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周志鹏

国泰君安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880523060004...>>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66.67%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金禾实业 食品饮料行业 2025-04-24 24.18 32.30 38.63% 24.92 3.06%
25.64 6.04% --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公司经营情况正常,我们维持2025-2026年EPS为2.23、2.66元,新增2027年EPS为2.86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25年14.99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为33.35元(原为28.33元)。 2024年Q4业绩同比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3.03亿元,同比-0.15%;实现归母净利5.57亿元,同比-20.9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4.67亿元,同比-23.31%;其中,24Q4营业收入12.61亿元,同比+3.52%,环比-16.19%。归母净利1.48亿元,同比+4.94%,环比-8.97%;扣非后净利0.90亿元,同比-28.67%,环比-29.01%。分业务来看,公司2024年食品添加剂、大宗化工原料、功能性化工中间体原料毛利分别为7.48、1.29、0.02亿元,分别同比-21.04%、28.57%、+106.14%,其毛利率分别为27.15%、7.11%、0.65%,同比-5.61pcts、-3.10pcts、+14.99pcts。 2025年Q1业绩同比大幅预增。根据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公司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2.30-2.50亿元、2.15-2.35亿元,分别同比预增78.06%-93.54%、77.73%-94.27%。一季度业绩同比大增主要原因是:公司食品添加剂产品市场供需格局趋于稳定,随着市场信心提升与价格体系修复,主要产品食品添加剂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上涨;同时,公司依托产业链优势持续推进生产技术与工艺优化,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并压降成本,提升了公司产品毛利率水平。展望未来,我们认为食品添加剂中的三氯蔗糖景气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安赛蜜景气度有望迎来拐点。 持续扩品类。公司公司将持续在定远基地推进新能源材料及泛半导体材料的品类扩充及产能建设,打造“基础化工-高端材料-终端应用”的一体化产业生态。公司年产20万吨合成氨粉煤气化替代落后工艺项目于2024年底开工,预计2025年底具备试生产条件。 风险提示:在建项目不及预期、海外需求大幅下行。
亚香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5-02-12 60.50 50.98 18.59% 88.99 47.09%
90.00 48.76%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根据百川盈孚,2025年2月10日,亚香股份发布25年最新香兰素报价单,小包装报价550元/公斤(含税),我们维持公司24年EPS为0.81元,上调公司25-26年EPS分别为2.85元、4.15元(原为2.39元、2.88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及考虑公司成长性,给予25年25倍PE估值,上调目标价至71.36元。 美国对原产于中国的香兰素反倾销税率初步裁定。2025年1月10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的香兰素作出反倾销初裁,初步裁定反倾销税率186.20%。叠加2024年11月13日,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香兰素作出反补贴初裁,初步裁定反补贴税率27.33%,美国市场双反税率为213.53%。我们认为双反税率初步裁定,美国香兰素市场来自中国的进口供应或将下滑,对香兰素价格形成支撑。根据2025年2月5日、2月10日亚香股份投资者互动平台,公司香兰素产品出口价格有上涨,未来价格会依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目前大部分年度价格已经确定,但是中间会有调价机制。 亚香先发布局泰国基地,有望充分缓解高关税压力。根据24年11月,公司关于募投项目投产公告,泰国项目一期相关产线已于近日正式投产。根据公司公告,4000吨合成香兰素产能有望落地泰国亚香现有厂区,公司拟与欣欣向荣合作投建合成香兰素生产线,并在中国香港设立销售合资公司(亚香持股51%)负责对外销售通过泰国亚香生产的合作产品。 天然香兰素需求空间广阔。根据中外香料香精第一资讯,以化学合成香兰素为主,丁香酚、阿魏酸等可再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的香兰素约占世界产量的5%,天然香兰素可作为合成香兰素替代品,需求有望快速增长。 风险提示:在建项目不及预期、海外需求大幅下行。
亚香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5-01-16 34.65 30.40 -- 79.88 130.53%
88.99 156.83%
详细
美国对原产于中国的香兰素反倾销税率初步裁定, 公司发布局海外基地有望充分受益, 维持“增持”评级。 投资要点: 维持“增持”评级。 考虑外部环境影响下 24年收入承压以及费用偏刚性, 但 25-26年香兰素景气度提升明显,下调公司 24年,上调公司 25-26年 EPS 分别为 0.81、 2.39元、 2.88元(原为 1.61、 2.19、2.73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及考虑公司成长性,给予 25年 18倍PE 估值, 上调目标价至 42.55元。 美国对原产于中国的香兰素反倾销税率初步裁定。 2025年 1月 10日, 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的香兰素作出反倾销初裁,初步裁定反倾销税率 186.20%。 叠加 2024年 11月 13日,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香兰素作出反补贴初裁, 初步裁定反补贴税率27.33%,美国市场双反税率为 213.53%。 2023年,美国来自中国香兰素进口量 2326.42吨,进口金额 3879.4万美金, 单吨价值量 16.68美金/千克。 我们认为双反税率初步裁定,美国香兰素市场来自中国的进口供应或将下滑,对香兰素价格形成支撑。 亚香先发布局泰国基地,有望充分缓解高关税压力。 亚香泰国一期建设香兰素 1000吨、橡苔 200吨、苯甲醛 100吨、苯甲醇 50吨、桂酸甲酯 100吨、凉味剂 150吨、叶醇 150吨香精香料生产装置、生产线。 根据 24年 11月,公司关于募投项目投产公告,泰国项目一期相关产线已于近日正式投产。根据公司公告, 4000吨合成香兰素产能有望落地泰国亚香现有厂区,公司拟与欣欣向荣合作投建合成香兰素生产线, 并在中国香港设立销售合资公司(亚香持股 51%)负责对外销售通过泰国亚香生产的合作产品。 天然香兰素需求空间广阔。 根据中外香料香精第一资讯, 全球香兰素市场规模约 2万吨, 以化学合成香兰素为主,丁香酚、阿魏酸等可再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的香兰素约占世界产量的 5%, 天然香兰素可作为合成香兰素替代品,需求有望快速增长。 风险提示: 在建项目不及预期、 海外需求大幅下行。
金禾实业 食品饮料行业 2025-01-08 23.20 27.43 17.73% 24.49 5.56%
26.78 15.43%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考虑到24年公司基础化工业务承压较大,但25-26年三氯蔗糖景气度提升明显,下调公司24年,上调公司25-26年EPS分别为1.05、2.23、2.66元(原为1.24、2.00、2.37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及考虑公司成长性,给予25年12.68倍PE估值,维持目标价为28.33元。 三氯蔗糖涨价再次落地,公司有望充分受益。根据百川盈孚,2025年1月6日,金禾实业再次发布三氯蔗糖涨价函,大包装价格调整至25万元/吨,小包装价格调整至25.2万元/吨,较2024年11月7日报价上调1万元/吨。2025年1月3日,三氯蔗糖生产企业报价24万元/吨,贸易商报价18-19万元/吨。前期行业顺利去库存,2025年1月3日,工厂库存490吨,同比-47.87%,环比+7.22%。考虑到春节前个别企业有停车操作,行业供应端预计维持较紧状态。2024年7-8月,三氯蔗糖最低仅有10万元/吨,而后8月底起行业格局改善,产品价格逐步上涨,我们看好三氯蔗糖景气度于25年进一步提升,对公司业绩的正向拉动作用将开始显现。 2024年1-11月,甜味剂累计出口量同比增长明显。三氯蔗糖方面,全国三氯蔗糖11月出口量1344吨,同比-8.83%,环比-7.5%;1-11月累计出口量16516.42吨,同比+16.94%。安赛蜜方面,全国安赛蜜11月出口量1563吨,同比+4.5%,环比-5.16%;1-11月累计出口量17334.8吨,同比+23.24%。甜味剂的使用符合全球减糖趋势,预计全球需求仍将保持较高增速。 定远二期一阶段试生产,拟投资粉煤化装置替代固定床工艺。公司完成了“定远二期项目第一阶段”主要项目工程建设的工作并陆续进入试生产状态。此外,公司与万华营养科技签署合作协议,优先将佳乐麝香装置进行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建,扩建后佳乐麝香规模将达到1万吨/年。基础化工方面,为了增强基础化工品种竞争优势,公司拟投资20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合成氨航天炉粉煤气化替代固定床工艺,预计建设期2年。 风险提示:在建项目不及预期、海外需求大幅下行。
万润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4-08-23 8.36 14.46 27.07% 8.67 3.71%
12.18 45.69%
详细
24Q2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自主创新能力,研发投入持续加强,我们看好公司长期成长性,维持“增持”评级。 投资要点: 维持“增持”评级。考虑到公司生命科学与医药类业务下游需求放缓,但费用偏刚性,下调 2024-2026年 EPS 至 0.67、0.77、0.92元(原预测值为0.91/1.13/1.35元)。结合可比公司给予2024年PE22X,目标价下调至 14.59元(原为 20.14元)。 24Q2业绩基本符合预期,研发投入持续加强。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9.56亿元,同比-5.66%;归母净利 2.15亿元,同比-44.71%; 扣非后净利 1.96亿元,同比-48.72%。其中,24Q2营业收入 10.18亿元,同比-2.15%,环比+8.59%。归母净利 1.17亿元,同比-45.04%,环比+18.95%;扣非后归母净利 1.07亿元,同比-48.43%,环比+20.95%。24Q2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39.04%、15.15%,同比分别-2.9pct、-8.3pct,环比 24Q1分别-2.53pct、+0.92pct。24Q2研发费用1.14亿元,同比+20.53%,环比+15.51%,公司根据市场研判及客户需求持续加强科研投入。同时,费用端偏刚性,24Q2管理费用 0.94亿元,同比+9.74%、环比-5.38%。 多端发力,成长可期。24H1,生命科学与医药类业务营收 3.11亿元,同比-38.53%,部分去年同期阶段性需求的客户定制医药中间体产品需求萎缩对公司医药产品业务产生相应影响,以及 MP 公司所属行业下游需求减少。24H1,功能性材料类业务营收同比+5.35%。 在建项目包括 C01车间、蓬莱一期、九目化学 A04项目等陆续推进,PI、光刻胶等其他电子材料业务进入加速成长期,以及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多维度布局,我们看好公司多端发力。 催化剂:显示材料行业景气度超预期;项目建设及下游验证推进顺利。 风险提示:汇率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产品市场风险等
凯立新材 基础化工业 2024-08-21 22.67 30.82 -- 23.01 1.50%
33.32 46.98%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维持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71、2.32、2.7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31、1.77、2.07元/股。考虑到公司贵金属催化剂多领域发力带来的成长性,结合可比公司给予2024年PE24X,上调目标价至31.36元。 24Q2业绩符合预期。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2亿元,同比-16.21%;归母净利0.47亿元,同比-48.67%;扣非后净利0.43亿元,同比-52.07%。其中,24Q2营业收入5.08亿元,同比+6.84%,环比+66.49%;归母净利0.35亿元,同比-29.27%,环比+206.86%;扣非后归母净利0.34亿元,同比-28.74%,环比+316.56%。24Q2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0.21%、6.95%,环比24Q1分别-0.41pct、+3.17pct。 毛利率相对较高的技术服务收入和部分均相贵金属催化剂产品收入同比下降,以及随着在建产能完工投入运营,折旧及人员增加等导致成本费用同比上升,净利润同比下降。 贵金属催化剂多领域发力。24H1,公司先进催化材料与技术创新中心及产业化建设项目、稀贵金属催化材料生产再利用产业化项目、催化氢化技术示范性生产平台项目等新产能完工投入运营。未来定增项目建成后,公司产能有望快速扩张。高端功能催化材料产业化项目新增铂系催化材料产能15吨、铜系催化材料产能2500吨和镍系催化材料产能1500吨。PVC绿色合成用金基催化材料生产及循环利用项目新增金基无汞催化剂产能3,000吨,废金基无汞催化剂回收产能3,500吨。 看好贵金属原材料价格景气度回升。公司催化剂销售业务占比较高且定价受贵金属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根据公司公告,24H1贵金属原材料价格同比下降29.20%-40.05%。根据Wind,24Q2NYMEX钯、铂期货结算价分别为976.01、988.56美元/盎司,环比-0.41%、+8.14%。 风险提示:新建产能投产不及预期;氢能催化剂研发不及预期等。
国瓷材料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4-08-02 18.91 22.04 20.77% 18.86 -0.26%
24.00 26.92%
详细
公司 24Q2业绩符合预期。 2024年, 催化材料有望延续高增长、精密陶瓷放量元年,我们看好平台型企业多元矩阵接力增长。 投资要点: 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 24Q2业绩符合预期, 维持公司 24-26年归母净利分别为 7.56、 9. 14、 11.32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76、 0.92、1.14元/股。 结合可比公司给予 2024年 PE29X, 维持目标价 22.24元。 24Q2业绩符合预期。 公司 24H1实现营业收入 19.53亿元,同比+5.57%;归母净利 3.3亿元,同比+3.6%; 扣非后净利 3.08亿元,同比+8.81%。 其中, 24Q2营业收入 11.27亿元, 同比+5.82%, 环比+36.3%;归母净利 1.97亿元, 同比+0.83%, 环比+ 47.77%; 扣非后归母净利 1.87亿元, 同比+2.62%, 环比+ 54.87%。 24H1, 催化材料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4.06亿元,同比+21.2%。 公司充分把握重卡领域天然气重卡的结构性机会, 乘用车产品有望逐步释放业绩。 精密陶瓷板块,氮化硅陶瓷轴承球、激光雷达用陶瓷基板、低轨卫星射频微系统产品放量元年。 公司多产品齐头并进, 看好平台型企业多元矩阵接力增长。 MLCC介质粉体, 公司将重点提升车载、 AI 相关领域的产品应用。 新能源材料,公司陆续推出多款锂电池正极添加剂核心辅材, 同时制氢领域新产品、固态电解质产品验证和应用推广有序推进。 生物医疗材料,公司陆续推出荧光氧化锆瓷块、磷酸酸蚀剂、硅橡胶印模材料、口外研磨材料等新产品。 陶瓷墨水, 国瓷康立泰成功推出“康立美”数码纺织墨水, 将为客户提供全套纺织数码印花方案。 同时, 随着口腔业务海外红筹架构搭建基本完成, 以及国瓷康立泰重点开拓海外市场, 我们认为公司海外业务拓展进程有望加快, 中期市值空间较市场认知更大。 催化剂: MLCC 行业景气度超预期, 催化材料、精密陶瓷业务进展超预期, 生物医疗、陶瓷墨水海外业务进展超预期。 风险提示: 技术开发、原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兼并重组和商誉风险等。
国瓷材料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4-07-08 17.30 22.04 20.77% 19.40 12.14%
24.00 38.73%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公司24Q2业绩符合预期,维持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分别为7.56、9.14、11.3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6、0.92、1.14元/股。结合可比公司给予2024年PE29X,目标价下调至22.24元。 24Q2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发布业绩预增,预计2024年H1实现归母净利3.3亿元~3.5亿元,同比+3.46%~+9.7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3亿元~3.2亿元,同比+5.94%~+13.01%。由于政府补贴,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净利润金额约3,000万元。其中,2024年二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1.97亿元~2.17亿元,同比+0.6%~+10.84%,环比+47.44%~+62.44%。需求景气度向上,催化材料及精密陶瓷相关产品销售规模持续增长,产品在新兴领域需求陆续释放。 看好平台型企业多元矩阵接力增长。2024年,公司催化材料蜂窝陶瓷产品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有望延续高增长。精密陶瓷,氮化硅陶瓷轴承球、激光雷达用陶瓷基板、低轨卫星射频微系统产品放量元年。6月13日,国瓷赛创电气陶瓷金属化项目开工,该扩建项目总投资1.5亿元,将提高现有产品生产效率、产品交付能力,引导公司进军薄传感器、微波雷达器件、激光热沉、功率电源模块,IGBT等更多高端精密陶瓷制品的应用领域。陶瓷墨水,重点开拓海外市场可期。6月24日,国瓷康立泰年产10万吨釉料产线正式启动,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多产品齐头并进,中期市值空间较市场认知更大。 催化剂:催化材料、精密陶瓷、生物医疗海外业务进展超预期,MLCC行业景气度超预期。 风险提示:技术开发、原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兼并重组和商誉风险等。
凯立新材 基础化工业 2024-05-10 27.50 30.23 -- 29.48 5.14%
28.91 5.13%
详细
公司 2024 年 Q1 业绩环比下降,看好贵金属价格景气度回升,关注基础化工领域新产品放量,贵金属龙头有望多端发力,维持“增持”评级。 投资要点:维持“增持”评级。考虑到贵金属原材料市场价格处于下行通道,公司盈利承压,我们下调 24-25 年 EPS 至 1.31/1.77 元(原 1.54/1.97 元),新增 26年 EPS 为 2.07 元。结合可比公司,同时考虑到公司为贵金属催化剂龙头,有望多端发力,给予 2024 年 PE24X,对应目标价 31.36 元(原 33.83 元)。 Q1 业绩环比下降基本符合预期。2023 全年实现营收 17.85 亿元(同比-5.15%),归母净利 1.13 亿元(同比-48.95%)。24Q1 营收 3.05 亿元(同比-38.35%,环比-31.55%),归母净利 0.12 亿元(同比-72.14%,环比-24.26%)。24Q1 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10.63%、3.77%,环比 23Q4 增加2.72pct、0.36pct。公司催化剂销售产品单价、收入同比下滑。均相贵金属催化剂销量同比-15.92%,高毛利均相催化剂销售量减少,均相产品毛利率同比-11.74%。技术服务收入同比减少 571.31 万元,募投项目转固及人员增加导致成本同比上升,分别导致净利润同比降低 11.23%、17.49%。 基础化工领域收入占比提升至 19.02%,贵金属龙头有望多端发力。基础化工领域随着新产品推向市场,对收入和利润的拉动作用仍在逐步释放。 公司 2023-2026 年新增产能预计 9077 吨,覆盖 PVC、煤制乙二醇、烷基脱氢、氢燃料电池等领域,定增项目建成后产能有望大幅扩张。 看好未来贵金属价格景气度回升。根据 Wind,24Q1NYMEX 钯、铂期货结算价分别为 980.01、914.16 美元/盎司,分别同比-36.89%、-8.40%,环比-10.86%、-0.63%,环比降幅持续收窄。 风险提示:新建产能投产不及预期;氢能催化剂研发不及预期等。
国瓷材料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4-04-30 18.88 24.02 31.62% 21.16 12.08%
21.16 12.08%
详细
公司 24Q1 业绩符合预期,2024 年催化材料持续发力、精密陶瓷放量元年,我们看好平台型企业多元矩阵接力增长。 投资要点:维持“增持”评级。公司 24Q1 业绩符合预期,维持公司 24-26 年 EPS 分别为 0.75、0.91、1.13 元。结合可比公司给予 2024 年 PE32X,目标价上调至 24.37 元(原为 21.61 元)。 24Q1 业绩符合预期。2024Q1 实现营业收入 8.27 亿元(同比+5.23%,环比-22.89%),归母净利 1.33 亿元(同比+7.99%,环比+3.97%),扣非后归母净利 1.21 亿元(同比+20.04%,环比-13.08%)。受下游市场季节性需求影响,公司推进优化生物医疗板块产能,24Q1 营收环比下滑。24Q1 净利率 17.72%,环比 23Q4 上行,费用支出下降带动公司的净利润率环比提升。 看好平台型企业多元矩阵接力增长。2023 年,催化材料受益蜂窝陶瓷量价齐升,营收增速超 70%,2024 年有望延续高增长。精密陶瓷,氮化硅陶瓷轴承球、激光雷达用陶瓷基板、低轨卫星射频微系统产品放量元年。 2023 年,电子浆料业务快速增长,国产替代加速。生物医疗板块,德国DEKEMA 补强布局,国际化成效逐渐显现,国内产能优化后有望增强出口竞争力。新能源板块,公司氧化铝、勃姆石盈利能力具备韧性,Q1 出货量同比提升。Q2 陶瓷墨水有望迎来传统旺季。 催化剂:催化材料、精密陶瓷、生物医疗海外业务进展超预期,MLCC 行业景气度超预期; 风险提示:技术开发、原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兼并重组和商誉风险等
亚香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4-04-29 26.16 26.35 -- 35.62 36.16%
35.62 36.16%
详细
公司 23Q4业绩基本符合预期,泰国基地投产在即,我们看好公司 24年业绩拐点向上,维持“增持”评级。 投资要点: 维持“增持”评级。公司 24Q1业绩基本符合预期,维持公司 24-25年、新增 26年 EPS 分别为 1.61、2.19、2.73元。结合可比公司给予 2024年PE23X,目标价下调至 37.15元(原为 38.25元)。 24Q1业绩环比增长符合预期。2023全年实现营收 6.30亿元(同比-10.66%),归母净利 0.80亿元(同比-39.18%),扣非后归母净利 0.73亿元。23Q4营收 1.56亿元(同比-5.18%,环比-16.6%),归母净利 0.11亿元(同比-65.76%,环比-51.11%),扣非后归母净利 0.09亿元(同比-67.77%,环比-60.64%)。24Q1营收 1.74亿元,同比+39.41%,环比+11.69%,实现归母净利 0.178亿元,同比-13.55%,环比+59.51%。公司天然香料、凉味剂毛利润占比 2022年 87.11%上升至 2023年 91.23%,合成香料占比持续下降。24Q1净利率 10.11%,环比 23Q4上行,费用支出下降带动公司的净利润率环比提升。 泰国基地新产能投放在即,全球化布局更上一阶。公司天然香兰素、凉味剂 WS系列品牌、客户资源深厚。泰国生产基地项目规划建设香兰素 1000吨、凉味剂 150吨,控股子公司武穴格莱默规划建设 432吨天然香料产能,公司天然香料、凉味剂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设立泰国子公司有望进一步优化海外业务布局,缓解公司高关税压力,项目计划建设期 2年,并将适时推进二期香精香料产品建设,产能进一步扩张可期。 催化剂:下游新型烟草需求超预期;新产能建设推进超预期。 风险提示:新产品开发风险、核心技术失密和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客户集中风险、公司项目建设不及预期等。
国瓷材料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4-04-23 18.65 21.30 16.71% 21.27 13.44%
21.16 13.46%
详细
公司 23Q4业绩符合预期,2024年催化材料持续发力、精密陶瓷放量元年,我们看好平台型企业多元矩阵接力增长。 投资要点: 维持“增持”评级。公司 23Q4业绩符合预期,维持公司 24-25年、新增 26年 EPS 分别为 0.75、0.91、1.13元。结合可比公司给予 2024年 PE29X,目标价下调至 21.61元(原为 25元)。 23Q4业绩符合预期。2023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38.59亿元(同比+21.86%),归母净利 5.69亿元(同比+14.5%),扣非后归母净利 5.42亿元(同比+15.34%)。其中,2023Q4实现营业收入 10.72亿元(同比+48.10%,环比+14.43%),归母净利 1.28亿元(同比+220.44%,环比+5.22%),扣非后归母净利 1.39亿元(同比+128.22%,环比+15.74%)。公司多元矩阵接力增长。2023年,电子浆料快速增长。催化材料受益蜂窝陶瓷量价齐升,营收增速超 70%,2024年有望延续高增长。生物医疗板块国际化成效逐渐显现,德国 DEKEMA 补强布局。公司氧化铝、勃姆石盈利能力具备韧性。 精密陶瓷,氮化硅陶瓷轴承球、激光雷达用陶瓷基板、低轨卫星射频微系统产品放量元年。陶瓷墨水重点开拓海外市场。 新材料产业先进平台从 1到 N。“内生式发展+外延式并购”,公司从单一主体成长为多元化的新材料平台型企业。不断借助产品间关联性推动材料、工艺的横向与纵向整合,技术和渠道多领域协同,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多产品齐头并进,中期市值空间较市场认知更大。 催化剂:催化材料、精密陶瓷、生物医疗海外业务进展超预期,MLCC 行业景气度超预期; 风险提示:技术开发、原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兼并重组和商誉风险等。
万润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3-12-01 16.84 21.81 91.65% 16.74 -0.59%
16.74 -0.59%
详细
具备深厚的先进化学材料合成和快速产业化优势,持续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形成四大产业布局。随着多项目新增产能逐步落地,未来业绩有望快速增长。 投资要点: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我们预计 2023-25年 EPS 分别为 0.85/1.07/1.32元,同比增长 10%/26%/23%,给予目标价 22.61元(对应 2024年 PE 为26.6倍),目前空间 40%,给予“增持”评级。 市场认为:生命科学与医药领域,MP 新冠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业务下滑拖累公司未来业绩增速。我们认为:公司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形成电子信息材料、环保材料、医疗大健康、新能源材料四大产业布局。随着多项目新增产能逐步落地,未来业绩有望快速增长。 世界先进化学材料制造者,多端发力成长可期:依托强大的研发团队和自主创新能力,年均开发产品数百种,具备深厚的先进化学材料合成和快速产业化优势。1)电子信息材料:显示材料,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液晶单体、OLED 材料供应商,有望充分受益行业景气度边际改善,随着九目化学一期新产能投放,OLED 材料业务预计快速增长。PI、光刻胶等其他电子材料业务进入加速成长期。2)环保材料:国六实施打开沸石分子筛需求空间,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柴油车用沸石系列环保材料供应商,同时非车用领域已实现中试产品销售。3)新能源材料:公司多维度布局电解液添加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氢燃料电池无氟质子交换膜等,均取得积极进展。 4)生命科学与医药:内生外延,随着新产能投放,产品线持续丰富。 催化剂:显示材料行业景气度超预期;项目建设及下游验证推进顺利。 风险提示:汇率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产品市场风险等。
国瓷材料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11-23 25.45 28.61 56.77% 25.78 1.30%
25.78 1.30%
详细
本报告导读:公司发布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彰显未来发展信心。新材料产业先进平台从 1 到 N,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多产品齐头并进,中期市值空间较市场认知更大。 投资要点:维持“增持”评级。维持公司 23-25 年 EPS 分别为 0.65/0.81/0.96 元,参考可比公司,给予 2024 年 PE36X,维持目标价至 29.02 元。 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彰显未来发展信心。公司发布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办法,规模上限为 1.53 亿份(每份 1 元),参与总人数不超过 472 名员工,其中总经理霍希云、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许少梅、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肖强、副总经理杨爱民、副总经理莫雪魁拟认购份额上限分别为1349/200/200/200/1380 万份,占本员工持股计划总份额的比例分别为8.81%/1.31%/1.31%/1.31%/9.02%,其他员工(不超过 467 人)拟认购份额上限为 11,971 万份,占比 78.24%。本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来源为公司回购专用账户回购的公司 A 股普通股股票,截至 2023 年 1 月 10 日本次回购股份方案已实施完毕,受让公司回购股票的价格为 22.60 元/股,锁定期为18 个月,有望充分调动公司管理层和核心骨干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体现公司中长期的发展信心。 新材料产业先进平台从 1 到 N。“内生式发展+外延式并购”,公司从单一主体成长为多元化的新材料平台型企业。不断借助产品间关联性推动材料、工艺的横向与纵向整合,技术和渠道多领域协同,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多产品齐头并进,中期市值空间较市场认知更大。 催化剂:催化材料、精密陶瓷、生物医疗海外业务进展超预期,MLCC 行业景气度超预期; 风险提示:技术开发、原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兼并重组和商誉风险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