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杨帅

中泰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740524040002...>>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10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恒工精密 机械行业 2024-10-29 39.46 -- -- 44.34 12.37%
51.20 29.75%
详细
事件:2024年10月22日,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Q3单季,公司实现营收2.34亿元,同比增长20.37%;实现归母净利润2825.43万元,同比增长29.87%;实现扣非净利润2377.18万元,同比增长9.55%。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47亿元,同比增长18.5%;归母净利润9613.65万元,同比增长18.12%;扣非净利润7413.78万元,同比减少1.97%。 连铸球墨铸铁性能优异,公司已具独特竞争优势。①连铸球墨铸铁成本低、轻量化、温升低、减磨性能优良、切削性能好,因此在下游空压、液压、风电、汽车零部件、农业机械、真空泵、重型数控车床、船舶制造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替代空间。②公司拥有的连续铸铁生产线为自主研发设计、制造而成,市场无同类设备供应,通过长期积累,公司已经掌握了原材料的配比、微量元素的添加、过冷度的控制、石墨套的结构设计、拉拔速度与节奏的控制等五项核心工艺技术,相较同行业已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加高了技术壁垒。 公司“双轮驱动”模式持续推进,客户结构高端。①公司已经形成“优质的连续铸铁材料”和“一站式服务能力”两项核心竞争优势,并且两项优势相互协同,形成“双轮驱动”模式。在材料端,通过优质的连续铸铁的正向推动,有效降低了加工端的综合成本;在加工端,逆向带动连续铸铁进入更多应用领域,实现产品高性能与客户高粘度,协同推动公司业绩稳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②公司客户结构高端,公司的客户包括空压、液压、传动等领域的国内外知名客户,如空压领域的汉钟精机、东亚机械、阿特拉斯·科普柯等,液压领域的海天集团等。 公司已小批量供应机器人减速器产品,并逐渐放量。公司机器人产品主要包括RV减速器核心部件(行星架座、行星架盖、摆线轮、针齿壳、偏心轴等)、谐波减速器核心部件(主要为刚轮)等;RV减速器核心部件已有小批量供货,目前已在逐渐放量。 维持“买入”评级:根据业务拆分及盈利预测模型,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09/13.05/15.2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4/1.83/2.1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2.6/19.0/16.4倍。公司以技术驱动成长,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在连续铸铁、精密机加工件、精密减速器业务驱动下业绩加速释放,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新技术开发不及预期的风险;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的风险;产业链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研报使用的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风险;行业规模测算偏差风险等
科达自控 计算机行业 2024-09-12 10.36 -- -- 18.75 80.98%
42.24 307.72%
详细
公司概况:北交所智慧矿山第一股公司深耕智慧矿山二十余年,是北交所智慧矿山第一股。公司为智慧矿山、“物联网+”及智慧市政三大领域的智能化改造和智慧升级赋能。2024H1,公司实现营收1.7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2%和17.6%。 公司立足于智慧矿山,注重技术研发投入:1))行业情况:矿山智能化渗透率低,成长空间广阔。智能矿山是在机械化的基础上,结合工业物联网、AI等技术而产生的矿山领域的垂直应用。机械化矿山侧重应用机械设备进行矿山开采,而智能矿山则进一步实现了对矿山各环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 2023年大型煤矿的机械化比例已超99%,然而新建/传统矿山的智能化渗透率仅分别为15%/2%。高机械化水平和低智能化渗透率表明:矿山已具备智能化转型的硬件基础,智慧矿山市场具备较大的增长空间;预计新建/改造智慧矿山的市场规模将于2028年分别达到7247.2/6823.6亿元。 2)公司开展广泛合作,注重智慧矿山技术研发。在研发模式上,公司以自主研发为主,联合研发为辅,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上下游知名企业构建“产学研”合作体系。 公司注重研发投入,打造M-CPS智慧矿山整体解决方案,并基于此形成了管控平台、智能采掘、智能辅运、智能通风、矿山特种机器人五大系统、五类产品的研发体系。 充电桩服务、智慧市政业务拓展公司第二成长曲线:1))公司提供立体式新能源充换电解决方案。新能源车辆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推动了社会对新能源充换电基础设施的需求。公司2022年拓展新能源充换电业务,开发出立体式新能源充换电管理系统,实现对新能源车辆、充电桩、换电站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截至2023年末,公司已投放社区充电设备10万台左右,覆盖全国十余个省份。 2)公司发力智慧水务,合作龙芯中科打造信创产品。智慧水务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7年达到565亿元。公司重点发力智慧水务,合作龙芯中科开发国内首款信创产品“智能超声波水表”,并将在未来积极寻求各方资源的合作,扩大市场占有率。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根据业务拆分及盈利预测模型,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63/7.15/9.2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5/0.82/0.9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0.7x/9.7x/8.5x,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高水平技术人员短缺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研报使用的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风险;行业规模测算不及预期风险等。
道通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4-09-11 23.05 -- -- 40.29 74.79%
40.29 74.79%
详细
道通科技以汽车综合诊断产品为基础业务,持续推出顺应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新能源化发展趋势的TPMS(胎压检测系统)、ADAS(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和软件云服务等新型诊断、检测领域产品;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汽车后市场智能综合诊断检测领域龙头企业之一。公司把握新能源趋势带来的发展机遇,于于22022年推出新能源充电桩产品;充电桩出海业务有望打开公司第二成长曲线,实现盈利显著增长。 第一成长曲线:汽车综合诊断解决方案龙头,市场空间广阔基本概况:综合诊断产品持续迭代、兼容性强,公司围绕汽车“新三化”持续拓展产品矩阵,为客户提供高集成、强兼容的汽车综合诊断及检测解决方案。 1)基本盘稳固:公司汽车综合诊断产品迭代创新、性能优异、兼容性强。 ①产品持续迭代:公司陆续推出的新一代综合诊断产品,功能深度增加,覆盖范围广(适用于小型或大型维修机构,乘用车或商用车市场)。 ②核心竞争力:汽车诊断通信、汽车专用操作系统、智能仿真分析系统、综合诊断专家系统、云平台维修信息系统构成的五大核心系统奠定综合诊断产品竞争力。 ③产品性能优异:综合诊断产品诊断准确率高、操作智能便捷。 ④产品兼容性强:作为通用型诊断分析工具,综合诊断产品覆盖DIFM及DIY维保后市场,具备强兼容性及价格优势。 2)智能化:公司依托汽车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布局智能化产品线。①TPMS方面:公司TPMS产品车型覆盖率高、升级频率更快,随全球TPMS法规相继推出,TPMS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②ADAS方面:公司ADAS产品标定方法全面、自动化程度高、检测高效,其优秀的车型兼容能力有望助力公司打开盈利边界。 3)网联化:打造诊断产品为维修场景智能中枢。 ①公司致力于通过“端+云+大数据+AI”的数字化综合诊断维修解决方案,实现“汽车智能诊断产品逐渐成为未来维修场景中的智能中枢”的愿景,从而大幅提升诊断、维修效率。②远程专家:用户可快速匹配线上专家,高效解决诊断编程问题。③维修数据库:公司拥有的庞大实测案例库帮助维修技师进行维修预测、定制精准方案。 ④数字化门店:实现OTA升级及多项服务;软件升级收入逐年提升,毛利率保持93%以上;收费模式成熟。 4)新能源化:构建新能源诊断业务生态系统,打开诊断业务增长点。公司新能源诊断业务生态系统逐步完善,诊断仪、均衡仪等多项产品已助力完成新能源汽车电池维修闭环。行业现状:汽车诊断行业具有较高壁垒,公司已为龙头之一11)行业特点:①汽车诊断市场智能化、网联化、新能源化趋势显著。②行业具备较高技术壁垒及知识产权壁垒。 2)竞争格局:全球汽车诊断市场呈现寡头竞争格局,现主要参与者为实耐宝、博世等大型企业及道通科技、元征科技等后进入企业,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汽车后市场智能综合诊断检测领域龙头企业之一。 3)公司特点:①相较于国际巨头,道通生产规模有一定差距,但其收入增速、毛利率显著更高;公司产品硬件配置高,软件车型覆盖广、更新频率快,极具性价比。 ②相较于国内可比公司,道通汽车诊断业务收入规模更大,渠道优势显著。 4)市场空间:根据VerifiedMarketResearch数据,2031年全球汽车诊断分析工具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298.8亿美元。 第二成长曲线:海外充电桩市场星辰大海,公司布局海外多年,有望成为出海桩企领军者海外充电桩市场概况:需求空间大,有望持续增长,充电桩出海成为必然趋势1)海外充电桩需求驱动因素:欧美充电桩建设增速不及新能源车增速;对标中国,欧美充电桩保有量低、车桩比高,需求缺口大;补贴政策持续推进。 2)海外充电桩行业趋势:海外需求弹性大,有望迎来快速放量阶段。根据2024年IEA披露的数据,2030年,全球公共充电站数量将超过1500万个。 充电桩鼻祖mTritium破产,公司规避相应风险,有望占有一席之地1)Tritium因运营、盈利能力不佳致破产。 2)道通运营能力显著(端云结合、核心技术加持、线下门店推广、全球化布局)、盈利能力优秀(毛利率/充电桩毛利率常年维持在50%/32%以上);在行业向好的背景下,其有望在欧美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海外充电桩市场格局:美国头部效应明显,欧洲市场分散1)美国市场头部效应明显(ChargePoit和Tesla分别占据交流和直流充电桩市场的较大份额),不同桩企运营模式各异。 2)欧洲市场充电桩分布地区高度不均,参与者较分散,服务商以传统能源企业和车企为主。 公司充电桩出海展望:逐步比肩海外龙头桩企,有望成为国内出海桩企领军者1)与海外桩企相比,公司汽车诊断业务积累的技术及渠道,有助于提升其充电桩产品海外市场市占率,逐步比肩海外桩企。 2)与国内出海桩企相比,公司规模实力雄厚,盈利能力优秀;海外布局较早,先发优势显著;渠道资源强大,影响力持续扩大;公司有望成为国内出海桩企领军者。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根据业务拆分及盈利预测模型,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0/6.52/8.30亿元,根据最新股价,对应PE分别为19.4/16.4/12.9倍。公司在第一成长曲线稳步增长的前提下,我们看好其第二成长曲线未来在海外的布局和可能释放的业绩,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新技术开发不及预期的风险;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的风险;产业链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研报使用的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风险;行业规模测算偏差风险等。
凡拓数创 计算机行业 2024-07-30 19.75 -- -- 21.25 7.59%
27.50 39.24%
详细
公司概况:1)公司深耕数字创意行业二十余年,是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先企业,已形成3D可视化产品及服务、数字展示及系统集成服务(数字展馆)、数字孪生及信息化软件三大业务线。 其中,①数字展示及系统集成服务为公司主要业务,2023年营收占比为77%,核心看点为公司未来C端市场的拓展、以及低空经济数字生态建设。②数字孪生及信息化软件可细分为数字孪生平台和虚拟数字人业务,为公司的发展重点,处于快速放量期。 2)公司短期业绩承压但经营底色良好。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下滑至0.11亿元,业绩短期承压。然而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常年为正且有息负债率处于极低水平,表明①公司现金生成能力强,具备应对市场波动的韧性;②公司负债低,有较大的投资扩张空间;展现出良好的经营底色和价值基础。 3)股权激励、回购彰显公司信心。①公司2023年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调动员工积极性,并以净利润5400万元及6500万元作为2024及2025年的考核目标,彰显业绩反弹信心。 ②2024年5月7日,公司公示股票回购方案,拟以1500-3000万元的自有资金回购约100万股股票(占公司总股本0.955%),彰显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 数字展馆:行业层面:数字展馆下游需求稳中有增。从需求端看,2023年全国公共图书馆3309个,文化馆3508个,博物馆6140个;2023年中国数字展示市场规模约148亿元。 公司亮点:公司拓展C端市场,乘风低空经济1)公司布局C端市场,打造“泰山神启”项目。“泰山神启”项目是公司布局C端的重要举措,助力泰安文旅做好“泰山+”文章。项目集合多维空间立体显示、裸眼3D等技术手段,构建沉浸式数字体验空间,有望成为公司C端市场的标杆案例。 2)中标低空经济布展项目,入局低空经济数字生态。公司中标“宝安低空经济产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工程布展及多媒体采购项目”,是公司入局低空经济数字生态的重要契机。该项目为宝安区首个低空经济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吸引低空经济“旗手”亿航智能等单位入驻,于2024年5月6日正式启用。我们认为,公司通过打造本次标杆案例,能够切入更多低空经济运营中心的展览业务,从而进一步入局低空经济数字生态。 数字孪生:行业层面:数字孪生赋能各行业智能化转型,市场空间辽阔。数字孪生技术可应用于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众多领域。2023年中国数字孪生市场规模为172亿元,预计2024年规模达到237亿元,同比增长37.8%,增速明显。 公司亮点:公司自研、迭代FT-E引擎,外延并购切入垂直领域1)公司自研FT-E引擎,并坚持对引擎进行迭代升级。公司基于国产化B/S架构自研轻量化数字孪生渲染引擎FT-E。该引擎融合了GIS、BIM和CIM技术,能够处理大规模的城市级数据,并实现毫秒级动态渲染。公司持续对引擎进行迭代升级,加强与数字地球、AR/VR、AI和GIS等技术的融合,提升数据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数字孪生平台的能力。 2)公司打造数字孪生平台,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以智能制造和智慧城市应用为例,公司为某国内头部制造商打造数字孪生应用,助力企业生产效率提升40%以上;公司为某大型城市搭建数字孪生平台,使城市综合治理效率提升50%以上。 3)公司收购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工水务,迈出外延并购战略第一步。本次收购将为公司带来①客户资源:中工水务的客户资源和渠道加速公司的数字孪生+水务应用落地;②技术协同:公司可融合新技术提升水务信息化软件的可视化和数据治理能力。 虚拟数字人:行业层面:政策、技术、市场三重因素助力虚拟数字人行业发展。国家近年出台数字人才培育、元宇宙及其配套设施建设,为虚拟数字人发展提供利好条件;同时,AIGC和Z世代的兴起从技术和市场两个层面推动虚拟数字人行业发展。2023年中国虚拟数字人的核心市场规模为205.2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480.6元,CAGR为53.0%。 公司亮点:公司注重科技赋能,打造大型文博IP1)公司深化虚拟人垂类领域应用,助力虚拟人“数智”化升级。一方面,公司深化与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合作,使虚拟人具备AI驱动的多模态交互功能。另一方面,协助客户搭建行业AI小模型,提升虚拟数智人在特定领域的能力。 2)公司以文旅业为突破口,与大型文博展馆互利共赢。公司为国家博物馆、国家版本馆、国家大剧院等文博馆提供虚拟形象IP解决方案。一方面,公司可通过与知名文博馆的合作快速建立品牌形象;另一方面,虚拟人可作为博物馆专属文化符号迅速“出圈”,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根据业务拆分及盈利预测模型,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89/9.15/10.2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5/0.66/0.7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6.8x/30.4x/26.3x。考虑到C端业务和低空经济为企业数字展馆业务带来业绩增量,以及数字孪生及信息化软件的业绩释放,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环境变化风险;技术迭代不及预期风险;研报使用的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克莱特 机械行业 2024-07-12 9.75 -- -- 12.55 28.72%
16.58 70.05%
详细
克莱特深耕风机行业23年,专注于通风冷却设备研发生产,是工信部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公司研发能力强,多次承担国家火炬计划等科研项目并参与编制国家标准,拥有一定行业话语权。公司客户结构高端,和GE、西门子、中车等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业务粘性高。轨交、制冷等风机是公司传统基石业务,营收占比大且盈利能力强,可持续提供稳健的现金流。核电、IDC新业务发展预期明确,未来可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订单充裕,一季度末在手订单达4.3亿元,产能急需扩张,公司工业热管理装备产业化项目(一期)达产后,将实现产值翻番。 公司业绩表现亮眼,经营底色良好。①公司成长性强:2018-2023年营收和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8.65%和27.65%,在目前宏观经济偏弱的背景下,更能凸显出成长能力。②盈利能力佳:公司2024年一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高达33.56%和11.13%,核电等高门槛业务未来有望持续抬升盈利能力。③公司现金流充沛: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连续6年为正,现金生成能力强,具备应对经济不确定性和市场波动的韧性。④有息负债率低,偿债能力强:公司日常经营中对有息负债的依赖较低,2024年一季度有息负债率为16.36%,呈现下降趋势。 公司轨交产品市场地位高,营收占比大,毛利率高,是基石业务。①轨交风机是公司第一大业务,2023年收入1.17亿元,营收占比23.11%,毛利率达38.88%,盈利能力突出。②公司参与编制了铁道部机车、动车组牵引电动机通风机组行业标准,拥有一定的行业话语权,与中车、阿尔斯通等知名企业合作粘性高,轨交风机收入稳定性强。 公司核电业务区位优势明显,在手订单充足,未来业绩弹性大。①山东是核电大省,公司是目前山东省内唯一具备核电项目资质的风机企业,区位优势明显。②公司核电产品实现从非安全级-核岛-核级风机-空气处理机组的订单全覆盖,与四大核集团均有合作,目前在手核电订单超过9000万元。③国内核电审批提速至10台机组/年,核电新开工年度投资规模达2000亿元,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AI催生算力需求爆发,数据中心建设驶入快车道,公司IDC风机有望赶上风口。①ChatGPT、Sora等AI大模型快速迭代发展,算力成为紧缺资源,2023年国内IDC在用机架为810万标准机架,2028年预计将达到2000万标准机架,未来增长空间大。②公司ECL630-1型离心风机成为唯一一款入选国家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的数据中心用风机,公司数据中心冷却塔、精密空调等多个产品在IDC场景中均有应用,IDC业务有望深度受益IDC行业快速发展。 PCTC和集装箱船需求旺盛、公司海工风机规模翻倍增长。①2023年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汽车滚装船(PCTC)需求激增,去年全球PCTC订单达80艘,刷新历史记录。②公司海洋工程与舰船风机2023年收入达到7057万元,同比增长122.46%,毛利率27.87%。公司与中集来福士、中国船舶等知名船舶制造商合作紧密,未来将持续受益于船舶行业高景气。 公司风电风机主供盈利相对较好的海风项目,冷却塔需求较为稳定,制冷风机技术先进。风电业务竞争激烈,价格战持续,公司优选盈利保障能力较好的海风项目,海上风电产品占比约70%。冷却塔下游应用广泛,需求较为稳定,公司成功参与过大型项目。公司制冷风机具备排风量大、噪声小、重量轻、电耗省等特点,与烟台冰轮、四方科技等知名冷冻行业企业长期合作。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根据业务拆分及盈利预测模型,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98/7.03/8.2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5/0.80/1.0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0.8/8.7/6.9倍。公司轨交、制冷等传统风机业务基本盘稳固,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在核电、IDC新业务的发展前景,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市场需求变动引起的业绩波动风险;国外市场政策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研报使用的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