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陈飞宇

华安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010525020001...>>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恒帅股份 机械行业 2025-04-09 68.80 -- -- 74.36 8.08% -- 74.36 8.08% -- 详细
事件: 2025年 4月 2日晚, 恒帅股份( 300969.SZ)发布 2024年度报告:营业收入 9.62亿元,同比+4.21%;归母净利润 2.14亿元。同比+5.75%;扣非归母净利润 2.02亿元,同比+5.63%。 其中, Q4实现营收 2.58亿元,同比-1.08%,环比+7.03%;归母净利润 0.50亿元。同比-3.53%,环比+4.81%;扣非净利润 0.47亿元,同比-6.08%,环比+2.46%。 核心观点 盈利能力稳健1)营收方面:公司围绕清洗业务和电机业务的双主线核心, 24清洗泵 / 清 洗 系 统 / 汽 车 电 机 营 收 分 别 为 2.02/2.38/4.33亿 元 , 同 比+0.95%/-10.61%/+17.26%。境内/境外营收分别为 5.77/3.73亿元,同比增长+1.32%/+9.31%。 2)盈利方面:公司 20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约为 34.79%,同比-1.46pct 。 其 中 清 洗 泵 / 清 洗 系 统 / 汽 车 电 机 毛 利 率 分 别 为36.87%/24.78%/36.64%,同比-1.72/-5.74/-0.52pct。境内/境外毛利率分别为 31.98%/37.61%,同比-1.75/-1.75pct。财务/管理/销售/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0.85pct/-0.44pct/-0.32pct/+0.28pct。其中,财务费用主要系利息收入及汇兑收益增加所致。 清洗业务: ADAS 主动感知清洗系统拓展顺利,海外交付能力增强1)产品:流体技术产品 2024年实现营收 4.40亿元,同比-5.65%, 将积极进行业务结构优化与新技术落地提速。主动感知清洗系统加速多场景商业化落地,与 Waymo、美团、小马智行、菜鸟及北美新能源客户等展开适配验证并斩获定点订单,验证技术竞争力。为匹配需求增长,公司计划新增 25万套/年气液混合式清洗系统产能,强化智能清洗领域布局。短期收入承压下,商业化落地加速与产能释放有望驱动该板块边际改善,支撑长期增长动能。 2)产能: 两地工厂深化海外市场渗透,支撑全球客户需求。 泰国基地: 通过“部件先行+总成拓展”的阶梯式布局。 一期厂房 2024年建成投产,聚焦清洗泵、电机等部件,二期计划延伸至主动感知清洗系统、热管理系统等总成类产品,逐步完善产品矩阵; 美国基地: 2024年已有定点项目进入量产爬坡阶段,产能加速释放。 微电机业务多元化布局,技术外延有望实现多点开花公司电机业务全年营收 4.33亿元,同比增长 17.26%,核心产品“四门两盖”系列成为增长主力。依托技术升级,业务由单一电机向“电机+执行器”集成化方案延伸,在汽车领域深化布局内部及底盘电机市场,EPB 电机获项目定点,同时探索与机器人产业的协同机会;横向拓展至物流系统滚筒电机等非车用场景,并逐步渗透工业自动化赛道。为支撑需求,公司规划新增 1600万台/年产能,夯实供应链能力。 2024年新能源业务贡献显著,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收入 2.80亿元,占比提升至29.54%。 投资建议公司以微电机为核心技术能力,清洗业务规模化发展并前瞻智能化清洗,产业商业化进程加速;电机业务多品类布局,乘智能化浪潮。 公司积极调整客户结构应对清洗业务承压情况,我们预测公司 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 11.01/13.37/17.02亿元;对应 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 利 润 由 2.39/2.90/3.85亿 元 ; 2025~2027年 对 应 PE 为27.58/22.70/17.14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汽车销量不及预期;( 2)汽车智能化发展不及预期;( 3)原材料成本上涨;( 4)海外工厂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均胜电子 基础化工业 2025-04-02 18.11 -- -- 17.93 -0.99% -- 17.93 -0.99% -- 详细
事件: 2025年 3月 27日晚,均胜电子( 600699.SH)发布 2024年度报告, 2024营业收入 558.64亿元,同比+0.24%;归母净利润 9.60亿元,同比-11.33%;扣非归母净利润 12.82亿元,同比+27.74%。 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47.29亿元,同比+2.15%,环比+4.79%;归母净利润约 0.19亿元,同比-93.77%,环比-93.77%;扣非归母净利润 3.41亿元,同比+2.47%,环比+12.46%。 核心观点: 汽车安全: 重组整合提升长期盈利能力1)营收方面: 汽车安全业务实现营收 386.17亿元,同比+0.23%;汽车电子业务实现营收 165.99亿元,同比-1.13%。尽管短期电子业务承压,但全年新获订单金额约 839亿元,规模再创新高;其中,汽车安全业务约为 574亿元,汽车电子业务约为 265亿元;国内新获订单金额约 350亿元,占比超 40%;新能源相关订单金额超 460亿元,占比超 55%。 2)盈利方面: 非经常性损益中一次性重组整合费用 5.50亿元,同比大幅增加, 短期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表现,但长期通过产能布局优化、人员结构精简及运营效率提升,有望进一步驱动毛利率改善。公司 20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约为 16.22%,同比+ 1.14pct。其中汽车安全业务/汽车电子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14.81%/19.71%,同比+2.27pct/+0.63pct。分地区看,国内地区毛利率 19.69%,同比+2.36pct,国外地区毛利率 15.18%,同 比 +1.53pct 。 销 售 / 管 理 / 财 务 费 用 率 分 别 同 比-0.37pct/+0.78pct/-0.13pct。其中,管理费用增长源于海外业务重组。公司将聚焦安全气囊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化生产——通过技术攻关提升自制率、优化工艺降低单位成本,叠加前述供应链与运营改革的综合效应,参考奥托立夫 2024年 18.55%的毛利率水平, 公司汽车安全业务毛利率仍有向上提升空间。 汽车电子:规模订单陆续放量公司围绕动力域、智驾域、网联域、座舱域和车身域等领域全面布局,持续创新和突破,并利用全球化研发及生产优势达成中国与海外市场双向落地。 23年获得全球知名车企 800V 高压平台功率电子产品全生命周期订单金额约 130亿元的项目定点,作为全球性量产车型,项目将于25年启动,陆续于欧洲、美国市场投放。 25年 1月,新获知名自主新能源品牌超百万台车量级的首个区域控制器项目量产订单,并将在 2025年实现快速量产。 A+H 联动全球化布局, 定位“汽车+机器人 Tier1”1) 24年公司通过置换原持有的均胜群英 49%股权控股香山股份,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且强化智能座舱和新能源业务协同。 2) 25年公司将借助港股上市加速 A+H 双资本平台布局,募资重点投向自动驾驶、传感器、新能源管理、人工智能、 Robotaxi 等前沿技术领域,同步延伸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目前, 已向知名人形机器人企业送样核心零部件,开拓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链第二增长曲线。 投资建议公司各项降本增效措施取得成效,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同时公司积极开展“业务+资本” 全球化战略,推动订单落地,发展业务协同。 我们预计公司 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 646.69/690.35/737.98亿元;对应 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15.47/18.81/21.95亿元; 2025~2027年对应 PE 为 16.35/13.45/11.52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投资建议1)宏观环境及行业风险; 2) 原材料价格及汇率波动风险; 3)订单放量不及预期; 4)规模整合不及预期。
德赛西威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5-03-21 118.20 -- -- 119.11 0.77% -- 119.11 0.77% -- 详细
事件:2025年3月15日晚,德赛西威(002920.SZ)发布2024年度报告,2024营业收入276.18亿元,同比+26.06%:归母净利润20.05亿元,同比+29.62%;扣非归母净利润19.46亿元,同比+32.66%。 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6.43亿元,同比+16.21%,环比增长约18.69%;归母净利润约5.98亿元,同比+1.99%,环比+5.22%;扣非归母净利润4.97亿元,同比-17.54%。环比-24.50%。 核心观点:营收动能持续,盈利能力增强1)营收方面:智能座舱业务实现营收182.29亿元,同比+15.36%,第四代智能座舱平台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并在理想汽车等客户中成功配套。智能驾驶业务实现营收73.14亿元,同比+63.06%,产品矩阵优化升级以全面覆盖多样化市场需求,高算力平台IPU04已成功实现规模化量产,为理想汽车、小鹏汽车、极氪汽车、长城汽车、广汽埃安、路特斯等多家知名车企提供配套支持。智能网联业务实现20.74亿元,同比+27.99%,将持续通过创新的软件解决方案和大数据应用,覆盖智能网联生态系统、基础软件平台、智能进入解决方案、智能周边产品、网络安全防护、OTA升级等全栈式解决方案。 2)盈利方面:销售毛利率为19.88%,同比-0.09pct。其中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毛利率分别为19.11%/19.97%,同比-0.91pct/+3.98pct。 全年汽车电子销售量达3100万台,同比增长12.83%,得益于公司供应链管理模式改善,产品规模化提升,营业利润率7.6%,同比+0.59pct。 研发/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88pct/-0.50pct/-0.35pct/+0.35pct。其中财务费用受汇兑损失增加影响。 深化智能化出海布局,拓展全球市场新格局1)公司收入动能持续,新项目年化销售额突破270亿元,其中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业务分别新获订单超160/100亿元,2024年海外订单规模超过50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超过120%。公司目前已获得TATA、MOTORS、VOLKSWAGEN、MAZDA、STELLANTIS、SEAT、TOYOTA、SKODA、VOLVO、FORD、AUDI、LEXUS、SUZUKI等国际知名车企的新项目订单,并成功突破白点客户HONDA。 2)产能建设推进,海外西班牙智能工厂已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底竣工,2026年开始向客户供应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一系列智能化产品。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也将支持中西部的基地建设项目、惠州总部的智能汽车电子系统及部件生产项目,助力公司提高产能。 研发合作紧密,产品陆续放量掌握域控制器发展从1.0域集中、2.0域融合、到3.0中央计算迭代1)智能座舱:推出第五代智能座舱平台,基于全新AI芯片支持实时决策、自适应响应和主动协助。HUD成功进入日系、德系车企供应链,实现首个HUD项目成功量产下线2)智能驾驶:与奇瑞共同开发舱驾一体中央计算平台,持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3)积极拥抱AI技术:募投智算中心用于自建先进算力基础设施以降低对外部资源的依赖,并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和模型迭代效率。 投资建议公司深度聚焦于汽车智能化高效融合,布局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为汽车电子行业领先公司,具有规模效应,受益于智驾平权带来的市场增量机会。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25.91/33.85/42.67亿元,同比增长29.2%/30.6%/26.1%,对应2025/2026/2027年P/E分别为25.51/19.53/15.49x。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定点车型量产不及预期;盈利能力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