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胡泽邦

西南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250524030003...>>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华友钴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24-05-01 27.97 32.61 43.91% 29.88 6.83%
29.88 6.83%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报及 2024年一季报。 2023年实现收入 663.04亿元,同比+5.19%;实现归母净利润 33.51亿元,同比-14.25%。24Q1实现收入 149.63亿元,同比-21.70%;实现归母净利润 5.22亿元,同比-48.99%。 量: 23年材料出货量提升、结构优化, 三元终端需求提升。 2023年, 公司前驱体产品出货量近 15万吨(含自供),同比+31%, 逆势增长(全球三元前驱体产量-5%, 鑫椤数据)。正极材料出货量约 9.5万吨,同比+5%,高镍出货量超 6.7万吨,占比 83%;钴酸锂出货量超 1.3万吨,同比+32%。 同时,公司在与韩国客户进一步深度绑定的同时,快速突进日本市场、积极布局欧美市场, 客户质量持续提升。 根据电池联盟披露, 24Q1三元电池装车量显著增长,占比达到36%,同比提升 4pp,终端需求迎来拐点。 价: 材料产品价格普降, 24Q1锂、 镍价格小幅反弹, 仍维持低位。 据 Wind数据, 2023年初以来,伴随着锂、镍等价格下滑。 其中, 碳酸锂价格由 51万元/吨降至 10万元/吨, LME 镍价由 3.1万美元/吨降至 1.6万美元/吨,公司资源端利润受到大幅挤压。 主要产品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同步降价。 24Q1受下游需求旺盛影响, 锂、镍价格均出现小幅回升,锂价上涨至 11万元/吨, LME 镍涨价约 0.2万美元/吨,最高触及 1.8万元/吨。 通过对于公司相关业务子公司盈利能力测算, 预计公司锂产品单位利润在 2023年底微利基础上显著提升,镍产品单位利润达到 0.2万美元/吨。 海外资源端布局稳步推进, 全球一体化布局深化。 2023年, 资源端,公司镍产品销售超 12.6万吨,同比+88%;伴随着华科项目达产,高冰镍出货 5.2万吨; 全年 MHP 出货超 10万吨。 Arcadia及回收业务大幅放量,全年锂资源销售 0.8万吨,同比+104%。 材料端, 欧洲匈牙利正极项目有序推进, 积极对接海外大客户需求,全球一体化布局深化。 现金流改善, 预股利支付率大幅提高。 2023年,公司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 34.86亿元,较上年同期+20%。 同时, 随着 GDR、银企合作、可持续发展贷款等的推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伴随公司前期资源端布局落地, 未来投资规模有望同比收缩,公司由激进扩张期逐步过渡至平稳、高质量发展阶段。 此外,公司贯彻落实“提质增效重回报” 专项行动, 拟每 10股派现10元(含税), 股利支付率超 50%, 彰显企业责任。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 2024-2026年 EPS 分别为 2.12元、 2.45元、 2.78元,对应 PE 分别为 13倍、 12倍、 10倍。公司全球一体化布局领先,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短期,我们看好 2024年三元需求触底反弹带来的行业性投资机会,同时看好公司资产端的高质量布局对于其中长期发展的助力。考虑未来三年 PE 倍数有望稳步消化,且当下 PE 显著低于行业均值(20x, 857371锂电池(申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风险;汇兑风险;环境保护风险;技术研发的不确定性风险; 管理风险;跨国经营风险;产能过剩风险等。
亿纬锂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01 37.25 50.15 20.81% 39.77 6.77%
44.38 19.14%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报及 2024一季报。 2023年实现收入 487.84亿元,同比+34.38%; 实现归母净利润 40.50亿元,同比+15.42%。 24Q1实现收入 93.17亿元,同比-16.70%;实现归母净利润 10.66亿元,同比-6.49%。 量: 下游客户持续开拓,储能出货占比提升。 2023年, 公司动力电池出货28.1GWh,同比+31%;储能电池出货 26.3GWh,同比+73%,储能出货占比显著提升。 2023年内,公司与 ABS、 EA、 PKL、 Powin等国际头部企业进行战略合作,持续匹配下游需求。 同时,公司顺利开展 46系大圆柱电池商业化,实现量产装车。 截止 2023年 12月底, 公司 46系大圆柱电池已下线超过 425万只,并拥有 50GWh以上规划产能。 在储能业务领域,公司推出了全新一代 Mr旗舰系列产品, 拳头产品能量效率达到 96%、 系统能效高达 95%。 24Q1, 公司动力电池出货 6.5GWh,同比+6%,储能电池出货 7.0GWh,同比+113%。 预计伴随下游需求旺盛、历史意向订单兑现, 2024年公司储能产品出货有望实现翻倍增长。 价: 成本联动背景下产品降价压力较大。 2023年, 公司锂电池产品上游核心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年内降幅较大,由年初 51万元/吨下跌至 9.7万元/吨,总体维持历史高位,一定程度缓解了公司成本压力。 2023年公司动力产品单价 0.85元/Wh,储能产品单价 0.62元/Wh。 经测算, 24Q1公司动储产品单价维持在约0.6元/Wh 水平, 显著高于市场均价(0.44元/Wh, BAIINFO),产品认可度较高。 利: 消费类业务打底, 储能、海外需求贡献主要利润。 2023年, 公司消费电池实现收入 84亿元,毛利率上涨 1pp至 24%,对应利润贡献约 10亿元。 公司储能产品毛利率达 17%,同比+8pp;分地区看,境外客户毛利率达 25%,同比+6pp,储能、海外需求贡献主要利润。经测算, 2023年公司动储产品单位利润约 0.03元/Wh,贡献净利润约 17亿元; 24Q1单位利润微降至 0.03元/Wh以下,预计2024年动储产品单位利润维持在 0.02~0.03元/Wh区间。同时,伴随下游库存消化, 消费类小动力产品需求较好,年内有望贡献利润增量,预计 2024年消费类产品利润贡献达到 13亿元以上。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 2024-2026年 EPS 分别为 2.31元、 3.05元、 3.81元,对应 PE 分别为 16倍、 12倍、 10倍。公司 24年储能业务规划目标积极,动力业务出货量跻身全球前列,研发布局清晰、产品矩阵完整,伴随供给侧出清,看好公司市占率提升、 盈利能力增强,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汇率波动风险;政策变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