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余玫翰

国泰海通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880525040090。曾就职于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5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25-03-19 252.94 -- -- 266.97 3.48%
279.99 10.69%
详细
业绩稳健增长,高分红。24年营收3620亿,yoy-9.7%,归母净利507亿,yoy+15%。24Q4营收1030亿,yoy-3.1%,归母净利147亿,yoy+13.6%。全年现金分红为利润的50%,维持高分红。 动储龙一,24Q4在途商品多或保障25Q1淡季不淡。24年出货475GWh,yoy+21.79%,动力381GWh,yoy+18.85%,储能93GWh,yoy+34.32%。24年动力全球市占率为37.9%(连续8年第一),较第二名高出20.7pct。24年储能全球市占率为36.5%(连续4年第一),较第二名高出23.3pct。24年库存106G,yoy+51%,主要系发出商品增加,我们认为,这可能预示着25年Q1淡季不淡。 毛利率受会计政策影响,但单位盈利能力仍稳定。24年毛利率24.4%(动力23.9%,储能26.8%),Q4计算仅15%,主要系四季度采用新会计准则,将质保金从费用计入成本。24年净利率14%,Q4净利率14.3%,较Q3提升0.1pct。 24H2高产能利用率,25年产能有提升需求。2024年产能676GWh,yoy+22%,在建产能219GWh,我们认为,产能有所加速。同时下半年产能利用率较上半年提升20pct(上半年产能利用率65.33%),全年产能利用率76.33%。 25年新产品占比或提升。公司预计2025年神行和麒麟电池在公司LFP、NCM产品中的出货占比将从去年的30%-40%提升至60-70%。骁遥电池自去年底发布以来,已在30余款车型上搭载,反映了客户对该产品的高度认可。除此之外,公司在2024年还推出了神行Plus电池、新一代放电功率超1300KW麒麟高功率电池和天恒储能系统等新产品。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5/779/93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4.66/17.69/21.18元。可比公司2025年PE为27倍,我们认为,宁德时代作为全球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双市占率第一,且技术实力领先,我们给予2025年23-25倍PE估值区间,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337.12-366.43元。给予“优于大市”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储能&动力电池增速不及预期,碳酸锂价格超出预期,价格战激烈程度超出预期。
海博思创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5-03-03 66.00 -- -- 92.84 40.67%
92.84 40.67%
详细
国内储能集成龙头,业务高速增长。海博思创成立于2011年,主营业务为储能系统(23年储能系统收入占总收入99%)。据CNESA,海博思创2024年国内储能系统集采/框采中标入围标段数第二。据INFOLINK,海博思创在2024年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排名第五。近年来,受益于储能行业发展,海博思创业绩突飞,2023年营收为69.8亿,yoy+165.9%,随着规模效应的凸显,海博思创净利率从2021年的1.83%抬升到2023年的8.28%。 国内储能2025年或较快增长,高质量发展下或有头部集中趋势。根据储能与电力市场公众号,24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增量为101GWh,yoy+117%。我们预计25年装机增量为133GWh,yoy+32%。25年2月22日,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及,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3—5家。我们认为,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定调,未来现货市场峰谷价差或拉大,可调用储能收益或向好。同时发改委、能源局要求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调用性较差的配储或受影响。未来储能行业或往高质量发展,我们认为,利好头部有技术实力的企业。 技术实力强+规模效应+客户资源好+品牌壁垒,海博思创市占率提高可期。海博思创竞争优势:一、技术实力强劲。1)高效性:公司百兆瓦级储能系统产品并网性能效率最高可达87.8%,与集中式平均功率分配模式相比,效率可以提升2.2个百分点。2)高精度带来经济性:公司SOC估算精度误差小于3%,比国标要求的估算精度低5pct。以公司200MWh储能电站项目为例,相比其他SOC估算精度误差为4%或5%的储能系统产品,全生命周期多释放2920万度~5840万度电(约为4~7万居民提供一年用电量)。二、规模效应。海博思创储能业务体量大,在上下游议价能力强,同时规模效应带来自身费用摊薄。三、客户和品牌优势。公司进入储能行业十余年,产品广受好评,已与华能、国电投、华润电力、国网、南网等均建立良好客户关系。 进军海外打造第二增长曲线,2025年或为收获之年。海博思创海外布局较晚,2023年营收中仍未有海外收入,但2024年中报中海外已有突破。凭借着其强劲技术和品牌实力,23-24年公司海外进展神速,已经在欧洲、北美、澳洲等地多点开花。23年-24年,公司与Fluence、施耐德、法国NW、澳洲Tesseract、德国TauberSolar等实现合作。截止24年3月,已与欧洲某客户签订10GWh框架,已实现海外订单0.3GWh。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总储能系统出货量分别为13、20和27GWh,yoy+109%、54%和3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7/8.44/11.8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3.64/4.75/6.64元。可比公司2025年PE为23倍,我们给予海博思创2025年20-23倍PE估值区间,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95.02-109.27元。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储能增速不及预期、海外储能扩展不及预期、价格战激烈。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24-12-13 264.63 -- -- 278.00 4.55%
279.30 5.54%
详细
宁德时代与Steantis合建西班牙工厂,宁德时代第三座欧洲工厂落地。据12月10日宁德时代公告,宁德时代与Steantis拟在西班牙合作建50GWh电池厂,双方各持股50%,总投资规模为40.38亿欧元,产品目标客户为Steantis,总建设期预计为4年。我们认为,在欧洲有本土化要求的前提下,宁德时代加速欧洲工厂布局或有利于其未来在欧洲市占率稳中有升,同时,获得未来欧洲电动车发展红利,2025年开始,欧洲碳政策收紧,或有助于电动车渗透率提升。 Steantis:Steantis是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之一,旗下拥有标致、雪铁龙、Jeep、阿尔法〃罗密欧、玛莎拉蒂等众多知名的汽车品牌。根据“DareForward2030”战略规划,Steantis目标到2030年在欧出售的乘用车均为纯电动汽车。2023年Steantis欧洲区域的销量为271.7万台,市场占有率16.9%。 宁德时代在欧进展:除了西班牙电池工厂,宁德时代在德国、匈牙利也投建了电池工厂。其中,德国工厂已于2023年1月正式启动,投资约18亿欧元,初始规划产能14GWh,产能还在爬坡,目标2024年年内实现盈亏平衡。匈牙利工厂规划产能为100GWh,一期项目预计2025年投产。在欧洲市场,宁德时代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市场份额达到34.2%,超越LG新能源,成为欧洲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供应商。 54亿特别分红披露,宁德时代增加分红频次。据12月10日宁德时代公告,公司以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的15%即54亿元进行特别现金分红。公司连续两年实施特别分红,2023年是20%的年度分红+30%特别分红,这次以三季报为基数进行分红,增加了分红频次,我们认为,这体现了公司注重股东回报以及对未来财务和资金安排的信心。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4/651/79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1.90/14.78/18.08元。可比公司2024年PE为50倍,我们认为,宁德时代作为全球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双市占率第一,且技术实力领先,我们给予2024年28-30倍PE估值区间,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333.08-356.87元。给予“优于大市”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储能&动力电池增速不及预期,碳酸锂价格超出预期,价格战激烈程度超出预期。
盛弘股份 电力设备行业 2024-11-20 24.59 -- -- 25.40 3.29%
36.02 46.48%
详细
储能承压,充电桩同比高增。盛弘股份前3Q营收20.95亿,yoy+20.91%,我们认为,充电桩是上半年增长的主要助推力。前3Q工业配套电源营收4.02亿元,yoy+8.93%;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营收6.19亿元,yoy+6.84%;电动汽车充电设备营收8.59亿元,yoy+45%;电池检测及化成设备实营收1.85亿元,yoy+1.9%。前3Q归母净利2.71亿,yoy-0.93%。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下滑主要系:一是储能业务销售结构变化,去年以来,国内储能收入占比提升,而国内竞争激烈,毛利率较低,从而导致储能整体毛利率有所下降。 二是本期汇兑收益减少导致财务费用同比增长以及政府补助同比下降;三是苏州工厂目前产能尚在爬坡阶段,导致管理费用及固定资产折旧等增加。 Q3储能环比-39%,后续看美国降息需求逐渐恢复。Q3储能收入1.54亿元环比-39%,我们认为,主要系美国利率仍维持高位,影响了海外工商业等储能的需求,同时,叠加国内储能竞争激励,有一定的价格战影响。24年9月,美国进入了降息周期,未来工商储需求或将恢复。我们调低了24年储能业务预期,预计24年yoy+10%至10亿营收。我们认为25年盛弘储能业务或受益于降息带来的工商储需求恢复,海外大储业务的拓展,储能业务或重新恢复高增,预计25年增长35%至13.5亿。 充电桩同比高增。前3Q充电桩营收8.59亿元,yoy+45%,Q3充电桩收入3.03亿,收入维持高增态势,系下游充换电运营企业投资升温,拉动充换电产品需求增长。我们预计2024年盛弘充电桩收入11.9亿,yoy+40%,毛利率38%。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0/5.47/6.8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32/1.76/2.21元。可比公司2024年PE为24倍,我们给予2024年25-30倍PE估值区间,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32.96-39.56元。给予“优于大市”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储能市场增速不及预期,充电桩需求增长不及预期,海外贸易政策出现不利变动,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
南网储能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11-19 10.63 14.21 44.85% 10.69 0.56%
10.69 0.56%
详细
来水增加增厚利润,容量电价调整影响消除。 前 3Q 营收 45.19亿,yoy+11.12%,归母净利 10.45亿, yoy+27.62%。 Q3营收 16.08亿,yoy+33.33%,归母净利 4.19亿, yoy+231.49%, 主要原因是调峰水电厂来水同比增加,发电量同比增加。 2023年 6月 1日起,南网储能 7座抽水蓄能电站实行新的容量电价, 2023年收入预计减少,自 2024年 Q3开始容量电价调整影响利润的情况消除。 抽水蓄能在手项目丰富,前 3Q 盈利能力稳健。 截止 24年 Q3,抽水蓄能的装机容量在 1028万千瓦,与上年持平。前 3Q 收入 30.8亿元, yoy-0.39%,单位收入约每年 400元/千瓦。抽水蓄能在手项目丰富,十四五期间再投产240千瓦,十五五期间新增 1620万千瓦,十六五新增 1500万千瓦。 调峰水电来水增加,增厚公司利润。 截止 2024年 Q3,调峰水电 203万千瓦,同比持平。前 3Q 收入 11.99亿, yoy+37.56%,主要是调峰水电厂来水同比增加,发电量同比增加+43.85%( 24年前 3Q 为 62亿千瓦时, 23年前 3Q为 43亿千万时)。 新型储能受益于新电站投产。 截止 2024年 9月,公司新型储能装机 42.38万千瓦,同比+282%,主要系新增佛山宝塘储能电站。前 3Q 新型储能收入2.09亿, yoy+210%。 我们认为, 目前公司的新型储能项目主要还是靠容量电价,未来发展快慢主要看储能政策是否能提升经济性。 公司规划新型储能到 2025年装机规模达 200万千瓦,到 2030年装机规模达 500万千瓦,到2035年装机规模达 1000万千瓦。 盈 利 预 测 及 投 资 评 级 。 我 们 预 计 公 司 24-26年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13.12/14.54/17.75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41/0.45/0.56元。可比公司 2024年 PE 为 29倍, 我们给予南网储能 2024年 35-40倍 PE 估值区间,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 14.37-16.43元。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的建设不及预期、容量电价核算不及预期、电力交易市场发展进度不及预期。
科华数据 电力设备行业 2024-11-19 24.56 33.63 -- 25.70 4.64%
44.97 83.10%
详细
Q3储能承压,减值计提影响利润。 科华数据前 3Q 营收 53.93亿元,yoy-1.97%,归母净利 2.38亿元, yoy-46.53%,我们认为,前 3Q 归母净利不佳主要受减值所累,前 3Q 资产减值损失 1.08亿,信用减值损失 0.58亿,两项减值较 23前 3Q 多 0.95亿。 Q3营收 16.63亿, yoy-21.02%, qoq-34.7%,归母净利 0.12亿, yoy-89.92%, qoq-91.82%,我们认为, Q3主要受储能业务承压影响。 头部互联网+运营商数据中心资本开支 Q3增加, Q3数据中心业务占比提升。 从 Q3开始,头部互联网公司和运营商等在数据中心和算力中心的资本开支有所增加,因此也带动了市场价格和整体服务利润的上升。 前 3Q 数据中心业务的收入占比有所提升。在 IDC 租赁方面,目前公司的机柜上架率为 74%左右。同时,今年以来公司在积极建设北京的智算数据中心项目,未来机柜的上架率及收入预计将会有所提升。 国内价格战影响业务开拓,科华数据积极出海。 2023年,科华数能全球储能 PCS(> 100kW)出货量位居中国品牌全球第一。国内目前储能行业出现价格战现象,科华数据对项目的盈利能力有要求,坚持做“有利润的营收、有现金流的利润”,我们认为,这保障了公司的稳健经营,但可能也会短期有储能业务的经营压力,我们看到,公司通过出海破局。公司在进一步巩固国内市场地位的同时,海外市场也是重点开拓区域,公司“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开拓美国、欧洲等主要市场,中东、亚非拉等新兴市场头部合作伙伴,另一方面跟随国内优秀企业的“出海”步伐。目前海外订单占公司整体订单比例较小,未来将持续开拓。 盈 利 预 测 及 投 资 评 级 。 我 们 预 计 公 司 24-26年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4.45/6.00/7.33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96/1.30/1.59元。可比公司 2024年 PE 为 28倍,我们给予 2024年 35-40倍 PE 估值区间,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 33.72-38.53元。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储能市场增速不及预期,数据中心增速不及预期,海外贸易政策出现不利变动,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
孚能科技 机械行业 2024-11-13 13.87 -- -- 13.88 0.07%
13.88 0.07%
详细
Q3营收和归母净利承压,但毛利率环比稳定。前3Q营收92.1亿,yoy-17.98%,归母净利-3.04亿。Q3营收22.38亿,yoy-47.31%,归母净利-1.13亿(同比减亏,但环比盈利压力仍大,24Q2归母净利0.27亿),毛利率14.21%,同比+9.04pct,环比-0.43pct。同比提升主要系高价库存的消化完毕、海外客户的销售战略倾斜。 Q3出货量承压,预计Q4或有提升。我们测算Q3出货量2.7GWh,Q3出货量环比-39%,我们预计主要系客户提货节奏影响,预计Q4能有回升,全年预计出货量16.5GWh(同比+2%)。公司海外占比高,24H1海外占比约75%,根据2024年10月30日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援引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9月公司在国内动力电池出口量排名第三。 新产品SPS将于25年放量,助力国内毛利率提升。目前SPS磷酸铁锂产品取得吉利、广汽、江铃等客户定点,SPS三元产品取得广汽、东风等客户定点SPS,预计明年开始逐渐进入规模生产阶段,为国内业务贡献收入和毛利。目前SPS产品产能持续建设中,赣州新能源基地(15GWh)已进入投料试生产阶段,广州基地(15GWh)产能预计于25年Q1释放。 25年欧洲新能源车市场有望受益于碳排放趋严,孚能科技或受益。近年补贴退坡带来渗透率增长停滞。22年以来欧洲各国补贴整体呈下降趋势,导致电动化进程放缓,23-24H1欧洲新能源车销量分别为300.9万辆和144.2万辆,同比+16.2%和1.6%,增速放缓。欧盟碳排放考核不断趋严,当前目标为:93.6g/km(2025-2029年)、49.5g/km(2030-2034年),2035年起实现零排放。25年迎来考核节点,若无法完成,车企将面临单台车数千元罚款,政策倒逼力度大。在满足欧盟减碳目标的情况下,25年和30年欧洲电车销量将分别达到378.9万辆和882.8万辆,25年有望销量增长超28%。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0/3.33/6.0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2/0.27/0.50元。可比公司2025年PE为30倍,孚能科技处于扭亏为盈的关键时期,未来随着出货量增长,费用率控制,利润率提升会较为明显,我们给予2025年60-65倍PE估值区间,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16.35-17.71元。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动力电池增速不及预期、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海外增速不及预期、价格战过于剧烈。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24-10-22 259.00 -- -- 288.20 11.27%
288.20 11.27%
详细
24年Q3加回减值后归母净利亮眼,毛利率环比+4.53pct。2024年前3Q公司营收2590.5亿元,yoy-12.1%,归母净利润360亿元,yoy+15.6%;24年Q3营收为922.8亿元,yoy-12.5%,归母净利润131.4亿元,yoy+26%。但考虑Q3由于计提了长期资产减值(主要由于矿产)52.2亿资产减值,加回后Q3归母净利高达183.6亿元,yoy+76.1%,业绩亮眼。Q3毛利率31.17%,环比提升4.53pct,提升显著。 动储龙一,新产品占比提升。据SNEResearch,2024年1-8月,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37.1%,同比+1.6%。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众号,1-9月宁德时代国内市占率45.9%,同比+3.1%。我们预计Q3宁德时代出货量在125-130GWh之间,其中约1/4出货来自于储能电池。我们预计2024年新产品神行和麒麟电池在动力中占比约30%-40%,2025年或占比达70%-80%,新产品放量对单位盈利有正向作用。除此之外,公司在2024年还推出了神行Plus电池、新一代放电功率超1300KW麒麟高功率电池和天恒储能系统等新产品。 动储电池单位盈利环比提升明显。24年Q3动储电池单价约0.62元/Wh,环比-7%,我们认为,主要受碳酸锂价格等影响。单位电池综合净利0.1元/Wh,环比较为持平,考虑加回52亿减值后,单位综合净利达到0.15元/Wh,若只考虑与Q2资产减值差额加回约33亿,则单位综合净利0.13元/Wh,盈利能力环比提升明显。 欧洲市场2025年复苏可期。2024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不佳,但2025年欧洲碳排放要求将提高,或有助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同时,2025年新车型投放也给了消费者更多选择,看好欧洲市场2025年复苏。宁德时代德国工厂目前正在爬坡,2024年预计盈亏平衡,匈牙利工厂预计2025年投产,我们预计欧洲当地建厂能助力宁德时代欧洲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4/648/78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1.90/14.73/17.82元。可比公司2024年PE为34倍,我们认为,宁德时代作为全球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双市占率第一,且技术实力领先,我们给予2024年26-30倍PE估值区间,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309.34-356.93元。给予“优于大市”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储能&动力电池增速不及预期,碳酸锂价格超出预期,价格战激烈程度超出预期。
宝光股份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9-24 9.11 10.58 0.86% 11.12 21.53%
11.07 21.51%
详细
真空灭弧室行业龙头,多元化转型进军储能氢能。 公司是国内真空灭弧室龙头,市占率超 30%。 2021年公司开启转型道路,进军储能和氢能。公司业务发展稳健, 2021-2023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 10.10/12.29/13.49亿元,同比+11.96%/+21.65%/+9.84%,实现归母净利润 0.51/0.58/0.71亿元,同比+5.17%/+4.86%/+5.37%。 配网投资加速+环保要求提升,真空灭弧室需求释放。受益于配网投资加速(新能源发展提高对配网要求)+环保要求提升(欧盟氟化气体法规提案提出禁止使用六氟化硫),真空灭弧室的需求释放。 根据高压电器网,全球市场规模将从 2023年的 26.7亿美元增长到 2024年的 28.5亿美元,yoy+6.5%,到 2028年,将增长至 36.4亿美元, CAGR 为 6.3%。公司真空灭弧室产品行业市场占有率多年来持续保持在 30%以上,在国内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位居世界前列。公司具有技术和品牌优势:公司 50余年深耕真空灭弧室,掌握真空灭弧室从原材料生产到整管封排的全套技术,是国内生产灭弧室企业中核心零件全部自主加工为数不多的企业之一。 2024年第三次获批国家工信部授予的“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称号。 毛利率领先同行, 2022-2023年,旭光电子开 关 管 毛 利 率 为 11.70%/10.10% , 公 司 真 空 灭 弧 室 产 品 毛 利 率 为18.58%/20.30%,分别高出+6.88pct/+10.20pct。 新能源高速发展带动储能需求,公司进军储能调频+EPC。 2023年国内光伏装机 217GW,同比+148%,新增风电并网规模 76GW,同比+102%,导致相应配储需求增加,储能并网增速快,总计并网 46GWh,同比+182%。我们预计 2024年储能装机 87GWh, yoy+82.6%,仍保持高增。 2021年 3月,宝光智中成立(持股 45%),以储能调频业务为切入点,正式全面进军储能行业。 2022/2023年,宝光智中营收高增,分别为 1.71/2.84亿元, yoy 分别+686.46%/+65.85%。 能源转型加速氢能增长,公司积极布局氢能。 氢能产业已成为全球能源领域投资增速最快的行业之一。据我们测算,至 2030年,氢气需求量或为 5099万吨, 2023-2030年 CAGR 为 4.9%。其中,电解水制氢需求或高增,我们预计至 2030年电解水制氢达 918万吨/年的需求量, 2023-2030年 CAGR 为90.7%。公司积极布局氢能产业, 2021年宝光联悦正式成立(持股 40%)。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 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98/1.14/1.30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30/0.34/0.39元。可比公司 2024年 PE 为 31倍,我们给予 2024年 36-40倍 PE 估值区间,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 10.70-11.89元。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氢能及储能市场扩展不及预期;真空灭弧室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配网投资增速不及预期。 主要财务
石化机械 机械行业 2023-12-04 6.43 7.77 17.02% 6.52 1.40%
7.61 18.35%
详细
国企改革显成效,石油机械设备业务降本减费显著。2023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61.3亿元,同比+12.3%,实现归母净利润 0.9亿元,同比+82.6%。 2023Q3公司营收 18.6亿元,同比-3.7%,环比-20.1%;归母净利润 0.2亿元,同比+148.1%,环比-41.7%;毛利率 16.7%,同比+3.9pct,环比+2.3pct。 Q3净利率 1.5%,同比+0.78pct,环比-0.41pct。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比均有提升,主要系公司强化成本费用,增强成本竞争力。 国企改革深化,油气增储上产带动原业务稳步发展。公司入选国资委“双百企业”,不断深化治理机制、激励机制和经营机制改革,拓市增收+成本控制双管齐下。2023前 3Q,国际油价平稳运行,国内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持续推动,公司紧跟页岩油和超深层油气开发等重点项目,抢抓机遇,加大市场攻坚力度,优化生产组织运行,强化成本费用管控,主要产品订货、收入同比均增长,业绩同比提升。 依托中石化氢能装备制造基地,制输加氢广布局。2023年 7月 23日,公司获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中国石化氢能装备制造基地”命名授牌。公司围绕氢气制、运、加、用等环节,聚焦系列氢气压缩机、制氢成套装备、加氢配套装备、运氢和用氢装备等 4类产品。公司研发了国内首台加氢站用 90MPa 液驱氢气压缩机和 CO2压缩机。目前公司制氢方面已有 PEM 制氢产品,且将持续研发制氢相关产品并积极寻求扩充制氢装备的方式;输氢方面已开发出3个钢级的输氢用钢管,将努力争取成为中石化“西氢东送”纯氢输送管道项目的主力供应商;在加氢方面,公司在武汉已建成 3座加氢站,其中 1座已被列为示范站。我们认为,公司氢能业务背靠中石化,将有高速发展。 行业增速快+空间广阔,公司氢能业务迎来发展机遇。根据汽车总站网网易号援引中汽协数据,2023年 1-9月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数据分别为 2874辆和 2830辆,累计同比分别增长 25.2%和 37.3%,氢能产业高速发展。同时,中石化为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拟在“十四五”期间建成 1000座加氢站,氢能制取、储运、应用和对外合作等工作全面推进。公司氢能新业务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2/1.88/2.71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12/0.20/0.28元。我们认为公司传统主业稳步发展,氢能等新兴业务有望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可比公司 2023年 PEG 为 1.02倍,给予公司 2023年 0.9-0.95倍 PEG,对应合理价值区间 7.77-8.20元,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国企改革效果不及预期,油气领域降本增效不及预期,氢能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