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史鑫

国泰君安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0880517050002,曾就职于东兴证...>>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当升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09-03 23.35 33.13 -- 26.39 13.02%
29.45 26.12%
详细
高镍将成核心竞争力,维持增持评级。我们预判18-19年是811量产的拐点,当前CATL及SK等电池厂纷纷布局高镍电池,产业趋势已被市场验证,公司精准实现技术卡位及产能布局。高镍材料产量及利润将同步增厚,调整18-20年的净利润分别为3亿元(-14%)、4.5亿元(-10%)、6亿元,维持增持评级,维持目标价34.79元不变。 H1扣非业绩符合预期,单吨净利润仍有望维持稳定。H1扣非净利润为1.06亿元,贴近预报的上限(0.95-1.1亿元),同比大增115%,Q1~Q2扣非分别为3500万元/7100万元。H1正极业绩贡献8461万元,同比+183%;出货量分别达到2800/4600吨,单吨净利润达到1.14万元,盈利能力较强,当前基本已达满产状态,高镍出货也达到622/811达到450/240吨以上,钴价回落后已企稳,也将稳定公司的盈利能力。 高端客户持续认证中,规模量产箭在弦上。公司811材料已率先导入CATL、力神、比克,部分高端客户的认证也在进行中;此外仍积极部署进入车企的全球供应链,与宝马、大众、特斯拉等保持交流接触,增强潜在合作的优先性。 10万吨高镍规划奠定龙头地位,产能方面,新增8万吨高镍规划将奠定公司未来三年的高成长基础,至2020年总共产能规划达10万吨/年,显露出成为动力材料龙头的决心。 风险提示:钴价跌幅超预期、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政策调整风险;
当升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07-20 32.83 33.13 -- 34.77 5.91%
34.77 5.91%
详细
公司披露半年报预报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幅接近100%,大幅增长也显示Q2正极材料出货进入攀升期,三季度高镍将实现放量,业绩将持续高增,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H1扣非业绩超预期,足以验证公司高成长性,维持公司增持评级。公司半年度扣非净利润0.95-1.1亿元之间,根据Q1扣非净利润为3500万元,预计Q2扣非净利润为6000万元~7500万元。业绩大幅增长得益于Q2大增,由于二季度基本进入满产状态,预计实现了约4600吨的出货,同比出货量大增100%,环比Q1增长达55%,其中钴酸锂、523等材料基本已达满产状态,622/811高镍的出货也将在三季度进入快速放量期。高镍材料的爆量增长及公司利润增厚确定性高,公司目标价34.79元,给予增持评级。 高镍规模量产箭在弦上,产能提速奠定龙头地位。18年高镍材料的需求旺盛,预计达1.5-2万吨,811产能4000吨,已率先导入CATL、力神、比克,部分高端客户的认证也在进行中,预计7月将是公司622/811加速出货的新起点。高镍的产能将奠定公司未来三年的高成长基础,目前总产能达1.6万吨,但年内动工新增的8万吨产能均为高镍,至2020年总共产能规划达10万吨/年,高镍产能的巨量提速已显露出公司成为动力材料龙头的决心。 高镍产业趋势已被市场验证,有利于提升性能降低成本,各大电池厂纷纷布局高镍电池,18-19年量产普及的拐点,公司已实现引领。预计18-20年的净利润分别为3亿元、4.9亿元、6.8亿元,三年CAGR达到50%以上,业绩确定性及高镍龙头地位。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政策退坡。
当升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03-22 27.96 33.13 -- 28.80 2.64%
32.77 17.20%
详细
事件: 当升科技发布的2018Q1的预报,预计净利润为3,500万元-4,000万元,同比增长78.21%-103.67%。 评论: 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为34.92元。在532贡献17年较大的业绩的基础上,622和811接力进入产能释放期,将带来公司产品“量利齐升”的局面。维持对公司的盈利预测不变,公司2018-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1.02元、1.5元,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为34.92元。 l Q1业绩超预期,正极业务增幅巨大印证盈利能力提升。18年Q1若扣除中鼎高科及扣非业绩影响,预计正极材料利润贡献2500万元左右,增速达翻倍以上,利润同比大幅高增长印证了公司的正极受益于上游涨价及下游抢装等拉动,盈利能力持续强化。 技术引领811放量在即,出货有利于提升业绩。公司产能1.6万吨,其中811产能已达4000吨,预计811将成为18年的新刚需,公司加强产能投放力度,二期二阶及募投的三期都按811设计,三期预计于19年上半年达产,衔接动力811及国际客户的市场需求,实现业绩转化及利润率的持续提升。 看好公司全年的业绩持续爆发。公司客户已锁定CATL、国轩、亿纬锂能等国内知名锂电公司,国际客户三星、LG等原有合作基础较好,目前也在逐步向高镍材料过渡,公司作为国内少数能稳定量产高镍材料的公司,目前产能充足,恰随高镍正极18-19年迎来超级景气期,622和811的需求放量,公司将在今年明显受益于钴原料价格上行,高镍产品出货量提升。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风险;
科士达 电力设备行业 2017-10-27 16.93 18.86 63.58% 18.86 11.40%
18.86 11.40%
详细
本报告导读: 公司Q3归母净利润0.93亿元,略超市场预期,预计Q4光伏和充电桩的业务贡献有望加大,上调目标价21元,维持增持评级。 投资要点: 业务进入收获期,维持“增持”评级。公司2017Q3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37.19%,业绩贡献略超市场预期,环比归母净利润基本持平,主要由于Q2基数较高所致。数据中心、光伏逆变器和充电桩等三大业务逐步进入收获期。上调2017-2018年EPS 分别为0.67/0.86元(原0.65/0.84元),上调目标价21元,维持“增持”评级。 数据中心稳中有进,海外渠道拓展持续贡献业绩。通过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及海外推广力度,预计全年营收有望超13亿元(同比+30%),其中UPS 大功率产品维持高增速,带动超越行业15%的增速水平,海外落地分支机构推广效果显现,海外业务同比30%的增长。铅涨价对毛利率有一定影响(无法传导部分约占20%),全年可平滑掉部分波动。 充电桩订单充沛,预计全年实现200%增长。充电桩业务的成本控制能力突出,通过发展高功率模块、自主研发新品持续稳固竞争力,市场均价下滑超37%,但公司毛利率仍维持在40%左右,新开发的车载充电机已实现两家车企送样测试,预计1年左右能实现收入转化,规模化及新品放量有望保持明年充电业务的毛利率稳定。目前订单量充足,在手订单超4000万元,近期已中标福建项目的1.5亿元大单,随着进入Q4物流、公交、市政等网外充电市场持续加速建设,预计全年充电桩业务营收有望突破2亿元。 催化剂:四季度新能源汽车放量超预期,分布式光伏装机持续增长
国轩高科 电力设备行业 2017-06-26 31.29 37.03 24.54% 34.77 11.12%
36.93 18.02%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公司铁锂业务(商用车+储能)订单充裕拉动出货量稳步增长,三元电池客户优质驱动力充足,全年出货目标5GWh有望实现翻倍以上增长,预计2017-2019年EPS为1.44/1.95/2.29元,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43.2元。 核心客户放量,14.91亿元大单印证稳定供应实力。公司与南京金龙客车公司签署总额为14.91亿元的电池采购合同,电池系统1.29万套,此次交付期在2017年内完成,将对2017年业绩形成重要拉动。6月份电池企业的订单预示量增长快速,此次约15亿元的大单合同(预计专用车和客车各50%)印证商用车加速放量趋势,同时也证实公司在商用车领域的稳定供应实力。 价格坚挺不下滑,商用车领域“价稳量升”驱动业绩大幅提升。据我们测算,此次协议价格为1.6-1.7元/Wh之间(含税价),预示锂电价格已处于稳定状态,除公司绑定的核心商用车巨头如中通、安凯、上汽大通等外,潜在客户宇通也有望近期实现导入。近期3万公里补贴政策有望向一万公里标准松动,标准更改有望推动商用车产销再上新台阶。价格稳态叠加商用车客户持续开拓及市占率提升,公司在商用车配套方面未来将稳健增长。 一流乘用车客户导入顺畅,三元助力业绩高成长。依托优质三元电池产品,公司在国内主流乘用车企客户拓展顺畅。除牵手北汽新能源外,吉利(1款)、奇瑞(2款)、众泰(3款)等已实现配套合作,预计三家年内将实现3万辆销量配套,明年规划量远超20万辆,为公司三元出货增长保驾护航,物流车客户如山西大运、昌河等也在快速上量,公司现有三元电池产能2.4GWh,年底至4GWh产能充足将支撑三元电池持续放量。 产业链核心环节全面布局,构建成本竞争之道。公司在核心材料“正极材料+湿法隔膜+电解液+铜箔”环节均实现深度产业布局,10月份公司3千吨622材料实现投产自供,与星源合资的8000万平米湿法隔膜产线已投产,电解液环节通过收购已掌握核心技术,通过在核心环节“技术+供应”双锁定,公司将在未来持续的能量密度提升及规模化降成本方面抢得先机,延缓产品毛利率下行,提升竞争优势。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