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泓博医药 医药生物 2025-04-28 29.78 -- -- 30.46 2.28% -- 30.46 2.28% -- 详细
事件:4月23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4亿元,同比增长11.18%,归母净利润为0.17亿元,同比下降54.5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0.05亿元,同比下降82.74%。 点评:收入符合预期,利润略低于预期。2024年全年收入端符合预期,利润端略低于预期,主要原因是:1)临床前新药研发基地项目建设导致管理费用和折旧摊销增加;2)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提升;3)工艺研究与开发业务客户需求波动,新签订单不及预期。单季度来看,2024Q4实现营业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24.95%,归母净利润为183.95万元,同比增长122.1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15.37万元。 商业化生产业务快速增长,工艺研究与开发业务有所波动。分业务来看,2024年公司药物发现业务实现收入3.17亿元,同比增长7.97%,毛利率为32.78%,较去年同期减少1.72个百分点;工艺研究与开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0.48亿元,同比下降38.15%,毛利率为-2.06%,较去年同期减少32.24个百分点;商业化生产实现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51.02%,毛利率为7.65%,较去年同期减少8.18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不断加大,AI赋能客户新药研发。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2024年研发费用为4726.10万元,同比增长26.58%,研发费用率为8.68%。此外,公司前瞻布局的AI制药不断赋能客户新药研发,截至2024年底,公司自主布局的CADD/AIDD技术平台已服务客户40家,新药项目80个,其中6个进入临床1期,1个进入临床2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5年-2027年公司营收为7.39/9.89/12.99亿元,同比增长35.79%/33.79%/31.34%;归母净利为0.37/0.62/1.13亿元,对应PE为103/61/33倍,持续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人力成本上升及人才流失的风险、环保及安全生产风险、商业化生产产品单一和集中的风险、汇率波动等风险。
泓博医药 医药生物 2024-10-29 25.70 -- -- 32.00 24.51%
32.00 24.51%
详细
三季度营收稳健增长,受子板块毛利率下滑影响利润端波动较大2024Q1-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1亿元,同比增长6.59%;归母净利润1524万元,同比下滑66.81%;扣非归母净利润611万元,同比下滑85.60%。单看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亿元,同比下滑3.02%,环比下滑6.96%;归母净利润-73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26万元。公司前三季度营收整体稳健增长,受CDMO与商业化板块毛利率下滑影响利润端波动较大,Q3业绩仍处于承压阶段。考虑上述原因,我们下调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0.21/0.38/0.65亿元(原预计0.37/0.61/1.00亿元),EPS分别为0.15/0.27/0.4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69.2/93.8/54.8倍,预计公司前端业务有望率先受益于海外需求恢复,新签订单稳健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服务板块新签订单环比快速增长,CADD/AIDD平台持续赋能客户新药项目2024H1,公司药物发现业务实现营收1.58亿元,同比增长14.75%。服务板块单Q2实现新签订单1.65亿元,环比增长42.42%;新增客户数量约19个,环比增长26.67%。公司于2019年设立了CADD/AIDD技术平台,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CADD/AIDD技术平台已累计为69个新药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持,其中5个已进入临床I期,2个在临床申报阶段,采购公司CADD/AIDD的客户已达33家。公司PR-GPT项目进展顺利,计划于2024Q4投入商业运营。 核心原料药产品快速放量,持续加大市场营销及推广力度2024H1,公司商业化生产板块实现营收7920万元,同比增长72.31%。2024年4月,公司替格瑞洛原料药获得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证书,随着替格瑞洛系列产品欧美专利延长保护期临近到期,核心原料药产品快速放量。商业化生产板块单Q2实现新签订单0.91亿元,环比增长41.99%。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大市场营销和推广的力度,2024H1累计参加/主办了8场海内外展会、论坛及市场推广活动。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变动、核心成员流失、医药研发需求下降等。
泓博医药 医药生物 2024-09-09 20.24 -- -- 29.10 43.21%
32.00 58.10%
详细
投融资恢复下,看好公司新签订单持续改善。看好替格瑞洛欧美专利到期后对公司商业化生产板块带来的弹性。 业绩:2024H1收入稳健增长,利润短期承压布公司发布2024H1业绩:2024H1公司实现营收2.66亿元(同比+11.83%),归母净利润1598万元(同比-51.4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38万元(同比-71.7%)。 2024Q2:公司实现营收1.35亿元(同比+16.15%),归母净利润1231万元(同比-30.1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75万元(同比-54.87%)。 拆分:服务板块新签订单环比显著改善,CMO收入高增1))药物发现/CDMO:Q2订单环比改善明显。2024H1公司药物发现业务实现营收1.58亿元(同比+14.75%),CDMO业务实现营收0.22亿元(同比-51.47%)。 公司服务板块商务拓展取得积极进展,2024Q2环比改善明显:从新签订单金额看,2024H1公司服务板块新签订单金额共2.8亿元(同比+23.58%),其中2024Q2新签订单1.65亿元(环比+42.42%);从新增客户数量看,2024H1公司服务板块共新增客户34家(同比+21.43%),其中2024Q2新增客户19家(环比+26.67%)。 2)CMO:Q2新签环比改善,看好替格瑞洛需求弹性。2024H1公司商业化生产实现营收0.7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2.31%,我们认为主要受替格瑞洛需求增长驱动(2024H1替格瑞洛系列产品贡献CMO板块收入的86.13%)。2024H1公司商业化生产板块新签订单金额共1.55亿,其中2024Q2新签订单0.91亿元(环比+41.99%),季度环比改善明显。 盈利能力::24H1CDMO及及CMO毛利率有拖累2024H1:毛利率为23.78%(同比-13.38pct),主要受CDMO和CMO板块毛利率下降影响。2024H1药物发现板块毛利率为33.17%(同比-2.35pct),CMO板块毛利率为3.47%(同比-22.55pct),我们认为可能主要与替格瑞洛价格下降有关。 CDMO板块毛利率为7.28%(同比-34.35pct),我们认为可能主要与CDMO业务子公司泓博奕尚新产能投放,产能利用率仍处于爬坡期有关。2024H1公司净利率为6.01%(同比-7.83pct)。2024H1公司费用率总体较为平稳,销售费用率为2.58%(同比+0.26pct),管理费用率为11.93%(同比-0.2pct),研发费用率为8.59%(同比+0.48pct)。 2024Q2:毛利率为26.84%(同比-11.73pct),净利率为9.12%(同比-6.03pct)。 费用率看,销售费用率为2.71%(同比+0.16pct),管理费用率为11.55%(同比-1.79pct),研发费用率为8.55%(同比+0.71pct)。 展望:看好药物发现业务增长确定性及以及CMO弹性1))药物发现/CDMO::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技术实力奠定获单持续性。 2024H1公司研发费用2282万元(同比+18.33%),研发费用率为8.59%(同比+0.48pct)。从核心技术平台服务情况看:公司CADD/AIDD技术平台已累计为69个新药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持,其中5个已进入临床I期,2个在临床申报阶段。 目前采购公司CADD/AIDD服务的客户数已达到33家。考虑到公司技术平台已获验证和持续研发投入,我们看好公司药物发现订单增长及可持续性。 2)CMO:我们认为核心品种替格瑞洛在欧美专利到期的催化下有望加速放量。 此外公司积极开发原料药新品种,左卡尼汀原料药备案处于评审阶段,有望逐渐贡献增量。盈利预测与估值考虑到医药投融资回暖,以及公司服务板块2024Q2新签订单季度环比改善明显,我们看好公司药物发现业务的持续增长,并预计替格瑞洛专利到期将催化海外需求,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02/7.50/9.65亿元,EPS分别为0.30/0.40/0.58元,2024/9/4收盘价对应2024年PE为66.6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创新药投融资恶化的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竞争风险、地缘政治风险
泓博医药 医药生物 2024-09-03 20.23 -- -- 29.10 43.28%
32.00 58.1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66亿元,同比增长11.83%;归母净利润0.16亿元,同比下滑51.42%;扣非归母净利润0.09亿元,同比下滑71.70%。 事件点评: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持续修复。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66亿元,其中2024Q1/2024Q2分别为1.31/1.3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69%、16.15%、呈现较好增长趋势,环比增速分别为6.71%、3.3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09亿元,其中2024Q1/Q2分别为62.55/874.99万元,同比分别下滑95.45%、54.87%,降幅缩窄。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23.78%,2023Q4/2024Q1/2024Q2分别为19.68%/20.61%/26.84%,2023Q4/2024Q1/2024Q2销售净利率分别为-6.79%/2.81%/9.12%,盈利能力持续修复。公司各项费用率控制情况良好,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58%/11.93%/8.59%/0.04%,未发生较大变化。 药物发现保持增长态势,商业化板块重回增长。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药物发现/工艺研究与开发/商业化生产板块分别实现营收1.58/0.22/0.79亿元,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59.54%/8.27%/29.80%,同比增速分别为14.75%/-51.47%/72.31%,药物发现作为公司当前核心业务板块,保持增长态势,商业化板块受替格瑞洛放量重回增长,工艺研究与开发板块受客户结构变化,下滑较为明显。 新签订单金额和新增客户数快速增长。截至2024H1,公司累计参加/主办了8场海内外展会、论坛及市场推广活动,在新签订单及新增客户数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今年上半年,公司新签订单金额为4.36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服务板块为2.81亿元,同比增长24%,商业化板块为1.55亿元,同比增长180%。分季度看,2024Q1/Q2的新签订单金额分别为1.80亿元/2.56亿元,环比增长42%。今年上半年,公司新增客户数达到46家,同比增长35%。 研发强度持续提升,PR-GPT有望年内投入使用。2024H1公司研发费用为0.23亿元,研发强度为8.59%,较2023年提升近一个百分点。截至2024H1,公司核心技术平台CADD/AIDD平台已累计为69个新药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持,其中5个已进入临床I期,2个在临床申报阶段。目前采购公司CADD/AIDD服务的客户数已达到33家。PR-GPT即将于2024Q4形成初步能力并投入实际应用,其具有专利文献查阅、分子设计等功能,从而实现有效提升新药研发效率,有望助力公司未来业务拓展。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37/51.96/77.29百万元,EPS分别为0.32/0.48/0.72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63/41/28倍。考虑公司已成功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并形成一定规模,且研发投入持续稳定提升,充裕人才储备构建优质研发团队,拥有多个先进技术平台和AI赋能产品PR-GPT,新签订单和新增优质客户有望持续增长,商业化板块重回增长,我们维持其“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签订单不及预期风险,人才流失风险,毛利率下滑风险,环保及安全生产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泓博医药 医药生物 2024-08-29 19.67 -- -- 22.49 13.87%
32.00 62.68%
详细
事件: 8月 27日,公司发布 2024年半年报, 2024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66亿元,同比增长 11.83%,归母净利润为 1597.65万元,同比下降51.4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 937.53万元,同比下降 71.70%。 点评: Q2收入稳定增长,订单环比改善明显。 单季度来看, 2024Q2实现营业收入 1.35亿元,同比增长 16.15%,归母净利润为 0.12亿元,同比下降 30.1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 875万元,同比下降 54.87%。 此外,2024Q2订单环比改善,服务板块实现新签订单 1.65亿元,环比增长42.42%, 商业化生产板块实现新签订单 0.91亿元,环比增长 41.99%。 药物发现业务稳健增长, 商业化生产业务收入增速靓丽。 分业务来看, 2024H1药物发现业务实现收入 1.58亿元,同比增长 14.75%,毛利率为 33.17%,较 23H1减少 2.35pct;工艺研究与开发业务实现收入 0.22亿元,同比下降 51.47%,毛利率为 7.28%,较 23H1减少 34.35pct; 商业化生产业务实现收入 0.79亿元,同比增长 72.31%,毛利率为 3.47%,较 23H1减少 22.55pct。 研发投入不断加大, AI 制药能力不断提升。 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2023年研发费用为 2282万元, 同比增长 18.33%, 研发费用率为8.59%, 研发人员为 675人,占比 66.70%, 充足的研发人员储备为公司长期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此外,公司自主布局的 CADD/AIDD 技术平台已服务 69个新药项目(其中 5个进入临床一期, 2个处于临床申报阶段),服务客户 33家, PR-GPT 平台预计将于 2024Q4投入商业运营。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024年-2026年公司营收为5.92/7.22/8.88亿元,同比增 20.89%/21.95%/23.07%;归母净利为0.34/0.50/0.74亿元,同比增长-9.45%/45.33%/48.93%, 对应当前 PE 为81/56/37倍, 持续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签订单不及预期、 人才流失的风险、环保及安全生产风险、 订单价格下降、汇率波动等风险。
泓博医药 医药生物 2024-05-08 27.77 -- -- 42.00 15.35%
32.04 15.38%
详细
2023年药物发现业务稳健增长,CDMO/CMO短期承压,我们看好投融资恢复和新技术对CRO业务驱动以及替格瑞洛欧美专利到期后海外需求释放驱动CMO业务重回快速增长态势(公司预计价格趋稳)。 业绩:2023年收入稳健增长,存货减值导致利润短期承压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亿元(YOY2.26%),归母净利润3762万元(YOY-44.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873万元(YOY-54.14%)。季度看,2023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亿元(YOY-16.52%),归母净利润-831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370万元。公司营收持续稳健增长,但是2023Q4替格瑞洛系列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993万元,导致公司2023Q4亏损,进而拖累2023年业绩。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亿元(YOY7.69%),归母净利润367万元(YOY-75.99%),扣非归母净利润63万元(YOY-95.45%)。 业务拆分:药物发现业务稳健增长,替格瑞洛有望价稳量增1)CRO/CDMO:药物发现延续稳健,CDMO承压。2023年公司药物发现业务实现营收2.93亿元(YOY6.73%),营收占比为59.87%(同比+2.5pct)。2023年工艺研究与开发业务实现营收7787万元(YOY-3.04%),营收占比为15.9%(同比-0.87pct)。从项目交付看,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累计向客户交付了45个候选药分子,其中FIC项目数38个,占比84.44%,与2022年同比新增12个。从活跃客户看,CRO/CDMO的活跃客户数量从2022年的135家增加至2023年的200家。基于公司在首创药物发现领域的研发能力较强,技术平台已获验证,我们认为公司获单具有持续性。我们也看好从药物发现到CDMO/CMO未来的导流效应,同时持续看好CADD/AIDD等新技术平台带来的订单驱动。 2)商业化生产:替格瑞洛降价短期扰动,看好需求释放及新增量弹性。2023年公司商业化生产实现营业收入1.09亿元(YOY-6.57%),营收占比22.34%(同比-2.11pct)。其中替格瑞洛销售收入占商业化生产收入的90.39%(同比-3.41pct)。 2023Q4替格瑞洛系列产品随着欧美专利延长保护期临近到期,市场需求量大幅增加的同时价格出现了大幅下滑,导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993万元,对业绩影响较大。替格瑞洛的价格: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目前替格瑞洛系列产品价格已趋于稳定,另外根据公司2024年一季报,2024Q1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已经冲回326万元。替格瑞洛的需求:随着2024年12月替格瑞洛欧美专利延长保护期结束,我们预计国外替格瑞洛系列产品需求量较大。基于对替格瑞洛价格和需求的展望以及公司正在开发新的原料药增量品种,我们认为公司商业化生产业务有望恢复增长。 盈利能力:产品价格下降、产能爬坡导致盈利能力波动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29.55%(同比-6.42pct),其中药物发现业务毛利率34.5%(同比-3.62pct),工艺研究与开发毛利率30.18%(同比-14.02pct),商业化生产毛利率15.83%(同比-9.46pct)。其中工艺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毛利率降幅较大。我们认为,工艺研究与开发毛利率下降主要与CDMO业务子公司泓博奕尚新产能投放,产能利用率仍处于爬坡期有关。商业化生产毛利率下降主要是核心品种替格瑞洛大幅降价所致。2023年净利率为7.68%(同比-6.35pct),主要是替格瑞洛价格大幅下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所致。 费用拆分看,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率2.63%(同比-0.94pct),研发费用率7.62%(同比+0.81pct,研发费用率的提升也彰显公司在新技术投入上的决心,期待新技术对订单导流的兑现),管理费用率12.39%(同比-2.65pct),财务费用率-0.12%(同比+1.42pct)。 季度拆分看,2024Q1公司毛利率为20.61%(同比-15.2pct),净利率为2.81%(同比-9.78pct)。费用拆分看,2024Q1公司销售费用率2.44%(同比+0.32pct),研发费用率8.62%(同比+0.25pct),管理费用率12.33%(同比+1.36pct),财务费用率0.35%(同比+0.15pct)。 展望:药物发现业务增长确定性强,看好CMO业务复苏1)药物发现: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技术实力奠定获单持续性。2021-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复合增长率为46.68%,研发人员数量从554人增加至713人。公司的核心技术平台CADD/AIDD平台已累计为62个新药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持,其中3个已进入临床I期,2个在临床申报阶段,采购公司CADD/AIDD服务的客户数已达到31家。2024年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开发药物研发AI模型。考虑到公司技术平台已获验证和持续研发投入,我们看好公司药物发现订单增长及可持续性。 2)CDMO:公司的药物发现业务与CDMO业务具有协同性,公司在提供药物发现服务时,在确定候选化合物后,可为客户提供后续的工艺开发服务,协助客户加速药物研发。我们看好药物发现业务对工艺研究与开发业务的导流效应,期待导流兑现对CDMO业务驱动。 3)CMO:我们认为核心品种替格瑞洛在欧美专利到期的催化下有望加速放量,并且该品种的价格已经趋于稳定。此外公司积极开发原料药新品种,有望逐渐贡献增量,从而驱动CMO业务重回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估值考虑到医药行业投融资恢复趋势对前端业务的影响,以及替格瑞洛的价格降幅超预期,我们调整2024-2025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97/7.66/9.7亿元,EPS分别为0.32/0.43/0.56元(前次预测2024-2025年EPS分别为0.92和1.23元),2024年5月7日收盘价对应2024年PE为112倍。 考虑到公司在首创药物发现领域的研发能力较强,药物发现业务有望维持稳健增长,同时公司替格瑞洛价格已经趋稳,专利到期催化海外需求,因此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创新药投融资恶化的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竞争风险、地缘政治风险
泓博医药 医药生物 2023-12-29 33.95 -- -- 38.00 11.93%
54.99 61.97%
详细
深耕小分子药物领域,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链。公司是一家小分子新药研发以及商业化生产一站式综合服务商,主营业务涵盖三大板块:药物发现(CRO)、工艺研究与开发(CRO/CDMO)以及商业化生产(含CMO)。公司以药物发现业务为核心,该业务收入占比保持过半。 铸医疗研发需求与产业利好政策,共铸CRO/CDMO行业增长潜力。 药品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张是医疗研发外包行业发展的基石,药企研发投入的持续增长推动药物创新的同时为医疗研发外包行业带来广阔市场空间。同时,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新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带量采购和医保谈判等政策的实施,为我国CRO/CDMO行业的发展创造了利好环境。但部分药企研发投入直接受到医药融资额影响,融资额下滑导致部分药企缩减研发资金,进一步传导至医疗研发外包行业,影响行业业绩表现。2022年全球医药融资额同比下滑46.47%,2023年前三季度,全球医药融资额同比下滑幅度收窄,为-20.95%,金额达到379.12亿美元;截至2023年12月20日,全球医药融资额超过490亿美元,基本与2019年持平。 前端开拓客户入口,奠定业务基石。从公司2019-2021年各板块前五大客户信息分析来看,药物发现和工艺研究与开发两个板块的客户高度重叠,证实了药物发现对工艺研究与开发的引流作用。2023年上半年,公司药物发现业务占比为58.02%。 持续研发投入+优质人才构建研发团队+先进技术平台,构筑高水平研发能力。公司研发投入逐年增长,截至2023Q3,公司研发投入占当期营收7.82%。截至2023年H1,公司研发技术人员共687名,占公司总人数的67.89%。自2019年以来,公司先后成立了CADD/AIDD、酶化学、连续流化学、不对称催化、小核酸药物靶向递送、固态化学、工艺安全评估等核心技术平台,进行前沿技术的广泛布局和储备,覆盖药物发现和工艺开发领域。截至2023H1,公司CADD/AIDD技术平台已累计为52个新药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持,其中2个已进入临床I期,3个在临床申报阶段,采购公司CADD/AIDD服务的客户数已达到15家。截至2022年底,公司已累计向客户交付了33个候选药分子,其中first-in-class项目数达到27个,占比81.82%。 后端完成一体化布局,打开公司增长空间。公司通过合并开原泓博,向下游拓展商业化生产业务。目前公司的商业化生产业务分为定制化生产业务(CMO)和自主产品生产业务两个子板块,收入主要由自主产品生产业务贡献。公司自行研发的商业化主要品种为替格瑞洛API及其系列中间体。随着近年替格瑞洛国内外专利陆续到期,预计替格瑞洛系列产品未来的国内外需求量较大,公司商业化生产业务或将受益。 积极拓展业务助力订单数额增长,优质客户资源构筑核心竞争力。截止2023H1,公司累计参加/主办了17场海内外展会、论坛及市场推广活动,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从2021年底的23,687.54万元增长至2022年底的36,531.19万元(其中2022年底新客户订单金额为6,327.48万元,占比17.32%),同比增长54.22%,2023Q1-Q2,服务板块新签订单由9,382.60万元增长至13,333.08万元,环比增长42.10%,商业化生产板块由2,742.12万元增长至2,787.23万元,环比增长1.65%。2023Q1,服务板块新增客户10家,生产板块新增客户2家;2023Q2,服务板块新增客户18家,生产板块新增客户4家。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05/97.67/117.17百万元,EPS分别为0.76/0.91/1.09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45/37/31倍。考虑公司立足小分子药物发现的特色优势,成功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已形成一定规模,研发投入持续提升、优质人才构建研发团队、拥有多个先进技术平台,新签订单持续增长;虽然全球医药融资额呈现下滑态势,但下滑幅度逐渐收窄,我们首次给予其“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签订单不及预期风险,人才流失风险,毛利率下滑风险,环保及安全生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泓博医药 医药生物 2023-11-01 39.37 -- -- 41.72 5.97%
41.72 5.97%
详细
收入端环比改善,受多因素影响盈利略有波动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3.67亿元(+10.56%),归母净利润0.46亿元(+20.33%),扣非归母净利润0.42亿元(+16.34%);毛利率为34.61%,(-1.52pct),净利率为12.51%(+1.02pct)。单看Q3,公司实现收入1.30亿元(+2.61%),归母净利润0.13亿元(-26.09%),扣非归母净利润0.09亿元(-45.92%);毛利率为29.93%(-3.51pct),净利率为10.07%(-3.91pct)。公司收入环比改善,盈利上略有所波动。限于整体需求端承压,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0.82/1.05/1.36亿元(原预计1.00/1.29/1.70亿元),EPS分别为0.76/0.98/1.2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3.1/41.2/31.7倍,预计公司有望率先受益海外需求恢复,后续有望加速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CADD/AIDD平台持续赋能客户新药项目公司持续增强自身研发实力,2023Q1-3研发投入达2872万元,同比增长28.06%;截至2023H1,公司研发人员数量达687人,同比增长16.24%,占比员工总数的67.89%。公司已搭建8大核心技术平台,并积极推进前沿技术的布局和储备;截至2023H1,公司CADD/AIDD平台已为52个新药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其中2个进入临床I期,3个在IND阶段,采购公司CADD/AIDD的客户已达15家。 进一步加大市场营销及推广力度,新签订单环比改善明显公司进一步加大市场营销和推广的力度,2023H1累计参加/主办了17场海内外展会、论坛及市场推广活动。2023Q2公司服务板块新签订单1.33亿元,环比增长42.10%;新增客户数量为18家,环比增长80.00%。商业化生产板块新签订单金额为2787万元,环比增长1.65%;新增客户数量为4家,环比增长100.00%。 公司新签订单与新客拓展数量环比均有较大改善,为未来业绩的增长提供了保障。2023H1公司新设全资子公司美国泓博,主要从事海外业务拓展及作为未来在美国开展实验室服务业务的主体,有望进一步深化与海外客户的合作。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变动、核心成员流失、医药研发需求下降等。
泓博医药 医药生物 2023-10-27 38.00 38.98 32.86% 42.10 10.79%
42.10 10.79%
详细
事件: 10 月 25 日,公司发布三季报, 2023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67 亿元,同比增长 10.56%,归母净利润实现 0.46 亿元,同比增长 20.33%; 2023 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30 亿元,同比增长2.61%,归母净利润实现 0.13 亿元,同比下滑 26.09%。业绩低于预期,静待未来改善。 我们预计, 2023Q3 收入端增速不及预期大概率和工艺研究与开发业务表现欠佳有关,部分长周期订单尚未达到收入确认节点;此外,我们预计利润端增速同比下滑大概率与: 1)商业化生产板块停产进行产能升级改造, 无法回收高价值物料, 2)成都泓博新招聘员工,产生一定前期培训费用等因素有关。商业化生产板块稳健增长,单季度新签订单有所波动。 分板块来看,我们预计 2023Q3: 1)药物发现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2)工艺研究与开发业务收入同比下滑约 20%, 3)商业化生产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 26%。 此外,客户一般于年初制定研发计划,第三季度一般为公司新签订单淡季,因此我们推测公司 2023Q3 新签订单有所波动。打造一体化服务能力,看好未来成长潜力。 公司立足于小分子药物发现业务,以设计能力为核心竞争优势, 并不断将业务逐步拓展至药学研究以及 CDMO 业务, 从而打造一体化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成长潜力。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023 年-2025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59/7.50/10.1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6.70%/34.17%/34.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0.88/1.23/1.67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62%/39.06%/35.50%, 对应当前 PE 分别为 45/32/24X,持续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解禁风险、人力成本上升及人才流失的风险、环保及安全生产风险、商业化生产产品单一和集中的风险、汇率波动等风险
泓博医药 医药生物 2023-09-29 44.26 49.01 67.04% 44.29 0.07%
44.29 0.07%
详细
深耕小分子领域多年,一体化服务链条逐渐完善。泓博医药立足于小分子药物发现业务,以设计能力为核心竞争优势,并深度参与客户新药研发的早期过程;随着新药研发的不断推进,公司顺应客户需求,将业务逐步向下游延伸拓展至药学研究业务以及CDMO业务,不断打造一体化服务链条,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从而深度绑定客户订单。 前端业务订单充沛,保障业绩高速增长。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市场营销及客户开拓力度,客户数量进一步提升,新签及在手订单快速增长。 截至2022年底,公司在手订单为3.65亿,同比增长54.22%。此外,服务板块2023Q2新签订单为1.33亿元,较2023Q1环比提升42.10%,充沛的订单保障了未来业绩的持续高增长。 后端业务替格瑞洛为核心品种,专利到期有望快速放量。目前,公司商业化生产业务的主要产品为替格瑞洛中间体,占商业化生产收入的比例高达80-90%。未来随着2024年12月替格瑞洛欧美专利延长保护期结束,预计国外替格瑞洛系列产品需求量快速增长,公司海外销售有望快速放量,形成业绩增长的新动力。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3年-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24/8.36/11.2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0.27%/33.97%/34.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02/1.39/1.8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2.34%/35.71%/35.74%。我们参考可比公司平均市盈率,结合公司年底迎来估值切换,给予2024年预测归母净利润50倍PE,对应12个月内目标市值69.5亿元,目标价为64.50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解禁风险、人力成本上升及人才流失的风险、环保及安全生产风险、商业化生产产品单一和集中的风险、汇率波动等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