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68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蒙娜丽莎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4-06-28 9.25 10.22 12.80% 9.19 -0.65% -- 9.19 -0.65% -- 详细
事件:蒙娜丽莎完成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公司本次实际现金分红总额为1.23亿元(含税)。公司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66亿元,因此现金分红比例达到46%,为上市以来新高。 提高分红比例,符合新“国九条”政策导向。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重视股东回报,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我们认为,未来具有较高盈利质量、成长价值、发展潜力和持续盈利能力的公司将更加受到市场青睐。在此背景下,蒙娜丽莎提高分红比例,有利于长期投资价值发现。 竣工数据开始承压,瓷砖需求呈现下行趋势。受益于保交楼等政策推动,2023年竣工呈现良好态势。但进入24年竣工需求端压力或将开始显现,随着前期积压需求的释放,竣工数据有所走弱,2024年1-5月,房屋竣工面积2.2亿平米,同比下滑20.1%。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陶瓷砖产量延续下行趋势,为67.3亿平方米,同比下滑8.0%。 经销渠道逐步发力,期待市场份额提升。面临行业下行压力,以及工程端风险持续暴露,公司持续优化销售结构,经销商渠道网络进一步提升。2023年公司经销业务收入增长6.2%、占总收入的64.6%;战略工程业务收入下降20.2%,占总收入的35.4%。公司目前有四个生产基地,2023年产量约1.5亿平方米,市占率并不高,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公司已逐步进行渠道结构调整,经销业务逐步提升。行业下行压力下,中小企业出清或将迎来加速,公司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由于行业需求压力逐渐显现,公司产品售价和销量预期我们均进行了下调,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EPS分别为0.73、0.84、0.93元/股(原预测2024-2025年EPS1.41、1.63元/股),参考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024年14XPE,对应目标价为10.2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地产竣工下行超预期,新增产能消化风险,瓷砖价格提升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海利尔 医药生物 2024-06-26 11.93 18.60 52.83% 12.45 4.36% -- 12.45 4.36% -- 详细
农药原药行业景气下行业绩同比承压:公司前期发布2024年一季报,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47亿元,同比-6.70%;实现归母净利润0.91亿元,同比-40.37%。公司净利润及盈利能力同比下滑主要是受到原药行业景气下行因素拖累,公司一季度农药板块销售均价同比下滑23.60%;然而另一方面公司一季度农药销量同比增长8.76%,以量补价部分对冲了价格下跌的负面影响。 全球农药去库周期走过下半场,曙光有望出现:过去两年全球农化行业经历了供应链危机下的主动累库的上行周期及见顶后的去库周期,行业走出了一波过山车行情。据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当前综合价格指数/除草剂价格指数/杀虫剂价格指数/杀菌剂价格指数相对22年初分别-62.17%/-67.32%/-56.31%/-47.04%,下游跨国公司去库周期中原药价格杀跌惨烈程度可见一斑。然而截至24Q1末,大部分跨国公司的期末存货相比高位有所下行,去库压力持续缓解。当前农药原药景气位置处于近年历史新低,下行风险有限。虽然目前海外粮食价格较高位有所回调,但依旧高于疫情前的长期中枢水平,我们认为农化真实需求还在高位,待去库周期完结后,跨国公司采购需求有望复苏,支撑公司经营改善。 原药及制剂品类规模扩张,储备未来成长:公司持续布局农药和原药制剂产品,扩充产品序列和产能规模。青岛奥迪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000T农用化学品制剂及肥料制造项目和50,000T农用化学品制剂及肥料制造项目正在实施过程中,前者预计2024年建设完工,后者预计2027年建设完工。山东海利尔绿色高效杀虫剂原药及中间体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已于2023年建设完工。青岛恒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已于2022年开工建设,其中一批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建设完工。尤其是公司今年投资重点的青岛恒宁子公司2023年亏损1.41亿,未来随着新产品落地及产能爬坡有望实现扭亏,为公司带来利润增量。 考虑农药行业景气磨底,公司主要产品价格下滑,故下调盈利预测,我们预测24-26年公司EPS为1.24、1.65和2.15元(原24-25年预测为2.68和3.27元),按照可比公司24年15倍市盈率,给予目标价18.60元并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能投放不及预期;终端市场开拓不及预期;产品和原材料价格波动。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新泉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6-24 40.99 38.32 -- 41.39 0.98% -- 41.39 0.98% -- 详细
事件:公司完成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股票购买。 公司推进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彰显长远发展信心。公司于6月18日发布公告,截至公告发布日公司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通过非交易过户和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买入公司股票925.9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9%,成交金额3.96亿元(不含交易费用),成交均价约42.79元/股。公司在4月29日发布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6月3日参与认购的员工完成3.96亿元的认购资金缴纳,认购金额接近4亿元的上限,彰显了公司管理层及核心员工对公司发展的信心。此次员工持股计划有助于充分调动管理层及核心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和业务技术骨干,为公司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外饰业务及集成化产品有望提升单车价值量,有望打开新增长空间。公司不断拓展新能源市场,进入国际知名品牌电动车企、理想、吉利、比亚迪、广汽埃安等车企新能源车型配套体系;在传统内饰件稳健发展的同时,公司积极开拓外饰业务,2023年保险杠总成及外饰附件营收均实现翻倍以上同比增长;公司积极推进常州外饰件基地项目及上海智能制造基地升级一期扩建项目,常州工厂投产后将新增年产能保险杠总成50万套、汽车轮眉饰板50万套、尾门/翼子板总成50万套、门内护板总成50万套;上海扩建项目投产后将新增年产能仪表板总成50万套,同时将能够满足客户Tier0.5级配套要求,为客户配套模块化、系统化的集成产品,预计外饰产品及集成化产品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单车配套价值量,增强公司与主要客户合作粘性,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持续推进欧美产能布局,海外业务有望成为重要增长点。公司持续推进北美及欧洲市场布局,北美方面,公司拟投资400万美元在加利福尼亚州设立新泉美国集团有限公司;投资4600万美元在得克萨斯州设立新泉(得克萨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负责汽车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截至目前以上美国子公司均已设立完成,有望助力公司进一步开拓北美新客户、新订单。墨西哥新泉扩建项目预计亦将于2024年12月投产,随着墨西哥工厂销售规模持续扩张、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预计规模效应下其盈利能力有望改善;欧洲方面,公司拟向斯洛伐克子公司增资4500万欧元,此次增资有望进一步提升斯洛伐克工厂产能,增强公司在海外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助力公司加速拓展欧洲市场。 预测公司2024-2026年EPS2.31、3.06、3.96元,可比公司2024年PE平均估值24倍,目标价55.4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乘用车行业需求低于预期、乘用车、商用车产品配套量低于预期、海外工厂盈利低于预期。
甘李药业 医药生物 2024-06-19 46.98 61.12 31.95% 51.37 9.34% -- 51.37 9.34% -- 详细
集采影响释放,续标量价齐升迎新一轮成长。作为国产三代胰岛素领先企业,公司长期以来业绩增长优异,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26.1亿元(+52%),归母净利润3.4亿元,扭亏为盈。随着2022年胰岛素第一轮国采执行以来的影响出清以及2024年第二轮集采续标落地,公司国内业务未来3年采购周期内的增长确定性加强。本次集采续约中,公司产品中标量价齐升,采购需求总量较上轮集采增长151%,中选均价增长31%,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深化出海布局,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公司在研管线中,以三代胰岛素的欧美申报出海进展最快。公司自2005年开始推进国际化战略布局,2023年国际销售收入3.27亿元(+132%),实现快速增长。目前,公司甘精、赖脯和门冬胰岛素已处于美国FDA和欧洲EMA的上市申请阶段,在欧美市场推广方面,公司与海外生物类似药巨头SandozAG(山德士)于2018年达成合作,欧美市场空间大且格局较为优异,随着美国市场胰岛素价格调整完毕,公司有望切实受益。 创新管线布局前沿,迭代产品序列丰富。胰岛素作为糖尿病治疗不可或缺的最终用药,具有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公司长期坚持研发创新高投入,近3年研发投入营收占比均在15%以上,高于行业平均,研发管线主要围绕糖尿病布局:GZR18注射液(GLP-1RA周制剂),已完成中国Ic期和2型糖尿病及超重/肥胖适应症的中国Ib/2a期的临床研究;GZR101注射液(第四代预混双胰岛素新药),已完成II期首例受试者给药;GZR4注射液(第四代超长效胰岛素周制剂),已实现II期临床试验中首例受试者的给药。 我们看好公司集采续标后国内基本盘成长的确定性,产品出海和创新布局也有望积蓄中长期增长动能,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2/11.5/14.4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07/1.91/2.40元。参考可比公司平均估值,给予公司2025年32倍PE,对应目标价61.12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出海进度不达预期风险;新品上市不达预期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新兴疗法冲击风险;地缘政治变化风险等。
中科创达 计算机行业 2024-06-18 54.15 71.30 56.39% 57.88 6.89% -- 57.88 6.89% -- 详细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能操作系统和技术提供商。自2008年成立以来,公司以智能操作系统技术为核心,专注于Linux、Android、RTOS、鸿蒙等智能操作系统底层技术及应用技术开发。公司坚持“技术+生态”的平台发展战略,并通过“内生+外延”的方式逐步实现业务的横向拓展,目前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智能软件、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物联网三大领域。 端侧AI迅速发展,全球厂商拥抱AIPC。得益于AI大模型尺寸不断缩小、推理成本的快速下降,端侧AI在今年迎来了快速发展,全球头部厂商纷纷开始布局,受到核心关注的产品就是AIPC。微软在Build大会上提出了Copilot+PC方案,采用高通骁龙XElite芯片,从x86架构转向了Arm,从硬件到软件的层面将AI能力融合到PC的体验中。随后在ComputeX2024大会上,AMD、英特尔、高通、Arm等厂商纷纷开展主题演讲,推出了各自的AIPC芯片以及展示端侧AI的布局。Arm预计到2025年底超过1000亿台Arm设备可用于AI。 公司长期布局端侧智能。公司依托强大的操作系统技术和本地化服务能力,构建了以IoTOS为核心的端、边、云分布式OS的一体化和全场景解决方案,在端侧场景、设备以及操作系统层面都具备多年开发经验,支撑了公司智能物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 与高通深度合作,卡位生态和技术优势。公司从创立初期起便与高通形成了战略合作,至今仍保持着紧密合作关系,近期为高通骁龙XElite开发套件提供了从设计到生产的一站式服务,在未来WinonArm的生态中占据了先发优势。同时,公司自身也在端侧AI领域积极布局,已经有端侧数字人、AIPC智能法律助手、AIPC魔方工具箱等产品,具备丰富的端侧AI开发经验。未来,公司在战略上将持续发力第二增长曲线(现有业务+端侧智能)以及第三增长曲线(端侧智能+创新业务),不断探索端侧AI应用场景需求。随着端侧AI的加速落地,公司有望在端侧智能领域迎来快速发展。 考虑到宏观经济环境以及AI发展带来较大投入等因素,下调公司24-26年的每股收益为1.21/1.55/1.86元(原预测为1.35/1.93/2.46元)。根据可比公司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25年46倍市盈率,对应合理股价为71.3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AIPC落地不及预期,汽车智能化落地不及预期,智能物联网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其他收益占比较高风险
紫燕食品 食品饮料行业 2024-06-18 16.50 22.08 44.13% 16.99 2.97% -- 16.99 2.97% -- 详细
事件:1)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及 24年一季报,公司 23年实现营收 35.50亿元/yoy-1.46%,归母净利润 3.32亿元/yoy+49.46%;单 Q4实现营收 7.34亿/yoy-14.65%,归母净利润-991.74万(去年同期亏损 576.47万)。 2)24Q1实现营收 6.95亿元/yoy-8.0%,归母净利润 0.54亿元/yoy+20.87%。 营收仍有承压,23全年净增 510家。 1)分产品看,公司 23年鲜货类产品营收 30.04亿元/yoy-1.71%,其中夫妻肺片营收 10.99亿元/yoy+0.46%,整禽营收 8.79亿元/yoy-4.06% ,香辣休闲类营收 3.14亿元/yoy-18.68% ,其他鲜货营收 7.11亿元/yoy+7.90% ;2)分区域看,公司 23年华东地区营收 24.47亿元/yoy-5.43%,华中地区营收 3.92亿元/yoy+0.93%,西南地区营收 3.17亿元/yoy+9.46%,华北地区营收 1.56亿元/yoy+8.04%,华南地区营收 0.87亿元/yoy+8.18%,西北地区营收 0.51亿元/yoy+28.89%,东北地区营收 0.31亿元/yoy+41.54%; 3)分模式看,公司 23年经销模式营收 30.51亿元/yoy-2.68%,直营模式营收 0.63亿元/yoy+40.90%;4)开店看,23年年末全国门店总数 6205家,相较于 22年末净增加 510家; 5)公司 24Q1营收 yoy-8.0%,经营仍有承压。 毛利率同比改善带动盈利能力提升。 1)公司 23年毛利率 22.46%/同比+6.49pct,其中夫妻肺片/整禽/香辣休闲类/其他鲜货毛利率同比+18.75/-1.35/-0.9/+5.41pct,毛利率同比提升主要受益于进口牛肉等原料价格有所回落;2)公司 23年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同比+2.32/+0.19/-0.01/-0.00pct(合计+2.50pct),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主因公司发展新的子品牌,拓展新区域,加大广告费投入和增加相应的销售人员;3)公司 23年归母净利率 9.34%/同比+3.18pct;4)公司 24Q1归母净利率 7.77%/同比+1.86pct,其中毛利率同比+2.20pct,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同比+0.68/-0.09/+0.10/+0.20pct(合计+0.89pct)。 公司 23年深耕主业与外延拓展并举,主业上持续提升单店运营效率,加强产品研发及品牌营销,供应链端持续推进生产基地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等。 外延拓展上公司 22年收购的冯四孃跷脚牛肉已成功跨越 100家门店的门槛,并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利润倍增;23年继续投资老韩煸鸡、京脆香等品牌;23年 5月成立海外事业部,进行海外市场拓展。公司 23年每股分配现金红利 0.8元,股利支付率达 99%,分红表现亮眼。 需求修复略低于预期,我们主要下调公司收入预测,调整公司 2024-26年 EPS 预测为0.96/1.09/1.22元(调整前 24/25年为 1.07/1.25元),使用可比公司估值法给予公司 24年23倍 PE 估值,对应目标价 22.08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修复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成本波动等
欧圣电气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6-18 21.12 25.20 3.92% 25.50 20.74% -- 25.50 20.74% -- 详细
北美细分赛道龙头供应商,外资背景下诚信企业文化。公司是国内综合优势领先的空气动力设备和清洁设备制造商之一,控股股东和创始人具有美资背景,拥有独特的诚信、回馈的企业文化。主要产品是小型空压机和干湿两用吸尘器。由于欧美地区独栋房屋较多,居住面积较大,并且人工成本较高,DIY文化盛行,因此是这两类产品的主要消费地区,公司在小型空压机与干湿两用吸尘器细分领域国内出口市场占据一定份额。其中小型空压机中国对美国与加拿大出口量中公司份额稳定20%以上。 海外家电市场去库接近尾声。美国海外家电消费逐步复苏,2023年9月起美国电子与家用电器店零售销售额基本实现正向增长。从库销比及同比来看,库存依然处于低位,同时库存环比逐渐走高,或预示着北美零售渠道出现补库存的信号。美国成屋销售增速与长端抵押贷款利率整体呈反方向变动,抵押贷款利率近月高位回落,突破临界值后有望推动购房需求的提升,有望带动房地产下游工具类产品销售回升。 ODM、品牌授权、自主品牌多方式运营,创新布局护理机器人。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劳氏、沃尔玛、家得宝等北美龙头零售商,公司通过为其自有品牌ODM代工模式进入当地市场,并与客户建立了深度合作,结合品牌授权和自有品牌不同模式向客户销售,建立起较高的渠道壁垒。在生产端公司通过IPO募投项目扩展产能,并在海外投产减小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同时公司在中国老龄化的背景下,立足核心电机技术,在产品上创新研发了老年护理机器人,目前已取得中、日等国认证,实现小批量生产销售。 公司是小型空压机与干湿两用吸尘器的出口龙头公司,在深化与客户合作与开拓新市场的逻辑下收入规模与净利润有望得以提升。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20亿、2.90亿、3.87亿,根据可比公司2024年平均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4年21倍PE,对应目标价25.20元,首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贸易摩擦风险、汇率变动风险、原材料价格变动风险
美好医疗 机械行业 2024-06-17 27.43 32.64 12.55% 29.88 8.93% -- 29.88 8.93% -- 详细
公司深耕医疗器械精密组件及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核心业务包括:为全球家用呼吸机市场龙头客户A提供组件,以及为全球人工植入耳蜗龙头客户B提供组件。2018-2023年,公司营收CAGR为18%,保持稳健增长。 家用呼吸机组件需求旺盛,与龙头客户A合作稳定。家用呼吸机组件业务是公司核心业务(2023年营收占比64.8%)。家用呼吸机是OSA和COPD的主要治疗手段,下游呼吸疾病治疗的迫切需求带动家用呼吸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且市场集中度高。长期以来,公司与龙头客户A合作关系持续稳定,并且通过切入客户A新一代产品的开发,使得合作黏性不断加强。 人工耳蜗市场稳定,已形成良好的品牌。2018-2023年,人工耳蜗组件业务从0.33亿元增长至1.14亿元,期间CAGR27.9%。人工耳蜗是治疗失聪的常规方法,市场稳定,且市场集中度高。在人工耳蜗板块,公司主要向龙头客户B供应组件产品,自2011年起公司与客户B建立了长期且稳定的合作关系。 底层技术延展能力强,深化多元业务布局。公司在传统的精密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积累深厚,同时自主研发的液态硅胶应用技术具有高技术壁垒,底层技术延展能力强,目前已拓展至家用和消费电子领域。2019到2023年,公司家用和消费电子业务营收从826万元增长至1.5亿元,CAGR达到107%,发展迅速;其次,近年来公司大力布局胰岛素笔业务,目前已成功实现量产。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糖尿病患者数量持续增加,胰岛素注射笔需求会不断扩大。 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96、1.20、1.47元,由于公司家用呼吸机业务有望随下游渠道库存出清而恢复快速增长态势,同时公司产品管线持续丰富,新业务、新客户不断开发,长期发展空间广阔。根据可比公司2024年平均估值,给予公司2024年34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为32.64元,首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大客户依赖风险;下游库存积压风险;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盈利能力下滑风险。
三安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6-14 12.53 14.40 22.87% 12.76 1.84% -- 12.76 1.84% -- 详细
LED高端产品占比提升,产品结构改善。公司LED外延芯片产品营收2023年增长6%,其中传统LED外延芯片产品营收同比增长4%,高端产品营收同比增长14%,实现产品结构的初步调整。23年下半年LED市场需求逐步恢复,设备稼动率逐步回升。公司MiniLED销售量持续增长,MicroLED与国内外大厂展开合作,MIP已具备量产条件,车用LED多产品进入量产批量交货阶段,植物照明产品、激光器、高阶手机闪光灯等产品进展良好。后续随高端产品占比和设备稼动率提升,LED业务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改善。 氮化镓射频业务稳步发展。公司砷化镓射频业务终端客户涵盖国内外主流手机品牌客户以及国内三大ODM客户。第二代大功率基站产品于2023年10月顺利量产,面向5G-A市场的第三代产品研发正在推进。2023年下半年,受益于消费需求的回暖和供应链切换,公司出货快速提升,产能稼动率逐月提高;公司自产外延已导入客户验证并通过,外延自给率提升快速,砷化镓射频业务的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碳化硅业务顺利推进。湖南三安已拥有碳化硅配套月产能1.6万片,硅基氮化镓月产能2,000片,合作意向及客户超800家,6吋碳化硅衬底已实现国际客户的批量出货,8吋衬底外延工艺调试完成并向重点海外客户送样验证。车规级1200V/16mΩ碳化硅MOSFET通过AEC-Q101标准,已在重点新能源汽车客户模块验证中。 湖南三安与全球电源巨头维谛技术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望用于数据中心、通信网络等领域。湖南三安与理想汽车成立的合资公司苏州斯科半导体进入试生产阶段,预计2024年8月正式量产。湖南三安与意法半导体在重庆设立的合资公司安意法预计2024年配备月产能8吋8,000-10,000片,将于2024年底通线,2025年逐步释放产能,规划2028年达产后的产能为1万片/周。 我们预测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17.9/26.6亿元(原24-25年预测分别为25.2/31.5亿元,主要根据市场状况下调收入和毛利率预测),根据可比公司25年40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14.4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LED需求不及预期;MiniLED和化合物半导体进展不及预期。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6-12 13.20 19.80 47.43% 14.38 8.94% -- 14.38 8.94% -- 详细
长安汽车5月销量同比增速优于行业平均水平。长安汽车2024年5月整体销量20.68万辆,同比增长3.3%,环比减少1.6%;1-5月累计整体销量110.90万辆,同比增长12.0%。根据乘联会初步统计,5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批发/零售销量分别同比+0%/-3%,长安汽车5月销量同比增速优于行业平均。 5月自主品牌销量持续增长,深化提速布局泰国市场。5月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12.32万辆,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0.1%;1-5月累计销量68.36万辆,同比增长8.5%。5月自主品牌海外销量3.33万辆,同比增长72.9%,环比增长5.2%;1-5月累计销量17.39万辆,同比增长80.8%。5月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5.50万辆,同比增长87.8%,环比增长6.4%;1-5月累计销量23.55万辆,同比增长72.7%。长安启源5月交付1.36万辆,环比增长14.6%,1-5月合计交付5.78万辆。预计长安启源A07、A05和Q05将于下半年迎来升级焕新,并推出长安启源E07;到2025年,预计长安启源将向全球市场推出包括C798、C657、C390和B216在内的10款全新数智进化汽车产品。深蓝汽车5月交付1.44万辆,环比增长12.8%,1-5月合计交付6.72万辆,预计深蓝G318车型将于6月上市。阿维塔5月交付4569辆,同比增长162.9%,环比降低12.9%,1-5月累计交付2.43万辆,同比增长170.8%。 5月10日,阿维塔旗下第三款全新产品—阿维塔07亮相,新车定位中型SUV,预计将拥有纯电动以及增程两种动力形式(首次采用增程版本,预计年内阿维塔11和12将有望增加增程版本),预计价格在25-35万元。出海方面,长安牵手泰国产业链,本地化发展持续提速。2023年11月长安进入泰国市场,辐射全球右舵市场,并于泰国罗勇府开工奠基首个海外基地。预计该基地将于2025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首期产能10万台,后续将扩容至20万台,2024年聘请本地员工超过600人,本地化率超过80%,预计2026年本地化率将达到90%。在“海纳百川”计划的指引下,长安泰国持续本地化发展,预计2030年前导入至少15款全新产品,开拓泰国及东南亚汽车市场,打开海外增长空间。 公司成为全国首批L3级智能网联汽车试点单位。2024年6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研究确定了9个进入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的联合体,长安汽车成为全国首批L3级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的单位。公司申报车型SL03i配备的L3级交通拥堵自动驾驶系统(TJP)准入试点是长安汽车“北斗天枢”智能化战略的标志性成果,体现了公司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看好公司“电智化”转型进程。 预测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89.02、107.04、118.14亿元,维持可比公司24年平均PE估值22倍,目标价19.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长安福特销量低于预期、长安马自达销量低于预期、长安自主品牌销量低于预期、行业价格战影响盈利。
安琪酵母 食品饮料行业 2024-06-07 31.37 40.04 43.36% 30.39 -3.12% -- 30.39 -3.12%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共计1189万股,占总股本的1.37%,一次性授予,无预留权益。本次激励对象共计1006人(占公司当前员工总数的9.03%),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及管理骨干。授予价格为15.41元/股。本次股权激励对应股份支付费用合计1.8亿元,其中24-28年对应费用分别为3247/6493/5005/2525/767万元。 本次激励计划分三期解除限售,比例分别为33%/33%/34%,对净资产现金回报率(EOE)、主营业务收入、资产负债率提出考核:1)第一个解除限售期:2024年EOE不低于21.5%;以2021-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均值为基数,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1%,且上述两个指标均不低于对标企业75分位值;2024年资产负债率不超过51%。2)第二个解除限售期:2025年EOE不低于22%;以2021-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均值为基数,2025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3%,且上述两个指标均不低于对标企业75分位值;2025年资产负债率不超过53%。3)第三个解除限售期:2026年EOE不低于22.5%;以2021-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均值为基数,2026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不低于46%,且上述两个指标均不低于对标企业75分位值;2026年资产负债率不超过55%。经我们测算:1)公司21-23年主营业务收入均值123.2亿元,对应24-26年主营收入要求为149.0/163.8/179.8亿元,同比增长10.0%/9.9%/9.8%;2)我们测算公司21-23年EOE分别为34.0%/28.2%/24.1%。 此次为公司20年股权激励后的第二轮激励,相较于前次:1)本次覆盖人数更广(20年为894万股,占总股本1.09%;覆盖744人,占员工总数8.09%)、授予价格更低(20年为24.30元/股),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2)未明确设置利润增长考核,且相较于24年预算目标(营收目标156.69亿元/yoy+15.37%,归母净利润目标13.69亿元/yoy+7.80%)定调更加稳健,目标具备可行性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员工动力,充分体现公司与员工利益共享的意愿。 公司为全球酵母及衍生品龙头企业,公司经营底部有望逐渐走出,建议积极关注。 略微调整收入及股权激励费用预测,调整24-26年EPS预测为1.54/1.72/1.98元(调整前为1.58/1.83/2.11元),维持24年26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40.0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折旧摊销影响、原料成本波动等
麦捷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6-06 7.71 8.87 -- 9.66 25.29% -- 9.66 25.29% --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在投资者互动问答中提及NFC电感已经向品牌客户供货,10bands-DiFEM目前样品已在客户端验证,8bands-DiFEM仍处样品流片测试阶段,预计下半年进行送样验证。公司L-FEM模组已实现量产供货,DiFEM模组也将于短期实现量产。 受益消费电子市场回暖,公司业绩同比改善。公司2024Q1实现营业收入6.8亿元,同比+1%,环比-12%;实现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32%,环比-28%。公司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为:1)消费电子市场回暖,公司本部订单及整体毛利率均同比增长;2)子公司业务回归传统淡季,新订单量价下滑导致子公司业绩同比下降。 持续发力汽车电子、新能源市场,电子元器件业务修复。2023年,本部及子公司金之川电子元器件业务实现营收15.6亿元,同比+8%;实现毛利率约24%,同比-0.5pct。2024年,公司继续围绕汽车电子与新能源两大市场布局:1)磁性器件业务方面,公司积极完善磁性器件业务布局,持续加快定制化磁性器件产线及汽车电子大楼的建设速度,相关产品已进入比亚迪、安波福等客户的导入阶段,预计将于2024年为公司贡献稳定营收。2)射频业务方面,公司将围绕SAW滤波器和LTCC滤波器进行技术布局,优化前道晶圆工艺和规格,投资建设晶圆试验线,着力打造集射频材料、滤波器及其他射频器件一体的产业链。 子公司星源电子业绩短期承压,显示模组应用持续拓展。2023年,LCM液晶显示模组业务实现营收14.5亿元,同比-14%;实现毛利率约14%,同比+0.4pct。在业绩短期承压背景下,星源电子持续拓宽产品应用及客户资源,在消费电子、智能工控、汽车电子等多领域与亚马逊、三星、TCL等海内外客户展开合作。此外,星源电子也将持续跟进AMOLED、Micro-LED等前沿领域,进一步拓展产品布局。 我们预测公司24-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39/0.47/0.51元(原24-25年预测分别为0.48/0.55元,主要根据市场情况下调了收入和毛利率预测),根据可比公司24年23倍PE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为8.9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扩产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毛利率波动风险、资产减值风险。
广州酒家 食品饮料行业 2024-05-29 17.39 17.90 12.09% 17.39 0.00%
17.39 0.00% -- 详细
23 年稳健增长, 24Q1 延续稳健经营,餐饮业务表现亮眼。 23 年实现营收 49.01亿元/+19.17%,实现归母净利润 5.50 亿元/+5.21%,其中月饼 / 速 冻 / 餐饮业务分别 实现营收 16.69/10.61/12.63 亿元,同比 增 长 9.88%/0.33%/65.66%,速冻因高基数增速放缓,餐饮业务得益于新开门店高速增长, 23 年,公司旗下共新增 14 家餐饮门店,其中新增 4 家广州酒家餐饮门店,新增 10 家陶陶居餐饮门店,此外另收购 5 家授权餐饮门店。 24Q1 实现营业收入 10.12 亿元/+10.04%;实现归母净利润 0.71 亿元/+2.22%, 其中月饼营收 903 万元/-20.09%;速冻食品营收 2.95 亿元/-4.1%,预计由居家消费场景减弱导致;其他食品业务营收2.99 亿元/+27.56%, 实现较快增长或因消费者对预制菜需求提升;餐饮营收3.84 亿元/+13.33%, 因门店数量增加而增速较快, 分区域看, 24Q1 广东省内实现营收 4.54 亿元/+6.62%,广东省外实现营收 1.37 亿元/+13.69%。 24Q1 毛利率回落,费用率持续优化控制。 23 年毛利率 35.63%,同比基本持平,销售费用率 10.32%,同比-0.42pct,管理费用率 9.51%,同比+0.27pct,研发费用率 1.78%,同比-0.27pct,归母净利率 11.22%,同比-1.42pct。 24Q1 毛利率 29.74%,同比-2.65pct,预计为产品结构变化导致; 销售费用率 9.78%,同比-0.33pct;管理费用率 8.40%,同比-0.73pct;研发费用率 1.78%,同比+0.04pct; 归母净利率 7.02%,同比-0.48pct,主要因毛利率下滑导致盈利能力下降。 产能项目持续推进,提升公司长远发展潜力。 2023 年,公司湘潭基地速冻生产车间建成试产,为公司速冻食品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广州基地提容项目获批,园区最高容积率由 1.549 提升至 3.5。利口福公司在广州市番禺区选址筹建肉制品深加工基地,完善以肉制品为核心的产业布局,优化产品矩阵,提升长远发展效益。 因速冻类产品需求恢复缓慢, 我们预测公司 2024-2026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15/1.39/1.60 元(调整前 24-25 年为 1.57/1.84 元), 使用可比公司估值法,给予公司 24 年 16 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为 18.40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推广不及预期; 省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 消费力恢复不及预期。
芒果超媒 传播与文化 2024-05-28 24.61 29.96 43.35% 23.68 -3.78%
23.68 -3.78% -- 详细
5月 10日芒果上线《歌手 2024》以来,热度持续发酵,热搜登顶 top1,流量超过《乘风 2024》。本次特色采用全开麦直播形式,并在赛制上进行深度革新,综合了淘汰赛、突围赛、总决赛等多种赛段。并通过“补位歌手”赛制持续为节目带来悬念和热度。 《歌手 2024》于周五晚直播, 计算每期节目周五、周六、周天播放量之和,第一期节目播放量达 2.3亿,第二期节目播放量达 2.58亿, 较第一期增长 12%。 第二期直播当天收视率四网第一, 相比第一期增长 63.43%。 《歌手 2024》第二期芒果 tv 会员直播在线峰值大涨 309%。《歌手 2024》热度辐射国际,海外播放量超288万,第二期直播芒果 TV 国际 APP 累计在线观看人数是第一期近 4倍,当天单日会员收入大涨 153%,创年内新高。 第二期播出当晚全网热搜 447个,截止 5月20日,微博话题“亚当真来歌手了”于热搜第一在榜时长超 13小时,阅读量 3.7亿, 讨论量 11.1万,互动量 69.7万。 《乘风 2024》招商品牌数 8个, 《歌手2024》目前招商品牌数 9个,有望持续补招商。 根据艺恩数据, 4月芒果总播放量为 113.22亿, yoy+50.64%, mom+64.58%。其中电视剧播放量为 36.5亿, yoy+28.38%, mom+52.63%,新剧《群星闪耀时》《少年巴比伦》相继上线。综艺播放量为 76.72亿, yoy+64.19%, mom+70.94%,新综《乘风 2024》《灿烂的花园 》《热烈地奔赴》《花儿与少年·好友记》上线。 公司热门综艺 IP 矩阵持续延展,系列化项目流量稳定,剧集端重视出品质量,持续产出优质剧品。随着 AI 对于内容生产的加持和金鹰卡通版权对于少儿圈层破圈。我们预计公司 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93/23.39/26.78亿元(24~25年原预测值为 24.76/28.03亿元,因对剧集投入增加成本,我们下调盈利预测),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 24年 28倍 PE,对应目标价 29.96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监管严格,市场竞争激烈,劣迹艺人风险
酒鬼酒 食品饮料行业 2024-05-27 55.90 61.80 40.87% 56.47 1.02%
56.47 1.02% -- 详细
事件:公司近期发布 2023年年报、 2024年一季报, 23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28.3亿元,同比-30.1%;实现归母净利润 5.48亿元,同比-47.8%。 24Q1实现营业收入4.94亿元,同比-48.8%;实现归母净利润 0.73亿元,同比-75.6%。公司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10元(含税),分红比率达 59.3%。 业绩仍然承压,改革初显成效。 24Q1公司业绩仍然承压,次高端消费需求、渠道信心仍需恢复,但公司费用改革初见成效,动销快速提升, 2023年消费者营销费用占比较上一年增加 10%,有效核心终端数同比增加 19%,开瓶扫码量同比增加 91%,盒盖换酒量同比增加 53%,宴席场次同比增加 41%。 2023全年红坛动销提速,红坛 18开瓶扫码数增长 70%,宴席场次增长 40%,预计库存也相应下降。公司 Q1对内参的控货导致业绩承压,控货本质是稳定批价、去库存,同时助推新版内参顺利上市。 费用率上升,盈利水平仍不及上一年同期。 23年,公司毛利率为 78.4%(yoy-1.29pct),销售费用率为 32.2%(yoy+6.94pct),管理费用率为 5.9%(yoy+1.53pct),销售净利率为 19.4%(yoy-6.53pct)。 24Q1,公司毛利率为71.1%(yoy-10.46pct),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7.9pct/+4.3pct,销售净利率为14.9%(yoy-16.3pct)。 费用转型助推动销增长,看好未来增长点。 Q1业绩下滑系核心产品内参控货导致,预计 Q2业绩出现反弹,期待后续公司向经销商展示长期稳定利润,提振渠道信心,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省外样板市场建设,期待省外样板市场集中全省资源定点突破。 公司核心产品酒鬼、内参的费用转型成效明显,新版内参上线有利于挺价;内品需求较好,有望在未来贡献业绩增量。公司业绩增速承压仍提高分红率,未来报表改善有望推动分红率进一步提升。 根据年报以及一季报,对 24-26年下调收入、毛利率,上调费用率。 我们预测公司24-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1.65、 2. 13、 2.58元(原预测为 24-25年为 3.27、 4.01元)。 考虑到公司现金流充足,我们采用 FCFF 估值法, 权益价值为 201亿元,对应目标价 61.8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消费升级不及预期、内参销售不及预期、食品安全事件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68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