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汾酒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10-30
|
242.50
|
--
|
--
|
262.00
|
8.04% |
|
262.00
|
8.04% |
-- |
详细
事件: 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267.44 亿元,同比+20.78%;归母净利润 94.31 亿元,同比+32.68%;销售收现 242.53 亿元,同比+7.90%;经营净现金流 73.04 亿元,同比-10.29%; 三季度末合同负债 51.72 亿元,环比-5.81 亿元。点评: 主动控货挺价,渠道轻装上阵。 23Q3,公司实现营收 77.33 亿元,同比+13.55%,归母净利润 26.64 亿元,同比+27.12%。 相比上半年收入的较快增长(同比+23.98%),公司在三季度主动控速,解决了部分渠道反馈的问题,例如批价不稳定、库存压力增加等,并凭借产品势能的延续, 我们判断汾酒在实际动销层面跑赢次高端平均水平,给渠道注入信心。我们预计,四季度或仍将保持控速,平稳实现年初制定的 20%收入增长目标,为明年开门红蓄力。 分区域看, 三季度山西省内收入 31.27亿元,同比+9.06%;省外收入 45.85 亿元,同比+17.10%。 今年以来,公司省内外收入增长虽有季度波动,但收入占比始终稳定在省内外 4:6 的水平,借助季度间调节,实现渠道缓压。 控货导致单季度毛利率波动,长期无需担忧。 23Q3,公司实现酒类收入 77.12 亿元,同比+13.70%,其中:①中高价白酒收入 57.97 亿元,占比 75.17%, ②低价白酒收入 19.15 亿元,占比 24.83%。 单三季度的中高价白酒的收入占比较去年全年水平提升 2.46pct, 继续保持产品结构提升势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2.87pct 至 75.04%, 我们判断主要系 100-300 元的老白汾、巴拿马增速较快, 青花系列在控货策略下增速较上半年放缓。我们认为,三季度的毛利率下降存在特殊性,不改青花系列引领增长逻辑,公司在次高端及以上价位取得的市场进展是有目共睹的,在全国化战略的扎实推进下,有望持续实现产品结构升级。 返利模式改变, 年底结算或提升费率。 23Q3, 公司税金及附加率同比-1.00pct 至 16.02%;销售费用率同比-5.78pct 至 10.61%,一方面公司精细化管理水平在提高,另一方面公司在返利模式上发生变化,我们预计四季度的销售费用将会有所提升;管理费用率同比-0.57pct 至3.82%;研发费用率同比-0.04pct 至 0.18%。 虽然毛利率短期下降,但由于销售费用的大幅收窄, 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率同比+3.68pct 至34.45%。展望四季度, 我们预计随模糊返利的一次性兑付,归母净利率或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但不改全年整体盈利水平提升的趋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 8.66 元、 10.76 元、 13.32 元,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 商务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行业竞争加剧;市场开拓不及预期
|
|
|
洋河股份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08-30
|
135.44
|
--
|
--
|
141.90
|
4.77% |
|
141.90
|
4.77%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中期业绩公告,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18.73亿元,同比+15.68%;归母净利润78.62亿元,同比+14.0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7.13亿元,同比+16.11%;销售收现158.9亿元,同比+23.16%;经营净现金流2.65亿元,同比+105.95%;期末合同负债53.23亿元,同比-25.86亿元。 点评:省外加速拓展,全国布局下沉。23Q2,公司实现营收68.27亿元,同比+16.06%,归母净利润20.96亿元,同比+9.8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0.47亿元,同比+17.34%。分区域看,上半年省内/外收入分别为94.61亿元/119.96亿元,同比+9.93%/21.03%,省内外占比为44:56。 从上半年的消费表现看,海之蓝在150元价位表现强势,深耕县乡市场,在全国范围内保持较好增长势头,而省内则遇到一些消费升级阻力。 截至二季度末,公司省内外经销商分别有2985家/5476家,较年初净+8家/+215家。 量价齐升下,毛利率持续提升。上半年,公司实现酒类收入214.57亿元,同比+15.87%,其中:①白酒收入213.9亿元,同比+16.16%,量价分别贡献8.7%/6.9%,毛利率同比+1.98%至77.08%。一方面,随生产效率的提升,吨酒成本同比-1.64%;另一方面,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公司陆续对海之蓝及老名酒事业部产品进行焕新升级,价格有一定提升。②红酒收入0.67亿元,同比-35.71%,毛利率同比-5.85pct至47.49%。分价格带看,上半年:①中高档酒收入190.51亿元,同比+17.6%,毛利率同比+1.25pct至80.77%。②普通酒收入24.06亿元,同比+3.8%,毛利率同比+3.82pct至47.06%。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2.18pct至76.12%(二季度同比+8.56pct至75.08%)。 红包投入力度大,盈利阶段性受影响。23Q2,公司税金及附加率同比+4.56pct(上半年同比+0.65pct);销售费用率同比+6.11pct至16.78%(上半年同比+2.47pct至10.33%),主要系公司加大了广告促销费用,红包投入力度较大,且广告投入进一步向省内倾斜;管理费用率同比-1.68pct至6.55%(上半年同比-0.74pct至4.61%);研发费用率同比+0.08pct(上半年同比-0.15pct)。受税金及销售费用提升营销,二季度公司归母净利率同比-1.73pct至30.71%(上半年同比+0.13pct至35.95%),扣非后归母净利率同比+0.33pct至29.99%(上半年同比+0.13pct至35.26%)。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7.34元、8.65元、10.05元,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消费弱复苏影响;行业竞争加剧
|
|
|
今世缘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08-30
|
58.50
|
--
|
--
|
65.68
|
12.27% |
|
65.68
|
12.27%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中期业绩公告,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9.7亿元,同比+28.46%;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26.7%;销售收现57.56亿元,同比+33.27%;经营净现金流7.99亿元,同比-6.4%;期末合同负债11.29亿元,同比+1.12亿元。 点评:增长势头持续,新市场打造见效。23Q2,公司实现营收21.67亿元,同比+30.61%,归母净利润7.95亿元,同比+29.13%。分区域看,二季度淮安/南京/苏南/苏中/盐城/淮海/省外市场分别收3.67/5.63/2.89/3.75/2.42/1.45/1.69亿元,同比+26.2%/+22.5%/+33.2%/+37.5%/+31.9%/+34.7%/+40.6%(上半年分别收入10.56/16.33/6.7/8.42/6.56/6.41/4.39亿元,同比+25.7%/+22.2%/+31.0%/+40.1%/+25.9%/+26.4%/+40.4%),苏南、苏中及省外延续一季度较高增长的势头。 单品效应扩散,多价位共同发力。23Q2,公司白酒收入21.48亿元,同比+30.3%,TA+/TA/A/B/CD/类产品分别收入13.89/6.47/0.73/0.24/0.15亿元,同比+26.5%/+41.8%/+20.6%/+11.6%/+20.2%(上半年分别收入38.18/17.58/2.26/0.84/0.48亿元,同比+25.6%/+36.9%/+28.3%/+9.6%/+1.9%)。公司核心大单品国缘四开保持稳健增长势头,其影响力进一步传导至国缘对开及淡雅,助力对开及淡雅实现更快增长。此外,国缘V3作为对标洋河M6+的次高端上沿价位的产品,在经过一年的市场梳理后,已基本形成稳定的流通价格,并在低基数下表现出翻倍增长。二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3.66%至72.87%(上半年同比+2pct至74.48%)。 品宣力度加码,消费者培育持续推进。23Q2,公司税金及附加率同比-0.75pct(上半年同比-0.91pct);销售费用率同比+3.03至13.14%(上半年同比+2.92pct至14.91%),主要系广告费及促销费的提升,上半年广告费同比+1.21亿元、促销费+1.68亿元,公司在春糖期间发布国缘六开产品,并且不断进行国缘V3的消费者培育工作;管理费用率同比+0.18pct至3.87%(上半年同比+0.17pct至2.73%);研发费用率同比-0.06pct(上半年同比-0.01pct)。由于销售费率的大幅提升,二季度公司归母净利率同比-0.43pct至36.68%(上半年同比-0.48pct至34.34%),盈利水平略有影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2.51元、3.17元、3.89元,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消费弱复苏影响;行业竞争加剧
|
|
|
五粮液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08-28
|
168.01
|
--
|
--
|
168.99
|
0.58% |
|
168.99
|
0.58%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中期业绩公告,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55.06亿元,同比+10.39%;归母净利润170.37亿元,同比+12.83%;销售收现430.52亿元,同比+36.96%;经营净现金流113.3亿元,同比+500.39%;期末合同负债36.49亿元,环比+17.73亿元。 点评:阶段性节奏优化,库存水平保持良性。23Q2,公司实现营收143.68亿元,同比+5.07%,归母净利润44.95亿元,同比+5.11%。受经济弱复苏影响,公司对产品投放和节奏进行了优化,确保投放量和市场需求、经销商适配,目前渠道库存水平在一个月左右(旺季发货前)。分区域看,上半年:①东、南、西、北、中部市场分别收入117.14、35.17、143.66、44.76、78.2亿元,同比+11.1%、-8.7%、+9.2%、-6.7%、+26.9%,华东、华中、西南市场动销较好。②经销、直销收入分别为243.1、175.82亿元,同比+7.15%、11.1%,直销占比同比+0.9pct至42%。截至于季度末,五粮液经销商共计2432家,系列酒经销商682家,专卖店1663家,分别较年初-57、+27、+33家。 量增贡献突出,结构变化略微影响吨价。上半年,公司实现酒类收入418.92亿元,同比+8.77%,其中:①五粮液收入351.79亿元,量价分别贡献+15.8%、-3.5%,毛利率同比+0.4%至86.8%。由于经典五粮液更加注重高质量投放、低度五粮液推广效果较好,产品结构变化导致吨价下降。而上半年优酒率有提升与吨价下降抵消后,毛利率稳中有升。 ②其他酒收入67.13亿元,量价分别贡献+33.7%、-27.1%,毛利率同比-1.4pct至60.7%。在消费弱复苏环境下,光瓶酒等低价位产品同比增长较快,尖庄焕新后受到消费者认可。整体看,上半年酒类毛利率同比+0.7pct至82.6%。此外,塑料、印刷、玻瓶等非酒类业务上半年收入36.15亿元,同比+33.4%,毛利率同比2.3pct至9.1%。受其他业务快速增长影响,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0.14pct至76.78%。 销售费用率略收缩,盈利水平仍有提升。23Q2,公司税金及附加率同比+0.38pct(上半年同比+0.24pct);销售费用率同比-0.57pct至15.37%(上半年同比-0.73pct);管理费用率同比-0.18pct至4.59%(上半年同比-0.1pct);研发费用率同比+0.07pct至0.41%(上半年同比+0.05pct)。 二季度公司归母净利率同比+0.01pct至31.28%(上半年同比+0.81pct),盈利水平仍有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预计公司2023-2025年摊薄每股收益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为7.76元、8.83元、9.94元元,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消费弱复苏影响;行业竞争加剧
|
|
|
山西汾酒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08-28
|
230.79
|
--
|
--
|
263.88
|
14.34% |
|
263.88
|
14.34% |
-- |
详细
事件: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90.11亿元,同比+23.98%;归母净利润67.67亿元,同比+35.00%;销售收现177.07亿元,同比+20.50%;经营净现金流52.08亿元,同比+11.22%;期末合同负债57.53亿元,环比+15.81亿元。 点评:大本营市场发挥优势,省外加大终端覆盖。23Q2,公司实现营收63.29亿元,同比+31.75%,归母净利润19.48亿元,同比+49.57%(去年同期受疫情影响,基数较低)。分区域看,二季度省内收入25.15亿元,同比+41.28%(上半年同比+33.77%);省外收入37.49亿元,同比+26.42%(上半年同比+18.33%)。面对需求弱复苏,省内凭借扎实的渠道基础,发挥大本营资源优势,持续提升巴拿马、青花25收入占比;而省外则帮助经销商释压,加大长江以南市场的选商、优商、扶商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终端覆盖率,核心市场保持较快增长。截至二季度末,公司在全国可控终端数量达120万家(较年初增加8万家),经销商3775家(较年初增加138家)。 青花占比稳中略升,多价位发力抵御周期。23Q2,公司实现酒类收入62.65亿元,同比+31.99%,其中:①中高价白酒收入44.99亿元,占比72%(上半年139.95亿元,占比74%),②低价白酒收入17.66亿元,占比28%(上半年48.94亿元,占比26%)。可以看出,二季度低价白酒阶段性放量,缓解中高价白酒控货稳价的压力,体现出多价位布局下,公司具备的战略自由度优势。整体看,上半年公司中高价白酒的收入占比较去年全年水平提升1.38pct,其中,青花汾酒系列收入占比达45%以上,同比提升5pct以上,上半年青花增速接近40%。由于产品结构变化,二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0.61pct至77.79%(上半年同比+0.41pct至76.3%)。 销售费用率大幅收缩,利润端弹性凸显。23Q2,公司税金及附加率同比-1.88pct(上半年同比-0.06pct);销售费用率同比-4.85pct至11.06%(上半年同比-3.66pct),我们认为与公司内部反腐有关,市场费用投放相对谨慎;管理费用率同比-0.08pct至4.9%(上半年同比-0.3pct);研发费用率同比+0.00pct至0.35%(上半年同比+0.06pct)。由于销售费用的收窄,二季度公司归母净利率同比+3.67pct至30.78%(上半年同比+2.91pct),利润端弹性凸显。展望下半年,公司销售团队已稳定,我们预计中秋国庆的市场费用投入有望加大,持续推进消费者培育及市场基础建设,全年销售费用率的收窄幅度预计减少。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8.84元、11.04元、13.50元,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商务需求恢复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市场开拓不及预期
|
|
|
舍得酒业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3-08-22
|
131.00
|
--
|
--
|
151.20
|
15.42% |
|
151.20
|
15.42% |
-- |
详细
事件: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5.29亿元,同比+16.64%;归母净利润9.20亿元,同比+10.07%;销售收现40.13亿元,同比+28.44%;经营净现金流6.40亿元,同比+55.69%;期末合同负债5.09亿元。 点评:积极应对弱复苏影响,营收有弹性。23Q2,公司实现营收15.08亿元,同比+32.10%,展现出较强弹性(去年同期受疫情影响,基数较低)。分区域看,二季度省内收入4.49亿元,同比+33.47%(上半年同比+9.16%);省外收入9.15亿元,同比+30.62%(上半年同比+18.91%)。 在弱复苏背景下,公司依旧表现出积极的经营态度:①市场开拓方面,将去年重庆会战的成功经验在重点城市进行复制,挖掘潜力市场,为未来增长做好基础;②费用投入方面,通过红包、文创礼品等方式,加大终端及消费者的促销力度,并持续强化老酒IP;③模式创新方面,藏品十年焕新上市并搭建平台公司,绑定优质经销商资源,探索高价位产品的发展新路径。二季度内,经销商新增252家,退出132家,截至二季度末合计2405家。 中低价位产品增速较快,毛利率同比略降。23Q2,公司酒类收入13.65亿元,同比+31.54%,其中:①中高档酒收入10.87亿元,同比+30.83%(上半年同比+14.61%);②低档酒收入2.77亿元,同比+34.41%(上半年同比+23.75%)。此外,上半年玻瓶还贡献收入2.15亿元,同比+17.59%,天马二期工程有序投产,新产线前期成本对利润略有影响。 分产品看,次高端价位的品味舍得依然保持稳健增长,中低价位的舍之道、T68增长高于公司整体水平,高价位的藏品十年因平台公司注册及生产周期影响,上半年未大面积铺市。受产品结构变化及成本投入影响,二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1.91pct至71.88%(上半年同比-2.57pct至75.60%)。展望下半年,随着藏品十年的推广加快,以及商务场景的逐步修复,我们预计公司毛利率有望环比上半年提升。 叠加税金提升影响,利润略有承压。23Q2,公司税金及附加率同比+2.39pct(上半年同比+0.14pct),主要系扩产过程中提前计提了相关费用;销售费用率同比-0.41pct至15.20%(上半年同比+0.14pct),toB费用有所收窄,toC费用加大;管理费用率同比+0.16pct至9.27%(上半年同比-1.35pct),与股权激励费用及管理层奖金计提有关;研发费用率同比+1.07pct至2.51%(上半年同比+0.76pct),一方面公司加大了新产品研发等工作,另一方面招募了更多优秀的研发人才。叠加毛利率变化,二季度公司归母净利率同比-3.49pct至23.22%(上半年同比-1.56pct),利润端略有承压。展望下半年,我们预计公司中秋国庆的市场费用投入力度不减、其他费用有所控制,净利率或保持平稳。夜郎古酒庄过渡调整中,贡献较弱。夜郎古酒庄合资公司是舍得在新赛道上的战略性投入,由于去年底才成立,目前仍在整合期,营收贡献不大,上半年实现收入7506万元,利润-1636万元,我们测算,其并表对毛利率影响-0.82pct,对净利率影响1.04pct。展望下半年,公司将持续在人员、品牌方面加大对夜郎古的赋能,加快夜郎古与舍得的进一步销售融合,我们认为这将有利于夜郎古下半年的快速增长。 拟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公司公告,计划使用1.85-3.7亿元自有资金以不高于210元/股(含)的价格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回购期限为8月17日起不超过6个月。由于2018年激励计划的最后一个限售期将于8月25日解除,而2022年激励计划的规模较小,且未纳入换届后的新管理层,因此后续计划纳入更多员工,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员工个人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共同成长、更快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上半年收入仅为全年股权激励目标收入(74.1亿元)的48%,虽然随着国家政策的落地,下半年市场环境有望逐步好转,但公司仍然面临一定的销售压力。我们认为,在坚持长期发展的方针下,为保持良性发展,公司下半年的核心工作可能仍然在降低渠道库存,因此以股权激励目标为基准下调今年的盈利预测,但仍然看好公司长期的发展势能以及战略定力。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5.89元、7.94元、9.61元,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商务需求恢复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市场开拓不及预期
|
|