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蒋栋

湘财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500521050001...>>

20日
短线
16.67%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麦澜德 机械行业 2024-06-21 19.98 -- -- 20.63 3.25% -- 20.63 3.25% -- 详细
盆底康复带动公司收入规模不断提升,2023业绩承压公司成立于2013年,一直专注于盆底及产后康复领域。盆底康复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公司收入规模从2018年的1.43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3.77亿元,2018-2022年的复合增速达到27.4%。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1亿元,同比下降9.57%,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下降26.19%,扣非净利润0.72亿元,同比下降19.43%。2024Q1实现营业收入10.23亿元,同比下降7.06%,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下降155.14%,扣非净利润-0.47亿元,同比下降184.70%。 2023年毛利率较上年有所提升,费用上升使得净利率下降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率24.21%,同比上升1.89pct,管理费用率为30.38%,同比提升10.73pct,财务费用率-4.22%,同比下降1.84pct,全年公司研发费用0.58亿元,同比增长41.46%。2023年公司毛利率71.11%,较上年同期提升2.56个百分点,但因费用率整体提升较大使得2023年公司净利率同比下降7.23pct至27.14%。 立足盆底康复,向“更严肃”及“更消费”两大领域发展公司主要有盆底及妇产康复、生殖康复和抗衰、运动康复、耗材和信息化产品四大产线。其中盆底康复为公司第一大产线,未来三年公司将保持盆底康复基本盘,通过PI-ONE系统升级换代占领市场绝对领先地位,同时拓展“更严肃”与“更消费”两大方向。其中在消费医疗方面,公司积极布局家用医疗器械和抗衰领域,开展私密检测+抗衰、生殖+面部一体化解决方案,满足女性健康和美的需求。近几年公司先后投资了一粟医疗、奥通激光、小肤科技,布局医美类产品,初步完成了健康与美的战略规划,为公司中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盆底及复产康复产线:产品主要包括生物刺激反馈仪、盆底超声、磁刺激仪、高频评估电灼仪、盆底训练仪、便携式产后恢复仪、家用盆底康复治疗仪等,广泛应用在妇产科、盆底康复中心、泌尿科、肛肠科等医院科室。 2023年盆底及复产康复产线实现营收1.62亿元,毛利率74.74%。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0.5%,为公司第一大产线。 生殖康复和抗衰产品线:主要产品包括生物刺激反馈仪、高频评估电灼仪、超声波子宫复旧仪、电超声治疗仪等,应用在医院的妇科、妇产科及生殖中心,医疗美容机构等领域。2023年生殖康复和抗衰产品线实现营收0.48亿元,占主营业务比例为15.0%,毛利率87.61%。 运动康复产品线:主要产品包括手指关节康复评估系统、便携式手功能康复评估系统、手功能磁刺激系统、生物刺激反馈仪、便携式生物刺激反馈仪,应用在康复科、儿童康复科、神经科、骨科、老年科。2023年运动康复产线实现营收0.1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为4.1%。毛利率74.05%。 耗材和信息化产品线:配套耗材主要包括阴道电极、直肠电极、阴道探头等,应用于妇产科、盆底康复中心、泌尿科、肛肠科、产后恢复中心等科室及专业机构,配套盆底康复、产后恢复类设备主机进行联合使用。2023年耗材和信息化产品线实现收入0.94亿元,占主营收入比例为29.6%,毛利率为67.82%。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PI-ONE系统进一步夯实公司盆底智能化龙头地位公司持续大力投入研发,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为0.58亿元,同比增长40.89%,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7.09%。截至2023年底公司研发人员总数为140人,同比增长10.24%。公司围绕诊疗算法,联合公司现有的盆底超声、盆底肌电评估技术以及磁电热治疗技术,形成了盆底智能诊疗系统(PI-ONE系统),达成盆底康复诊疗完整闭环。PI-ONE系统的推出,将进一步夯实公司在盆底智能诊疗化领域的龙头地位。公司于2023年下半年发布彩色超声诊断评估系统,产品专为盆底中心专科场景定制设计,通过融入盆底智能评估系统,进行全盆腔的智能识别与测量、肛提肌裂孔的智能识别与测量及肛提肌TUI断层的智能定位,成为行业内首款标杆产品。 投资建议公司未来三年公司将保持盆底康复基本盘,通过PI-ONE系统升级换代占领市场绝对领先地位,同时拓展“更严肃”与“更消费”两大方向,打造女性健康与美。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08/4.74/5.35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1.12/1.38/1.6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12/1.37/1.63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失败风险;市场竞争风险;行业监管政策风险。
国际医学 医药生物 2024-05-24 5.81 -- -- 5.75 -1.03%
5.75 -1.03% -- 详细
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70.34%,实现归母净利同比增长68.70%近期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18亿元,同比增长70.34%,归母净利润-3.68亿元,同比增长68.70%,扣非净利润-4.99亿元,同比增长55.55%。2023Q4实现营业收入12.74亿元,同比增长59.86%,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58.23%,扣非净利润-1.49亿元,同比增长55.42%。 2024Q1实现营业收入11.73亿元,同比增长10.75%,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降40.37%,扣非净利润-0.90亿元,同比增长13.05%。 毛利率及净利率同比大幅提升,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高达10.87亿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率0.90%,同比下降0.11pct,管理费用率为13.60%,同比下降9.45pct,财务费用率4.66%,同比下降2.29pct,全年公司研发费用0.10亿元,同比下降37.50%。2023年公司毛利率9.55%,较上年同期提升16.11个百分点,2023年公司净利率-10.22%,同比提升33.87pct。虽然2023公司归母净利为负,但全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10.8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5.96%。 门急诊及住院量大幅提升,两院区各项医疗数据显著增长2023年公司门急诊服务量为238.87万人次,同比增长54.4%,住院服务量为18.58万人次,同比增长70.77%。 西安高新医院:2023年,西安高新医院收入14.85亿元(+50.53%),净利润6969.3万元(+217.23%),门急诊服务量115.11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2.71%;住院服务量6.4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56.04%;体检服务量6.5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5.26%;最高日门急诊服务量4,952人次,最高日在院患者1,865人。各项重要医疗质量指标创历史新高。2023年,引进各类优秀人才160名,其中博硕士49名,高级职称6名、中级职称23名。专家团队中新增学术任职339人次,其中,国家级副主委1名,省级主委7名,省级副主委28名,常委56名。这些新增的专家和学术任职不仅为医院的团队注入了新的学术活力,也为医院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中心医院(含北院区)全年收入30.43亿元(+87.94%),净利润-2.61亿(+66.13%),门急诊服务量123.7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08.07%;住院服务量12.12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92.69%;体检服务量6.0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80.32%;最高日门急诊服务量5,299人次,最高日在院患者3,937人,各项医疗数据显著增长,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其中国际医学中心医院2023年引进各类优秀人才622名,包括学科带头人2名、博硕士112名,以及高级职称6名、中级职称51名的专业人员;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北院区2023年正式开诊,成功引进各类优秀人才1,219人,包括学科带头人5名、博硕士155名,高级职称58名,中级职称102名,同时,35人通过陕西省高级职称评选。积极布局辅助生殖、质子治疗等领域,拓展高附加值医疗健康市场公司辅助生殖医学项目获批开展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VF/ICSI-ET),该中心具备每年4万例IVF周期运行能力,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生殖医学中心之一。公司质子治疗中心项目正在建设,作为全国第6家,西北首家获批质子放射治疗系统配置许可的医疗机构,标志着公司将在肿瘤放射治疗领域取得领先优势。作为陕西省、西安市重点项目,按照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规划建设的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北院区于2023年开诊,标志着公司医疗服务能力的深化与全面提升。 投资建议公司2023年营收实现较高增长,随着床位数爬坡盈利拐点渐进,预计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60.96/76.79/94.4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7/4.45/6.8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03/0.20/0.30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医疗政策风险;(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3)人力资源及管理风险;(4)医疗事故风险。
亚辉龙 医药生物 2024-05-17 24.26 -- -- 26.10 7.58%
26.10 7.58% -- 详细
公司发布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共计56名员工2024年5月9日,公司发布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拟以12.29元/股授予包括副董事长宋永波、公司董秘王鸣阳在内的56名员工175.00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激励计划草案公布日公司股本总额56,830.85万股的0.31%。本次授予为一次性授予,无预留权益。 引入利润考核,两年复合35%增长此次激励计划相比之前激励计划除了对营收及各年度化学发光仪器装机数有考核外,还引入了利润考核指标,且两年复合增速高达35%。 具体业绩考核目标:(1)非新冠自产产品营业收入较2023年增长率(A)目标值:2024年+35.00%,2025年+75.5%(同比2024年+30%)。(2)自产化学发光业务营业收入较2023年增长率(B)目标值:2024年+35.00%,2025年+82.25%(同比2024年+35%)。(3)净利润较2023年增长率(C)目标值:2024年+35.00%,2024年+82.25%(同比2024年+35%)。 装机数考核目标:(1)国内发光仪器装机数(D)目标值:2024年第一个归属期1500台,第二个归属期1500台。(2)海外发光仪器装机数(E)目标值:2024年第一个归属期1200台,第二个归属期1200台。 公司新一期股权激励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吸引和留住公司核心管理和技术人才,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提升核心团队凝聚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投资建议公司发布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除设置较高的营收及装机数考核外还引入了利润作为考核指标且两年复合增速高达35%,可见公司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2.68/29.10/36.8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2/6.54/8.4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85/1.15/1.49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产品价格下降风险;(2)抗原抗体外购风险;(3)新产品开发风险;(4)行业将竞争加剧风险。
三诺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5-14 23.23 -- -- 28.50 21.74%
28.29 21.78% -- 详细
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 2.69%,实现归母净利同比下降 36.31%近期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及 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0.59亿元,同比上升 2.69%,归母净利润 2.84亿元,同比下降 36.31%,扣非净利润 2.93亿元,同比下降 16.79%。 2023Q4实现营业收入 10.23亿元,同比下降 7.06%,归母净利润 0.34亿元,同比下降 155.14%,扣非净利润 0.47亿元,同比下降 184.70%。 2024Q1实现营业收入 10.14亿元,同比上升 14.92%,归母净利润 0.81亿元,同比上升 35.51%,扣非净利润 0.78亿元,同比上升 21.48%。 国内传统业务收入持续增长, 净利润端受多重因素影响同比略降2023年公司国内传统业务在收入端和利润端克服挑战,实现了持续增长,但净利润下滑,一是 2023年公司对第二曲线 CGM(连续血糖监测系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投入;二是由于美国扩大 CGM(连续血糖监测系统) 的医保覆盖对原有 BGM(指尖血糖监测) 市场造成冲击,导致美国子公司 Trividia 的经营亏损和商誉减值。 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率 24.67%,同比上升 2.03pct,管理费用率为 19.09%,同比提升 2.89pct,财务费用率 1.21%,同比上升 0.77pct,全年公司研发投入 3.5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6.36%,占公司总营收的 8.78%。 公司毛利率 54.06%,较上年同期下降 4.65个百分点,净利率 4.83%,同比下降 10.39pct。 血糖监测系统增长稳健,连续血糖监测产品有望开启第二增长曲线全年血糖监测系统收入 28.73亿元,同比增长 6.21%,糖尿病营养、护理等辅助产品收入 2.79亿元,同比增长 0.37%,血脂检测系统收入 2.57亿元,同比增长 20.14%,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系统收入 1.96亿元,同比增长 15.32%,iPOCT 监测系统收入 1.70亿元,同比增长 6.35%,血压计收入 1.11亿元,同比增长 4.94%。 2023年全年公司完成 CGM(连续血糖监测系统) 全球 7个地区的注册和国内上市。 根据微泰医疗招股书引用灼识报告及 IDF 数据: 2020年 CGM(连续血糖监测系统) 占糖尿病监测市场份额不到三成,但其处于高速成长期,终端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在 2030年有望在行业中占比达 49.4%; CGM(连续血糖监测系统)终端市场规模已从 2015年的 17亿美元迅速膨胀到了2020年的 57亿美元, 到 2030年能达到 365亿美元的巨大规模。 公司连续血糖监测产品优势显著,有望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投资建议公司全年利润端同比略降, CGM 有望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预计 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 45.80/51.67/59.1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66/5.43/6.41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83/0.96/1.14元, 首次覆盖我们给予“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1)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2)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替代风险; (3)行业监管及政策风险。
爱尔眼科 医药生物 2024-05-13 12.85 -- -- 12.98 1.01%
12.98 1.01% -- 详细
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26.43%,实现归母净利同比增长33.07%事件:近期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3.67亿元,同比上升26.43%,归母净利润33.59亿元,同比上升33.07%,扣非净利润35.14亿元,同比上升20.39%。2023Q4实现营业收入43.20亿元,同比上升41.25%,归母净利润1.78亿元,同比上升6.25%,扣非净利润4.09亿元,同比下降1.57%。 2024Q1实现营业收入51.96亿元,同比上升3.50%,归母净利润8.99亿元,同比上升15.16%,扣非净利润8.43亿元,同比上升12.04%。 门诊量同比增长34.26%,手术量同比增长35.95%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门诊量1510.64万人次,同比增长34.26%;手术量118.37万例,同比增长35.95%。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率9.65%,基本与上年持平,管理费用率为14.74%,同比提升1.18pct,财务费用率0.36%,同比上升0.32pct,全年公司研发投入3.33亿元,同比增长22.43%。公司整体期间费用率较上年略有提升。2023年公司毛利率50.79%,较上年同期上升0.33个百分点,2023年公司净利率17.95%,同比上升1.26pct。 屈光项目平稳增长,白内障项目受外部环境影响消除高速增长屈光项目:实现收入74.31亿元,收入同比增长17.27%,毛利率57.40%(+0.58pct),屈光项目营收增长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在屈光手术量增长的同时,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新术式占比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公司加强对基层医院屈光科室的建设,满足了更多患者的手术需求。 白内障项目:实现收入33.27亿元,收入同比上升55.24%,毛利率37.97%(+2.63pct),白内障项目营收增长主要系人口老龄化、公司眼科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经营规模和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同时,部分因外部环境延迟的老年患者在报告期内就医。 视光项目:实现收入49.60亿元,收入同比增长31.25%,毛利率57.05%(+0.61pct),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国家近视防控战略持续推动,儿童青少年建档量不断增加,爱尔眼科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另一方面,各医院近视防控手段和产品品类不断完善升级,公司5P近视防控体系进一步推广,推动了视光业务的快速发展。 眼前段、眼后段项目:眼前段项目实现收入17.91亿元,同比增长33.74%,毛利率45.68%(+1.22pct);眼后段项目实现收入13.86亿元,同比增长31.31%,毛利率34.67%(+1.06pct)。 收购持续落地,“1+8+N”布局稳定推进2023年,公司稳步实施“1+8+N”战略布局,继续推进中心城市和重点省会城市的区域性眼科中心的建设,长沙、上海、广州、成都、重庆等眼科中心已运营,武汉、沈阳正在推进建设中,北京、深圳已开始筹备;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750家(包括上市公司旗下439家,产业并购基金旗下311家)中国香港8家,美国1家,欧洲108家,东南亚14家,逐渐形成覆盖全球的医疗服务网络。公司持续外延并购尚处在培育期和快速发展阶段的眼科医院,未来有望持续为净利率提升做出贡献。 投资建议公司业绩稳健,“1+8+N”战略布局稳定推进为公司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预计2024-2026营收分别为243.74/288.49/340.0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90/51.15/62.0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5/0.55/0.66元,首次覆盖我们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医疗事故风险;(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2)商誉减值风险;(4)人力资源及管理风险。
迪安诊断 医药生物 2024-05-13 15.09 -- -- 14.69 -3.10%
14.62 -3.11% -- 详细
营收同比下降33.89%,扣非归母净利同比下降81.90%事件:近期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08亿元,同比下降33.89%,营收同比下降主要系公司新冠业务营收较22年同期大幅下降所致,归母净利润3.07亿元,同比下降78.56%,扣非归母净利润2.95亿元,同比下降81.90%。2023Q4实现营业收入31.16亿元,同比下降33.03%,归母净利润-2.23亿元,同比下降77.51%,扣非净利润-1.87亿元,同比下降76.09%。 2024Q1实现营业收入29.73亿元,同比下降8.01%,归母净利润0.23亿元,同比下降85.54%,扣非净利润0.24亿元,同比下降83.01%。 费用率有所提升,诊断服务营收下降致毛利率下降明显费用率方面,管理费用率7.06%,同比提升0.81pct;财务费用率为1.65%,同比上升0.17pct,销售费用率10.32%,同比上升2.44pct,全年公司研发投入4.36亿元,同比下降31.98%。公司整体期间费用绝对值大幅下降,但费用率有所提升,主要是由于新冠抗原需求下降,市场推广费减少,但相应营收也大幅下降使得费用率有所提升,同时公司持续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带动研发费用有所提升。公司2023年毛利率为31.29%,同比下降5.87pct,预计毛利率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新冠检测收入下降所致;2023年公司净利率4.34%,同比下降4.85pct。 同口径诊断服务增长稳健,精准中心持续扩容2023年诊断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1.87亿元,较去年同口径同比增长11.91%。其中,ICL实现营业收入47.18亿元,较去年同口径同比增长16.73%。 截至2023年末,公司已形成“1家总部实验室+4家大区中心实验室+38家省市旗舰实验室+70家精准中心+700家合作实验室”的全国多中心多层级深覆盖的ICL网络布局,新增共建实验室46家,累计共建实验室增至近700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新增27家精准中心,累计精准中心家数达70家,其中31家实现盈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4%。2023年,公司自产产品业务实现收入4.03亿元,同比下降73.74%;渠道产品业务实现收入82.83亿元,同比增长5.32%。 投资建议公司受应急诊断服务业务下降影响业绩承压,但其内生增长稳健且应收账款风险逐渐释放。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45.54/158.05/170.6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0/7.98/9.9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7/1.27/1.58元,首次覆盖我们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产品质量控制风险;(2)应收账款坏账风险;(3)公司检测产品价格下降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