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网信通
|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
2024-09-16
|
16.97
|
--
|
--
|
21.48
|
26.58% |
|
25.46
|
50.03% |
|
详细
8月 27日,公司发布 2024年半年度报告。 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6.82亿元,同比下降 5.09%;实现归母净利润 2.32亿元,同比下降 6.9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32亿元,同比增长9.82%。 2024Q2, 公司业绩表现亮眼, 实现营业收入 16.63亿元,同比增长 10.66%;实现归母净利润 2.20亿元,同比增长 24. 01%;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20亿元,同比增长 34.98%。 作为国网数字化领域重要子公司, 公司有望核心受益电改加速以及电网投资超预期带来的电力 IT 景气度提升。 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评级。 事件8月 27日,公司发布 2024年半年度报告。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6.82亿元,同比下降 5.09%;实现归母净利润 2. 32亿元,同比下降 6.9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32亿元,同比增长 9.82%。 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6.63亿元,同比增长 10.66%;实现归母净利润 2.20亿元,同比增长 24.0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20亿元,同比增长 34.98%。 简评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Q2业绩增速超预期,现金流状况大幅改善。 2024年上半年, 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推进,电力 IT 行业保持向好发展。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6.82亿元,同比下降 5.09%;实现归母净利润 2.32亿元,同比下降 6.9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32亿元,同比增长 9.82%。 2024Q2,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6. 63亿元,同比增长 10.66%;实现归母净利润 2.20亿元,同比增长24.0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20亿元,同比增长 34.98%。 销售毛利率为 20.01%,同比提升 1.26pct,主要系公司持续强化项目管理,推动管理精细化,实施精益成本管控。 经营活动现金流情况大幅改善至-2.47亿元,去年同期为-6.54亿元,主要系销售商品收到的款项同比大幅提升。 业务口径调整,全新形成五大业务板块,技术与服务创新重要性与战略性进一步凸显。 公司制定《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对公司业务产品进行优化归集,围绕公司“能源数字化智能化”产业布局,形成数字化基础设施、前沿技术、企业数字化、电力数字化、能源创新服务五大业务板块。其中, 数字化基础设施板块实现收入 13.99亿元,占比 52.17%,毛利率 17.09%; 电力数字化应用实现收入 7.90亿元,占比 29.45% ,毛利率18.99% 企业通用数字化应用实现收入 2.35亿元,占比 8.76%,毛利率 30.50%; 前沿技术创新业务实现收入 1.60亿元,占比 5.95%,毛利率 25.49%; 能源创新服务业务 0.98实现收入亿元,占比 3.66%,毛利率 35.82%。相对于以前的业务口径, 前沿技术创新业务以及能源创新服务业务重要性与战略性进一步凸显, 相较于其他三大业务,毛利率相对较高、占比相对较低, 彰显了公司对于前沿技术以及服务创新方向的持续探索与投入的决心,进一步加快推动公司高效能、高质量发展。 (1)前沿技术创业业务方面,加快推动量子、 AI 等前沿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 承建国家电网公司与合肥国家量子实验室的联合实验室,支撑国网安徽电力建成全球首座“量子示范变电站”数字孪生平台; “数智安监”等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在 20余家省(市)电力公司落地;“数字员工”产品场景对话功能开发并在四川、冀北等成功试用; “星鸿”产品系列规划并在国网上海电力开展试点验证;打造低压配电台区电力鸿蒙升级改造方案,支撑国网上海电力一终端(专用 PAD+电力鸿蒙底座)建设方案落地。 (2)能源创新服务业务方面,碳排放、绿电交易以及虚拟电厂取得积极进展。 推动全国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平台推广应用,持续拓展河北、江西、新疆、陕西、四川等省公司省级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平台深化建设; 绿证交易系统累计交易 8,900余万张,实现绿电消费核算系统在北京等 6省部署上线; 承建四川省首座政企协同虚拟电厂并成功投运。 投资建议: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推进,国网投资超预期,公司有望核心受益。 随着电力体制机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 国网加快数字化布局, 2024年全年投资有望首次超过 6000亿, 比去年新增711亿元,主要用于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等。公司作为国网核心子公司之一, 加快布局量子、 AI、虚拟电厂等业务,有望核心受益电改加速以及电网投资超预期带来的电力 IT 景气度提升。 预计 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85.06/94.72/106.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0.85%/11.36%/12.00% ,归母 净 利 润为9.35/10.80/12.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2.94%/15.42%/15.76%,对应 PE 21.70/18.80/16.24倍。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评级。
|
|
|
中天科技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4-09-11
|
13.01
|
--
|
--
|
17.04
|
30.98% |
|
17.78
|
36.66% |
|
详细
2024年来,公司海洋板块新增中标订单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截至2024年8月27日,公司海洋系列在手订单约123亿元,其中大部分是海缆订单,且国际订单占比不低。随着后续江苏、广东等地海风项目开工,公司2024年下半年、2025年海洋板块有望迎来业绩拐点。此外,预计下半年特高压建设持续景气,公司电力传输业务收入与盈利将持续提升。 事件中天科技发布2024半年报,2024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4.16亿元,同比增长6.32%,实现归母净利润14.60亿元,同比下降25.3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27亿元,同比下降9.33%。 简评1、经营总体稳健,经营总体稳健,22024Q2扣非净利润小幅下滑。 2024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4.16亿元,同比增长6.32%,实现归母净利润14.60亿元,同比下降25.3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27亿元,同比下降9.33%。2024Q2实现营业收入131.74亿元,同比增长11.00%,归母净利润8.24亿元,同比下降30.57%,扣非归母净利润8.32亿元,同比下降10.49%。 在特高压建设的带动下,公司电力板块景气度持续,整体收入取得不错增长;但利润出现下降,预计主要系去年同期海洋等高毛利业务占比相对较高,2024H1公司毛利率为16.68%,同比下降0.54pct,此外公司部分新能源业务,由于竞争激烈,盈利情况也有所下滑。 2、海洋业务在手订单充裕,有望迎来拐点。 影响海风发展的不利因素正逐步消除,国内江苏、广东等地项目开工预期提升,欧洲海上风电爆发,产能缺口拉动国内海风企业出海,海风行业有望迎来业绩估值双提升。根据国家能源局,截至2023年末国内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容量为37.3GW,结合各省海上风电规划以及当前招标节奏,我们预计2025年末我国海上风电并网量有望超60GW,意味着2024、2025年累计新增并网量近23GW。由于2024H1开工量一般,预计2024新增装机量在8GW左右,则2025年并网量有望在15GW左右,增速明显提升。海外方面,2023年下半年以来,NKT,Nexans,Prysmian等巨头海缆在手订单同比大幅增长,印证了欧洲海上风电正在提速。截至2024年3月,Prysmian积压海缆订单达132亿欧元,产能已占用至2028年。 2024年来,公司相继中标中东电力总承包项目、中东和亚洲中压油气大长度供货项目、多个欧洲地区高压和中压电力互联项目等,新增中标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截至2024年8月27日,公司海洋系列在手订单约123亿元,其中大部分是海缆订单,且国际订单占比不低。从后续项目确认节奏看,如果江苏项目9月顺利动工(目前从龙源射阳、国信大丰的工程招标文件看,计划工期是在2024年9月20日至2025年5月30日),Q4公司有望确认部分国信大丰、三峡大丰项目收入,全年海洋收入较去年有望明显增长。 3、光纤光缆行业短期承压,公司积极布局特种光纤、OPGW通感一体化、硅光模块等方向。 2023年中国移动光纤光缆采购量有所下降,叠加2024年上半年光棒、光缆出口放缓,公司普通光缆业务短期面临一定压力。但在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和400/800G长途干线建设需求的带动下,G.654.E光纤和多模光纤的需求将会有显著增加。下半年,随着运营商库存恢复到正常水平,以及国际干线建设需求回暖,订单量有望恢复增长。此外公司低功耗400GDR4硅光模块也已经就绪。面向电网领域,公司立项研发基于OPGW通感一体化、线路舞动监测系统、电缆隧道综合监测系,继续深化和扩大在电网系统的产品布局。 4、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2024年来,公司海洋板块新增中标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截至2024年8月27日,公司海洋系列在手订单约123亿元,其中大部分是海缆订单,且国际订单占比不低。随着后续江苏、广东等地开工,公司2024H2、2025年海洋板块有望迎来业绩拐点。此外,预计下半年特高压建设持续景气,公司电力传输业务收入与盈利将持续提升。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35.44亿元、42.67亿元、49.62亿元,对应PE为13X、10X、9X,维持“买入”评级。5、、示风险提示海上风电发展不及预期,部分地区规划量与实际落地量及落地节奏可能存在差距,粤东地区管制较紧,项目审批存放缓可能;海上风电竞争加剧,国内海上风电需求情况较好,新进入者陆续涌现,或加剧低端海缆市场竞争;欧美国家以信息安全为由限制公司海光缆出口;光纤光缆行业需求下滑、竞争加剧、价格再次下跌;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影响公司利润;光伏EPC落地不及预期;光模块、CPO等前期研发投入较大,但短期难以产生收入,或影响净利润。
|
|
|
中国移动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4-08-16
|
100.47
|
--
|
--
|
105.75
|
5.26% |
|
119.00
|
18.44% |
|
详细
公司经营总体保持稳健,个人市场方面,在流量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公司加强应用、权益、终端融合运营,力争个人市场保持平稳;家庭市场方面,在推动千兆宽带持续渗透的同时,加强“智家+内容”驱动,提升综合家宽ARPU;政企市场方面,持续深耕行业,沉淀核心能力,提升B端项目的盈利水平。若按72%派息率计算(公司指引三年内派息比例提升至75%),公司当前股息率H股约7%,A股约4.5%,股息回报仍然具备吸引力。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5467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主营业务收入4636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为802亿元,同比增长5.3%,资本开支为640亿元,自由现金流为674亿元。 简评1、坚持高质量发展战略,数字化转型收入快速增长。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5467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主营业务收入4636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为802亿元,同比增长5.3%。单季度看,2024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30亿元,同比增长1.09%,主营业务收入为2443亿元,同比增长0.8%,归母净利润为506亿元,同比增长5.2%。在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诸多困难挑战下,传统通信服务业务经营面临一定的压力,公司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第二曲线”数字化转型收入达1471亿元,同比增长11.0%,占主营业务收入比达到31.7%,较上年同期提升2.4pct。 此外,得益于公司成本管控良好,整体利润水平保持良好增长。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为2968亿元,同比下降1.2%,占营业收入比重为54.3%,其中网络运营及支撑支出同比下降0.5%,折旧与摊销同比下降7.1%。费用方面,销售费用为292亿元,同比增长8.9%,主要由于渠道运营和客户服务等营销拓展力度有所加大;管理费用为273亿元,同比下降1.0%;研发费用为120亿元,同比增长40.6%,主要由于公司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加强技术攻关与核心能力建设,为业务发展注智赋能。2、个人市场增长承压,积极拓展家庭、政企、新兴市场。 2024年上半年,个人市场收入2551.79亿元,同比下降1.6%,移动ARPU值为51元,下降1.4元,整体看个人市场面临压力,主要原因为DOU增长放缓,而流量资费仍然小幅下降(24H1流量资费约2.53元/GB,同比降幅约5%),移动业务主要依靠个人云盘、权益收入等增值业务拉动。家庭市场收入698亿元,同比增长7.5%,千兆家庭宽带客户渗透率为33.5%,较2023年底提升3.5pct,在移动高清、智能组网、家庭安防、FTTR等业务带动下,家庭客户综合ARPU达43.4元,同比增长0.2%。政企市场收入达1120亿元,同比增长7.3%,政企客户数达到3038万家,净增201万家,公开招标市场中标份额达18.4%,全行业领先。移动云收入达504亿元,同比增长19.3%,其中IaaS+PaaS收入份额稳居业界前五。 3、资本开支占收比降至20%以下,向算网基础设施倾斜。 2024上半年完成资本开支640亿元,5G网络投资共计314亿元,累计开通5G基站超229万个,其中700MHz5G基站70.5万个。公司加大算力网络投资,通用算力规模达到8.2EFLOPS(FP32),智能算力规模达到19.6EFLOPS(FP16),布局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首批13个智算中心节点,建成全球首个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400G全光骨干网,公司年初计划2024年资本开支为1730亿元,现在表述调整为资本开支小于1730亿元。2024上半年,公司自由现金流为673.9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4.8%,预计与部分政企项目回款较差有关。 4、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经营总体保持稳健,个人市场方面,在流量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公司加强应用、权益、终端融合运营,力争个人市场保持平稳;家庭市场方面,在推动千兆宽带持续渗透的同时,加强“智家+内容”驱动,提升综合家宽ARPU;政企市场方面,持续深耕行业,沉淀核心能力,提升B端项目的盈利水平。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390.48亿元、1461.42亿元、1527.15亿元,对应PE为15.5X、14.8X、14.1X,PB为1.6X、1.6X、1.5X。若按72%派息率计算(公司指引三年内派息比例提升至75%),公司当前股息率H股约7%,A股约4.5%,股息回报仍然具备吸引力,维持“买入”评级。6、风险提示个人市场竞争加剧,提速降费力度再次加码,5G相关应用匮乏,流量增长放缓;人工智能业务发展不及预期;云计算发展不及预期,云计算都作为三家电信运营商的发展重点,此外其它国资企业也有布局云计算,可能存在竞争加剧的风险;数据要素市场发展仍然处于探索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诸如数据确权、数据定价仍然存在较大难点,相关技术不成熟,交易过程中数据存泄露风险;涉及个人信息的数据较为敏感,交易过程中或产生数据产权纠纷;政企市场收入增长面临压力;应收账款增加,减值增加,自由现金流恶化等。
|
|
|
长飞光纤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4-07-02
|
23.65
|
--
|
--
|
24.25
|
0.37% |
|
26.48
|
11.97% |
|
详细
短期看,由于国内运营商光纤光缆需求下滑叠加海外市场库存周期处于高位、出口表现疲软,光纤光缆需求承压。随着后续海外运营商库存周期恢复至正常水平,预计光棒及光纤光缆出口有望回升。此外,公司积极布局特种光纤、空芯光纤等领域,G.654.E光纤在全球已部署近200万芯公里,成功应用于多个国家网络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空芯光纤有望为AI数据中心提供10Gbps传输速率和毫秒级传输延时,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事件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53亿元,同比下降约3.45%,公司毛利率水平由2022年度的23.45%提升至2023年度的24.50%,归母净利润为12.97亿元,同比增长11.18%。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87亿元,同比下降25.29%;实现归母净利润5792万元,同比下降75.97%。 简评1、短期看光纤光缆国内外需求承压,静待行业触底回升。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53亿元,同比下降约3.45%,归母净利润为12.97亿元,同比增长11.18%。公司毛利率24.50%,同比提升1.05pct,主要系公司通过效率提升和工艺优化持续改善光棒产品毛利率水平,2023年公司光棒毛利率达53.15%,同比提升5.62pct。2023Q4至2024Q1,公司收入与扣非净利润均出现下滑,预计一是因为国内运营商光纤光缆需求下滑;二是海外市场库存周期处于高位,出口表现疲软。 2、海外去库周期或结束,出口有望回升。 2024年1月-5月,光导纤维预制棒出口金额为2.46亿元,同比下降52.29%,光纤出口金额17.34亿元,同比下降27.41%;2024年5月,光导纤维预制棒出口金额为4047万元,同比下降58.73%,光纤出口金额4.10亿元,同比下降4.06%。光纤光缆出口表现疲软,预计与海外市场库存周期有关,2024年首季度,康宁光通信业务收入9.30亿美元,同比下降17%,环比增长3%;净利润1亿美元,同比下降37%,环比增长14%。康宁表示,随着运营商库存恢复到正常的水平,以及客户恢复采购以支持部署率,订单量有望增长,预计运营商市场销售额将在第一季度的基础上有所增长,AI数据中心合同也将在2024年转化为订单和收入。3、公司积极研发特种光纤、空芯光纤等领域,布局未来。 公司整合推出i-Fibre系列光纤,其具有超大容量、超低损耗、超低时延、通感一体和环境友好等特性,能充分满足网络发展的相关需求。其中,新一代G.654.E光纤兼具大有效面积和低衰减系数,支持大带宽、低时延、长跨距的骨干网传输,是400G、800G及未来Tbit/s超高速传输技术的首选光纤,已经在国内通信干线升级及东数西算网络建设中实现了规模商用。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及市场开拓,公司G.654.E光纤在全球已部署近200万芯公里,成功应用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国家电网和菲律宾、巴西等多个国家网络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随着未来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行业应用场景的不断发展,带宽与时延要求更加凸显,需要网络能够提供10Gbps传输速率和毫秒级传输延时,而空分复用光纤与空芯光纤,是下一代主流光纤的两条主要技术路线。公司积极布局该等新型光纤,并在其研发与商用中处于领先水平。公司已承担“基于空芯光纤的超大容量光传输系统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关于光纤制备的课题。 4、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短期看,由于国内运营商光纤光缆需求下滑叠加海外市场库存周期处于高位、出口表现疲软,光纤光缆需求承压。随着后续海外运营商库存周期恢复至正常水平,预计光棒及光纤光缆出口有望回升。此外,公司积极布局特种光纤、空芯光纤等领域,G.654.E光纤在全球已部署近200万芯公里,成功应用于多个国家网络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1.02/12.65/14.59亿元,对应PE为16.9/14.7/12.7X,维持“增持”评级。5、风险提示。 中国移动2023年光纤光缆采购量下滑,价格保持平稳,但若2024年需求量持续下降,则价格很难保持在这一水平,公司毛利率存在下跌风险。国际局势冲突加剧,导致部分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公司毛利率。公司长期积极开发国际市场,海外业务收入快速提升。公司目标市场多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建设环境和建设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国家存在着政治、战争、政策经济波动等风险。同时,海外国家的金融、法律、财税等与中国存在较大差异,汇率大幅波动也会增加海外业务的复杂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