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伍可心

东海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630522120001。曾就职于万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27.27%
(第159名)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药明康德 医药生物 2022-08-01 95.98 -- -- 97.68 1.77%
97.68 1.77%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收入177.6亿元(YoY+68.5%),归母净利润46.4亿元(YoY+73.3%),扣非归母净利润38.5亿元(YoY+81.0%)。 Chemistry:剔除新冠订单收入增速36.8%,CRDMO模式下供需双热前景无忧。2022H1:1)常规业务收入稳健增长:整体收入129.7亿元(YoY+101.9%),其中小分子药物发现收入35.0亿元(YoY+36.5%);经我们测算:新冠商业化项目收入约为41.8亿元,常规小分子CDMO业务收入约为52.9亿元(YoY+37.0%)。2)在手订单充足:H1化学项目所涉新药物分子2,010个,其中临床前及临床I期、II期、III期阶段分别有1627、288、52个,已获批上市的43个;小分子CDMO管线共增加473个新分子。3)新业务需求增长强劲:寡核苷酸和多肽药物的D&M服务客户数量达到98个(YoY+123%),服务分子数量达到142个(YoY+63%),收入达7.1亿元。4)加速产能建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6-7月,常州的第二个高活原料药大规模生产车间、又一寡核苷酸及多肽大规模生产大楼及又一大规模连续化生产(亦称流动化学)车间投产。 Testing:持续强化一体化优势,疫情下收入仍实现正向增长。2022H1,业务收入26.1亿元(YoY+23.6%),细分来看:1)实验室分析与测试业务强劲增长:实验室分析及测试收入18.9亿元(YoY+34.6%),其中安评收入保持强劲增长(YoY+53%),器械测试业务显著恢复(YoY+31%);2)疫情下临床CRO及SMO收入仍实现正增长:收入7.2亿元(YoY+1.7%),SMO团队扩充至超4600人(YoY+16%),分布在全国约150个城市的1,000+家医院。 Biology:新分子类型相关生物学服务驱动快速增长。2022H1,业务收入10.9亿元(YoY+18.5%),其中新分子种类及生物药相关收入同比增长67%,占生物学收入19.0%。 ATU:CTDMO商业模式驱动增长。2022H1,ATU收入6.2亿元(YoY+35.73%)。1)商业化项目即将兑现:包括51个临床前和I期临床试验项目,9个II期临床试验项目,7个III期临床试验项目(其中4个项目处于上市申请准备阶段)。2)革命性技术TESSA具备引流空间:3月,公司正式发布TESSA技术,与传统的基于质粒的生产相比,利用TESSA载体生产的AAV是基于质粒方法生产的10倍以上。截至6月底,公司有30个TESSA项目正在客户评估中。 DDSU:业务迭代升级影响当期增速,商业化项目或兑现在即。2022H1,受制于业务迭代升级及IND交付周期长,DDSU收入4.6亿元(YoY-26.7%);期间完成9个项目的IND申报工作,获得19个临床试验批件,有1个项目处于上市申请(NDA)阶段,处于临床I-III期试验项目分别有77、18、5个。 投资建议:2022H1,剔除新冠订单后,公司强势化学业务仍实现稳健增速,其余四大业务板块持续强化,多个项目商业化或兑现在即。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04/101.89/133.14亿元,EPS分别为2.81/3.45/4.50元,对应PE分别为37.7/30.7/23.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新冠订单执行不及预期风险,产能扩张不及预期风险。
药明康德 医药生物 2022-07-15 105.60 -- -- 108.66 2.90%
108.66 2.90%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77.56亿元,同比增长68.52%;归母净利润46.36亿元,同比增长73.29%;归母扣非净利润38.50亿元,同比增长81.00%;经调整non-IFRS 归母净利润43.01亿元,同比增长75.68%,整体延续一季度高增长趋势。 受益于持续强化的业务模式,疫情之下公司Q2业绩预计仍实现超预期高速增长。2022Q2,公司预计实现营收92.82亿元,同比增长约66.16%,超出此前预期;归母净利润29.93亿元,同比增长154.72%;归母扣非净利润21.36亿元,同比增长64.69%;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22.48亿元,同比增长67.36%。公司维持营收高速增长主要受益于公司持续强化的一体化CRDMO和CTDMO业务模式,及公司积极配合落实上海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充分发挥全球布局、多地运营及全产业链覆盖的优势,及时制定并高效执行业务连续性计划。 公司长期成长逻辑: 1)实验室化学带动后续业务强势增长:实验室化学是化药研发的早期阶段,且为公司的强势业务,公司在早期参与客户研发项目,伴随项目进程推进与客户形成深度绑定,持续承接后续更高附加值订单。此外,根据公司公告,化学业务项目储备众多(2021年小分子工艺研发和生产管线共增加732个项目,其中商业化项目增加了14个,同比提升50%),预计伴随产能建设加快及工厂陆续投产,化学业务有望维持高速增长。2)新业务贡献弹性:公司持续开发新兴技术平台、扩充团队以拓展业务需求、提供全方位的生物学服务和解决方案,2022年,公司测试、生物学业务收入有望延续近几年的增长势头;CTDMO业务项目管线漏斗效应初显,收入增速有望超过行业增速。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我们认为公司在手订单充裕,化学业务强势正增长带动整体收入高速增长,我们预计全年收入有望达到66.3%的高速增长,伴随项目持续推进及技术平台扩建,各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力,长期发展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04/101.89/133.14亿元, EPS分别为2.81/3.45/4.50元,对应PE分别为37.7/30.7/23.5倍,给与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反复,新冠订单执行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不及预期。
爱美客 机械行业 2021-05-03 594.00 -- -- 688.96 15.99%
844.44 42.16%
详细
公司发布2021年一季报:2021年Q1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亿元、1.7亿元、1.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7.5%、296.5%、303.3%。 公司是国内轻医美领域龙头企业,产品矩阵多元化、差异化。公司聚焦医美主业,持续引领中国玻尿酸注射产品发展,目前公司产品有逸美、宝尼达、爱芙莱/爱美飞、嗨体、逸美一加一、紧恋等共六款产品,其中嗨体(国内唯一一款针对颈纹注射用玻尿酸产品)、爱芙莱及宝尼达为公司三大核心品种,均在国内市场具有先发优势;在研产品包括童颜针、肉毒素、利拉鲁肽减肥药物等。 大单品嗨体持续放量推动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长。2016-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从1.4亿元增长至7.1亿元,归母净利润从0.5亿元增长至4.4亿元,分别实现CAGR49.8%、69.4%。公司大单品嗨体自2017年上市以来收入从0.3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4.5亿元,CAGR 为90.4%。目前嗨体已转化成多个商品化项目,其中熊猫针于2020年8月开始推广,主打眼周抗衰,在品牌影响力及眼周适应症的推广下,嗨体系列产品成长空间可期。 公司业绩增速逐季提升,净利润率持续提升。2020年Q1-Q4,公司单季度营收为0.8、1.6、2.2、2.5亿元,同比变化-21.0%、16.3%、43.2%、51.0%;归母净利润为0.4、1.0、1.4、1.5亿元,同比变化-17.5%、36.5%、56.0%、75.2%。伴随疫情影响褪去及新品推广,公司2021年Q1增速延续高增长,实现营收2.6亿元,创单季度新高。2021年Q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0.7%(-3.4%)、4.5%(-5.5%)、9.0%(+0.1%),随着品牌影响力和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公司规模效应凸显,净利率水平持续提升。 牌照壁垒+持续的高研发投入+持续赋能的销售体系筑造公司品牌护城河。公司的主营产品均为Ⅲ类医疗器械,一个产品从前期准备到注册审批,期间通常需要耗时5-6年,复杂的审批流程构筑了行业的高壁垒及嗨体等产品的先发独占优势。高比例的专业研发技术人才队伍为公司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提供了保障,公司目前拥有研发人员数量91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3.5%。公司持续赋能市场营销服务网络,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公司目前销售团队达160人,覆盖全国31省市自治区的5000家医美机构。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EPS 分别是3.01、4.57、6.52元,对应PE 分别198.7、130.0、92.0倍。公司是国内轻医美领先企业,主打产品为玻尿酸注射剂。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技术替代,医疗纠纷,海外疫情反复。
华熙生物 2021-04-26 190.52 -- -- 250.23 31.17%
314.57 65.11%
详细
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3亿元,同比增长39.6%;归母净利润6.5亿元,同比增长10.3%。华熙生物是全球领先的、透明质酸全产业链企业,透明质酸产业化规模居国际前列。 公司建立了从原料到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及功能性食品的全产业链业务体系,服务于全球的医药、化妆品、食品制造企业、医疗机构及终端用户。2020年,公司功能型护肤品、原料产品、医疗终端产品三大板块分别实现业务收入13.5、7.0、5.8亿元,分别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51%、27%、22%。 积极拥抱线上渠道,功能性护肤品实现爆发性增长。目前,公司功能性护肤品品牌矩阵搭建日趋完善,形成差异化定位,构建了功效指向性更强的科学配方和产品体系。2020年,为应对疫情冲击,公司积极调整功能性护肤品业务营销模式,功能性护肤品收入爆发性增长,实现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112.2%。 受全球疫情蔓延影响,原料产品收入小幅下滑。2020年,全球疫情蔓延,公司海外客户终端业务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客户对原料需求有所下降。2020年,公司原料业务实现收入7.0亿元,同比下降7.6%。未来随着全球疫情逐步控制,影响消退,公司该部分业务将恢复正常。 受益于国内疫情控制,医疗终端业务快速恢复。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医疗机构门诊量大幅下降,公司医疗终端业务受到冲击。在国内疫情逐渐缓解后,公司骨科产品销售快速恢复;医美产品始终保持市场热度;医用创面保护剂类产品销售增速较为理想。2020年,公司医疗终端业务实现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17.8%。 外延并购原料企业,内生持续加码研发、销售构建公司护城河。2020年6月,公司收购佛思特,进一步提升透明质酸整体产能。目前,公司为构建国民品牌,打造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2020年继续加大销售投入,持续完善品牌建设、渠道构建、关键人才引进等战略性投入;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全方位、多角度传播品牌核心形象。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EPS 分别是1.84、 2.56、3.39元,对应PE 分别103.8、74.5、56.2倍。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透明质酸全产业链企业,透明质酸产业化规模居国际前列。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技术替代,医疗纠纷,海外疫情反复。
通策医疗 医药生物 2021-04-19 282.78 -- -- 357.75 26.51%
421.99 49.23%
详细
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2020年,公司实现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8.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亿元,同比增长5.7%。2021年Q1,公司实现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221.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963.0%。 通策医疗是区域连锁口腔龙头,已形成可复制的“区域总院+分院”的扩张模式。目前公司拥有已营业口腔医疗机构50家,其中,公司在浙江省内已经拥有杭州口腔医院平海院区、城西院区和宁波口腔医院三家总院,绍兴区域医院集团也已经成立,由此扩张分院,形成多个“区域总院+分院”区域医院集群。截至2020年底,公司口腔医疗服务营业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开设牙椅1986台,口腔医疗门诊量达到219.1万人次。 疫情影响逐步消除,2020年公司收入实现正增长。受国内疫情影响,2020年1月公司下属医院全面停诊,2月底陆续恢复部分急诊业务,直至5月中才全面恢复业务。2020年公司实现医疗服务收入20.1亿元,其中口腔医疗服务收入为20.0亿元。分业务来看,公司实现儿科医疗收入4.0亿元(+18.9%);正畸医疗收入4.1亿元(+7.7%);种植医疗收入3.2亿元(+7.4%);综合医疗收入8.6亿元(+6.8%)。 2021年Q1公司实现各业务高速增长,儿科业务占比不断提升。2021年Q1公司实现口腔诊疗业务收入6.0亿元。分业务来看,公司实现儿科医疗收入1.3亿元(+92.4%);正畸医疗收入4.1亿元(+59.9%);种植医疗收入3.2亿元(+54.8%);综合医疗收入8.6亿元(+43.1%)。在各项业务均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儿科业务增长迅速,占口腔诊疗业务的比例不断提升。 蒲公英计划逐步落地,持续深化浙江区域龙头地位。公司计划在浙江省内建设大量分院,使得公司下属医院能够遍布浙江省的各个区域。2020年公司不断优化“蒲公英计划”各个环节,保障蒲公英计划顺利开展。截至2021年Q1,公司省内开业医院数量已经达到33家(不包括三叶)。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EPS分别是2.20元、2.91元、3.80元,对应PE分别128.6、96.9、74.4倍。公司是国内区域口腔龙头,目前已形成可复制的成熟扩张模式,前景可期。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分院建设不及预期;疫情反复;医疗纠纷。
昊海生科 2021-04-07 115.55 -- -- 142.69 23.49%
247.39 114.10%
详细
公司发布220020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亿元,同比下降17.0%;实现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下降38.0%。同时,公司发布2021年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8-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扭亏为盈。 公司专注医用生物材料的优质赛道。公司是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主要产品涉及眼科、整形美容与创面护理、骨科、防粘连及止血四个主要业务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行业领先优势。2020年公司四大版块实现收入5.66、3.32、2.42、1.72亿元,分别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42%、25%、18%、13%。 受疫情影响公司220020年收入下滑明显,目前影响已基本消除。由于公司主要产品均应用于门诊及择期手术,2020年年初受疫情影响,相关服务均被纳入临时停诊范围,业务受限显著,公司各产品销售收入均较大幅下降;从2020年下半年起,伴随疫情逐步控制,国内恢复经济活动,公司经营情况逐渐恢复正常。 玻尿酸占比下降和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上升导致公司盈利能力下降。2020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74.9%,下降2.4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毛利率较高的玻尿酸产品营业收入占比下降较大所致。公司2020年销售费用率为41.7%、管理费用率为25.57%、研发费用率为9.49%,分别增加7.8、1.7、2.3个点,主要原因是:公司持续的市场推广和营销活动投入,以及公司加大了对于眼科和医美产品的研发投入。由于产品结构变化和期间费用率的上升导致2020年公司销售净利率为17.3%,下降5.8个点,大于毛利率的降幅。 公司在眼科医美领域的内生++外延驱动,有望实现业绩高速增长。2020年,公司眼科领域管线布局取得多项重大进展;2021年疫情及集采影响减弱,公司中标产品及新产品或将逐步放量,与此同时,公司正在实施多项并购项目并获得多项产品大陆地区独家经销权。公司在医美领域持续完善产品布局,高端玻尿酸产品“海魅”上市+积极布局肉毒毒素、治疗脱发白发小分子产品+收购光电类设备,我们认为未来该板块各产品间将形成一个协同效应,驱动整体收入高增长;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EPS分别是2.43元、3.06元、3.76元,对应PE分别43.3、34.3、28.0倍。公司是A股市场上优秀的生物医用材料创新型企业。 主要产品国产替代空间广阔,首次覆盖给予“增持”的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行业相关监管政策不确定性,集采降价超过预期
药明康德 医药生物 2021-01-29 167.63 -- -- 188.28 12.32%
188.28 12.32%
详细
公司发布220020年年度业绩预告::2020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7.82亿元-29.67亿元,同比增长50%-60%;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2.97亿元-23.93亿元,同比增长20%-25%;预计实现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为34.91亿元-36.11亿元,同比增长45%-50%。业绩增长符合预期。 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影响较大。2020年非经常性损益较大,主要由于公司所投资的以上市公司标的及非上市公司股权的市场价值上涨等原因,使公司部分非流动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以及投资收益增长较大,预计影响利润金额为17.94亿元;此外,由于公司H股可转债券衍生金融工具部分的公允价值受公司H股股价大幅上涨影响,2020年预计非现金账面公允价值损失金额预计为13.49亿元。 中国区实验室和CCDMO业务强劲增长,美国区实验室和和CRO业务受疫情影响。Q1受国内疫情影响中国区实验室一度暂缓,Q2全面恢复运营,Q3除美国区实验室外,各业务板块均加速增长,Q4预计持续高速增长(从公司2020年年度业绩预告推测,Q4实现归母净利润11.28亿元-13.13亿元,同比增长464%-557%)。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系全球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产业链龙头,实验室服务及CDMO/CMO服务呈高速增长态势,一体化服务平台优势显著,长期强劲增长可期。将疫情转化为订单加速器,实现公司客户数量快速增长,长尾战略优势凸显,一体化平台持续提高客户黏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61.46/209.59/264.9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8.82/36.58/45.70亿元,对应EPS1.18/1.50/1.87元,对应市盈率101.23X/79.63X/63.88X(取2020/11/9收盘价)。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国外新冠疫情反复,导致经营恢复不及预期;2)订单数量和研发进展不及预期;3)汇率波动风险;5)投资收益波动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