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福医药
|
医药生物
|
2023-01-31
|
27.50
|
--
|
--
|
27.70
|
0.73% |
|
27.70
|
0.73%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业绩预告,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2亿元到 26亿元,与上年同期(追溯调整后)相比增加 67.03%到 97.40%。202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 13亿元到17亿元,与上年同期(追溯调整后)相比增加 29.27%到 69.04%。按照业绩预告扣非净利润中位数 15亿元计算,2022年 4季度公司扣非净利润为 2.35亿元,同比增长 137%,超出市场预期。 4季度利润端表现超预期,2023年麻醉药收入有望恢复至较好水平。4季度公司利润端保持较好增长,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 (1)宜昌人福在疫情影响下仍然保持平稳增长; (2)公司归核化工作持续推进,财务费用有所下降。2022年 1-9月,核心子公司宜昌人福实现营业收入 51.58亿元(+14.65%),净利润 15.64亿元(+14.31%),3季度实现收入 17.91亿元(+18.68%),净利润 4.69亿元(+15.19%),与 2022年 1-6月相比增速有明显提升,预计主要是由于麻醉药品收入增速与 2022年上半年相比有所提升。2022年上半年宜昌人福的麻醉药品实现销售收入约27.6亿元(+8%),其中非手术科室实现销售收入约 7亿元(+28%),主要是手术科室收入增速受疫情影响有所放缓。我们认为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和疫情高峰结束,2023年医院手术量有望迎来显著恢复,带动公司麻醉药收入增速恢复至较好水平。 归核化工作稳步推进,资产负债率和有息负债规模持续优化。 2022年以来公司归核化工作持续推进,相继完成了天风证券等股权出让工作。同时公司积极降低有息负债规模,截至 2022年 3季度末,公司短期借款为 62.00亿元,与 2022年初相比下降 6.51亿元;长期借款为 15.92亿元,与 2022年初相比下降 11.03亿元;应付债券与 2022年初相比下降 4.7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 16.71亿元,与 2022年初相比下降 2.50亿元。2022年 3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 48.83%,与 2022年初相比下降 5.81pct。 多个重磅品种获批,全方位布局“麻醉药物+精神疾病药物”。2022年以来,宜昌人福的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舒更葡糖钠注射液、氯巴占片和盐酸美金刚缓释胶囊等品种相继获批;苯磺酸瑞马唑仑新增“支气管镜诊疗镇静”和“全身麻醉诱导与维持”2个新适应症;盐酸氢吗啡酮缓释片、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等申报生产; RFUS-144等多个品种获批临床。公司在麻醉药物和精神疾病药物领域全方位布局,产品梯队有望不断丰富。 盈利预测和估值。我们预计 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224.17、 246.85和 269.6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9.1%、10.1%和 9.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4. 10、22.79和 27.7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83.0%、-5.4%和 21.7%,其中 2023年利润下降主要是由于非经常性损益减少,预计公司各项主业仍保持稳健增长。以 1月 20日收盘价计算,对应 PE 分别为 18.6、19.7和 16.2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导致药品销售金额不及预期;麻醉药品降价;公司治理出现重大风险。
|
|
|
人福医药
|
医药生物
|
2022-10-31
|
20.60
|
27.56
|
11.22%
|
23.45
|
13.83% |
|
28.53
|
38.50% |
|
详细
人福医药发布三季报,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61.88亿,同比增长8.93%,实现归母净利22.77亿,同比增长108.1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12.69亿,同比增长40.03%。第三季度实现收入56.53亿,同比增长8.88%,实现归母净利6.83亿,同比增长58.1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3.86亿,同比增长33.99%,业绩符合预期。 麻药业务持续增长,归核聚焦、汇兑收益增厚业绩结合全国疫情情况、以及宜昌人福前2个季度的表现,我们预计核心子公司宜昌人福Q3收入/归母净利增速均在15%以上。公司Q3继续归核进程,出售天风证券股权确认3.74亿处置收益;此外资产处置带来财务费用节省,叠加Q3确认的汇兑收益0.76亿,Q3财务费用同比减少0.85亿。Q3公司确认1.23亿的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损失,比去年同期增加约0.6亿。Q3公司资产负债率降低至48.83%(今年6月底为51.42%),资本结构进一步优化。 精麻产品逐步丰富第三季度公司羟考酮缓释片获批上市、瑞马唑仑新增支气管镜诊疗镇静适应症,氢吗啡酮缓释片申报生产获得受理,瑞芬太尼透皮贴剂获批临床,麻醉和镇静产品线加强。羟考酮缓释片丰富了人福医药癌痛科室销售的产品品类,此前人福医药在癌痛科室仅有注射类镇痛产品而无口服产品。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由于资产处置金额、汇兑收益超预期,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17.20/237.50/257.64亿,对应增速分别为6.26%/9.35%/8.48%,上调22/23/24年归母净利至24.85/22.50/26.48亿(原预测19.01/22.32/26.29亿),对应增速分别为78.86%/-9.45%/17.65%,CAGR为23.97%,EPS分别为1.52/1.38/1.62元/股。鉴于公司为麻醉行业龙头、精麻药品相对免疫集采, 且归核聚焦带来财务费用节省,看好公司长期发展。参考可比公司相对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20倍PE,目标价27.5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大股东资金占用;麻醉用药壁垒减弱;新药推广不及预期;归核聚焦进程不及预期
|
|
|
人福医药
|
医药生物
|
2022-08-26
|
20.23
|
22.98
|
--
|
21.06
|
4.10% |
|
24.19
|
19.57% |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实现收入105.35亿,同比增长8.95%;实现归母净利15.94亿,同比增长140.6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8.84亿,同比增长42.84%。业绩符合预期。 精麻药物收入持续增长,国际化业务稳步推进核心子公司宜昌人福上半年实现收入33.66亿(同比+12.61%),实现净利润10.25亿(同比+13.85%),Q2实现收入16.90亿(同比+13.00%),实现净利润5.31亿(同比+16.49%)。疫情对于上海等地的门诊量有较大影响,上半年麻醉药品销售收入27.6亿(同比+8%),其主要靠非手术科室带动,非手术科室销售收入7亿,同比增长28%。公司美国仿制药实现收入约8亿,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0%,报告期获得布洛芬、他喷他多片等美国ANDA。 麻醉向镇静延伸,资本结构优化公司镇静新药瑞马唑仑今年3月新增“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适应症,8月获批支气管镜诊疗镇静适应症;异氟烷注射液、氢吗啡酮缓释片申报生产受理,用于疼痛和瘙痒治疗的1类新药RFUS-144今年6月获批临床批件,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右美托咪定透皮贴剂、氨酚羟考酮、右美托咪定鼻喷雾剂获得临床批件,镇痛+镇静的产品布局逐步丰富。报告期公司资产负债率由期初的54.64%降低至期末的51.42%,资本结构进一步优化。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预计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17.20/237.50/257.64亿,对应增速分别为6.26%/9.35%/8.48%,CAGR为8.02%;净利润分别为19.01/22.32/26.29亿,对应增速分别为36.80%/17.42%/17.77%,CAGR为23.67%。EPS分别为1.16/1.37/1.61元/股。鉴于公司为麻醉行业龙头、精麻药品相对免疫集采, 且归核聚焦带来财务费用节省,看好公司长期发展。参考可比公司相对估值, 我们给予公司22年21倍PE,维持原目标价22.9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大股东资金占用;麻醉用药壁垒减弱;新药推广不及预期;归核聚焦进程不及预期
|
|
|
人福医药
|
医药生物
|
2022-07-27
|
18.10
|
--
|
--
|
22.44
|
23.98% |
|
22.44
|
23.98% |
|
详细
稀缺的不受政策扰动,业绩持续快速增长的麻醉细分领域龙头公司上下思想高度统一,着眼当下又谋划未来。麻药业务坚持“研发创新+学术推广”双轮驱动稳固行业龙头地位;国际化已成体系,制剂出口进入收获期。归核化加速推进,非核心资产坚决退出,资产负债表有望加速改善,人福医药步入内生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由于存在一定的非经常性损益,我们上调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24.56亿元(原值为:19.5亿元)。预计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34、27.83亿元,2022-2024年对应EPS分别为1.50/1.37/1.7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0/13.2/10.6倍,维持“买入”评级。 “研发创新&&学术推广”双轮驱动,打造国内最强“大麻药”平台公司凭借麻醉镇痛(芬太尼系列、氢吗啡酮、纳布啡等)打造了国内最强麻醉用药研发平台和专业学术推广体系,奠定了麻醉领域龙头地位;同时积极向麻醉镇静领域拓展,有望凭借1类新药瑞马唑仑、磷丙泊酚和强大销售网络实现麻醉镇静领域超车;此外与华西医院合作布局长效局麻创新药和新型骨骼肌松药物,麻醉镇静领域公司有望完成从跟随到领跑的转变。宜昌人福芬太尼系列受益多科室推广和手术量增加,持续稳定增长,纳布啡和氢吗啡酮在术后镇痛和麻醉镇痛领域渗透率快速提升,新产品瑞马唑仑和阿芬太尼有望成为门诊检查和日间手术最佳的用药选择。 坚定执行归核聚焦战略,非核心资产剥离有望加速2017年提出归核聚焦,其中2021年非核心资产人福博赛、健益兴禾出售已落地,预计2022年公司负债规模和财务费用有望大幅下降,归核化战略成效开始显现;我们认为新管理层上任有望加速推进归核进程,根据公司出售资产公告,后续华泰保险、天风证券等其他非核心资产也有望完成剥离,资产负债表有望加速修复。 风险提示:产品降价风险;归核化力度和进展不及预期;新品上市不及预期;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等风险
|
|
|
人福医药
|
医药生物
|
2022-07-15
|
16.17
|
22.80
|
--
|
22.44
|
38.78% |
|
22.44
|
38.78% |
|
详细
人福医药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15.50-16.50亿(同比增134%-149.0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8.50-9.50亿(同比增37.40%-53.57%),业绩略超预期。 归核战略落地,业绩逐步改善公司2022年Q2实现归母净利6.17-7.17亿(同比增70.77%-98.4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5.23亿-6.23亿(同比增50.57%-79.37%)。上半年公司实现约7亿非经常性损益,其中包括处置汉德人福5.4亿的投资收益,以及收回大股东资金占用期间的约1亿的利息费用。报告期内人民币贬值贡献约0.8亿汇兑收益,已计提的坏账转回影响利润约0.8亿,扣除以上因素,2022Q2预计同比增长4%-33%(中值19%)。在Q2疫情手术量受影响的情况下,业绩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 镇痛镇静药物布局丰富,看好舒适化诊疗需求释放产品端,创新药瑞马唑仑新增“全身麻醉诱导与维持”适应症;在研产品新增1类镇痛新药RFUS-144;右美托咪定申报透皮贴剂、鼻喷剂的临床;开发注射异氟烷、氨酚羟考酮缓释片,麻醉镇静品类布局更加丰富。我们认为在舒适化诊疗的需求带动下,麻醉镇静药物在内镜/ICU/癌痛/分娩镇痛场景中都有拓展潜力;麻醉药品目录中的药品,进入国家带量采购的可能性小,价格相对稳定,看好麻醉药品的长期发展。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17.20/237.50/257.64亿,对应增速分别为6.26%/9.35%/8.48%,CAGR为8.02%;净利润分别为19.02/22.37/26.37亿,对应增速分别为36.91%/17.58%/17.90%,CAGR为23.79%。EPS分别为1.16/1.37/1.62元/股。鉴于公司为麻醉行业龙头、价格相对免疫集采,且归核聚焦带来财务费用节省,看好公司发展。参考可比公司相对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2年21倍PE,维持原目标价22.9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大股东资金占用;麻醉用药壁垒减弱;新药推广不及预期;归核聚焦进程不及预期
|
|
|
人福医药
|
医药生物
|
2022-05-06
|
15.49
|
--
|
--
|
18.03
|
16.40% |
|
19.97
|
28.92%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204.41亿元(+0.35%),归母净利润13.90亿元(+20.99%),扣非归母净利润10.78亿元(+41.39%)。同时发布2022年1季报,实现营业收入51.59亿元(+10.48%),归母净利润9.33亿元(+209.95%),扣非归母净利润3.27亿元(+20.57%)。 核心子公司宜昌人福业绩平稳增长,多科室推广成为新的增长点。2021年宜昌人福实现营业收入60.73亿元(+26.10%),净利润18.60亿元(+17.94%);其中麻醉药产品实现销售收入约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4%,在非手术科室实现销售收入约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38%。分产品来看,瑞芬太尼/舒芬太尼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27.57%/14.25%,氢吗啡酮销量增速为67.71%,纳布啡销量增速为24.40%。苯磺酸瑞马唑仑于2021年末通过谈判纳入医保目录,阿芬太尼在无痛内镜检查等领域推广顺利,有望成为公司麻醉产品增长的新动力。 归核聚焦不断推进,负债规模持续优化。公司坚定退出竞争优势不明显或协同效应较弱的细分领域,推进华泰保险等公司股权转让事项,2021年累计收回转让款项约5亿元。公司严格控制债务规模,积极优化债务结构,资产负债率由2021年初的59.10%降至2021年末的54.64%。 我们测算截至2021年末公司有息负债规模约为124亿元,与2020年末相比下降约14亿元,2021年公司利息费用为5.57亿元(-29%)。2022年1季度公司出售汉德人福25.47%股权实现5.37亿元处置收益,向宏泰集团转让天风证券股权事项(交易金额为21.23亿元)正在进行相关审批程序,我们认为公司资产负债率和有息负债规模仍有进一步优化空间。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222.11、241.39和262.61亿元,同比增速为8.7%、8.7%和8.8%;归母净利润为19.67、20.84和24.80亿元,同比增速为41.5%/6.0%/19.0%,按照4月29日收盘价计算对应PE分别为13.0、12.2和10.3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治理出现重大风险;麻醉药品降价;疫情影响药品销售。
|
|
|
人福医药
|
医药生物
|
2022-04-29
|
13.71
|
--
|
--
|
18.03
|
31.51% |
|
19.97
|
45.66% |
|
详细
事件: 人福医药发布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2021年全年实现收入204.41亿(同比+0.35%),实现归母净利13.90亿(同比+20.9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10.78亿(同比+41.39%)。2022年Q1实现收入51.60亿(同比+10.48%),实现归母净利9.32亿(同比+209.9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3.27亿(同比+20.57%),业绩符合预期。 点评: 精麻药品、子公司扭亏带动业绩2021年宜昌人福实现利润18.60亿,同比增18%,其中瑞芬销量增长28%,舒芬销量增长14%,氢吗啡酮/纳布啡销量分别增长68%/24%,带动业绩。 22年Q1扣非利润增长一是宜昌人福利润增长11%,二是三峡制药扭亏,利润同比增加0.3亿。Q1出售子公司股权带来5.4亿投资收益,使得非经常性损益较高。对比2020Q1武汉疫情时宜昌人福收入/利润增速分别为-1%/2%(当时有插管抢救带动麻药的增速,今年Q1无此因素),22年Q1其收入/利润增速12%/11%已属不易,期待疫情好转后麻醉用药的增长恢复。 归核进程持续推进,财务负担有望进一步下降公司2021年资产负债率已经由20年的59.10%降低至54.64%,财务费用2021年同比下降2.9亿。2022年Q1出售汉德人福,后续有望完成天风证券的股权出售,归核进程持续,财务费用进一步下降,提升业绩。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为麻药龙头,产品从镇痛向镇静延伸,镇痛/镇静的组合销售,以及归核战略带来的财务负担的下降,在疫情恢复后有望持续贡献业绩。结合已出售资产投资收益情况,预计22-24年的收入分别为217.20/237.50/257.64亿,净利润分别为19.02/22.37/26.37亿(2022年原利润预测为17.87亿),对应4月27日收盘价PE分别为12/10/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大股东资金占用;麻醉药品壁垒减弱;新药推广不及预期;归核不及预期
|
|
|
人福医药
|
医药生物
|
2021-08-27
|
23.03
|
--
|
--
|
22.98
|
-0.22% |
|
23.18
|
0.65% |
|
详细
事件:8月26日公司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实现收入96.69亿,同比增长0.14%,实现归母净利6.62亿,同比增长68.8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6.19亿,同比增长65.83%。公司Q2实现收入49.99亿(-1.62%),实现归母净利3.61亿(+41.42%)。业绩符合预期。 投资要点:麻醉药品高增长。 宜昌人福持股比例提升(67%升至80%)叠加麻醉药品增长,带动业绩。 本期麻醉药品实现收入25亿(+37%),其中手术科室19.5亿(+34%),主要是由于去年上半年疫情期间的择期手术量低;非手术科室5.5亿(+50%),主要是受腔镜和ICU两个用途的推广带动所致。以上两因素使宜昌人福本期贡献的归母净利比去年同期增加2.8亿。此外,北京巴瑞医疗在疫情消退后,收入恢复性增长(6.5亿,+73%),实现利润0.7亿(+147%)。 归核化进程持续推进,财务费用率下降1.20个百分点。 公司持续推进归核化进程,本期出售厦门蕙生、上海健益、上海安博,回收转让款7千万;同时控制负债规模,资产负债率由期初59.10%降低至期末的55.15%,使得财务费用率下降1.2个百分点,财务费用下降1.16亿。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鉴于麻醉药品高的进入壁垒,以及舒适化诊疗大趋势下,无痛需求提升带动麻醉药品在ICU、消化内镜、分娩等用途的使用,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我们维持原盈利预测和评级,预计2021-2023年实现净利润13.89亿/16.49/19.69亿,EPS分别为0.85/1.01/1.21元,对应8月26日收盘价,PE分别为26/22/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麻醉药品非手术科室推广不及预期;麻醉药品壁垒减弱的风险。
|
|
|
人福医药
|
医药生物
|
2021-05-03
|
32.46
|
--
|
--
|
33.22
|
1.90% |
|
33.08
|
1.91% |
|
详细
oracle.sql.CLOB@6734667c
|
|
|
人福医药
|
医药生物
|
2021-04-29
|
33.30
|
--
|
--
|
33.53
|
0.69% |
|
33.53
|
0.69% |
|
详细
事件:人福医药发布2020年年报和2021年一季报。2020年实现收入203.69亿,同比减少6.59%,实现归母净利11.49亿,同比增长36.31%。一季度实现收入46.70亿,同比增长2.09%,实现归母净利3.01亿,同比增长120.22%,业绩符合预期。 投资要点: 麻醉药品快速增长带动业绩。 年报和一季报的利润增速均远高于收入增速,主要是由于商业子公司四川人福,以及乐福思不再并表所致。2020年公司归母净利增加3亿,其中宜昌人福按67%的股权算,增厚的利润至少为3.2亿。公司麻醉用药实现收入42亿(+16%),其中非手术科室实现收入8亿(+35%),手术科室实现收入34亿(+13%)。麻醉的主要品种瑞芬太尼、纳布啡、氢吗啡酮、舒芬太尼销量分别增长21%、30%、64%、4.7%(舒芬太尼增速低主要是由于其应用于大手术,疫情期间需求下降)。 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诊断试剂受疫情影响消退。 子公司美国普克、宜昌人福、Epic pharma报告期内获得了超过8个ANDA批文。宜昌人福的出口达到2.8亿,增长超150%,并首次实现向欧洲市场出口针剂。Epic pharma的产品结构调整,利润增长0.7亿。诊断试剂子公司巴瑞医疗,上、下半年分别实现收入3.7/6.8亿 ,实现净利润0.29/0.83亿,疫情对其影响消退。 归核化进程持续推进。 公司出售四川人福,以及乐福思等股权,累计回收约19亿股权转让款;借助疫情期间的政策和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进行债务的置换,拉低了融资成本。本期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下降0.92个百分点,利息费用下降约7千万。 给予“买入”评级。 人福医药为麻醉药品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超过60%;舒适化诊疗驱动下,内镜诊断/治疗、癌症镇痛、分娩镇痛、ICU镇痛镇静需求旺盛;一类新药瑞马唑仑兼具丙泊酚和咪达唑仑的优点,预计对丙泊酚进行替代。看好人福医药长期发展,预计2021-2023年EPS为0.85、1.01、1.21元,对应4月27日收盘价,PE分别为39、33、27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瑞马唑仑推广不及预期;麻醉药品壁垒减弱的风险。
|
|
|
人福医药
|
医药生物
|
2021-03-24
|
31.89
|
--
|
--
|
34.50
|
8.18% |
|
34.50
|
8.18% |
|
详细
麻醉精神药物龙头,医药细分领域领导者 公司是老牌综合型医药企业,以“做医药领域细分市场领导者” 为发 展目标, 目前已在麻醉精神药、 生育调节药、维吾尔民族药、湖北区 域性医药流通等细分领域建立起竞争优势,并积极拓展海外业务,现 拥有 80余个 ANDA 文号。 近年来公司持续推进“归核聚焦”战略,清 理非核心资产, 理顺管理和激励机制,有望重回高质量增长轨道。 麻醉药品壁垒极高, 核心品种需求稳健增长 广义麻醉药市场规模预计近 500亿元, 受益于手术量需求提升、 ICU 和妇产科等非手术科室应用拓展、 新产品上市等因素,麻醉药市场规 模有望快速增长。 子公司宜昌人福核心产品多为管制类麻醉药品,具 有极高的政策壁垒, 有望持续维持良好的竞争格局,受集采降价政策 影响较小。 新产品阿芬太尼、瑞马唑仑新近上市,有望凭借公司较强 的学术推广能力实现快速放量。 归核聚焦,理顺机制,资本结构和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优化 公司前期外延并购活动频繁,导致经营效率有所下降、资产负债率提 升、商誉较高,自 2017年公司开始落实“归核聚焦”战略,现已累计 处置非核心资产回收现金近 70亿元。 2020年公司非公开发行收购宜 昌人福管理层股权,理顺管理和激励机制,也进一步提升了宜昌人福 对公司的利润贡献。预计公司将进一步坚决落实“归核聚焦”战略, 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资本结构和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优化。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重大变化;新产品销售不及预期; 归核化战略出现较大变化 转型期“阵痛” 已过,麻醉药“镇痛”可期, 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处于从“多元布局”到“归核聚焦”的转型期, 给收入利润端带 来一定“阵痛”,随着归核化战略的顺利推进,公司有望巩固麻醉药、 生育调节药、民族药等细分领域龙头地位,业绩重回稳健增长轨道。 预计 2020~2222年归母净利润达到 15.83/18.58/24.89亿元,同比增 长 88/17/34%, PE 约 29/24/18X。 公司合理估值为 560~660亿元, 较 现价( 27.7元) 具 24%~46%提升空间,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
|
|
人福医药
|
医药生物
|
2021-01-20
|
28.36
|
--
|
--
|
32.86
|
15.87% |
|
34.50
|
21.65% |
|
详细
稀缺的不受政策扰动,业绩持续快速增长的麻醉细分领域龙头。 公司上下思想高度统一,新任管理层提出“盘活存量、布局未来、培养人才”的发展战略,着眼当下又谋划未来。麻药业务坚持“研发创新+学术推广”双轮驱动稳固行业龙头地位;国际化已成体系,制剂出口进入收获期。归核化加速推进,非核心资产坚决退出,资产负债表有望加速改善,人福医药步入内生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预计 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 11/15.5/19.5亿元,对应 EPS0.71/1/1.27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39.7/28.3/22.4倍,给予“买入”评级。 “研发创新&学术推广”双轮驱动,打造国内最强“大麻药”平台。 公司凭借麻醉镇痛(芬太尼系列、氢吗啡酮、纳布啡等)打造了国内最强麻醉用药研发平台和专业学术推广体系,奠定了麻醉领域龙头地位;同时积极向麻醉镇静领域拓展,有望凭借 1类新药瑞马唑仑和强大销售网络实现麻醉镇静领域超车;此外与华西医院合作布局长效局麻创新药,麻醉镇静领域公司有望完成从跟随到领跑的转变。预计宜昌人福 2019-2022年收入端复合增速超 20%,利润端复合增速超 25%。芬太尼系列受益多科室推广和手术量增加,持续稳定增长,纳布啡和氢吗啡酮在术后镇痛和麻醉镇痛领域渗透率快速提升,新产品瑞马唑仑和阿芬太尼有望成为门诊检查和日间手术最佳的用药选择。 坚定执行归核聚焦战略,非核心资产剥离有望加速。 2017年提出归核聚焦以来已经合计回笼资金约 70亿元,其中 2020年商业资产四川人福和非核心医药资产乐福思出售已落地,预计 2021年公司负债规模和财务费用有望大幅下降,归核化战略成效开始显现;我们认为新管理层上任有望加速推进归核进程,后续宜昌妇幼、华泰保险、农商行等其他非核心资产也有望剥离,资产负债表有望加速修复。 风险提示:产品降价风险;归核化力度和进展不及预期;归核化中途放弃转向继续投资并购;新品上市不及预期;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等风险。
|
|
|
人福医药
|
医药生物
|
2020-11-12
|
35.59
|
--
|
--
|
36.35
|
2.14% |
|
36.35
|
2.14% |
|
详细
收购核心资产宜昌人福少数股权落地,配套融资拟发力注射剂国际化。 根据公司公告,公司已向李杰、陈小清、徐华斌合计发行股份 1.90亿 股(发行价格 12.64元/股), 收购三人持有的宜昌人福合计 13%的少数 股权,公司持有宜昌人福股权由 67%提升至 80%,进一步提升核心资 产的持股比例。 同时公司拟以 11.23元/股的价格, 向公司控股股东当 代集团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10亿元,其中拟使用 4.75亿元用于宜 昌人福“小容量注射制剂国际标准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加大力度发 展核心业务。 出售乐福思 40%股权, 归核战略取得重大进展。 全资子公司人福新加 坡于拟转让其持有的乐福思集团 40%股权,转让价格为 2亿美元,交 易方分别为高瓴资本、 博裕资本和松柏投资。 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 乐福思的股权比例降至 20%,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本次交易是公 司归核战略的重要进展,同时可为公司带来约 4亿元的投资收益。 公司资产负债表获重大改善。 10亿元配套融资扣除相关税费和注射剂 国际化项目建设后, 剩余部分补充上市公司流动资金; 出售乐福思 40% 股权,回笼大额现金,同时减少乐福思合并报表负债,上市公司资产 负债表迎重大改善。 预计 20-22年业绩分别为 0.68元/股、 0.97元/股、 1.27元/股(按收购 完成后最新股本, 暂不考虑出售乐福思带来的投资收益)。 考虑公司归 核战略快速推进、经营改善,结合核心板块宜昌人福麻醉镇痛产品的 业务属性和公司所处行业龙头地位, 公司中长期有望保持较高的收入 和利润增长, 维持合理价值 37.06元/股,对应 21年 40xPE(按收购完 成后最新股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归核战略推进不及预期,其他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
|
|
人福医药
|
医药生物
|
2020-10-29
|
32.99
|
41.76
|
68.52%
|
36.66
|
11.12% |
|
36.66
|
11.12% |
|
详细
业绩符合预期,经营数据改善明显。公司近期发布三季报,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48.46亿元(YoY-7.81%),归母净利润6.13亿元(YoY-17.8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09亿元(YoY+20.15%);单三季度营业收入51.90亿元(YoY-7.02%),归母净利润2.20亿元(YoY-46.1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36亿元(YoY+30.93%);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96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财务费用6.24亿元,去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核心业务麻药表现靓丽,其他业务逐渐恢复。根据公司及宜昌人福第二大股东国药股份披露的数据,预计宜昌人福前三季度收入增速接近15%,净利润增速超过30%;其余工业板块包括新疆维药、武汉人福、三峡制药、葛店人福等受新冠疫情不同程度影响,医药商业受疫情影响较大,乐福思盈利水平持续提升。 重组方案过会,中长期向上趋势确立。公司收购宜昌人福13%少数股权的重组方案过会,宜昌人福董事长李杰出任上市公司董事长,有望加快公司聚焦核心业务实现快速发展;同时公司经营效率逐步改善,研发投入加大,麻醉镇静新药苯磺酸瑞马唑仑有望通过谈判进入国家医保,进一步稳固公司麻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20-22年业绩分别为0.73元/股、1.06元/股、1.39元/股股。最新收盘价对应21年PE31倍,参考可比公司估值,同时考虑公司归核战略稳步推进、经营改善,结合核心板块宜昌人福麻醉镇痛产品的业务属性和公司所处行业龙头地位,公司中长期有望保持较高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给予公司2021年40倍PE,上调合理价值至42.27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归核战略推进不及预期,其他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