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蒋佳霖

兴业证券

研究方向: 计算机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5050002,计算机行业分析师,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工学硕士,3年证券行业从业经验。曾供职于东兴证券研究所。...>>

20日
短线
11.11%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软通动力 计算机行业 2024-06-25 40.10 -- -- 37.60 -6.23% -- 37.60 -6.23% -- 详细
国内领先的软件信息技术服务商。公司是国内领先的IT服务商,深耕通讯、互联网、金融科技等行业。近年来,公司积极向产品型企业发展,一方面设立了子公司鸿湖万联,深度与华为联动,打造了业内首个具备跨指令集的操作系统SwanLinkOS;另一方面收购同方计算机,实现华为全生态布局与软硬件业务的深度协同。公司2024年Q1公司并表同方计算机,实现营收54.49亿元,同比增长29.65%;归母净利润亏损2.77亿元,去年同期盈利0.61亿元。 深度参与华为基础软件生态建设。鸿蒙方面,公司在开源鸿蒙社区接入设备数排名第一,截至2023年公司为国内450余家合作伙伴提供接入鸿蒙产品超过900款,有望深度受益于“纯血鸿蒙”发展。欧拉方面,公司基于openEuler自研的操作系统发行版天鹤OS已完成主流国产服务器CPU兼容适配,是openEuler社区首家OECA评定合作伙伴。高斯方面,公司基于openGauss内核发布商业发行版、数据库管理和迁移工具,同时打造一站式迁移服务DataSwap工具链。 并购同方计算机实现软硬件协同。2024年,公司完成收购同方计算机和同方国际信息100%股权、同方(成都)智慧产业发展51%股权,完善华为生态硬件端布局。同方计算机产品包括昇腾/鲲鹏服务器、PC整机、存储产品线等,覆盖6个CPU技术路线。同时公司将依托同方国际信息的“机械革命”品牌的高性能终端形成的CPU+GPU+NPU的端侧组合算力优势,结合智算中心的云端算力和软通天璇2.0MaaS端侧AI大模型所形成的云边端生态系统,深度布局AIPC基础设施和生态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最新财报,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6.53/7.87/9.23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子公司合并进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科大讯飞 计算机行业 2024-06-06 42.19 -- -- 45.42 7.66% -- 45.42 7.66% -- 详细
事件:近日,讯飞星火V3.5功能上新,支持长文本、长图文、长语音,可快速识别和学习多类型海量知识,行业场景下的回答更专业、更精准;公司披露6月27日讯飞星火V4.0版将正式发布。 讯飞星火V3.5得到广泛认可。作为首个全国产算力训练、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模型,星火大模型“云、边、端”的整体解决方案正在赋能汽车、家电、运营商等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发者方面,自1月30日至4月底,新增了55万实名认证的开发者,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企业,表明星火大模型受到各行业伙伴、广大开发者的欢迎,应用主要服务于企业刚需场景。下载统计方面,截至4月26日,讯飞星火APP安卓下载量超9600万次,在国内工具类通用大模型APP排名第一。 讯飞开放平台收入高速增长。2023年公司营收196.50亿元,同比增长4.41%,稳中有升。2023年开放平台与消费者业务营收61.85亿元,同比增长33.28%,其中开放平台业务收入39.38亿元,同比增长41.61%,实现高速增长。截至2023年末,讯飞开放平台提供了647项AI能力及方案,聚集超578万开发者团队,同比增长52%,此外公司已与奇瑞汽车、中国移动等行业头部企业联合打造各领域行业大模型应用。我们预计,2024年公司将继续打造丰富的AI产品矩阵,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生态。 AI大模型坚定投入成长可期。模型能力方面,目前星火3.5语言理解&交互、数学能力超GPT-4Turbo,代码达GPT-4Turbo96%,多模态理解达GPT-4V91%。公司作为“人工智能产业国家队”,2024年公司将持续围绕“1+N”整体布局,坚持大模型核心技术底座自主可控,不断提升大模型能力,将对标GPT-4V和DALL-E3模型水平,保持算法、算力国内领先,并为各业务深度赋能,打开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最新财报,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8.54/10.42/12.39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投入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莱斯信息 计算机行业 2024-06-06 68.41 -- -- 72.27 5.64% -- 72.27 5.64% -- 详细
事件:据公司公众号,公司将与南京市交通局、秦淮区政府共同谋划低空发展总体方案,打造低空经济南京品牌。目前,公司已将低空经济纳入2024行动方案,为低空经济产业提供信息化支持。 依托空管优势,加速布局低空经济。近年来,公司已为安徽、江苏等地提供通航飞行服务系统,2021年启动“无人机试验云”项目,开展低空运行概念和四维轨迹预测研究。2022年开展仿真验证平台项目,对低空即时配送、物流快递、城市载客等城市智慧空中出行场景进行验证。2024年1月,中标安徽省新技术低空飞行服务平台项目,推动通航产业和多领域低空经济发展。 当前公司不断加大低空保障、综合服务等产品的创新研发,提升低空产业竞争力,致力于成为国内低空产业发展的行业龙头。 营收稳中有升,多项业务表现亮眼。2023年公司营收16.76亿元,同比增长6.35%;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79亿元,同比增长36.15%,经营质量提升。2023年分结构看:①民航空管业务:营收5.51亿元,同比增长15.66%;公司落地多地空管和塔台自动化项目,建立空管数据中心,推进多种信息化系统开发。②城市治理业务业务:营收5.11亿元,同比增长2.16%,积极布局数据要素运营服务。③道路交通业务:营收5.03亿元,同比增长31.11%,继续打造重大项目标杆。 盈利能力小幅提升,费用率稳定。2023年公司毛/净利率为28.21%、8.14%,分别同比变动+0.58、+2.12pcts,有所提升。费用方面,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16%、6.90%、7.67%,分别同比变动+0.67、-0.16、+0.14pcts,保持稳定。据公告,公司将巩固基本盘、拓展新赛道、点燃新引擎,紧抓高增长、高毛利业务,依托完善的民航空管业务矩阵,响应国家政策,重点在低空经济领域发力,将低空飞行纳入现有空管体系之中,实现公司业务高质量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最新财报,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63/2.01/2.44亿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润和软件 计算机行业 2024-06-05 21.65 -- -- 23.34 7.81% -- 23.34 7.81% --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携手华为昇腾AI共同打造的InteiCoreAI解决方案一体机正式发布并将对外销售,加速构建AI生态圈,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 携手华为深度合作,全流程AI交付。InteiCoreAI解决方案一体机基于国产化AI体系,采用华为昇腾处理器,集成华为开源AI算法框架,AI计算性能领先。产品提供从硬件驱动、AIOS、AI引擎、AI服务、AI应用的全流程AI开发交付功能,适配各种AI科研场景。截至目前,产品已经运用在智能制造、金融服务、物流等领域,覆盖生产优化、风险管理、智能物流等场景。 我们预计,在HopeOSAI版本及AI中枢平台的加持下,公司AI算力一体机将表现出较好的商用价值和竞争优势。 经营继续向好,创新业务高速增长。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31.06亿元,同比增长4.42%,稳中有升。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37亿元,同比增长50.63%,公司强化账款管理,经营质量改善。分结构看2023年公司创新业务营收约4.81亿元,同比增长43.58%,收入占比15.49%,实现高速增长。 公司持续贡献开源鸿蒙、开源欧拉社区,并强化在行业应用领域的业务落地,并将继续受益于鸿蒙NEXT、PC版操作系统发布,预计2024年该业务将维持高速增长态势。 盈利能力有所提升,费用率保持稳定。2023年毛/净利率为25.40%、5.29%,分别同比变动+0.70、+1.64pcts,有所提升。费用方面,2023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33%、8.65%、8.97%,分别同比变动-0.19、-0.28、-0.45pcts,整体保持稳定。据公告,公司将继续紧抓高增长、高毛利、高附加值的信创和AI等创新业务方向,持续通过多年深耕积累的行业经验、在国产操作系统与AI领域的先发优势,大力推进商业落地,坚持走产品化、平台化的转型创新之路,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最新财报,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39/3.28/4.27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存在不确定性;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虹软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4-06-05 30.32 -- -- 31.85 5.05% -- 31.85 5.05% -- 详细
事件:近日,虹软ArcMuse计算技术引擎成功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许可。虹软PhotoStudioAI正式入驻阿里1688平台、千牛商家工作台。 ArcMuse获备案许可,赋能行业可期。ArcMuse是基于虹软视觉大模型、小模型以及各类CV和CG引擎包所构建出的一套计算技术引擎。目前ArcMuse为虹软PhotoStudioAI赋予智能商拍能力,已具备静态商品图和平面模特图快速转化为生动活泼、能够多维度展示产品特性与魅力的动态商拍视频的能力。未来ArcMuse将与实体产业的碎片化、场景化需求相结合,赋能更多行业。基于该引擎,将带来更多视觉大模型相关的落地应用,衍生更丰富的应用生态。 PhotoStudioAI应用推进顺利,前景可期。当前PSAI已入驻千牛商家工作台、阿里1688平台,服务范围进一步拓展,推动了商拍服务的升级与普及。 据公告,虹软会继续与提供工具类的第三方公司合作,同时也会与一些流量较大的平台合作(如直播平台、各品类直播主播等),进行联合推广。此外,PSAI智能商拍摄影云工作室于5月24日正式上线面向商拍的AIGC视频自动生成工具,产品不断优化,实现多模态产品的进一步升级。 收入显著提升,盈利质量持续提升。2023年公司营收6.70亿元,同比增长26.07%,增长迅速。分结构看:①智能终端视觉方案营收5.81亿元,同比增长22.82%;②智能汽车视觉方案营收0.74亿元,同比增长67.26%,保持快速增长,公司持续加大“国外”与“舱外”的战略布局。费用方面,2023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7.62%、13.53%、54.11%,同比变动+0.84、+0.24、-0.04pcts,维持稳定。盈利能力方面,2023年公司毛/净利率为90.35%、13.17%,分别同比变动+1.86、+2.44pcts,均有所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最新财报,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24/1.68/2.20亿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中控技术 机械行业 2024-05-29 42.28 -- -- 45.63 7.92%
45.63 7.92% -- 详细
事件:中控技术将于6月在新加坡发布全球首款通用控制系统UCS及流程工业首款AI时序大模型TPT。 即将发布两大新产品,有望引领传统DCS革新。公司将于6月在新加坡发布两大新产品:1)全球首款通用控制系统UCS,采用“云-网-端”控制系统新形态,有望颠覆延续近50年的传统DCS技术架构;2)而首款AI时序大模型TPT则可让大量的传统工业应用软件消失,突破以往对众多独立小模型的依赖,统一大量工业应用场景及交互模式,充分释放数据价值。 夯实流程工业领域优势,业绩增长表现亮眼。公司2023年实现收入86.20亿元,同比增长30.13%;实现归母净利润11.02亿元,同比增长38.08%。分产品来看,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仪器仪表、工业软件、S2B业务分别实现收入49.56亿、6.21亿、7.03亿、18.97亿元,同比增长13.51%、80.27%、11.15%、117.07%。2024Q1实现营收17.38亿元,同比增长20.25%;实现归母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57.39%,业绩继续高增长。 成本管控成效凸显,研发加码DCS、AI等升级。2023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3.19%、13.03%,同比变动-2.49pcts、0.84pcts,毛利率下降主要系较低毛利率的S2B业务收入占比提高所致;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9.15%、5.22%、-2.38%,同比分别下降0.25pcts、0.47pcts、2.44pcts。研发费用为9.08亿元,同比增长31.13%,主要投向“5T”技术升级、DCS系统升级、AI+应用、工业安全等领域。 国内外市场拓展并进,工业AI、机器人迎新机遇。国内市场,公司继续夯实流程工业领域市场优势,冶金、能源、石化、化工行业实现收入增长62.87%、34.70%、29.27%、23.70%。海外市场,出海战略实现重大突破,2023年新签海外合同近10亿元,海外业务收入超过3.43亿元,同比增长37.42%。同时,公司机器人业务高起点发展,2023年已成功获得中海油、华谊集团、沙特阿美等全球高端用户的订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调整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2.32/15.02/18.22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出海战略推进不及预期;工业AI相关进展不及预期;工业领域下游景气度需求不及预期;中控技术为我司做市公司。
卫宁健康 计算机行业 2024-05-23 6.50 -- -- 6.48 -0.31%
6.48 -0.31% -- 详细
事件: 近日, 公司在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安庆石化医院、 黄山市中医院 4家医院顺利上线新一代产品。 持续聚焦“1+X” 战略, AI+医疗加速落地。 2023年, 公司继续聚焦“1+X”战略, 发布 WiNEX 大临床产品新版本, 在 2023年拓展了超 100家 WiNEX客户, 落地包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标杆项目。 同时, 公司于 2023年 10月发布医疗垂直领域大模型 WiNGPT, 以医护智能助手 WiNEX Copilot 的形态内置于全系列产品中, 已在几家头部医院落地试点。 2023年业绩实现反转, 订单增长有望提速。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 31.63亿元,同比增长 2.28%; 归母净利润 3.58亿元, 同比增长 229.49%; 扣非净利润 3.33亿元, 同比增长 178.51%。 2023年, 分产品来看, 医卫信息化、 互联网医疗健康业务分别实现 28.49亿、 3.12亿元, 同比变动 12.66%、 -44.53%, Winex战略推进下, 基石业务持续发力。 2024Q1, 公司医疗卫生信息化业务收入占比达 9成, 同比增长 16.81%; 其中核心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4.89%, 硬件销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5.24%。 2024Q1公司医疗卫生信息化业务新签合同订单金额同比增长 15%, 增速较 2023全年有所加快。 盈利能力显著修复, 成本管控成效凸显。 2023年, 公司毛利率、 净利率分别为 45.00%、 10.04%, 同比提升 1.31、 9.56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 销售费用率、 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6.18%、 14.53%、 10.54%, 同比变动-0.67、 -1.51、0.39个百分点, 成本管控效益凸显。 2024Q1,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33.71%,同比提升 1.28个百分点; 销售费用率、 管理费用率、 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5.06%、 8.65%、 14.18%, 同比变动-11.49、 -2.89、 -6.87个百分点,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基于 2023年报及 2024年一季报, 调整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 5.95/7.74/9.70亿元, 维持“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医院 IT 投入力度不及预期; 电子病历评级等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AI 产品研发及落地不及预期。
中望软件 计算机行业 2024-05-23 75.45 -- -- 79.88 5.87%
79.88 5.87% -- 详细
事件: 2024年 5月 16日, 公司发布公告, 公司实际控制人、 董事长兼总经理杜玉林先生于 2024年 2月 3日至 2024年 5月 16日期间累计增持公司股份 6.74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 0.06%。 实控人增持彰显发展信心, 2023年业绩表现亮眼。 近日, 公司实控人增持完毕, 累计增持金额达 502万元, 彰显实控人对公司未来成长信心。 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 8.28亿元, 同比增长 37.71%; 其中, 2D CAD 产品实现收入4.72亿元, 同比增长 16.53%; 3D CAD 产品实现收入 1.88亿元, 同比增长16.28%; CAE 产品实现收入 0.07亿元, 同比增长 209.67%; 博超系列产品实现收入 0.33亿元。 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0.61亿元, 同比增长 922.84%。 2024Q1公司实现收入 1.20亿元, 同比增长 3.84%, 实现归母净利润-0.26亿元, 亏损幅度收窄。 推进 All-in-One CAx战略,研发投入持续加码。2023年,公司持续对 2D CAD、3D CAD/CAM、 电磁/结构等多学科仿真等 All-in-One CAx 产品矩阵进行迭代优化, 2023年整体研发投入达 4.04亿元, 同比增长 27.58%。 同时, 2023年公司实现毛利率 93.67%, 同比下降 4.71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 销售费用率、 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11.42%、 52.54%、 47.09%, 同比变动 1.01、 -4.73、-0.92个百分点,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3D CAD 有望持续迭代, 加速 CAE 等领域布局。 2023年, 公司拳头产品ZWCAD 和 ZW3D 均发布了 2024新版, 今年有望迎来拳头产品迭代升级; CAE 领域, 公司成功举办中望低频电磁(ZWSim Metas2023) 新品发布会,并依靠全资收购英国商业流体仿真软件开发商 CHAM 公司; 电磁仿真领域,公司增加了低频电磁(ZWSim Metas) 在电机行业的应用场景支持能力, 形成了面向中小型电机厂商的电机快速设计与仿真解决方案。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基于 2023年报及 2024年一季报, 调整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 0.82/1.10/1.40亿元, 维持“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3D CAD 等拳头产品迭代升级不及预期; 国产化进程不及预期。
创业慧康 计算机行业 2024-05-22 4.31 -- -- 4.24 -1.62%
4.24 -1.62% --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在互动平台表示,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千万级订单在数量和金额上均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医疗信息化行业需求大环境整体向好。 订单增长为成长护航,业绩有望持续修复。2023年,公司在智慧医院和公共卫生等领域成功获得了29个千万级以上的软件订单,总金额近5亿元。 2024Q1,公司订单数量及金额超过去年同期,公司有望受益于医疗IT需求释放。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16.16亿元,同比增长5.81%;实现归母净利润0.37亿元,同比下降13.93%,利润承压主要系受到医疗行业下游需求影响,以及新产品推广初期费用投入较大导致。2024Q1,公司实现收入3.75亿元,同比增长7.76%;实现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比增长19.03%,考虑2024Q1订单增长良好,全年业绩有望持续修复。 推进电子病历评级建设,加速Hi-HIS交付落地。2023年,在“以评促建”背景下,公司助力近70家医院客户参加高等级电子病历评级,全年累计助力27家医院的电子病历评级项目通过高等级分级评价(五级、六级);助力47家医院和25家卫健委参与互联互通评审,全年累计帮助18家客户完成区域互联互通四级以上评级和39家客户完成医院互联互通四级及以上评级。同时,“智慧云”战略持续深入,2023年累计签订Hi-HIS相关订单22个,订单金额同比大幅提高。 携手飞利浦加速研发推广,CTasy1.0版本上线。2023年,公司与飞利浦共同研发的CTasy1.0电子病历产品飞悦康CareSync正式发布,目前飞利浦已与多家医院开启飞悦康CareSync的项目售前工作。同时,公司与飞利浦将在渠道、产品侧深度协同,利用飞利浦提供的增量客户和渠道,促进公司医疗信息化产品、飞利浦医疗设备协同销售,力求新产品、新业务实现破冰,为公司业务发展带来新的增长引擎。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基于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调整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03/2.99/4.04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医疗IT下游需求不及预期;CTasy等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
嘉和美康 计算机行业 2024-05-22 23.63 -- -- 27.70 17.22%
27.70 17.22% -- 详细
事件: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6.95亿元,同比下降3.04%;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下降37.53%;扣非净利润0.36亿元,同比下降33.74%。2024Q1实现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14.00%;归母净利润-0.12亿元,亏损幅度收窄;扣非净利润-0.13亿元,亏损幅度收窄。 2023全年经营稳健,2024Q1业绩回暖。2023年,公司继续以临床领域为战略重点,聚焦电子病历、数据中心等核心业务;受客户回款滞后等客观情况影响,全年收入小幅下滑。其中,电子病历平台软件实现收入2.08亿元,同比基本持平。2024Q1,公司收入恢复稳健增长,利润端实现减亏。 整体费用率保持稳定,研发投入持续加码。2023年公司实现毛利率51.76%,同比提升0.6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1.96%、15.14%、20.85%,同比变动0.50、1.55、-1.30个百分点,整体费用率保持稳定;2023年整体研发投入2.28亿元,同比增长28.38%。一方面,公司加强急危重症专科领域研发,关注智能临床专科诊疗、专病科研一体化;另一方面,公司开发嘉和医疗大模型,对现有AI产品进行增强提升。 推进电子病历智能化,重症专科领域迎新机遇。2023年,公司对全院级综合电子病历产品进行智能化改造,在病历质控、诊疗过程辅助和临床科研一体化等方面融入AI应用;专科电子病历领域,推出嘉和急诊急救一体化大平台。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8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目标到2027年末,全国重症医学床位达到18张/10万人,专科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公司ICU临床管理系统已在全国范围内数百家医院应用,重症专科产品具备观察记录知识化、医护诊疗移动化、重症数据可视等完备功能,有望在重症专科领域迎来新机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基于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预测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0.95/1.41/1.89亿元,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医疗IT采购需求不及预期;公司专科电子病历、AI产品等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新大陆 计算机行业 2024-05-21 16.15 -- -- 16.09 -0.37%
16.09 -0.37% -- 详细
事件: 公司 2023年实现总收入 82.50亿元, 同比增长 11.94%; 实现归母净利润 10.04亿元, 扭亏为盈; 实现扣非净利润 10.84亿元, 同比增长 136.82%。 2024Q1实现收入17.41亿元, 同比下降 8.34%; 实现扣非净利润 2.80亿元, 同比增长 12.53%。 2023年业绩实现反转, 支付、 设备出海双轮驱动。 分业务来看: 支付端, 2023年收单子公司国通星驿实现收入 32.81亿元, 同比增长 47.06%; 实现净利润 6.13亿元,实现扭亏。 设备端, 2023年海外销售收入 22.53亿元, 同比增长 8.69%, 境外收入占设备收入比例超 70%, 海外智能设备出货 350万台(占智能设备出货量比例超 50%)。 2024Q1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开启“数字商业” 战略。 2024Q1公司扣非净利润为 2.80亿元, 同比增长 12.53%, 其中: 支付板块实现整体净利润 1.8亿元, 同比增长近 40%; 因 2023Q3公司通过少数股权置换引入杉昊智能管理团队, 故支付板块 2024Q1仅并表 1.44亿元。 2023年以来, 公司聚焦"数字商业"战略, 2023年为超过 370万活跃商户提供各类经营服务与金融科技服务, 实现收入 10.95亿元, 单商户 ARPU 值达 295元/年。 2024Q1实现经营类增值服务(非金融类) 收入 1.5亿元, 有望成为新成长动能, 助力盈利能力提升。 收单流水实现逆势增长, 费率提升逻辑持续兑现。 流水端, 2023年收单总流水为 2.5万亿元, 同比增长 8%, 在行业监管及 259号文背景下, 流水实现逆势增长。 2024Q1支付流水规模为 5600亿元; 今年 4月 23日, 国通星驿举办新产品发布会, 流水有望迎来逐季度提升。 费率端, 2023全年收单费率(国通星驿收入/总流水) 为 0.13%(前年 0.09%) ; 净费率(国通星驿净利润/总流水) 为 0.024%(前年亏损) 。 2024Q1收单费率为 0.136%; 净费率为 0.032%, 在去年全年基础上, 费率提升逻辑持续兑现。 海外设备加速新地区布局, 智能设备占比持续提升。 2024Q1设备集群收入同比下降20%, 主要系部分地区海运物流延迟等, 有望在后续季度逐步确收。 其中, 智能 POS销售占比达 30%, 创历史新高。 2024年, 公司进入国际化 2.0阶段, 将在亚太、 中东、欧美等地区进一步加大布局, 持续加码设备智能升级替换。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基于 2023年报及 2024年一季报, 调整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 12.87/16.13/19.28亿元, 维持“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设备出海推进不及预期; 流水提升进度不及预期; 费率提升节奏不及预期。
石基信息 计算机行业 2024-05-21 6.96 -- -- 6.91 -0.72%
6.91 -0.72% -- 详细
事件:5月17日,安麓酒店集团与石基信息签署了战略协议,将全面采用石基企业平台(ShijiEnterprisePlatform)赋能其管理运营。 持续打造标杆案例,新一代云产品赢得市场认可。本次签约后,安麓酒店集团将全面采用石基新一代的酒店业解决方案石基企业平台,来取代传统的PMS,建立统一的客史档案管理、库存管理和价格体系,强化集团化管理。 石基企业平台与欧洲多家酒店集团合作的同时,在已签约标杆客户半岛、洲际和朗廷酒店集团,均已实现批量上线,其中洲际酒店集团上线酒店超过200家。公司云餐饮系统InfrasysCloud是唯一签约全部全球影响力前五大国际酒店集团的云餐饮管理系统,验证公司云产品技术领先性。 酒店信息管理系统收入高增,现金流改善。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27.49亿元,同比增长5.93%,其中酒店信息管理系统收入9.38亿元,同比增长30.09%;归母净利润亏损1.0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7.79亿元,亏损实现收窄主要系行业侧恢复较好,境外业务有一定幅度提升。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63亿元,上年同期为-2.26亿元,现金流改善主要系酒店及旅游行业恢复较好,新增合同项目较多,收到现金增长较多,同时公司整合各业务板块运营队伍,合理优化人员配备,支付职工薪酬有所下降。 平台化和SaaS业务提速,全球化业务稳步推进。2023年,公司预定平台产量超过1967万间夜,同比增长105%;SaaS业务实现可重复订阅费(ARR)4.18亿元,同比增长约24.62%;支付平台及SaaS业务新增客户数量312个,新增客户门店1891个。截至2023年底,公司InfrasysCloud云POS产品上线总客户数3627家,其中境内客户总数1433家;石基企业平台在半岛、洲际、朗庭、Ruby、Sircle等酒店集团上线共309家酒店,遍布中国、德国、英国、荷兰、奥地利、美国、日本等在内的十多个国家。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0.81/1.41/2.44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酒店行业消费复苏不及预期;国际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进程不及预期。
国能日新 计算机行业 2024-05-21 44.21 -- -- 58.59 32.53%
58.59 32.53% -- 详细
事件: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4.56亿元,同比增长26.89%;实现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增长25.5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增长16.32%。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4亿元,同比增长25.75%;实现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比增长18.7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07亿元,同比增长14.62%。 营收稳定增长,智能控制产品大幅增长。2023年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47亿元,同比增长5.56%;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增长6.11%;扣非归母净利润0.28亿元,同比增长1.16%。2023年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收入2.68亿元,同比增长3.15%,主要系公司服务电站增长632家至3590家;并网智能控制产品收入0.97亿元,同比增长75.81%。其中升级改造0.11亿元,同比增长204.55%。 毛利率稳定增长,研发费用投入增加。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毛利率67.55%,同比增长0.94pcts。整体费用率52.41%,同比降低3.50pcts;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5.86%/9.43%/19.16%,同比变动-0.07/+1.28/+1.58pcts。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8.31%。全年产生经营活动净现金流0.67亿元,同比增长0.08亿元。 加码虚拟电厂布局,获多地市场准入资格。虚拟电厂,2023年公司已获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省网的聚合商准入资格,湖北、山东等省份目前也处于调试测试阶段。微电网,公司完成尼日利亚、南非等区域的“离并网切换型微电网系统”和欧洲的“分时电价微电网系统”等项目落地。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最新财报,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07/1.35/1.66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行业进展不及预期,产品研发不及预期。
中国软件 计算机行业 2024-05-21 31.40 -- -- 34.45 9.71%
34.45 9.71% -- 详细
事件: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67.23亿元,同比下滑30.26%;实现归母净利润-2.33亿元,上年同期实现0.46亿元;实现扣非净利润-5.22亿元,上年同期实现-0.37亿元。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03亿元,同比下滑42.32%;实现归母净利润-1.11亿元,上年同期实现-1.99亿元;实现扣非净利润-1.23亿元,上年同期实现-2.00亿元。 业绩短期承压,有望受益于信创改善。2023年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5.65亿元,同比下滑36.80%;归母净利润1.89亿元,同比下滑56.63%;扣非净利润1.60亿元,同比下滑57.19%,主要系网信市场影响,新签合同额不及预期。2023年自主软件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6.37亿元,同比增长2.61%;行业解决方案实现营业收入34.51亿元,同比下滑40.41%;服务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00亿元,同比下滑28.05%。 毛利率明显优化,费用率有所提升。2023年公司实现毛利率36.89%,同比增加5.48pcts。整体费用率43.46%,同比增加10.04pcts;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7.77%/13.29%/21.86%,同比变动+2.27/+4.52/+3.11pcts。 2023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4.95亿元,同比减少0.15亿元。 麒麟软件稳步增长,龙头地位稳固。2023年麒麟软件有限公司实现营收12.73亿元,同比增加10.16%;实现净利润4.22亿元,同比增加28.26%。麒麟软件持续发力自主国产操作系统市场,在党政、金融、通信、能源等重点行业市场实现突破,区域市场优势进一步扩大。截至目前,麒麟软件已与全球2万多家生态厂商建立合作。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最新财报,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35/1.86/2.46亿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行业进展不及预期,产品研发不及预期。
指南针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4-05-16 45.60 -- -- 45.98 0.83%
45.98 0.83% -- 详细
事件: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2.94亿元,同比下降 13.17%; 归母净利润 0.17亿元,同比下降 70.74%;扣非净利润 0.16亿元,同比下降 71.42%。 金融信息业务受错月影响,证券业务同比高增。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2.94亿元,同比下降 13.17%。金融信息业务方面,公司高端产品全赢系列于 3月 6日至 4月 12日营销,较去年滞后约一个月,部分回款计入 Q2。证券业务方面,公司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3999万元,同比增长 178.61%;利息净收入 1269万元,同比增长 132.87%;代理买卖证券款 33.94万元,同比增长 40.86%;麦高证券保持盈利。 费用率同比抬升,股份支付费用增加。 2024年 Q1公司归母净利润 0.17亿元,同比下降 70.74%; 扣非净利润 0.16亿元,同比下降 71.42%。公司毛利率 90.19%,同比下降 0.73pcts。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49.00%/27.78%/11.62%,分别同比增长 8.82/7.75/0.98pcts。此外,公司在实施 2022年和 2023年股权激励后,股份支付费用同比增加,影响利润表现。 政策鼓励券商做强做优,持续完善财富管理版图。 国务院发布关于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情况和整改问责情况的报告,提到“推动头部证券公司做强做优”。 2023年 12月,公司以1.1亿元竞得先锋基金 34.21%股权,有望成为第一大股东;公司 30亿定增仍处在深交所审核过程中,各项工作正常推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9/4.08/5.86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资本市场波动; 定增落地节奏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