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科环保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24-12-30 5.50 -- -- 5.55 0.91%
5.55 0.91% -- 详细
中国科学院旗下双碳平台,五年分红规划奠基发展。 公司成立于2012年,于2022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是中国科学院体系内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环保产业平台。公司主业为生活类垃圾处理,2017年至2023年,公司业绩持续保持高增长趋势,营业收入由3.87亿元增长至14.04亿元,CAGR23.95%;净利润由0.15亿元增长至3.11亿元,CAGR65.23%;归母净利润由0.16亿元增长至2.70亿元,CAGR59.33%。 公司近期披露了《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激励计划设置了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作为考核指标,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可预期性增强。公司自上市首年开始实施分红,并逐年提升分红比例,并于近期披露了《未来五年(2024年-2028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每年度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低于当年度实现的合并报表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的60%。 最早布局垃圾焚烧热电联产,供热业务业内领先。 公司是最早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领域创新采用“热电联产”模式的企业。2017年至2023年,供热量由56.37万吨增长至111.54万吨。2024年上半年供热达到78.34万吨,同比增长59.71%,供热业务比例业内领先。新签署工业供热意向协议11个,全部落地后预计将新增年供热量超75万吨,未来供热规模或将突破300万吨。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背靠大树好乘凉,成果转化预期强。 公司以绿色科技创新为切入点,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依托中国科学院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雄厚的技术储备,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2017-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CAGR为27.20%,2024年H1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5.22%。公司近期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以VlundSystemsTM炉排炉焚烧技术为基础,根据中国生活垃圾特点进一步优化设计,实现国际技术国产化创新,成功用于国内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在我国大部分地域拥有应用实践案例与数据积累,并已推广至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及“一带一路”地区。近期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经济高效、安全可靠、绿色低碳的智慧生活垃圾焚烧电厂,构建开放共享的能源生态新体系。公司智能化转型加速,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4-2026年分别实现营收16.63/21.20/21.50亿元,分别同比+18.42%/+27.53%/+1.40%;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15/3.94/4.55亿元,分别同比+16.74%/+25.24%/+15.39%,对应PE为25.72/20.53/17.7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推进不及预期、供热价格波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不及预期。
中科环保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24-12-23 5.51 -- -- 5.58 1.27%
5.58 1.27% -- 详细
中科集团旗下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实控人为中国科学院。中科环保于2012年由中科实业集团联合其他股东出资成立,2022年完成IPO上市。截至2024年三季报,公司第一大股东为中科实业集团,持有公司57.75%的股权,公司实控人为中国科学院。 中科实业集团是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国科控股,中国科学院持股100%)旗下大型高科技产业投资集团,聚焦稀土永磁材料和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旗下拥有2家上市公司,分别为中科三环(主营稀土磁性材料及其应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和中科环保(负责废弃物处理处置综合服务),总资产近200亿元,年营业收入近120亿元。 公司接连发布股权激励和分红承诺,充分体现公司发展信心。近期公司公告计划授予骨干员工限制性股票2881.6万股,授予价格2.41元/股;其中首次授予293人,授予数量2311.6万股,业绩考核目标为2024-2026年每年净利润分别较2023年增长15%、25%、40%;2024年10月,公司发布五年分红承诺,规划2024-2028年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60%,五年高分红规划充分体现了公司对于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股东回报的重视。 公司主营垃圾焚烧发电业务,积极拓展供热带来持续盈利成长性。2018-2023年公司垃圾焚烧发电在运规模持续提升,截至2023年底,公司拥有在运规模10500吨/日,在建及筹建项目5450吨/日,项目主要分布在浙江、四川、广西、山西、辽宁、河北等地,预计在建项目未来两年陆续投产。 除此之外,为应对国补退坡带来的影响,公司积极拓展供热,2023年实现供热量112万吨,位于行业前列。据测算,1吨垃圾焚烧供热相较于发电能够带来210-230元的净利润增量,公司当前供热项目包括慈溪、宁波和石家庄,后续供热改造潜力较大,预计将给公司带来持续的盈利成长性。截至2024年半年报,公司签署供热意向协议共计11个,意向协议全部落地后,预计将在现有基础上新增年供热量超过75万吨。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期公司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8、18.6、19.7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7%、34.4%、6.3%,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3.8、4.6亿元,同比增长率22.8%、14.6%、21.1%,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4、21、17倍,考虑未来成长性,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新增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2)供热竞争加剧,导致供热规模拓展不及预期;3)供热价格下滑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