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陈鑫

兴业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190522030001...>>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科大讯飞 计算机行业 2024-06-06 42.19 -- -- 45.42 7.66% -- 45.42 7.66% -- 详细
事件:近日,讯飞星火V3.5功能上新,支持长文本、长图文、长语音,可快速识别和学习多类型海量知识,行业场景下的回答更专业、更精准;公司披露6月27日讯飞星火V4.0版将正式发布。 讯飞星火V3.5得到广泛认可。作为首个全国产算力训练、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模型,星火大模型“云、边、端”的整体解决方案正在赋能汽车、家电、运营商等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发者方面,自1月30日至4月底,新增了55万实名认证的开发者,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企业,表明星火大模型受到各行业伙伴、广大开发者的欢迎,应用主要服务于企业刚需场景。下载统计方面,截至4月26日,讯飞星火APP安卓下载量超9600万次,在国内工具类通用大模型APP排名第一。 讯飞开放平台收入高速增长。2023年公司营收196.50亿元,同比增长4.41%,稳中有升。2023年开放平台与消费者业务营收61.85亿元,同比增长33.28%,其中开放平台业务收入39.38亿元,同比增长41.61%,实现高速增长。截至2023年末,讯飞开放平台提供了647项AI能力及方案,聚集超578万开发者团队,同比增长52%,此外公司已与奇瑞汽车、中国移动等行业头部企业联合打造各领域行业大模型应用。我们预计,2024年公司将继续打造丰富的AI产品矩阵,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生态。 AI大模型坚定投入成长可期。模型能力方面,目前星火3.5语言理解&交互、数学能力超GPT-4Turbo,代码达GPT-4Turbo96%,多模态理解达GPT-4V91%。公司作为“人工智能产业国家队”,2024年公司将持续围绕“1+N”整体布局,坚持大模型核心技术底座自主可控,不断提升大模型能力,将对标GPT-4V和DALL-E3模型水平,保持算法、算力国内领先,并为各业务深度赋能,打开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最新财报,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8.54/10.42/12.39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投入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莱斯信息 计算机行业 2024-06-06 68.41 -- -- 72.27 5.64% -- 72.27 5.64% -- 详细
事件:据公司公众号,公司将与南京市交通局、秦淮区政府共同谋划低空发展总体方案,打造低空经济南京品牌。目前,公司已将低空经济纳入2024行动方案,为低空经济产业提供信息化支持。 依托空管优势,加速布局低空经济。近年来,公司已为安徽、江苏等地提供通航飞行服务系统,2021年启动“无人机试验云”项目,开展低空运行概念和四维轨迹预测研究。2022年开展仿真验证平台项目,对低空即时配送、物流快递、城市载客等城市智慧空中出行场景进行验证。2024年1月,中标安徽省新技术低空飞行服务平台项目,推动通航产业和多领域低空经济发展。 当前公司不断加大低空保障、综合服务等产品的创新研发,提升低空产业竞争力,致力于成为国内低空产业发展的行业龙头。 营收稳中有升,多项业务表现亮眼。2023年公司营收16.76亿元,同比增长6.35%;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79亿元,同比增长36.15%,经营质量提升。2023年分结构看:①民航空管业务:营收5.51亿元,同比增长15.66%;公司落地多地空管和塔台自动化项目,建立空管数据中心,推进多种信息化系统开发。②城市治理业务业务:营收5.11亿元,同比增长2.16%,积极布局数据要素运营服务。③道路交通业务:营收5.03亿元,同比增长31.11%,继续打造重大项目标杆。 盈利能力小幅提升,费用率稳定。2023年公司毛/净利率为28.21%、8.14%,分别同比变动+0.58、+2.12pcts,有所提升。费用方面,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16%、6.90%、7.67%,分别同比变动+0.67、-0.16、+0.14pcts,保持稳定。据公告,公司将巩固基本盘、拓展新赛道、点燃新引擎,紧抓高增长、高毛利业务,依托完善的民航空管业务矩阵,响应国家政策,重点在低空经济领域发力,将低空飞行纳入现有空管体系之中,实现公司业务高质量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最新财报,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63/2.01/2.44亿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润和软件 计算机行业 2024-06-05 21.65 -- -- 23.34 7.81% -- 23.34 7.81% --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携手华为昇腾AI共同打造的InteiCoreAI解决方案一体机正式发布并将对外销售,加速构建AI生态圈,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 携手华为深度合作,全流程AI交付。InteiCoreAI解决方案一体机基于国产化AI体系,采用华为昇腾处理器,集成华为开源AI算法框架,AI计算性能领先。产品提供从硬件驱动、AIOS、AI引擎、AI服务、AI应用的全流程AI开发交付功能,适配各种AI科研场景。截至目前,产品已经运用在智能制造、金融服务、物流等领域,覆盖生产优化、风险管理、智能物流等场景。 我们预计,在HopeOSAI版本及AI中枢平台的加持下,公司AI算力一体机将表现出较好的商用价值和竞争优势。 经营继续向好,创新业务高速增长。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31.06亿元,同比增长4.42%,稳中有升。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37亿元,同比增长50.63%,公司强化账款管理,经营质量改善。分结构看2023年公司创新业务营收约4.81亿元,同比增长43.58%,收入占比15.49%,实现高速增长。 公司持续贡献开源鸿蒙、开源欧拉社区,并强化在行业应用领域的业务落地,并将继续受益于鸿蒙NEXT、PC版操作系统发布,预计2024年该业务将维持高速增长态势。 盈利能力有所提升,费用率保持稳定。2023年毛/净利率为25.40%、5.29%,分别同比变动+0.70、+1.64pcts,有所提升。费用方面,2023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33%、8.65%、8.97%,分别同比变动-0.19、-0.28、-0.45pcts,整体保持稳定。据公告,公司将继续紧抓高增长、高毛利、高附加值的信创和AI等创新业务方向,持续通过多年深耕积累的行业经验、在国产操作系统与AI领域的先发优势,大力推进商业落地,坚持走产品化、平台化的转型创新之路,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最新财报,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39/3.28/4.27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存在不确定性;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虹软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4-06-05 30.32 -- -- 31.85 5.05% -- 31.85 5.05% -- 详细
事件:近日,虹软ArcMuse计算技术引擎成功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许可。虹软PhotoStudioAI正式入驻阿里1688平台、千牛商家工作台。 ArcMuse获备案许可,赋能行业可期。ArcMuse是基于虹软视觉大模型、小模型以及各类CV和CG引擎包所构建出的一套计算技术引擎。目前ArcMuse为虹软PhotoStudioAI赋予智能商拍能力,已具备静态商品图和平面模特图快速转化为生动活泼、能够多维度展示产品特性与魅力的动态商拍视频的能力。未来ArcMuse将与实体产业的碎片化、场景化需求相结合,赋能更多行业。基于该引擎,将带来更多视觉大模型相关的落地应用,衍生更丰富的应用生态。 PhotoStudioAI应用推进顺利,前景可期。当前PSAI已入驻千牛商家工作台、阿里1688平台,服务范围进一步拓展,推动了商拍服务的升级与普及。 据公告,虹软会继续与提供工具类的第三方公司合作,同时也会与一些流量较大的平台合作(如直播平台、各品类直播主播等),进行联合推广。此外,PSAI智能商拍摄影云工作室于5月24日正式上线面向商拍的AIGC视频自动生成工具,产品不断优化,实现多模态产品的进一步升级。 收入显著提升,盈利质量持续提升。2023年公司营收6.70亿元,同比增长26.07%,增长迅速。分结构看:①智能终端视觉方案营收5.81亿元,同比增长22.82%;②智能汽车视觉方案营收0.74亿元,同比增长67.26%,保持快速增长,公司持续加大“国外”与“舱外”的战略布局。费用方面,2023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7.62%、13.53%、54.11%,同比变动+0.84、+0.24、-0.04pcts,维持稳定。盈利能力方面,2023年公司毛/净利率为90.35%、13.17%,分别同比变动+1.86、+2.44pcts,均有所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最新财报,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24/1.68/2.20亿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科大讯飞 计算机行业 2023-11-16 50.92 -- -- 50.30 -1.22%
50.30 -1.22%
详细
深耕 AI 产业近 25年,业绩长期稳健成长。科大讯飞成立于 1999年,创立初期便聚焦 AI 技术,目前在智能语音、机器翻译、自然语言理解、知识图谱、机器推理等多技术领域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大模型时代,公司发布星火大模型,继续保持算法端的领先地位。公司背靠中国移动及中科院,管理层持股稳定,业绩长期保持稳定增长。2008-2022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 36%、16%。 大模型引领 AI 浪潮,讯飞星火能力领先。公司在 5月 6日领先发布星火大模型,首发便在多个模型榜单中排名居前。5月 31日,公司被信通院授予大模型工作组副组长单位荣誉,6月 20日率先通过网信办大模型算法备案,模型实力得到强力背书。1024开发者节上公司披露,经历多轮升级之后,公司目标在 2024上半年全面对标 GPT-4。我们判断,公司在模型算法维度已经构筑了较为深厚的技术壁垒,在模型维度、应用赋能维度均具备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 AI 产品多场景落地,打开未来成长空间。公司作为人工智能龙头公司,在教育、医疗、办公等领域深耕多年,具有丰富的行业人才储备及 AI 产品化经验。基于行业 Know-how、研发实力、人员架构上的多重优势,公司在星火大模型行业应用上产品落地迅速。0506大模型发布会之后,公司持续发布教育、办公、智能驾驶、医疗、数字员工、工业等多场景应用,教育、办公类产品销量持续领先双 11购物节,销售额同比增长 126%,实现 AI 应用率先落地,未来有望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 AI 大模型技术优势显著,应用多点开花,看好公司长期发展。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81、12.92、19.65亿元,以 11月 14日股价计算对应 PE 分别为 199、90、59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2)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3)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