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7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国恩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10-31 20.80 -- -- 21.83 4.95%
22.61 8.7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三季度报告,2023年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26.7亿元,同比增长22.4%;实现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比下降29.3%。其中,Q3单季实现营业收入47.4亿元,同比增长12.2%、环比增长9.7%;实现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下降18.0%、环比下降13.7%。 Q3营收规模持续扩张,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一方面,公司第三季度营收环比持续增长,业务规模稳步扩张。另一方面,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影响,PS、ABS、PP等市场价环比均有所上行,预计公司原料端成本压力有所加大,叠加下游市场需求复苏相对缓慢等因素影响,Q3公司销售毛利率9.8%,环比略微下降0.9个百分点。第四季度以来,PS、ABS、PP等市场价有所回落,同时PS价差(苯乙烯)环比有所回升,或有助于公司盈利企稳修复。 内生外延构筑一体化优势,大化工业务规模持续扩张一方面,公司通过向上游业务延伸提升核心竞争力。浙江一塑一期60万吨/年PS项目已全面投产,二期40万吨/年PS项目正稳步推进实施中,项目全面建成达产后将成为全球最大聚苯乙烯单体生产工厂。江苏国恒20万吨/年PP装置已全面投产。日照国恩化学目前具备12万吨/年EPS生产能力,未来计划进一步扩大产能。另一方面,公司紧抓能源消费变革转型的发展机遇,推进新品研发,不断丰富产品结构。公司已实现新能源汽车HP-RTM工艺巧克力超薄电池包上盖的量产,向头部企业宁德时代批量供货,供货量稳步提升。 围绕“胶原++”推动纵向一体化,大健康业务前景广阔公司通过收购东宝生物以及由东宝生物收购子公司益青生物控股权,完成内部资源整合,打通明胶产业链,实现了从明胶到空心胶囊产业纵向一体化延伸。益青生物目前拥有空心胶囊产能240亿粒/年,正在全力推进“新型空心胶囊智能产业化项目”、“新型空心胶囊智能产业化扩产项目”建设,项目全部投产后,益青生物空心胶囊产能将扩张至近700亿粒/年,将成为国内单体产能位居前列、品种门类齐全、智能化程度较高的空心胶囊专业生产基地。此外,公司计划紧密围绕“胶原+”,推进胶原在“医、健、食、美”全方位创新应用和深度布局,充分依托产能优势,构建“明胶-胶原蛋白-胶原+终端系列”、“明胶-胶囊-胶原+终端系列”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模式,打造多维度纵向一体化产品矩阵,力争实现收入结构多元化、高值化、成为国货胶原领导品牌。 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67.50、196.68、211.8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5、6.71、8.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34%、35.58%、20.85%;EPS分别为1.83、2.47、2.99元,对应PE分别为11.44、8.44、6.98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业务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等。
国恩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08-30 21.78 -- -- 23.14 6.24%
23.14 6.2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半年度报告,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9.3亿元,同比增长29.4%;实现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下降33.9%。其中,23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2亿元,同比增长27.0%、环比增长19.4%;实现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下降43.3%、环比增长43.7%。 司各板块业务同步发力,公司H1营收逆势增长上半年,公司充分发挥纵向一体化平台优势,各板块业务同步发力,营收规模逆势增长。 大化工产业方面,改性材料、复合材料、绿色石化材料及新材料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7.9%、24.1%、189.3%。改性材料领域,公司深度挖掘家电、汽车等传统市场,聚力开发新能源、家居建材、通讯、电缆、储能等细分市场。同时,公司加快开发新能源产业链相关PE、PO、PPO材料,并大力推广无卤阻燃增强PA6材料在电池隔板领域的运用,对新能源产业链客户群体供货量稳步提升。复合材料领域,公司实现新能源汽车HP-RTM工艺巧克力超薄电池包上盖的量产,并向宁德时代批量供货。绿色石化材料领域,浙江一塑一期PS、江苏国恒PP树脂销量稳步提升。大化工产业毛利率10.0%,同比下降6.8个百分点,拖累H1业绩表现。大健康产业方面,公司明胶、空心胶囊业务实现量价齐升。明胶、胶原蛋白及其衍生品、生物医药及保健品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4%、13.6%。其中,健康产业整体毛利率25.7%,同比略微下降1.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强的盈利韧性。 内生外延构筑一体化优势,大化工业务规模持续扩张一方面,公司通过向上游业务延伸提升核心竞争力。浙江一塑一期60万吨/年PS项目已全面投产,二期40万吨/年PS项目正稳步推进实施中,项目全面建成达产后将成为全球最大聚苯乙烯单体生产工厂。江苏国恒20万吨/年PP装置已全面投产。日照国恩化学目前具备12万吨/年EPS生产能力,未来计划进一步扩大产能。另一方面,公司紧抓能源消费变革转型的发展机遇,推进新品研发,不断丰富产品结构。公司已实现新能源汽车HP-RTM工艺巧克力超薄电池包上盖的量产,向头部企业宁德时代批量供货,并将该技术向其他领域深耕拓展。 大健康业务前景广阔,空心胶囊产能扩张进行时公司通过收购东宝生物以及由东宝生物收购子公司益青生物控股权,完成内部资源整合,打通明胶产业链,实现了从明胶到空心胶囊产业纵向一体化延伸,完成对大健康产业中的明胶、生物医药、医美、个人护理等细分行业的战略布局。益青生物目前拥有空心胶囊产能240亿粒/年,正在全力推进“新型空心胶囊智能产业化项目”、“新型空心胶囊智能产业化扩产项目”建设,项目全部投产后,益青生物空心胶囊产能将扩张至近700亿粒/年,将成为国内单体产能位居前列、品种门类齐全、智能化程度较高的空心胶囊专业生产基地。 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67.50、196.68、211.8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4、8.35、10.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2%、36.03%、27.76%;EPS分别为2.26、3.08、3.93元,对应PE分别为9.85、7.24、5.67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业务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等。
国恩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04-28 24.47 -- -- 25.35 2.51%
25.09 2.53%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2年度报告和 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4.06亿元,同比增长 37.28%;归母净利润 6.63亿元,同比增长 3.14%;基本每股收益 2.44元,同比增长 2.95%。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6.15亿元,同比增长 32.33%;归母净利润 1.03亿元,同比减少 13.08%;基本每股收益 0.38元,同比减少 13.64%。 公司产销持续放量,主营业务稳步增长 公司充分发挥纵向一体化平台优势,不断丰富产品结构以及持续优化客户群体,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规模稳步增长。大化工产业方面,改性材料、复合材料、绿色石化材料及新材料销量实现大幅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 53.18%、32.97%、237.68%;改性材料、复合材料营收稳步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 27.51%、18.18%。大健康产业方面,营收同比增长 85.77%,毛利率同比提升 1.56个百分点。其中,To B 端业务市场需求整体向好,全系列产品营收同比增长,明胶系列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14.60%,创历史新高;原料胶原蛋白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58.91%,规模优势进一步扩大。 内生外延构筑一体化优势,大化工业务规模持续扩张 一方面,公司通过向上游业务延伸提升核心竞争力。浙江一塑一期 60万吨/年 PS 项目已初步实现投产,二期 40万吨/年 PS 项目正稳步推进实施中,项目全面建成达产后将成为全球最大聚苯乙烯单体生产工厂。江苏国恒 20万吨/年 PP 装置已全面投产,产品销量稳步提升。日照国恩化学目前具备 12万吨/年 EPS 生产能力,未来计划进一步扩大产能。另一方面,公司紧抓能源消费变革转型的发展机遇,推进新品研发,不断丰富产品结构。公司新能源复合材料新品陆续量产,产品不断更新迭代,已与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头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重点开发 HP-RTM 预成型、注胶、激光切割、气密性检查等相关工艺在新能源复合材料巧克力超薄电池包的应用,未来将成为公司复合材料板块重要一极。 大健康业务前景广阔,空心胶囊产能持续扩张 公司完成对东宝生物的收购,通过东宝生物收购子公司益青生物控股权,完成内部资源整合,打通明胶产业链,实现了从明胶到空心胶囊产业纵向一体化延伸,完成对大健康产业中的明胶、生物医药、医美、个人护理等细分行业的战略布局。益青生物目前拥有空心胶囊产能 300亿粒/年,正在全力推进“新型空心胶囊智能产业化项目”建设,并正在规划建设“新型空心胶囊智能产业化扩产项目”,项目全部投产后,益青生物空心胶囊产能将扩张至近 700亿粒/年,将成为国内单体产能位居前列、品种门类齐全、智能化程度较高的空心胶囊专业生产基地。此外,保健品需求有望持续增长,且随着新生代消费群体崛起,国内美护市场快速发展,公司胶原蛋白系列产品有望迎发展机遇。 投资建议 预计 2023-2025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179.7、205.1、222.9亿元,同比增长 34.1%、14.2%、8.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9、9.6、11.1亿元,同比增长 19.3%、21.1%、16.0%;EPS 分别为 2.92、3.53、4.10元,对应 PE 分别为 8.3、6.9、5.9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业务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新建项目达产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国恩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10-27 26.84 -- -- 30.37 13.15%
32.09 19.5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03.52亿元,同比增长55.93%;归母净利润5.35亿元,同比增长8.25%。其中,Q3实现营收42.21亿元,同比增长69.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9.81%。 规模扩张助力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增长前三季度,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经营规模扩张、产品销售大幅增长和收购的子公司(东宝生物)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等因素所致。其中,东宝生物于2021年9月并表,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88亿元、Q3实现归母净利润0.30亿元。从盈利能力来看,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12.36%,同比下降2.84个百分点;Q3毛利率9.46%,同比下降3.49个百分点。我们认为,前三季度毛利率有所下滑主要系原料成本抬升、低毛利率的贸易业务增加等原因所致;随着原料端价格企稳回落,预期毛利率将有所修复。 内生外延塑造公司高成长属性公司各主营业务仍处在发展快车道,预计各业务仍将保持10%-30%左右增长,且通过向上游业务延伸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通过战略投资年产100万吨聚苯乙烯(PS)项目和年产20万吨聚丙烯(PP)树脂生产线项目,积极布局改性材料上游产业链。年产100万吨PS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PS单体生产工厂,其中一期年产60万吨装置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内投产。年产20万吨PP装置,目前已实现全面投产,产品销量稳步提升。公司已与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头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重点开发新能源复合材料实现在巧克力超薄电池包的应用,未来将成为公司复合材料板块重要一极。 此外,东宝生物子公司益青生物将在现有年产300亿粒胶囊产能的基础上,完成年产600亿粒空心胶囊的产能扩张,进一步提升行业地位和市场占有率。 投资建议公司各主营业务持续开拓,不断深化现有客户粘性并持续开发新客户,力促各业务继续保持增长;同时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布局,向上游原料端进军,利用规模效应取得成本优势,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37、195、221亿元,同比变化40.7%、42.0%、13.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10.4、12.2亿元,同比变化15.6%、39.3%、18.1%;EPS分别为2.74、3.82、4.51元,对应PE分别为9.9、7.1、6.0倍。看好公司低估和成长两重属性,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维持“推荐”评级。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业务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等。
国恩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10-26 26.84 32.40 67.62% 30.37 13.15%
31.96 19.0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03.52亿元(同比+55.93%),归母净利润5.35亿元(同比+8.25%)。2022Q3实现营收42.21亿元(同比+69.55%,环比+24.14%),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9.81%,环比-40.34%)。 Q3业绩基本维持在历史较好水平,成本端有望下降:公司营收增长主要系经营规模扩张、产品销售大幅增长和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所致。2022Q3公司综合毛利率9.46%,同比下降3.49 pct,环比下降7.33 pct。据百川,公司主要原材料ABS、PS、PP2022Q3均价同比/环比变动分别为-32.3%/-11.4%、-3.82%/-3.59%、-3.00%/-4.04%,随着降价传导至成本端,公司Q4毛利率水平有望触底回升。据公告,江苏国恒年产20万吨聚丙烯(PP)树脂已实现全面投产,产品销量稳步提升,目前正全力推进新项目改性车间的建设工作,初步实现粉料生产与聚丙烯改性一体化生产;浙江一塑在建年产100万吨聚苯乙烯项目,投产后公司产品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增强市场竞争力。 业务体量持续扩张,新能源复合材料电池包业务有望成为新的增长极:据公告,通过新材料一体化平台的资源整合能力,2022年公司在黑电、白电、小家电及电动工具等客户业务量显著提升,持续推进与海信、TCL、京东方、长虹、格力、康佳、创维等战略客户业务增长,开发格兰仕、惠而浦、韩国三星、泰国三星等客户,并已形成批量供货;汽车业务上,深化与比亚迪、吉利、奇瑞、东风汽车、北汽、福田等主机厂的合作,切入吉利汽车供应链,重点开拓新能源汽车客户,将轻量化材料从覆盖件、装饰件向结构件推广延伸;重点开发HP-RTM预成型、注胶、激光切割、气密性检查等相关工艺在新能源复合材料巧克力超薄电池包的应用,目前已与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头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进行新型复合材料领域定点布局,未来将成为公司复合材料板块重要一极。2021年公司控股的东宝生物2022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0.88亿元,同比增长539%,2022Q3净利润0.30亿元,同比增长381%。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的净利润分别为7.5亿、10亿、11.9亿元,对应PE 9.7、7.3、6.2倍,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需求不及预期、原料价格波动等。
国恩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09-01 31.00 -- -- 34.80 12.26%
34.80 12.2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61.32亿元,同比增长47.76%;归母净利润3.79亿元,同比增长7.63%;基本每股收益1.40元。其中,Q1、Q2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7.32、34.00亿元,同比增长80.03%、29.1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2.61亿元,同比增长7.20%、7.82%。 公司大化工产业全面发展,改性塑料、复合材料贡献主要业绩22H1,公司改性塑料在黑电、白电、小家电及电动工具等客户业务量显著提升。复合材料新开发产品陆续量产,产品不断更新迭代,HP-RTM、SMC、BMC、热塑混纤材料多点开花,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其中,重点开发HP-RTM预成型、注胶、激光切割、气密性检查等相关工艺在新能源复合材料巧克力超薄电池包的应用,目前已与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头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未来将成为公司复合材料板块重要一极。光显材料方面,公司不断加强国内外客户合作,海外订单占比不断提升,继续保持行业领先。从收入来看,22H1改性塑料、复合材料分别同比增长29.45%、21.63%;占比分别为45.42%、18.03%,合计63.45%。从毛利来看,改性塑料、复合材料分别同比增长21.82%、19.30%;占比分别达到52.91%、21.41%,合计占74.32%。从毛利率来看,改性塑料、复合材料分别为16.92%、17.26%,仅同比小幅减少0.82、1.47PCT,继续保持较强的盈利韧性。 公司大健康产业持续开拓,经营业绩实现高增长公司大健康产业主要依托控股子公司东宝生物,从事明胶和胶原蛋白及其衍生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东宝生物22H1业绩表现亮眼,实现营业收入4.76亿元,同比增长72.18%;实现归母净利润5797万元,同比增长667.73%。 东宝生物将进一步陆续推出系列新品,扩大品牌和市场影响力,提高市场份额;其子公司益青生物将在现有年产300亿粒胶囊产能的基础上,完成年产600亿粒空心胶囊的产能扩张,进一步提升行业地位和市场占有率。 公司各板块仍处成长赛道,产业链一体化强化竞争力公司各主营业务仍处在发展快车道,预计各业务仍将保持10%-30%左右增长,且通过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公司通过战略投资年产100万吨聚苯乙烯(PS)项目和年产20万吨聚丙烯(PP)树脂生产线项目,积极布局改性材料上游产业链,利用规模效应取得成本优势,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年产100万吨PS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PS单体生产工厂,其中一期年产60万吨装置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内投产。年产20万吨PP装置,目前已实现全面投产,产品销量稳步提升。我们认为,公司拥有高成长属性,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建议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23、176、200亿元,同比变化25.5%、43.2%、13.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11.0、12.2亿元,同比变化18.7%、43.5%、11.4%;EPS分别为2.81、4.04、4.50元,对应PE分别为10.8、7.6、6.8倍。看好公司业务持续开拓带来的长期成长性,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业务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等。
国恩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04-27 19.93 -- -- 23.85 19.67%
28.63 43.6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度报告和2022年一季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66亿元,同比增长35.99%;归母净利润6.43亿元,同比减少12.03%;基本每股收益2.37元,同比减少11.9%。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32亿元,同比增长80.03%;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7.20%;基本每股收益0.44元,同比增长7.32%。 依托新材料纵向一体化平台,主营业务业绩稳步增长公司充分发挥新材料纵向一体化平台优势,不断丰富产品结构以及持续优化客户群体,2021年公司主营业务业绩稳步增长。从销量来看,改性塑料、复合材料、健康材料、药用胶囊等销量实现大幅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32.2%、54.5%、78.7%、21.7%。从营收来看,改性塑料、复合材料等主业同比增长19.3%、63.1%;光显材料营收略微增长3.4%;同时通过收购东宝生物,实现医、民用明胶及系列产品方面的业绩增量。 收并购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以大化工产业和大健康产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战略布局在大化工产业方面,公司完成对浙江一塑和江苏国恒的收购,投资建设100万吨/年聚苯乙烯和20万吨/年聚丙烯项目,积极布局改性材料上游产业链。在大健康产业方面,公司完成对东宝生物的收购,并通过东宝生物收购子公司益青生物控股权,完成内部资源整合,打通明胶产业链,实现了从明胶到空心胶囊产业纵向一体化延伸,初步完成对大健康产业中的明胶、生物医药、医美、个人护理等细分行业的战略布局。 看好公司综合竞争力和持续性成长属性公司各主营业务仍处在发展快车道,且通过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我们认为,公司拥有高成长属性,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 投资建议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25、157、189亿元,同比变化28.2%、25.7%、19.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9.3、11.2亿元,同比变化17.8%、22.5%、20.7%;EPS分别为2.79、3.42、4.13元,对应PE分别为7.2、5.9、4.9倍。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业务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等。
国恩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01-18 29.80 34.00 75.89% 30.47 2.25%
30.47 2.25%
详细
一体两翼”新材料一体化平台蓬勃发展,优质客户粘性高,公司行业竞争力持续提升:公司以改性塑料为基石纵横向发展,打造出新材料一体化综合性平台,通过收购或自生逐步拓展出空心胶囊、高分子复合材料、人造草坪、光显材料等多个业务板块。近5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到53.8%,净利润复合增长率53.7%,快速成长。公司所在行业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决定了下游客户的规模与稳定性至关重要,据公告,公司近年来在海信、格力、TCL、京东方等战略客户合作范围不断加深,在比亚迪、陕汽重卡、中国重汽等客户供应链体系供货量持续增长,在华为、小米生态链等客户的份额占比显著提升,手握众多优质大客户。 顺应市场快速反应,依靠深厚研发实力多点开花:公司依靠20年在高分子改性材料产业的研发技术积累,具备灵活的快速反应能力,与市场热点需求保持很高的联动性。2016年至今顺应医药、汽车轻量化、体育、光学与通信行业的趋势,开拓出多项一体化产业品种。2020年在疫情的推动下,公司迅速转扩产口罩所需的熔喷聚丙烯及熔喷布,批量供货日照三奇、恒瑞医疗、延江股份、奥美医疗、威海威高等战略客户,贡献了较多业绩。2021年公司以7.28亿元取得东宝生物21.18%的股份,成为东宝生物的控股股东,以收购东宝生物为契机,形成以主板上市公司国恩股份化工产业和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东宝生物健康医美产业(明胶及空心胶囊、胶原蛋白肽、代血浆明胶、双蛋白人造肉等)为两翼的双产业主体协同发展模式。 向改性材料上游SPS及及PPP布局,开启降本一体化生产模式:据公告,公司战略投资浙江一塑与江苏国恒,向改性材料上游聚苯乙烯(GPPS、PS)和聚丙烯(PP)树脂的纵向延伸,满足国恩股份新材料纵向一体化战略发展需要。未来公司将通过聚苯乙烯材料,完成家电、小家电、电动工具、汽车、建筑装修装饰材料等改性材料的一体化生产布局,同时,实现在光显材料、光扩散板、膜、片材料及BOPS包材等领域的降本一体化生产;通过聚丙烯PP树脂材料的生产,将有效实现熔喷无纺布材料、可降解材料、预涂布、BOPP电容膜等材料的一体化生产,并在汽车、家电、风电等领域连续纤维聚丙烯改性材料,实现属地生产一体化。有望切实降低产品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年-2023年的净利润分别为6.7亿、9亿、10亿元,对应PE12、9、8倍,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需求不及预期、原料价格波动
国恩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01-06 25.87 31.08 60.79% 30.98 19.75%
30.98 19.75%
详细
事件: 公司计划对已收购 99%股权的浙江一塑进行增资扩股, 推动 100万吨聚苯乙烯项目建设, 服务于纵向一体化战略目标。 浙江一塑一期 60万吨聚苯乙烯项目预计 2022年 6月底投产, 有望强化公司新材料纵向一体化实力: 据公告, 2021年 11月 10日公司以 2.97亿元收购了浙江一塑 99%股权, 2022年 1月 3日与青岛一塑、迪一投资签署《增资协议书》,公司计划增资 1.23亿元, 增资完成后将持有浙江一塑 70%的股权,浙江一塑注册资本由 3亿元增至 6亿元。据公告, 浙江一塑在建年产 100万吨聚苯乙烯项目为全球最大聚苯乙烯单体生产工厂,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人民币 120亿元以上。 聚苯乙烯 PS 是五大通用塑料之一, 我国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且进口量增长很快。 浙江一塑项目采用世界最先进的聚苯乙烯生产工艺——连续本体聚合法,同时引进日本岛津等世界一流设备制造厂家设备,确保生产的产品质量优良, 将有效弥补国内外市场巨大需求缺口。 本次增资后, 浙江一塑在建年产 100万吨聚苯乙烯项目,一期装臵将由原本年产 40万吨增至年产 60万吨,其中,通用聚苯乙烯(GPPS)年产 40万吨,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年产 20万吨,预计 2022年 6月底可实现投产。 向改性材料上游 PS 及 PP 布局,开启降本一体化生产模式,提升盈利空间: 据公告, 公司 2021年 10月通过全资子公司国恩化学对江苏国恒进行增资扩股,承接布局年产 20万吨聚丙烯(PP)树脂生产线。 公司战略投资浙江一塑与江苏国恒,向改性材料上游聚苯乙烯(GPPS、 PS) 和聚丙烯(PP)树脂的纵向延伸,满足国恩股份新材料纵向一体化战略发展需要。 据公告, 未来公司将通过聚苯乙烯材料,完成家电、小家电、电动工具、汽车、建筑装修装饰材料等改性材料的一体化生产布局,同时,实现在光显材料、光扩散板、膜、片材料及 BOPS 包材等领域的降本一体化生产;通过聚丙烯 PP 树脂材料的生产,将有效实现熔喷无纺布材料、可降解材料、预涂布、 BOPP电容膜等材料的一体化生产,并在汽车、家电、风电等领域连续纤维聚丙烯改性材料,实现属地生产一体化。有望切实降低产品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控股东宝生物,整合公司资源,打造化工与生物医药保健品双产业发展模式: 据公告,公司以 7.28亿元取得东宝生物 21.18%的股份,成为东宝生物的控股股东,同时将所持益青生物 48%的股份转让给东宝生物。东宝生物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 2021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 3000万元-4000万元,同比增长 62.60%-116.80%, 经营情况向好。公司以收购东宝生物为契机,形成以主板上市公司国恩股份化工产业和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东宝生物健康医美产业(明胶及空心胶囊、胶原蛋白肽、代血浆明胶、双蛋白人造肉等)为两翼的双产业主体协同发展模式。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1年-2023年的净利润分别为 7.1亿、 8.3亿、 8.8亿元,对应 PE 9.9、 8.4、 8倍,维持买入-A 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需求不及预期、原料价格波动等。
国恩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1-08-25 26.09 -- -- 28.36 8.70%
28.36 8.7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约 41.5亿元,同比增加1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3.5亿元,同比减少34.0%;基本每股收益1.3元,同比减少34.0%。 四大主营业务全面开拓实现公司营收增长,熔喷业务盈利回归理性预计是利润收窄主因 分业务来看,21H1公司改性塑料、复合材料、光显材料、体育草坪及药用保健辅材等四大主营业务营收均实现增长,分别同比增加15.1%、14.7%、64.6%、50.4%,合力作用下公司营收同比增加17.3%。从毛利率来看,21H1公司毛利率16.7%,同比减少8.1PCT,主要系改性塑料业务毛利率收窄所致(同比减少15.6PCT),我们认为,本质原因在于公司熔喷料-熔喷布业务盈利回归理性,去年同期则处在高盈利区间;公司业绩符合预期,归母净利同比有所下降,但较2019年同期水平仍实现了翻倍以上的增长,充分体现了公司业务的成长属性。 光显材料、体育休闲等业务将持续引领公司高成长 在传统改性塑料业务方面,公司与多家国内大型家电、汽车、电动/园林工具、通信器材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复合材料方面,公司产品不断更新迭代,SMC、BMC、热塑混纤材料多点开花,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光显材料方面,公司持续推进海外业务,以LG、SONY为主的日韩系客户订单占比首创新高;投资新上QD 膜涂布生产线,提前布局未来光显市场。在体育休闲方面,8月3日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我国体育市场迎来重大市场机遇,公司人造草坪业务将充分受益。我们认为,公司各主营业务仍将处在成长快车道,将继续引领公司业绩高增长。 收购东宝生物、完善产业链,化工和健康医美双产业协同发展5月25日,公司与东宝生物签订《认购合同》,认购东宝生物向特定对象发行的65,711,022股A 股股票,认购后公司持有东宝生物11.05%股份;6月25日,公司与海南东宝实业有限公司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受让东宝生物6000万股股份;8月6日,协议转让事宜已办理完成过户登记手续,公司合计持有东宝生物21.18%股份,成为东宝生物的控股股东,切入公司药用空心胶囊上游领域,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协同作用。8月20日,公司发布公告,公司及青岛博元向东宝生物合计转让益青生物60%的股份,转让完成后,东宝生物持有益青生物60%股份、公司持有益青生物32%股份(原80%),该交易旨在整合公司生物医药及保健品板块业务资源,促使公司从明胶到空心胶囊产业纵向一体化的战略布局完成,增强公司在大健康板块的未来竞争、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投资建议 公司各主营业务仍处在发展快车道,公司拥有高成长属性,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考虑公司转让子公司益青生物以及参股东宝生物带来的投资收益, 我们预计2021-2023年公司营收分别为83.09、97.40、108.16亿元,同比增长15.7%、17.2%、11.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4、9.19、10.81亿元,同比增长10.0%、14.3%、17.6%;每股收益(EPS)分别为2.96、3.39、3.98元,对应PE 分别为8.46、7.40、6.30。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业务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等。
国恩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1-08-06 24.41 29.14 50.75% 27.33 11.96%
28.36 16.18%
详细
事件: 近日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 要求加快体育强国建设, 到 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 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 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 38.5%, 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 5万亿元。 体育场地设施新扩建,体育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 将利好公司体育休闲板块业务快速发展:《计划》具体要求新建或改扩建 2000个以上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馆等健身场地设施;大力发展“三大球”运动,推动县域足球推广普及;促进体育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在健身设施供给、赛事活动组织、健身器材研发制造等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鼓励有条件企业以单项冠军企业为目标做强做优做大。 随着新扩建体育场地要求的发布,叠加此前发改委等对足球场建设予以配套补助政策的实施, 人造草坪及塑胶跑道作为足球体育场地的重要材料需求有望快速提升。 国恩体育草坪具备体育草坪业务一体化生产模式,专注于体育草坪及塑胶跑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20年国内北方地区销售规模继续扩大并切入华南市场, 新研发 PU 胶新型环保产品、新型仿真无方向草坪等品类得到海内外市场认可, 未来有望集中体育资源实现快速发展。 产品布局丰富,具备持续成长性: 据公告,公司以完成新材料综合性一体化平台的国际化布局为发展战略,将着重发展可降解材料、智能家居、大健康医用防护、超薄光学模组及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不断培育新的产业支柱。 公司公告 2021年将重点拓展可降解材料的研发和生产,目前已开发 PLA、PBAT、 PBS、 PPC 等多种生物可降解改性材料,产品性能可靠且具备成本优势,目前已具备量产能力; 公司规划中的 15条高扭低耗可降解材料生产线已有 5条改造完毕,预计到 2021年中将实现年产 50000吨产能。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1年-2023年的净利润分别为 7.7亿、 8.3亿、 8.8亿元,对应 PE 8.7、 8.0、 7.6倍,维持买入-A 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需求不及预期、原料价格波动等。
国恩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1-06-04 26.38 30.11 55.77% 26.97 2.24%
27.28 3.4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公告,拟以3.68亿元认购东宝生物向特定对象发行的6571.1万股,占其总股本的11.05%。认购完成后,公司将成为东宝生物第二大股东。 东宝生物的明胶业务与公司具备协同效应,有望助力公司空心胶囊产业一体化:据公告,东宝生物主营明胶和胶原蛋白及其延伸产品的研产销,2020年实现营收4.49亿元,归母净利润0.18亿元,毛利率15.54%。东宝生物的主要产品明胶收入占比90%,为药用空心胶囊的主要原料,与公司的药用空心胶囊业务具有协同效应。公司参与认购东宝生物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票,有助于东宝生物与公司的资源互补和发展战略的协同,有望推进公司空心胶囊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据公告,2020年公司顺利进行了空心胶囊业务的市场开拓、扩建和技改工程,新开发规模以上客户30家;目前可年产优质空心胶囊200亿粒,2020年实现销量189.6亿粒,同比增长7.93%,公司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分三期投资约5亿元,新增48条全自动化胶囊生产线,完成新增年产320亿粒空心胶囊的产能,实现企业效益的全面倍增。 2021年将重点拓展可降解塑料一体化生产,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公告2021年将重点拓展可降解材料的研发和生产,目前已开发PLA、PBAT、PBS、PPC等多种生物可降解改性材料,应用技术包含增强、耐温、合金、生物相容等改性方向,可广泛应用于可降解包装袋、购物袋、一次性餐具餐盒、冷热饮吸管、膜产品等市场方向。据公告,产品性能可靠且具备成本优势,目前已具备量产能力。公司规划中的15条高扭低耗可降解材料生产线,已有5条改造完毕,预计到2021年6月,公司将实现年产50000吨产能。 产品布局丰富,具备持续成长性:据公告,公司以完成新材料综合性一体化平台的国际化布局为发展战略,将着重发展可降解材料、智能家居、大健康医用防护、超薄光学模组及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积极发展可替代进口的包括FRP复合板在内的其它高分子材料制品,并持续推进纤维增强轻量化材料从覆盖件到关键性结构件的推广,不断培育新的产业支柱。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年-2023年的净利润分别为7.7亿、8.3亿、8.8亿元,对应PE 9.3、8.6、8.1倍,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市场开发不及预期等。
国恩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1-04-15 25.87 -- -- 27.25 4.09%
28.38 9.70%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0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 71.81亿元,同比增长 41.66%;归母净利润 7.31亿元,同比增长 84.54%;基本每股收益2.69元,拟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3.1元(含税)。 依托“新材料纵向一体化专业平台”,2020年公司各业务板块实现全面增长 公司借助“新材料纵向一体化专业平台”优势,依托长期以来的技术积淀,面对突发新冠疫情,积极丰富公司产品结构(特别是熔喷料-熔喷布),以及持续开拓优化国内外客户,2020年实现营收和净利大幅增长。具体来看,公司改性塑料、复合材料、光显材料、体育草坪及药用保健辅材等四大主营业务均实现增长,营收分别同比增加 39.3%、16.8%、33.1%、30.3%。 轻量化材料板块延续增长态势,熔喷料-熔喷布成为业绩重要增量在改性塑料传统业务方面,公司持续推进海信、TCL、长虹等家电战略客户业务增长,并逐渐切入小家电领域,以及实现汽车客户供货量持续增长。特别是在熔喷料-熔喷布方面,公司依托长期以来的技术积累,面对突发疫情快速实现高品质规模化产品生产,批量供货日照三奇、奥美医疗、恒瑞医疗等客户,该业务已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一环。在复合材料方面,公司重点发力下游充电桩领域,产品不断更新迭代,供货量不断增加。预计未来随着公司业务的持续开拓,改性塑料和复合材料业务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 功能化材料板块实现突破性增长,扩产空心胶囊、布局可生物降解材料将贡献业绩增量 在光显材料方面,在电子消费品需求提升背景下,公司国内和海外业务均实现突破性增长,特别是以 LG、SONY 为主的日韩系客户和以 VESTEL 为主的欧系客户订单均持续增长。在空心胶囊业务方面,新冠疫情催动下游药厂空心胶囊需求迅速增加,公司订单同比大幅增长。2020年公司新开发规模以上客户 30家;同时将新增 48条胶囊生产线,在现有 200亿粒/年产能基础上,新增 320亿粒/年产能,公司将实现空心胶囊效益的全面倍增。同时,公司积极布局可生物降解塑料下游产业,丰富产品矩阵。预计 2021年 6月公司将实现 5万吨/年产能,产品覆盖食品包装、吸管、购物袋、食品餐盒餐具、一次性纸巾、湿巾等领域,形成丰富的产品矩阵,将显著贡献公司业绩。 公司处在发展快车道,“低估值+高成长”赋予投资价值 目前公司9.9x 市盈率,处在历史底部区域,且与行业可比公司相比,也是估值最低的两家公司之一,我们认为公司估值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另一方面,公司各主营业务仍处在发展快车道,公司拥有高成长属性,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021-2023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83.58、98.08、107.80亿元,同比变化 16.4%、17.3%、9.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42、8.88、10.39亿元,同比变化 1.5%、19.8%、17.0%;每股收益(EPS)分别为 2.73、3.27、3.83元,对应 PE 分别为 9.8、8.2、7.0。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维持“推荐”评级。
国恩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1-04-14 26.09 -- -- 27.25 3.22%
28.38 8.7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报,全年实现营收71.81亿元(同比+41.66%),归母净利润7.31亿元(同比+84.54%)。 各业务板块产销皆有增长,毛利率提升,盈利能力增强:2020年公司借助行业领先的新材料纵向一体化专业平台优势,产品结构持续丰满,客户群体持续优化,同时受疫情影响医疗物资需求激增,以熔喷产业为代表的新业务板块及新上项目进展顺利,盈利能力持续增强。据公告,2020年公司改性材料、复合材料、光显材料营收占比分别为55.61%、14.41%、9.72%,是主要的业绩贡献板块。综合毛利率19.53%(同比+1.98pct),其中改性材料和复合材料的毛利率分别为23.75%(同比+6.43 pct)、17.78%(同比-2.54 pct)。各类产品产销量有所提升,改性材料、复合材料、光显材料、人造草坪、药用胶囊销量分别增长10.02%、7.90%、57.62%、11.53%、7.93%。期间费用率6.11%,同比下降1.23 pct,成本控制能力进一步提升。据公告,公司在海信、格力、TCL、京东方等战略客户合作范围进一步加深,在比亚迪、陕汽重卡、中国重汽等客户供应链体系供货量持续增长,在华为、小米生态链等客户的份额占比显著提升;熔喷产业的一体化生产已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一极,新上熔喷布批量供货日照三奇、恒瑞医疗等战略客户,在国内外市场享有极高的品牌知名度。 2021年将重点拓展可降解塑料一体化生产,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公告2021年将重点拓展可降解材料的研发和生产,目前已开发PLA、PBAT、PBS、PPC等多种生物可降解改性材料,应用技术包含增强、耐温、合金、生物相容等改性方向,可广泛应用于可降解包装袋、购物袋、一次性餐具餐盒、冷热饮吸管、膜产品等市场方向。据公告,产品性能可靠且具备成本优势,目前已具备量产能力。公司规划中的15条高扭低耗可降解材料生产线,已有5条改造完毕,预计到2021年6月,公司将实现年产50000吨产能。 多项新材料规划开发中,多点开花具备成长性:据公告,医用材料方面将重点开发吸氧机呼吸面罩及防护面罩TPE材料,5G方面重点开发5G天线罩材料等,复合材料方面将重点规划风电叶片、整流罩等产品,光显材料方面投资新上QD膜涂布生产线。同时公司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资约5亿元,在现有年产200亿粒胶囊产能的基础上,完成新增年产320亿粒空心胶囊的产能,实现企业效益的全面倍增。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年-2023年的净利润分别为7.7亿、8.3亿、8.8亿元,对应PE 9.4、8.7、8.2倍,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需求不及预期、客户开拓进度不及预期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7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