善功能的人工晶状体,预计会随着国家集采中标快速放量。 2023年公司国内市场人工晶状体销量突破 100万片,市场占有率超 20%,竞争地位突出。 目前白内障患者群体的视力改善需求越来越高, 而且国内白内障手术率(CSR)仍较低, 预计随着白内障手术整体价格下降以及老龄化程度加深,国内高端人工晶状体的占比会显著提升。 (2)近视防控业务市场空间大, OK 镜和离焦镜适应不同支付群体需要我国各年龄段青少年的近视呈现发病年龄早、进展快、程度深的趋势。 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为 51.90%,预计超过 1.1亿人患有近视。 OK 镜是最有效的延缓近视程度的防控手段之一,离焦镜伴随近些年技术进步也逐渐被市场认可,成为近视防控手段的有效补充。 公司在光学设计和材料研发领域有较强的积累,无论是 OK 镜还是离焦软镜,高透氧的材料特性能够为角膜提供更多氧气,保护眼睛健康。公司目前提供的近视防控组合产品包括 iBright 普诺瞳角膜塑形镜、普诺瞳 Pro 系列 OK 镜、普诺瞳?渐进离焦 RGP 硬性透气接触镜、普诺瞳?高次非球面软性接触镜、欣诺瞳环状多焦点离焦镜、普诺瞳仿生复眼多焦点离焦镜以及普诺瞳 B 仿生复眼离焦镜,产品丰富,满足不同群体的配镜需求。 2023年公司近视防控收入实现 2.76亿元,同比增长约 33%,其中 OK 镜实现增速约 26%,显著高于行业增速。 (3)美瞳业务并购顺利,后续期待产能提升和利润改善参考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中国软性接触镜厂商端市场规模由 2018年的 76亿人民币增长为 2022年的 122亿人民币,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12.4%,其中透明隐形眼镜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8.9%,彩色隐形眼镜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18.8%。 公司在隐形眼镜领域已布局多年,沉淀了丰富的产品和产线经验,通过并购天眼医药、福建优你康、美悦瞳快速提升产能, 拓展隐形眼镜市场,目前彩片产线处于满产状态,并依托公司研发优势持续提升产线效率。 2023年,公司隐形眼镜收入 13,658.70万元,销量约 6037万片,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14.36%,同比增长 1,504.78%。 其中,天眼医药实现营业收入约 7185.77万元,净利润约-763.48万元;优你康实现营业收入约 3016.15万元,净利润约-784.54万元。 2024年预计公司美瞳业务继续提高出货量, 规模提升后综合毛利率和净利润也会改善。 投资建议综上,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 13.47亿元、16.77亿元和 21.6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41.7%、 24.5%、 29.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16亿元、 5.34亿元、 7.08亿元,同比增长 36.8%、 28.4%、32.5%。 2024-2026年对应的 EPS 分别为 2.20元、 2.82元和 3.74元,对应的 PE 分别为 33x、 26x 和 20x。 考虑公司是眼科领域比较稀缺的耗材平台公司,目前三大主业保持快速增长,人工晶状体借集采实现高端产品放量,近视防控产品组合丰富,美瞳业务并购顺利,预计未来利润持续改善,未来公司也会向眼科设备等方向拓展,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双焦点人工晶状体放量不及预期风险。 PR 产品、三焦点人工晶状体注册不及预期风险。 OK 镜、离焦镜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美瞳代工产能及产能利用率提升不及预期风险。
昆药集团 医药生物 2024-06-21 18.99 -- -- 19.04 -1.14%
18.78 -1.11%
详细
事件2024年6月8日,昆药发布公告,公司拟与控股股东华润三九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以17.91亿元收购华润三九持有的昆明华润圣火药业有限公司51%股权。 事件点评战略收购华润圣火,外延并购助力公司踏上新台阶昆明华润圣火的主要产品包括血塞通软胶囊(核心产品)、黄藤素软胶囊、磺胺嘧啶银乳膏、三七冻干系列产品及其他普药;旗下共有3家控股子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昆明圣火和圣火三七,其中昆明圣火主要进行医药营销服务,圣火三七主要进行口服用三七总皂苷提取、血塞通制剂及GSP物流;另外控股子公司云南三九三七(持股70%)主要进行三七全产业链上游业务拓展(种植、种子种苗等)以及三七中药材、三七皂苷、三七资源等三七产业链相关业务。2023年,华润圣火实现营收7.51亿元,同比+1.61%,实现净利润2.03亿元,同比+0.88%。 另外,2023年10月27日,昆药与华润三九、华润圣火等关联方共同参与注册成立三七研究院,其中昆药以自有资金出资人民币4,000万元,持有三七研究院40%股权。 昆药将华润圣火收购后,不仅可以解决公司与华润三九在血塞通软胶囊上的同业竞争问题,而且还有助于公司整合和优化三七产业链,实现三七业务的整合。此次收购将充分发挥昆药与华润圣火在产品、渠道、品牌、供应链等方面的协同优势,助力昆药实现“银发健康产业引领者、精品国药领先者、老龄健康-慢病管理领导者”的战略目标。 业务板块优化,24Q1扣非净利润稳步增长2024Q1,公司实现营收18.53亿元,同比-3.01%,实现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9.41%,扣非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9.11%。 2024年是公司加入华润大家庭、与华润三九稳步推进融合重塑的第二年,现阶段是公司与华润三九在资源整合、业务拓展及组织文化方面深度整合的重要阶段。同时,公司发布了未来五年(2024年-2028年)的战略发展规划,围绕“传承精品国药,以三七产业链为核心,立足于老龄健康,拓展慢病管理领域,成为银发健康第一股”的战略核心,重点打造三七系列产品为核心的慢病管理以及“昆中药1381”系列为核心的精品国药两大平台。 2024年一季度,公司围绕重点产品进行品牌打造与推广,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树立消费者的品牌认知、提升公司品牌价值。报告期内,昆中药参苓健脾胃颗粒营收同比增长48.42%、舒肝颗粒营收同比增长81.72%,香砂平胃颗粒营收同比增长26.03%。 同时,针对以三七为核心成分的产品群,公司正式推出“777”全新品牌。“777”品牌将以血塞通口服产品为基础,逐步拓展到健康管理、疾病预防、严肃治疗及病后康复等全系列产品线,并将三七应用延伸在口腔护理、美容护肤等大健康领域。“777”品牌的全系列推出将为公司品牌宣传以及市场渗透打开新的局面。 投资建议华润圣火并表后,公司营收和利润端将会有大幅提升,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86.47/95.16/104.95亿元(原值为85.18/96.00/109.4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2%/10.1%/10.3%,其中华润圣火营收7.62/7.72/7.8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5/7.75/9.52亿元(原值为6.39/8.02/9.9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0.6%/24.0%/22.8%,预计华润圣火净利润2.04/2.05/2.06亿元;对应估值为23X/19X/15X。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风险,药品研发创新风险,产品市场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博雅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5-28 32.80 -- -- 34.83 6.19%
36.24 10.49%
详细
血液制品老牌企业,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博雅生物是华润大健康板块的血液制品平台,是全国少数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三大类产品齐全的企业之一。公司坚持以血液制品为主导的原则,持续推进血液制品业务健康、快速发展。在做优主业方面,不断优化业务布局,逐步完成了复大医药和天安药业等非血业务的剥离处置,解决了与控股股东同业竞争事项。 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 26.52 亿元,同比减少 3.88%,归母净利润 2.37 亿元,同比减少 45.06%,业绩下滑主要是受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影响。 聚焦主业实现突破,持续丰富在研管线公司血液制品业务 2023 年收入约为 14.52 亿元,同比增长 10.41%,且占总营收比逐年增加; 板块毛利率 69.74%,同比-0.80pct。 三大产品纤原、静丙、白蛋白业绩稳健,分别实现营收 4.19、 4.45、 4.38亿元, 同比-3.20%、 +15.55%、 +4.26%;分别实现毛利率 75.94%、66.61%、 65.39%,同比-2.25pct、 -0.32pct、 +1.10pct。未来血液制品板块业绩有望保持稳健增长,总体业绩有望企稳回升。2023 年公司实现多个新品立项。 C1 酯酶抑制剂取得发明专利,成为国内首家获得临床批件企业; vWF 因子等产品进展顺利;高浓度静丙被定位为升级产品,临床价值上尤其是安全性方面表现出较普通静丙更为显著的优势,拥有强劲的潜在市场需求。 此外,公司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同规划小核酸、基因治疗、免疫治疗等前沿研究,为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血液制品企业打下坚实基础。 华润赋能助浆站拓展,吨浆效率行业领先在央企华润集团丰富的产业资源和强大的资金实力的支持赋能下,公司的浆站拓展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公司正向着在十四五期末浆站总数达 30 家的目标不断迈进,全面梳理全国范围内可设置浆站区域,明晰拓展规划,找准主攻方向和匹配策略,聚焦重点省份,借助华润平台持续整合内外部资源,完成多省实地调研、选址及申请材料递交等工作,待采的泰和、乐平浆站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可以开采。公司持续提高浆站运营管理水平与效率,促进浆量提升, 2023 年采浆 467.3 吨,同比增长 6.47%,且在 2024 年一季度保持了强劲的浆量增长。预计 2024 全年采浆量增速在两位数。得益于优质的原料供应、丰富的产品种类、平衡的产销结构,公司的吨浆效率和吨浆毛利均位于行列前列,保持良好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营收分别为 19.71/21.36/22.89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7%/8.3%/7.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57/6.18/6.80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34.7%/11.0%/10.0%,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风险;产品质量控制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3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