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王雯

国开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1380516110001,曾就职于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达仁堂 医药生物 2022-11-08 28.26 -- -- 33.20 17.48%
36.70 29.87%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63亿元、7.29亿元和6.4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94%、10.2%和1.91%。其中单三季度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47%、30.77%和-3.73%。 多项资源整合稳步推进。今年以来,公司推动了多项资源整合。销售资源整合是重中之重,目前各销售平台已完成产品线调整及组织架构建设工作,已步入适应发展阶段。同时下半年公司本部管理资源整合,管理部室由14个调整为12个。公司总经理重新调整为18年曾出任公司总经理的王磊总。此外,公司公告对科炬生物和京万红药业的部分股权分别进行收购并增资及全部收购。另外还有药材、研发及板块内部的资源整合稳步推进,为未来公司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单三季度扣非利润增速为负不用过于担心。2022年是公司自混改以来的第一个整合年度,公司对该年度的定位是稳定基础结构年,从23年开始制定增长目标。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为负的主要原因为:1)毛利率有所下降,成本增长高于收入。2)研发费用快速增长31%,显著高于收入增长。3)来自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下降了22%,预计主要是来自中美史克的投资收益。上半年公司最大品种速效救心丸在销售调整的大背景下仍实现不含税收入7.7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收入13亿元的一半,我们认为不用为公司短期业绩过于担心。 投资建议: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后,已制定了较为明确的发展计划和考核指标,公司正在全力变革中,我们对改革成果充满期待。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为72亿元、79亿元和8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9%和12%,实现EPS分别为1.17元,1.5元,1.94元。2022年11月7日收盘价对应2022年的估值约24倍,我们继续给予推荐评级,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业绩增长不及预期风险;营销和管理改革进度低于预期;产品竞争加剧风险;原料涨价风险;医保政策压力;集采风险;监管环境持续收紧超预期;海内外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
博瑞医药 2022-11-04 21.77 -- -- 23.78 9.23%
25.45 16.90%
详细
摘要: 公司发布了 2022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7亿元、1.98亿元和 1.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3.2%、11.7%和 4.7%。其中三季度实现营收、 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2亿元、 0.86亿元和 0.8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 22%和 24%,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三季度业绩快速恢复,四季度业绩有望持续好转。 三季度公司收入端环比由负转正,同时利润端增长大幅改善。利润端增长显著高于收入端主要原因是: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 3.2%带动销售成本同比下降超过了 7%,同时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负增长以及政府补助等其它收益的增长也均推动了三季度利润端的同比增长。受限于疫情环境与防疫政策,以及全国各地的物流政策,二季度公司供应、生产及物流货运多方面受到了影响,为上市以来首个业绩增速为负的季度。二季度预计是公司受疫情影响最大的季度,四季度预计持续好转。 三季度公司多品种注册取得进展,研发实力持续体现。 第三季度公司多个产品注册取得进展,国内方面,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原料药取得上市批准,米卡芬净钠原料药已完成审评审批, BGC1201片取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国际注册方面, 依维莫司原料药在日本获批,羧基麦芽糖铁原料药、莫努匹韦原料药、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原料药向美国递交 DMF 等。 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较为稀缺的拥有较高技术壁垒的仿创药企,凭借多个技术平台,已成功开发出多款在全球供应中占据主导优势的原料药品种,品种丰富,预期增长稳健。同时公司布局多个潜力领域,如长效 PDC 偶联技术平台、非生物大分子技术平台以及吸入制剂平台等。目前公司发展受产能制约较大,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凭借多年来积累的技术实力和品种资源,发展有望迈入新台阶。 考虑到疫情影响及产能投放进度,我们调整了收入端预测,维持利润端预测,预计公司 2022年-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为 11.7亿元、 13.9亿元和 17.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1%、 19%和 24%,实现 EPS 分别为 0.66元, 0.77元, 0.99元。 2022年 11月 3日收盘价对应 2022年的估值约 34倍,我们继续给予推荐评级,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 疫情影响超预期;集采等政策影响超预期;业绩增长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竞争加剧风险;产品获批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生产安全事故风险;产品研发风险;订单波动风险;海内外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
博瑞医药 2022-09-02 20.39 -- -- 21.53 5.59%
23.78 16.63%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亿元、1.12亿元和0.9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4%、4.8%和-8.3%。其中二季度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12%和-38%。二季度公司业绩在疫情等因素扰动下,出现了一定负增长,低于此前我们预期。原料药业务收入增长放缓。原料药产品实现收入3.93亿元,同比下降0.87%,毛利率为57.22%,同比提升4.9%。其中,抗病毒类产品恩替卡韦受到价格下滑影响,整体收入同比下降26.31%,毛利率同比下降6.01%。制剂业务增长抢眼。上半年,公司恩替卡韦片、阿加曲班注射液、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取得生产批文,制剂产品收入0.58亿元,同比增长142%。另外,公司海外权益分成收入0.22亿元,同比下降38.63%。此外,公司技术服务部分订单完成里程碑交付,实现收入0.25亿元,同比增长25%。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较为稀缺的拥有较高技术壁垒的仿创药企,凭借多个技术平台,已成功开发出多款在全球供应中占据主导优势的原料药品种,品种丰富,预期增长稳健。同时公司布局多个潜力领域,如长效PDC偶联技术平台、非生物大分子技术平台以及吸入制剂平台等。目前公司发展受产能制约较大,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凭借多年来积累的技术实力和品种资源,发展有望迈入新台阶。 考虑到制剂放量带来销售费用提升以及疫情影响,我们调整了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为12亿元、15亿元和1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21%和23%,实现EPS分别为0.66元,0.77元,0.99元。2022年8月31日收盘价对应2022年的估值约31倍,我们继续给予推荐评级,建议关注。风险提示:疫情影响超预期;集采等政策影响超预期;业绩增长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竞争加剧风险;产品获批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生产安全事故风险;产品研发风险;订单波动风险;海内外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
达仁堂 医药生物 2022-08-19 23.06 -- -- 24.55 6.46%
33.20 43.97%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75亿元、4.69亿元和4.6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7%、1.4%和4.3%。其中二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7.8%和10.2%。二季度,公司利润端增速由负转正,收入端继续稳定增长。 各销售平台完成产品线调整,大品种增长仍稳中有升。上半年公司继续大力开展销售资源的整合,动作非常迅速,目前已成立商销事业部营销平台,各销售平台也已完成产品线调整,组织架构建设工作。最大品种速效救心丸上半年完成了经销商渠道和价格体系的重构,在销售调整的大背景下,上半年仍实现不含税收入7.7亿元,超过去年全年营收13亿的一半。另外除速效外其余大品种增长也较为稳健。上半年子公司京万红药业实现营收约2亿,同比增长20.3%,同时对京万红软膏零售端20g 和50g 规格的线上线下价格有一定幅度提升。整体我们预计销售整合或对工业端有所影响,但自去年四季度开始,收入端增长、及毛利率呈逐季改善态势。 公司开启“二次创业”,期待改革新成效。公司在新一届领导班子领导下,继续大刀阔斧的改革。今年上半年是公司“十四五”规划和变革发展的打桩筑基阶段,公司除整合销售资源外,还整合了流通板块资源,新成立了药材资源中心,推进连锁大药房建设和统筹科研项目。品种方面围绕“三核九翼”,全面推动公司各品类协同发展。 投资建议:公司新实际控制人变更后,已制定了较为明确的发展计划和考核指标,公司正在全力变革中,我们对改革成果充满期待。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为72亿元、79亿元和8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9%和12%,实现EPS 分别为1.17元,1.5元,1.94元。2022年8月18日收盘价对应2022年的估值约20倍,我们继续给予推荐评级,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业绩增长不及预期风险;营销和管理改革进度低于预期;产品竞争加剧风险;原料涨价风险;医保政策压力;集采风险;监管环境持续收紧超预期;海内外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
迈瑞医疗 机械行业 2022-05-16 306.36 -- -- 317.90 3.77%
346.50 13.10%
详细
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2.7亿和80亿,分别同比增长20%和20%。公司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43亿和21.05亿,分别同比增长21%和23%。2021年公司全年实现每股收益6.59元。整体看,公司2021年全年业绩基本符合我们此前预期,同时今年一季报也继续保持了稳健较快增长,发展势头良好。 国内收入快速增长,海外高端客户群持续突破。2021年公司国内业务实现收入152.6亿元,同比增长37.34%,收入占比60.39%,同比提升7.55%,主要得益于国内医疗新基建的持续推进、IVD和超声产线的恢复以及国产医疗器械的进口替代。目前公司产品已覆盖全国99%的三甲医院,渗透率快速提升。2021年公司海外业务实现收入100.1亿,同比增长1%,在高基数上仍实现了正增长。 生命信息与支持类线高基数下稳健增长。2021年该产线实现收入111.5亿,同比增长11.5%,收入占比44%,毛利率66%,该产品线在去年高基数上仍稳定增长主要受国内医药新基建持续推进带来国内业务增长。从销量看,除监护仪销量在高基数上下降约1%外,除颤仪、麻醉剂、灯塔床等大品种的销量分别同比增长93%、56%和104%,实现了快速增长。 。体外诊断线快速增长,新品快速上量。2021年该产线实现收入84.5亿,同比增长27%,收入占比提升至33%,毛利率提升2.78%至62.51%,主要受益于国内及海外常规试剂的显著恢复和以BC-7500CRP为代表的新品的快速上量。 医学影像业务增长抢眼,国内排名跃升。2021年该产品线实现收入54.26亿,同比增长29%,是增长相对最快的产线,收入占比21.5%,毛利率基本稳定,约66%。具体看,彩超产品实现销量约3.3万台,同比增长33%,主要受益于全球常规诊疗的恢复带动的超声采购的恢复。国内市场,公司加速高端突破,二级及以上医院收入占比逐年提升,超声业务首次超越进口品牌成为国内第二。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国内医疗器械的行业龙头,近年来海内外的品牌力和竞争力都大幅增长。随着产品升级和客户的持续突破,公司无论是从产品线还是市场覆盖角度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98亿、346亿、397亿,分别同比增长18%、16%和15%;实现EPS分别为8.01、9.47和11元/股。以2022年5月9日收盘价计算2022年动态估值约38倍,考虑到公司的龙头地位和市场前景,继续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业绩增长不及预期;进口替代进度低于预期风险;集采降价风险;产品竞争加剧风险;贸易摩擦超预期对海外业务的影响;中美关系全面恶化;汇率变动对海外业务的负面影响;医疗卫生建设相关政策执行力度低于预期;海内外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2.7亿和80亿,分别同比增长20%和20%。其中去年单四季度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8亿和13.4亿,分别同比增长18.5%和3.4%。另外,公司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43亿和21.05亿,分别同比增长21%和23%。2021年公司全年实现每股收益6.59元,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元。整体看,公司2021年全年业绩基本符合我们此前预期,同时今年一季报也继续保持了稳健较快增长,发展势头良好。 国内收入快速增长,海外高端客户群持续突破。2021年公司国内业务实现收入152.6亿元,同比增长37.34%,收入占比60.39%,同比提升7.55%,主要得益于国内医疗新基建的持续推进、IVD和超声产线的恢复以及国产医疗器械的进口替代。目前公司产品已覆盖全国99%的三甲医院,渗透率快速提升。此外公司海外业务实现收入100.1亿,同比增长1%,在高基数上仍实现了正增长。去年公司在欧洲和新兴市场国家分别实现了130家和超600家全新高端客户,并分别有超过250家和450家已有高端客户实现了多产品的横向突破,凭借产品的高质量性能和相对的性价比,公司国际市场有望继续提升占有率和渗透率。 生命信息与支持类线高基数下稳健增长。2021年该产线实现收入111.5亿,同比增长11.5%,收入占比44%,毛利率66%,该产品线在去年高基数上仍稳定增长主要受国内医药新基建持续推进带来国内业务增长。公司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的大部分子产品如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麻醉机、输注泵、灯床塔等市场份额均成为国内第一。从销量看,除监护仪销量在高基数上下降约1%外,除颤仪、麻醉剂、灯塔床等大品种的销量分别同比增长93%、56%和104%,实现了快速增长。 体外诊断线快速增长,新品快速上量。2021年该产线实现收入84.5亿,同比增长27%,收入占比提升至33%,毛利率提升2.78%至62.51%,主要受益于国内及海外常规试剂的显著恢复和以BC-7500CRP为代表的新品的快速上量。公司IVD业务国内市场受益于进口替代及需求的反弹,国际市场正在快速开拓中,从今年一季报情况看,继续维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医学影像业务增长抢眼,国内排名跃升。2021年公司该产品线实现收入54.26亿,同比增长29%,是增长相对最快的产线,收入占比21.5%,毛利率基本稳定,约66%。具体看,彩超产品实现销量约3.3万台,同比增长33%,主要受益于全球常规诊疗的恢复带动的超声采购的恢复。国内市场,公司加速高端突破,二级及以上医院收入占比逐年提升,同时超声业务首次超越进口品牌成为国内第二。此外,国际市场也全面开启从中低端客户向高端客户突破的征程。 研发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增长研发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增长30%。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65.01%,同比提升0.04%。净利率为31.67%,同比持平。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及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5.83%、4.38%和-0.34%,分别同比下降1.35%、提升0.11%和下降0.05%。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达27.26亿,收入占比近10%,同比增长30%。2022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为65.1%,同比提升0.08%,三大期间费用增长平稳,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5.45%,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2.75%。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国内医疗器械的行业龙头,近年来公司海内外的品牌力和竞争力都大幅增长。随着产品升级和客户的持续突破,公司无论是从产品线还是市场覆盖角度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98亿、346亿、397亿,分别同比增长18%、16%和15%;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7亿、115亿和133亿,分别同比增长21%、18%和16%;实现EPS分别为8.01、9.47和11元/股。以2022年5月9日收盘价计算2022年动态估值约38倍,考虑到公司的龙头地位和市场前景,继续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业绩增长不及预期风险;进口替代进度低于预期风险;集采降价风险;产品竞争加剧风险;贸易摩擦超预期对海外业务的影响;中美关系全面恶化风险;汇率变动对海外业务的负面影响;医疗卫生建设相关政策执行力度低于预期;海内外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
博瑞医药 2022-01-03 36.45 -- -- 38.28 5.02%
38.28 5.02%
详细
公司是国内稀缺的拥有较高技术壁垒的仿创药企,凭借多个技术平台,已成功开发出多款在全球供应中占据主导优势的原料药品种,并布局多个潜力领域。公司专注于高难度合成品种,储备管线丰富,同时向制剂业务延伸,随着募投项目的陆续达产和产能的释放,公司有望步入快速成长期。 现有品种方面,公司芬净类产品在全球原料药供应中优势突出,市场份额高,且与多个下游客户签订了项目合作分成协议,对公司利润贡献度最高。目前米卡芬净刚处于商业化快速放量阶段,卡泊芬净和阿尼芬净受益下游需求均稳定较快增长,公司业绩安全垫较足。 其它品种中,恩替卡韦受益国内集采,虽毛利率下降,但收入端快速增长。奥司他韦和依维莫司均为市场空间较大的品种,潜力较足。 受益于新冠疫情,磺达肝葵钠也增长抢眼。由于品种和所涉领域丰富,公司产品结构较为合理。同时公司着眼于全球市场,多个品种进入欧美等法规市场销售,进一步提升了现有品种的市场空间。 中长期看,由于公司定位明确,产品竞争格局良好,各品种各地区商业化程度不同带来更长的生命周期。同时储备品种布局丰富,同样具备较高技术壁垒,如铁剂和吸入剂市场都潜力较大。 公司目前发展受产能制约较大,近年公司来资本开支加大主要为扩大原料药和制剂的产能。我们预计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凭借多年来积累的技术实力和品种资源,发展有望迈入新台阶。 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EPS分别为0.62、0.84和1.12元/股,首次覆盖,给与“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超预期;集采等政策影响超预期;业绩增长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竞争加剧风险;产品获批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生产安全事故风险;核心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研发风险;订单波动风险;海内外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
天坛生物 医药生物 2021-11-05 29.39 -- -- 31.36 6.70%
33.19 12.93%
详细
摘要:公司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18亿元、5.58亿元和5.5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9%、12.3%和14.1%。其中单三季度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7亿元、2.21亿元和2.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9%、3.8%和6.7%。 三季度收入端出现了负增长,不必过分担心。三季度收入和利润端同比增速环比出现了一定的下滑,特别收入端增速同比为负,引发市场担忧。我们认为一方面有去年基数较高原因,去年三季度为公司收入、利润最高的季度。另一方面,公司去年全年和今年上半年采浆量均实现正增长,今年上半年采浆量同比增长达25.48%。在行业供需持续紧平衡下,采浆量是血制品公司业绩增长的有力保证,不必对单季度业绩波动过分担忧。 获批浆站速度超预期,业绩增长较为确定。截至目前,公司2021年共获批15家浆站,分布于甘肃、河北、江苏、湖北等地。公司目前在营浆站共55家,共拥有浆站数量超70家,行业龙头优势显著。公司近期新浆站的超预期获批也充分彰显了公司的龙头优势和股东背景资源,我们看好公司浆站资源的持续拓展。 在研品种推进顺利,血浆利用率有望大幅提升。近期子公司成都蓉生人凝血八因子已获得注册证并通过了 GMP 现场检查。另外成都蓉生重组人凝血因子ⅧⅢ期临床试验受试者完成入组,高纯静丙Ⅲ期临床试验受试者完成出组。公司在研品种推进顺利,有望带动吨浆收入和吨浆利润的提升。 投资建议和盈利预测。我们维持此前的盈利预测,认为公司作为血制品行业稀缺的龙头企业,采浆量提升和品种扩充带来的成长空间充足。我们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按2021年11月2日收盘价计算公司目前股价对应2021年动态市盈率约52倍左右,考虑到公司相关行业的龙头地位、稀缺的标的资源及未来的成长空间,继续给予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超预期;业绩增长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竞争加剧风险;产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集采及招标降价风险;行业监管政策进一步收紧,超过市场预期;海内外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
中新药业 医药生物 2021-08-18 30.43 -- -- 34.15 12.22%
34.15 12.22%
详细
公司发布 2021年半年报,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6.4亿元和 4.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1%和 43%。其中单二季度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 11%、63%和 46%。公司利润端同比增速在一季度基础上继续环比大幅提升,也大幅超我们此前预期。 利润端增长远高于收入端,销售费用增长放缓。 今年以来公司收入端增长由负转正,在去年相对低基数上出现了明显回升,连续两个季度增长均在两位数水平。由于营业成本控制,销售费用负增长,以及投资收益增长等原因,公司利润端增长远高于收入端。我们测算上半年剔除投资收益后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也达到了 49%,显示了较强的挖潜实力。 工业收入预计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上半年,我们预计公司工业收入增速在 20%左右。以速效救心丸为代表的盈利能力强的品种的销售占比预计加大。工业收入占比提升推动了毛利率的持续改善,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 42.32%, 相比去年全年水平提升超过 3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逐季提升。 降本增效,利润率大幅提升。 上半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22.9%、 5.5%和-0.6%, 同比分别下降 3.23%、 提升 0.76%和下降 0.16%。 净利润率为 12.98%,同比提升 2.83%,为近年来历史高水平。 公司实控人已变更,发展有望提速。 2021年 7月,自集团混改后新任集 团董事长的郭珉先生已为中新药业董事会成员,原上市公司董事长已辞 职,标志着新的实控人已开始着手公司业务发展。此外公司股权激励也已落地实施,2021年底将迎来第一个解除限售期。公司有望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投资建议: 整体看,公司连续两个季度利润端增长超出我们预期。一方面虽与去年低基数有关;但另一方面,我们认为降本增效才是公司业绩的主要推动力。公司作为一家品种资源丰富的中药老字号企业,品种、运营、销售等方面的挖潜能力仍较大。考虑到公司发展提速确定性较强,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1年-2023年分别实现 EPS 分别为1.12元,1.37元,1.63元。2021年 8月 17日收盘价对应 2021年的估值约 25倍,我们继续给予推荐评级,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 业绩增长不及预期风险;营销和管理改革力度和进度低于预期;产品竞争加剧风险;医保政策压力;集采风险;监管环境持续收紧超预期;海内外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
天坛生物 医药生物 2021-08-12 37.80 -- -- 37.64 -0.42%
38.89 2.88%
详细
8 月11 日,公司公告兰州血制拟新设4 家新浆站公司以及下属血制公司增资浆站及购置业务用地等项目。 近期公司浆站拓展成果丰厚。2021 年6 月,公司公告新设6 家浆站,本次公司公告又新设4 家浆站。今年以来,公司共公告将新设10 家浆站,数量多于前几年的总和,浆站拓展提速,进度超我们预期。我们认为今年浆站的集中获批是公司多年努力的结果,同时也是公司国企背景优势的集中体现。我们预计浆站的平均建设期在1-2 年左右,另外还有一段时间的培育期,新建浆站将为产能提升提供有力保证。 上半年增发完成公司有望开启发展新征程。上半年公司增发完成已向上海血制、兰州血制分别增资10 亿元左右用于生产基地建设。同时2018 年开建的成都蓉生永安血制基地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投产。三大血制基地项目达产后新增产能超过2000 吨,总产能预计在4000 吨左右,接近翻倍,将显著增加公司的投浆能力,公司发展有望迈向新台阶。 浆量和品种助推逻辑有望持续验证。浆量角度,新设浆站方面,公司在云南、甘肃投建大规模的血制品生产基地,便于获取当地血浆资源。 同时公司大股东为国药集团,股东资源也将助推其未来浆站拓展。老浆站方面,公司近年来新开浆站较多,大多仍处于爬坡期。且内部各血制公司单个浆站的采浆分化较大,现有浆站采浆提升空间仍然较大。品种方面,成都蓉生凝血因子类产品即将获批或已获批生产,技术路线有望复制到其余下属血制公司,因此公司中短期内吨浆收入、吨浆利润提升是大概率事件。此外,大品种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和第四代静丙均处于Ⅲ期临床试验中,品种扩充给公司未来打开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维持此前的盈利预测和评级不变,按2021 年8 月11 日收盘价计算公司目前股价对应2021 年动态市盈率约65 倍左右,考虑到公司相关行业的龙头地位、稀缺的标的资源及未来的成长空间,给予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超预期;浆站拓展不及预期;业绩增长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竞争加剧风险;产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集采及招标降价风险;行业监管政策进一步收紧,超过市场预期;海内外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
天坛生物 医药生物 2021-07-16 44.73 -- -- 46.01 2.86%
46.01 2.86%
详细
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快报,预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11亿和3.3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5%和19.64%,收入端增长略超我们此前预期。 测算公司 2季度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1%、23.6%和23.9%。收入端和归母净利润端增速环比一季度分别提升9.2%和8.5%。我们认为一方面与去年二季度基数较低有一定关系。另一方面,公司在今年二季度完成了对成都蓉生的增资,对归母净利润的提升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预计三大血制项目达产后,公司总产能将提升 2000吨以上。 与产能配套的血浆资源拓展也有望加快。新浆站方面,公司在云南、甘肃投建大规模的血制品生产基地,便于获取当地血浆资源。同时近期公司公告将设立6家浆站公司,浆站拓展有望提速。公司大股东为国药集团,股东资源也将助推其未来浆站拓展。现有浆站方面,公司近年来新开浆站较多(近5年新开浆站占比超过16%),大多仍处于爬坡期。同时内部各血制公司单浆站的采浆分化较大,现有浆站采浆提升空间较大。我们预计新老浆站的拓展和挖潜将助推公司采浆规模迈上新台阶。 成都蓉生凝血因子类产品即将获批或已获批生产,技术路线有望复制到其余下属血制公司,因此公司中短期内吨浆收入、吨浆利润提升是大概率事件。此外,大品种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和第四代静丙均处于Ⅲ期临床试验中,品种的扩充也将为公司未来打开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和盈利预测。我们维持此前的盈利预测,认为公司作为血制品行业稀缺的龙头企业,采浆量提升和品种扩充带来的成长空间充足。我们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按2021年7月15日收盘价计算公司目前股价对应2021年动态市盈率约78倍左右,考虑到公司相关行业的龙头地位、稀缺的标的资源及未来的成长空间,继续给予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超预期;业绩增长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竞争加剧风险;产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集采及招标降价风险;行业监管政策进一步收紧,超过市场预期;海内外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
天坛生物 医药生物 2021-07-12 37.43 -- -- 46.30 23.70%
46.30 23.70%
详细
摘要:公司是血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从采浆量和浆站数量看,目前都遥遥领先。随着三大血制项目投产和新品种的陆续获批,公司将成为血制品行业内航母级企业,发展有望迈向新征程。 血制品行业监管严格,进入壁垒高,行业竞争者有限。同时相关产品具有较强的消费属性,受益于老龄化和人均消费能力的提升,需求增长确定,且还有较大的释放空间。 产能逐步释放,浆量稳步提升。预计三大血制项目达产后,公司总产能将提升2000吨以上。与产能配套的血浆资源拓展也有望加快,公司在云南、甘肃投建大规模的血制品生产基地,便于获取当地血浆资源。同时公司大股东为国药集团,股东资源也将助推其未来浆站拓展。公司近年来新开浆站较多(近5年新开浆站占比超过16%),大多仍处于爬坡期。同时公司内部各血制公司单个浆站的采浆分化较大,现有浆站采浆提升空间仍然较大。我们预计新老浆站的拓展和挖潜将助推公司采浆规模迈上新台阶。 成都蓉生凝血因子类产品即将获批或已获批生产,技术路线有望复制到其余下属血制公司,因此公司中短期内吨浆收入、吨浆利润提升是大概率事件。此外,大品种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和第四代静丙均处于Ⅲ期临床试验中,品种的扩充也将为公司未来打开成长空间。 我们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按2021年7月6日收盘价计算公司目前股价对应2021年动态市盈率约69倍左右,考虑到公司相关行业的龙头地位、稀缺的标的资源及未来的成长空间,给予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超预期;业绩增长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竞争加剧风险;产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集采及招标降价风险;行业监管政策进一步收紧,超过市场预期;海内外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
中新药业 医药生物 2021-05-10 22.48 -- -- 26.40 15.89%
30.25 34.56%
详细
oracle.sql.CLOB@5b227b38
中新药业 医药生物 2021-04-09 19.67 -- -- 24.49 22.88%
30.00 52.52%
详细
公司发布 2020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04亿和6.62亿,分别同比增长-5.58%和5.78%。其中4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9.3%、2.4%和-9.3%,4季度业绩增速略低于我们此前预期。 分行业看,医药工业实现营收38.6亿,同比减少10.4%,是拖累公司整体收入端增长的主要原因。工业业务毛利率为58.87%,同比下降1.65个百分点。医药商业实现营收59.77亿,同比增长1.18%。 从重点品种销售情况看,速效救心丸销量为406.41万条,同比降低9.37%,预计实现收入在12亿左右。从渠道构成看,医院渠道的销量连续2年双位数正增长,销量占比达到48%。虽速效销售有所下滑,但公司整体心脑血管系统用药收入同比仅下降1.75%。在公司营销改革推动下,以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为代表的心脑血管品种分别同比增长241%和235%,显示了较好的营销潜力。受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公司部分大品种收入出现了下滑,我们认为不用过于担心。公司品种资源丰富,未来可挖掘潜力较为突出。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9.01%,同比下降3.13个百分点,与工业收入的下滑及工业毛利率下降有关。2020年销售费用为14.58亿,同比下降20.29%,预计疫情期间减少了推广等方面的支出,销售费用率为22.08%,同比下降4.07个百分点。虽公司毛利率有所降低,但在费用率下降下,公司净利率为10.29%,同比提升了1.21个百分点。 医药集团混改已完成,2021年3月26日医药集团已完成股权转让的工商变更登记,新引入的战略投资者津沪深公司为公司的间接控股股东,期待在新股东入主集团后公司迈向新征程。此外公司股权激励在2021年底将迎来第一个解除限售期,公司有望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2023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为70.5亿、75.97亿和82.55亿,实现EPS 分别为0.97元,1.14元,1.33元。2021年4月7日收盘价对应2021年的估值约20.66倍,考虑到公司的品牌和品种资源及目前改革的进展,我们继续给予推荐评级,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业绩增长不及预期风险;营销和管理改革力度和进度低于预期;产品竞争加剧风险;医保政策压力;监管环境持续收紧超预期;海内外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
迈瑞医疗 机械行业 2020-11-05 403.80 -- -- 408.31 1.12%
496.00 22.83%
详细
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0.64亿和53.63亿,分别同比增长29.76%和46.09%。其中单三季度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99亿和19.1亿,分别同比增长31.75%和46.65%。公司三季报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增长区间均落在预告区间上限,同时增速环比中报继续提升,超出此前预期。 三季度国际业务继续大幅增长。受海外疫情的持续推动,公司国际业务大幅增长延续,是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预计前三季度增速超过50%,以监护仪、呼吸机、输注泵、新冠抗体试剂、便携彩超、移动DR为代表的抗疫产品需求继续提升。同时受疫情得以有效控制,三季度国内市场增长恢复,特别是以IVD为代表的常规试剂加速恢复,预计前三季度国内业务增长在两位数以上。 利润端增长显著高于收入端。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为66.84%,同比提升1.63bp,其中第三季度毛利率为68.51%,环比提升1.37bp,今年以来逐季提升。一方面公司产品价格平稳,同时毛利相对较高的产品销售占比提升,IVD业务的恢复和海外新冠试剂销售良好,三季度毛利率提升明显。同时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7.6%和4.33%,同比分别下降3.47和0.43bp,带动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率同比提升3.71bp,为33.39%。 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产品线正面受益疫情推动最大。我们预计前三季度该业务增速在60%以上,略超此前预期。近期欧洲疫情有所抬头,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第一波疫情高峰,同时国内医药“新基建”也在发力,预计全年高需求维持,同时看好相关品类在低渗透率背景下的提升空间。 体外诊断类产品线国内市场恢复中。我们预计该业务前三季度销售增速在10%以上。国内方面,虽血球业务恢复相对较慢,但化学发光业务受影响较少,公司新增装机量居前,特别高速机占比较大,为未来试剂放量打好基础。国际方面,新冠试剂销售大幅增长推动前三季度发光业务大幅增长,同时对毛利率构成积极影响。我们持续看好技术升级和进口替代下该业务的增长潜力。 影像类产品线国内市场开始恢复。我们预计该业务前三季度销售增速在5%以上,国内台式彩超业务预计已恢复双位数增长,但国际方面受疫情影响仍有所拖累。我们认为高端彩超仍有较大的进口替代空间。 投资建议:公司是医疗设备龙头企业,借助此次疫情,极大的提升了国际和国内的品牌影响力,竞争力大幅增长。中长期看,器械龙头优势难以撼动,公司无论是从产品线还是市场覆盖角度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暂维持此前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03.89、249.35、303.38亿,分别同比增长23.15%、22.29%和21.67%;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04、78.65和94.77亿,分别同比增长38.95%、20.93%和20.5%;实现EPS分别为5.35、6.47和7.8元/股。以10月31日收盘价计算2020年动态估值约72.3倍,考虑到公司的龙头地位和增长前景,继续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业绩增长不及预期风险;进口替代进度低于预期风险;产品竞争加剧风险;贸易摩擦超预期对海外业务的影响;中美关系全面恶化风险;汇率变动对海外业务的负面影响;医疗卫生建设相关政策执行力度低于预期;海内外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
迈瑞医疗 机械行业 2020-10-21 371.50 -- -- 409.29 10.17%
469.00 26.24%
详细
公司发布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的区间范围分别为148.6-160.9亿、49.6-53.2亿,增长区间分别为20%-30%、35%-45%。其中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的区间范围分别为50.1-54.3、17.6-18.9亿,增长区间分别为20-30%、35%-45%。另外公司预计全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的区间范围分别为198.7-215.2亿、60.8亿元-65.5亿,增长区间分别为20%-30%、30%-40%,符合预期。 三季度收入利润端快速增长持续。国际业务方面,受海外新冠疫情推动,以监护仪、呼吸机、输注泵、新冠抗体试剂、便携彩超、移动DR为代表的抗疫产品延续快速增长态势,是收入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国内业务方面,受益于国内疫情的控制和诊疗活动的恢复,体外诊断试剂需求已逐步恢复,同时我们预计以台式彩超为代表的影像类产品线在3季度也有所恢复。公司持续加强内部管理,改善经营效率,疫情期间采用线上推广等方式进行营销推广,差旅费等经营费用得以有效控制,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收入增速。 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产品线需求有望持续。近期欧洲疫情有所抬头,预计在全球疫情仍不明朗的背景下,海外对该业务线产品需求仍将保持强势。同时国内医药“新基建”也在发力,将是未来几年该业务线的持续推动力。我们预计前三季度该产品线收入增长在50%左右,看好相关品类在低渗透率背景下的提升空间。 。体外诊断类产品线将恢复快速增长态势。体外诊断类产品线近5年复合增速超20%,为增长最快的产品线,预计前三季度销售增速在10%左右。受国内疫情影响,今年以来诊断试剂销售受到影响,但以高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为代表的设备进院速度反而加快,为未来试剂放量打好了基础。此外国际方面,虽常规检测试剂销售有所影响,但新冠抗体试剂销售大幅增长,同时借助新冠抗体试剂的销售,公司化学发光仪拓展也较为迅速。我们持续看好技术升级和进口替代下该业务的增长潜力。 影像类产品线预计稳定增长。公司便携超受疫情推动增长显著,但占比较大的台式彩超受疫情拖累,预计国内业务已有所恢复,但国际业务仍有一定影响,预计前三季度个位数增长。 投资建议:公司是医疗设备龙头企业,借助此次疫情,极大的提升了国际和国内的品牌影响力,竞争力大幅增长。中长期看,器械龙头优势难以撼动,公司无论是从产品线还是市场覆盖角度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维持此前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03.89、249.35、303.38亿,分别同比增长23.15%、22.29%和21.67%;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04、78.65和94.77亿,分别同比增长38.95%、20.93%和20.5%;实现EPS分别为5.35、6.47和7.8元/股。以10月16日收盘价计算2020年动态估值约70倍,考虑到公司的龙头地位和增长前景,继续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业绩增长不及预期风险;进口替代进度低于预期风险;产品竞争加剧风险;贸易摩擦超预期对海外业务的影响;中美关系全面恶化风险;汇率变动对海外业务的负面影响;医疗卫生建设相关政策执行力度低于预期;海内外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