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眼科医疗器械龙头企业,以创新为驱动力,立足人工晶状体和角膜塑形镜,隐形眼镜业务处于产能爬坡期, 2025年 1月,公司的屈光性人工晶状体通过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注册,上市后有望逐步实现国产替代,贡献业绩增量。 公司专注技术研发,深挖护城河, 在研产品有序推进,布局海外打造国际影响力。 ( 1)公司立足人工晶状体和角膜塑形镜,隐形眼镜产能处于爬坡阶段,2024年中报披露公司人工晶状体产品收入占比 46.5%,角膜塑形镜产品占比16.5%,隐形眼镜产品占比 27%;( 2)公司在研项目丰富,重磅产品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 PR)已于 2025年 1月获批,对标国际顶尖品牌 STAAR,其他在研产品中,非球面三焦散光矫正人工晶状体、非球面扩景深( EDoF)人工晶状体等临床项目有序推进;( 3) 公司已在中国香港设立国际业务总部,进一步扩大了商业足迹,根据市场情况布局全球供应链,推动公司国际化战略。 对标 STAAR,公司龙晶产品有望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据 STAAR Surgical 年报,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全球市场规模为 3.2亿美元,预计将持续增长。公司获批的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属于屈光性人工晶状体,该产品在创新的平衡型丙烯酸酯材料基础上,采用零球差大光学区设计以及双凹面型的稳定拱高设计,植入眼内后可作为屈光元件,有效降低/矫正近视,并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术后视觉质量,有望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老龄化催生需求,白内障人工晶体集采政策全面落地。 白内障人工晶体入围医保集采,公司于 2023年第四轮白内障人工晶体集采中多项产品中标,预计未来两年白内障人工晶体产品将持续为公司创造稳定营收。 隐形眼镜产能持续增长。 中国隐形眼镜市场维持稳定增长,预计 2024年中国隐形眼镜市场规模可达 12.8亿美元,年复增长率 3.6%。 公司计划持续投入隐形眼镜产能扩张,三年内实现 3亿片年产能,有望逐步贡献业绩增量。 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公司于医疗,消费双重领域布局, 巩固公司眼科创新器械龙头地位。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87/5.05/6.5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7%/31%/29%, 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消费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技术变革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