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立航科技 航空运输行业 2022-08-04 48.50 61.90 113.89% 52.48 8.21%
52.48 8.21%
详细
公司7月29日公告,2022年H1,公司营业收入0.96亿元(+10.07%),归母净利润0.09亿元(-26.60%),扣非归母净利润0.09亿元(-28.38%),毛利率 47.06%(-2.78pcts),净利率 9.87%(-4.93pcts)。 疫情或影响产品生产交付,公司收入季节性明显,多集中于第四季度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0.96亿元(+10.07%),归母净利润0.09亿元(-26.60%),扣非归母净利润0.09亿元(-28.38%),毛利率47.06%(-2.78pcts),净利率9.87%(-4.93pcts)有所下滑。我们认为可能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 疫情影响部分原材料可能无法按期到厂,影响生产、交付正常推进;同时,公司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上升;② 公司产品交付验收多集中于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以2021年为例,2021Q4公司营业收入1.79亿元(-8.94%),收入占比58.69%),公司存货金额1.49亿元,增加0.46亿元,主要为产品尚未完工交付及发出商品增加,客户尚未验收结算;③ 相比去年同期,公司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增加,对净利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费用方面,公司三费费用率为18.28%(+1.22pcts),其中销售费用率3.67%(+0.09pcts),管理费用率15.58%(+1.67pcts),财务费用率-0.97%(-0.54pcts)。 公司研发费用0.06亿元(+53.71%),研发费用率6.61%(+1.88pcts),较上年明显提升,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人员工资增加所致。公司研发费用整体规模相对较低,主要系由于根据客户需求承担的受托研发项目,相关成本并未计入研发费用。 公司存货为1.49亿元(+45.19%),较年初增加,其中发出商品(0.64亿元,+32.03%),客户尚未验收结算;在产品(0.61亿元,+63.25%)、原材料(0.23亿元,+48.97%)均大幅提升。原材料及在产品的增加也表明公司组织生产,积极备货,以应对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 以核心技术为原点,多样化、多层次产品布局拓展公司潜力公司立足航空领域,作为航空工业集团下属重要主机厂的飞机地面保障设备重要供应商,深入挖掘客户和最终用户的现实和未来需求,紧密跟踪型号设计和制造流程,深入挖掘客户潜在需求,实现产品生产、研制和预研协同发展。目前形成了以飞机地面保障设备为核心,航空器试验和检测设备、飞机工艺装备、飞机零件加工、飞机部件装配等多样化的产品结构,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为公司提供了多个利润增长点。 ①飞机地面保障装备公司自2005年开始从事飞机地面保障设备的研发和生产,目前自主研发的各型发动机安装车、挂弹车等产品已广泛配套于我国空海军现役及新一代战斗机、轰炸机及运输机等多个主力机型,公司参与研制生产的某型号自动运挂一体挂弹车为国内首台,成功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 飞机地面保障设备作为军用飞机的重要保障设备,具有技术密集的特点,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和技术储备,并非货架产品可被随意替代并配套战机使用,公司在型号工程源头的设计环节即开始研制配套保障设备;并且由于军品市场还具有“先入为主”的特点,日后伴随军方使用反馈及战机升级,地面保障设备随之进行的技术改进一般也是由原厂商完成,公司在该业务领域具备较强先发优势。 ②飞机工艺装备公司凭借在工装设计制造领域多年经验积累,通过多次开发及验证,成功将机电液一体化、电液伺服控制等核心主体技术应用到飞机工装业务中,实现从地面保障设备向工艺装备的技术迁移,在传统工装产品基础上,进一步向柔性、数字化工装产品延伸。截至目前,公司已为各类机型提供百余套各型工装。2013年起公司便开始承制大型数字化工装系统,并已成功应用于国内重要机型生产线中,具体包括某型号战斗机中机身数字化装配系统、某型号运输机起落架安装站位数字化测量调姿系统及某型号飞机中外翼精加工数字化调姿系统等。 ③航空器试验和检测设备由于飞机在空中飞行,工作环境恶劣,危险性高,试验和检测设备是其制造、维护和维修的重要装备。公司基于对国内航空产业发展态势的判断,分别在供电领域、电磁屏蔽领域、通信监控领域等领域,积累了包括柔性起动供电技术、电磁屏蔽技术、卫通和视距监控技术等在内的多项核心技术,并将其进一步应用在多个综合检测保障项目,目前公司已为客户定制化设计研发并生产了多项飞机配套的试验和检测设备,具体包括:机电控制与管理计算机处理系统、综合检测车、地面指挥车、数据处理车等。 ④飞机零部件加工零部件加工业务方面,公司飞机零部件加工业务主要集中于飞机前缘肋、中段肋、隔框、梁、大梁、盖板、薄壁件等机体零部件的机加制造,下游覆盖多款战斗机、轰炸机以及包括ARJ21、C919等在内的民机机型。 ⑤飞机部装业务由于飞机零件加工业务参与门槛相对较低,竞争较为激烈,公司在保证产品交付质量与进度的同时,通过工装业务进一步向产业链下游延伸至部装领域,目前公司已形成加工工艺、工装设计制造、部件装配等方面相对完整的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公司将上述制造装配经验与无人机产品设计、制造和总装有机结合。报告期内,公司与航空工业下属单位合作研发的天翼-1无人机项目持续推进。 总体来看,公司依托自身工艺技术积累以及成熟稳定的业务团队,通过飞机工装、零部件加工、部装业务协同发展,进一步加深纵向一体化产业链优势,目前已实现由“零部件工装→零部件加工→部件装配→无人机”的全产业链布局。 募投项目稳步推进、在研项目布局长远在公司业务规模持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现有产能难以满足生产经营需求,公司航空设备及旋翼飞机制造项目总投资额为5.50亿元,建设期为两年,报告期末,项目资金投入进度为15.97%,达产后预计新增年收入/利润总额4.5亿元/1.44亿元。此次募投项目预计新增设备160台(套),通过加大设备投入以及厂房扩建,助力公司飞机零件制造、工艺装备及飞机保障设备等核心业务产能提升,进一步满足业务发展需要。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培养技术团队、健全研发制度两手抓,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皆通过瑞联嘉信持有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2.34%,通过股权激励方式进一步提升研发团队工作效率。另外,公司也积极引入外部优势资源,与包括航空工业集团及航天科工集团下属单位、中电科五十四所等在内的国内优质科研院所深入开展研发合作,在研项目方面,主要包括某型号飞机起落架、飞机挂架、飞机吊舱、天翼-1无人机项目及神光三号项目 片状放大器分系统腔内放大工程等,其中部分项目已进入试验阶段。伴随上述在研项目的有序推进,公司在航空领域产品线有望进一步拓展,未来有望成为利润新增长点。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① 公司报告期内业绩受产品交付验收及疫情等因素影响,整体有所下滑,但考虑到过往交付验收节奏以及疫情影响的逐步减弱,下半年有望恢复稳健增长;② 公司紧密跟踪型号设计和制造流程,深入挖掘客户潜在需求,目前形成了以飞机地面保障设备为核心,航空器试验和检测设备、飞机工艺装备、飞机零件加工、飞机部件装配等多样化的产品结构,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为公司提供了多个利润增长点;③ 公司募投项目稳步推进,项目达产后将助力公司飞机零件制造、工艺装备及飞机保障设备等核心业务产能提升,进一步满足业务发展需要。并且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培养技术团队、健全研发制度两手抓,通过与多家国内优质科研院所深入开展研发合作,在航空领域产品线有望进一步拓展。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71亿元、4.73亿元和6.0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7亿元、1.12亿元、1.43亿元,EPS 分别为1.13元、1.46元、1.86元,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格62.15元,分别对应55倍、43倍及33倍PE。 风险提示:产品项目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宏观环境低迷,公司产品下游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立航科技 航空运输行业 2022-07-07 49.00 -- -- 54.76 11.76%
54.76 11.76%
详细
核心航空地面装备和部装服务供应商, 技术实力雄厚。 公司成立于 2003年 7月 3日,自成立以来, 公司陆续布局了飞机地面保障设备、航空器试验和检测设备、飞机工艺装备、飞机零件加工和飞机部件装配等业务。 目前,公司在航空地面保障装备和飞机部装领域具备较强的优势。 公司已取得 AS9100D 航空航天国防组织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认证证书、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证书等其它科研生产证书。公司具有深厚的相关技术积淀,经过长期实践,建立了完整的科研生产业务体系,在复杂精密的机电液一体化设备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淀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公司目前在飞机地面保障设备领域已取得有几十项相关专利,在电液伺服控制、传感器与检测、基于 PLC 液压缸同步控制、多轴运动机构同步控制、轮式全方位运动控制、大型结构件焊接变形控制、六自由度运动调姿、飞机装配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同时构筑起稳定的客户关系。 稀缺的航空地面保障装备标的,自动化转型优势突出。 在航空地面装备领域,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挂弹车、发动机安装车、试验检测装备和维修千斤顶。 据保障经验统计,外场挂弹工作量占飞机军械专业保障工作量的 50%以上,自动化的挂弹车是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公司具有一定的先发技术优势。发动机安装车主要用于飞机的制造和发动机的维保,随着军机和民机保有量持续提升,对于发动机安装车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同时我国目前发动机安装车的自动化仍处于起步阶段,公司基于挂弹车等地面装备积累的自动化升级技术有望持续往发动机安装车领域移植。 立足优势部装业务,多点布局航空制造领域。部装业务是公司的传统优势领域,同时部装是目前民营企业参与航空制造的最高配套层级,资质较为稀缺。 同时公司围绕航空制造领域还布局了机加工、工艺装备研制等业务,使得公司在航空制造领域有了全面的业务布局,随着十四五期间我国军机加速放量,公司相关业务也有望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速。 培育新技术新产品, 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公司已在持续跟进某新型军机配套保障设备研制项目、某型号飞机起落架项目、某型号飞机武器挂架项目、天翼-1无人机项目、片状放大器分系统腔内放大工程及侦察吊舱等项目。 武器挂架和起落架等属于航空器的关键部件,对于参研企业有较高的技术门槛要求,片状放大器作为国家重大项目的关键部件,技术指标要求颇高,公司积极参与新技术密集的各类项目,一方面证明了公司过硬的研发技术实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公司谋求快速发展的决心和动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受益于十四五期间我国先进军机加速放量,我们预计公司2022/23/24年收入分别为 3.72/4.92/6.6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91/1.44/2.04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18/1.87/2.66元,对应 PE 分别为 41.9/26.4/18.7倍。选取国内航空中游制造企业爱乐达、中航重机、三角防务、航宇科技、派克新材作为可比公司,可比公司 2023年平均 PE 为 28倍,公司估值偏低。相比其他航空中游制造企业,公司布局部装业务较早,规模较大,先发优势明显,同时部装业务配套层级较高,应享有一定的估值溢价;同时,公司新布局的业务较多,未来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应给予一定的估值溢价,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 军品订单不及预期;新孵化业务不及预期; 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立航科技 航空运输行业 2022-05-02 38.26 -- -- 50.50 31.17%
53.97 41.06%
详细
事件:公司4月29日公告,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3.05亿元(+4.12%),归母净利润0.70亿元(+0.71%),扣非归母净利润0.66亿元(-0.97%),毛利率48.57%(-0.88pcts),净利率22.88%(-0.78pcts)。2022Q1公司营业收入0.34亿元(+176.79%),归母净利润245.09万元(+156.13%),扣非归母净利润227.15万元(+151.44%)。 投资要点:营收小幅增长,产品交付结算进度影响业绩释放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3.05亿元(+4.12%),营收小幅增长,归母净利润0.70亿元(+0.71%),扣非归母净利润0.66亿元(-0.97%),毛利率48.57%(-0.88pcts),净利率22.88%(-0.78pcts)小幅下滑。公司产品最终用户集中在军方及军工企业,交付验收往往集中于年末,因此收入及利润主要集中于第四季度,并主要集中于12月。 2021Q4公司营业收入1.79亿元(-8.94%),收入占比58.53%;公司或受客户产品验收进度影响,营业收入有所下滑,从而影响了全年业绩表现。分业务来看:①①飞机地面保障设飞机地面保障设备及工装公司地面保障设备主要包括挂弹车、发动机安装车、发动机运输车、APU安装车、千斤顶及液压千斤顶操纵箱等,产品广泛配套于我空海军现役及新一代战斗机、轰炸机及运输机。公司设计和生产的飞机工艺装备主要包括飞机装配生产线配套的传统工艺装备和数字化装配工艺装备。 报告期内,公司飞机地面保障设备及工装业务营业收入1.73亿元(-10.22%),收入占比56.75%(-5.65pcts),毛利率50.07%(-2.50pcts)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主要系伴随公司业务发展,保障设备产品结构在动态变化过程中,与此同时,保障设备产品中包含已批产及试制阶段产品。其中批产产品价格及毛利率方面较为稳定,但试制产品会受客户具体技术指标要求影响导致其试制投入相应变化,从而进一步影响飞机地面保障设备业务整体经营业绩。 ②②飞机飞机零件加工及部件装配公司飞机零部件加工业务主要集中于飞机前缘肋、中段肋、隔框、梁、大梁、盖板、薄壁件等机体零部件的机加制造,下游覆盖多款战斗机、轰炸机以及包括ARJ21、C919等在内的民机机型。公司部件装配业务主要包括多款军机、民机的机翼、尾翼、随动舱门等;如翼龙机翼装配,云影尾翼、外翼、垂尾的装配,枭龙垂尾、平尾装配等。 报告期内,公司飞机零件加工及部件装配业务营业收入1.16亿元(+29.61%),收入占比37.98%(+7.47pcts),毛利率43.55%(+3.14pcts)明显提升。受益于下游需求提升、产品结构变化及工艺优化等多重因素;飞机零件加工及部件装配业务无论是从收入规模还是盈利能力表现比较亮眼。 费用方面,公司三费费用率为11.40%(+0.95pcts),出现小幅提升,其中销售费用率2.76%(+0.24pcts),管理费用率8.37%(+0.43pcts),财务费用率0.27%(+0.28pcts);销售费用率与管理费用率小幅提升;新增贷款及票据贴现利息支出提升,财务费用小幅增加。员工人数(658名,+29.78%)有所增加。 公司研发费用0.08亿元(-15.21%),较上年有明显下降,主要系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承担受托研发项目,相关成本并未计入研发费用,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合计0.15亿元(+5.94%)。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为1.02亿元(+86.91%),受下游客户结算进度影响,发出商品(0.48亿元,+71.56%)明显增加,另外,占比较大的在产品(0.37亿元,+116.43%)、原材料(0.15亿元,+96.29%)均大幅提升,原材料及在产品的增加也表明公司积极备货,组织生产,以应对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 一季报业绩全面向好,有望延续高增长态势。2022Q1公司营业收入0.34亿元(+176.79%)归母净利润245.09万元(+156.13%),均较上年翻倍增长,扣非归母净利润227.15万元(+151.44%),扭亏为盈。 多样化、多层次产品布局拓展公司潜力公司形成了以飞机地面保障设备为核心,航空器试验和检测设备、飞机工艺装备、飞机零件加工、飞机部件装配等多样化的产品结构,可以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这为公司提供了多个利润增长点。 具体而言:①飞机地面保障设备重要供应商,成功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公司自2005年开始从事飞机地面保障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在飞机地面保障设备领域取得了六十余项相关专利,并在电液伺服控制、传感器与检测、基于PLC液压缸同步控制、多轴运动机构同步控制技术、轮式全方位运动控制、大型结构件焊接变形控制、机电液一体化,六自由度运动调姿、智能挂装、飞机装配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深厚的技术积淀。 飞机地面保障设备是军用飞机的重要保障设备。现代化的地面保障设备具有技术密集的特点,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和技术储备,潜在竞争者很难在短期内与先入者进行竞争;军品市场还具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即产品一旦装备部队,将不会轻易变更产品型号和供应商,虽然有持续不断的技术改进,一般也由原厂商完成。因此即使有潜在竞争者进入该领域,在军品使用寿命期内也不会对先入者产生较大影响。公司在此领域具备较强的先发优势。 同时,公司紧跟型号研发,持续更新改进保障设备,推动产品向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从而更加契合下游客户需求。公司目前参与研制生产的某型号自动运挂一体挂弹车为国内首台,成功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 ②工装、零部件加工以及部装业务协同发展,巩固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自2010年开始从事飞机零件加工业务,2013年开始从事飞机工艺装备研发和生产以及飞机部件装配业务。 工装业务方面,凭借在工装设计制造领域多年经验积累,公司已形成自身的工装设计制造能力,具体产品主要包括飞机装配生产线配套的传统工艺装备和数字化装配工艺装备。目前已为各类机型提供了上百套各类型工装,其中包括某型号战斗机中机身数字化装配系统、某型号运输机起落架安装站位数字化测量调姿系统等。 零部件加工业务方面,公司飞机零部件加工业务主要集中于飞机前缘肋、中段肋、隔框、梁、大梁、盖板、薄壁件等机体零部件的机加制造,下游覆盖多款战斗机、轰炸机以及包括ARJ21、C919等在内的民机机型。 部装业务方面,公司部装业务覆盖包括翼龙、云影、枭龙、ARJ21等在内的多种军、民及无人机型号,目前已承制完成的各机型大部件装配生产已达百余架次,涉及飞机机翼、垂尾、尾翼等部件装配。飞机部件装配业务门槛较高,对操作人员的装配技能、工艺编制及质量检验能力均有较高要求,公司2013年起便逐步切入部装业务,目前已建立共计一百余人的业务团队,基于自身在航空工装及零部件加工等领域多年研发优势,已掌握了包括复合材料结构装配、大部件对合精加工在内的多项关键技术,在部装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总体来看,公司依托自身工艺技术积累以及成熟稳定的业务团队,通过飞机工装、零部件加工以及部装业务协同发展,完成“工装→零部件→部组件装配”的配套层级提升。 引入外部优势资源,铸就多样化多层次产品竞争优势公司立足航空领域,最初以飞机地面保障设备业务为主,逐步切入飞机零件加工、工装及部件装配业务,目前形成多业务并行发展的业务布局,公司积极引入外部优势资源,与包括航空工业集团及航天科工集团下属单位、中电科五十四所等在内的国内优质科研院所深入开展研发合作,在研项目方面,主要包括某型号飞机起落架、某型号飞机武器挂架、某型号侦察吊舱以及天翼-1无人机项目。其中,在研的天翼-1无人机主要聚焦通航领域,该机型设计起飞重量120kg,续航时间在4-8小时。伴随上述在研项目的有序推进,公司在航空领域产品线有望进一步拓展,未来有望成为利润新增长点。 募投项目稳步推进,产能提升谋长远发展公司航空设备及旋翼飞机制造项目总投资额为5.50亿元,建设期为两年,截至2021年12月31日,项目资金投入进度为14.99%,在稳定推进中,项目达产后预计新增年收入/利润总额4.5亿元/1.44亿元。 在公司业务规模持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现有产能难以满足生产经营需求,此次募投项目预计新增设备160台(套),通过加大设备投入以及厂房扩建,助力公司飞机零件制造、工艺装备及飞机保障设备等核心业务产能提升,进一步满足业务发展需要。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①公司紧跟型号研发,持续更新改进保障设备,推动产品向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②工装、零部件加工以及部装业务协同发展。工装业务方面,公司已形成自身的工装设计制造能力,目前已为各类机型提供了上百套各类型工装,零部件加工业务方面,已实现多款机型零部件加工制造,部装业务方面,现阶段已建立共计一百余人的业务团队,并掌握多项关键即使,处于行业领先地位;③公司积极引入外部优势资源,与包括航空工业集团及航天科工集团下属单位、中电科五十四所等在内的国内优质科研院所深入开展研发合作,在航空领域产品线有望进一步拓展,未来有望成为利润新增长点。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预计公司2022--4202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696亿元、55..707亿元和6.34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888亿元、1.111亿元、1.040亿元,SEPS分别为1.11747元、11..9439元、1.6816元,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格48.177元,分别对应4422倍、3333倍及2277倍PE。 风险提示:产品项目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宏观环境低迷,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