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刘建伟

国联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590524050005。曾就职于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纳科诺尔 机械行业 2024-11-26 56.20 -- -- 60.90 8.36%
64.20 14.23%
详细
公司深耕辊压机等锂电设备,在国内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同时,公司在干法和固态电池等新型设备上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 有望充分受益于下一轮锂电设备开支复苏和电池技术迭代。 深耕锂电辊压设备, 产品向多元化发展公司深入研发和制备锂电辊压设备, 2022年国内市占率达 23.40%, 与宁德时代、比亚迪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基于对锂电设备的深刻理解, 公司向其他设备应用领域进军, 陆续开发干法超级电容器、 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线等, 2023年开展干法电极辊压设备的研制,不断实现产品的多元化发展。 锂电设备迎新周期,存量更新与新技术并存2025年下游锂电池有望迎来新一轮扩张, 部分原有设备也存在更新改造需求。 据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 2024Q3动力电池企业在国内外新投建项目共计 25个,总投资金额超 991亿元,规划动力电池产能超 281GWh。同时, 明后年有望成为干法电极、 固态电池产品研制、量产的关键阶段,新技术的加速落地或助力其上游锂电设备行业发展,其专用设备有望优先实现放量。 前瞻干法/固态设备,打造业绩新增长点干法电极方面,基于公司多年辊压设备生产经验, 结合清研的优质研究基础,公司具有先发优势。今年成功推出“粉体成膜双面复合一体化装备”,该智能装备将助推干法电极进入小规模化量产阶段;固态方面, 公司与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欧阳明高团队)合作开发固态电池产业化关键设备与工艺,前瞻布局固态领域。 公司业绩高速增长, 给予“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 11.70/14.40/17.6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70%/23.08%/22.2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05/2.52/3.0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5.70%/22.74%/19.42%, EPS 分别为 1.83/2.25/2.68元/股,三年 CAGR 为 34.4%。 考虑到公司为传统辊压设备龙头,前瞻布局干法/固态设备,我们给予公司 2025年30倍 PE,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扩产不及预期; 政策变化风险; 行业规模测算偏差风险; 技术变动风险。
基康仪器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9-26 8.18 -- -- 14.20 73.59%
16.80 105.38%
详细
我们为什么看好基康仪器?公司是安全监测领域精密传感器及智能数据采集设备的头部厂商,项目经验丰富,是南水北调等水利工程、三峡等水电站、沂蒙等抽水蓄能、红沿河等核电站此类重大工程的安全监测仪器设备主要供应商,未来业绩有望持续受益于水利工程、水电站、抽水蓄能、核电等新能源领域投资高景气周期。公司在手订单持续增长,经营性净现金流良好,持续分红,综合来看,兼具价值和成长属性。 公司主要领域处于投资高景气周期1)水利领域:2023年水利投资和规模均达到历史新高,未来万亿国债主要投资于水利领域,带动该领域进入景气周期。2)能源领域: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容量达5439万千瓦,同比增长30.4%;核电项目核准加速,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各核准10台核电机组。3)地质灾害领域:防治投资额持续增长。 水利能源安全监测传感器核心供应商,在手订单稳健增长公司2024年初在手订单达3.6亿,主要为抽水蓄能电站、引调水工程等能源、水利项目。以2021年为例公司2021年水利业务营收1.1亿元,占比42.1%,2023年营收同比增加16.9%;公司2021年能源收入7492万,占比32.4%。公司传感器广泛应用于三峡水电站等13大水电基地。在核电安全监测领域过去二十年市占率达到90%。 兼具价值与成长属性,给予“增持”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收3.61/4.38/5.27亿元,CAGR(2023-2026E)为17.1%;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824/9495/11459万元,CAGR(2023-2026E)为16.4%。参照可比公司Wind一致预测和估值,综合考虑公司体量和成长性,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15-16倍PE,目标市值11.7亿-12.5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固定资产投资不及预期,应收账款回款慢,原材料价格波动。
天罡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8-30 12.16 -- -- 13.56 11.51%
34.50 183.72%
详细
公司发布 2024H1半年报, 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6亿元(yoy+1.2%) ,实现归母净利润 2247万元(yoy-11.1%) ,公司归母净利润略有下滑,主要系由于产品结构变化,及成本费用端略有上涨所致。 2024Q2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850万元(yoy+12.6%,qoq+80.6%) ,实现归母净利润 1418万元(yoy-7.8%,qoq+71.0%)。 综合毛利率维持 50%+,成本费用控制合理2024H1公司实现综合毛利率 50.6%(yoy-5.4pcts) ,2024Q2单季实现毛利率 47.6%(yoy-6.0pcts,qoq-8.5pcts) ,公司毛利率下降主要系由于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以及高毛利的供热管理项目营收减少所致。 2024H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16.6%/8.8%/7.4%(yoy-5.4/+1.0/+1.5pcts),公司销售费用大幅下降。 仪表业务平稳发展, 下半年或迎销售旺季2024H1公司超声波热量表实现营收 4503万元(yoy+27.8%) ,智能调控终端实现营收 1116万元(yoy+171.2%) ,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北方地区供热计量的改革推进,以及太原热力集团智能调节阀采购较去年同期增加所致;2024H1公司超声水表实现营收 3017万元(yoy-25.1%) ,水表端受到一定行业竞争环境及政府财政影响,公司以大口径水表切入市场,在技术和价格端均具备韧性,我们仍看好未来发展。 境外业务取得突破, 加强直销开拓力度2024H1公司境外业务实现营收 234万元(yoy+103.7%) ,大幅增加主要系由于新东亚电子销售额同比增加所致。公司目前产品在波兰、意大利、英国、韩国等国家实现销售,产品质量已获得海外客户认可,其中超声热量表是国内少有的获得德国PTB 认证的产品,公司目前境外直销占比仍然较小,未来将持续加强开拓力度。 业绩稳定增长,给予“增持” 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13/3.66/4.26亿元,cagr 为 16.7%; 预计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861/7644/8511万元, cagr 为 11.1%。 公司业绩存在季节性,通常 Q3-Q4会迎来销售旺季, 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推行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境外开拓不及预期
万通液压 机械行业 2024-08-06 9.58 -- -- 10.47 9.29%
17.78 85.59%
详细
行业覆盖全面,液压缸下游应用广阔液压缸为液压系统的核心元件,价值量占比最高(2021年 36%);预计 2021年我国液压缸市场规模已达约 300亿元,预测 2026年有望突破 500亿元, CAGR 为 13%。 液压系统下游覆盖面广,可应用于工程机械、矿山机械、汽车工业等多个领域,同时随着技术提升、产品迭代,应用领域有望持续拓宽。工程机械领域为最大的下游市场, 2022年占比 60%, 2021-2023工程机械行业历经 3年下行周期,有望于 2024年企稳回暖,带动上游需求高涨。 对冲行业周期,公司积极布局四大领域公司围绕专用汽车、煤炭采掘设备、工程机械、国防装备四大应用领域着重拓展,行业间具备互补性,在近年基建、地产、工业机械等行业景气度下行阶段,公司业绩仍具备较强韧性,呈现出增长态势。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新业务领域,顺应电动化趋势加大对电动缸及油气弹簧的研发投入,目前行业正处于电动缸替代液压缸、油气弹簧替代钢板弹簧、空气弹簧的初期,公司前瞻性布局带领公司进入高速成长赛道,打开成长曲线。 业务多面布局,给予“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7.78/9.22/10.9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6.4%/18.5%/18.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98/1.20/1.4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3.7%/22.5%/21.0%, 3年 CAGR 为 22.4%, 2024年 EPS 为 0.82元/股,对应PE 12倍。鉴于公司为液压油缸小巨人企业,多矩阵布局四大应用领域,助公司穿越行业周期,同时积极切入电动缸、油气弹簧新业务,打开成长空间,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经济增长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销售不及预期、新产品行业渗透不及预期风险
方盛股份 机械行业 2024-06-12 9.41 10.83 -- 10.58 12.43%
10.82 14.98%
详细
公司以板翅式换热器起家,通过内生拓展高附加值业务热管理集成系统。公司板翅式换热器业务有望受益于风电出海及“以大代小”替换政策支撑业绩;热管理集成业务受益于公司前瞻布局的新兴领域氢/储、数据液冷等,带来增量想象空间。 公司具备较强的业绩安全垫,在“十四五规划”及下游相关领域政策的持续催化下,具备较好的长期配置价值。 下游领域覆盖广,产品供应能力强公司深耕热管理领域十余年,对行业趋势把握准确, 逐步完成从板翅式换热器向热管理集成系统转型。 2023 年公司热管理集成系统首次实现破亿营收达到 1.1 亿元, 2019-2023 年 CAGR 达 37.9%。公司产品定制化能力强,可灵活配合不同领域客户需求完成热管理系统定制,形成稳固的客户群体。 行业集中度有待提升,高端产品仍以进口为主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 至 2022 年我国换热器企业注册资本分布在 500万以上的超过 46%,分布在 1000 万-5000 万间约达 24%。截至 2022 年中国换热器行业注销企业数占总企业数达 20%, 系国内换热器产品中低端占主要部分,行业内竞争者众多,产品差异化较小。 从进出口热交换器单品均价来看,国内出口单品均价在 2150 元/套, 进口单品均价在 8784 元/套,国内高端产品仍较为依赖进口。 前瞻布局新兴领域静待蓝海市场公司在稳固基本盘业务后不断向新能源、新基建领域前瞻布局。新能源方面, 公司产品从单一风力发电向光伏发电横向延伸,公司围绕新能源风电、储能及氢燃料电池等各环节重点发力; 新基建方面, 公司向数据液冷领域加速渗透, 有望在产业加速发展之际迎来产品的快速放量,助推数据液冷领域成为公司多元化发展的关键业务。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4.3/5.2/6.3 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 25.9%/21.3%/20.1%;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69/0.74/0.81 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 10%/8%/9%, 2024-2026 年 CAGR 为 8.7%; EPS 分别为0.78/0.85/0.93 元/股。 考虑到公司下游领域布局全面,综合生产能力强等多重因素有望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 2024 年14-15 倍 PE, 对应目标价 10.9-11.7 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新兴领域市场开拓不及预期;行业空间测算偏差风险。
克莱特 机械行业 2024-06-05 11.06 -- -- 11.51 4.07%
12.55 13.47%
详细
投资要点: 公司从事通风冷却系统研发和制造,业务受益于轨交设备以旧换新、造船大周期及核电机组核准加速。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和国家级单项制造冠军。 公司业绩稳健增长,经营性净现金流持续为正,过往年份稳定分红, 兼具价值和成长属性。 通风冷却设备商“小巨人”,业绩稳健增长公司主营业务可划分轨道交通/新能源/海洋工程与舰船风机和冷却系统、冷却塔和空冷器五大类。 2023年归母净利润 6057万, CAGR(2019-2023年) 为 28.8%。 公司具备定制化研发能力,践行大客户战略,与客户粘性高,同时能保持高于竞争对手的毛利率。 收入结构较为均衡, 2023年船舶业务增速最快1)轨交领域主要供货和谐号、复兴号高铁,客户有中国中车、庞巴迪等; 2023年营收 1.2亿,占比 23.1%,毛利率为 38.9%。 2) 新能源领域与四大核集团均有合作, 风电主要客户为明阳智能; 2023年能源板块营收1.1亿,占比 22.5%,毛利率为 31.2%。 3) 海洋工程领域船舶订单持续向好, 2023年营收 7058万元,同比增长 122.5%, 占比 13.9%, 毛利率为27.9%。 4) 制冷风机领域稳健成长, 2023年营收为 1.1亿,占比 22.3%,毛利率为 21.6%。 5) 冷却塔领域较为平稳, 2000年起成为 SPX 和 BAC 的配套供应商, 2023年营收 9224万,占比 18.2%, 毛利率为 28.1%。 未来轨交领域以旧换新有效拉动成长,核电业务增速最快轨交以旧换新政策驱动,预计 2026年轨交业务营收增速 30%。 造船大周期将继续带动船舶业务快速成长。 公司已成功取得核电资质,随着近两年核电机组核准加速,公司招投标项目持续增加, 目前核电在手合同超 9000万,叠加山东半岛新项目投标推进,预计增速最快。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实现营收 5.83/6.61/7.85亿元, CAGR(2023-2026E)为 15.6%; 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6546/6990/8052万元,CAGR(2023-2026E)为 10%。 参照可比公司 wind 一致预测、 估值及公司自身成长性和分红能力,我们给予公司 2024年 14-15倍 PE, 对应目标市值9.2-9.8亿,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不及预期; 竞争格局变差;客户开发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