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正海磁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7-01-23 10.96 12.79 53.13% 18.89 12.98%
13.09 19.43%
详细
事件: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公司业绩预计同比上升15-30%,净利润为18,133.14-20,498.34万元。业绩变动原因:(1)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业务加大汽车市场的开拓力度,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和汽车EPS领域取得较大的增长,同时公司加强费用控制;(2)上海大郡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业务实现大幅增长。 点评: 烧结钕铁硼将实现中高速增长。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作为第三代磁性材料凭其高新能源被广泛应用于风电、汽车、医疗、电子和军工等领域。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由日本住友金属发明,并通过专利垄断市场。随着,原始成分专利的到期,以及我国以民营企业为主的永磁材料企业经过几十年的研发和大规模生产,我国早已成为稀土永磁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汽车领域是烧结钕铁硼应用的高端市场,要求严,门槛高。正海磁材通过多年的研发,成功打入汽车EPS用电机市场,成为国际性企业的供应商,这是对其技术和产品的认可,该业务将保持高速增长。另外,全球汽车电动化、节能化趋势不可逆转,单台乘用车对烧结钕铁硼的需求在2kg左右,这是完全新增的市场需求,未来年需要量将达到几千吨的水平。该领域需求烧结钕铁硼产品最高牌号,需经过长期的实验认证才能量产并装车。公司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产品已经得到国内外众多客户的认可,将成为公司增速最快的业务。永磁直驱风机市场稳中有升。正海磁材是全球最大永磁直驱风电设备供应商的最主要供应商,随着永磁直驱风机的市场份额增长,对永磁体的需求也平稳增长。变频空调将转回烧结钕铁硼。采用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变频空调体积小、噪音小、节能效果更明显,随着家电能效等级要求的提高,更多变频空调将重新走稀土永磁的技术路线。稀土金属有涨价预期。稀土材料凭其优异的磁学、光学等性能,应用市场广泛。我国稀土资源分布广,储量大,开采成本高。长期以来,我国都是稀土原材料供应大国,却没有定价权,导致稀土资源企业处于普遍亏损状态,我国稀土原材料急需供给侧改革。2016年,以工信部牵头的打击黑稀土(稀土盗采盗卖)行动已经展开。因此,我们判断在未来的几年内,稀土原材料价格应该会稳中有升,这对整个稀土产业链都是利好。 上海大郡是新能汽车电机电控龙头。上海大郡是正海磁材控股子公司,双方具有上下游关系,协同性好。大郡现有电机电控总成产能20万套,未来再建40万套。根据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图》规划,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到200万辆,保有量超过500万辆,2016年的销量只有51.7万辆,累计刚超过100万辆。未来几年内,新能源汽车年复合增长将保持30%以上,乘用车市场空间最大。大郡与国内主要整车或是配套企业都有接触,且是北汽、广汽、银隆等国内知名企业的最主要供应商。电机电控占据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中的两席,处于新能源汽车领域非常重要的地位,整车厂一旦选定供应商就很难更换。 投资建议:公司属于高技术企业,双主业在相应的细分市场都有非常重要的市场地位,未来几年内都将保持中高速增长。我们预测公司2016-2018年EPS分别为:0.38元、0.52元和0.68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46/34和26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稀土永磁市场推广受阻;新能源汽车推广不达预期;市场竞争风险。
全通教育 计算机行业 2016-09-05 28.10 -- -- -- 0.00%
29.00 3.20%
详细
事件: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0,661.6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0.02%;实现营业利润4,905.4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01%;实现利润总额5,490.4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06%;实现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3,590.8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73%。 市场应以开放心态评估教育科技产业 教育的任何变革不论是从线上开始还是线下起来,如果在K12公立校中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依然沉浸在过去数十年的教与学模式中,那么教育产业都不能算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变革。目前,互联网教育只是触及K12教育的一些边角地带,作为体制外学习的补充。我们相信只有教育科技真正深入到体制内学校,不仅提升校内的教学效率、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孩子们新的学习方式,才真正改变教育的大环境,才有可能实现个性化学习、泛在学习以及终身学习。 而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科技类公司(包括教育信息化公司)必是这中间艰难的推动者,甚至要度过3-5年黑暗期、迷茫期,及市场对他们品牌认知的混乱期。相对于线下培训类公司、在线教育内容的提供商,这些公司易被市场误解,而公司本身也易陷入科技与教育的摇摆中而失去方向。新东方、好未来并没有超越现有的教育,他们的存在恰是适应了现在教育的框架。我相信教育科技类公司必有一两家会冲出来,真正用产品与服务帮助K12学校超越现有的教育模式,我们不应小觑这个行业的力量和现有的公司集群。 公司点评:进行产品与品牌的升级,积极扭转市场刻板印象 1)营收快速增长,成本控制是重点从半年报中,我们可以发现公司营业收入增长1.9倍,而营业成本则大幅增长至近4倍左右,导致净利润增速较低。从分产品来看,校讯通升级业务(更名为和教育)的毛利率维持不变,成本增长符合预期,而EdSaaS业务的毛利率水平下降至32%,其营业成本大幅增长6倍,公司在全课云2.0版本的大量投入人力物力,经500个工程师打磨产品,以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这是公司成本增长的主要诱因。公司开发的全课云2.0作为标品,其后续的边际成本将会逐步降低。从推广成本来看,公司EdSaaS的推广将会加载在原有校讯通的渠道基础上,全通原来做校讯通时的1400多名渠道服务人员将通过校园CIO培训体系逐步被培养成校园CIO,目前已完成324人的初级CIO培训认证。总体EdSaaS推广成本未来可控。 2)产品结构的升级,软件及服务收入占比提升 全通业务主要包括家校互动升级、EdSaaS、学科升学和继续教育四大块。家校互动升级业务同比增56%,EdSaaS收入同比增长226.68%。其中,EdSaaS业务收入占比37.56%,毛利率下降至32.21%,但净利润率为23.15%,超过行业平均水平。EdSaaS中硬件收入占比71.48%,软件及服务收入占比已提升至28.52%。 教育信息化类公司为市场所担忧一个关键因素是项目制运营模式,易“重渠道,轻产品”。这种模式会导致两个问题;其一,产品在学校里自上而下的推进,但老师使用频度过低,这里有可能是老师使用习惯没有养成,还有重要原因就是产品并不好用。其二,教育信息化虽然具有天然B2B2C的模式,但也因为产品(即内容)的品质问题,而无法真正导出C端用户,使得这个天然的链条最终断裂,公司的可持续性增长得不到保证。 对于这个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公司必须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来适应不同阶段、不同区域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情况,从而获得更持续的增长。全通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省市,仍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主,以打单模式输出硬件产品。而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相对成熟的地区如北上广,教育信息化则更重应用,全通则以EdSaaS的标品销售为主,为K12学校提供按年收费的软件及服务。后期在三四线城市,随着信息化逐步建设完善,公司也会不断推进标品(全课云)进入这些K12市场,从而降低其边际成本。 全通近期发布全课云2.0版本、升级渠道提倡校园CIO概念,我们认为公司旨在通过这些举措推动标品(应用及服务)产品的占比,从而逐步从项目制的模式升级至真正教育软件服务公司。在进行内部产品升级同时,公司近期公告拟并购教育信息服务业标的(交易金额在28-40亿之间),通过外延式并购,调整产品结构,从而改善其盈利结构,探寻升级的路径。 2)品牌升级,厘清公司发展脉络 市场对全通的印象过去停留在“校讯通”,SP服务商等。公司去年发布了全课云1.0版本,今年再次推出全课云2.0版本,涵盖七大模块,三个版本--基础版、进阶版、定制版。公司同时提出校园“CIO”概念,全通做校讯通时的1400多名渠道服务人员将通过校园CIO培训体系将逐步被培养成校园CIO,让学校重新去理解全通到校的客户经理的定位,从之前的校讯通的代理商、服务商升级到专业教育信息化的服务人员。这个过程里公司进行大量品牌活动投入的,全通2016年上半年大型的举办活动支出522万元,公司预计全年品牌宣传支出2700万元。 我们前面也提到目前市场及客户对教育信息化公司产品及品牌认知度十分混乱,一方面原因是产品同质性太高,没有特点;其次是教育信息化更多是上面压下来的而非学校现有的应用需求推动的,所以更需要好的解决方案及品牌去开启智慧校园、智慧课堂的潜在需求。 因此,公司这一系列的品牌升级投入非常重要,对内进一步厘清公司发展脉络,对外则逐渐扭转外界对全通品牌过去的认知。全通希望通过“全课云+和教育(校讯通)”巩固并强化智慧校园入口及服务优势。 投资策略:给予首次“增持”评级 全通未来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把客户资产变成数据资产,同时打通B2B2C链条,这也是所有教育信息化公司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也是努力的方向。国内几乎所有的教育信息化公司都想得很明白,争夺K12校园入口,加码扩张,抢占市场份额,说到底还是希望拥有未来K12领域内的更多数据资产,希望将C端用户导出来,成为一个庞大的资产池。 这个逻辑上是成立的,但是这需要时间和环境。需要时间来打磨产品,升级渠道,现在的市场上很多产品不够好,体验不够动人。另外一点更为重要的是客户的消费习惯还没有建立起来,体制内老师们的互联网化程度还较低以及使用习惯需要引导和培养,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基于客户需求的智慧校园或智慧课堂的产品依然无法打动老师,是因为老师需求本身就十分模糊。总体看,一个产品能否最终变现,一个公司是否实现高成长,除了好的产品,还需要与之匹配的行业的“势能”。目前教育信息化产业正在起步阶段,正在积累行业“势能”,政府投资可能会很快,所以硬件的钱好赚,但是其软件应用与服务必须贴合教育“慢”行业的属性。教育信息化公司业绩释放,不是靠并购来的,一定是产品被用起来,沉淀下来数据资产最终发酵带来的爆发式增长。 所以,这个产业短期看估值,奢望业绩快速增长,意义并不大。若以新东方、好未来的估值标准做评判,更没有可比性,两类公司处于完全不同的跑道。 从个股角度来看,全通本次产品升级和品牌升级,我认为做对了一件事情,其产品理念里有一个很重要因素“让老师用起来”以及通过校园CIO团队来推动老师用,这个会增强客户黏性,只有用起来才能让数据沉淀下来,才能通过良性的反馈与调整不断让产品渗透进老师教学过程中。 我们给予全通教育中期“增持”评级,2016年-2017年wind一致预期EPS在0.39及0.66元。 投资风险 1)市场系统性风险 2)公司EdSaaS业务增长低于预期,成本继续大幅增长,吞噬利润 3)公司继教业务收入增长低于预期
勤上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6-08-25 9.41 -- -- 9.88 4.99%
11.38 20.94%
详细
1)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广州龙文教育100%股权的交易已经过证监会审核并获得有条件通过。截至8月19日,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之标的资产已完成过户,勤上光电持有广州龙文100%的股权。可以说公司的战略转型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2)相对于在美港上市有些遥不可及的以及新三板流动性过低的教育资产,作为2016年民营教育资产并购成功案例,公司有着较好的稀缺性。虽然市场预期《民促法》三修将在近期通过实施,将会为教育资产证券化清除路障,但是我们也较为担心其实施细则及真正落地仍有较长一段时间,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今明两年A股已上市的教育资产仍具备较好的先发优势。同时,公司具备充裕的现金(账面现金12.65亿+18亿配套资金),以及第二大股东华夏人寿所布局教育资产为公司带来后续项目池。可预期,公司转型起步于“1对1”教育培训服务,但并不止于此。在一个中长期持续增长(10-15%增速)的教育服务产业,公司有望通过外延并购而实现公司个体的高速增长。 我们期望看到公司下一步对教育产业的“进击”。 勤上光电作为今年并购教育资产的成功案例,为教育资产证券化提供了一种路径,我们对公司未来的布局也充满期待: 1)“1对1”K12培训市场不应被忽视,公司亟需提高单体运营毛利我们对于“1对1”教育的看法:传统线下“1对1”的确存在规模不经济的问题,但教育服务产业并非制造业追求规模效益,他更要求个性化特性。这也并不代表此领域中的公司不盈利,对个性化辅导仍有大量需求存在,关键问题是企业如何提升运营效率。“1对1”针对K12提分效果最好,在中国当前仍无法真正用自适应技术针对小班或大班教育实现个性化辅导时,线下或线上1对1仍是一个有潜力的市场,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以京翰为例,同和好未来、新东方保持50%左右的毛利率水平。公司需探索新型“1对1”模式,提升公司毛利率水平。所以,我们不能因规模不经济为由而忽视“1对1”市场的投资价值。 公司公告中称龙文教育目前毛利率水平在30%左右,单个网点课程饱和度过低,龙文在过去几年经过扩张又收缩,单体运营效率过低,这是公司并购龙文教育后亟需要解决的事情,即如何提高单个网点的课时饱和度,提升毛利率水平。公司拟通过募投资金投入,扩展K12培训业务至小班业务,同时探索“互联网+”,希望形成多层次业务体系,增加市场份额。 2)公司去年引入新高管,加强内部治理结构,扭转此前的形象。 勤上光电在13-15年因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广东监管局处罚,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一定问题。而去年11月初公司引入新董秘胡绍安先生,公司公告称胡为武大法律硕士,12年工作经历(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中国证监会陕西监管局,中国证监会深圳专员办监管执法等工作),其履历丰富,胡进入勤上的时机恰是公司转型,有助于公司完善治理结构,扭转公司形象。 3)公司转型中要解决“教育基因”与“资本运作”之间的矛盾。 公司原业务并没有教育基因,但公司又深入K12最难啃的一块领域,公司领导层面如何去重新架构,去管理规划教育服务业务,是未来发展的难点。虽然从资本运作层面,可以不断置入教育资产,快速成长起来。但教育资产的运营、协同及未来战略布局,却是转型能否成功并持续发展最关键的因素。 n我们给予公司投资评级“增持”。 1)半导体业务收入缓慢增长,半导体业务综合毛利率提升明显。 在弱经济周期宏观背景下,公司从关注价格竞争转向优化产业布局创造新价值,坚持巩固并强化优势产品LED户外照明。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6亿元,增长放缓,但随着公司战略转向国内市场,国内地区的营业收入大幅增加,同期增长68.71%。主营业务半导体照明的毛利率为29.27%,比上年同期增加7.4个百分点。其中户外照明的毛利率更是达31.35%,远高于总的主营业务和其他产品的毛利率,盈利能力较高。归母净利0.37亿元,同比增119.17%。 2)公司业绩估算: 在考虑原有照明业务增长放缓的基础上,我们对这块业务的预估相对保守。对教育资产(龙文教育)估算,我们在考虑公司资本注入与内部营运改革的基础上,其课时饱和率将会在16-18年有一个较好的提升,同时客单价也呈现小幅上涨。龙文并表后,我们预测的16-17年公司净利润为1.68亿、2.07亿及2.53亿,对应的EPS分别为0.11元、0.14元及0.17元。我们给予公司中期“增持”评级。
赣锋锂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16-05-02 30.01 15.88 -- 75.30 25.19%
39.80 32.62%
详细
事件: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3 亿元,同比增长18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 亿元,同比增长345%;扣非净利为1.23 亿元,同比增长476%。EPS0.28 元,同比增长300%。公司预计2016 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2.55 亿-2.81 亿元之间,预计同比增长400-450%。 点评: 1、碳酸锂价格继续大涨,公司一季度业绩大增。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88.97%,主要是由于下游锂电池市场需求旺盛,上游的电池材料行业带动锂化工产品需求快速增长所致。16 年一季度电池级和工业级碳酸锂均价同比上涨195%和201%。公司营业成本比上年同期增长165.37%,公司毛利率增至27.7%,较去年同期增长6 个百分点,表明公司通过多元化采购,积极控制原材料成本。 2、公司继续布局原材料多元化供应渠道。自去年以来碳酸锂价格快速上涨,一方面是下游新能源汽车爆发,同时也归结为原材料供给一直存在短缺。从15 年年报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公司万吨锂盐项目因主要原材料供应问题导致 2015 年末产能利用率为 50%,部分生产线未投产,未达到预计效益。这也暴露出公司在原材料供给方面的风险。公司为确保原材料供应,一直加紧上游资源布局。首先, 短期来看,公司一季报中显示库存比期初增长63.06%,主要是原材料库存增加所致,虽然泰利森已经停止向公司供矿,但公司通过扩大供应来源,保障生产, 缓解市场对公司供应方面的担忧。 从中长期供应看:1)扩大上游矿产。公司15 年1.30 亿元收购江西锂业,其拥有的河源锂辉石矿氧化锂储量为5.95 万吨,初始产能大约每年1 万吨锂精矿, 预计2016 年中期可出产品。15 年公司以1.59 亿元收购位于澳大利亚的RIM 公司25%股权,并在16 年出资1.78 亿元增持,持股份额达到43.1%,成为其最大股东。RIM 旗下拥有Mt Marion 锂辉石矿,年精矿产能20 万吨,初步投产日期为16 年下半年。2)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公司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建立了全球规模最大的锂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生产线,同时公司作为全球唯一的同时使用卤水和矿石提锂的企业,工业级碳酸锂、氯化锂、回收锂化物和卤水、矿石之间的可替代性也使公司在原材料采购时能灵活比价,实现对原材料成本控制。 3、公司继续向下游扩张。在原有的上下游一体化的战略框架下进入新能源领域, 公司实施收购美拜电子100%股权,参股长城华冠汽车,进一步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和产业链结构优化升级。同时,公司16 年将通过非公开增发筹集资金, 大力推进年产1.25 亿支18650 型高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年产1.5 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等重点项目建设,完善产业布局。 4、维持公司“增持”评级。预计2016 年-2018 年,公司EPS 分别为1.00,1.39 及2.01。投资风险为公司江西及海外RIM 旗下锂辉石出产延后等供应风险;锂盐价格波动风险;下游新能源汽车销售低于预期等因素。
西部材料 有色金属行业 2016-03-10 17.56 -- -- 23.90 36.10%
29.17 66.12%
详细
事件:近期我们对公司进行了调研,就公司主营业务的细节以及未来战略发展等情况与管理人员进行了沟通交流。 钛材行业产能过剩,重点开拓高端领域。西部材料主营钛制品及其他金属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海洋工程、核电、电子、环保、高铁等领域。2月26日公司发布业绩快报,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9.91亿元,较上年减少19.10%;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市场环境不景气影响,产品销量和销售价格下降并导致年末存货有较大幅度减值;二是上游原材料由于行业龙头企业停产和减产导致采购价格略有上升;三是上年度有钛锭国储项目收入,本报告期没有该项收入。公司所处的行业整体已处于产能过剩阶段,2014年公司已成立钛材、能源、环保等三个市场委员会,加大产品在航空、环保、新能源等高端市场的开拓。2014年,公司航空用钛合金板材订货超过160吨,航空用合金薄板成功通过中航工业商发合格供应商资格审核,控股子公司西诺公司独家完成科技部重大专项“CAP1400核电站银铟镉控制棒国产化”并通过验收;2015年,公司独家承担了“CAP1400”、“华龙一号”核电堆芯用不锈钢及Inconel718合金材料国产化任务,预计2017年实现批量供货。 定增加码核电环保产业。去年10月,公司拟以14.61元每股定增6438万股,募资9.4亿元,投向自主化核电站堆芯关键材料国产化项目、能源环保用高性能金属复合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通过增资取得西部新锆8.33%股权项目以及偿贷。此次定增是公司制定开拓高端新兴产业战略后的进一步举措,能够提升公司的产品档次,优化产品结构,完成对核电、环保等新兴产业的战略布局,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核电堆芯国产化领域的行业地位。增资公司西部新锆为中核旗下中国核燃料有限公司控股,是国内唯一一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核级锆材生产企业(国核旗下核级锆材企业国核宝钛为受让美国AP1000技术),其产品主要用于核反应堆燃料组件包壳管、压力管等,与公司核电控制棒具有相同的客户,本次增资能够延长公司在核电稀有金属产品领域的产业链,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并加强与中国核燃料有限公司等合作伙伴的战略合作关系。 军工前景可期。在国家实施大型飞机、载人航天、新型船舶等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重大工程中,需要稀有金属材料产业提供支撑和保障。公司是稀有金属新材料行业的领先者,是由科研院所转制设立并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控股股东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科研实力雄厚,成立十多年来,形成了钛产业、金属复合材料产业、金属过滤材料产业、稀贵金属材料产业、难熔金属材料产业和稀有装备制造产业等六大业务领域,强大的技术背景成为公司发展的坚实基础。公司第二大股东西安航天科技工业公司(航天六院)具有深厚的国防军工背景,能够为公司在航空航天和军工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西部钛业成功通过中航工业商发合格供应商资格评审,航空用钛合金薄板已立项,2014年订货超过160吨。2015年,已与中船重工旗下多家研究所在舰船潜艇用钛的重大项目研究、海洋用钛合金材料体系建立以及钛合金在舰船潜艇具体应用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努力推进我国海洋工业的自主发展。估值与评级。考虑到我国核电已处于大发展时代,西诺公司是国内核电控制棒唯一供应商,根据核电建设规划,在“十三五”期间计划新开工建设的CAP1400及“华龙一号”核电站共计19台机组(三代机型),需要银铟镉控制棒及中子吸收体材料、不锈钢及Inconel718合金材料共计7.2亿元。2020-2030年期间,每年计划新开工6-8个机组,需求预计将达到26亿元,定增项目对收入的贡献将逐年放大。看好公司“军工、核电、环保”的战略布局,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风险提示。项目建设延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
亚太科技 有色金属行业 2015-09-17 7.20 -- -- 9.19 27.64%
10.69 48.47%
详细
近日,我们调研亚太科技就公司目前运营、上半年业绩情况以及公司对所在行业的理解进行了沟通。 公司上半年业绩稳定增长,内部成本控制见成效。 2015年中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853.3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922.8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8.24%,EPS为0.13元。其中,二季度净利润7,603.16万元,同比增长44.15%,环比增长20.31%。公司营业收入增长10.07%,毛利率21.93%,较去年同期增长1.7个百分点。毛利率提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一是公司开始供应动力系统及车身用铝,同时非汽车行业市场不断开发,销售增长稳定;二是公司加强生产精细化管理,通过人员培训、生产线设计等多种举措,降低内耗,缩短磨合期,降低综合成本。三是亚通科技募投项目的产能不断提高,规模效应显现,产品成本下降,提升了公司整体毛利率。 从分产品结构来看,管材、型材收入增长8%,棒材增长22%。棒材增长主要来自于公司亚通科技汽车控制臂产能释放。亚通科技实现营业收入45,467.75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6.68%;实现净利润5,567.59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91.18%。 2)净利润增速48.2%,销售净利率11.6%,较去年同期增长3个百分点。净利率上升主要来自于公司三费控制,公司上半年三项费用合计较去年同期下降9.9%,其中管理费用下降13.8%,公司去年进行了大量的研发投入,今年此方面投入相应减少。同时,考虑市场环境低迷以及后续的发展,公司对内进行了严格内部管理控制,压缩成本。 投资评级“增持”,去系统风险带来个股长期价值投资机会。 维持公司中长期“增持”评级,我们预计15、16及17年eps为0.27,0.34及0.43元,以9月14日收盘价估算,公司15年预估PE为26.3。考虑到当前资本市场环境,由于系统性风险仍未得到充分的释放,短期估值压力依然存在。但从中长期看,公司的PE区间底部在19.4至25.3,以公司目前的业绩增长情况来看,个体投资风险较小,更多是来自于系统性风险。在系统性风险逐步去化、和缓之后,公司中长期投资价值显现。 风险提示。 1)产业环境恶化,公司产能释放不达预期等因素。 2)全市场系统风险加剧
亚太科技 有色金属行业 2015-03-13 9.04 -- -- 49.96 121.16%
20.50 126.77%
详细
我们认为公司高层深刻理解公司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并不盲目扩张,产能有序释放,在汽车领域内持续提升精密铝产品技术、推进客户认证;同时公司亦不保守,持开放态度,一方面对现有产品做可平移式开发,将下游领域从汽车配件,向工业热交换系统、商用空调、海水淡化、通讯设备、轨道交通等拓展。另一方面,进军3D金属打印行业进行高端模具修复加工,则显示出公司对新兴产业领域的思考;同时与硅谷天堂的合作,也有助于公司未来储备种子项目,择机进行外延式扩张。我们综合判断,公司安全边际较高,后续亮点较多。给予增持评级。 1、公司深耕汽车精密铝挤压材领域,长期受益于汽车轻量化趋势公司目前及未来几年的业务核心仍围绕汽车领域内精密铝挤压材。除了继续巩固汽车热交换系统、底盘系统、悬挂系统和制动系统铝挤压材市场上的优势地位之外,拓展汽车动力系统、车身用铝的市场。从14年财报来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4,206.7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39%,增长稳定;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184.4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18%,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公司14年毛利率水平稳步回升至20.65%,较12年上涨4.5个百分点。虽然全球铝冶炼行业仍处于局部供给过剩,但是高端精密铝加工行业采用的加工费模式,受铝价冲击的影响相对较小。需求方面,汽车轻量化仍是大势所趋,发展空间巨大,而提高汽车铝化率则是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现实可行的选择。公司作为国内外主要汽车客户零配件供应商,将长期受益于该产业的发展。 2、向新领域延伸:LNG绕管式热交换器与3D金属打印公司于14年11月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海特铝业与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大型LNG绕管式换热器”合作研发项目。绕管式换热器主要用于大型陆上与海上天然气液化工厂进行天然气液化。目前在国际上,美国空气产品化学工程公司和林德公司是LNG领域绕管式换热器的两家主要供货商,其中美国空气产品化学工程公司占领了大部分市场份。国内目前仍没有设计及生产大型环绕式热交换器的经验,为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立在LNG领域核心竞争力及拓展海外资源市场,天然气液化技术和关键设备制造亟待突破,国产化需求空间非常广阔。海特与中海石油气电集团合作,参与热交换器内的铝换热管产品研发与供应,公司现有技术上不存在障碍,是目前产品的一个延伸。而合作方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以液化天然气及相关业务为核心,在现有接收站和管网为基础,积极建设中国沿海天然气大动脉。依托于双方合作,公司有望在这块领域,形成新的收入来源。短期看,该业务较难形成业绩贡献。 另外,公司也在去年设立全资子公司亚太霍夫曼金属打印科技有限公司,进入3D金属打印行业,进行模具修复。2014年9月,该子公司与美国JyotirmoyMazumder教授为管理合伙人和大股东的美国SenSigmaLLC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推进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可达到年产50台金属打印设备、年生产及修复5万套精密零部件的能力。目前主要设备已于2015年2月初发运、厂房已准备、主要人员已到位,今年有望实现盈利,助力公司业绩。 3、产能有序扩张,盈利水平有望稳增目前公司整体产能近10万吨左右,其中亚太科技本部,原产能3.8万吨,13年公告新扩建年产8万吨轻量化高性能铝挤压材项目,其中3.8万吨为原有本部产能搬迁,新增年产能4.2万吨(其中规划航空和轨交用型材3万吨,空冷用铝管5,000吨,海水淡化管2,000吨,平行流管新增5,000吨)。子公司亚通科技,产能5万吨,将建成1.5万吨汽车控制臂项目。另外,海特铝业有1.1万吨产能。目前各新增项目均按公司计划推进,据我们预测在17年底,公司有望实现产能至15.7万吨,产能年增长20%左右。公司目前毛利率水平在20%,而随新增行业领域内高附加产品线丰富,公司盈利水平有望在此基础上稳定增长。 另外,公司与无锡新区管理委员会于2014年12月22日签署《投资框架协议》,拟投资无锡市新区D26号地块(约213亩)新建铝材项目,此地毗邻公司正在扩建的8万吨产能厂房。我们预估公司具备较好的产能释放的空间。 4、与硅谷天堂合作,显示公司继续拓展产品线与外延发展的战略意图公司于14年与硅谷天堂完成了《战略合作与并购顾问协议》的签署,公司每年向硅谷天堂支付财务顾问费用人民币200万元,总金额为600万元。协议有效期限为三年,每一年结束前,双方对战略合作与并购顾问工作的成效进行评估,以决定是否在下一年度继续开展更深入、更紧密的并购业务合作。与专业团队合作,有助于公司进行战略梳理与产业扩张,未来这或将是公司在坚守主业,培育副业战略选择中的一个支点。 5、给予公司增持评级,我们预测2015-2017年EPS为0.66/0.86/1.08,对应3月9日收盘价21.49元估算,其市盈率为32.6/24.9/19.9。
包钢稀土 有色金属行业 2012-08-27 37.73 -- -- 36.35 -3.66%
36.35 -3.66%
详细
我们根据最新行业及公司运行情况,重新调整了我们的盈利预测,12年及13年EPS下调2%左右。我们认为稀土价格疲弱及公司成本上升等问题,2012年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将会下滑16%左右,2012年-2014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1.23、1.50及1.79。考虑到受政策红利推动,行业整合带来的投资机会,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