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郭晓月

德邦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120522090001...>>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科华数据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5-17 41.07 -- -- 40.90 -0.41%
42.73 4.04%
详细
数据+数能“双子星”战略。科华数据前身创立于 1988年,成立初期,公司主要从事 UPS 的研发和制造,并于 2006年成为了国内最大的 UPS 制造厂商之一。随着经营规模和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基于深耕数十年的电子电力技术,公司分别于2007年和 2009年切入新能源和数据中心领域。2010至 2020年,公司持续完善各项业务产品及全球化布局,与相关领域战略大客户建立深度合作关系。2021年,公司成立科华数能,明确了打造以“科华数据”、“科华数能”为主的“双子星”战略布局,正式完成由 UPS 龙头到数据+数能“双轮驱动”的转变。近年来,公司经营业绩整体向好,积极推进员工持股和高管增持,彰显经营信心。 数据中心+智慧电能:市场空间广阔,有望稳健增长。IDC 领域,5G+云计算驱动算力需求扩张、 IDC 服务需求提升,据科智咨询预测,到 2024年,中国 IDC 业务市场规模将达 6122.5亿元,2021至 2024年三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超 25%。 公司深耕行业 10余年,为国内领先第三方 IDC 服务商,在服务范围、能耗、规模与枢纽布局等方面优势显著,并于腾讯等战略大客户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后续有望依托自身的产品技术能力与快速交付能力,进一步深化绑定与腾讯之间的合作关系,增强公司整体机柜规模,业务成长确定性强。 新能源:储能业务爆发,收入利润有望双增。储能作为综合能源系统的枢纽,为公司新能源业务的发展重点。国内市场来看,从国家层面到地方陆续推出一系列行业支持政策,长期增长确定性较强;海外市场来看,受政策、电价上涨、可再生能源发展等因素驱动,预计欧美储能行业将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公司在储能业务领域技术优势显著,产品及服务丰富,2022年 9月以来,公司国内市场连续中标多项大型储能项目,海外户用储能市场也签约合作超 2万套(近 400MWh)。 后续预计随全球储能装机量及运维服务需求持续提升,该领域业务有望持续高速增长。 投资建议:公司数据+数能“双轮驱动”,IDC 业务方面有望进一步深度绑定行业核心大客户,提升机柜规模、丰富服务内容,新能源储能方面在手项目充沛,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我们预计 2023-2025年,公司有望实现营业收入97.13/132.12/178.05亿元,归母净利润 8.00/10.59/13.21亿元,对应 PE 为 22.77/17.19/13.78。参考可比公司估值,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数据中心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风险、智慧电能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风险、新能源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风险、核心原材料供应风险等。
浩洋股份 机械行业 2023-04-25 118.05 -- -- 116.84 -3.04%
121.87 3.24%
详细
事件:2022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23亿元,同比增长 97.80%,归母净利润 3.56亿元,同比增长 161.97%;20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30亿元,同比增长 42.47%,归母净利润 1亿元,同比增长 62.65%。 业绩同比高增,盈利能力提升。受疫情后全球演艺活动复苏、公司产能提升、新品迭代等影响,公司 2022年度及 2023年一季度业绩同比均有大幅提升,2022年全年更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公司凭借新品迭代发展不断提升市场地位,提高产品价格议价能力,将成本压力传导至需求端,化解公司原材料价格敞口风险,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022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 50.18%,去年同期为 45.29%,同比提升 4.89个百分点,销售及管理费用率较去年同期均有下降,公司销售净利率为 29.46%,去年同期为22.40%,同比提升 7.06个百分点;2023Q1,公司销售毛利率为 51.65%,同比提升个 3.22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 30.29%,同比提升 3.46个百分点。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金额约 5750.26万元,同比增长37.22%,截至 2022年末,公司及子公司共拥有境内有效专利 695项,境外专利 143项;拥有软件著作权 377项。持续研发投入有望使公司产品技术、更新迭代速度保持业内领先,增强核心竞争力。 国内市场有望逐步形成有效补充。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预测,2023年大型演出活动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演唱会、音乐节演出场次将超过 2019年,演出市场的回暖复苏,将拉动舞台娱乐灯光设备的需。此外,2023年随人员流动限制松绑,我国旅游市场将呈现“稳开高走”的态势,旅游演艺需求同市场保持同步增长趋势。目前,公司利用已经开发的境内市场及在各地销售人员、售后服务人员配备,进一步在全国建设运营中心和售后服务中心,加速推进各区域市场的市场业务拓展,延伸营销渠道,实现全面覆盖国内的营销网络建设。同时,公司利用建立和计划建立在全国各重点城市的售后服务中心形成辐射全国的健全的业务网络,提升公司跨区域经营能力。国内市场有望形成重要补充。 投资建议:基于公司 2022年及 2023年 Q1经验情况,及当前汇率水平,我们调整并预测公司 2023至 2025年营业收入为 16.95/21.88/28.23亿元,归母净利润5.03/6.35/8.05亿元,对应 PE 倍数为 18.63/14.73/11.63,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 风险提示:国际贸易摩擦风险;汇率剧烈波动风险;产能扩张不及预期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及核心技术泄密风险等。
英维克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04-19 31.37 -- -- 34.84 11.06%
34.84 11.06%
详细
公司营收利润双端均实现大幅增长:英维克于2023年4月11日发布公司2022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23亿元,同比增长31.19%;公司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4.38亿元,同比增长98.49%,环比增长134.95%。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0亿元,同比增长36.69%;公司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204.73%,环比增长153.31%。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55亿元,同比增长37.34%;公司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201.40%,环比增长173.51%。公司2022年研发费用1.96亿元,同比增长30.31%。 AI服务器加速部署趋势下,具备IDC全链条液冷技术的英维克或将持续受益:随着ChatGPT的推出,AIGC正在备受关注。AIGC技术对于算力的提升要求更高,这也带动了对于算力硬件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为了满足AIGC的高算力要求,GPU/AI型服务器的供应变得尤为必要。例如,英伟达在3月份发布了DGXH100系统,其功耗高达700W。AI服务器以浪潮NF5468M6为例,包括2颗intellceLake处理器和8颗NVIDIAA800GPU,功耗约4kw。因此在高功耗的AI服务器中,为了确保服务器的长期可靠稳定运行,适当的散热技术变得尤为关键,而风冷散热技术则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相比之下,液冷散热器通过液体流动与散热器内部表面摩擦带走大量的热量,从而起到了很好的散热效果。与普通的风冷散热器相比,液冷技术能够显著提高降温效果。因此,在数据中心和计算设备的散热链中,液冷技术的应用正在加速推进。得益于快速增长的液冷需求以及英维克在提供全链条解决方案方面的优势,来自数据中心和计算设备的液冷技术相关营业收入在2022年增长了约五倍。公司已经推出针对计算设备和数据中心的Coolinside液冷机柜和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冷源、管路连接、CDU分配、快速换接头、Manifold、冷板等方面,并已在规模上进行商业化应用。这种端到端、全链条的一体化布局已成为公司在液冷业务领域的重要核心竞争优势,能够能够充分满足服务器高密度散热需求,高效节能,实现一站式服务。 公司储能温控业务实现高速增长:在应对碳中和和碳达峰目标的制约下,中国储能温控市场面临着巨大的增长机遇。据中商情报网报道,中国储能温控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2年的34.2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164.6亿元,预示着该市场未来的高速成长通道。英维克是国内最早进入电化学储能系统温控领域的制造商之一,长期处于国内储能温控行业的领先地位,是众多国内储能系统供应商的主要温控产品供应商。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储能电站的建设需求持续高速增长。在现有风冷机柜空调的基础上,公司于2020年推出了一系列水冷机组,并开始在国内外各种储能应用场景中进行批量应用。2022年11月3日,公司发布了BattCool储能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2.0,从整体方案、全链条、全方位、全场景、多维度升级了系统性能和运维效率,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提升了竞争优势。这些发展主要得益于储能相关业务的持续增长,2022年机柜温控节能的营业收入与2021年同比快速增长。2022年,储能热管理业务的需求在下半年逐月快速增长,公司来自储能应用的营业收入约为8.5亿元,约为上年度的2.5倍,对公司业务的贡献显著提升。公司在液冷进行“平台化”布局,注重全链条综合的解决方案能力,未来有望拓展多领域多场景应用,并且专注于产品提高可靠性、使用寿命、降低运营成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合计收入43亿元、55亿元、7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7亿元、5.56亿元、7.34亿元,EPS分别为0.98元、1.28元、1.69元。对应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2倍、32倍、24倍。我们看好公司在AI数据中心中液冷温控方案的持续导入,维持“买入”评级。 l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新业务拓展不利风险;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变动风险
普源精电 2023-03-30 62.60 -- -- 103.15 10.40%
69.12 10.42%
详细
国产电测仪器龙头,积蓄十载,全“芯”启航。普源精电成立于 1998年,并于 2007年开始投入示波器核心芯片研发,积蓄十载,于 2017年推出自主研发的“凤凰座”示波器芯片组,成为全球唯五、国内唯一搭载自主研发数字示器核心芯片组并成功实现产品产业化的企业。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 DS70000数字示波器已达到 5GHz 带宽、20GSa/s 最高实时采样率,代表国产厂商最高水平,同时,在射频类产品、波形发生器等领域公司也正逐步取得突破。2018年至 2021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从 2.9亿提升至 4.8亿,CAGR 为 18.32%,受股权支付费用影响, 2020至 2021年利润端出现亏损,预计随 2023年激励影响整体减弱,公司利润端将有望得到改善。 借力国产替代东风,扬帆千亿蓝海。根据 Frost&Sullivan 预测数据,至 2025年,全球电测仪器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千亿,中国市场将超 400亿。目前海外巨头厂商虽仍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但近年来,国务院及发改委、工信部等相关部委陆续出台了多项具体产业政策鼓励支持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发展,国产厂商自身的技术水平、品牌认知等也在持续提升,部分厂商的拳头产品已逐步具备与海外厂商竞争的能力。公司作为国产电测仪器(尤其是数字示波器领域)的龙头,有望率先受益。 自研芯片技术红利释放,高中低端全面突破。1)高端产品快速放量,营收毛利率有望双增: 示波器市场中,4GHz 以上带宽市场的价值量占比约 90%,凭借自研“凤凰座”芯片组,公司推出了 DS70000系列示波器(5GHz、20GSa/s),正式迈入 4GHz 以上带宽的蓝海市场,2020至 2021H1,公司示波器产品销售单价持续提升,单位成本呈现下降趋势,随后续“仙女座”等芯片组陆续推出、产品持续高端化,公司营收和毛利率有望实现双增;2)经济型产品优势显著,有望突出重围:公司于 2022年发布了搭载公司自研 12bit 高分辨“半人马座”芯片组的 DHO 系列示波器,在实现 12bit 垂直分辨率的同时,其价格远低于海外及国内厂商同档次产品,极具性价比,有望在经济型产品的红海市场中突出重围。 产品矩阵稳步扩充,倍数级成长空间打开。单一品类仪器市场空间有限,全面布局是提升收入和份额的必要条件。参考海外仪器仪表巨头厂商是德科技,其产品谱系完善,覆盖包括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波形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网络分析仪等在内的主要仪器品类,2021年,其收入规模近 50亿美元,净利润近 9亿美元。除示波器外,公司也逐步拓展至射频类产品、波形发生器等领域,倍数级成长空间打开。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 2023-2024年,公司有望实现营业收入 8.52/11.61亿元,归母净利润1.65/2.22亿元,对应 PE 为 68.60/51.09。参考可比公司估值,考虑公司为“全球唯五、国内唯一”具有自研芯片能力的厂商,后续成长路径较为清晰,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高端产品推出或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关键电子元器件进口依赖风险、主要原材料供应紧缺及价格波动风险、境外经营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等。
源杰科技 2023-03-24 109.99 -- -- 308.80 100.03%
339.60 208.76%
详细
源杰科技是光通信上游光芯片IDM 厂商,具备光芯片生产自主可控能力。公司是国内光芯片行业少数掌握芯片设计、晶圆制造、芯片加工和测试的IDM 全流程业务体系的公司。公司拥有完整且独立的知识产权,产品覆盖从2.5G 到50G 的磷化铟激光器芯片,下游主要应用在光纤接入、4G/5G 移动通信网络、数据中心等领域。公司管理层拥有多年产业经验,专业背景深厚,公司董事长曾担任Luminent研发员、研发经理,Source Photonics 研发总监。公司目前主要收入来源与光纤接入市场,数据中心市场收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公司逐渐向数据中心市场发力。 公司应用在数据中心市场的25G DFB 激光器芯片已实现批量供货,并且最终应用在全球知名高科技公司。公司应用在数据中心的50G、100G 产品预计未来有望持续增加。 电信侧、数通侧光模块景气度提升,上游光芯片产业有望持续受益。政策方面,国家工信部《“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指出,全面推进5G 移动通信网络、千兆光纤网络、骨干网、IPv6、移动物联网、卫星通信网络等的建设或升级。 市场需求方面,光纤接入市场方面,根据Omdia 统计,2020-2027 年,全球PON市场规模将以12.3%的CAGR 增长,并且在2027 年将达到163 亿美元;电信市场方面,根据GSMA,5G 市场规模的增长在未来仍旧表现乐观,预计全球5G 的连接量到2030 年将超过全球总连接量的一半,并且连接量将超过50 亿。数通市场方面,根据De'Oro Group 统计,2022 年全球数据中心资本支出增速将达到17%,其中超大规模云厂商的数据中心资本支出的增速将高达30%。根据LightCounting,2022 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1.32 亿美元。作为光模块核心元件的光芯片或将持续受益,由于对高速传输需求的不断提升,25G 及以上高速率光芯片市场有望呈现高速增长趋势。 AIGC、ChatGPT、6G 技术加速推进的持续热度下,光通信高速率低功耗传输已成为必然趋势,公司高速率光芯片研发进展顺利。行业层面,AIGC、ChatGPT 的持续热度带动全球AI 算力加速部署,AI 投资已经成为北美各大云厂商下阶段投资主力,海外云巨头已经开始加速布局;国家工信部将研究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全面推进6G 技术研发。技术层面,CPO(光电共封装)技术有望成为AI 算力集群等短距离传输场景中高速率低功耗传输的绝佳解决方案,随着算力的加速建设,CPO 技术有望加速实现产业化。公司层面,公司正在研发布局应用在数据中心400G、800G 高速光模块中的100G EML 激光器、应用在数据中心400G DR4 架构的高速硅光模块以及未来有望应用在CPO 光引擎中的工业级50mW/70mW CW 大功率硅光激光器。 未来随着CPO(光电共封装)技术渗透进入AI 计算集群、高密度数据中心、HPC等短距离传输领域,源杰科技有望持续受益。 公司正在加速布局高速率激光器芯片,随着传统数据中心、AI 数据中心市场景气度的提升,公司25G 及以上的激光器芯片营收有望高速增长。预计公司2023-2024 年合计收入3.95 亿元、5.34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8 亿元、2.14 亿元,EPS 分别为2.61 元、3.54 元。对应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60 倍、44 倍。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失败风险;产品收入结构及客户构成存在较大变动的风险;部分下游厂商与公司存在潜在竞争关系的风险;与国际龙头企业存在较大差距的风险。
邦彦技术 2023-03-22 25.95 -- -- 29.92 15.30%
29.92 15.30%
详细
邦彦技术是国内军工通信系统级产品优质供应商。公司具备了完整的行业许可及自主核心知识产权,是国内少数在舰船通信、融合通信和信息安全等三个业务板块同时建立和发展业务的民营企业。通过长期坚持基于客户需求的技术创新和常年承担客户委托的型号研制开发任务,三大业务板块形成了成熟和成体系的产品线。三大板块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可为国内军方各类客户研发定制化产品。 公司自主研发核心软件,能够达到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 国防信息化建设加速推进,千亿级市场规模前景广阔。国防信息化是现代战争的发展方向,是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特别是信息化战争发展的需要而建设的国防信息体系。我国目前处于国防信息化的第二阶段,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信息化水平仍然不足。2021年,“十四五”规划将我国军工信息化发展纳入未来军队发展重点。商务部投资促进局预计2025年我国国防信息化开支预计将达到2513亿元。 随着军费结构向信息化倾斜,相关智能化设备市场将迎来广阔空间。 舰船通信增速明显,公司自主可控。舰船通信技术是军工信息化中的重要一部分,2021年中国海军舰艇市场规模为169.49亿元,约占全球海军舰艇市场规模的三分之一。我国军舰目前相较于美国在技术和数量上还有差距,所以进一步提升军舰各项实力成为了我军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公司深耕舰船通信行业十余年,在软硬件智能制造方面都能实现自主可控。与同行相比,公司在硬件平台设计、网络可靠传输、无线信道综合应用等方面都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融合通信革新传统系统,广泛应用市场迅速发展。融合通信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已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系统中。伴随通信技术的发展,融合通信不断革新,将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2010-2018年中国融合通信市场复合增长率达到18.3%,市场已进入迅速发展期。公司拥有强大的融合能力和行业先进的音视频处理技术,利用信息安全业务优势,切入国防重点信息安全领域,在军工融合通信行业的民营企业占据一定的领先地位。 信息安全增速持续成长,自主可控潜在增量巨大。随着信息安全核心战略地位的日渐增强、国产替代的需求持续扩大,信息安全产品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市场潜在发展空间广阔。全球信息安全市场2021-2026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11.3%,中国信息安全市场2021-2026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21.2%,领跑全球。伴随向好的市场环境,公司信息安全业务拥有核心技术,收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稳健成长,或将成为公司未来中短期业务的增长点。 预计公司2023-2024年合计收入5.15亿元、7.5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亿元、2.3亿元,EPS分别为0.98元、1.51元。对应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6倍、17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更新及新产品开发的风险;军品审价导致最终审定价格大幅低于暂定价格的风险;行业及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型号装备产品未能列装批量销售的风险。
坤恒顺维 2022-10-31 67.28 -- -- 74.60 10.88%
74.60 10.8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的2022年三季报显示,2022Q1-Q3,公司实现营收1.24亿元,同比增长;归母净利润3674.41万元,同比增长;扣非净利润3490.81万元,同比增长90.54%。其中2022Q3,公司实现营收6476.21万元,同比增长25.65%;归母净利润2467.01万元,同比增长;扣非净利润2383.83万元,同比增长58.71%。2022Q1-Q3,公司毛利率为65.39,同比提升4.07个百分点,净利率为,同比提升5.59个百分点。2022Q3,公司毛利率为63.89%,同比提升,净利率为38.09%,同比提升4.23个百分点。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产品矩阵稳步扩充。2022Q1-Q3,公司研发投入约2546.27万元,同比增长79.93%,2022Q3单季度,公司研发投入约860.45万元,同比提升73.50%。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除迭代及丰富现有产品功能外,还持续投入新产品,保证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的同时确保未来新增业务的持续来源。10倍+市场空间产品进入放量周期,下游行业高景气有望驱动业绩持续高增。 未来2-3年,公司产品谱系有望迅速扩充完备,射频微波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示波器、网络分析仪等核心设备将定型投入市场,据灼识咨询数据,射频微波信号发生器至2024年国内市场空间约23亿元,频谱分析仪、网络分析仪等国内市场空间也在20-30亿元左右,十倍+市场空间有望打开(较无线信道仿真仪)。“十四五”期间军工信息化有望持续高景气,公司有望充分受益,此外,公司中长期的增长前景更加值得期待,公司产品谱系逐步完善后,一方面有望凭借良好的客户基础将新产品在核心客户及其上下游快速导入,另一方面下游也有望从通信、军工逐步拓展到汽车电子、半导体等领域,打开新一轮成长空间。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为2.21/2.96/4.24亿元,归母净利润0.78/1.09/1.43亿元,对应PE为72.03x/51.74x/39.29x。公司产品谱系逐步完善,10倍+市场空间产品进入放量周期,下游行业高景气度叠加国产替代驱动,未来2-3年成长逻辑清晰、确定性较高,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度高风险;关键核心器件进口管制的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核心技术失密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
浩洋股份 机械行业 2022-10-27 93.50 -- -- 106.32 13.71%
106.32 13.71%
详细
事件:2022年 Q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29亿元,同比增长 136.00%;归母净利润 3.02亿元,同比增长 226.43%;扣非归母净利润 2.92亿元,同比增长231.28%。其中,2022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58亿元,同比增长 75.26%,环比增长 5.58%;归母净利润 1.26亿元,同比增长 116.40%,环比 10.54%;扣非净利润 1.24亿元,同比增长 121.16%,环比 11.32%。 业绩持续高增。受全球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限制大型聚集活动的政策持续放松、演艺活动与演艺灯光设备市场进一步恢复,以及汇兑收益影响,公司业绩同比环比均有提升。 盈利能力提升。2022Q1-Q3,公司销售毛利率为 51.13%,去年同期为 44.61%,同比提升 6.52个百分点;公司销售费用率为 6.79%,管理费用率为 6.72%,去年同期为 8.03%、8.03%,均有下降,随公司营收规模持续提升,费用端进一步优化;公司销售净利率为 32.87%,去年同期为 23.83%,同比提升 9.04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2Q1-Q3,公司研发费用约 3833.37万元,同比增长26.60%。随居民消费水平提升、消费结构改善,居民在教育、文化和娱乐上的消费支出有望进一步加大,人们对于艺术表现力的不断追求也有望驱使舞台灯光设备走向创新驱动和技术复杂化,公司品牌余客户优势显著,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保持产品技术领先,有望率先受益。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 2022至 2024年营业收入为 13.16/16.95/21.85亿元,考虑公司毛利改善、费用端优化,归母净利润有望提升至 4.06/5.16/6.24亿元,对应 PE 倍数为 17.92x/14.10x/10.98x ,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影响生产经营风险;国际贸易摩擦风险;汇率剧烈波动风险; 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及核心技术泄密风险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