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熊子兴

国海证券

研究方向: 动保、生猪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350522100002。曾就职于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生毕业于美国福特汉姆大学,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曾在方正证券和国元证券从事农业研究,目前主要覆盖动保、生猪板块....>>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科前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5-23 24.01 -- -- 24.31 1.25%
24.90 3.71%
详细
科前生物是国内猪用非强制免疫疫苗市场龙头。公司成立于2001年,主要从事兽用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门类齐全,涵盖猪用疫苗、禽用疫苗、宠物疫苗、检测试剂、微生态制剂等多个门类。 2022年,公司兽用生物制品业务实现销售收入9.74亿元,占报告期营业收入的97.3%。2020年和2021年,公司在国内非国家强制免疫猪用生物制品市场销售收入排名第一。2016年-2021年,猪伪狂犬疫苗市场份额连续六年排名第一,猪支原体肺炎疫苗和猪胃肠炎、腹泻二联疫苗市场份额均连续三年国内排名第一。2022年,根据国家兽药基础数据库公布的数据,公司在猪伪狂犬疫苗市场占有率达到23%,稳居市场首位。 扩容在即,动保行业成长空间打开。1)受益于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集中化程度提升,头均生猪医疗防疫费用有望提高。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国内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快速提升。2017-2020年,规模养殖场生猪出栏量占比从46.9%迅速提高至57.1%。2020年,规模猪场头均医药防疫费用比散养生猪高7.78元/头。我们认为在生猪养殖规模化、集中化程度加速的背景下,动保行业的市场空间有望保持较快增长。2)政府采购退出,释放行业成长空间。根据《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指导意见(2022-2025)》的要求,在2025年底前逐步全面停止政府招标采购强制免疫疫苗。政府采购退出之后,这块原有的市场需求将由市场化销售承接。与政府采购的疫苗相比,疫苗企业通过市场招标销售给中大型养殖场的疫苗品质和价格均优于政府招标采购的同类疫苗。3)非洲猪瘟疫苗和宠物疫苗上市将大大拓宽市场空间。国内非洲猪瘟疫苗研发从立项开始已经经过了四年时间,在这期间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目前来看,亚单位疫苗和活载体疫苗的研发进展和商业化前景更加乐观。中性情况下(市场渗透率50%,疫苗单价15元/头份),未来非洲猪瘟疫苗的潜在市场空间为114.2亿元,一旦上市,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市场空间将在现有基础上增长67.1%。关键宠物疫苗有望实现进口替代。近年来国内宠物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给宠物药品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国内宠物药品研发起步较晚,同类产品技术水平较低,不少关键药品和疫苗都需要依赖进口。在行业政策的鼓励下,国内动保企业纷纷加大了宠物药品和疫苗的研发力度,并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以“猫三联”疫苗为例,国内已有多家企业的 “猫三联”疫苗进入临床试验。上市之后将实现国产疫苗从“0”到“1”的突破。 核心产品矩阵不断丰富,积极寻求新增长点。公司在猪伪狂犬疫苗的市场占率常年保持第一。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公司不断进行产品迭代和工艺升级,以筑牢产品优势地位。 公司在研产品包括猪伪狂犬基因工程疫苗,猪伪狂犬病、猪瘟二联活疫苗等,相较于现有产品技术优势明显。2014年,猪德尔塔冠状病毒传入国内之后,病毒性猪腹泻病的防疫形势日趋严峻。目前国内尚无可用疫苗。公司猪δ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完成复核试验,有望成为国内首个上市的猪δ冠状病毒疫苗产品。PCV2d已取代PCV2b成为主要流行基因型,但目前上市的猪圆环病疫苗主要是针对后者。公司猪圆环病毒2d型重组杆状病毒灭活疫苗已经进入初审阶段,上市之后将弥补公司短板,缩小和同行的差距。此外公司积极打造新的增长点,随着新建产能投产和新产品上市,禽用疫苗和微生态制剂业务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非洲猪瘟疫苗研发和宠物诊疗生态圈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公司在2022年半年报中首次公开指出,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和载体疫苗等产品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我们认为公司非洲猪瘟疫苗研发项目进展顺利,正不断向着商业化的目标迈进。此外,公司在研产品,猫三联(猫瘟病毒、猫杯状病毒、猫疱疹病毒)灭活疫苗已经申报了临床试验。根据公司2022年年报显示,2022年8月全资子公司武汉科前生物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武汉科宠宠物医院有限责任公司,直接布局宠物诊疗领域,意图打造宠物诊疗生态圈。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作为猪用非强制免疫疫苗市场龙头,有望充分受益行业景气度提升。在公司强大的研发能力加持下,优势产品行业地位进一步稳固,潜力产品有望高速增长。我们预计2023-2025公司归母净利润为5.93/7.57/8.84亿元,对应PE分别19.0/14.9/12.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猪价大幅下行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新产品销售不及预计;重大动物疫病风险、测算误差相关风险。
生物股份 医药生物 2023-05-18 10.58 -- -- 10.91 2.44%
10.84 2.46%
详细
事件:生物股份发布2022 年年报和2023 年一季报: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9亿元,同比下滑13.94%,归母净利润2.11亿元,同比下降44.9%。 2023Q1 实现营业收入3.64 亿元,同比增长6.5%,归母净利润1.07 亿元,同比增长31.8%。 投资要点: 下游亏损导致2022 年业绩下滑,2023 年重回增长轨道。受2022年上半年下游生猪养殖企业深度亏损的影响,公司经营压力加大。 2022 年,生物制药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4.51 亿元,同比下降15.5%。 公司调整经营策略,与下游客户共度难艰,导致毛利率下降7.4 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全国生猪平均价格高于去年同期,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均出现增长。毛利率同比提升4.5 个百分点,净利率同比提升5.7 个百分点。2023 年一季度公司盈利能力全面修复。 非口蹄疫疫苗增长迅速,产品矩阵不断完善。2022 年,公司布病疫苗、猪圆环疫苗、猪伪狂犬疫苗销售量分别同比增长51.1%、29.4%和78.2%。随着非口蹄疫疫苗销售量的快速增长,公司产品矩阵不断丰富,口蹄疫疫苗收入占比有望逐年降低。 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已申报应急评价,mRNA 疫苗取得一定进展。 据2022 年年报,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研制的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已正式向农业农村部提交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应急评审材料。该疫苗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经过多轮动物试验验证,展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保护效果。此外,公司在非洲猪瘟mRNA 疫苗技术路径研发方面,与国内外一流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联合研发。mRNA 疫苗具有免疫原性强、安全性高、工艺简单等优点。公司对筛选出的非洲猪瘟病毒抗原蛋白进行mRNA 疫苗表达验证以及本动物试验,多个靶点上展现了良好的保护效果。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33、22.32、26.98 亿元,同比增长19.89%、21.80%、20.85%;实现归母净利润3.70、4.75、6.00 亿元,同比增长75.68%、28.42%、26.33%。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32、25、20 倍。公司是老牌动保企业,随着产品矩阵不断丰富,业绩有望重回增长轨道。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畜禽价格大幅下降风险、重大动物疫病风险、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推进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产品研发及产品质量风险、盈利能力下降。
普莱柯 医药生物 2023-04-28 25.85 -- -- 28.80 9.84%
28.40 9.86%
详细
事件:普莱柯发布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8亿元,同比增长11.8%,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降28.7%,扣非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下降16.57%。2023Q1实现营业收入3.06亿元,同比增长24.6%,归母净利润0.65亿元,同比增长74.5%,扣非归母净利润0.60亿元,同比增长73.6%。 投资要点:2022年营收逆势增长,2023Q1同比大幅改善。2022年上半年生猪养殖行业深度亏损,对上游动保行业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去年营业收入12.28亿元,同比增长11.78%,实现了逆势增长,主要是公司加大了对大型养殖集团客户的开发力度。其中,猪用疫苗业务收入、化药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9.0%和13.0%,高于整体营收增速;禽用疫苗及抗体业务收入同比小幅下降1.3%。2023Q1公司业绩实现大幅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6%,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73.6%。2023Q1,猪用疫苗业务收入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同比增长19.8%,化药业务收入1.14亿元,同比大增61.1%。 2023Q1销售净利率大幅提升。今年一季度公司销售净利率回升至21.4%,较去年同期提升6.1个百分点。净利率的大幅回升除了收入的增长之外,公司期间费用率下行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其中,销售费用率下降1.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下降3.8个百分点。2023Q1毛利率小幅下降主要是因为去年下半年在建工程大量转固,导致折旧费用增加。 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已提交应急评价,多款新产品取得重大进展。 截至目前,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简称“兰研所”)合作开发的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已经提交了应急评价。该产品上市之后能有效减轻下游养殖场户的防控压力,具备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此外,公司与兰研所合作开发的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三组份亚单位疫苗已基本完成临床前研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合作开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H5+H7)重组三价亚单位疫苗(杆状病毒载体)已经完成临床试验,即将提交新兽药注册。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73、17.91、20.68亿元,同比增长19.92%、21.63%、15.44%;实现归母净利润2.89、3.82、4.68亿元,同比增长66.09%、32.20%、22.38%。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2、24、20倍。公司是业内研发能力领先的动保企业,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畜禽价格大幅下降风险、重大动物疫病风险、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推进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产品研发及产品质量风险、盈利能力下降。
申联生物 2023-04-21 7.92 -- -- 8.05 0.50%
7.96 0.51%
详细
事件:申联生物发布《关于合作开发动物mRNA 疫苗及药物项目暨拟设立控股子公司的公告》:公司与苏州科瑞迈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双方拟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在兽用生物制品领域开展基于mRNA平台技术的相关产品研发、临床研究、产品生产及商业化销售业务。此次合作,公司预计现金方式出资不超1.2 亿元,其中首期出资人民币3000万元。科瑞迈德以其拥有的环状mRNA 平台技术相关专利及转有技术出资。 投资要点: 科瑞迈德是一家专注于人用环状mRNA药物开发的生物医药科技企业,技术实力国内领先。科瑞迈德成立于2021 年,注册地位于苏州。 其专注于新一代环状mRNA 核酸药物的研发,已申请30 余项环状mRNA 领域核心平台技术发明专利,其中自主研发的新型成环框架Clean-PIE 系统,无需引入外源序列,精准高效成环,能够降低免疫原性,提高表达效率和表达时长。科瑞迈德开发了自主知识产权LNP核酸递送系统,部分专利已经获得授权,实现了LNP 药物的量产。 自主知识产权的环状mRNA 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22 年,科瑞迈德“环状mRNA 编码的细胞因子组合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研发”成功入选国家级核酸药物“揭榜挂帅”创新项目。 成立员工持股平台,深度绑定核心利益。合资公司设立后,将成立员工持股平台。员工持股平台通过向合资公司增资的方式取得合资公司不超过10%的股权。通过成立员工持股平台,有助于绑定合资公司与核心技术人员的利益,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公司有望加速推进兽用mRNA疫苗的研发,优先针对重大动物疫病。 mRNA 疫苗相对于传统灭活疫苗,在安全性、有效性和便捷性方面拥有较大优势,在应对重大新发动物传染病的防控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合资公司成立之后,公司将推进多种mRNA 疫苗及药物的研发和布局,建立核酸疫苗(mRNA)平台技术并拓展应用,计划优先开展猪蓝耳病、猪流行性腹泻、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的开发并逐步推进伴侣动物预防、治疗产品的开发。 盈利预测 考虑到猪价仍处于下行周期,我们调整公司2022-2024 年的营业收入预测分别为3.29、4.37、5.96 亿元,同比-8.26%、32.89%、36.37%;实现归母净利润0.62、1.17、1.83 亿元,同比-44.02%、88.90%、57.42%,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54、28、18 倍。公司研发平台完善,随着新产品上市将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畜禽价格大幅下降风险、重大动物疫病风险、新产品上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合作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科前生物 2023-04-20 27.28 -- -- 26.44 -3.89%
26.22 -3.89%
详细
事件:科前生物发布2022 年年报及2023 年一季报: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1 亿元,同比下滑9.23%,归母净利润4.10 亿元,同比下降28.25%。2023 年Q1 实现营业收入2.80 亿元,同比增长37.92%,归母净利润1.36 亿元,同比增长49.33%。 投资要点: 受猪价拖累公司去年业绩同比下滑,2023Q1 实现超预期增长。2022年,公司猪用疫苗实现销售收入9.37 亿元,同比下降11.30%。主要系去年上半年生猪养殖行业深度亏损对公司猪用疫苗销售造成较大影响。今年一季度全国生猪平均价格高于去年同期,我们预计公司猪用疫苗销售情况有所好转。此外,2022 年公司微生态制品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400.63 万元,同比增长114.38%,有望成为公司下一个业绩增长点。 盈利能力全面修复。2023Q1 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较去年同期提升4.39 和3.67 个百分点。毛利率提升主要是因为今年一季度疫苗销量增加使得单位生产成本下行。今年一季度公司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双降,从而推动净利率上行。 非瘟疫苗研发持续推进,多个新产品进入新兽药申报阶段。公司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活载体疫苗和亚单位疫苗进展顺利,未来有望申报应急评价。截至2023 年一季度,公司新产品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δ 冠状病毒三联灭活疫苗(WH-1 株+AJ1102 株+CHN-HN-2014 株)、猪塞内卡病毒(HB16 株)灭活疫苗、I 群禽腺病毒灭活疫苗(4 型,HB-2 株)等已进入新兽药注册阶段,猫三联(猫瘟病毒、猫杯状 病毒、猫疱疹病毒)灭活疫苗已提交临床试验申请。新产品上市之后,有望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矩阵,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考虑到猪价仍处于下行周期,我们调整公司2023-2025 年的营业收入预测分别为13.18、16.36、19.26 亿元,同比增长31.64%、24.12%、17.75%;实现归母净利润5.93、7.57、8.84 亿元,同比增长44.81%、27.58%、16.90%,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20、16、14 倍。公司作为动保行业龙头之一,既受益于自身业绩高增长,又有望享受非瘟疫苗上市带来的行业扩容投资机会,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畜禽价格大幅下降风险、重大动物疫病风险、新产品上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盈利能力下降。
申联生物 2023-01-18 8.59 -- -- 8.93 3.96%
8.93 3.96%
详细
申联生物成立于2010年6月,是一家专业从事兽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核心产品为国家强制免疫疫苗产品-口蹄疫疫苗,包括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猪口蹄疫O、A二价三组分合成肽疫苗以及猪口蹄疫O、A二价灭活疫苗。公司在全球首创了口蹄疫合成肽疫苗,是国内该领域的领军者,为疫苗研发开辟了新的技术方向。自2007年开始公司在国内猪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市场占有率均保持第一。2021年新产品猪口蹄疫O、A二价灭活疫苗正式上市销售,公司成为业内仅有的4家能同时生产猪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和灭活疫苗的企业之一。未来随着公司非口蹄疫疫苗产品陆续上市,公司产品矩阵将得到进一步完善。 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提升+政府采购逐步退出,共同推动动保行业扩容。非洲猪瘟疫情爆发前,国内生猪养殖行业仍以散养户为主,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国内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迅速提升。2020年,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养殖场(户)出栏占比下降至42.9%,较非洲猪瘟前(2017年)下降了10.2个百分点。从行业发展趋势和产业政策导向来看,政府采购将逐步推出市场,行业竞争将趋于市场化。在这两个主要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内动保行业市场规模迅速扩张,到2021年达到686亿元,并且2018-2021年行业复合增速高达14.35%,是非洲猪瘟前行业增速(2013-2017年GAGR=4.10%)的3.5倍。在生猪养殖行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动保行业市场化竞争的大背景下,未来一批研发能力强、产品质量好、管理水平高的动保企业将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 坚持研发驱动,公司“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进入收获期。公司2019、2020、2021年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均超过10%,其中2021年研发投入占比达到19.14%。 2022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占比17.05%,在下游行情较为低迷的情况下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公司经过多年研发创新,逐步建立了合成肽疫苗技术平台、灭活疫苗技术平台、病毒样颗粒疫苗技术平台及体外诊断技术平台四大高水平技术平台,为传统疫苗的升级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国家动物疫病防疫政策从有效控制向逐步净化消灭转变,以及流行毒株和疫苗生产技术的持续迭代,以合成肽疫苗、亚单位疫苗和核酸疫苗为代表的的新型疫苗将越来越受到规模养殖场的青睐。2021年我国新型兽用疫苗的产能利用率达到75.78%,远远高于传统疫苗。新型疫苗因其具有诸多良好特性,未来在兽用疫苗领域将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公司“以口蹄疫疫苗为主体,其他动物疫苗和诊断试剂产品为辅”的一体两翼战略进入收获期,未来两年将有牛羊口蹄疫疫苗,猪圆环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猪瘟亚单位疫苗等非口蹄疫产品上市,在研的核心产品还包括猪塞内卡病毒病灭活疫苗,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δ冠状病毒病三联灭活疫苗以及多款病毒样颗粒疫苗。新产品上市销售之后,公司核心竞争力有望得到进一步增强。 市场化转型初见成效,新建产能进入释放期。公司已建立了经销商网络与大客户直销相结合的市场化销售体系。截止2021年底,销售团队人数达到63人,一级服务商近30家,二级服务商800家,覆盖全国30个省(市),可以为养殖户提供售前、售中、售后全流程、一体化的技术服务保障;2021年公司兽用生物制品实现销售收入3.58亿元,其中政府采购实现收入3.05亿元,同比减少7.3%,市场销售实现营收5243.6万元,同比增长556.7%,占比14.7%。公司持续加大生产线的建设与改造,已经打造了“两大基地、六条生产线”的产能布局,已建成的口蹄疫细胞悬浮培养灭活疫苗生产线和细胞悬浮培养病毒亚单位疫苗生产线正处于产能快速释放阶段,在建的动物灭活疫苗生产线未来可用来生产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及多种新型的类病毒颗粒疫苗。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动保行业2023仍保持较高景气度,以及今明两年公司新产品上市带动产能快速投放,公司2023-2024年公司经营业绩有望实现大幅提升,我们预计2022-2024公司归母净利润为0.87/1.44/2.23亿元,对应PE分别39.72/23.93/15.4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猪价大幅下行风险;重大动物疫病风险;新产品研发进展及上市时间不及预期;投建项目盈利不及预期;产品推广不及预期;口蹄疫疫苗政府采购政策变动导致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小市值公司二级市场流动性风险。
牧原股份 农林牧渔类行业 2022-09-05 58.92 -- -- 60.96 3.46%
60.96 3.46%
详细
事件:8月30日,公司披露2022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2.7亿元,同比增长6.57%;归母净利润-66.84亿元,同比下降170.16%,扣非归母净利润-68.71亿元,同比下降172.82%。 事件点评:猪价触底回升,Q2业绩改善明显今年4月份以来生猪价格持续回升,由3月底12.1元/公斤的低点一路上涨至17.4元/公斤。生猪价格的快速上涨,使得公司Q2业绩明显改善: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9.90亿元,同比增长21.53%;归母净利润-15.03亿元,同比下降158.66%。虽然利润仍处于亏损的状态,但相较于一季度,降幅已经收窄。考虑到生猪价格高位维持,我们预计年底有望扭亏为盈。 出栏量稳步提升,降本增效成果显现报告期内,公司共出栏生猪3128万头,约占全年出栏目标的57%,到今年年底公司有望实现生猪出栏5600万头的目标上限。二季度以来,公司通过梳理优化业务路径、强化现场管理、加强人员能力培养等措施,不断提高养殖成绩,使得育肥猪完全成本在6月底降至略高于15.5元/公斤的水平,较年初16元/公斤的完全成本有明显下降。年底公司有望实现14.5-15元/公斤的成本目标。 一体化战略加速推进,屠宰产能持续增加公司继续加快下游屠宰业务布局。截至6月底,公司已在河南、山东、安徽、东北等生猪养殖产能较为集中的地区成立23家屠宰子公司,已投产内乡、正阳、商水、铁岭、曹县等8家屠宰厂,投产产能合计为2,200万头/年,预计今年年底投产产总产能将超过3000万头/年。上半年公司共计屠宰生猪351.5万头,均来自于自有屠宰厂。通过自养自宰的业务模式有利于发挥上下游协同效应,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64.2、313.5和230.1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1.21、5.89和4.32元/股,对应PE估值分别为49、10和14倍。维持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疫病风险、出栏量不及预期、食品安全风险、养殖成本上升。
科前生物 2022-08-30 23.84 -- -- 26.97 13.13%
27.10 13.67%
详细
事件:8月29日,公司披露2022年半年报。2022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4亿元,同比下降27.78%;归母净利润1.59亿元,同比下降44.39%。 事件点评:下游亏损导致公司上半年业绩承压,下半年有望加速改善受生猪养殖行业持续亏损的影响,公司今年上半年业绩整体承压。二季度开始生猪价格持续反弹,行业亏损幅度明显收窄,公司业绩出现边际改善的迹象:Q2实现营业收入1.91亿元,同比下降15.55%;归母净利润0.68亿元,同比下降41.68%,同比降幅较一季度已明显缩小。7月份以来生猪价格维持在20元/公斤以上,自繁自养头均盈利已经大幅高于正常盈利水平。在下半年动保行业景气度提升的背景下,公司业绩有望加速改善。 加大费用控制力度,提高现金管理效率今年上半年,公司一方面加大了费用的控制力度,通过优化员工结构,提高员工效率等措施,使得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4.62%。另一方面,公司增持大额存单至13.46亿元,通过提高现金管理效率,缓解部分下行压力。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多个在研项目取得进展公司在业绩承压的背景下,仍然加大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共投入研发费用0.4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82%。猪圆环病毒2型重组杆状病毒、猪支原体肺炎二联灭活疫苗(KQ03株+XJ03株)、猪瘟、猪伪狂犬二联活疫苗(C株+HB2000株)、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传染性法氏囊病、禽腺病毒病(I群,4型)四联灭活疫苗(LaSota株+HB01株+rVP2+rFiber2)等在研产品已提交新兽药注册并受理;猫鼻气管炎、猫鼻结膜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三联灭活疫苗完成实验室研究,准备提交临床试验申请;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和载体疫苗等产品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公司作为动物疫苗行业的头部企业,将充分受益于行业景气度提升。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6.0、7.7和8.9亿元,按照最新股本测算,对应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1.30、1.66和1.92元/股,按照最新股价测算,对应PE估值分别为19、14和13倍。维持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生猪价格下行风险、重大疫病风险、新产品投放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