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朱宇澍

光大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930522050001。曾就职于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华润微 2022-02-11 56.90 -- -- 59.88 5.24%
61.62 8.30%
详细
事件:近期,公司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2.09亿元-22.33亿元,同比增长129%-132%,预计2021年实现扣非净利润20.40亿元-20.65亿元,同比增长139%-142%。 投资要点:Q4业绩符合预期,全年产能利用率高:根据公司业绩预告测算,公司Q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5.2-5.5亿元,同比增长89.5%-98.2%,环比下降15.6%-10.7%;Q4单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4.9-5.1亿元,同比增长92.8%-102.4%,环比下降9%-5.4%。 2021年度,公司充分发挥IDM模式优势,加强产品业务,提升公司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继续巩固国内功率半导体领域的领先地位。 公司接受到的订单比较饱满,整体产能利用率较高,整体业绩明显好于去年同期,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同比均有所增长。 晶圆代工持续景气,功率半导体未来增速可观::2021年由于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产能紧张,整体半导体的需求增长高于预期,对公司制造与服务业务板块有较大提振(H1实现营收23.83亿元,同比增长42%)。预计今年公司产能将会有进一步爬坡,现有8英寸产能会进行有序扩充,新建的12英寸晶圆产能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始释放,完全投产后规划月产能3万片。与此同时,随着5G、工业互联网、新能源车、AR/VR等新一轮科技逐渐走向产业化,中国功率半导体行业有望迎来进口替代与成长的黄金时期。根据Omdia数据预计,2021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将增长至441亿美元,到2024年将突破50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4.3%;2021年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59亿美元,到2024年有望达到19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6.1%,快于全球。我国功率半导体国产替代进程目前仍然处于初步阶段,公司作为国产功率半导体龙头将深度受益。 国产MOSFET供应商龙头,第三代半导体布局顺利::MOSFET和IGBT由于其技术优势在新能源汽车、计算机、移动电源等的制造中广泛应用,近年来市场规模及其占比不断上升。公司是国产MOSFET的绝对龙头,是国内少数能够提供-100V至1500V范围内低、中、高压全系列MOSFET产品的企业,2020年公司在中国MOSFET市场中排名第三,仅次于英飞凌和安森美。2021年H1功率器件事业群MOSFET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3%。同时,在IGBT方面,公司不断推动IGBT应用领域升级,工业和汽车电子方面有突破,也推出了IGBT模块产品,2021年IGBT业务预计同比增长70%,且在2022年预计仍会有显著增长。此外,公司积极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布局,2021年已经实现了SiC二极管的销售突破,并即将推出SiCMOS产品。GaN方面,公司同时在六吋和八吋平台进行硅基氮化镓产品的研发,并已实现出样。公司于2021年12月17日宣布推出自主研发的1200VSiCMOSFET新品,该产品代表公司在化合物半导体领域实现又一大突破。 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公司长期发展信心::2021年12月25日,公司发布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增发不超过150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4%,其中,首次授予数量占80%,预留数量占20%,首次授予价格为34.10元/股。业绩考核要求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相比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均值的复合增速分别不低于25%、26%、27%,且不低于对标企业50分位或行业均值。通过明确的业绩考核指标,配合股权激励方案,有利于深度绑定核心技术和管理人才,助力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现金流情况良好:得益于公司产能利用率提升以及销售价格的提升,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近3年持续提升,毛利率从2019年的22.84%增长至2021Q1-Q3的35.42%;净利率从8.92%增长至24.18%。公司现金流情况良好,2021年Q1-Q3收现比为95.5%,较2020年同期增长11.88个百分点。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投资评级::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1亿元、27.8亿元、32.3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29.5%、25.9%、16.0%,对应PE分别为33.58X、26.68X、23X。考虑到公司在功率半导体领域的龙头地位,订单能见度较好,随着2022年产能进一步爬坡有望充分受益功率半导体国产化替代,公司目前估值从横向和纵向比较均具有性价比,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半导体景气度回落;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公司技术研发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加剧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