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光股份
|
机械行业
|
2025-01-23
|
38.45
|
--
|
--
|
37.66
|
-2.05% |
-- |
37.66
|
-2.05% |
-- |
详细
事件: 公司披露 2024年度业绩预告:公司 2024年全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6.00-7.10亿元,同比+1,009.12%-1,212.46%;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84-6.94亿元,同比+1,362.38%-1,637.83%。 2024Q4业绩超预期 乐道 L60量产提供增量。 按照公司业绩预告中值计算,公司 2024Q4单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 2.17亿元,同比+182.51%,环比+18.33%;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16亿元,同比+199.79%,环比+21.61%。 2024Q4公司客户赛力斯问界品牌销量为 96,462辆,同比+71.97%,环比-13.59%,同比大幅提升, 环比有所下滑。我们认为公司 2024Q4业绩在大客户销量环比下滑的情况下逆势提升,主要得益于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及其他客户新项目量产放量。 公司客户乐道 L60于 2024M9实现量产, 2024Q4销量为 19,929辆,环比+2,295.31%,带动公司业绩环比提升。 在手订单充裕 持续斩获新定点。 公司目前在手订单量充足,为公司业绩提供有力支撑,凭借产品力及优秀的客户拓展能力,不断获取新定点。 2024H1公司陆续取得极氪 EX1E 低压线束、北京奔驰·MBEA-M 高压线束等项目定点,并且随着订单放量, 产能利用率达到 92.65%; 截至 2024H1,公司 2024-2026年高压线束定点项目订单量预计将达到年均 237.58万套,其中 2024年/2025/2026年分别为 204.64/243.79/264.30万套。 国产替代之光 线束龙头崛起进行时。 智能电动时代线束量价齐升,根据 EVWIRE 的数据,新能源车整车线束中增加了高压线束、高速线束、特种线束,整车线束平均价值量有望达到 5,000元。我们预计 2025年我国线束市场总规模有望达到 1,307亿元,市场空间广阔。线束行业进入壁垒较高,国产替代趋势加速,公司凭借线束领域强大的研发能力,增长空间广阔。 投资建议: 公司在手订单充裕,受益客户销量提升,产能利用率不断爬升,盈 利 能 力 得 到 大 幅 改 善 。 我 们 预 计 公 司 2024-2026年 营 收 分 别 为77.5/100.1/125.1亿元,归母净利为 6.5/8.8/11.1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1.50/2.01/2.53元。按照 2025年 1月 21日收盘价 37.68元,对应 PE 分别为25/19/15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客户集中度高;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
|
|
瑞鹄模具
|
机械行业
|
2025-01-20
|
38.00
|
--
|
--
|
39.00
|
2.63% |
-- |
39.00
|
2.63% |
-- |
详细
事件:公司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公司2024年全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32-3.72亿元,同比+64.14%-83.92%;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05-3.47亿元,同比+65.33%-88.10%。 2024Q4业绩符合预期智界R7销量高增。按照公司业绩预告中值计算,公司2024Q4单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0.99亿元,同比+106.25%,环比+8.79%;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96亿元,同比+92.00%,环比+24.68%。公司2024年装备制造与轻量化业务双轮驱动,随产能不断释放,带动全年业绩同比高增。 2024Q4公司大客户奇瑞销量为851,123辆,同比+35.51%,环比+30.51%,带动公司业绩环比提升。 设立全资子公司机器人布局加速。2024M12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的《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明确,到2027年,构建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的“23456”创新体系和产业生态,建成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公司子公司瑞祥工业于2016年研发机器人总拼与激光测量项目,2017年开始研发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包括与安川共研机器人等。公司近期设立全资子公司芜湖瑞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其经营范围包括工业机器人制造、智能机器人研发、智能机器人销售、工业机器人销售等,积极响应安徽省产业行动计划,开拓新兴业务,机器人布局加速。 装备类业务供需两旺零部件业务规模效应提升。公司装备类业务在手订单充裕,截至2024H1,公司在手订单39.30亿元,较上年末+14.95%。产能负荷饱满,公司已建成的覆盖件模具升级扩产项目、焊装自动化生产线项目等陆续于2024年达成营收端的兑现;公司2024H1汽零业务营业收入达到2.57亿元,同比+244.75%,营收占比达22.97%,同比+14.28pct;产能方面,目前现有产线仍在稳步爬产,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车身及关键零部件精密成形装备智能制造工厂建设项目(一期)公司预计2025年6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公司是智界品牌相关车型一体化压铸结构件、冲压件等产品的供应商,9月24日智界R7上市,上市14天累计大定突破20,000台,2024M12单月销量突破15,000台,带动公司盈利上行。 投资建议:公司当前装备类业务在手订单充足,轻量化业务随产能释将会带来进一步业绩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25.2/34.6/44.6亿元,归母净利为3.5/4.5/5.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67/2.16/2.70元。按照2025年1月16日收盘价37.99元,对应PE分别为23/18/14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销量不及预期;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
|
|
瑞鹄模具
|
机械行业
|
2025-01-16
|
39.17
|
--
|
--
|
39.00
|
-0.43% |
-- |
39.00
|
-0.43% |
-- |
详细
事件: 公司公告,根据战略规划及经营发展需要,在芜湖市鸠江区设立全资子公司“芜湖瑞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 2,000万元,并于近期完成相关注册登记并取得了由芜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 受益安徽产业集群 积极响应机器人产业政策。 2024M12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的《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明确,到 2027年,构建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的“23456”创新体系和产业生态,建成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打造合肥、芜湖两个产业先导区;建设人形机器人省级创新平台、中试验证平台、招引孵化平台等三大平台;打造不少于四种型号具有国内代表性的人形机器人整机; 公司主业装备制造业务主要产品包括冲压模具及检具、焊装自动化产线及智能专机和 AGV 移动机器人等。公司子公司瑞祥工业于 2016年研发机器人总拼与激光测量项目, 2017年开始研发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包括与安川共研机器人等。 此次设立的子公司(芜湖瑞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经营范围包括工业机器人制造、 智能机器人研发、 智能机器人销售、 工业机器人销售等,积极响应安徽省产业行动计划, 开拓新兴业务。 零部件业务规模效应提升 智界 R7销量持续提升。 2024H1汽零业务营业收入达到 2.57亿,同比+244.75%,营收占比达 22.97%,同比+14.28pct; 产能方面, 目前现有产线仍在稳步爬产,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车身及关键零部件精密成形装备智能制造工厂建设项目(一期) 公司预计 2025年 6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公司是智界品牌相关车型一体化压铸结构件、冲压件等产品的供应商, 9月 24日智界 R7上市,上市 14天累计大定突破 20,000台, 2024M12单月销量突破 15000台,成为 25万以上纯电 SUV 的销量冠军, 有望带动公司盈利上行。 装备类业务供需两旺 在手订单充裕+产能扩张带动盈利向上。 公司装备类业务在手订单充裕, 截至 2024H1,公司在手订单 39.30亿元, 较上年末+14.95%。 产能负荷饱满, 公司已建成的覆盖件模具升级扩产项目、 焊装自动化生产线项目等陆续于 2024年达成营收端的兑现。 客户拓展加速, 2024H1新增客户包括丰田汽车、达契亚汽车及相关“一带一路” 国家或地区属地品牌。 投资建议: 公司当前装备类业务在手订单充足,轻量化业务随产能释将会带来进一步业绩提升。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收 25.2/34.6/44.6亿元,归母净利为 3.5/4.5/5.6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67/2.16/2.70元。按照 2025年1月 14日收盘价 38.04元,对应 PE 分别为 23/18/14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销量不及预期;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