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周佳

开源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790523070004...>>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奥来德 机械行业 2024-08-28 15.09 -- -- 15.99 5.96%
29.00 92.18%
详细
下游需求复苏叠加国产化需求旺盛, OLED 材料业务显著放量公司发布 2024年半年报,实现营收 3.42亿元,同比+4.39%,归母净利润 0.92亿元,同比-5.81%。 单 Q2实现营收 0.84亿元,同比-2.9%,归母净利润-0.03亿元,同比-219.75%。营收端增长主要系消费电子需求旺盛以及国产替代加速,拉动材料业务持续放量, 2024H1材料业务实现营收 2.1亿元,同比+48.9%;净利润下滑主要系国内六代 AMOLED 产线建设进入尾声后对蒸发源需求减弱。 考虑蒸发源需求减弱, 我们下调 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8(-0.2) /2.8(-0.3) /3.8(-0.6)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2(-0.1)/1.9(-0.2) /2.5(-0.4)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4-2026年的 PE 分别为 26.3/17.0/12.7倍, 看好材料业务的国产替代和设备业务的逐步放量, 维持“买入”评级。 牢牢把握材料市场国产化替代增量机会,持续推出高价值量新产品发光材料方面,公司的 RGB Prime 材料均已完成产线导入,实现稳定供货;红绿主体材料及掺杂材料研发进展顺利,已经开始向客户进行验证。 电子和空穴功能材料方面,高迁移率电子传输和空穴阻挡材料整体性能已达到或优于竞品,正在客户验证。封装及 PSPI 材料方面,自主研发的封装及 PSPI 材料已为产线供货。 其中 PSPI 材料 2024H1实现营收 1100万元,有望继续放量。 此外, PFAS-FreePSPI 等材料的减薄配方、低介电常数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国产替代也在加速推进。 展望未来, 随着消费电子需求持续旺盛以及 OLED 材料国产化进程进一步加速,公司有望凭借客户覆盖面及量产材料种类优势实现材料业务持续放量。 前瞻布局高世代蒸发源技术, 有望进一步受益于设备市场新成长空间公司目前已完成 8.6代线性蒸发源样机的制备, 目前正进行测试及推广;钙钛矿蒸镀机的设计加工也已完成,目前正在组装;硅基 OLED 蒸镀机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展望未来, 8.6代线建设高潮即将到来, 存量产线尚存改造维护需求,公司作为国内线性蒸发源领军企业, 有望依靠先发优势和技术储备, 牢牢抓住存量市场与增量市场共振的发展趋势,进而驱动设备业务重回增长轨道。 风险提示: 新产品开发或导入情况不及预期、 OLED 面板出货量波动。
莱特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8-23 15.85 -- -- 17.04 7.51%
25.77 62.59%
详细
公司半年报数据表现亮眼,下游需求复苏拉动业绩增长公司发布 2024年半年报,实现营收 2.5亿元,同比+73.7%;归母净利润 0.9亿元,同比+111.4%;毛利率 66.2%, 同比提升 1.3pct。单 Q2营收/净利润 1.3/0.5亿元,同比+85.3%/+142.2%。 受消费电子需求回暖及 OLED 渗透率持续提升影响,下游客户对 OLED 终端材料的需求大幅增长,最终促进公司实现营收、净利润的高速增长。 考虑到 OLED 渗透率持续提升,我们上调 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07(+0.09) /3.33(+0.4) /4.38(+0.05)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51(+0.02) /0.83(+0.1) /1.09(+0.02) 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4-2026年的 PE 分别为 41.5/25.7/19.6倍,维持“买入”评级。 坚持“前瞻、 在研、 应用”三代产品同步推进, 产品品类持续丰富公司全力执行“产品系列化,客户全覆盖”市场战略,凭借持续的研发创新,构建了丰富的产品矩阵。 OLED 材料方面, Red Prime 已持续迭代了 7代器件的量产应用,继续保持业内领先; Green Host 已持续迭代 2代器件的量产应用,新一代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Red Host 材料已通过客户量产测试, 2024年有望实现批量供货;多支硅基 OLED 器件在视涯、南京国兆等客户端测试中表现优良。中间体方面, OLED 中间体业务已实现氘代类等高附加值材料占比的逐渐提升, 完成客户结构向终端材料制造商的逐步转变;医药中间体业务已完成多支材料在客户端的测试, 并成功开拓佐藤制药、 正大天晴制药等知名客户。此外,公司还持续投入 Tandem 器件蒸镀设备、敏化及高色域检测设备, 持续强化研发平台建设。 深度受益于行业渗透率提升及国产替代, OLED 有机材料龙头未来可期展望未来, 随着 OLED 在智能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等领域渗透率持续提升以及国内 OLED 面板厂商产能不断抬升,国内 OLED 有机材料的国产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 公司作为 OLED 材料国产化领军企业,未来有望凭借丰富的产品矩阵和不断释放的募投产能持续打开成长空间, 实现业绩稳健增长。 风险提示: 核心技术外流、产品价格下降、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
三夫户外 综合类 2024-05-08 11.24 -- -- 11.70 4.09%
11.70 4.09%
详细
深耕户外二十余载历浮沉,坚定品牌运营转型焕新颜公司是深耕户外行业二十余载的国内户外零售龙头, 2015年在中小板上市, 2019年以来受户外零售市场低迷、始祖鸟销售权限受限等影响而连续四年亏损, 2021年开始从户外渠道零售向户外品牌运营转型, 2023年转型初见成效, 实现扭亏为盈。 在国内户外行业二次崛起、品牌化和高端化趋势延续的背景下,自有品牌X-BIONIC 有望通过门店、经销、抖音等全渠道渗透保障业绩高增长, 并通过KOL 种草、顶尖商学院合作等多方式破圈打开成长天花板。此外, 合资品牌攀山鼠符合山系流行趋势,独代品牌 CRISPI 主打舒适零磨合并拓展都市功能品类、Houdini 主打时尚环保并独立开店, 均有望贡献业绩新增量。 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11.1/14.2/17.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0.6/0.9/1.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31.1/19.3/11.4倍,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评级。 X-BIONIC 对标始祖鸟,好基因+好运营助力运动黑科技品牌持续高增长始祖鸟的成功经验可总结为好基因+好运营, 而 X-BIONIC 自带高端户外“好基因”,并在产品、渠道、营销等方面全力推动品牌化运营。品牌基因方面,X-BIONIC拥有排汗控温技术、滑雪场景加持以及深厚历史底蕴。 品牌运营方面,产品端与顶尖面料商合作开发中外层产品, 2023H1中外层产品营收占比已达 60%; 渠道端在 SKP、万象城等顶级商圈开设 10家单品牌店,在大型滑雪场开设 12家滑雪店, 在西安和锦州开拓两家经销商并跟其他经销商持续接洽;营销端通过 KOL种草、 明星代言、 顶尖商学院合作等方式在商学院圈和时尚圈逐步破圈。未来,随着门店数量增长、 经销渠道拓展及抖音渠道放量, X-BIONIC 有望持续高增长。 攀山鼠+CRISPI+Houdini 齐发力,细分领域户外顶级品牌贡献新增长点公司主打的攀山鼠、 CRISPI 和 Houdini 均是户外顶级品牌,有望贡献新增长点。 攀山鼠是瑞典山系经典户外品牌, 有望借助山系流行趋势持续扩大销售规模; CRISPI 是意大利手工匠心传承品牌, 受益于品牌专区的持续开设; Houdini 是北欧户外美学品牌, 受益于单品牌店、 三夫综合店以及经销渠道的持续开拓。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品牌运营不及预期风险; 存货跌价风险。
台华新材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4-05-06 11.15 -- -- 13.04 15.40%
12.86 15.34%
详细
2024Q1 归母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发布 2023 年年报及 2024 年一季报, 2023 年实现 50.94 亿元,同比+27.1%归母净利润 4.49 亿元,同比+67.2%。 2024Q1 实现营收 14.72 亿元,同比+51.7%;归母净利润 1.50 亿元,同比+101.1%。 2023 年,公司积极推进绿色化、功能化、差别化和个性化产品研发,加强市场开拓,强化成本管控, 从而带动营收稳步增长、 净利润大幅提升。 2024 年一季度,下游客户需求持续旺盛叠加淮安项目产能逐步释放使得公司营收同比大幅上升、净利润翻倍增长。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5 年盈利预测并新增 2026 年盈利预测,预计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26/7.92/9.22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70/0.89/1.04 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 年的 PE 分别为 15.8/12.5/10.7 倍,维持“买入”评级。 产品研发成果丰硕, PRUTAC 和 PRUECO 销售表现亮眼产品研发方面,公司进一步丰富了 PRUTAC 和 PRUECO 的产品种类和功能; 重点开发弹力坯布,透气、防晒等强功能坯布,发热及异形功能坯布;最终导致2023 年研发费用总投入同比+18.44%至 2.82 亿元。产品销售方面,公司继续执行“常规产品保产能,差异化产品保效益”的销售策略,积极组织产品发布会、各项展会、参与各大行业协会的论坛等活动,带动公司战略产品 PRUTAC 和PRUECO 销量稳步上升,在平产销、去库存、优化产品结构方面取得良好成绩。 化纤行业需求持续改善,产能扩张助力民用锦纶龙头高质量发展展望化纤行业,从内销看, 产业用纺织品应用领域持续拓展、网络零售新业态层出不穷等有望不断催生新的消费需求;从外销看, 随着产业链各类主要产品的对外贸易结构正在调整和优化,预计化纤及其制品的出口份额仍将呈现较好增长态势。而公司作为民用锦纶龙头,已建立起集锦纶纺丝、织造、染色、后整理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未来随着年产 10 万吨再生差别化锦纶丝项目和 6 万吨 PA66差别化锦纶丝项目产能的逐渐释放,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有望得到进一步巩固。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原料价格波动
莱特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06 21.48 -- -- 22.90 6.31%
22.84 6.33%
详细
OLED 终端品牌需求持续高涨,带动公司业绩实现全面高增公司发布 2023 年年报及 2024 年一季报, 2023 年实现营收 3.0 亿元,同比+7.3%,归母净利润 0.8 亿元,同比-27.0%; 2023Q4 实现营收/净利润 1.0/0.2 亿元,同比+79.2%/+43.9%; 2024Q1 实现营收/净利润 1.1/0.4 亿元,同比+61.9%/+85.0%。2023Q4 以来, 受 OLED 终端品牌需求持续高涨影响,公司下游客户对于 OLED终端材料的需求提升,带动公司新的量产产品 GreenHost 材料销量大幅增加, 最终促进公司在 2023Q4 和 2024Q1 两个季度均实现了业绩的高速增长。 考虑到下游客户需求持续高涨, 我们上调 2024-2025 年盈利预测并新增 2026 年盈利预测,预计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8(+0.04) /2.93(+0.78) /4.33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49(+0.01) /0.73(+0.2) /1.07 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4-2026 年的 PE 分别为 43.4/29.2/19.8 倍,维持“买入”评级。 OLED 终端材料新品持续推出并获客户验证,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公司重点推进红、绿、蓝三色主体材料和发光功能材料的开发, 其中 Red Prime材料、 Green Host 材料实现持续量产的同时进行迭代升级,新一代 Red Prime 材料产品通过头部客户的验证测试;新产品 Red Host 材料、 Green Prime 材料及蓝光系列材料等在客户端验证进展良好; 同时公司与京东方合作开发 Blue Host 材料,通过多样化、系列化的产品结构进一步加速国产替代。 产品矩阵丰富、客户多方拓展,募投项目有望投产放大公司成长空间产品方面, 公司产品矩阵丰富,拥有 OLED“中间体-升华前材料-终端材料”一体化生产能力。客户方面,公司已在京东方、天马、和辉、华星光电、信利、维信诺等面板厂实现量产;新增视涯、南京国兆等硅基 OLED 客户,现处于验证测试阶段;与海外客户签订氘代类产品销售协议,同时拓展医药中间体等业务,打造新增长点。此外,公司 OLED 终端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规划产能 15 吨/年募投项目进展顺利,厂房主体等已基本完成。 风险提示: 大客户流失风险; 产品毛利率下降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奥来德 机械行业 2024-05-06 22.70 -- -- 29.01 27.80%
29.01 27.80%
详细
OLED材料及设备国产化龙头稳健增长,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2亿元,同比+12.7%;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8.2%。2024Q1实现营收2.58亿元,同比+6.99%;归母净利润0.95亿元,同比+0.22%。2023年以来,在OLED渗透率和OLED材料国产化率均逐步提升的背景下,公司重点开拓有机发光材料、封装材料、PSPI材料的市场,带动有机发光材料收入快速增长,最终促进公司经营业绩稳健增长。考虑到部分新材料放量和设备订单收入确认有一定延后,我们下调2024-2025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3(-0.19)/3.08(-0.25)/4.3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36(-0.14)/2.07(-0.17)/2.93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的PE分别为23.6/15.5/11.0倍,看好公司持续受益于OLED产业链的国产替代,维持“买入”评级。 OLED材料业务持续放量,高世代蒸发源设备研发稳步推进材料方面,公司G’、R’、B’材料已完成导入并进行稳定供货,封装材料已投入产线稳定供货,PSPI材料已通过部分客户的量产测试并开始批量供货;同时部分红色、绿色发光层材料已通过客户验证,有望打造业绩新增长点。设备方面,公司初步完成了由蒸发源单一业务向产线改造及钙钛矿制备等方面的转型工作:充分挖掘六代线蒸发源市场,于2024年1月中标绵阳京东方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改造项目;积极开展八代线蒸发源的技术研发,目前已完成样机制作;同时还稳步推进硅基OLED用蒸镀机、钙钛矿蒸镀机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 材料+设备双轮驱动,OLED国产化龙头未来可期材料端,公司“年产10000公斤AMOLED用高性能发光材料及AMOLED发光材料研发项目”已顺利结项,同时还将在长春市北湖区投资不少于6.8亿元建设新基地,未来随着产能的逐渐释放以及客户导入的不断完成,OLED材料业务有望维持高增长。设备端,公司推进从单一蒸发源业务向生产线改造及钙钛矿等业务的转型,抓好由六代蒸发源向八代蒸发源的升级,有望为公司持续打造新增长点。 风险提示:新产品开发或导入情况不及预期、OLED面板出货量波动。
三只松鼠 食品饮料行业 2024-01-18 19.80 -- -- 19.35 -2.27%
25.24 27.47%
详细
“高端性价比”战略成效显著,2023年扣非净利润预计大幅增长公司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增长54.97%-70.47%,扣非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146.90%-171.59%;以中位数测算,预计Q4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增长11.11%,实现扣非净利润0.19亿元,同比增长58.33%。2023年,公司围绕“高端性价比”总战略,推进供应链全链路优化,实施品类结构与渠道结构双向调整,使得经营业绩重回高增长通道。考虑到公司通过降价以让利消费者,我们下调2023-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6(-0.41)/2.85(-0.14)/3.59(-0.0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1/0.71/0.90元/股,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年的PE分别为39.2/28.3/22.5倍,看好“高端性价比”战略成效持续兑现,维持“买入”评级。 全链路优化供应链助推产品质高价优,年货节各渠道销售额全面飘红在“高端性价比”战略牵引下,公司通过供应链全链路的优化在确保产品品质的同时实现利润的溢出,并将这部分利润让渡给消费者,从而实现高质的同时兼具性价比。在采购端,公司与全球第一大开心果农场Wonderfu、全球第一大碧根果农场Easterin等行业全球知名农场直接合作;在制造端,公司已自主投资建设每日坚果、夏威夷果、碧根果等示范工厂;在交付端,公司积极探索产地仓和云仓模式,联合上游多家供应商推动工厂直发。在供应链的优化下,公司产品价格甚至可以做到跟主打低价的零食量贩店对标,如公司门店的每日坚果卖19.8元/斤,低于赵一鸣零食店的32元/斤。“高端性价比”战略的实施帮助公司在2023Q2实现营收降幅收窄,Q3实现营收正增长,并在2024年年货节通过覆盖分销、综合电商、短视频电商等全渠道,首次布局全品类、全价位、全矩阵年礼,在三分之二的年货节销售时间进程中实现了超2023年年货节全周期总额的全渠道销售额。其中,线下各分销渠道全系列标品礼盒/礼包类产品已全线售罄,并已停止新增订单供应;线上天猫和京东销售额远超2-3名之和,拼多多2023年6月起至今累计增长超100%,抖音年货节单场直播销售额超1.1亿破行业记录。 风险提示:线上竞争加剧、门店拓展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上涨。
日联科技 机械行业 2023-11-22 112.76 -- -- 110.80 -1.74%
110.80 -1.74%
详细
2023Q3净利润延续高增长,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26亿元,同比+33.06%;归母净利润0.81亿元,同比+148.41%。其中Q3单季度实现营收1.51亿元,同比+31.33%;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128.53%。2023年以来,随着铸件焊件及材料等下游检测需求的持续增长,公司实现了营收、净利润双增长。同时,随着设备中自产射线源渗透率的提升,公司也实现了盈利能力的明显改善,Q3单季度毛利率达40.74%,同比+2.72pct,环比+0.64pct。考虑到新能源电池等下游领域需求短期承压,我们下调公司2023-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3(-0.19)/2.23(-0.56)/3.61(-0.9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68/2.81/4.55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年的PE分别为64.4/38.5/23.8倍,看好射线源放量后为公司打造第二增长点,维持“买入”评级。 铸件焊件设备表现亮眼,射线源新型号陆续推出X射线检测设备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在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铸件焊件及材料领域分别实现收入1.63/1.12/0.9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87%/5.65%/78.22%。其中,铸件焊件及材料检测设备业务增长较快主要系公司在完成对特斯拉、美利信的首台一体化压铸成型车架X射线检测设备交付后持续推进一体化压铸领域布局,并进一步加强与其他新能源整车厂的合作。X射线源方面,公司开发出110kV、120kV等新型号微焦点X射线源,实现了90-130kV系列化产品的量产,并正在加快推进150kV封闭式射线源、160kV开放式射线源、大功率小焦点射线源等更高检测精度、更高检测能量的射线源产品研发。 X射线检测设备与X射线源双轮驱动,工业X射线检测龙头未来可期展望未来,在下游需求持续高增和行业国产替代加速的驱动下,公司X射线检测设备业务有望通过市占率提升、海外市场拓展、高端设备突破实现量价齐升,有望通过提高X射线检测设备中X射线源的自供比例实现盈利能力提升;单独外售X射线源业务有望随着产能扩张与客户验证通过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射线源产能释放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日联科技 机械行业 2023-10-24 113.48 -- -- 118.77 4.66%
118.77 4.66%
详细
工业 X 射线智能检测设备龙头,打破微焦点 X 射线源海外垄断公司深耕工业 X 射线检测领域,可提供覆盖 X 射线检测设备与 X 射线源的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X 射线检测设备方面,公司是国内工业 X 射线检测设备龙头,在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铸件焊件及材料、食品异物检测等四大高景气下游均有业务布局。 X 射线源方面,公司自研国内首款封闭式热阴极微焦点X 射线源打破海外垄断,并已实现 90/110/120/130kV 封闭式热阴极微焦点射线源的量产。在下游需求持续高增和行业国产替代加速的驱动下,公司 X 射线检测设备业务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X 射线源业务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我们维持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2/2.79/4.53亿元,对应 EPS 为 1.91/3.52/5.71元/股,当前股价对应的 PE 分别为 58.4/31.7/19.5倍, 维持 “买入”评级。 X 射线检测设备:在多个高景气下游取得国内领先,有望实现量价齐升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方面, 公司以约 6%的市场份额实现国内领先, 2D 检测设备已交付至宏微科技、斯达半导体、立讯精密等客户, VISION 系列 3D/CT 智能检测装备也已成功交付至国内高端消费电子领域领先企业。新能源电池方面,公司以约 1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 主要产品已覆盖欣旺达、比亚迪锂电池、宁德时代等知名新能源电池客户。铸件焊件及材料领域,公司以约 5%的市占率位居国内第一梯队, 一体化压铸车架 X 射线检测设备已成功交付特斯拉。未来 X 射线检测设备业务将在下游需求增长、公司市占率提升、海外市场拓展、高端设备突破的驱动下实现量价齐升,并通过提高 X 射线源的自供比例实现盈利能力提升。 X 射线源: 自研微焦点 X 射线源打破海外垄断,有望成为新增长点公司已完成 90/110/120/130kV 系列化封闭式热阴极微焦点射线源的量产,在 X射线源的材料、工艺、设备、团队等方面实现完全自主可控, 产品性能参数与海外竞品相当,成功打破了国外厂商的长期垄断。 未来单独外售 X 射线源业务有望随着新增产能的逐步释放以及客户验证的逐渐通过成为公司的新增长点。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射线源产能释放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