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朱洪羽

东方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860525010001...>>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天奈科技 能源行业 2025-04-14 38.60 45.76 12.29% 42.09 9.04% -- 42.09 9.04% -- 详细
电池技术升级驱动碳纳米管需求增长,单壁产品打开新价值空间。 当前电池行业的竞争焦点正从“低价”转向“高质”,碳纳米管凭借其高导电性、轻量化优势,成为快充、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的关键材料。在高容量+快充电池需求增加带动下,2024年碳纳米管在锂电池导电剂市场中的渗透率达到了 18.4%,同比增长 8pct。 固态电池由于固态电解质的电导率问题,对导电剂的用量和性能需求大幅提升。同时随着大圆柱、超快充、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硅基负极应用不断拓展,而碳纳米管被认为是解决硅负极膨胀性的优选材料,且单壁管管径更细,长度更长,导电性能更好, 适配性更佳,成为导电剂产品创新迭代的方向。 公司龙头地位稳固,新产品代际领先护城河持续加深。 公司为碳纳米管行业龙头,国内市占率近 50%。 公司通过持续研发投入,技术与产品保持行业领先,目前已形成四代产品,单壁碳纳米管研发与量产进度领先国内同行,成为全球少数具备规模化供应能力的企业之一。 公司规划分三期建设年产 450吨单壁碳纳米管项目, 将实现国内首个百吨级规模化量产单壁碳纳米管的突破。公司单壁碳纳米管量产技术经过了中试阶段的扎实验证和优化,下游客户开发也成效显著, 2024年四季度已获百吨级浆料订单。 老产品价格企稳叠加新产品放量,业绩增长动能强劲。 当前传统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价格企稳, 2024年公司导电剂浆料销量同比高增,推动营收重回增长轨道。同时,公司单壁产品以及复配单壁的第四代产品已推向市场进入放量阶段, 随着公司新增产能逐步投放,出货结构将向新代高性能产品倾斜。目前高性能稳定的单壁碳纳米管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单吨粉体价格高达千万元级别,有望为公司带来丰厚利润增量。 由于产品结构变化,我们下调 2024年收入与利润, 预测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3、 4.95、 6.76亿元( 原 24-25年预测值为 3.22、 4.53亿元),参考可比公司 25年估值水平,给予公司 25年 32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为 45.7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锂电池需求不及预期;碳纳米管导电浆料技术迭代和市场应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估值下修风险。
中科电气 机械行业 2025-03-27 17.48 24.03 57.99% 17.63 0.86%
17.63 0.86% -- 详细
比亚迪发布超级e平台,超充技术引领正负极升级,公司是比亚迪负极重要供应商。3月17日比亚迪举行超级e平台技术发布暨汉唐L预售发布会,推出“兆瓦闪充”技术,通过1000V高压架构将充电功率推至1MW新高,同时在材料端做出创新,新构建从正极到负极的超高速离子通道,这将对负极材料的结构设计、电阻、性能等提出更高要求,提升材料附加值。此外,比亚迪2024年锂电池总装机量约194.7Gwh,对负极需求量超过20万吨,2025年1-2月装机32.2Gwh,同比增长79.2%,预计对负极材料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作为比亚迪负极重要供应商的中科电气有望从中积极受益。 与下游头部电池客户深度绑定,未来出货有保障。公司除与比亚迪有深度合作外,还与宁德时代合资成立了贵安新区中科星城,规划10万吨负极一体化项目;与亿纬锂能合资成立了云南中科星城,同样规划10万吨负极一体化项目,其中贵安新区项目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13亿元,净利率达10.2%,云南中科星城项目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692.9万元,净利率达4.7%,两个项目均实现了可观收益,而深度绑定重要客户的战略也将为公司长期发展提供坚实后盾。 降本增效效果显现,盈利能力持续改善。2023年公司对高价原材料进行了一定的减值,业绩有所下滑;2024年公司轻装上阵,并进一步降本增效,叠加下游需求复苏,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实现全年四个季度均环比正增长,毛利率与净利率水平也呈现逐季度改善趋势。随着公司规模优势降本、高性能快充产品占比提高,未来负极单吨净利还有望持续提升。 由于负极材料价格下降,我们调整公司2024-2026年每股收益预测分别为0.44、0.89、1.14元(前期2024-2025年预测值分别为0.59、0.92元),参考可比公司25年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5年27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为24.03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导致产品价格和出货量下降;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无法向下传导;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假设条件变化影响测算结果;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导致存货减值损失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