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1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倍加洁 基础化工业 2024-03-05 18.87 31.30 71.51% 18.97 0.53% -- 18.97 0.53% -- 详细
深耕口腔护理代工727年,牙刷MODM起家,后布局湿巾代工,现为国内口腔护理的代工龙头企业。目前公司以ODM为主,海外国内市场并重。 23Q1-Q3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3%至7.66亿元,牙刷/其他口腔护理/湿巾分别同比变动3.5%/14.5%/-10.1%至3.28/1.92/2.39亿元;在产品升级带动下毛利率同增0.75pct至23.21%,在自主品牌主动控费下,净利率同比提升2.02pct至7.72%。 口腔护理行业:(11)品牌端:未来以价增驱动,细分赛道机会大。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市场规模达到500亿,行业低单位数平稳增长。①传统品类以价增驱动为主:牙膏以复合功效驱动单价向上,牙刷以材质升级、技术工艺升级以及IP联名等带动产品升级;②国货品牌逆势向上、份额提升;后疫情时代国货品牌的线下根基深厚、组织灵活,把握渠道红利,快速相应需求端的变化;③新兴品类渗透率快速提升,新品类的功能和可选属性更强,细分品类多且格局较为分散,呈现出品类专注化的倾向。(22)制造端:牙刷ODM企业格局较为分散,倍加洁的牙刷出口份额不到3%。 市场存在3倍增长空间,集中度有待提升,绑定优质品牌商的头部代工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内生外延并进,布局口腔大健康++。11)内生:牙刷业务采取积极的销售策略加快产能爬坡;湿巾业务顺应行业发展,稳老拓新以提升产能利用率;其他口腔业务抓住细分品类如牙线签、牙线、牙膏代工的市场机会,绑定头部品牌实现快速增长;自有品牌调整到位后有望贡献收入增量;22)外延:薇美姿股权收购落地,薇美姿2022年牙膏/牙刷市占率为8.0%/14.0%,位列国内第5/3,渠道资源和运营经验帮助公司补齐品牌端能力,强化供应链的协同效应。收购善恩康布局益生菌产业链,承诺2024/25/26实现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200/1800/3000万元,拓展公司业务范围,提升收入和利润水平。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口腔护理领域龙头企业,凭借供应链、研发和客户优势把握牙刷和湿巾代工基本盘,持续拓展其他口腔护理品类带来业务增量,自主品牌团队调整后趋势向好;同时外延并购提升竞争力,持续加码口腔大健康领域。我们预计2023/24/25年的EPS分别为1.14/1.74/2.15元,对应PE分别为17/11/9倍。参考2024年可比公司平均估值为18倍,对应公司24年目标价为31.3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强烈推荐。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订单不及预期,新客户拓展不及预期,商誉减值风险,自有品牌表现不及预期等。
恩华药业 医药生物 2024-03-04 25.18 -- -- 25.01 -0.68% -- 25.01 -0.68% -- 详细
事件:2024年2月26日,恩华药业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签署产品商业化许可和合作协议的公告》。 根据合作协议,公司全资子公司恩华和信获得梯瓦(TEVA)安泰坦于中国大陆的商业化权益,恩华和信应向TEVA或其关联方支付3000万美元的许可费(1000万美元首付款+2000万美元年度许可费),协议期限自2024年2月22日至2029年2月22日,恩华和信将在2024-2028年期间完成TEVA安泰坦总计约20-25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 全球首个获批的氘代药物安泰坦(氘丁苯那嗪片)是2017年美国FDA批准的全球首个氘代药物,是一款基于多巴胶受体超敏假说的囊泡单胺转运蛋白2(VMAT2)抑制剂。2020年,氘丁苯那嗪片获得中国NMP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成人亨廷顿舞蹈症(HD)及成人迟发性运动障碍(TD),并于当年通过国家医保谈判进入医保目录。 亟待被满足的临床治疗需求亨廷顿舞蹈病(HD))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退行性疾病,在亚洲的总患病率为0.40人/10万人,平均发病年龄约40岁,症状包括不自主舞蹈样症状、认知障碍和精神障碍。不自主舞蹈样症状(无意识的、随机和突然的扭动和/或转动的运动)是该病最显著的身体表现之一,可能出现在约90%的HD患者中。目前尚无延缓HD病程进展的疾病修饰药物,因此强调综合性治疗,包括药物对症治疗协同康复及心理治疗,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各有侧重。药物对症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迟发性运动障碍(TD)是一种以舌头、嘴唇、脸、躯体和四肢部位的重复且不可控的运动为特征的运动紊乱。TD在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治疗的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当中的患病率约33.7%,这意味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三分之一可能患有TD,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他们的社会功能。TD通常被认为是不可逆的,涉及到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方法多数缺乏特异性。 氘丁苯那嗪片主要看点:1、HD已被纳入2018年《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目前医保目录内同治疗领域仅有氘丁苯那嗪片可供临床使用,具备先发优势。 2、TD在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治疗的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当中的患病率约33.7%,氘丁苯那嗪片是中国第一个批准治疗TD的药物,可显著减少TD患者异常不自主运动且具有良好耐受性。 3、氘丁苯那嗪片最低治疗剂量的日治疗费用约78.2元,借助恩华在国内CNS领域成熟的渠道优势,氘丁苯那嗪片远期销售峰值有望达10亿元。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4/13.43/16.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29%/23.91%/24.47%,对应EPS分别为1.08/1.33/1.66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3/18/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部分核心产品降价,管控升级风险;新镇痛产品放量不及预期;创新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成都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4-03-01 13.09 -- -- 13.58 3.74% -- 13.58 3.74% -- 详细
国资股东实力强劲,治理结构较为完善。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团为公司大股东,截至2023年Q3持有公司20%的股权;成都市国资委合计持有公司30.45%的股权,为公司的实控人。主要高管均始终扎根在四川,具备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公司治理结构完善。 区域经济动能充足,同业竞争环境温和。2023年成都GDP达2.21万亿元,在全国城市中位于第7位;同比增速为6%,在GDP前十的城市中与深圳并列第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升级为国家级战略,剑指国内“第四极”,后续经济增长持续性较强。成都地区竞争环境温和,公司与主要竞争对手存在错位竞争,且公司ROE远超其他两行,具备比较竞争优势。 资负两端稳健增长,资产质量表现优异。量上,公司资负两端近年来维持高速扩张;公司贷款端增速同业第一,截至2023年Q3贷款总额达5900.01亿元,同比增加25.85%;公司揽储能力较强,截至2023年Q3公司存款达7526.01亿元,同比增加17.32%。价上,公司净息差持续收窄,2023年Q3净息差为1.82%,同比收窄15bp;横向比较来看,公司净息差在上市城商行中排名第6。质上,存量风险包袱出清,资产质量大幅改善;公司资产质量持续向好,截至2023年Q3公司不良率为0.71%,处于上市城商行中领先水平;不良前瞻指标也表现出资产质量的向好,2023H1关注率和逾期率分别降至0.44%和0.82%,资产质量改善趋势持续。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将充分受益于成都的重大发展机遇,资负两端有望持续稳健增长,尽管短期存在净息差收窄的压力,但公司优异的资产质量将有力支撑后续的利润释放。预测2023-2025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9.82%、11.17%、15.1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0.19%、17.81%、17.92%,每股净资产分别为16.42、18.62、22.00元,对应PB为0.71、0.60、0.51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区域经济发展不及预期、同业竞争大幅加剧、资产质量大幅恶化。
九号公司 家用电器行业 2024-03-01 29.30 -- -- 31.01 5.84% -- 31.01 5.84% -- 详细
公司发布2023年度业绩快报,Q4业绩高增。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1.89亿元/+0.64%,归母净利润5.86亿元/+30.23%,扣非归母净利润4.10亿元/+7.89%,基本每股收益8.25元/+30.13%。 其中,单Q4实现营收26.63亿元/+6.87%,归母净利润2.08亿元/+265.22%,扣非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比22Q4增加0.80亿元,由负转正,基本每股收益2.96元/+269.34%。 新品迭代和渠道拓张驱动各板块快速成长:公司不断对外拓张渠道、对内网点加密的同时,坚持新品驱动,继去年11月米兰展上发布全球首款混动全地形车SuperVillianSX20THybrid后,2024年的CES展上亮相了和英伟达合作的配送机器人NovaCaterAMR,2款智能化更高、续航更长的E-bike新品,及性价比更具竞争力的二代割草机SegwayNavimowi——搭载全新RTK和视觉辅助组合定位系统,升级了AI助手建图功能,对草坪的边缘识别精度更高、使用更便捷。我们认为,滑板车ToB业务在去年受宏观环境影响而下滑的趋势基本结束,2024年预计保持平稳;其他几大业务板块中,电动两轮目前市场表现较好,网点的持续加密将助力其成为今年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全地形车自去年Q3进入美国市场以来反响良好,随着网点逐步拓张和混动新品进入市场,将在未来3年持续释放增长潜力;割草机的迭代配合“线上亚马逊&线下零售”的全渠道战略也预计保持高增。 经营实质大幅向好:2023全年实现毛利率26.85%/+0.87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率合计21.24%/+2.10pct(其中23Q4费率合计24%/-1.93pct),报表归母净利润为4.1亿元,考虑一次性的欧盟反倾销税8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6000万元),股权激励费用约1.2亿元,扣除汇兑收益的影响约0.2亿元,公司经营获得实质扣非归母净利润5.9亿元,同口径下同比增幅达50%,经营实质大幅向好。展望未来,公司坚持开发和迭代高端新品,兼两轮车和全地形车起量后规模效应逐渐显现,盈利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在市场需求低迷的宏观大环境下,公司持续深耕经营,研发迭代新品保持竞争领先的同时,打造产品矩阵满足多元化需求,驱动品牌市占和公司盈利持续提高,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102/131/162亿元,归母净利润5.87/7.86/10.20亿元,对应EPS(摊薄)8.12/10.87/14.12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6/27/2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恶化;技术研发进度不理想;原材料价格及汇兑大幅波动;渠道拓展和新品迭代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及政策风险等。
迎驾贡酒 食品饮料行业 2024-02-23 62.13 71.00 12.81% 67.40 8.48% -- 67.40 8.48% -- 详细
事件:迎驾贡酒春节动销超预期,渠道和草根调研反馈安徽白酒市场春节动销同比去年保持较快增长,大众价格带需求旺盛,迎驾洞藏动销实现双位数增长。 安徽白酒动销实现正增长,100--0200元白酒价格带动销火热。今年春节安徽白酒市场送礼、聚饮和宴席各大场景需求火热,白酒大盘动销实现中高个位数增长,白酒动销在其他省份相对领先。我们2月初走访安徽烟酒店发现终端动销环比之前明显起势,终端对于迎驾反馈较好。节后安徽白酒动销进一步再超先前预期,返乡潮下大众价格带白酒需求高增,100-200元价格带产品成为市场热销,迎驾洞6/洞9在此价格带占比更高且产品势能向上明显受益。 迎驾春节动销双位数超预期,以点带面势能正猛。根据渠道调研,合肥部分地区迎驾洞藏发货端增速在双位数,其中洞9增速高于洞6。动销端增速来看普遍反馈合肥地区增速在双位数,动销增速明显超此前预期。 渠道调研反馈迎驾目前回款比例超过35%,近期回款速度进一步加快。库存约1.5-2个月,库存水平良性,相比节前有所去化。先前市场担忧竞品大力投放费用和市场政策会导致竞争格局恶化,迎驾迅速出台市场政策和加大市场费用投放,产品势能处于上升周期叠加渠道利润支撑,动销端反而进一步超预期。合肥地区迎驾在100-200元价格带份额进一步提升,今年春节期间渠道反馈洞藏终端采购占比有所提高,合肥引领全省消费氛围兴起。同时迎驾在合六淮以外地区表现明显提速,23年淮南、淮北、铜陵、安庆表现亮眼,江苏市场洞藏逐步起色,如苏州和南京市场洞藏增长较快,洞藏在江苏市场表现有望突破。 投资建议:短期看,受益于省内100-200元价格带扩容,洞6/洞9增长势头较好,洞藏系列势能持续提升。中长期,安徽省内白酒市场仍在扩容,主流价格带升级势头较好,洞藏系列升级有望持续受益。预计2023-2025年收入增速分别为23%/21%/20%,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2%/26%/24%,EPS分别为2.82/3.54/4.38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0x/16x/13x,我们按照2024年业绩给予20倍,一年目标价71元。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食品安全风险;省内竞争加剧风险;省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风险。
中铁特货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4-02-22 4.03 -- -- 4.29 6.45% -- 4.29 6.45% -- 详细
事件 近期,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全年实现归母净利约为5.8亿-6.6亿之间,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增长40%-60%。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约为5.4亿-6.2亿之间,同比增长40%-60%。 公司23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5.89亿,同比增21.6%。 点评 公司定位是国铁专业的物流企业,已于2021年9月上市。截止2023年Q3季度,第一大股东中国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76.5%。东风汽车为第二股东,持股6.3%。公司已与股东实控人国铁集团签订三年协议(2023--2025),包括铁路清算交易、服务类交易、定价原则和交易总量金额等。 2023年是按照新协议执行的第一年,近2年公司股利支付率的平均值为33%。具体业务,可分为三个板块: >>商品汽车物流,依托京广、京沪、陇海等运输干线,规划设计开发专线产品;组织开行零部件+整车班列,开发在用车物流产品。23年半年报披露的营收占比86%,毛利润贡献占比93%。 >>冷链物流,通过采用“特货集装箱平车+发电设备+海运冷藏箱”以及加挂铁路局普货班列的方式,陆续开发进口冻果汁、进口冻肉、牛奶、高端粮食、白糖,逐步形成“重去重回”模式。23年半年报披露完成冷链货物发送79.5万吨,同比增长37.34%。 >>大件货物物流,主要采取铁路“站到站”的服务模式,运输货物主要为变压器、发电机定子转子、工程机械、预制梁、航空航天设备等。 投资评级 在23年,公司三个板块业务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我们看好公司24年的发展,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汽车消费量低于预期,各项消费和制造业的活跃度下降。
中信博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2-22 78.01 -- -- 92.33 18.36% -- 92.33 18.36% -- 详细
1、光伏支架龙头,全球化布局研发、生产与销售中心。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全球领先的光伏跟踪支架、固定支架及BIPV系统制造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根据WoodMackenzie报告,2017-2021年间,公司光伏跟踪支架累计出货量超12GW,位列全球第五。公司目前拥有江苏常州、安徽繁昌、安徽宿松、印度古吉拉特(Gujarat)四大生产制造基地,在中国、日本、印度、美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巴西和越南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子公司或市场服务中心。2、光伏支架行业重回高增长,公司盈利能力显著回升。2016-2022年全球跟踪支架出货量从11GW上升至55.8GW,受制于组件价格高企,2022年行业增长陷入停滞。根据CPIA预测,随着组件价格大幅下降,全球地面电站装机量迅速上升,2023-2027年全球跟踪支架出货量将重回高增长,预计将从70GW上升至150GW。经历了过去几年的行业洗牌,光伏支架供需格局好转,同时原材料价格恢复至合理水平,公司盈利能力显著回升。3、公司在手订单快速提升,为业绩奠定扎实基础。截至2023年三季度,公司在手订单合计约人民币63亿元,其中固定支架约12亿元,跟踪支架约46亿元,其他业务约5亿元。 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公司陆续签订印度2.8GW、沙特1.5GW、乌兹别克斯坦1GW大型订单,在立陶宛、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首次获得跟踪支架订单,在美国、墨西哥、阿根廷、罗马尼亚、意大利均斩获订单。公司凭借产能、渠道、产品三重优势,在手订单快速提升,为业绩增长奠定扎实基础。4、议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9.47/77.49/97.1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4/5.13/7.1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61/3.78/5.23元/股。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光伏支架龙头企业,有望充分受益行业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光伏支架需求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波动风险。
迈瑞医疗 机械行业 2024-02-21 297.99 420.00 41.41% 305.00 2.35% -- 305.00 2.35% -- 详细
迈瑞医疗制定“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稳市场、稳信心。2月18日,迈瑞医疗发布公告,制定“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进一步稳定资本市场和投资者信心。公司的行动方案有以下几部分内容:(1)聚焦主业发展,大步迈向全球医疗器械前二十;(2)持续加强产品研发投入,实现多方共赢;(3)加速海内外高端客户群突破,提升市场份额;(4)加速并购全球优秀标的,寻找长期可持续增长空间;(5)保持业绩稳健增长,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6)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质量提升:内生外延共促进,全球地位不断提高。2022年,公司营收在全球医疗器械企业中排名第27位,较2021年上升5位,较2020年上升9位。基于对行业未来发展和公司前景的看好,公司提出了在2025年跻身全球前二十医疗器械榜单的目标,并持续向全球前十、甚至更高的行业地位发起冲击。为了实现未来远大的发展目标,公司将一方面坚持自主研发促进内生增长,另一方面积极寻找合适标的进行外延并购。 回报提升:业绩稳健增长,高分红反哺资本市场。公司自成立以来业绩持续稳健增长。在去年第三季度,公司首次宣布进行利润分配,合计派发现金股利约52.12亿元。自公司2018年上市以来,连续六年实施分红,累计分红总额209.81亿元,数倍于IPO募资额59.34亿元。未来,迈瑞医疗还将继续兼顾战略发展规划和股东回报,一方面保证公司业绩稳健增长,另一方面持续加大对股东的回报力度。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54.42/427.51/515.5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72%/20.62%/20.5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52/140.27/169.36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1.28%/20.38%/20.74%。以2月8日收盘价计算,公司2023~2025年的EPS分别为9.61/11.57/13.97元/股,对应PE值分别为30.94/25.70/21.2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收购带来的商誉减值风险;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其他政策风险。
上海机场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4-02-08 34.84 -- -- 36.08 3.56% -- 36.08 3.56% -- 详细
事件近期,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全年实现归母净利约为人民币9.1亿-10.8亿之间,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扭亏。22全年为亏损29.9亿,21全年亏损17亿。 根据23前三季度归母净利4.97亿计算,23年第Q4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在4.1亿-5.8亿之间。参照19年同期Q4为10.36亿。 点评>>2022年8月,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虹桥机场公司、机场物流公司成为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航空业务。2023年中国民航运输旅客6.2亿人次,恢复至2019年的93.9%。其中浦东机场,23年旅客吞吐量同比22年增长284%,同比19年下降28.5;23年浦东机场的国内和国际旅客人次,恢复到19年的72%左右;23年起降架次恢复到19年的85%。虹桥机场,23年旅客吞吐量恢复到19年的93.1%。 >>非航收入,半年报显示,非航营收29.62亿,占比61%,超过航空业务的39%,已成为公司的主要收入。免税板块方面:1、2023年2月,公司完成上海尚冕和香港尚冕的创设,并于4月完成以上海尚冕为主体收购日上互联12.48%股权,以香港尚冕为主体收购境外公司Uni-Champion32.00%的已发行股份。此举可融合京沪4机场和线上免税业务的协同发展。 2、23年12月披露的免税补充协议采取“保底与实销,取高模式”。 合同约定计算流量为:23年Q3月度客流量的80%。我们认为,随着国际航线增开,叠加国内出行链缓慢复苏,公司免税弹性大概率可恢复。 投资评级机场客流量逐步恢复,必能带来机场常规租金和航空业务收入的稳健增长。叠加公司与免税牌照企业的融合式发展,有望带来免税业务的弹性空间,我们继续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航线恢复速度低于预期,免税协议再次调整等因素。
金牌厨柜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4-02-08 20.69 -- -- 22.49 8.70% -- 22.49 8.70% -- 详细
公司发布223023年度业绩快报。全年实现总收入36.42亿元/+2.50%,归母净利润2.94亿元/+6.29%,扣非归母净利润2.18亿元/+14.07%,每股收益1.91元/+6.11%。其中,单Q4实现营收10.95亿元/+2.86%,归母净利润1.28亿元/+13.97%,扣非归母净利润1.09亿元/+14.25%,每股收益0.83元/+13.97%。 渠道端,零售稳健增长,重点布局海外:1)零售:围绕大家居战略持续强化家装和下沉渠道,我们估计全年收入保持个位数上涨;2)大宗:在保交付的政策下,公司采取代理商模式、加强风险防控,全年有望持平;3)海外:是公司近年来产能和渠道布局的重点,基于目前尚小的规模我们预计会取得较好增长,驱动海外收入接近总体的一成,展望未来,一方面公司会强化在北美和澳洲两大主要销售市场的开拓,另一方面,挖掘东南亚市场的同时布局产能——以泰国为重心购买基地拟建厂房,马来西亚等其他东南亚国家则散点布局卫星工厂,作为交付小型产品的补充,提升整体供应效率。 盈利端,降本增效作用显现,经营现金流向好:公司全年盈利提振,主系原材料采购成本有所下降,同时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降本增效;现金流大幅回暖,全年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6.19亿元/+150.73%,主要源于公司订单增长及进一步优化库存和供应商采购管理。 投资建议:在行业环境整体承压的情况下,公司发力渠道端,保持了收入的正增长;未来公司积极强化本土家装和下沉渠道,进一步完善海外产能和渠道布局,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36/42/49亿元,归母净利润2.92/3.46/3.93亿元,对应EPS(摊薄)1.89/2.24/2.55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9.50/8.03/7.0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精装房需求下行;海外市场布局进度不达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等。
亚虹医药 医药生物 2024-02-07 5.94 13.70 107.26% 7.37 24.07% -- 7.37 24.07% -- 详细
事件:2024 年 2 月 4 日, 公司公告 APL-1202 与化疗灌注联合使用治疗化疗灌注复发的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的关键性临床试验(ACCRUE 研究) 未达到主要研究终点。 公告同时更新了其他业务的进展。点评:2 线 NMIBC 关键临床未达主要终点, 公司终止 APL-1202+化疗灌注联用疗法的开发。 ACCRUE 研究共入组 359 例化疗灌注复发 NMIBC 患者, 实验/对照 1 比 1 入组, 实验组为 APL-1202 联用化疗灌注,对照组为安慰剂联用化疗灌注, 该研究于 2019 年 9 月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 已完成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尽管在部分患者人群中显示出一定的优效趋势,但主要疗效指标无事件生存期(EFS)未达到预设的统计假设。 公司决定终止 APL- 1202 与化疗灌注联合使用在 2 线 NMIBC 的开发。 由于未完成全部数据分析,管理层推测数据不理想可能和 1) APL-1202 和化疗灌注联用增效不显著及 2)对照组 EFS 超过历史数据相关。APL-1202 后续开发重点转向单药或联用 PD1 单抗, 均有良好的早期数据。 除和化疗灌注联用, 公司还有 2 项 APL-1202 中后期临床研究,均显示出良好的早期数据: 1) APL-1202 单药 vs 化疗灌注治疗 1 线 NMIBC的 3 期临床(Ascertain 研究)。现有数据显示, APL-1202 单药组和化疗灌注组的无复发比例相似, 后续开发策略正在制定中; 2) APL-1202 联用替雷利珠单抗 vs 替雷利珠单抗单药新辅助治疗 MIBC 的 2 期临床(Anticipate 研究)。该研究已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 中期分析显示联用组和 PD1 单药组 pCR 分别为 39%和 21%,有望于 24Q3 读出顶线数据。APL-1702 的临床研发、注册和商业化顺利推进中, 女性健康战略布局初步完成。 2023 年 9 月, APL-1702 用于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国际多中心 3 期临床达到主要终点。公司将在欧洲生殖器官感染和肿瘤研究组织(EUROGIN)会议(2024 年 3 月 13 日-15 日) 上公布该研究的顶线数据, 预计将于 24Q2 向中国监管部门提交药品上市申请。2024年 1 月,公司宣布成立女性健康事业部,并任命曹少华女士担任亚虹医药高级副总裁、女性健康事业部负责人。 我们认为 APL-1702 的核心患者群体为 20-40 岁有生育需求的 HSIL 人群,但在 LSIL 和手术复发 HSIL 人群中也有较大需求。 投资建议:根据 ACCRUE 研究和其他业务更新, 我们在财务模型中删除了APL-1202 的 2 线 NMIBC 收入,对其他适应症的上市时间和成功率也做了对应调整。 我们预测公司 2023/24/25 年营业收入为 0.14/1.80/2.78亿元人民币,归母净利润为-4.30/-4.18/-3.90 亿元人民币。假定 WACC为 12%,永续增长率 1%,我们使用 DCF 法进行估值,测算出目标市值为 78.10 亿元人民币,对应股价为 13.70 元(从 21.18 元下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或销售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政策风险。
健之佳 批发和零售贸易 2024-02-05 51.23 68.00 40.00% 53.10 3.65% -- 53.10 3.65% -- 详细
健之佳:连锁药店新贵,内生++外延双轮驱动业绩高速增长。健之佳从云南昆明起步,经过十余年经营发展在云南、四川、广西、重庆、河北、辽宁6个地区共计拥有门店4711家,包括4386家医药零售门店。2020-2022年,公司医药零售门店数量由1,890家增长至3,763家,年复合增速为41.1%。公司是云南省内规模第二大的医药连锁企业,云南省贡献主要营收(1H23:63.5%),省外门店布局和市场占有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收入规模较小,但具备较大的市场开拓空间。公司于2022年8月底完成对唐人医药的收购交割,正式进军辽宁与河北两大市场,将作为未来发展重点区域。伴随省外扩张步伐的加速,省外门店数在23年三季度末占到总体的39%,收入在23年上半年达到36.5%。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同步保持高速增长,2018-2022年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增速同为28.4%,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5亿元(同比+38%),归母净利润2.78亿元(同比+44.4%)。 公司整体毛利保持平稳,日均坪效(46.8元/㎡)随门店扩张保持稳定增长,销售费用率仍有改善空间。 药店行业:集中度提升和处方外流推动持续发展。2019年以来随着药占比,零加成,集采,双通道,慢病长处方等政策落地,药店的重要性持续提升,到2022年药房终端贡献了整体药品市场近29%的销售,处方药零售占比约16%。2023年药店整体经营受到家庭去库存,门诊回流和消费力下降的负面影响,导致客单价、客流量和订单量出现下滑。我们预计,2024年用药需求有望回归正常,非药收入随经济预期改善亦会有所恢复。短期催化:23年四季度以来随着消费者购药需求逐步释放,流感的高发,以及门诊统筹药店业务的陆续开展,药店店均销售额和订单量在11月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8-11月药店销售额呈现环比改善,该趋势有望在今年继续保持。中期增量:中国药店的连锁化率在2022年达到了57.8%,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市场总额的36.5%,在产业集中度和连锁化率方面的提升空间仍然较大。零售业态的成长主要依赖门店的连锁扩张,除了门店数增加带来的直接收入增长和规模效应,强势的零售渠道可以依赖其市场地位和采购规模向上游获取更低的进价,从而提升利润率水平。因此对于头部零售药店而言,集中度提升意味着获得超出行业增速的超额收益。长期趋势:处方流转中心的落地和应用将在中长期更好帮助药店获得院内门诊的流量。截至23年底全国20余省市已开启/完成了省级处方流转平台建设工作,其中湖南省、江西省、湖北省等约11个省市处方流转平台已初步建成并实现了医院与药店的对接,电子处方已经实现从医院到药店的流转。我们预计24年将会是处方流转中心的落地年,各地将出台更多方案来进一步提高处方流转平台的使用量。我们预计2024-2026年药房承接处方外流规模增量能达到251/388/533亿元,总增量超千亿元。 投资亮点:业绩高弹性,经营差异化,业态多元化。健之佳在2019-2022年直营门店数复合增速达32.3%,且为同业中最高。公司构建了以云南和河北为主要利润中心,重点推动重庆和辽宁两个重点培养中心,同时快速发展四川和广西地区的扩张模型,在营收、利润以及门店数的规模上积极追赶第一梯队连锁药房,在保持门店快速扩张的预期下(24年预计增加1,000+门店),我们认为健之佳的经营业绩仍有望保持快速增长。差异化竞争:健之佳在省会和地市的占比显著高于一心堂(64%vs.54%),带来相对更高的整体坪效(43.2vs.39.3),且在向地市级、县市级、乡镇级的不断渗透中依然伴随经营效率的提高。多元化全渠道布局:健之佳线上渠道收入在所有上市连锁中排名第一,2023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67.9%,占总收入比重为25%。公司通过便利连锁实现多元化经营,在保健品、个人护理品、功能性护肤品等品类方面有较大投入,并通过香港子公司积极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改善品类结构。非药品类销售占比同业最高(20.3%)。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94.5/115.4/138.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7%/22.2%/20.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8/4.87/5.9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3%/19.4%/22.9%,对应估值为15.8X/13.3X/10.8X。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目标价68元/股。 风险提示门诊统筹药店推进不及预期、处方外流规模不及预期、药店扩张不及预期等。
爱旭股份 房地产业 2024-02-05 14.20 -- -- 15.95 12.32% -- 15.95 12.32%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实现归母净利润7.35~7.75亿元,同比减少66.71%~68.43%;实现扣非净利润3.00~3.40亿元,同比减少84.30%~86.14%。其中,第四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1.52~-11.12亿元,实现扣非净利润-15.35~-14.95亿元,由盈转亏。 减值计提影响业绩,电池片业务表现优异。受四季度主产业链价格下跌及部分老旧产能退出影响,预计公司四季度计提存货及资产减值超10亿元。公司四季度Perc电池片出货约9.5~10GW,继续保持满产满销状态,全年出货约38GW。2023年10月、11月210电池片供需紧张,公司210产能占比超50%,订单需求旺盛,12月电池片行业逐步陷入深度亏损,公司凭借领先的电池片功率继续保持高开工率,我们预计公司四季度电池片业务整体微亏。预计公司2024年将逐步把Perc电池片升级改造为TOPCon生产线,继续保持较强竞争力。 ABC业务小幅亏损,技术不断进步提升产品竞争力。预计2023年公司ABC组件出货约0.7~0.8GW,由于初期产能爬坡,以及四季度欧洲库存高企影响出货量,ABC整体开工率偏低,对成本端造成较大影响,预计全年ABC业务亏损约3~4亿元。随着公司ABC组件持续提效、提升双面率,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加,2024年1月公司与天津能源投资集团签下2.5GW大型订单,国内市场取得突破。海外市场方面,随着欧洲组件库存压力减少,公司ABC组件海外销售有望持续起量,公司未来成长性将愈发突显。 投资建议:基于行业产能过剩竞争加剧,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7.51/18.71/28.45亿元(2023-2025年前值35.25/44.49/60.39亿元),同比-67.74%/149.16%/52.05%。考虑公司在BC电池及组件的领先地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ABC推进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恶化、价格波动加剧。
歌力思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4-02-05 7.38 -- -- 8.31 12.60% -- 8.31 12.60% -- 详细
事件:公司近期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增388.95%~535.64%至1.0~1.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增1428%~2032%至0.76~1.06亿元。剔除商誉减值带来的影响,预计归母净利润同增877.91%~1024.60%至2.0~2.3亿元。 渠道高效扩张推动全年收入增长,国内业务经营超预期。公司旗下多品牌矩阵协同发展,推动收入实现连续增长,预计23年收入同增20%-25%至28.7~30.0亿元(较21年增长22%-27%)。11)渠道高效扩张推动收入增长:截至2023年年底公司旗下门店预计达到651家左右,其中503家为直营店,较年初净增43家左右,此外线上采取多品牌多平台的发展策略,线上线下发力推动收入实现良好增长;22)国内业务经营超预期:23年随着国内经营环境恢复,公司旗下所有品牌收入较2022年以及2021年均实现了增长,尤其是self-portrait品牌、Laurèl品牌以及IROParis品牌在国内市场表现均十分突出。新开门店的销售提升以及费用率优化,预计全年国内业务的利润可恢复至12021年的水平,其中2233QQ44国内业务的经营利润较较2241Q4有显著增长。 海外受通胀、地缘局势等因素影响短暂承压,充分计提减值后轻装上阵。23年海外受到通胀、地缘局势等因素的影响,消费者需求大幅减弱,旗下IROParis品牌在海外经营业绩受到较大冲击,经营未达预期,公司考虑到欧美地区宏观经济压力持续较大将导致IROParis品牌未来在海外地区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因此在年底计提0.9~1.0亿元的商誉减值,相应减少23年归母净利润。预计23年归母净利润同增388.95%~535.64%至1.0~1.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增1428%~2032%至0.76~1.06亿元;剔除商誉减值带来的影响,预计归母净利润同增877.91%~1024.60%至2.0~2.3亿元。我们认为公司充分计提减值后,24年有望轻装上阵。 投资建议:持续推进多品牌战略,弱市加速渠道扩张、抢占市场份额并取得良好的销售表现;中长期来看,公司作为国内轻奢时尚女装的龙头企业,主品牌稳步拓店并提升店效、新品牌积极拓店,看好公司多品牌矩阵下的长期高质量的成长。我们预计公司2023~25年EPS分别为0.34/0.66/0.78,对应PE为24/12/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海外消费恢复不及预期,渠道拓展不顺等。
迈瑞医疗 机械行业 2024-02-01 267.00 420.00 41.41% 305.00 14.23% -- 305.00 14.23% -- 详细
迈瑞医疗收购惠泰医疗控制权。1月28日,迈瑞医疗全资子公司深迈控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以471.12元/股的价格,受让惠泰医疗约1412万股股份,占惠泰医疗总股本的21.12%。本次交易完成后,深迈控及其一致行动人珠海彤昇合计持有惠泰医疗约1646万股股份,占惠泰医疗总股本的24.61%,惠泰医疗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深迈控,迈瑞医疗能够对惠泰医疗实施控制,并在迈瑞医疗合并报表层面实现对惠泰医疗的并表。 巨头联合,迈瑞启程心血管业务新蓝海。与迈瑞医疗过往几次经典并购不同的是,本次并购涉及的心血管业务对迈瑞医疗来说是全新的赛道。根据EvaluateMedtech,全球心血管领域的市场规模达到560亿美元,其中中国心血管领域的市场规模超过500亿元。惠泰医疗在心血管赛道深耕多年,在心脏电生理、冠脉通路、外周血管介入领域均有布局,是国内心血管领域的细分龙头企业。迈瑞和惠泰在研发、营销、生产制造等多个环节均存在协同性,惠泰有望助力迈瑞更快进入心血管赛道、提升可及市场空间,而迈瑞成熟的全球销售网络也将推动惠泰国际化战略的加速实现。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54.42/427.51/515.5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72%/20.62%/20.5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52/140.27/169.3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1.28%/20.38%/20.74%。以1月29日收盘价计算,公司2023~2025年的EPS分别为9.61/11.57/13.97元/股,对应PE值分别为27.99/23.25/19.26,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收购带来的商誉减值风险;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其他政策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1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