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殷通

中泰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740524040001...>>

20日
短线
10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西部超导 有色金属行业 2024-04-22 38.20 -- -- 45.45 18.98%
45.45 18.98% -- 详细
事件: 2024 年 3 月 30 日,公司发布 2023 年年度报告。 2023 年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1.59 亿元,同比下滑 1.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52 亿元,同比下滑 30.33%。 产品结构调整应对下游需求波动,超导产品高温合金保持高增。 1)收入端, 2023 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 41.59 亿元, 同比下滑 1.62%,主要系复杂经济环境、下游需求波动影响; 主营业务看, 公司及时调整产品结构,超导产品、高温合金材料和部分高端钛合金材料取得良好业绩, ①高端钛合金材料实现营业收入 25.05 亿元, 同比减少21.96%,毛利率下降 8.88pp。 ②超导产品实现营业收入 9.85 亿元, 同比增长 57.94%,毛利率上升 3.94pp。 ③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实现营业收入 4.74 亿元, 同比增长161.79%,毛利率上升 12.57pp。 2)利润及盈利能力端, 共实现归母净利润 7.52 亿元,同比下滑 30.33%,公司毛利率为 31.87%,同比下 7.58pp,净利率为 18.38%,同比下降 7.53pp;单季度看, 2023Q4 毛利率为 28.05%,同比下降 7.82pp,环比下降 7.12pp,净利率为 14.46%,同比下降 8.70pp,环比下降 3.77pp。我们判断主要原因是下游需求波动影响,公司产品结构发生变化,通过公司在超导产品,高温合金材料, 直升机、商用飞机、 商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领域的高端钛合金的大力拓展,保持了营业收入稳定,但利润端产生波动:公司高端钛合金材料 2021/2022/2023 收入占比分别为83.98%/75.92%/60.23% , 对 应 毛 利 率 为 45.31%/43.29%/34.41% ; 超 导 材 料2021/2022/2023 收 入 占 比 分 别 为 8.16%/14.75%/23.67%, 对 应 毛 利 率 为16.33%/30.44%/34.39% ;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 2021/2022/2023 收入占比分别为3.47%/4.29%/11.41%,对应毛利率为 4.01%/3.29%/15.86%。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1)费用端, 三费费用方面, 2023 年公司 销 售 / 管 理 / 财 务 费 用 率 分 别 为 0.73%/4.88%/1.12% , 分 别 同 比 变 化-0.30pp/+0.75pp/+0.37pp。财务费用增加主要是由于产能扩张,借款规模较同期增加,利息费用增加所致。 2)研发层面, 公司 2023 年全年研发投入 3.21 亿元,研发费用率为 7.92%,同比变化 1.91pp, 申报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153 项,新获得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81 项。 3) 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来看, 公司募投的“发动机用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及粉末盘项目”已经于 2023 年 1 月达到可使用状态,“高性能超导线材产业化项目”预计于 2024 年 4 月投产,“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化项目”、“超导创新研究院项目”、“超导产业创新中心”预计 2024 年 12 月投产,目前公司募投项目中感应炉、电渣炉、电弧炉、 80MN 油压机、 6T 感应炉、 3T、 8T 电弧炉、 3 台进口高温均匀化燃气炉已经进入安装调试阶段, 2 台电弧炉、 1 台电渣炉在安装调试中, 拉丝厂房、残料回收车间、高温合金 2 车间、熔炼 4 车间正在建设,有望有序释放产能。 重点型号持续突破,卓越工程师团队彰显领先地位。 1)超导产品方面, 超导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创新团队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超导线材产值首次突破 10亿元, MRI 仪器用超导线材占据全球市场份额持续大幅提升,新型无液氦/少液氦 MRI磁体用超导线材实现批量供货,荣获 GE 医疗(中国)颁发的 2023 年度“卓越合作奖” 。进一步与多家国内太阳能拉晶炉制造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稳定供货国内核聚变 CRAFT项目,研发特种低损耗超导线材配套风电领域,持续开发高温超导 Bi-2212 线材以及Bi-2223 带材制备技术,交付超导量子计算机用 NbTi 超导合同,并参与高速磁悬浮、科研加速器用、高端测试仪器、紧凑型质子/重离子肿瘤放疗加速器装置等领域。 2)高端钛合金, 航空用钛合金棒材制造业单项冠军通过国家工信部复核,针对国家重大型号研制急需,制备出国内最大规格耐蚀高韧钛合金锻坯、新型高温钛合金棒材/锻坯,承担海洋、兵器、核工业领域钛合金研制任务且进展顺利, 高端钛材在直升机、商用飞机、商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方面推广应用并获得了多个型号的供货资格,公司已开发出钛合金循环利用的全套熔炼技术。 3)高性能高温合金, 高温合金提质增量,产销量同比创历史新高。主要牌号通过多个“两机”型号、多个用户的产品认证;突破了航空结构件用某高强钢大规格棒材、紧固件用小规格棒材全流程制备技术;基本完成 65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站工程应用考核;公司已开发出高温合金循环利用全套熔炼技术,循环利用生产线建设推进顺利。 高级管理人员回购彰显信心,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公司总经理杜予晅、副总经理张丰收、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王凯旋、副总经理罗文忠、副总经理郭强、副总经理和永岗、财务总监李魁芳等公司高管截至 2024 年 4 月 8 日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增持公司790.92 万元,完成增持计划,我们认为高管增持说明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公司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考虑下游需求波动影响,我们下调公司 2024-2025 年营业收入为 53.05/68.05 亿元(前值为 80.4/98.02 亿元),归母净利润至 9.59/12.42 亿元(前值为 15.85/20.41 亿元),新增 2026 年营业收入 83.05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15.24 亿元 。 2024-2026 年 对 应 EPS 分 别 为 1.48/1.91/2.35 元 , 对 应 PE 分 别 为25.20X/19.47X/15.87X,公司行业领先, 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市场需求波动风险,核心竞争力下滑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