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168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华安证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3-09-12 4.95 -- -- 4.97 0.40% -- 4.97 0.40% -- 详细
2023 年中报概况:华安证券 2023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9.06 亿元,同比+15.63%;实现归母净利润 6.57 亿元,同比-9.16%。基本每股收益 0.14 元,同比-6.6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3.21%,同比-0.45个百分点。2023 年半年度不分配、不转增。 点评:1.2023H 公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其他收入占比出现提高,经纪、投行、资管、利息净收入占比出现下降。2.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3.41%,降幅优于行业。3.股权融资规模大幅回落,债权融资规模同比高增,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55.17%。4.券商资管主动管理规模稳中有升,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3.00%。5.信用债投资获得可观的超额收益,固收业务投资收益率超 5%,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同比+52.34%。6.信用业务总规模稳中有升,利息净收入同比-3.46%。 投资建议:报告期内公司机构客户业务保持增长,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降幅优于行业;资管业务整体已排名行业前列;固收自营把握市场机会获得超额收益,推动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同比高增。报告期内公司净利虽有小幅回落,但近年来业绩稳定性已领先中小券商。预计公司 2023、2024 年 EPS 分别为 0.24 元、0.26 元,BVPS 分别为 4.34 元、4.51 元,按 9 月 7 日收盘价 4.87 元计算,对应 P/B 分别为 1.12 倍、1.08 倍,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权益及固收市场环境转弱导致公司业绩出现下滑;2.市场波动风险;3.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进度及力度不及预期
招商证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3-09-12 14.07 -- -- 14.20 0.92% -- 14.20 0.92% -- 详细
2023 年中报概况:招商证券 2023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07.94 亿元,同比+1.63%;实现归母净利润 47.27 亿元,同比+10.14%。基本每股收益 0.51 元,同比+10.8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4.33%,同比+0.34 个百分点。2023 年半年度不分配、不转增。 点评:1.2023H 公司利息、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其他收入占比出现提高,经纪、投行、资管业务净收入占比出现下降。2.股基交易量市场份额保持稳定,非货公募保有规模保持增长,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10.72%。3.股权融资规模下滑幅度较大,债权融资规模小幅增加,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44.40%。4.券商资管规模延续下降趋势,公募基金业务收入贡献稳定,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13.29%。5.股票方向性业务、固收自营均跑赢市场,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同比+19.71%。6.两融余额及质押规模均出现小幅回升,利息净收入同比+155.89%。 投资建议:报告期内公司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虽受市场环境影响出现小幅下滑,但代理股基交易量市场份额创历史新高;自营业务积极发展客需业务及中性投资策略,权益及固收投资均跑赢市场;资管及公募基金业务虽有小幅回落但收入贡献仍较为稳定。预计公司 2023、2024 年 EPS 分别为 0.95 元、1.04 元,BVPS 分别为 12.11 元、12.75 元,按 9 月 6 日收盘价 14.16 元计算,对应 P/B 分别为 1.17 倍、1.11 倍,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权益及固收市场环境转弱导致公司业绩出现下滑;2.市场波动风险;3.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进度及力度不及预期
国金证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3-09-11 9.28 -- -- 9.53 2.69% -- 9.53 2.69% -- 详细
2023年中报概况:国金证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27亿元,同比+29.39%;实现归母净利润8.74亿元,同比+61.08%。基本每股收益0.235元,同比+40.7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77%,同比+0.73个百分点。2023年半年度不分配、不转增。 点评:1.2023H公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占比出现提高,经纪、投行、资管、利息、其他收入占比出现下降。2.客户总数、代理股基交易额及市场份额均实现增长,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1.22%。3.股权融资规模下滑幅度较大,债权融资规模保持稳步增长,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17.94%。4.券商资管规模下降,私募基金业务由盈转亏,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29.85%。5.权益自营提高投资效率,固收自营取得较好收益,另类投资明显回暖,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同比+674.80%。6.两融余额与股票质押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利息净收入同比-5.24%。 投资建议:报告期内公司投行业务虽受股权融资规模下滑幅度较大的影响出现下滑,但收入总量仍维持高位,IPO项目储备排名行业前列;客户总数、代理股基交易额及市场份额均保持增长,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下滑幅度优于行业;权益自营持稳,固收自营取得较好收益,另类投资大幅回暖,驱动公司业绩实现显著改善。预计公司2023、2024年EPS分别为0.36元、0.40元,BVPS分别为8.75元、9.18元,按9月6日收盘价9.36元计算,对应P/B分别为1.07倍、1.02倍,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权益及固收市场环境转弱导致公司业绩出现下滑;2.市场波动风险;3.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进度及力度不及预期
常熟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3-09-11 7.24 -- -- 7.33 1.24% -- 7.33 1.24% -- 详细
核心观点:8月14日我们对业绩快报进行点评:Q2营业收入、利润增长、资产质量好于预估,规模增长略低于预估,推断投资收益或高于预估。本报告依据半年报详细数据对公司上半年经营情进一步跟踪,认为:上半年公司个人贷款收益率弹性较好,存款成本控制效果良好,不良核销与清收规模大幅提升。我们根据半年报披露信息与对近期政策理解,适当调整盈利预测,主要调整项目包括:适当调低规模增速与存款成本率基准,适当调高贷款收益率基准,同时计入8月以来LPR、存量住房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动向的可能影响。 贷款投放方面,上半年企业贷、个人经营贷款与票据贴现增长较快,这与上半年行业信贷投放发力方向一致,三者分别较年初增长12.97%、13.92%与10.95%,住房贷款与信用卡贷款表现乏力,一定程度上体现行业趋势,二者余额分别较年初下降2.33%与7.55%。 上半年贷款平均收益率6.08%,与2022年基本持平,高于此前预估5.90%。其中,个人贷款收益率为7.16%,较2022年上升7bp,公司投向实体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占比较高,上半年让利导向边际放缓,定价弹性或有所释放;企业贷款平均收益率为4.79%,较2022年下降5bp,降幅好于行业平均水平,应是公司贷款期限特征决定其受重定价影响较小。 上半年存款平均成本率为2.28%,较2022年降低3bp,好于预估2.32%。行业层面,上半年一般是存款增长旺季,中小银行存款降息潮与之重叠,同时,息差压力下高成本存款主动压降,上半年个人存款成本率有所下降。常熟银行个人存款成本率较2022年下降11bp至2.68%,降幅大于行业,主要是因为存款结构中个人定期存款占比更高。 投资端与发行债券端平均利率基本稳定,上半年投资端平均利息收益率3.55%,较2022年下降2bp,发行债券平均成本率为2.82%,较2022年上升3bp。受益于稳定资产收益率与良好存款成本控制效果,公司净息差体现韧性,上半年净息差为3.00%,较Q1微幅下降2bp。 此前我们推断二季度投资收益表现或好于预期。二季度实际表现与推断相符。Q2债券市场表现较好,公司抓住市场机会,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债权投资持有期收益与处置收益取得收益表现亮眼(测算上半年交易性金融资产年化投资收益率为5.25%),带动公司投资收益大幅增长。Q2,公司实现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6亿元(+110.51%,YoY)。 不良贷款处置与清收力度大,明显好于此前预估。上半年,公司核销不良贷款7.01亿元(+231%,YoY),收回已核销贷款2.66亿元(+115%,YoY),测算不良贷款核销比例(年化)从47.18%大幅上升至89.88%,已核销贷款收回比例(年化)由15.45%上升至34.11%。 减值计提方面,上半年计提贷款减值损失准备8.54亿元,较2022年下半年增加0.18亿元。 受益于较大的回收与计提力度,公司拨备覆盖率环比提升3个百分点至550.45%。 我们根据半年报与近期政策理解小幅调整盈利预测,主要包括:适当调低规模增速与存款成本率基准,适当调高贷款收益率基准,计入8月以来LPR、存量住房贷款利率、存款利率动向的可能影响。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1.57、112.23、127.13亿元(原预测99.49、113.30、131.40亿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分别为33.03、37.35、43.02亿元(原预测32.45、37.93、44.46亿元),期末每股净资产分别为9.13、10.15、11.33元。 鉴于公司息差韧性较好,资产质量夯实,维持公司“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资产规模增长明显低于预期;小微贷款质量大幅恶化;净息差大幅收窄。
中国银河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3-09-08 11.28 -- -- 11.55 2.39% -- 11.55 2.39% -- 详细
2023 年中报概况:中国银河 2023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74.14 亿元,同比-4.38%;实现归母净利润 49.39 亿元,同比+14.15%。基本每股收益 0.45 元,同比+15.3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5.10%,同比+0.90 个百分点。2023 年半年度不分配、不转增。 点评:1.2023H 公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占比出现提高,经纪、投行、资管、利息、其他收入占比出现下降。2.零售经纪业务保持行业领先,机构经纪业务稳中有升,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12.45%。3.股权融资业务加强项目储备,债权融资规模同比增幅明显,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19.74%。4.券商资管规模微幅下降,集合资管规模有所增加,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7.47%。5.权益自营稳步提升,固收自营加快向表外客需业务赋能,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同比+36.92%。6.两融规模企稳回升,质押规模小幅回落,利息净收入同比-17.54%。7.得益于多元化的收入布局以及广泛的地域分布,国际业务营收净利双升。 投资建议:报告期内公司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虽受市场环境影响有所下滑,但零售经纪业务保持行业领先,机构经纪业务稳中有升;投行、资管虽有波动但收入占比较低;自营投资主要聚焦于固收领域,在上半年固收行情牛市氛围的加持下,公司投资收益快速改善;国际业务实现差异化竞争,营收净利增势喜人。预计公司 2023、2024 年 EPS 分别为 0.69 元、0.75 元,BVPS 分别为 9.08 元、9.55 元,按 9 月 5 日收盘价 11.35 元计算,对应 P/B 分别为 1.25 倍、1.19 倍,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权益及固收市场环境转弱导致公司业绩出现下滑;2.市场波动风险;3.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进度及力度不及预期
东方证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3-09-07 9.87 -- -- 10.00 1.32% -- 10.00 1.32% -- 详细
2023年中报概况:东方证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6.95亿元,同比+19.18%;实现归母净利润19.01亿元,同比+193.72%。基本每股收益0.21元,同比+200.0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44%,同比+1.58个百分点。2023年半年度不分配、不转增。 点评:1.2023H公司经纪、利息净收入及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占比出现提高,投行、资管、其他收入占比出现下降。2.机构客户及私人财富业务增势喜人,代买收入市占率稳中有升,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5.72%。3.股权融资规模下滑幅度较大,各类债券承销金额同比保持增长,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14.55%。4.券商资管、公募基金业务营收均出现下滑,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18.06%。5.自营业务规模再创新高,固收自营投资业绩保持行业前列,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同比+190.50%。6.两融规模企稳回升,持续压降质押规模,信用减值维持高位,利息净收入同比+46.54%。 投资建议:报告期内公司机构客户及私人财富业务增势喜人,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虽有下滑但优于行业;受市场环境影响,券商资管、公募基金业务虽有承压但仍保持行业领先;权益自营低仓位严控风险,固收自营投资业绩保持行业前列,投资收益显著改善推动公司释放业绩弹性。预计公司2023、2024年EPS分别为0.42元、0.49元,BVPS分别为8.81元、9.09元,按9月4日收盘价10.00元计算,对应P/B分别为1.14倍、1.10倍,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权益及固收市场环境转弱导致公司业绩出现下滑;2.市场波动风险;3.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进度及力度不及预期
广发证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3-09-07 15.13 -- -- 15.32 1.26% -- 15.32 1.26% -- 详细
2023 年中报概况:广发证券 2023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32.38 亿元,同比+4.20%;实现归母净利润 45.38 亿元,同比+8.11%。基本每股收益 0.56 元,同比+1.8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3.84%,同比-0.06个百分点。2023 年半年度不分配、不转增。 点评:1.2023H 公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占比出现提高,经纪、投行、资管、利息、其他收入占比出现下降。2.代理股票交易量份额保持稳定,代销规模及保有规模均实现增长,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6.79%。3.股权融资规模同比实现增长,债权融资规模增幅明显,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8.03%。4.券商资管规模延续下降趋势,公募基金业务收入贡献稳定,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5.23%。5.固收自营取得较好投资业绩,量化自营投资取得较好收益,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同比+198.88%。6.两融余额份额稳定,质押规模小幅回升,利息净收入同比-14.68%。 投资建议:报告期内公司代理股票交易量份额保持稳定,代销规模及保有规模均实现增长,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下滑幅度相对较小;投行业务处于放量周期,手续费净收入逆势增长;固收自营及量化自营均取得较好收益,投资收益明显改善;公募基金业务领跑行业。预计公司 2023、2024 年EPS 分别为 1.06 元、1.17 元,BVPS 分别为 15.12 元、15.99 元,按 9 月4 日收盘价 15.35 元计算,对应 P/B 分别为 1.02 倍、0.96 倍,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权益及固收市场环境转弱导致公司业绩出现下滑;2.市场波动风险;3.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进度及力度不及预期
海通证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3-09-06 10.01 -- -- 10.51 5.00% -- 10.51 5.00% -- 详细
2023年中报概况:海通证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9.68亿元,同比+40.18%;实现归母净利润38.30亿元,同比-19.51%。基本每股收益0.29元,同比-19.4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29%,同比-0.59个百分点。2023年半年度不分配、不转增。 点评:1.2023H公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其他收入占比出现提高,经纪、投行、资管、利息净收入出现下降。2.代理股票交易量有所下滑,金融产品保有规模稳中有升,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20.29%。3.投行业务总量保持稳定,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19.96%。4.券商资管净收入下滑幅度较大,公募基金业务保持相对稳定,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14.18%。5.自营业务实现显著改善,另类投资业务同比高增,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同比+278.21%。6.信用业务总规模稳中有升,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大幅增加,利息净收入同比-29.27%。7.境外业务实现业务收入29.79亿元,发生业务支出28.88亿元,整体同比扭亏为盈。 投资建议:报告期内公司公募基金业务保持稳定;自营业务显著改善,另类投资业务同比高增。同时,公司代理股票交易量有所下滑、股权承销收入同比减少导致经纪及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回落,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大幅增加拖累了公司中期业绩。预计公司2023、2024年EPS分别为0.46元、0.54元,BVPS分别为13.08元、13.62元,按9月1日收盘价9.82元计算,对应P/B分别为0.75倍、0.72倍,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权益及固收市场环境转弱导致公司业绩出现下滑;2.市场波动风险;3.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进度及力度不及预期
北京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3-09-06 4.60 -- -- 4.64 0.87% -- 4.64 0.87% -- 详细
投资要点:2023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速4.89%:北京银行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4.14亿元,同比下滑1.56%;实现归母净利润142.38亿元,同比增长4.89%。二季度单季业绩增速明显回升。其中,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信用成本下行释放利润。 规模扩张明显提速,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截至2023年6月末,北京银行总资产增长13.5%,贷款总额同比增长11.3%,存款总额同比增长11.5%,规模扩张明显提速。从信贷新增投放区域结构看,北京、浙江、江苏以及山东地区的新增信贷投放明显增加。从对公贷款分行业新增规模数据看,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新增相对较多。截至2023年6月末,北京银行的不良率、关注率、逾期率分别为1.34%、1.5%和1.67%,较年初分别下行9BP、11BP和59BP,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拨备方面,二季度末拨备覆盖率达到217.65%,环比继续提升。考虑到存量不良的逐步化解,以及新增投放聚焦优质区域,我们预计整体资产质量有望保持持续改善趋势。 净息差收窄,零售存款成本下行:2023年上半年净息差1.54%,同比收窄23BP,其中资产端收益率下行是主要影响因素,生息资产收益率同比下行20BP。负债端,付息负债付息率同比下行4BP,存款付息率同比下行5BP,其中零售存款的成本下行较为明显。考虑到LPR下行以及存量按揭调整等因素,预计净息差仍有下行压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2023年上半年北京银行资产规模扩张提速,新增信贷投放聚焦优质区域,预计资产质量有望保持持续向好趋势。净息差收窄,零售存款成本下行明显。根据最新公司业务数据,调整2023/24年EPS预测1.11元/1.20元,按照北京银行A股8月31日收盘价4.47元,对应2023年0.38倍PB,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银行业整体受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以及监管政策的影响较大,经济以及相关政策的变动,都将对银行的经营产生重要影响。包括净息差的变动、资产质量预期等。
国联证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3-09-06 10.75 -- -- 10.71 -0.37% -- 10.71 -0.37%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公告,1H2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07亿元,同比增长41.87%,实现归母净利润6.00亿元,同比增长37.30%,EPS为0.21元,同比提升40.00%。2Q2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9亿元,同比增长76.96%,实现归母净利润3.93亿元,同比增长58.47%。 受益于市场回暖,自营业绩高增贡献业绩弹性。1H23公司实现自营业务净收入9.62亿元,同比高增68.47%。截至1H23末,公司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中债券占比52.71%,股票占比3.54%。公司提前布局权益类投资,抓住一季度权益市场反弹行情,并持续提升固定收益业务交易量,实现收益的稳健增长。 注册制驱动下,投行业务收入实现逆势增长。(1)在股权融资业务方面,1H23公司投行业务净收入2.81亿元,同比增长14.69%,1H23公司完成IPO项目2单,IPO保荐家数首次位列行业第18名。公司另有已过会项目3单,申报在审项目5单,辅导项目11单。1H23市场IPO融资规模2187.20亿元,同比下降15.90%,而公司承销IPO金额14.71亿元,同比提升41.71%。8月27日证监会发布通知表示,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和再融资节奏,或对公司股权融资业务产生一定压力,但公司投行业务收入占营收比例为16.71%,并且有丰富的项目储备,预计该项政策不会对总营收产生过大影响。(2)在债券融资业务方面,上半年信用债市场全面回暖,1H23公司完成公司债承销规模261.9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0.01%,带动债券承销规模同比增长34.35%至278.34亿元。 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微幅下降,公募基金新布局推动财富管理深化转型。1H23公司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收入3.73亿元,同比减少0.47%。1H23沪深两市日均股基交易额1.06万亿元,同比下降0.8%,公司代理买卖业务交易量(股票+基金)1.17万亿元,同比下降6.91%,此外或由于行业政策、市场竞争导致的平均佣金率下滑,公司代理买卖业务净收入1.94亿元,同比下降9.98%。1H23公司基金投顾业务签约总户数28.18万户,授权账户资产规模69.65亿元。 公司收购中融基金75.5%的股权,2023年8月1日,中融基金正式更名为“国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结合参股33.41%的中海基金,公司形成“一参一控”的公募基金布局,财富管理的深度与广度有望不断拓宽。行业竞争力和投研能力强化,资产管理业务稳中向好。1H23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收入/AUM分别为0.8/1,114.33亿元,同比+9.33%/+7.18%。其中公募/集合/单一/专项AUM金额分别达到65.37/166.47/523.15/359.3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1.10%/+26.78%/+7.24%/-0.66%。 综合上述,我们预计2023-2025年EPS分别为0.37/0.44/0.57元,以2023年9月1日收盘价为基准,预计对应2023PE为29.00倍,维持“买入”的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波动风险,财富管理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市场活跃度下滑。
南京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3-09-04 7.94 11.84 49.49% 8.06 1.51% -- 8.06 1.51% -- 详细
投资要点南京银行业绩增速放缓,信贷投放保持高增,不良基本稳定。 数据概览南京银行 23H1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5.3%,增速较 23Q1 下降 3pc;营收同比增长 3.3%,增速较 23Q1 下降 2.2pc。南京银行 23Q2 末不良率较 23Q1 持平于0.90%,拨备覆盖率较 23Q1 下降 12pc。 业绩增速放缓①23H1 营收同比增长 3.3%,增速较 23Q1 下降 2.2pc,主要受利息收入增速放缓影响。23H1 利息净收入增速较 23Q1 下降 4.2pc 至 0.6%,利息收入增速放缓主要受息差收窄影响,23Q2 单季息差(期初期末)较 23Q1 下降 25bp 至 1.47%。 ②23H1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5.3%,增速较 23Q1 下降 3pc,利润增速下降除受营收放缓影响外,还受成本支出加大影响。23H1 成本收入比为 27.5%,同比提升3pc,主要是员工人数增长带动人力成本增加,网点新设带动费用支出加大。 息差环比收窄23Q2 南京银行单季息差(期初期末)较 23Q1 下降 25bp 至 1.47%,主要受资产端收益率下降影响。具体来看:①23Q2南京银行资产端收益率较 23Q1下降 23bp至 4.28%,我们判断主要受贷款收益率下降影响,一方面受 LPR 调降和市场竞争影响,新发贷款利率下降,另一方面贷款投放以对公为主,23H1 新增贷款投放中利率较高的零售贷款只占 4%,拉低贷款整体收益率。②23Q2 南京银行负债端成本率较 23Q1 上升 1bp 至 2.47%,环比变化不大。 投放保持高增总量来看,南京银行整体贷款维持高增,23Q2 贷款同比增 17.6%,增速较 23Q1提升 0.4pc。结构来看,南京银行对公贷款增速高于零售,23Q2 对公贷款(含票)同比增 20.6%,较零售快 10.7pc;零售中表现较好的主要是消费贷款,23Q2消费贷款同比增 27.5%,增速较 22Q4 末提升 0.6pc。 展望未来,网点新设和消金子的快速发展支撑南京银行信贷投放保持高增。①网点新设稳步推进,2023 年上半年新设 18 家支行,23Q2 营业网点达到 260 家;②消金子快速发展,23H1 末消金子消费贷余额是年初的 5 倍。 不良保持稳定主要不良指标基本稳定,23Q2 不良率较 23Q1 持平于 0.90%,关注率较 23Q1 下降 1bp 至 0.85%,逾期率较 22Q4 上升 4bp 至 1.25%,我们判断主要受零售资产质量波动影响。拨备下降,23Q2 拨备覆盖率较 23Q1 下降 12pc 至 380%。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 计 2023-2025 年 归 母 净 利 润 同 比 增 长 9.79%/13.24%/13.50%, 对 应 BPS13.53/15.13/16.95 元。现价对应 PB 0.61/0.55/0.49 倍。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1.84 元/股,对应 2023 年 PB 0.87 倍,现价空间 44%。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失速,不良大幅暴露。
中国平安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3-09-04 49.35 -- -- 51.90 5.17% -- 51.90 5.17%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中报,H123末集团EV1.49万亿元、较上年末+4.9%,寿险及健康险EV9246亿元、同比+5.7%。上半年NBV259.60亿元、同比+32.6%,重述后同比+45.0%,新单保费1139亿元、同比+49.6%,NBVM22.8%、同比-2.9pct。Q223NBV122.58亿元、同比+75.5%,新单保费483.87亿元、同比+94.7%,NBVM25.3%、同比-2.7pct。 负债端:【寿险】代理人量减质增,银保快速增长。H123月均代理人数量37.9万人、同比-26.3%,人均NBV5.63万元、同比+76.1%,人均收入10887元/人/月、同比+36.8%。期待代理人收入增加可以带来留存改善到增员改善的正向循环。银保渠道NBV28.25亿元、同比+166.4%,新单保费143.42亿元、同比+120.7%,NBVM19.7%、同比+3.4pct。【产险及其他】H123产险保费收入1541亿元、同比+5.0%。综合成本率98.0%、同比+0.9pct,主因出行增加致车辆出险率增加和保证保险业务成本率波动。承保利润30.53亿元、同比-27.3%。平安银行归母净利润253.87亿元、同比+14.9%,资管业务归母净利润14.12亿元、同比-67.9%,科技业务归母净利润17.93亿元、同比-60.0%。 资产端:H123末投资资产4.62万亿元、同比+6.5%,净/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5%、3.4%,同比-0.4pct、+0.4pct,净投资收益率下降主因部分存量资产到期及新增资产收益率下降,总投资收益率上升主因权益资产公允价值增加。期末不动产投资余额2094亿元、占比4.5%,占比持续下降。 投资建议:根据公司中报,我们小幅下调公司投资收益率假设,并将2023-25年盈利预测下调13.3%、10.4%和10.3%。2023EP/EV0.56x,处近5年低位。考虑到公司渠道改革坚定、业务稳健及估值较低,维持“买入-A”。 风险提示:负债端发展不及预期,长端利率下行,资产质量恶化等。
新华保险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3-09-04 40.76 -- -- 43.38 6.43% -- 43.38 6.43% -- 详细
事件概述新华保险发布 2023年中期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89.43亿元,同比-4.7%;实现归母净利润 99.78亿元,同比+8.6%;内含价值 2,664.79亿元,较上年末+4.3%;实现新业务价值(NBV)24.74亿元,同比+17.1%;公司实现年化总投资收益率 3.7%,同比-0.5pct。 分析判断: 保费规模稳中有进,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2023H1公司实现保费收入 1,078.51亿元,同比+5.1%。其中,长期险首年保费 338.59亿元,同比+14.8%; 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 174.82亿元,同比+42.9%,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占长期险首年保费比例 51.6%,较上年同期+10.1pct,主要系银保渠道新单和传统险新单销量的大幅增长;续期保费 715.52亿元,同比+1.9%,续期保费占总保费比例 66.3%,规模基盘稳固。 银保期交深化,传统险新单高增。 分渠道来看,2023年上半年,公司银保渠道加强推动终身寿险、年金险等产品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不断深化业务的期交化、长期化转型发展,深耕合作渠道推动渠道期交业务的全面正增长。截至 2023年 6月末,银保渠道实现保费收入 368.30亿元,同比+18.1%,其中,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 95.11亿元,同比+100.0%;续期保费 113.83亿元,同比+18.9%;银保渠道 NBV 6.99亿元,同比+202.60%。个险渠道聚焦价值,加快实施以长年期、保障型产品为核心的业务转型和以绩优建设为核心的队伍转型,实现新单业务触底反弹,人均产能翻倍增长。截至 2023年 6月末,个险渠道实现保费收入 692.11亿元(占总保费收入 64.2%),同比-0.5%,其中,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 79.40亿元,同比+6.6%(2022年全年同比-30.8%);个险渠道 NBV 19.93亿元,同比-5.19%。 个险代理人月均人均综合产能 8,103元,同比+111.0%。 分险种来看,2023年上半年,公司传统型保险原保费收入 612.50亿元,同比+81.3%,其中长期险首年保费329.55亿元,同比+236.4%,占总体长期险首年保费的 97.3%,较上年同期+64.1pct,我们预计可能系预定利率下调政策带来保单销售高增长。其他险种原保费收入均有所回落,主要系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导致新单保费变化: 分红型保险原保费收入 160.12亿元,同比-55.2%,其中长期险首年保费收入 0.01亿元,同比-100.0%;健康保险原保费收入 300.40亿元,均为续期保费,同比-6.5%;意外保险原保费收入 5.22亿元,均为短期险保费,同比-39.8%。 市场波动拖累投资收益率。 受今年二季度以来 A 股指数行情开始走弱、以十年期国债为代表的利率中枢整体下行拖累,2023H1公司年化净投资收益率为 3.4%,同比-1.2pct;年化总投资收益率 3.7%,同比-0.5pct。公司投资资产规模稳步增长,截至2023年 6月末,投资资产总额约 12,591.6亿元,较上年末+8.8%;受托第三方资产管理规模达 6,240亿元,同比+45%。其中,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管理规模达 5,8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1999亿元,连续 3年保持每年增长规模超千亿元。 投资建议公司深化供给侧改革,不断优化销售渠道促进价值释放,个险渠道高质量队伍转型卓有成效,银保渠道深耕合作渠道持续深化业务的期交化长期化转型发展。尽管高利率产品下架导致部分需求提前释放,负债端短期或将承压,但我们认为,负债成本的降低,叠加上半年的良好表现,有望对公司全年业绩形成有力支撑。维持此前盈利预测,我们预计 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 2,322/2,420/2,50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8.32%/4.26%/3.65%;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1/186/225亿元,同比增速为 53.50%/23.08%/21.47%;对应 EPS 分别为4.83/5.95/7.22元。对应 2023年 8月 30日收盘价 40.99元的 PEV 分别为 0.46/0.45/0.43,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渠道转型不及预期;权益市场波动;利率下行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168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