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申联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4-28 7.41 -- -- 7.83 4.54%
7.75 4.59%
详细
业绩总结: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亿元,同比减少8.3%,归母净利润为6109.8万元,同比减少44.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5077万元,同比减少48.4%。单四季度实现营收0.4亿元,同比减少51.2%,归母净利润为-1126.6万元,同比减少161.5%。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185.2万元,同比减少8.1%,归母净利润为1586.8万元,同比减少33.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351.8万元,同比减少33.5%。 点评:报告期内公司业绩承压主要系因为:1)下游养殖景气低迷,产品销售端面临压力;2)从费用角度来看,销售费用7311.6万元,同比增长15.4%,系因2022年公司开展并加大“泰吉联”、“联圆净”等产品的市场拓展力度;研发费用3903.9万元,同比增长11.7%,在研产品顺利推进,同时积极开展mRNA疫苗新技术的研发工作,未来产品品类有望更加丰富,长期发展向好。 动保重视程度提高,公司产品矩阵日益丰富。2022年全国生猪出栏7亿头,十家上市生猪养殖企业出栏量合计达1.2亿头,占比达17%左右,相较于21年提升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新版GMP正式实施,提高兽药行业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产能。22年Q4-23年Q1北方城市出现非瘟散点复发的现象,养殖企业需进一步提高防疫水平,重视生物安全防护。公司持续推进研发,不断扩充产品多样性,报告期内公司与兰研所签署《口蹄疫等动物疫病疫苗产品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双方同意在口蹄疫、圆环、塞内卡等重大动物疫病方面共同进行开发;猪圆环病毒2型亚单位疫苗(重组杆状病毒OKM株)取得兽药产品批准文号,该产品为国内第二个获得新兽药证书的杆状病毒载体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系公司与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发,产品抗原纯度高,交叉保护性强。 持续推进市场化转型,稳步扩张产能。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动物疾病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实施机制改革的通知》中指出,未来市场发展的方向将以2021年、2022年、2025年为三个重要节点,逐步全面取消政府招标采购强免疫苗,支持市场机制在强免疫苗经销、采购、免疫服务等环节起决定性作用。公司进行销售模式调整,建立专业的市场化销售队伍和完善的技术服务保障体系,市场化销售占比明显提升。重点产能扩建包括甘肃省兰州新区投资建设动物疫苗项目,建成后预计将带来动物活疫苗、动物灭活苗各7000万头份/年的产能扩张,拟先进行猪圆环疫苗、猪瘟疫苗的生产,投产后预计年均销售收入增加3.2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EPS分别为0.31元、0.49元、0.69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24/15/11倍,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9.3元。 风险提示:下游养殖端突发疫病、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等风险。
申联生物 2023-04-21 7.92 -- -- 8.05 0.50%
7.96 0.51%
详细
事件:申联生物发布《关于合作开发动物mRNA 疫苗及药物项目暨拟设立控股子公司的公告》:公司与苏州科瑞迈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双方拟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在兽用生物制品领域开展基于mRNA平台技术的相关产品研发、临床研究、产品生产及商业化销售业务。此次合作,公司预计现金方式出资不超1.2 亿元,其中首期出资人民币3000万元。科瑞迈德以其拥有的环状mRNA 平台技术相关专利及转有技术出资。 投资要点: 科瑞迈德是一家专注于人用环状mRNA药物开发的生物医药科技企业,技术实力国内领先。科瑞迈德成立于2021 年,注册地位于苏州。 其专注于新一代环状mRNA 核酸药物的研发,已申请30 余项环状mRNA 领域核心平台技术发明专利,其中自主研发的新型成环框架Clean-PIE 系统,无需引入外源序列,精准高效成环,能够降低免疫原性,提高表达效率和表达时长。科瑞迈德开发了自主知识产权LNP核酸递送系统,部分专利已经获得授权,实现了LNP 药物的量产。 自主知识产权的环状mRNA 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22 年,科瑞迈德“环状mRNA 编码的细胞因子组合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研发”成功入选国家级核酸药物“揭榜挂帅”创新项目。 成立员工持股平台,深度绑定核心利益。合资公司设立后,将成立员工持股平台。员工持股平台通过向合资公司增资的方式取得合资公司不超过10%的股权。通过成立员工持股平台,有助于绑定合资公司与核心技术人员的利益,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公司有望加速推进兽用mRNA疫苗的研发,优先针对重大动物疫病。 mRNA 疫苗相对于传统灭活疫苗,在安全性、有效性和便捷性方面拥有较大优势,在应对重大新发动物传染病的防控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合资公司成立之后,公司将推进多种mRNA 疫苗及药物的研发和布局,建立核酸疫苗(mRNA)平台技术并拓展应用,计划优先开展猪蓝耳病、猪流行性腹泻、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的开发并逐步推进伴侣动物预防、治疗产品的开发。 盈利预测 考虑到猪价仍处于下行周期,我们调整公司2022-2024 年的营业收入预测分别为3.29、4.37、5.96 亿元,同比-8.26%、32.89%、36.37%;实现归母净利润0.62、1.17、1.83 亿元,同比-44.02%、88.90%、57.42%,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54、28、18 倍。公司研发平台完善,随着新产品上市将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畜禽价格大幅下降风险、重大动物疫病风险、新产品上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合作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申联生物 2023-01-18 8.59 -- -- 8.93 3.96%
8.93 3.96%
详细
申联生物成立于2010年6月,是一家专业从事兽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核心产品为国家强制免疫疫苗产品-口蹄疫疫苗,包括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猪口蹄疫O、A二价三组分合成肽疫苗以及猪口蹄疫O、A二价灭活疫苗。公司在全球首创了口蹄疫合成肽疫苗,是国内该领域的领军者,为疫苗研发开辟了新的技术方向。自2007年开始公司在国内猪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市场占有率均保持第一。2021年新产品猪口蹄疫O、A二价灭活疫苗正式上市销售,公司成为业内仅有的4家能同时生产猪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和灭活疫苗的企业之一。未来随着公司非口蹄疫疫苗产品陆续上市,公司产品矩阵将得到进一步完善。 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提升+政府采购逐步退出,共同推动动保行业扩容。非洲猪瘟疫情爆发前,国内生猪养殖行业仍以散养户为主,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国内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迅速提升。2020年,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养殖场(户)出栏占比下降至42.9%,较非洲猪瘟前(2017年)下降了10.2个百分点。从行业发展趋势和产业政策导向来看,政府采购将逐步推出市场,行业竞争将趋于市场化。在这两个主要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内动保行业市场规模迅速扩张,到2021年达到686亿元,并且2018-2021年行业复合增速高达14.35%,是非洲猪瘟前行业增速(2013-2017年GAGR=4.10%)的3.5倍。在生猪养殖行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动保行业市场化竞争的大背景下,未来一批研发能力强、产品质量好、管理水平高的动保企业将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 坚持研发驱动,公司“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进入收获期。公司2019、2020、2021年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均超过10%,其中2021年研发投入占比达到19.14%。 2022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占比17.05%,在下游行情较为低迷的情况下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公司经过多年研发创新,逐步建立了合成肽疫苗技术平台、灭活疫苗技术平台、病毒样颗粒疫苗技术平台及体外诊断技术平台四大高水平技术平台,为传统疫苗的升级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国家动物疫病防疫政策从有效控制向逐步净化消灭转变,以及流行毒株和疫苗生产技术的持续迭代,以合成肽疫苗、亚单位疫苗和核酸疫苗为代表的的新型疫苗将越来越受到规模养殖场的青睐。2021年我国新型兽用疫苗的产能利用率达到75.78%,远远高于传统疫苗。新型疫苗因其具有诸多良好特性,未来在兽用疫苗领域将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公司“以口蹄疫疫苗为主体,其他动物疫苗和诊断试剂产品为辅”的一体两翼战略进入收获期,未来两年将有牛羊口蹄疫疫苗,猪圆环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猪瘟亚单位疫苗等非口蹄疫产品上市,在研的核心产品还包括猪塞内卡病毒病灭活疫苗,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δ冠状病毒病三联灭活疫苗以及多款病毒样颗粒疫苗。新产品上市销售之后,公司核心竞争力有望得到进一步增强。 市场化转型初见成效,新建产能进入释放期。公司已建立了经销商网络与大客户直销相结合的市场化销售体系。截止2021年底,销售团队人数达到63人,一级服务商近30家,二级服务商800家,覆盖全国30个省(市),可以为养殖户提供售前、售中、售后全流程、一体化的技术服务保障;2021年公司兽用生物制品实现销售收入3.58亿元,其中政府采购实现收入3.05亿元,同比减少7.3%,市场销售实现营收5243.6万元,同比增长556.7%,占比14.7%。公司持续加大生产线的建设与改造,已经打造了“两大基地、六条生产线”的产能布局,已建成的口蹄疫细胞悬浮培养灭活疫苗生产线和细胞悬浮培养病毒亚单位疫苗生产线正处于产能快速释放阶段,在建的动物灭活疫苗生产线未来可用来生产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及多种新型的类病毒颗粒疫苗。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动保行业2023仍保持较高景气度,以及今明两年公司新产品上市带动产能快速投放,公司2023-2024年公司经营业绩有望实现大幅提升,我们预计2022-2024公司归母净利润为0.87/1.44/2.23亿元,对应PE分别39.72/23.93/15.4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猪价大幅下行风险;重大动物疫病风险;新产品研发进展及上市时间不及预期;投建项目盈利不及预期;产品推广不及预期;口蹄疫疫苗政府采购政策变动导致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小市值公司二级市场流动性风险。
申联生物 2022-11-14 9.36 11.83 197.24% 9.29 -0.75%
9.29 -0.75%
详细
投资逻辑:规模养殖占比不断提升,当前生猪价格于25元/公斤波动,养殖盈利,动保需求向好;2)公司向市场化转型,销售服务升级,市场销售快速增长;3)注重科技创新,与兰研所在口蹄疫、圆环、塞内卡等重大动物疫病方面共同进行开发,产品矩阵不断丰富,动物疫苗项目扩充产能,有望带来增量。 规模场占比提升,下游养殖回暖,动保产品需求提升,非瘟疫苗或将带来市场增量。环保要求提高养殖门槛,非洲猪瘟等突发情况,不仅对落后产能造成冲击,而且使得养殖端更加重视疫病防治,2022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3.7亿头,十家上市生猪养殖企业出栏量合计达5985万头,占比达16.4%,科学养殖提升效率与资金优势将成为养殖户的核心竞争力,这使得动保行业长期发展前景向好,优质产品更易获得青睐。当前生猪价格于25元/公斤附近波动,养殖企业步入盈利区间,生猪价格回暖,有利于动保企业业绩提高。非瘟疫苗研究稳步推进,当前亚单位疫苗相关研发关注度较高,随猪瘟病毒变异,其毒性逐步减弱而传染性增强,亚单位灭活苗较弱毒苗而言虽有效性不及,但安全性更高,因而推广可能性便更大,若是未来顺利市场化,则行业关注度与成长性将进一步提升。 公司向市场化转型,利润率提升,市场影响力扩张。目前我国动物疫苗市场分强制免疫和非强制免疫两大类,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动物疾病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实施机制改革的通知》中指出,未来市场发展的方向将以2021年、2022年、2025年为三个重要节点,逐步全面取消政府招标采购强免疫苗,支持市场机制在强免疫苗经销、采购、免疫服务等环节起决定性作用。 公司进行销售模式调整,建立专业的市场化销售队伍和完善的技术服务保障体系,公司2021年公司兽用生物制品实现营收3.6亿元,其中政府采购实现收入3.1亿元,同比减少7.3%,市场销售实现营收5243.6万元,同比增长556.7%,占比14.7%。重点产能扩建包括甘肃省兰州新区投资建设动物疫苗项目,建成后预计将带来动物活疫苗、动物灭活苗各7000万头份/年的产能扩张,拟先进行猪圆环疫苗、猪瘟疫苗的生产,投产后预计年均销售收入增加3.2亿元。 多元化产品策略推动公司竞争力快速提升,项目建设逐步投产带来利润增量。 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614.1万元,同比增长6.8%,研发费用率为11.7%,较去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公司构建合成肽疫苗技术平台、灭活疫苗技术平台、病毒样颗粒疫苗技术平台及体外诊断技术平台,并与研究院所以及高校合作研发,2022年4月公司与兰研所签署《口蹄疫等动物疫病疫苗产品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双方同意在口蹄疫、圆环、塞内卡等重大动物疫病方面共同进行开发。11月9日公司发布公告,猪圆环病毒2型亚单位疫苗(重组杆状病毒OKM株)取得兽药产品批准文号,该产品为国内第二个获得新兽药证书的杆状病毒载体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系公司与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发,产品抗原纯度高,交叉保护性强。公司合作研发的牛口蹄疫O型、A型二价合成肽疫苗,已完成试生产工作,目前处于产品批准文号申报阶段,合作研发的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CHO-133D)及猪塞内卡病毒病灭活疫苗均处于新兽药注册阶段,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δ冠状病毒病三联灭活疫苗(SD14株+HuN16株+HeN17株)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公司诊断制剂包含有猪口蹄疫病毒VP1结构蛋白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试剂以及非洲猪瘟病毒毒荧光PCR核酸检测试剂,多元化产品有望带来业绩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2-2024年EPS分别为0.26元、0.43元、0.60元,22-24年对应动态PE分别为35X/21X/15X。参考同行业2023年平均PE28倍,考虑到公司产品创新、销售渠道拓展,未来成长空间广阔,予以公司2023年28倍PE,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2.04元。 风险提示:产能扩张不及预期、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