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李良

中国银河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0130515090001...>>

20日
短线
33.33%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四川九洲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01-09 7.94 -- -- 9.06 14.11%
13.59 71.16% -- 详细
事件:1月5日,公司发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拟发行股份购买志良电子100%股权;同时,拟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十四五”九洲集团资产证券化第一枪,进一步强化公司军品业务布局。 公司拟6.57元/股的价格向九洲电器以及上海塔玉、上海唐众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志良电子100%股权;同时,拟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用于支付交易费用/补流/偿债。此次重组将成为“十四五”九洲集团资产证券化第一枪。 “电子战”相关标的资产,成长性向好。标的公司志良电子涵盖电子侦察、电子干扰、雷达抗干扰、“电子战”仿真训练以及嵌入式功能模块定制五大业务,产品应用于机载、弹载、舰载、车载、地面等多种主战武器平台,与上市公司现有微波射频业务形成协同。随着制信息权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得到验证,国内电子战装备需求有望持续增长,标的公司未来成长性向好。 标的资产经营质量较高。志良电子22年营收和净利分别为1.93亿(yoy+57.7%)/0.645亿(yoy+17.4%),23H1营收和净利分别为1.04亿/0.36亿,净利率分别为33.4%和34.0%,盈利能力较强,资产较为优质。 预计2233年标的资产业绩稳中有升。因评估工作尚未完成,标的资产作价、股份稀释、业绩承诺均无法确定。但考虑到“电子战”行业较高的景气度,预计志良电子2023年至2025年业绩分别为0.70/0.92/1.15亿元。 国企改革持续推进,集团资产证券化率提升依然可期。2021年12月,九洲电器收购志良电子51%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时隔两年,2023年12月,九洲投资控股集团启动资产证券化,将九洲电器持有的志良电子股权注入上市公司。本次交易是集团贯彻国企深化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优化和调整产业布局和资产结构。 集团资产证券化提升空间尚存。九洲集团2022年收入和净资产规模分别为405.9/130.3亿元,旗下4家上市公司合计收入/净资产为75.4/70.0亿元,对应资产证券化率18.6%/53.7%。九洲集团预计2035年资产证券化率将超过60%,收入端的资产证券化空间巨大。 公司有望受益于集团相关板块的资产证券化进程。根据2022年集团对营业构成的披露,集团共有十大板块,其中导航/军工/软智/多媒体/微型电机五大板块与上市公司业务协同性较高,收入合计约237.7亿元,总收入占比58.6%。作为九洲集团核心的装备类资产,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五大板块资产证券化率的提升。目前五板块收入端的证券化率仅为17.2%,空间较大。协同效应助力志良电子高速发展。重组完成后,志良电子作为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可依托上市公司平台建立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同时,上市平台将有助于提升其企业知名度,进一步拓宽客户资源,提升其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实现高质量/高速发展。 军民双轮驱动,公司发展如虎添翼。军品领域,公司是国内空管系统市场和军工电子产品的重要供应商,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雷达、航天通信、电子对抗等领域,超宽带接收、多路TR设计、数字相控阵处理等多项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未来有望受益于下游整机放量和装备信息化率提升,分享电子对抗及雷达市场发展红利。2023H1公司空管产品和微波射频产品分别增长10.7%和24.7%,表现均好于预期。民品领域,公司在智能终端产品市场份额多年位居前列,业务有望在深化与广电、通信运营商等核心客户合作中逐步稳固。此外,公司微波组件产品可应用于无线通信、汽车毫米波雷达等多个方向,未来有望受益于5G和智能驾驶终端的加速落地。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已在光网络终端产品方面与H公司展开合作,随着相关产品落地,公司发展如虎添翼。 投资建议:假设收购市盈率约为12x,则志良电子估值约为7.74亿元,对应发行股份数1.18亿股,不考虑配套融资,则备考总股本约为11.41亿股。 并表前,预计公司2023至2025归母净利分别为1.95/2.72/3.45亿,考虑志良电子并表,预计公司2023至2025备考归母净利分别为2.65/3.64/4.6亿,备考EPS为0.23/0.32/0.40元,当前股价对应备考PE为35x/25x/20x。军民品业务齐发力,公司未来持续快速增长可期,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需求波动的风险;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
北摩高科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3-12-18 34.47 -- -- 35.25 2.26%
35.25 2.26%
详细
事件:12 月 13 日,实控人和两位高管大幅增持公司股份合计 311.71 万股,增持均价 33.37 元,增持比例 0.939%,是年内第二次增持。 实控人和高管积极增持,彰显公司发展信心。继 23 年 5 月份实控人增持 50万股以来,12 月 13 日,实控人再次大幅增持公司股份约 281.8 万股,实现年内两次增持,增持均价约 34.55 元,增持比例达 1%。若再加上 22 年 8 月份的首次增持,董事长合计增持比例达 1.242%,合计增持均价 36.93 元。此外,两位高管加入 12 月 13 日的增持行动,合计增持 29.88 万股。公司实控人和高管积极增持公司股份,彰显管理层对公司发展的坚定信心。 刹车盘业务作为公司盈利基本盘,民航市场拓展效果显现,增量可期。刹车盘业务是公司基本盘和利润的重要来源,具有明显的耗材属性,军航需求具有周期性。随着军航补库需求的再次增强,24 年军航刹车盘业务将迎大幅增长,预计 24 年收入逾 1.5 亿元。随着民航自主可控要求的提升,公司积极拓展刹车盘在民航市场的应用,效果显著。2022 年初,公司与海航航空和祥鹏航空签订十年航材采购供货协议,当年收入实现从 0-1 的跨越。随着民航复苏和国际民航需求释放,23 年以来,公司民航刹车盘业务进入放量期,并有望在 24 年维持较快收入增速。预计 24 年民航刹车盘收入达 1.8 亿元。此外,迪拜航展期间,公司与非洲、中亚等地区客户签订了空客、波音等型号飞机的机轮、刹车等产品的采购和定制开发协议,刹车盘业务持续增量可期。 起落架业务迎拐点,收入将实现 1-10。2021 年公司完成起落架着陆系统交付,实现了从零部件供应商、材料供应商向系统供应商、整体方案解决商的跨越式转变(0-1)。当前,公司多种型号起落架产品达到重要应用节点,进入科研或小批试生产阶段。控股孙公司天津全顺起落架的表面处理生产线已正式投产使用,可为波音 747、空客 380、商飞 929 及军机等大型飞机起落架的科研和生产提供保障。伴随新机型需求放量,我们预计公司起落架业务未来两年将迎爆发式增长(1-10),2024 年收入有望实现 2.8 亿元。 检测业务整装待发。23 年公司检测业务进入谷底,随着新管理层的落地和新项目陆续投产,24 年该业务有望拾级而上,实现收入和利润稳步提升。 投资建议:受制于行业需求放缓叠加军品降价等因素,我们下调 23 年公司盈利预期,并对未来两年经营情况进行重新梳理。预计公司 2023 年至 2025 年归母净利分别为 3.59/4.80/5.76 亿,EPS 为 1.08/1.45/1.74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为 31x/24x/20x。公司作为国内航刹领域龙头,核心竞争力突出,未来将受益于军民航的批量列装和国产替代需求,发展前景广阔,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需求波动的风险;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
邦彦技术 计算机行业 2023-11-06 21.11 -- -- 24.21 14.68%
24.21 14.68%
详细
事件: 公司披露 2023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63 亿元,同比下降10.81%;归母净利润 1613 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因收入确认的季节波动, Q3 经营数据偏弱。 公司 2023 前三季度营收 1.63亿( YOY-10.81%), Q3 单季营收 0.42 亿( YOY-21.02%);前三季度归母净利0.16 亿( YOY+174.80%),同比扭亏, Q3 单季归母净利 0.00 亿( YOY-0.00%)。o 收入端: 收入略低于预期,主要原因系 1) 三季度不是客户传统的交付旺季,受客户资金预算及考核等的影响,公司产品交付主要集中在四季度;2) 客户审批验收等环节受客户自身诸多因素影响,造成收入不及同期。o 利润端: 归母净利同比转正,并实现大幅增长,主要源于三个方面原因。首先,本期毛利率 64.0%,同比提升 0.3pct,公司通过集中采购、有序安排生产等措施来降低采购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对冲销售毛利率下行的压力;其次,公司期间费用率(含研发)约为 85.2%,同比下行 3.4pct,其中资金成本显著下降, 财务费用同比减少 0.24 亿;再次,公司营业外收入减支出 0.22 亿,同比增加 0.24 亿, 主要是公司当期诉讼相关收入。o 订单&存货: 截至 9 月末, 公司尚有在手订单及备产通知书 2.70 亿元,较6 月末的 1.65 亿元环比增长 63.64%,在手订单较为充足。 此外,公司上半年存货 1.65 亿,较期初增 41.0%,存货的快速增长为订单的持续落地奠定基础。我们预计公司 2023 年收入约为 4.15 亿,同比增长约 12.2%。 舰船通信稳步增长,融合通信蓄势待发。 舰船通信是公司业务基本盘,产品主要面向新造舰船和旧船改造。随着国内舰船不断推陈出新,公司该业务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速。 继 2022 年实现 47.4%的高增长后, 预计 2023 年舰船通信收入依然能实现 20%左右的增长, 但因产品结构变化, 毛利率有一定下行压力。围绕“构建全域覆盖和泛在互联的军事通信一张网,支撑联合作战的信息通联要求 ”为目标,公司持续进行融合通信产品创新, 并向多军兵种拓展。 随着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要求的提升,公司融合通信业务有望蓄势待发。 信息安全局势严峻, 业务发展迎来东风。 公司信息安全业务专注于国产可控信息安全领域,构建与指挥信息体系相协同的安全信息传输体系,确保点对点、端到端信息的安全传送与防护。近年来,国内信息安全事件频发,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信息安全板块有望迎发展东风 。 公司是国内信息安全重大新型产品的主要供应商之一。随着该产品 2024 年进入批产期,未来 3年,公司信息安全业务收入 CAGR 将达 69%,实现从 1 到 10 的发展跨越。 投资建议: 公司通过长期的技术创新构建了符合全军信息体系架构标准的基于“云网端 ”的完整产品体系, 将深度受益于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提升。 预计公司 2023 至 2025 归母净利分别为 0.96/1.57/2.17 亿元, EPS 为 0.63/1.03/1.42 元,PE 为 34x/21x/15x。公司产能未来 5 年无忧,需求侧前景明朗。目前市值仅 32亿,弹性较大,维持“推荐 ”评级。 风险提示: 订单落地金额不及预期的风险;毛利率大幅下滑的风险。
邦彦技术 计算机行业 2023-08-31 23.80 -- -- 25.60 7.56%
25.60 7.56%
详细
事件: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 1.21亿,同比下降 6.56%,归母净利润0.16亿,同比增长 419.8%。 因收入确认的季节波动,Q2经营数据偏弱。公司 2023H1营收 1.21亿(YOY-6.56%),Q2单季营收 0.64亿(YOY-37.76%);2023H1归母净利 0.16亿(YOY+419.8%),Q2单季归母净利 0.04亿(YOY-71.42%)。 收入端:由于公司舰船通信和融合通信板块收入绝大部分在下半年确认,上半年收入主要为信息安全业务板块贡献,收入波动属于正常范围,预计下半年收入端将实现近 60%增长。 利润端:公司上半年收入微幅下滑,但归母净利同比转正,并实现大幅增长,主要源于三个方面原因。首先,本期毛利率 66.2%,同比提升 3.5pct,其中信息安全业务贡献最大;其次,公司期间费用率(含研发)约为 76.1%,同比下行 6.8pct,其中财务费用同比减少 0.16亿;再次,公司本期其他收益+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资产处置收益合计约 0.36亿,同比增加 0.11亿。预计 2023年公司期间费用率将显著下降至 41.7%,毛利率与 2023H1基本持平。 订单&存货:公司上半年新签合同 2.17亿元,同比增长 53.96%,截至 6月末,公司尚有在手订单及备产通知书 1.65亿元,同比增长 55.78%,在手订单较为充足。此外,公司上半年存货 1.42亿,较期初增长 20.8%,其中发出商品 0.373亿,较期初增长 263.1%,存货的快速增长为订单的持续落地奠定基础。我们预计公司 2023年收入约为 5.04亿,同比增长 36.26%。 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夯实核心竞争力。2023H1,公司研发人员总计187人,同比增长 27.2%,研发投入 4035.97万元,同比增长 6.52%,营收占比 33.40%。上半年公司新增 2个型号研制项目,分别为信息安全和电力专网板块。截至目前,公司已有 37款产品在军队完成定型,其中包含已批量列装的型号产品 28款和已定型但暂未列装的型号产品 9款,在研型号项目达 27个。我们认为公司不断加大科研投入,产品核心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夯实。 网络安全业务蓄势待发,有望实现从 1- 10。我们认为“十四五”前半程装备发展倾向于“硬装备/硬实力”的提升,而“十四五”后半段和“十五五”则更倾向于“软装备/软实力”的进步,军工网安作为软实力的一部分,将迎来发展机遇期,未来三年复合增速或达 25%至 30%。公司涉足该领域时间较长,是该领域重大产品的科研承担者和产品提供商。随着新定型产品进入批产期,未来 3年,该业务收入 CAGR 或将达 70%,实现从 1到 10的发展跨越。 投资建议:公司通信业务板块收入主要集中于下半年确认,季节性非常明显。预计公司 2023至 2025归母净利分别为 1.17/1.72/2.42亿元,3年复合增速 81%,EPS 为 0.77/1.13/1.59元,PE 为 31x/21x/15x。公司产能未来 5年无忧,需求侧前景明朗。目前市值仅 36亿,弹性较大,目标市值 70亿,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落地金额不及预期的风险;毛利率大幅下滑的风险。
振华风光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8-30 92.70 -- -- 100.69 8.62%
100.69 8.62%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半年度报告,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 6.47亿元,同比增加 61.61%,归母净利润 2.57亿元,同比增加 54.33%。 需求强劲,营收净利齐增。公司 23H1营收 6.47亿元(YOY+61.6%),Q2单季营收 3.24亿元(YOY+50.2%)。2023H1公司归母净利 2.57亿元(YOY+54.3%),Q2单季归母净利润 1.28亿(YOY+60.45%),实现营收净利快速双增。 收入端:公司发挥核心产品竞争优势,推进新品布局,收入增长达到 61.6%。市场推进方面,公司在原有器件级销售模式上新增系统级营销,将市场前移至用户设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并获取器件级选型主导权。H1多领域国产化订单超出预期,我们认为公司 H2有望延续高增长态势,全年业绩可期。 毛利率:公司 23H1毛利率 71.7%,同比大幅缩减 9.2pct。我们认为主要由于下游降价压力和成本增长共同导致。23H1同时销售的新产品占比同比上升,新产品的验证试验成本较高,结转成本增加。 费用端:公司 23H1期间费用率(含研发)18.4%,同比下降 4.6pct,费用控制卓有成效。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3.6%、6.1%和-2.8%,同比分别减少 0.9pct、2.4pct 和 4.4pct。 研发费用率 11.4%,同比上升 3.2pct。主因 1)公司研发团队规模扩大叠加优化薪酬激励,支付的人工成本同比增加; 2)项目研制进度加快,投入验证材料、流片费、试验验证费等同比增加。 资产负债端:公司存货同比期初微增 5.65%,主要系根据销售订单储备的原材料和在产品增加,两者分别较期初增长 34.1%和 33.2%,全年业绩快速增长可期。 现金流端:经营性现金流由负转正,同比增加 0.49亿元,系年初结转的应收票据到期承兑,公司回款情况向好。 紧跟装备发展,产品矩阵不断扩张。23H1公司紧跟装备发展,为新品研发立项提供几十项需求支撑,不断抢占增量业务市场先机。在加快产品迭代升级的同时,公司积极布局 MCU、存储器、抗辐照电路、时钟管理电路、射频微波电路等新产品研发,23H1新增可供货产品50余款,部分产品已形成小批量供货, 有望成为未来新的增长点。 封测能力提升,产能均衡发展。先进封装产业化项目当前已经基本完成建设,新增工艺设备已完成调试。该项目实现了公司“设计-封装-测试”的垂直整合,为公司提供高可靠集成电路封装未来几年的供货保障。另外,公司持续加大混合电路和塑封线的技改投入,产能得到均衡发展,初步实现了封测代工的批量供货。 投资建议:公司产业链条完整,具备电路设计、封装设计、测试验证一体化的研发平台,并在芯片设计、封装工艺、测试验证方面全自主纵深发展。预计公司 2023年至 2025年归母净利分别为 4.59、6.43、8.77亿,未来三年业绩复合增速 42.5%,EPS 为 2.29/3.21/4.39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43x/31x/22x。持续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订单不及预期和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
振华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8-25 88.50 -- -- 94.00 6.21%
94.00 6.21%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半年度报告,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 43.12亿元,同比增长 12.41%,归母净利润 15.30亿元,同比增长 20.21%。 业绩稳健增长,单季度净利创新高。公司 23H1营收 43.12亿元(YOY+12.4%),Q2单季营收 22.10亿元(YOY+13.3%)。2023H1公司归母净利 15.30亿元(YOY+20.2%),Q2单季归母净利润 7.96亿(YOY+19.6%),单季业绩创历史新高,业绩维持平稳增长态势。 收入端:公司新型电子元器件板块高可靠产品市场持续向好,高附加值产品销售同比增加,23H1收入增长稳健。全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 87亿元(YoY+19.7%);利润总额 33.60亿元(YoY+22.1%),目前已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分子公司来看,公司属于平台型企业,产品品类众多,23H1公司各子公司业绩差距较大,整体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强。其中振华永光营收 11.25亿元(YoY+52.4%),净利润 5.24亿元(YoY+59.2%)。 振华云科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达到 12.0%和 34.4%。相比而言,部分子公司增长乏力,振华富收入同比微增 0.4%,净利润增速 3.8%,振华新云收入和营收同比下降 12.9%和 3.7%。根据公司目前的在手订单及客户洽谈情况来看,预计全年公司电源模块(振华微)、分立器件(振华永光)增幅较大。 利润端:公司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主要系期间费用率和毛利率的有效改善。23H1期间费用率(含研发)17.9%,同比下降 1.9pct,其中因绩效发放时间变化,销售费用率同比减少 0.6pct。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8.4%和 5.4%,同比均减少 0.7pct。因部分子公司借款增加,财务费用率同比微增 0.1pct。此外,公司 23H1毛利率 62.5%,同比增长 0.4pct,超市场预期,我们认为公司毛利率逆市增长或为成本端优化、产品结构变化和规模效应共同所致。 现金流端:经营性现金流 5.35亿元,同比增加 22.7%,系公司回款情况向好,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加 4.62亿元。 募投项目获批,产能布局加速。公司定增方案已获证监局批复同意,拟募集 25.18亿元扩充半导体功率器件、混合集成电路、阻容元件等核心产品产能,缩短供应周期,并加大前沿领域的研发投入和现有产线升级改造。项目预计建设期 2-3年,建成后公司将有效扩大新型元器件产能,其中包括一条 12万片/年产能的 6英寸功率器件制造线、厚膜混合集成电路产能 17万只/年、微电路模块产能 35万只/年等多核心产品的新增产能。产能随建设进度陆续释放,未来下游需求扩张将得到有效支撑,公司有望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助力营收持续增长。 投资建议:公司具备从芯片研制到产品生产,全产业链完全自主可控能力,产品线齐全并逐步向组件和模块级拓展,未来有望受益于军品放量和国产替代加速。预计公司 2023年至 2025年归母净利分别为29.5/37.1/45.3亿,未来三年业绩复合增速 23.9%,EPS 为 5.66/7.12/8.71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16x/12x/10x。持续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订单不及预期和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
中航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8-25 43.90 -- -- 46.51 5.95%
46.51 5.9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半年度报告,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07.58亿元,同比增长31.33%,归母净利润19.53亿元,同比增长29.40%。 业绩稳健增长,单季度营收创新高。公司开拓市场卓有成效,23H1营收107.58亿元(YOY+31.3%),Q2单季营收54.16亿元(YOY+28.2%),单季营收创新高。2023H1公司归母净利19.53亿元(YOY+29.4%),Q2单季归母净利润9.6亿(YOY+24.3%),业绩维持平稳态势。 分业务看:公司各产品业务增长稳健:电连接器及集成互连组件收入84.38亿元(YoY+32.1%),营收占比78.4%;光连接器、光电设备业务16.06亿元(YOY+27.8%),营收占比14.9%;流体连接器和齿科等实现营收7.14亿元(YOY+30.5%),营收占比6.6%。 费用端:公司23H1期间费用率(含研发)15.8%,小幅提升0.8pct。 23H1管理费用率5.5%,同比提升0.6pct,主因管理费用中股票激励摊销1.51亿元,同比增长221.4%。因汇兑收益减少,财务费用率同比增加0.5pct。研发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基本保持稳定,同比皆减少0.2pct。 毛利率:公司23H1毛利率38.0%,同比增长0.4pct,其中电连接器及集成互连组件产品毛利率41.5%,光连接器以及光电设备22.5%,按最新收入口径调整后,两业务毛利率分别同比-1.62pct和+1.28pct。 现金流端:因应收票据到期承兑,经营性现金流5.92亿元,同比增加30.3%,回款情况向好。 产能逐步释放,下游需求扩张得到支撑。公司华南产业基地项目(一期)正式投入运营,推动公司高端制造产业化水平迈上新台阶;洛阳基础器件产业园项目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截止23H1项目进度为35.4%,预计2024年初实现投产,产能随建设进度陆续释放。子公司沈阳兴华启动实施航空发动机线束及小型风机产能提升建设项目,子公司泰兴光电液冷源系列产品集成系统项目正式开工,抢抓液冷行业发展机遇;子公司中航富士达拟定增3.5亿元,进一步提升射频连接器生产和交付能力。多项目并举提升公司产能,未来下游需求扩张将得到有效支撑。 建立“研发+生产”一体化发展平台,为中长期发展赋能。公司拟投资27.2亿元建设高端互连科技产业社区项目,重点提升微小型低矮化集成传输连接器及组件、光传输器件及组件等产品研发及生产能力。项目建设期3年,拟于2023年10月开工,2025年12月建成投产。达产后有望年新增收入39.63亿元,利润总额7亿元。公司通过项目的持续落地来搭建“研发+生产”一体化发展平台,积极推动光电产业链发展,助力公司中长期规划目标落地。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年至2025年归母净利分别为34.6/42.7/52.4亿,未来三年业绩复合增速24.5%,EPS为1.63/2.01/2.47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7x/22x/18x。公司作为国内连接器龙头,深耕行业50余年,行业竞争力和公司治理能力俱佳,持续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订单不及预期和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
华秦科技 机械行业 2023-08-23 182.00 -- -- 193.37 6.25%
193.37 6.25%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总收入 3.82亿元,同比增长41.25%;归母净利润 1.84亿元,同比增加 48.05%。 型号任务饱满,业绩快速增长。2023H1公司营收 3.82亿元(YOY+41.3%),其中 Q2单季营收加速增长,达 1.95亿(YOY+52.2%)。 2023H1公司归母净利 1.84亿(YOY+48.1%),扣非净利润 1.75亿(YOY+60.19%),Q2单季业绩 0.95亿(YOY+47.09%),超市场预期。 收入端:公司上半年收入实现快速增长,主要系型号任务持续增加,且小批试制新产品订单增多,产销量稳步提升。 利润端:公司 23H1增收更增利,主要系期间费用率下降 3.0pct 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 0.17亿。公司 23H1期间费用率(含研发)14.2%,同比下降 3.0pct,费用控制效果良好,其中销售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1.7%和 8.6%,分别下降 0.5pct 和 2.5pct,管理费用率 5.1%,上行0.6pct。公司综合毛利率 58.1%,同比微降 0.2pct,基本维持稳定。 现金流:因应收票据到期承兑金额较大,经营性现金流 0.97亿元,同比增加 194.0%,回款情况大幅改善。 公司存货高企,或预示在手订单饱满。23H1存货 0.68亿元,较期初增长 55.6%,其中原材料 0.3亿元,较期初增长 81.4%,或预示公司备货增加,在手订单饱满。公司业务具有一定季节性,通常生产交付集中在下半年,高存货水平为下半年产品交付奠定基础,全年高增速可期。 成立合资子公司,率先布局下一代航发材料。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3.1亿元合资成立瑞华晟新材,持股 51.5%。控股子公司将开展航空发动机用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结构件业务并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上海市(项目研发中心)及沈阳市(项目生产与维保基地)。 陶瓷基复合材料性能优越,是实现航空发动机减重增效的先进材料,被视为下一代航空发动机战略性热结构材料,公司率先在该领域布局,有望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先发优势。 业务协同布局,构建新材料平台型企业。公司先后成立华秦航发(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加工与制造)、 华秦光声(声学超构材料、声学装备)、瑞华晟新材。华秦航发 23H1航空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稳步推进,部分产线开始首件验证工作,并通过某重要客户供应商资格认证,预计在下半年投入试生产; 华秦光声声学超构材料已经逐渐进入实际运用的工程化阶段,相关技术的产业化成果转化可期。公司多次延伸布局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未来有望成为新材料平台型企业,并深度受益于航空发动机需求的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3年至 2025年归母净利分别为 4.67/6.53/8.80亿,未来三年业绩复合增速 38.2%,EPS 为 3.36/4.69/6.33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55x/40x/29x。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订单不及预期和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
派克新材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08-18 98.77 -- -- 106.57 7.90%
106.57 7.9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半年度报告,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9.81亿元,同比增长57.53%;归母净利润2.98亿元,同比增长30.04%。 收入端增长迅速,业绩端稳健增长符合预期。2023H1公司营收19.81亿元(YOY+57.5%),Q2单季营收10.38亿(YOY+60.6%)。2023H1公司归母净利2.98亿(YOY+30.0%),Q2单季业绩1.55亿(YOY+27.1%),业绩增长稳健,符合预期。 收入端:公司23H1营收快速提升,主要得益于订单较充足,公司各业务拓展顺利,尤其电力和石化用锻件业务表现亮眼,营收增速分别为295.9%和69.6%。能源业务方面,公司承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协助突破技术瓶颈,风电业务增长迅速。航空航天业务方面,公司加强同各个主机厂的联系,参与多个新型号的开发和试制,模锻业务完成新客户的开发及部分试制,与罗罗和GE的合作不断深化,部分试制产品已拿到批产订单。23H1航空航天锻件业务营收增速20.2%,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利润端:公司23H1业绩增长30.0%,不及营收增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本期其他收益科目仅736万,比去年同期0.40亿大幅下降459.4%,源于产品免征增值税收益及政府补助减少;其次,公司当期资产和信用减值损失合计0.69亿,同比大增249.8%。 负债端:公司当期合同负债余额0.39亿,比起初增长65.1%,表明订单增长态势较好,公司整体发展向好。 现金流: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加47.0%,应收账款周转率1.79次,同比提升0.15次,回款能力有所提升。 航空航天主业盈利能力明显提升,费用端整体有所改善。公司23H1毛利率26.7%,同比微降0.3pct,主要系产品结构变化所致。部分细分业务毛利率明显提升,其中电力锻件业务毛利率从-6.2%提升至18.7%,航空航天锻件毛利率48.0%,同比增加3.5pct,为2020年调整收入披露口径以来最高。此外,公司23H1期间费用率(含研发)7.3%,同比下行0.5pct,其中管理和财务费用率分别减少0.4pct,精益管理效果显现。 继定增募资16亿,拟再发行19.5亿可转债,模锻+环锻其发力,竞争优势有望持续扩大。公司22年完成16亿定增募资,拓展模锻业务,预计24年投产。随着项目未来完全达产,将新增4800吨模锻件,年新增营收17.6亿元,净利润4.34亿元。公司近期拟发行19.5亿可转债,用于环形锻件扩产、零部件加工和补流。未来投产后,公司将新增年产航空航天用环形锻件5500吨,占2022年相关产能的134%,零部件加工项目达产后将新增41740件的精密加工能力。我们认为,公司未来产能无忧,凭借超前的产能布局,将深度受益于我国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年至2025年归母净利分别为6.39/7.88/9.49亿,未来三年业绩复合增速25.0%,EPS为5.27/6.50/7.83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8x/15x/12x。参考可比公司估值,公司当前估值优势明显。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订单不及预期和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
航亚科技 机械行业 2023-08-10 17.50 -- -- 18.32 4.69%
18.94 8.2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半年度报告,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56亿元,同比上升58.0%,归母净利润3398.6万元,同比上升352.32%。 国际国内业务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有所提升。2023H1公司营收2.56亿元(YOY+58.0%),Q2单季营收1.42亿(YOY+42.4%)。2023H1公司归母净利0.34亿(YOY+352.3%),Q2单季业绩0.21亿(YOY+284.8%),业绩亮眼。 公司23H1营收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系国际航空业务恢复及Leap叶片占有率持续提升,国内航空批产业务快速增长所致,国际和国内业务分别增长53.79%和68.68%。 公司23H1业绩增长352.3%,主要系国内、国际业务迅速增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及批产规模效应所致。公司23H1国内业务结构已经明显改善,转动件结构件批产/类批产订单占在手订单比例73%,较年初的48%有明显提升。预计全年组件及研制类产品占比显著降低,或将推动毛利率稳步走高。 公司23H1毛利率32.2%,同比上行3.6pct,期间费用率19.6%,同比下行2.3pct,其中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2.4pct,公司提质增效、精益管理效果显著。 结构调整+业务扩展双管齐下,全年业绩可期。国内业务转向高质量增长,公司调整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强与航发系统内主制造商的战略协同合作,并聚焦零件专业化战略定位。随着国产新一代发动机逐步进入量产爬坡阶段,公司将受益于零部件配套需求的持续增长。此外,公司上半年与国内知名的燃气轮机用户建立合作意向,下半年将逐步导入新型号的燃气轮机关键零部件产品。国际业务方面,公司H1交付量超40万件,对比22H1的超30万件有明显增长趋势,同时超过19H1疫情前交付量,预计全年国际业务交付量将达到历史新高。此外,公司6月与赛峰签署全新项目的长期合作协议,将助力公司持续发展。 公司发布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紧抓市场机遇,提升公司产能。 公司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亿元,用于投资航发关键零部件三期生产线二阶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目建成后,公司可新增年产40万片航发压气机叶片产品和2575件航发转动件及结构件产品的生产能力。此项目有助于公司提升自动化生产水平,紧抓国内发展机遇,同时增强国际订单承接能力。 投资建议:疫情后国际民航快速恢复,叠加国内新型军机装备需求加速释放,公司有望受益于航空高性能零部件市场的快速增长。预计公司2023年至2025年归母净利分别为0.73/1.15/1.60亿,未来三年业绩复合增速99.8%,EPS为0.28/0.44/0.62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62x/40x/28x。首次覆盖,中长期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订单不及预期和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
北摩高科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3-08-07 39.55 -- -- 39.55 0.00%
39.80 0.63%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半年度报告,2023 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23 亿元,同比下滑3.06%,归母净利润为2.49 亿元,同比增长18.22%。 Q2 业绩增长103.4%,符合预期。2023H1 公司营收6.23 亿元(YOY-3.06%),Q2 单季营收3.08 亿(YOY+12.4%)。2023H1 公司归母净利2.49 亿(YOY+18.22%),Q2 单季业绩1.14 亿(YOY+103.4%),基本符合预期。 公司23H1 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京瀚禹检测业务因行业景气下行叠加下游客户采购计划调整等原因而大幅下滑24.6%。随着京瀚禹南京检测中心逐步启用,下半年新订单的增加将助力全年检测业务收入降幅同比大幅收窄。Q2 营收同比增长得益于机轮业务和刹车盘业务的快速增长,我们预计23 年全年机轮业务有望实现平稳增长,而刹车盘业务因商业航空需求放量或将实现翻倍增长。 公司23H1 业绩逆势增长,主要源于增值税退税的增加和综合所得税税率的降低。Q2 业绩同比增长103.4%,主要源于高毛利的刹车盘和机轮业务的大幅增长。 公司23H1 毛利率68.4%,同比下行2.4pct,期间费用率7.5%,同比下行0.2pct,研发费用率同比持平,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略有下滑。 存货高企,收入持续增长无忧。公司23H1 存货6.78 亿,较期初增长24.6%,其中原材料1.93 亿,较期初增长28.7%,发出商品0.52亿,较期初增长117.6%,产成品1.15 亿,较期初增长35.5%,发出商品和产成品快速增长,预示公司未来收入持续增长无忧。此外,得益于较好的回款和增值税退税,公司23H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0.30 亿,同比增加114.3%,经营质量明显改善。 起落架业务从0-1,刹车盘业务从1-10。刹车盘业务是公司基本盘,具有明显的耗材属性,军航需求具有周期性,收入波动相对较大。随着民航自主可控要求的提升,公司积极拓展刹车盘在民航市场的应用,效果显著,未来有望成为公司刹车盘业务从1-10 的重要支点。 此外,2021 年公司正式完成起落架着陆系统的交付,实现了从零部件供应商、材料供应商向系统供应商、整体方案解决商的跨越式转变,随着新机型需求放量,预计起落架业务未来两年将迎爆发式增长。 投资建议:公司拥有多个在研军品型号,随着未来相关型号的逐步定型批产,公司持续增长可期。此外,公司积极布局民航,以军带民,进口替代空间巨大。预计公司2023 年至2025 年归母净利分别为4.60/6.28/7.80 亿,未来两年业绩复合增速41.4%,EPS 为1.39/1.89/2.35元,当前股价对应PE 为29x/21x/17x。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国内航刹领域龙头,行业份额清晰,未来将受益于军航的批量列装和更新换代,发展前景广阔,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订单不及预期和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
中航电测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7-31 57.68 -- -- 57.70 0.03%
57.70 0.0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重组预案,公司拟发行股份购买航空工业集团持有的航空工业成飞(成飞集团) 100%股权,交易总金额174.42 亿元,本次重组方案不涉及募集配套资金。 成飞集团资产100%注入,超市场预期,将显著提升公司盈利水平。 成飞集团主营航空武器装备整机及部附件研制生产,是我国四代机主力机型歼-20 和三代机主力机型歼-10 的唯一供应商,也是外贸主力机型枭龙的唯一供应商,在空军装备制造商领域地位超然。 成飞集团100%股权估值240.27 亿元,其中65.85 亿元作为国有独享资本公积不纳入作价范围,本次交易作价为扣除国有独享资本公积后的174.42 亿元,对应发行股份20.86 亿股。我们认为此重组方案超市场预期,成飞集团资产100%注入上市公司,但股份发行作价仅对应174.42 亿,国有独享资本公积未来或择机再转换为股份。 本次交易的静态收购PE 和PB 分别为13.29x 和1.83x,大幅低于沈飞集团注入中航黑豹的18.1x 和2.2x,估值水平较为合理,且本次重组不涉及募集配套资金,使得2022 年末公司EPS 增厚0.23 元至0.56 元,公司盈利水平显著提升。 公司与航空工业集团签署业绩承诺,若交易在年内完成,成飞母公司、贵飞、长飞和成飞民机承诺2023 至2025 年收入合计分别为651.5/660.9/699.7 亿元,23-25 年CAGR 3.63%。此外,成飞航产承诺三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61/0.163/0.170 亿元。 贵飞短期拖累业绩,中长期或成为业绩增长点。航空工业贵飞2021/2022 年末营收18.93/19.35 亿,归母净利-4.49/-7.02 亿,大幅拖累成飞集团利润。根据业绩承诺,按照资产评估的收入口径,贵飞承诺2023 至2025 年收入分别为9.24/12.78/17.46 亿,2024 年2025 年增速分别为38.2%/36.7%,远高于成飞集团整体增速预期0.6%/5.0%,有望成为集团中期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成飞集团盈利能力提升可期。若剔除贵飞,成飞集团2021/2022 年末营收514.97/653.56 亿,归母净利22.99/20.15 亿,净利率水平4.5%/3.1%,低于同时期中航沈飞的4.8%/5.5%。我们认为,随着供应链和生产工艺流程逐步成熟,成飞集团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截至2023 年1 月31 日,成飞集团资产负债率为92.15%,主要因为合同负债和应付账款较高,分别为654.3 亿元和344.68 亿元,总负债占比53.5%和28.2%。合同负债高企,意味着公司在手订单较为充足,未来持续发展可期。 公司原业务保留,进一步聚焦航空主业。本次重组完成后,航空工业成飞将成为中航电测全资子公司。公司原有的飞机测控产品和配电系统、电阻应变计、机动车检测设备等业务将继续保留,并新增航空武器装备整机及部附件研制生产业务,从而进一步聚焦于航空主业。 本次交易大幅拓宽了公司航空产业链业务领域,实现了从边缘配套到核心总装的华丽蜕变,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上市公司原业务2022 年出现下滑,考虑到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我们预计23 年或将继续小幅下滑,24 年有望逐步企稳。 航空装备放量将呈现长期性。据《World Air Force 2023》,我国2022 年军用飞机数量达3283 架,不足美国军机的四分之一,其中战斗机数量仅为美军的47.9%,四代机比例更低。随着地缘政治格局剧烈变化,我军备战需求将大幅提升,并呈现长期性和紧迫性。 我们认为,为实现2027 年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和2035 年国防与军队现代化的愿景, “十四五”期间军机列装提速,叠加J-10CE 和枭龙军贸市场走俏,行业发展前景可期。 投资建议:假设重组2023 年完成,根据公司预测期自由现金流量表数据,综合考虑标的资产业绩承诺和盈利能力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3 年至2025 年备考归母净利分别为26.29 亿元、27.54 亿元和25.84 亿元,备考EPS 分别为0.98/1.03/0.97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为59x/56x/60x。公司作为国内新一代战斗机核心供应商,龙头地位稳固,核心竞争力突出,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重组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下游需求增速下滑的风险。
邦彦技术 计算机行业 2023-07-20 28.49 -- -- 27.71 -2.74%
27.71 -2.74%
详细
事件:子公司特立信近日收到《中标通知书》,中标某通信设备1.4098亿元,占2022年营收的38%。 大额订单助力舰船通信,基本盘稳中向好。公司舰船通信产品可为超大型、大型、中小型等各类舰船提供信息传输通道和通信业务应用,是公司业务基本盘。本次中标体现了公司在舰船通信领域的竞争力,未来两年随着订单逐步确认收入,该业务将实现稳中向好发展。此外,截至Q1,公司尚有在手订单及备产通知约2.14亿元,叠加舰船通信等业务的新增订单,预计公司当前在手订单充足,全年业绩增长可期。 网络安全业务蓄势待发,有望实现从1-10。我们认为“十四五”前半程装备发展倾向于“硬装备/硬实力”的提升,而“十四五”后半段和“十五五”则更倾向于“软装备/软实力”的进步,军工网安作为软实力的一部分,将迎来发展机遇期,未来三年复合增速或达25%至30%。公司涉足该领域时间较长,是该领域重大产品的科研承担者和产品提供商。随着新定型产品进入批产期,未来3年,该业务收入CAGR或将达64%,实现从1到10的发展跨越。 电力专网从0-1,将成为公司新增长极。公司受华能集团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委托,研制全国产化DCS火控系统和国产燃机控制系统核心卡件DEMO板,标志着公司正式迈入电力行业国产自主可控领域。 我们预计仅华能集团一家,相关系统的国产化市场空间就达数十亿。 该业务23年开始试点,并将逐步贡献收入,预计经过两年的迭代,技术和产品将趋于稳定,并快速进入放量期。未来,电力业务板块有望成为公司新增长极,实现军民双轮发展。 股权激励已授予,业绩考核复合增速35.7%,彰显发展信心。公司首次授予55人292.6万份股票期权,行权价24.87元/股,低于草案公告日股价,发展信心彰显。方案的经营考核指标为:以2022年为基数,2023至2025年净利润增速目标值为30%/80%/150%,对应净利润0.53亿/0.74亿/1.03亿元,3年复合增速为35.7%,成长性凸显。未来四年股权激励费用合计仅1036.28万元,对业绩影响非常有限。 投资建议:公司通信业务产品的收入确认主要集中于下半年,季节性非常明显。预计公司2023至2025归母净利分别为1.08/1.80/2.42亿元,3年复合增速81%,EPS为0.71/1.18/1.59元,PE为39x/23x/18x。公司产能未来5年无忧,需求侧前景明朗。目前市值仅42亿,弹性巨大,目标市值70亿,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落地金额不及预期的风险;毛利率大幅下滑的风险。
邦彦技术 计算机行业 2023-05-12 24.40 -- -- 26.29 7.75%
29.03 18.9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拟授予股票期权330万份,总股本占比2.17%。首次行权价格为24.87元/股。 激励计划为公司发展提供长效助力。公司拟授予56名管理和技术核心人才330万份股票期权数量,总股本占比2.17%。其中,首次授予股票期权297万份。我们认为该计划将有效激发管理团队的积极性,提高经营效率,降低代理人成本,为公司发展提供长效助力。 业绩考核复合增速35.2%,未来快速发展可期。该激励计划对公司发展的积极效应明显,经营考核指标为:以2022年为基数,2023至2025年营收增速目标值为15%/35%/60%,对应收入4.3亿/5.0亿/5.9亿元,或净利润增速目标值为30%/80%/150%,对应净利润0.53亿/0.74亿/1.03亿元,目标值3年复合增速分别为17.0%和35.7%,成长性凸显。未来两年,随着需求端订单逐步释放,公司有望迎高速增长。 行权价高于现价,彰显发展信心。公司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24.87元/股,高于当前股价24.01元/股,彰显公司管理层对未来发展的信心。由于该期权基本为平价期权,因此股权激励费用有限,对当期业绩影响微乎其微。 通信业务基本盘稳中向好,网络安全业务将迎跨越式发展。舰船通信方面,国内市场竞争偏良性,行业集中度较高。公司受益于新船型放量,2023年预计增长逾25%。融合通信方面,在国家力推一体化联合作战的背景下,融合通信将成为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公司先发优势明显。预计公司融合通信业务2023至25年收入分别为1.24/1.55/1.94亿,3年复合增速约44%。网络安全方面,军工网安市场“十四五”期间复合增速或将达25%至30%。公司涉足该领域时间较长,是该领域重大产品科研承担者和产品提供商。随着新定型产品进入批产期,未来3年,该业务收入复合增速或将达67%,实现从1到10的发展跨越。 布局民品电力专网市场,打造新业务增长级。公司受华能集团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委托,研制全国产化DCS火控系统,标志着公司正式迈入电力行业国产自主可控领域,市场空间较大。公司2023Q1新增国产燃机控制系统核心卡件DEMO板的研制,双方合作进一步深化。 展望未来,公司凭借在军品自主可控和信息安全等领域的技术积累,有望将电力业务板块打造成新业务增长极,实现军民双轮发展。 投资建议:鉴于税收政策逐步清晰,我们上调公司业绩预期。预计公司2023至2025归母净利分别为1.17/2.18/2.84亿元,3年复合增速91%,EPS为0.77/1.43/1.87元,PE为31x/17x/13x。公司产能未来5年无忧,需求侧前景明朗。目前市值仅37亿,弹性巨大,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招投标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新雷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4-25 22.27 -- -- 23.13 3.86%
23.64 6.1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年报,2022实现营业总收入17.14亿元,同比增长15.96%,归母净利润为2.83亿元,同比增长3.29%。 22Q4增长乏力,23Q1重拾增长势头。受益于下游装备需求放量,公司航空、航天等特种领域以及通信领域收入增加,2022年公司营收17.14亿元(YoY+16.0%),归母净利2.83亿元(YoY+3.3%),低于此前预期,22Q4单季收入(3.77亿元,YoY-19.7%,QoQ-16.3%)和净利润(-0.03亿元,YoY-103.5%,QoQ-102.8%)下行。2023Q1公司单季重拾快速增长态势,营收4.97亿,归母净利1.14亿,在22年Q1高基数基础上分别同比增长5.6%和31.0%,增长势头较为强劲。 l分业务看,航空、航天、船舶等特种应用领域22年实现营收9.98亿(YoY+13.5%),毛利率63.9%(YoY+3.0pct),通信及网络领域营收6.51亿(YoY+19.9%),毛利率24.8%(YoY-2.0pct)。 研发费用率上行,夯实技术壁垒。公司期间费用率变化较为平稳,销售、管理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9%、5.8%和1.5%,同比变动-0.2、0.6和0.1pct,变化幅度较小。研发费用率15.2%,大幅提升1.6pct,主要因为公司在产品系列、产品性能和新业务领域持续投入,有利于增强公司竞争力,夯实技术壁垒。 现金流承压,23Q1有所好转。2022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3.03亿元同比减少365.9%,主要因:1)应收票据贴现计入筹资活动现金流1.4亿;2)订单需求增加导致备料原材料货款较多,以及职工薪酬费用增加;3)部分客户以票据结算或未到账期未回款。23年Q1经营现金流净额-1.03亿元,较22年有所改善。 需求牵引下新增产能逐步释放。公司产能持续释放,通信和服务器电源的扩产项目已完成两条双轨贴片生产线、一条模块电源自动化生产线和一条服务器电源自动化生产线建设,目前已在试产运行阶段。 永力科技园于2023年初投入使用,增强了永力科技生产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随着募投项目“特种电源扩产项目”、“高可靠性SiP功率微系统产品产业化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公司未来产能无忧。募投项目投产后,将新增年收入12.7亿元,新增年净利润2.45亿元,盈利水平明显提升。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至2025年营收分别为20.64/25.02/29.49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3.85/5.02/6.10亿元。EPS为0.93元/1.21元/1.47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1X/24X/19X。公司在特种电源和民用电源已深耕多年,有望受益于国产替代以及下游需求快速增长,助力公司可持续发展,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需求波动的风险;产能扩张不及预期的风险;永力科技商誉减值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